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抚州市 >> 崇仁县 >> 许坊乡

许坊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源野山庄景区

源野山庄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源野山庄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抚州、崇仁、宜黄黄金交界处,地处崇仁县地界,是AAAA级景区;对外交通十分便捷,紧邻抚州市至崇仁县省道,距离抚州市、崇仁县车程仅十五分钟,距江西省会南昌市也只有1小时,1.5小时交通圈可辐射周边省内外城市人群约5000万。本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0亩,按照AAAAA级标准重新设计,计划总投资37.8亿元人民币,前期投资己达到2.2亿,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源野山庄田园综合体由抚州知名房地产企业江西硕丰控股集团匠心打造,由旗下全资子公司“硕丰文旅”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将该项目打造成一个以才子文化为核心,集田园生活、研学教育、农业产业、电商物流、养生养老、文创科技、趣味萌宠、军事体验、婚庆服务、水乐狂欢、民宿度假、特色演艺、乡村美食为一体的全体验式的特色田园乡村产业集群项目,充分融入抚州市“一区一带六极”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该项目内设体验式文创大中型消费产品168个,全面融合“三生三产”具有极强的互动消费能力、产业扶贫能力、城市品牌提升能力。全面建成后最低可实现年营业额8个亿,每年可接纳游客200万人以上,每年最低收益分配率达45%。  通过几年的努力,从无到有,使源野山庄初具规模,得到不同消费人群的青睐,同时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12年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6月,又被评为江西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江西省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015年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抚州市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并于当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体验式教育:  抚州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已成为青少年体验式科普教育中心,基地一直围绕着“实践与科普教育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开发思想,以“青少年综合素质成长”为宗旨,借助大量的体验式科普教育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而极具竞争力的科普教育体系。  1、生命教育:建设地震消防教育馆、禁毒科普教育馆,提高青少年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自我的意识。  2、心理行为训练:利用源野山庄丘陵地貌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断桥、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有轨电车、时速极限、毕业墙、钻电网、盲盲人海等活动项目,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3、国防教育体验:利用CS野战、军训草坪等场地,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  4、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建设动物园、恐龙馆等动物展示、表演等设施,达到提高青少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增进动、植物科普知识。  5、生活、劳动体验区:通过水中抓鱼、烧烤、野炊、农业劳动等活动,达到安全及野外生存技能教育及培训青少年动手能力的目的。  6、励志教育体验:展示历代名人成长历程及其丰功伟绩,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起到更好的鞭策、励志教育的作用,让青少年在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中健康成长。  休闲农业  集农业观光、农耕文化、崇仁麻鸡文化产业为一体,农业观光园是集台湾水果、生态蔬菜、中药材栽培、花卉植物迷宫、樱花观赏、农业科普教育、鸟巢温室、生态餐厅、QQ农场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观光园,是教育拓展的延伸功能。  1、现代农业:现代智能化温室系统将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综合,再加上智能化加热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微灌系统和中心控制系统,根据作物的需求,直接协调到最佳状态,达到节水、节肥的效果。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及艳丽花卉。  2、生态餐厅: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药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竹木亭阁等园林景观,全方位立体展现绿色、优美、宜人的就餐环境。  3、花卉欣赏、百果园、传统农业:利用景观资源和传统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园区,游客既可观光、采摘,又可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  4、农耕文化:将展示、传统酿酒、榨油、纺纱、织布、印染、传统农具展示等。  生态度假区  将展示民俗文化、婚庆文化、生态养生、绿色居宿、等内容。

相山

  相山是崇仁县境内南部的一座大山,古称巴山。位于今相山镇西10公里处,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高达1219.2米,为县内第一高峰,素有赣东名山之称,相传东汉年间,豫章太守栾巴在任时,除暴扬善,品德高尚,人民安居乐业,他曾巡游至此,因迷恋此山风光,于是隐居在此一直到老,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山叫巴山,把所在行政区域称作巴山郡(后改崇仁县),把县治所在地命名为巴山镇。  到宋朝,县令孙懋为了避“巴”字讳,因栾巴政绩显著,官拜汉沛臣相,乃改名为相山。  说起相山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山区气候闷热潮湿,许多人得了水肿病,浑身不能动弹,拖上几年后只好死去,人们盼望能有个好医生来解除他们的病痛。后来豫章城有一位姓相的年轻医生来到了这里。他爬山涉水采集草药,看病不计诊费,穷苦人家干脆分文不取,没多长时间就治好了许多人。人们称颂他医术精湛懿德高扬。  山里有个马老爷,为人凶狠、毒辣,他有个女儿也得了水肿病。马老爷的女儿名叫芙蓉,十七八岁,长得眉清目秀,但病恹恹有气无力。在马老爷的一再挽留下,相先生在他家住了一个来月,不断变换药剂,直到芙蓉脸上容光焕发,完全康复。马老爷为独占相先生,把他当作摇钱树,笑眯眯摆下一桌酒席,捧出一大包银子,用赞赏的口气说:相先生真不愧是扁鹊重生,华陀再世,怎么样?就留在我家吧!我愿小女芙蓉嫁给你,一半家产归你……尽管相先生在治病交往期间已深深地爱上善良、温和、美丽的芙蓉小姐,小姐也喜欢上英俊、勤勉、能干的相先生,但相先生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断然拒绝道:做医生的应看百家病,  医百家人,你让我走吧!小姐……她会理解我的。  相先生知道马老爷不会放过自己,走前找到芙蓉,递给她一包黑色的种子,依依惜别道:这是治水肿病的一味良药,山上很难采到,如果我有不测,请把它撒在我坟上,让老百姓留着治病  第二天,相先生在回城的路上被马老爷派凶手暗杀。老百姓含泪在路边安葬了相先生,筑起了一座圆顶坟墓。芙蓉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来到坟前,把那包种子全撒在坟土上,凄惨地叫了三声:相先生……就气绝身亡。  蛇蝎心肠的马老爷只好自认倒霉,把芙蓉的尸体运回家,筑了座尖尖的土坟。说也奇怪,从此之后,两座坟竟一天高似一天,越变越大,越长越高,成了两座山,直到他们互相望得见为止。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相先生和芙蓉,就把那圆顶的称作“相山”,把那尖顶的称作“芙蓉山”。那种子发芽,长成一棵棵金针菜、金针菜的根叶可利尿消肿。正因为相山是艺高德馨年轻的相医生变成的,所以相山风景秀丽,药材甚多。相山脚下有这样一首歌谣:相山十八排/排排有宝采/一处没有宝/不是黄连便是甘草。  相山的确如传说中的那样,风景秀丽,山势雄壮。《县志》中描绘它,近看“有崖、右岩、有湖、有瀑布、有桥”,“多怪石异草”;远望“双峰耸峙,直逼霄汉”。  相山山脉峰峦层叠,各逞秀姿,如香炉峰、梅仙峰、查峰、妙峰、着棋峰、龙石峰等,都怪石嶙峋,灌木丛生,花草繁茂。登峰鸟瞰,群山尽入眼前,东北向远眺,则田园如画,溪河似带,令人心旷神怡,如人桃源仙境,山腰有一“仰天湖”,方圆有十余亩,因其平整如镜,湖面仰天,故名。“湖”中央有一洞,口大如锅,内长水草,深不可测,人在“湖”面跳跃,周围花草随步起伏,叹为奇观。  古时山中胜迹很多,寺院林立,有新殿、老殿、梦山观、隐真观;主地祠、灵宝殿、广教殿、集仙观、鹤室、祖仙坛、鹤仙观、显应殿、四仙祠、保安观等。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建在最高峰云崖之巅的四仙祠。该祠为一座道观,祠殿内祀祭的是梅福、栾巴、邓紫陶和叶法善四位真人的金身。世人缘何尊他们为“仙”并建祠祭祀?元代学者吴澄在《相山四仙祠记》中写道:“其自所谓仙,非必御风乘云飞行太空之中,或其功行法术有可济人利物……则祠矣!”这就是说,人们祭祀的不是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仙家,而是现实中能为百姓做好事的凡人。梅、栾为官关心百姓疾苦,邓叶通晓阴阳地理,率领百姓修渠筑堰,因此死后博得了百姓的怀念。四仙祠始建于南宋,是著名诗人张孝祥为临川郡守时,奉钦命而立的。  相山风光,可从元代历史学家危素的一首咏诗中窥见一斑。诗云:“谏疏当时奏汉宫,至今名迹遍诸峰。经台半掩三花树,丹臼横遮五粒松。近水衣裳清湿雾,立岩艺术白云封。因君更忆非非子,仗屐登临得屡从。”  昔日的相山,是道教圣地。祠观遍布,炉火鼎盛,香烟袅袅,伴随著不绝于耳的木鱼声和善男信女的祈祷,给整个相山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今日的相山,旧貌变新颜。倘若你油然兴起,带着历史和神话到相山一游,沿途听松鸣瀑响,看花绽草舞,登高看杲杲日出,欣赏新时代山民用勤劳双手开辟的层层梯田、片片油茶林,准叫你乐而忘返。  

虎毛山水库

    虎毛山水库距崇仁县城12华里,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坝基19米,有效库容874万立方米,水面1200亩,属中型水库。库区水域最深处有14米,水源充足,水质清彻,无任何污染,一年四季可蓄水行船、垂钓,冬日时有野鸭子、白鹭、天鹅择此栖冬,夏日可游戏水,开辟天然浴场。库区岛屿众多,山高林茂,周边景色十分迷人,主要景点有大石楼、磨盘山、一线天(狮子岭)、仙人泉、大小三峡、天桥、观音印等。  悬棺葬  当地人相传水库里有99个山头,其中有一山头因其山形酷似钟楼而称之为“大石楼”。大石楼顶上有一庙称“南京庙”,庙下面是一条长130米,宽8米,高30米的棺材崖。青藤绿叶覆盖着99副悬棺,可惜由于人为的破坏,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三四副。一些保存完好的头骨骷髅被抛在杂草里,可见散落在地的历历可数的骨骸。由于棺木干燥,在悬崖上历经数百年风雨而末腐朽。棺木都不大,都有点像船的样子。当地有民谣:“石楼东下走廊长,日晒风吹没雨霜。千古移灵今尚在,百名尸骨化寒光,狮岩湖畔树林立,云际相山马昂首。昔代垦荒先辈力。”当地人死后,为什么要建这样奇特的“空中墓地”?在那刀耕火种的年代,这些棺木是怎样被放置到悬崖峭壁上的呢?这些至今都是难解之谜。  主要景点:  [龙虎山]——山呈青褐色,蜿蜓盘旋,仿若一条巨龙要腾空而去。传说此山是青龙和白虎拼杀不分胜负幻化而成。龙虎山南崖壁上有红书的“龙虎”字,已有几百年历史,虎龙山从东面看似一只卧狮,故又称之狮子岭,枯水季节狮子岭与大石楼可相连相通。  [一线天]“一线天”是狮子岭山中一天然隧道,长60余米,高2米,宽不足1米。关于狮子岭的来历,村民说这是一对狮子情侣,他们昼开夜合,因去宜黄的路上践踏了庄稼,结果被雷击为两半。明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吴道南曾在此躲雨,遇惊雷而安然无恙,其堂弟因不孝敬父母而遭雷霹身亡。传说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死后棺木经过这个隧道时,隧道会自动缩小,棺木不能通过。而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对父母孝敬者,不管棺木多大都要能轻松自如地通过。  [大石楼]——过了“小三峡”登岸,爬过一段翠竹遍野、秀色可餐的山坡,不远处就是“大石楼”。山岩从中间断裂,悬空向内伸延,恰如一座楼台,面积达100平方米。“楼”口岩上刻有“大石楼”三字,每字二米见方,字体刚劲,用笔如神。“楼”内,至今仍有僧人睡过的石床,和用于维持生命的石灶,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崖洞,仅靠一个小孔和外界连通。曾有探险者从孔里钻进去,竟意外发现了一具小鹿的化石,充满了真实的神秘。 “楼”外,长年有泉水滴滴下落,似断线珍珠,但楼下却四季干燥,可谓风水宝地。  传说几百年前,一个僧人因宋朝灭亡,烧毁了位于当时县城巴陵门外的西林寺,逃亡到虎毛山。他到山里发现了一个大石洞,里面冬暖夏凉,夏日不需搧扇,冬天不用盖被,便在这里长期隐居下来,直到圆寂后,后人命名这个石洞为“大石楼”。此后,大石楼内一直有僧人隐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清代最后一个僧人也在这里圆寂。,   [回音石]——“楼”前有一块响石,用腿踏敲,石块会发出一种咚咚的响声,像一曲渺茫的音乐,此石叫“回音石”。,  [雷劈石]——沿山道再往前行,可见一块似被雷劈开的巨石,名叫“雷劈石”,是天雷扶正击邪的见证。传说几百年前,明朝一个读书人与他的堂弟一同进京赶考,归来时突遇大雨,两人便来到这山崖下躲避。突然一声惊雷,将山崖劈成两半,他的堂弟因不孝敬父母当即被劈死在山崖下。而这个从小失去父母、受其堂弟欺辱的读书人,却安然无恙,后来金榜题名,成为清正良臣。他就是明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吴道南。  [长寿泉]——转出山谷,脚下的路好似突然断裂,山崖塌陷出一条石缝,从石缝中流淌出一股清泉。据说这股清泉千年不干。相传有一年,这一带流行瘟疫,山民死亡无数。从这里经过的观世音,大发慈悲,从净瓶中洒出几滴神水,顿时化作一股清泉。山民饮了这股清泉后,疾病全无,个个长寿百岁。人们便把这股泉叫“长寿泉”。  [岩棺]——过了“长寿”泉,便可欣赏到悬棺,也叫岩棺。2005年12月,有关单位考察人员在虎毛山海拔600米处的怪石岩半山腰,再次发现90多口悬棺。经专家初步判断,该批悬棺多为明朝棺墓。这些岩棺,给了这里一个遥远而切近的地名叫岩棺洞。那些已经散落的岩棺,就存放在去天近,离地远,既无猿路也无鸟道的崖壁上。  令人遐想联翩。当然还有神工孤独的“磨盘山”、神秘的“石菩萨洞”。令人目不暇接。在神秘如幻的山水面前,游人无不心旷神怡,倍感大自然的美好。  

崇仁神龙湖旅游景区

崇仁神龙湖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神龙湖旅游景区距崇仁县城8公里,抚吉高速公路沿边而过,距抚州市40公里。这里风光绮丽,景点集秀水、怪石、悬棺于一体。

浯漳古村

  漳村地处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相山山麓,是一个千年古村,浯漳以祠堂林立享誉乡里,而古祠堂中又以中西合璧文化闻名遐迩。浯漳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久远,可谓是“千年古村”。地处相山峰南麓,北临相山,南临大华山,两座名山南北对峙;西临芙蓉山,东临小华山,两山东西对峙。周围一座座青山相连,群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中间是一片开阔地带就是浯漳古村。

龙济寺

龙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济寺位于江西省崇仁县礼陂镇学士山之岭,是崇仁县开放寺庙之一,四周群山环抱,林茂谷深,风景秀美。目前龙济寺已列入崇仁县开放旅游景点。  《崇仁县志》载:龙济寺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距今有1097年历史。原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明崇祯五年(1632),崇仁吴相国敬请观心和尚主持龙济寺,其间香火鼎盛。清康熙癸亥(1683)年鼎建龙济中兴祖塔,立颖湛、海聪大师墓碑,香火再度鼎盛。在古代,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元代地理学家吴澄、明代宰相吴道南都曾到此游览。民国时期,历遭兵火,殿宇倾圯,僧众星散,只保留中兴祖塔和清代修建的观音堂。0期间,观音堂被作为崇仁县共大学生上山劳动的临时落脚之处,故得以保存至今。  为贯彻党的宗教政策,1985年崇仁县人民政府批准龙济寺为开放寺庙,并筹款修葺,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住持纯乾禅师广募接缘,按原规模重建,使之焕然一新。现寺前有一大场院,院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两侧建有僧尼宿舍共1200余平方米,寺辖山林130亩,水田6亩,离寺不远处有一池塘,既体现前朱雀(池塘)后玄武(山陵)“相地术”之意,又可作为“放生池”充满慈悲为怀的宗教精神,一到寺前便可见康熙辛已年(1701)郭春敬书的“龙济古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山门便是天王殿,正面是弥勒佛,东座天灵宫,西座马元帅,作为“风调雨顺”的象征,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殿内金碧辉煌,正面是三尊大佛,背面是“海岛”,塑大小菩萨100余尊,两边塑罗汉像18尊,过大雄宝殿,便到观音堂,内塑千手观音一尊,佛像心态逼真,充溢着“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之情。  “佛以绝俗为幽,寺得山水而媚”。龙济寺集“殿、阁、亭、塔”为一体。以“幽、雅、古、绝”为特色“山、水、林、岩”相得益彰,宗教建筑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为了方便人们上山观赏和朝拜,2000年冬该寺庙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修建了一条从山下到寺庙长2千余米的石板路,现在人们可以一边轻轻松松上山,一边浏览两边的风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壮美。  

相山老虎港风景

  相山是崇仁县境内南部的一座大山,古称巴山。位于今相山镇西10公里处,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高达1219.2米,为县内第一高峰,素有赣东名山之称,相传东汉年间,豫章太守栾巴在任时,除暴扬善,品德高尚,人民安居乐业,他曾巡游至此,因迷恋此山风光,于是隐居在此一直到老,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山叫巴山,把所在行政区域称作巴山郡(后改崇仁县),把县治所在地命名为巴山镇。   到宋朝,县令孙懋为了避“巴”字讳,因栾巴政绩显著,官拜汉沛臣相,乃改名为相山。  老虎港,座落于距县城三十余公里的相山镇,总长大约有6公里。老虎港是这万山重壑中的“第一景”,其间有瀑布三处:第一处瀑布距山麓大约1,5公里,清澈的溪水从五、六米高的石面上跌宕而下,飞溅起无数细小的水雾。坐在瀑布上头的石块上,身上的汗瞬间便被吸干了,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依然感觉丝丝凉意。通常人们爬至这里,便累得不想往上爬了,但其实好的风景往往藏在深山处!从第一道瀑布越往上走,山势越陡,岩石越大,风景也越奇。最险为三叠泉,溪水从十多米高的断岩上飞流直下,注入潭中,水花飞溅,如雷轰鸣,让人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名。老虎港的水用“清沏”两个字来形容,总觉得还不够,它仿佛是一块放大镜,把河底的一尘一物,纤毫毕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很多时候,清沏的溪水从巨大的岩石上漫过,让人不由得怀念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来。   老虎港特产丰富。石鸡、毛栗、野黄花菜、胖山厥、青竹笋、山木耳,还有无数珍稀的花木、中药材和野生动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老虎港的山不高,在于峻;水不深,在于秀;林不密,在于幽;谷不险,在于怪。她与风光秀美、梦一般神奇的相山遥相呼应,已成为人们节假日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      相山镇  相山镇位于崇仁县境南端,地处崇仁、宜黄、乐安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53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现有人口20228人,共4205人。 该镇物产丰富,盛产木竹,山林面积25万亩,活立木蓄量180万方,活立竹蓄量500万根,木竹深加工资源充足。该镇水力电力资源蕴藏量大,现正在兴建三座小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度,将为重型工矿企业…… 详细++

崇仁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崇仁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崇仁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县城南500米处南阜山。这里青松蓊郁,绿柏摇翠,雄伟庄严的崇仁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然耸立在此。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航埠古塘村建立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崇仁南部便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人民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军事“围剿”。尤其是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崇仁独立团和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取得了“登仙桥战役”的重大胜利,受到中央红军和工农红军江西省军区的表彰。红军北上抗日后,崇仁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仍然英勇不屈,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1949年5月10日全县解放。  据资料介绍,崇仁县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有77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2名,抗美援朝烈士5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11人。为纪念革命英烈,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1949年,崇仁县县委、县政府在此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64年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1990年重建。  新建的烈士纪念碑占地2亩,碑高14.75米,大理石结构。碑塔正面题词“崇仁县烈士纪念碑”,背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两侧分别题写毛泽东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塔座正面碑文记载了从1927年--1949年崇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塔座背面碑文记录了95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右侧建有该县首任县委书记刘建章烈士公墓,墓碑上由时任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题词:“为人民而死,死有余荣”。

崇仁三川桥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395处,其中新发现3790处,复查605处。而入选江西文物“百大新发现”的仅为6处文物,廊桥类一处,为崇仁县许坊乡的三川桥。三川桥因不仅保持了完整的廊桥风貌,且又因是“单拱廊桥”,在江西省已经发现的历史文物中为绝无仅有。   6月12日,记者来到许坊乡的三川桥村采访,村民领记者来到三川桥拍摄。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廊桥,由于村民的保护,历尽260多年风雨的三川桥风采依旧。三川桥集中体现了抚州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其以造型精美,结构别致,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省文物专家的青睐。从村中沿新建的水泥路北行数百米,远远地就看见一座黛瓦红壁的廊桥,步入廊桥,记者发现廊桥竟有亭、台、楼、阁的多种功效,远看像似一栋汉瓦盖顶的房屋,廊桥的中间是上下坡面的台阶,路中留着车行道,人来车往不相。众多的木材支架卯榫结构,使得桥梁显得很稳当。200多年来是村民-、纳凉之处,也是行人避雨遮阳的最佳之地。桥上中间设置了一个神龛,祀奉观世音神像,香火十分旺盛。   桥梁中间还有保存有2002年,村民捐资维修三川桥的一些史料。省文物专家称,三川桥因其造型别致、秀丽,且保存完整,为研究清代桥梁建造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官洲湿地公园

  位于崇仁大桥至橡胶坝处,属“一河两岸”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110亩,总投资1400万元,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月底基本竣工。公园的命名源于老百姓俗称这片沙洲为“官洲”,定位为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全园建设以“湿地休闲、生态教育”为主题,依地形建有:湿地水塘、沙滩、画舫、栈桥、廊、坊、亲水平台、大型广场、文化石、笔直的水杉、迎风飘荡的芦苇、各种造型的儿童乐园等,实现了初春踏青漫步、夏日采菱赏荷、秋日饮茶赏月、冬日踏雪访梅的美妙意境。入口处扇形的地刻和质朴的自然石让公园有了悠远的宁静;林荫广场承担着各个主要景点的联系;游乐小广场内的各种设施精巧别致、色彩明快,是小朋友喜爱的天地;观景廊与码头结合设计,延伸出水面,可以休息、座谈或凭栏观水;空中栈道,一条拥有特殊视角的空中“体验之路”,不仅能获得最佳的观察平台,还能为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对崇仁河流域的一次生态修复,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集老百姓休闲娱乐、公众活动、生态观赏、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生态公园。

黄洲桥

  黄洲桥在崇仁县。崇仁河横贯县中,将县城一分为二,共同洲桥又将两半纽结起来。唐时,“于河上编竹为杠,鱼贯而渡,水溢则漂坏,水疲时复葺理用”,北宋嘉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八年(1248年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并在桥面上建屋40余楹,桥两端设门启闭。  文天祥题写的“黄洲桥”三字/元、明两代,屡坏屡修,并以捐资的豪绅名改称德平桥、天启桥。清代顺治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石桥几乎毁坏殆尽,遂代之以浮桥。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并借鉴临川文昌桥的经验,清河基将桥墩建在岩石上,又采用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加以改进。  “自墩脚步砌至梁眼有14层,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边石,以24层为率……墩前加金钢雁翅一座,以杀水势”,桥长139米,十分牢固。民国时期,一度改名中正桥,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1965年,将黄洲桥扩建为八墩九孔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辟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桥栏和吊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汤溪温泉

  汤溪温泉位于崇仁县马鞍镇汤溪村东南0.5公里的山麓,这里群山环抱,万木葱茏,田园如画,风景秀丽。 汤溪温泉泉水出自怪石横生之下,有大泉眼七个,水恒温41℃,泉水清澈见底。现温泉景区总占地面积3800多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是集温泉沐浴、会议接待、休闲度假、SPA康体、养生养老、生态观赏、水上游乐、景点旅游、名流会馆、别墅房产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千年香樟树

  在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有一棵1400年树龄的古香樟树,为了保护这棵国家级保护树种,该村指定专人管理养护古树。因树枝超长不堪重负,村里投资近万元,在香樟树的树杈下用砖块和水泥制成了四个支撑墩,消除了树杈断裂的危情。

崇仁河

  崇仁河,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境内,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汇入抚河左岸,属于抚河水系。河长129千米,流域面积260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1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3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

子正公园

  在崇仁,有一种美景,叫子正公园。公园内桥上观景,楼上亦观景。子正公园内湖水面就地取材,这将会是记忆中的原始面貌。

东山岭

  在崇仁,有一种壮烈,叫革命烈士陵园;在崇仁,有种红色纪念,叫苏区革命旧址东山岭。

许坊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许坊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