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牡丹江 >> 穆棱市 >> 共和乡

共和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杨德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德森(1957.4.6- )黑龙江省穆棱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系,1998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博士学位。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船舶与海洋学科组召集人、水声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在矢量声呐技术、水下声隐身振动噪声测量技术等方面均做出重要贡献。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马大猷声学奖。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专著2部。国家受理专利36项,获得授权专利1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由"realnet"分享。]

安顺福 (1915~1938) “八女投江”烈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安顺福(1915一1938)中共党员,朝鲜族。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  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新安屯(今老牛槽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就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屯子里成立了党支部和抗日救国先锋队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她16岁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们站岗、放消、抓坏人、贴标语。  1933年1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对新安屯进行了疯狂的大搜捕,有7人惨遭杀害,其中就有安顺福的父亲和弟弟。民族恨、家乡仇,使安顺福更加坚强。她心里燃烧着0的怒火,毅然离开故乡,参加了抗日联军第四军,分配在被服厂工作。不久,任她为被服厂厂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抗日救国游击军改编为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为了行军打仗方便,安顺福、许贤淑等4名女战士将她们的9个小孩送给老百姓抚养。  1938年4月,抗联各军向宝清集中,5月从宝清出发开始西征,这时安顺福和其它女同志一同加入五军妇女团,随军西征。在征途中,安顺福和妇女团的同志,与男同志一样跋山涉水,翻岗越岭,穿行在鸟兽集居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一路风餐露宿,野菜野果充饥,生活极端困苦。  投江殉国  1938年10月下旬一天的拂晓,在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下游,柞木岗山和大小关门嘴子山之间的峡谷子中(现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东北四公里处)与日伪军熊谷部队激战,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宁死不屈.她同冷云等八位女战士挽臂投江捐躯。  1938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闻讯后,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1982年10月乌斯浑河畔东岸的小关门嘴子山坡上,建起八女投江纪念啤,碑文正面刻着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手书:“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以上内容由"xftyk"分享。]

黄玉清 (1899~194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玉清(1899—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部政治处主任。  原名黄亨镐,又名韩亨镐。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05年随家人迁移到黑龙江省穆棱县向阳村。1913年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28年,曾带领本村的贫苦群众,与地主进行反抗盘剥、压榨的减租减息斗争。  1929年,他因组织同反对抗日的反动基督教牧师的斗争,被伪警察署关押两个多月。出狱后,他继续领导群众进行反日斗争,表现出他所具有的反抗精神。在斗争的实践中,他逐渐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并主动靠近党组织,接受党的领导,按照党的要求从事各项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任中共穆棱县下城子区委书记,不久,又担任了中共穆棱县委宣传委员。1932年11月,遵照党的指示,他来到密山县哈达河一带,从事筹建密山县委的工作,并在密山县委成立时,当选为县委委员兼西大林子、白泡子地区区委书记。与此同时,他积极组织这一地区的群众建立秘密的抗日组织———“反日会”,使这一地区的反日斗争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934年秋,黄玉清被调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团第二连指导员。1936年3月,升任为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主任。在他和其他同志的辛勤努力下,四军不断壮大,迅速发展到四个师、十个团,二千多人。1936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的番号正式启用,黄玉清继续任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主任。  1936年5月29日,黄玉清率四军一团和三军四师共150人,急行军60公里,到密山哈达河接应该地伪军二十六团部分爱国士兵的哗变。他们于午夜12点到达,在内线接应下顺利进入哈达河街,包围了伪军二十六团团部,准备起义的伪军立即配合行动,伪团长妄图抗拒,被击伤俘获。这次战斗,接应出起义伪军40人,收缴0150余支,子弹1郾2万发,此外还有马匹、被服等军用物资。  6月下旬,军部向宝清地区东征,黄玉清率四军一团仍留在勃利一带活动。不久,一团以收编的反日山林队为基础,成立了新三团。年底,一、三两团不断袭击勃利、林口一带的日伪军,打死打伤多名日军、俘获伪军十多人,缴获许多0弹药和马匹、粮食等物资。由于一、三团积极开展游击斗争,在勃利县日伪军控制较为严密的小五站、青龙沟一带,抗日部队也能往来自如,并得到群众的支持。  1937年春节,黄玉清率领20人的马队到军部汇报工作。由于全都身穿缴获来的日军服装,便冒充日军,未费一枪一弹收缴了三家反动地主的武装,拔掉了四军往返宝清、富锦途中的三颗钉子,也为当地百姓除了害。同年8月,黄玉清率领部队攻打凉水泉子的敌人,打死10余名,缴获步枪13支。  1938年5月初,黄玉清以抗联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主任的身份随四军主力西征。沿途战斗异常残酷,抗联部队损失惨重,处境非常艰难。他的妻子也在五常境内的一次战斗中牺牲。黄玉清在越过中东路后,随五军一师行动,于秋天返回吉东,他是四军西征的干部中唯一的生还者。  1939年12月,黄玉清任吉东省委委员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从1939年冬到1940年春,他率领总部留守部队和五军三师的一个团,面对敌人疯狂的围剿,继续顽强地战斗在宝清、富锦、勃利一带。  1940年2月20日,黄玉清等20名抗联战士被数10倍的日伪军包围在宝清县南的石灰窑里。激战中,黄玉清不幸牺牲。时年41岁。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以上内容由"严宁"分享。]

李范五 (1912~198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范五,原名李福德,曾用名张松。1912年5月3日生,黑龙江省穆棱县人。1929年在哈尔滨第一中学读书时,参加反对日本在我国东北修筑铁路的-。在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读书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投身学生抗日-。1932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任“反帝大同盟”河北省委总交通(员)。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受党的派遣,回东北开展抗日斗争。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从事抗日活动,先后建立反帝大同盟和党、团组织。1933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穆棱县委书记,10月调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1935年5月任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部长,9月任吉东特委代理书记。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抗日斗争,发展壮大党团组织,组织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参与东北抗日联军的早期组织和领导工作。1936年2月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共产国际东方殖民地问题研究院(又称东方大学第八分校)学习,并任学生临时支部书记。1938年6月返回延安,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地方党务科干事,中央情报部研究员。1939年2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干部训练队指导员。1940年2月任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41年9月调任中央党务研究室敌后组组员。1944年2月任中央情报部机关总务处处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回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合江省工委书记、合江省政府副主席(至1949年4月)、党组书记(至1949年5月)。1946年1月至3月任合江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3月任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1946年6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1949年4月起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5月起任中共松江省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共松江省委常委。参加组织和领导政权建设、剿匪斗争、土地改革和发展生产,解放全东北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10月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共松江省委常委。1949年10月至1958年1月任林垦(林业)部副部长。1949年11月至1955年1月任林垦(林业)部党组小组(党组)书记,1955年1月至1956年9月任党组副书记,1956年9月至1958年1月任书记。1958年1月至1966年9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务委员、省委书记(至1960年10月)。1958年3月至1966年9月兼任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党组书记、黑龙江省省长(1958年9月起)。1958年11月至1960年11月兼任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60年3月至1967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60年10月至1966年9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1961年2月至1966年5月任黑龙江(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61年4月至1963年12月任黑龙江省军区党委书记。1963年12月至1966年11月任黑龙江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62年11月至1966年9月任林业部东北林业总局党委书记。1965年至1966年9月兼黑龙江省视察室主任。“文革”中被破孩。1979年得到平反,恢复名誉。1985年离职休养。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5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写有东北抗联回忆录等党史资料,参与《当代中国的林业》的编审工作,著有《我对林业建设的回忆》、诗集《壮怀集》。  [以上内容由"vivian1106"分享。]

王克仁 (1914~193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克仁(191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  原名王世友。1914年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下城子河西保安村。幼年在族叔的资助下读完小学。在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学做堂役时,接触到中共地下工作者,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3年3月,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他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靠近党组织,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这一年,经李范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初,王克仁被派到共青团宁安县委从事团的工作,领导青少年抗日救国会和儿童团开展抗日活动。1935年,任共青团吉东特委委员。1936年1月,中共吉东特委派他去宁安联系工作时,发现县委的董正清被捕,地方组织遭到破坏。他立即通知所有能联系上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让他们及时转移,保证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不久,调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第五团任政治委员。  1937年夏,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与抗联五军二、三师一起,不断打击敌人,支援全国抗战。在王效明、王克仁的带领下,第五、第九军联合部队于宝清西南二道花砬子设埋伏,截击了由宝清出扰的西谷藤支队,击毙敌人5人、打伤3人、俘虏敌中队长等15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支、手枪2支、子弹1500发、军马40匹。既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又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1938年春,抗联主力西征时,王克仁率九军二师到方正县一带活动,他们主动出击,牵制敌军,配合了西征部队。同年秋,在黄鼠浪子沟准备过河时,与尾随之敌进行激战。为保存抗日力量,王克仁机智灵活地率部队边阻击边分批渡河,打破了敌人一举消灭抗日部队的妄想。同年冬,任抗联九军政治部主任。  1939年初,王克仁率部击溃敌人守备队,获得大量物资装备,为部队解决了给养和冬服。同年3月,在中共吉东省委扩大会议上,被任命为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代理主任。他率领五军一部和教导团,向穆棱、东宁、汪清地区挺进,多次击退日伪军拦击,恢复了与残留在该地区第四、五军部队的联络,在适当的地方建立了后方基地,为长期斗争做了必要的准备。4月15日,王克仁率领五军部队,由徐家屯附近渡河,兵分两路,经过三昼夜的隐蔽行军,到达龙爪沟,通过图佳线,向穆棱梨树镇前进。23日,慕凌、下城子的日伪军几百人追踪而至,抗联的伏兵集中火力打击敌人,激战五个多小时,击毙击伤日伪军官兵多人,抗联部队撤出战场向东偏脸子方向前进。部队在突围到穆棱泉眼河附近时,遭遇前来追击的日伪军,战斗中,王克仁壮烈牺牲。时年25岁。  王克仁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他七年如一日地为党和人民的抗日事业忠诚工作,英勇奋战,最后战死在民族解放的战场上。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以上内容由"夙思笃澜"分享。]

关广富 (1931~201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关广富,男,满族。1931年12月生,黑龙江穆棱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履历  1947年02月——1949年05月,先后任黑龙江省穆棱县财政科科员、东北财经干部学校学员、东北粮食总局会计。  1949年05月——1966年09月,先后任湖北省财政厅股长、主任科员、副科长、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地方企业财务处副处长、处长(196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经济系财政信贷专业(函授))。  1966年09月——1972年08月,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到“五七”干校校部工作组工作。  1972年08月——1972年12月,湖北省财办业务处处长。  1972年12月——1974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  1974年10月——1978年0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  1978年04月——1983年01月,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党组书记。  1983年01月——1993年05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1993年05月——1994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4年12月——2002年06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2年07月——离休。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关广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16日19时12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5岁。  [以上内容由"菊香满秋"分享。]

于忠友 (1920~201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忠友,男,汉族,1920年12月生,黑龙江穆棱人。1933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8月入伍。历任县委书记、工作团团长、办事处处长,军委后勤运输部油料处处长、军委油料部业务处处长。后勤学院海军后勤系海军后勤教研室主任。副军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以上内容由"casper"分享。]

小四方山城址

小四方山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四方山城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市福录乡高峰村北的小四方台山。山城构筑奇特,从战国时起,至渤海、辽金时期一直沿用。  城址由石城和土城组成。石城踞于山顶,依山势用天然青石筑就,呈不规则形,周长880米,城北墙、西墙、南墙外侧均为悬崖峭壁,唯东墙外侧为缓坡山岗,城内有居住址、小广场、水井等遗迹,东城墙中部有一个城门,宽4米,高4.2米。从城门两侧可见到墙底部宽11米,城墙的最高处在城门一带,城门外有通向山腰土城的道路。  土城在东侧山腰上,与石城相连接,呈不规则形,分南北两个城区,北城区周长904米,南城墙东南部有一个瓮城,周长70米,城南区周长440米。城内出土文物有唐、辽金时期铁器、陶罐、纺轮及北宋景德元宝,表明其延续时间较长。  小四方山城是我国现存东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沃沮族的重要城址遗址。小四方山城址保存现状良好,具有很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小四方山城修筑理念、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点。自战国时代始建之后一直沿用至唐、辽金时期,持续使用时间之长,十分罕见,是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民族谱系之肃慎系发展演变的珍贵实物史料,对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有重要价值。  1986年,小四方山城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牡丹峰

牡丹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面积19468公顷,198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和完达山脉相交的老爷岭山系,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张广才岭毗邻。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处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其特点是存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不同演替阶段,核心区内尚保存有良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内有植物988种,脊椎动物150余种,其中东北虎、马鹿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区所在地还是清王朝发祥地之一,列为清朝皇族的北围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人文景观保存较多。   

牡丹峰滑雪场

  牡丹峰滑雪场:雪量大、雪质好,雪期为四个多月,滑雪场雪道全长1200米,平均宽度70米;备有吊椅式架空索道和大动力拖牵;雪地摩托专用道800米。特设三条150米长雪圈道。雪场建有雪具大厅、会员厅、器材专卖店、快餐店、休息室、绿色餐厅等多功能的配套设施。这里还是全国距中心城市最近的旅游与度假性专业滑雪场。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牡丹江市东南10公里,地处老爷岭山脉的西北端,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张广才岭毗邻。牡丹峰属寒温带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生长着多种贵重树木,被称做“塞外绿色宝库”,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处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门票·开放时间  70元/2小时交  通  牡丹江市内24路公交车直达   

十文字森林公园

  十文字森林公园位于穆棱市福禄乡,是集游览观光、高山滑雪、探险漂流、狩猎打靶、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区,可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需求。此处岩峦奇特,西北方向的岩峦形似企鹅,其中间的岩峦只有一条小缝,往上望去,仿佛只能看到一线天空,因此得名“一线天”,走到岩峦近前,石岩上的花纹像字、又像画,传说是满族的先祖挹娄人在此居住时所作的摩崖画。  山脚下沟涧曲幽,溪中小鱼嬉戏,周边植被茂盛。由于地势高,常年风力大,景区内还建了一座风力发电厂,高高扬起的风力发电支架,像展开的双臂欢迎前来的游人。巨大的三角形风扇随风旋转,秀美的山水与壮观的大风车相得益彰。  游人可以沿着1500米长的、用当地的毛石、枝丫材搭造的登山蹬道而上,观览一线天、小天桥;可以在湍急的溪流之上,走独木桥、栈桥、铁索桥、荡桥,体验悬梯、飞降;可以通过树藤秋千、树屋、独木舟,体会原始、古朴的乐趣;也可以在景区内的射击场,用-射击飞碟,感受百步穿杨的快乐。十文字森林公园的狩猎区内还有一处野生动物养殖场,人工饲养梅花鹿、马鹿、狍子、野猪、狼、黑熊、野鸡、野兔等,在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只增不减的前提下,让游人“客串”猎人。  十文字森林公园地区,平均海拔950-1000米,最高峰海拔高度1041米,山上、山下落差较大,冬季落雪早,积雪时间长达5个月,积雪厚度达100厘米,是难得的天然滑雪场地。公园选设了初学滑雪道、专业滑雪道和雪橇滑雪道,山下还备有马爬犁、狗拉雪橇和专业小客车等设备,供滑雪者上山之用。  交通:穆棱市搭乘旅游专车到十文字森林公园即可   

穆棱秀池

  地处鸡西和穆棱两市交界点的秀池,是一块风光旖旎的神奇之地。银练般的穆棱河水从遥远的大山谷深处欢畅地流来,又从娇巧玲珑的秀池旁欢畅地流去。美丽的秀池正是置身在这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她占地不大,却圆得就像一瓯明鉴;她声播不远,却奇得让未曾与她谋面的人无法信真。原因在于,在这瓯圆圆的明鉴的正中央,镶嵌着一方宝石般圆圆的绿汀,绿汀上布满湿地特有的塔头,芳草萋萋,绿莹莹,繁花朵朵,活鲜鲜,让人俯仰留连。深不可测的池水,拥着绿汀,相伴而生,又相互涵养着。  秀池之美,是山水相映成趣的和谐美。那大山雄险壮观的阳刚之气,把婀娜灵动的一池如黛似烟的碧水衬托得无比娇娆柔润,楚楚动人。临池伫望,芦荡摇翠,蒲草翻鸭,轻风徐徐,吹皱满池秀水。池潭里,野荷田田,瘦菱点点,鱼翔虾窜,搅得暗香浮动。来到秀池,在惠风和畅,钟灵毓秀的蓝天绿水间,世间那荣辱纷争,劳倦烦忧,早已悄然无踪了。  秀池的传说也极美。据说此地本无秀池,不知哪一年,王母娘娘的女儿偷偷下凡,来到青青穆棱河边洗礼容颜,与一个勤劳善良的牧羊少年邂逅相遇而恋恋不舍。王母娘娘得知后,雷霆震怒,把女儿带回天宫深闺,严令其不得与少年相见。姑娘终日以泪洗面,为表思念之情,便将平日用的一瓯明鉴,连同项上一颗宝石一起投给少年。姑娘思念的泪水溅在明鉴上,明鉴就变作秀水,溅在宝石上,宝石就变作绿汀。地老天荒的不知过了多少年,痴情少年就化成日夜守护在秀池旁边的这座大山。从此,这池依偎着山,山眷恋着池,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穆棱河母亲般的乳汁滋润着这山这池,生怕它们渴着饿着。不信你看眼前这浑然天成的造化,就是传说的真实写照。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梨树镇  交通:穆棱市乘专车至梨树镇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北端,小兴安岭南麓,位于穆棱林业局辖区内,总面积3.5万公顷,保护区内集中生长着16万余株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内东北红豆杉树种、树龄结构复杂繁多。  据国内植物专家考证,目前在保护区内已测定到的最大一株树龄已达800年,植株胸径达0.92米,树高达23米。在保护区内胸径超过0.15米的植株就超过了1000株,天然幼苗则超过10万株,是迄今为止我国在东北林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野生东北红豆杉集中分布区,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自然性。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也称赤柏松,果实为红色,是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物种,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物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红豆杉它的根、叶、树皮均有药用价值,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治疗糖尿病等方面有功效。近年来,穆棱林业局在缓冲区和其他生产区进行人工培育和天然繁殖红豆杉,建立了160公顷的东北红豆杉繁育基地,已繁育东北红豆杉幼苗40万株。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交通:穆棱市内乘公交至穆棱林业局即可   

六峰湖自然生态旅游区

  以山水景观为主体的森林水域风貌为自然生态旅游背景,另有抗联遗迹为人文历史背景。六峰山位于旅游区内西北部,最高海拔726米,因自北向南排列的六峰湖而得名,山体形态浑圆,为密林所覆盖,远望连锦起伏,郁郁葱葱。龟山位于六峰湖西侧,山体似乌龟入水,身体布满疏林,头部为密灌,已伸入水中,壳身在夕阳“落坡风”微风吹动下,仿佛在缓缓向水中移动。  六峰湖位于穆棱河的上游,是由大坝截穆棱河形成的高山水库湖水深幽碧绿,微风拂过,层层涟漪,不时有鱼跃山水面,令人心旷神怡。六峰山泉位于六峰山西侧的密林中,从水库出发,沿蜿蜒小路前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泉水清澈透明,入口甘甜,且四周由密林环绕,野花遍布,景色宜人。本区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主要树种有桦树、柞树、红松、白松等。珍贵树种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和黄榆等。原始森林分在本区南部,并有母树林存在,树木不同的形态特征,使森林景观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由水库往北1公里,有一处湿地景观。这里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可见各种珍贵的禽鸟类动物,如长脖水鸟、天鹅、鸳鸯、雉鸡、野鸡等,它们时而静静伫立,时而掠过水面低飞,展现出一幅休闲自在的山野画卷。垂钓区位于水库以北的养鱼池,鱼的种类繁多,有鲤鱼、鲇鱼、鲫鱼、白鲢鱼等。游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垂钓的快乐,更能体会到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舒畅和谐。区内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这里有天鹅、水獭等国家Ⅱ级保护禽类动物5种,还有东北虎、梅花鹿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可称得上天然动物园。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六峰山六峰湖景区      穆棱镇  " 穆棱镇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南部,是一个老建制镇,也是穆棱市非市政府驻地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第一重镇。镇域面积1419平方公里,人口9.6万人,耕地6.5万亩。镇区内驻有穆棱林业局、铁路、森警部队等中省直单位,下辖24个行政村、56个自然屯、18个居民委。 穆棱镇西邻“雪堡”牡丹江市、东与“口岸县”东宁县接壤,301国道、滨绥铁路穿…… 详细++

粮台山古城

粮台山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粮台山位于穆棱市兴源镇东南,紧傍穆棱河北岸,是一处陡然突起的石山,形似0伸入穆棱河饮水。兴源恰似坐落在“龟身上”,镇东西南北四座山肢如龟之四足。粮台山居东西二山中部,在一轴线上,各相距一公里半,呈二龙戏珠之势,乡民谓之风水宝地。粮台山又叫凉台山,古时从宁古塔去沙河采金的人,背粮食存于此,光绪年间钦差大臣吴大澂,在此设穆棱招垦局,屯兵建粮仓,故名“粮台山”。乡民上山观景纳凉,俗称“凉台山”。从发掘出土的石器及骨器来看相当于莺歌岭文化,距今有4000年左右,中期器物距今约2000年左右,可见这里是一处古老的居民点。  粮台山海拔368米,高出地面近三十米。东、南、西三面险峻,北有缓坡与镇内相通。西南两面怪石嶙峋,与水相连,形势险要,颇难攀登。从北边缓坡登上凉台山,山顶不大,比较平坦,略呈方形,粮台山古城就建在这里。古城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40多米,城墙沿山边缘用土筑城,因年代久远,古城已糟损坏,现残墙二米多宽,半尺多高,墙东侧的缺口为城门址。在粮台山往北200米处,有一座青砖瓦房,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是吴大澂筹边时建的粮仓,距今100多年,仍保存尚好。  在山顶城内,两座红柱彩绘小亭,点缀在苍松杂树花草丛中,西边是土改干部郝子英墓碑,西南坡有一大方圆的“棋盘石”,可围坐十余人,传说是神仙下棋的地方。正中矗立的是“吴公碑”,是为纪念吴大澂督办吉林边务,涉足兴源,屯垦戊边的功绩,立于宣统元年(1909年)。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兴源镇东南      兴源镇  " 兴源镇位于穆棱市中部,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地理位置适中。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中心(东距绥芬河市92公里,西至牡丹江市62公里,北到鸡西市122公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城镇基础设施完好,铁路干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横贯全镇,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国际,街道平坦笔直,排水畅通,城镇香化美化达到80%以上。集市繁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共和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共和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