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宜春市 >> 樟树市 >> 大桥街道

大桥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三皇宫

三皇宫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三皇宫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城区边街西12米处,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9.83平方米,是一座宫殿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  三皇宫由正殿、神殿、左右厢房、里院、戏台、套间、客厅、膳房、寝室等部分组成,形似四合院布局,轴线对称,主从有序。  大门呈八字形门楼,青砖平砌,中嵌青石、豆绿石,浮雕人物、走兽、翔禽、花卉、楼阁于石上。门楼上端竖镶“三皇宫”石匾,横镶“如游上世”石匾,门联为“历劫真师朝圣阙,终天草木载皇仁” 。入宫门通道顶部为木构戏台,高2米,台面60平方米。台顶为藻井雕菱角形木作螺旋排列,正中镂雕隆起云龙,天花板以条木组成几何形纹饰,朱漆为地,图案贴金,色彩鲜明,造型美观。戏台面对正殿,中间为石砌方形场地,左右设长方形神殿,供奉文昌帝君、关圣大帝。正殿为歇山顶,通柱整齐排列,构架举拆较高,彻上明造,殿正梁载:“皇清光绪十三年丁亥洪岁孟夏四月吉立樟树药材行铺公建”。正殿供奉伏羲、神农、黄帝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王惟一、李时珍、叶天士、皇甫谧、葛玄、孙思邈等历代药王、医药学家塑像。  用途  三皇宫是樟树药材行铺集资修建,它不仅是祭祀中华医药始祖和历代药王的殿堂,而且又是全国药材交流地场所。昔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这里要举行盛大庙会,全国药业商贾纷至沓来,宫外是人山人海的中药交易市场,宫内请来戏班演出,历时半月之久。每逢除夕,药界同仁向药王礼拜辞岁,大年初一又聚三皇宫团拜。这样,三皇宫又成了集道教、药市、会馆、商社、剧院、族馆于一身的多功能药业场所,在樟树漫长的药业史中,曾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也为樟树药都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三皇宫是樟树药文化遗产中唯一现存的、也是最大、最完整的一座药业胜迹。1984年5月20日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阁皂山

阁皂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道教名山——阁皂山,又名阁山,海拔802.7米,位于市境东南隅,雄峙赣江东岸,蟠衍200公里,成为樟树碧嶂。山名肇见于东汉。宋代以来,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誉称。东汉建安七年(202)  著名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在此山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九转金丹”,尊称樟树药业之祖。唐仪凤年间(676-678)  朝廷赐阁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与金陵(今南京)茅山、广信(今贵溪)龙虎山并称为天下三大名山。  [引路松]  也叫"唐松引路",位于福地景区登山公路东侧,高耸路旁,恰似给游人指点路途,故称引路松;它们又像一对孪生姐妹,婷婷玉立于道旁迎送登山客人,故又名"姐妹迎客松"。古志记载其"皆为唐宋物",经考证确定为"千年古松",已载入《中国古树志》。现仍枝繁叶茂,其中一株顶侧枝上有片针叶特别茂密,远看像鸟巢,北宋陈孟阳咏閤皂山诗中就有"松巢空见鹤飞翔"句。传说松巢晚上会发出缕缕红光,有缘者见之沿红光指引的地方挖掘,可挖到优质伏苓,这更给古树平添了一番神韵。  [大万寿崇真宫]位于福地景区东峰之南麓,为道教圣地。由朝阶、宫门、正殿三部分组成,占地2000余平方米。原为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再次入山时所结的卧云庵,隋称灵仙馆,唐宋先后敕封閤皂观、葛玄都观、景德观、崇真宫、万寿崇真宫,1246年南宋理宗敕封为"大万寿崇真宫"。道教宫观前冠"万寿"者很多,而冠"大万寿"者,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唐宋时其胜概。现宫观经重建于閤皂山深处,前对凌云峰,后倚东西两山,正殿座北朝南,重门深院,翼以修廊,混合结构建筑,歇山顶、琉璃瓦、飞檐高脊、彩壁丹墙、拼条花窗,殿中供奉葛仙翁、张天师、许真君塑像三尊,道貌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宫内香火终年不断,游人如织。  [紫阳书院]位于福地景区东峰南坡,占地约860平方米,宋时供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孔丘之殿宇,也称道德宫。因朱熹(别号紫阳)几次在此讲学而被称为"紫阳书院"。明代毁于山火,清雍正庚戍岁(1730),本地大学生黄衍出资重改建为混砖结构。院内古树婆娑,浓荫蔽日,有距今近800年的参天古银杏,宋元时金桂、银桂、四季桂,还有罗汉树、紫玉兰、紫荆等观赏和药用珍贵草木,多逾百年之物。四季和风习习,常年馥郁馨香。  [一天门]  位于福地景区南部谷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天门是进入閤皂福地的门户,由八棱柱、横额、雀替、方础组成,呈"门"字形,全为豆绿石所建造,高7.17米,宽4.3米,石坊上部面南横书"一天门"。北面按唐高宗御赐封号,镌"三十三福地"五字。门最早建于宋代,当年朱熹第一次登临閤皂山讲学时,路经这里停轿歇息,见两旁高山挺秀、溪涧清幽、林木参天、怪石峥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惊叹曰"此乃一天门  也!",嗣后捐银修建,命名为"一天门",现在的"一天门"是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的。  [九龙泉]  位于福地景区太极峰西麓。传为崇真宫前放生池内十条锦鲤,受葛仙翁洗药池水灵气而化成龙,有九条飞入宫东深壑中深修,故壑称九龙洞,泉为九龙泉。经现代科学检测,九龙泉水中含锌、钙、铁、镁等十二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四特酒酿造水的源头,也是福地景区群众唯一的生活饮用水。景区内群  众年青人多俊男靓女,年老的多八旬老翁、仙姑,且村民从未发现过癌症病状,或许与常年饮用九龙仙水有关。  [百草园]  位于福地景区挂壁峰南,传为葛仙翁传艺授徒和医病应急而采集山中百草集中栽培所辟,按"神农尝百草,百草配千方"之意取名"百草园"。后经历代閤山道众经营,特别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药地和尚"方以智在百草园隐居,培植、制造药材之后,又更具规模。现在的百草园洞门竹篱之内,集山中所产名药按八卦图布局栽培,很有特色,且四季药草飘香,常年奇花竞放,是集赏景、科研于一体的场所。  [阆苑奇葩]  位于福地景区道德宫庭院内,为一组珍稀名木群。有宋元金桂、银桂、四季桂花树4株,元代罗汉松2株,明代辛夷1株,其它的如紫荆、腊梅、石榴、厚朴、木芙蓉、萱草等观赏和药用的珍贵草木散植其间,枝交叶接,浓荫蔽日,幽香四溢。庭院内还有清代镌刻的"桂苑宫"石碑和宋代石刻碑文,并散置石桌石凳,为游人学子品茗歇息、论学唱和的理想之所。  ["夫子"银杏]  位于福地景区紫阳书院庭院内,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志载为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后代学者尊称其为朱夫子)来山讲学时手植,故称"夫子银杏"。这株银杏高耸入云,其抱两围。文革时曾被人误为"反动"象征而拟齐兜锯倒,锯到4/5眼看快要倒时,被有识之士劝说制止,如今这株古树虽然锯痕仍在,却奇迹般地生长着,且更加枝繁叶茂,山民戏说:"这树是圣人栽的,怪不得生命力这样强"。深秋时节,其似蝴蝶状的叶片变黄,随风飘落地面,一片金黄,平添了"金蝶戏秋"这一季节景观,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赏和摄影留念。   地址:宜春市樟树市601县道  类型:森林山古迹道观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795-7581586  官方网站:http://www.gezaoshanly.com  开放时间:  8:00-17:00。

吴城遗址

吴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城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窑址12座,灰坑55个,基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既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  景点位置  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吴城村  

宋代鸣水桥

宋代鸣水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鸣水桥位于樟树市阁皂山风景名胜区凌云峰山口。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1111年,系石质拱桥。桥桥长7.3米,宽6.8米,为石砌单孔,呈半月形,拱高2.5米。桥身横砌长条方石,拱上再覆盖两条条石。桥面用等边方石成对角菱形铺砌。桥上两侧设石栏,由望柱、栏额、华板、地栿相构。望柱上雕刻莲花瓣、桥瓮内,东岸石壁上17道拱圈,每圈的第一块拱石,顺溪流雕刻楷书铭文:大宋政和元年辛卯岁阁皂山道众化缘信,人财物建此石桥至四年冬至日毕工谨题”。字大如斗,清晰可辨。鸣水桥是阁皂山八景之一。据《阁皂山八景记》载:阁水源处九龙。依势西流,至凌云峰口,冲崖直泻,咆哮如雷,水上横卧一桥,约一百年后,在南宋开禧年间始建亭于桥上曰“鸣水台亭”。亭台“清初焚毁”,因桥畔景色秀丽,且闻飞瀑之声,故桥曰“鸣水”。桥上台亭曾有“鸣扬万壑,水击千岩”和“水流激石如飞雪,树影连山欲化云”对联。历代名人朱熹、文天祥、何中、吴澄、解缙等先后道此游览题咏、1987年重新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鸣水桥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堆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城区偏南24公里的刘公庙乡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  该遗址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1米,周长380米,面积1.2万余平方米,属于保存完好的台地遗址。从1977年至1979年共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25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至4米,分7层:1层为上文化层,相当于商周时期,属奴隶社会;3层为下文化层,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原始社会末期。出土石器283件,网坠128件,鼎足形状达12种、998件,代表300多个体,仅鼎类可分盘形、釜形、罐形、壶形4种。上下文化层均发现刻划文字和符号。陶器的装饰工艺多系刻划、压印、剔刺,亦有彩绘,其纹饰达40余种。  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的文化内涵与筑卫城遗址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是赣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考古界已提出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2006年樊城堆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位置  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乡庙下村  

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

  古海位于被誉为中国药都、盐都、酒都的千年古城江西樟树境内,离樟树城区约4公里。在1亿4500万年前,江西原是一片浅海区。地壳运动把局部地块隆起,形成了高山深盆,而江西樟树正处于盆地中央,所以周边残留的海水都不断往樟树这一深凹迁移汇集,并在长期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了沉积盐矿床。后来,地壳运动再次使江西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这个巨大的沉积盐矿床埋到了千米地下,形成了储量达103亿吨的岩盐矿,沉淀了含有大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盐卤精华。  历经亿万年沉淀的盐卤精华,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功效。据科学检测,盐卤水中氯化钠占比在28%左右,为盐养最佳比例,人体可自由漂浮。古海中富含的钠、钾、钙、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则是顶级温泉的5倍以上,同时对皮炎、风湿、关节炎等45种以上的身体症状有明显辅助疗效,美容养颜瘦身效果则可达到99%以上。更为神奇的是,在古海中漂浮1小时等于熟睡8小时,不但可以全面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改善失眠,而且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度,使人体远离亚健康,甚至有助生男孩。  被誉为“世界首创古海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国第一养生旅游天堂”的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以蕴藏地下千米的深层古海精卤为核心资源,整合了樟树地区独有的国教、国酒、国药等养生资源,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倡导在旅游中养生、在养生中旅游的国际顶级休闲度假区。不但将古海资源从地下搬到人们触手可及、可感可知的地面,营造出了一片如梦似幻的山地蓝海旅游美景,而且给世人创造了众多快乐养生旅游项目,如花样漂浮、休眠漂浮、漂浮观影、盐晶动感SPA、盐泥美体、盐沙体验、盐炕休养、水上游乐、国道理疗、食疗养生、养生酒店等等。这些项目充分利用了古海的精华,并进行延伸优化,让游客在愉悦的旅程中养身、养神、养心、养性。  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由福建新恒基集团旗下的易达(福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1.65亿元开发建设。  景区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南郊葛玄路旁,距市区4公里。项目重点利用樟树独特的岩盐资源(出井温度达40℃,含盐量超过了25%,可任意浮起人体),整合药、酒、道等养生资源,以盐造游、以盐养生;分三期同步开发建设古海养生旅游区、芳香植物养生度假区、药都养生文化展演中心、国际养生运动休闲区和世界养生文化体验区五大景区,打造集古海养生、植物养生、文化养生、强体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养生旅游项目,以契合现代人对养生旅游度假产品的强烈需求。  首期古海养生旅游区重点打造养生会馆、海洋之恋、太极盐泥馆、盐晶动感SPA、3D漂浮影院、盐魔方、玉盐炕、青春之歌、水上乐园、餐饮会务中心、精品酒店、香泉宫12大梦幻蓝海景点。景区已于2014年元旦开业。  地址:宜春市樟树市南郊  类型:地质地貌  电话:0791-864202119,400-0791-181  官方网站:http://www.zhongguoguhai.com  开放时间:  9:00-23:30

樟树市博物馆

  樟树市博物馆位于市区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该馆以调查、保护、研究、陈列、宣传古代历史文物为主,1960年建成,馆标为郭沫若亲笔书写。1981年增建一幢陈列大楼。樟树境内的吴城、筑卫城、樊城堆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文物陈列在这里,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馆内还有历史文物和药史、酒盐史陈列展览,是江西成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之一。  交通:乘坐公交1、2、3、4路可抵达。   地址:宜春市樟树市鹿江南路  类型:博物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筑卫城遗址

筑卫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筑卫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乡,它延续时间长,包括新石器时代、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六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上限距今约4500年。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之一。  遗址区有一座大型土城,总面积达147600平方米。土城内保存有房屋建筑基础、人工修整较平的大场地以及厚达3~4米的文化堆积。出土的文物、遗迹:石器有斧、刀、铲、凿、砺石等;陶器有陶鼎、豆、碗、壶、缸等。这些器物的出土标志筑卫城居民当时尚处“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生活。  该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使吴城遗址商文化的年代得以印证,为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文化的全貌,确立江西乃至先秦考古学编年提供了科学的资料。(国家文物局)  景点位置  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  

一天门

  一天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入阁皂福地的门户。当年宋代理学家朱熹第一次登临阁皂山讲学曾在此停轿歇息。他看见两旁高山挺秀,古木参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感叹地说:“此真乃一‘天门’也!”嗣后,就捐钱在此建了一个石坊,并命名为“一天门”。现在的石坊,是清光绪二年,即1876年重建的。石坊全为绿豆石建造,呈门字形,高7.17米,宽4.3米。门上横额面南横书“一天门”,北面按唐高宗御赐封号,镌“三十三福地”五字。门上有柱联曰“漫没重新磨洗前朝还胜概,灵奇再辟指挥幽壑认玄关”。胜迹”,下联为“灵奇再辟指挥幽壑认玄关”,署款“本里邑学黄士元题”。

宜春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原是按灵宝道派“三教合一”道义供奉孔子、释迦牟尼、李耳的观宇,名为“道德宫”,也是名人论道讲学、唱和燕憩的场所。朱熹两次在这里讲学,因其别号紫阳,故时人又称其为“紫阳书院”。现庭院门额上“紫阳书院”四个苍劲的枯笔字,是朱熹手书的拓刻。进门左边的这棵银杏树,是当年朱熹为创杏坛气氛而手植的。庭院内古木参天,枝繁叶茂,元初的四株金桂、银桂、四季桂自东向西排植于庭院中间,金秋季节飘香十里,所以明代又有“桂苑宫”之称,并存碑刻于庭院内。

永镇塔

永镇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镇塔又名永泰塔。位于樟树市城南偏西17公里的永泰镇。赣水河畔。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永泰团图载:“市前小港,明成化末,赣水暴涨冲决,遂成大江,因水势直下,建永镇塔以控下游”。当时村民建塔九层,为镇水患命名为“永镇塔”。系砖石结构。六边形,共7层,从下而上逐层递缩,高24米。清光绪十七年(1981)“辛卯风灾”,刮去塔顶,注入江口。乡民又捐资整修,由9级改为7级。至今塔身保存尚好。塔基系用灰绿色花岗石砌成。青砖作平台,砖上压印铭文,有“洪永昌修”、“洪永昌会公修”、“永镇塔砖”等。每层高3米,设6门,三虚三实,塔身眠砖垒砌,塔壁白灰粉饰,腰檐皆以青砖叠涩铺挑出,上盖青石吻鳌斜出联角,雕作翘式,下部吊挂铜铃,顶层以青石覆盖,顶部铜帽呈圆锥形。塔内中心竖一参天杉木柱,柱直径80公分,直通塔顶。各层设有井字木架四根,夹嵌木柱,使木柱与塔身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原塔内设有楼板、木梯,现已废。1984年公布为樟树市文物保护单位。   

药都公园

  樟树市药都公园,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城区中心,1980年建园,2006年进行改扩建,药都公园总面积385.5亩,其中森林面积271.5亩,森林覆盖率达70.4[%]。2011年初,樟树市药都公园被江西省林业厅评为城市森林公园。  门票:免费  主要标志:电视塔  每日清晨,诸多晨练人员,或跳或跑。  常年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种类的鲜花肆意绽放。  公园类亦有诸多游乐设施,如海盗船等,此外,天气良好至少,可以泛舟游玩。  景点位置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楼门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大桥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大桥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