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凉水生态农业 | 凉水镇有机生态农业园项目是充分挖掘凉水有机农业资源,在农业项目上实现多样化及特色化战略,树立具有真正有机农业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生态观光包括生态景观开发、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及生态餐饮(提供绿色有机产品,提供自我采载服务)。休闲度假分为 生态保健和疗养(香草疗养、红外线火炕疗等)。建立农业科普馆、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有机农业温室大棚,向游客展示产业化发展和生态农业示范技术,建立循环型发展模式,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使凉水有机生态农业园成为集生态农业示范、有机产品生产及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 凉水镇 一、乡镇概况 凉水镇位于图们市东部21公里处,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稳城郡相望,东至国家级开放城市珲春市40公里,北至汪清县41公里,是“两市一县”交界处。全镇行政区面积371.74平方公里,302国道、长珲高速公路和图珲铁路横穿我镇,交通较为便利。 凉水镇共有1个社区、11个村,总人口13533人,总住户4808户,全镇耕…… 详细++ |
凉水断桥 | 凉水断桥位于302国道40公里,图们江上游240公里处,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内,距离图们市中心23公里。图们市凉水镇与朝鲜稳城郡之间的大桥(现已俗称“断桥”)于1936年开始施工,1937年5月竣工,其目的是日本侵略军为了把在中国各地掠夺的物资通过朝鲜运回其国内,同时该桥也是中朝之间开展贸易和人员往来的通道。大桥总长525米,宽6米,桥墩21个。1945年8月13日,东北抗日胜利前夕,日本侵略军不甘心自己失败的命运,派遣特务将此桥炸毁,桥龄只有八年。站在图们凉水稳城“断桥”上,可一睹一江之隔的朝鲜稳城郡城区及朝鲜著名的王在山革命事迹地纪念塔的全貌。旅客在此可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也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该项目被图们市委评为图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稳城断桥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断桥项目已修建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0楼、游憩区、观望区和烧烤区等,是游人出游的绝佳选择。 凉水镇 一、乡镇概况 凉水镇位于图们市东部21公里处,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稳城郡相望,东至国家级开放城市珲春市40公里,北至汪清县41公里,是“两市一县”交界处。全镇行政区面积371.74平方公里,302国道、长珲高速公路和图珲铁路横穿我镇,交通较为便利。 凉水镇共有1个社区、11个村,总人口13533人,总住户4808户,全镇耕…… 详细++ |
窟窿山 | 窟窿山 宇文部本非鲜卑,他们是世居阴山东部的匈奴南单于的远属,他们原有十二个部落,公元一世纪北匈奴兵败西迁后,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十余万落(户),东迁至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宇文部即是此时东迁的匈奴部之一。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中的匈奴语。鲜卑人则是通古斯语族中的东胡语。故史书上说宇文鲜卑语言与鲜卑颇异,东迁过程中宇文部的上层人物统治了辽东一带的鲜卑人。并参加了檀石槐建立的部落大联盟,成为联盟中的东部大人。从此逐步鲜卑化,称之为宇文鲜卑。 宇文鲜卑名称的来历:相传他们曾得到三个玉玺,玉玺上的文字是“帝帝玉玺”,他们以为这是上天授予的,在鲜卑语中,天为“宇”,君为“文”,因号“宇文国”,即“天君”之意。始称宇文鲜卑。宇文鲜卑一直活动在慕容部的北面,其驻地主要在霍林河流域,乌力吉木仁河以南,西拉木伦河二岸地区,1983年9月于通辽市开鲁县福兴地出土的“子母马金牌饰”,1984年4月出土于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嘎查的“双马金牌饰”、“神兽金牌饰”、“有链金马牌饰”。 宇文鲜卑所属部中,以驻扎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带的遥撵氏,驻扎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习部,下游的迭刺部较为著名。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的窟窿山,《辽史》中称为大勒得山,是宇文鲜卑部中的大勒得王大贺氏的发源之地,这个大贺氏部族,就是以后中国复姓中贺兰氏、贺楼氏、贺岳氏(也有写作贺若氏的)、贺连氏等姓氏的始祖。 宇文部中的迭刺部最先在霍林河中上游一带游牧,后逐步南移至乌力吉木仁河与西拉木伦河之间游牧。公元四世纪中叶,以迭刺部、乌槐部等部为核心的部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之处建立了部落联盟。契丹八部由此产生。迭刺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金玲岗”(现开鲁县黑龙坝至胡家岗一带),祭告天地,承袭大统,建立了契丹王朝,建元神册,“建都”龙化洲(奈曼旗与开鲁交界处西孟家段水库附近)。宇文鲜卑的另一部落习部则游牧于西拉木伦河上游和老哈河上游一带,并发展成为库莫溪部族。定居于现今赤峰市宁城一带、五胡十六国至随唐时期经常参与中原混战。隋初较为强盛,后被契丹所征服,融于契丹族之中。 |
亭岩山城 | 亭岩山城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亭岩山城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图们市凉水镇 年代:渤海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图们市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亭岩山城位于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亭岩村北约22华里亭岩村北山上。城墙依山势垒石于山脊修筑,呈不规整三角形,分布在2800米城墙内侧的31个凹坑,可能是兵营址。内置有炕板取暖设备。亭岩山城从形制筑法上看是建于渤海、年代:辽金时期的一个天然军事要塞,对研究渤海、年代:辽金的军事、文化等较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窟窿山 | 窟窿山 宇文部本非鲜卑,他们是世居阴山东部的匈奴南单于的远属,他们原有十二个部落,公元一世纪北匈奴兵败西迁后,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十余万落(户),东迁至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宇文部即是此时东迁的匈奴部之一。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中的匈奴语。鲜卑人则是通古斯语族中的东胡语。故史书上说宇文鲜卑语言与鲜卑颇异,东迁过程中宇文部的上层人物统治了辽东一带的鲜卑人。并参加了檀石槐建立的部落大联盟,成为联盟中的东部大人。从此逐步鲜卑化,称之为宇文鲜卑。 宇文鲜卑名称的来历:相传他们曾得到三个玉玺,玉玺上的文字是“帝帝玉玺”,他们以为这是上天授予的,在鲜卑语中,天为“宇”,君为“文”,因号“宇文国”,即“天君”之意。始称宇文鲜卑。宇文鲜卑一直活动在慕容部的北面,其驻地主要在霍林河流域,乌力吉木仁河以南,西拉木伦河二岸地区,1983年9月于通辽市开鲁县福兴地出土的“子母马金牌饰”,1984年4月出土于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嘎查的“双马金牌饰”、“神兽金牌饰”、“有链金马牌饰”。 宇文鲜卑所属部中,以驻扎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带的遥撵氏,驻扎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习部,下游的迭刺部较为著名。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的窟窿山,《辽史》中称为大勒得山,是宇文鲜卑部中的大勒得王大贺氏的发源之地,这个大贺氏部族,就是以后中国复姓中贺兰氏、贺楼氏、贺岳氏(也有写作贺若氏的)、贺连氏等姓氏的始祖。 宇文部中的迭刺部最先在霍林河中上游一带游牧,后逐步南移至乌力吉木仁河与西拉木伦河之间游牧。公元四世纪中叶,以迭刺部、乌槐部等部为核心的部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之处建立了部落联盟。契丹八部由此产生。迭刺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金玲岗”(现开鲁县黑龙坝至胡家岗一带),祭告天地,承袭大统,建立了契丹王朝,建元神册,“建都”龙化洲(奈曼旗与开鲁交界处西孟家段水库附近)。宇文鲜卑的另一部落习部则游牧于西拉木伦河上游和老哈河上游一带,并发展成为库莫溪部族。定居于现今赤峰市宁城一带、五胡十六国至随唐时期经常参与中原混战。隋初较为强盛,后被契丹所征服,融于契丹族之中。 |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 |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图们江公园 图们江公园位于中朝边境图们江边,与朝鲜南阳市隔江相望。北起图们市延兴胡同、新华路,西接口岸大街,东临图们江。公园建于1982年,沿江总长2000多延长米,石砌江堤,柏油铺路。江堤设有照相馆和饮食服务厅等旅游网点。公园内有汽艇、竹排、皮划艇等旅游设施,可供前来观光旅游者游玩。在图们江堤公园,凭栏眺望,图们江两岸两国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傍晚,公园内华灯初放,两岸万家灯火辉映,江上繁星闪烁,游人笑声连绵,远方的山峦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别有一番情趣。 图们江公园2007年开始扩建,总占地面积约7公顷,公园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场地东侧为笔直的堤岸,西侧呈不规则锯齿状。 图们江公园的设计寻求人与自然、历史、文化相和谐的理念,旨在探索整体形态和情感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内涵和价值。在淳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下,把图们江景色与人的日常活动相融合,通过现代景观设计语言强化和突显城市特色,努力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水开放空间。 图们江公园空间的生活化品质为都市居民提供完备的生活设施,同时构筑了丰富的都市生活景观线和生活情调:中心观演广场—民俗活动、歌舞演出、体育竞技;入口广场—看花灯、敲石鼓;儿童活动广场—荡秋千、跷跷板;健身休闲广场—下棋、打牌、观面具;江堤观景广场—摄影、乘船;休闲绿地—放风筝、摔跤。通过塑造多样鲜明的主题和景观提升口岸城市形象,赋予城市突出的印象和特殊的意义,并为整个图们市注入一种活力与精神。 |
延边龙家美苑 | 延边龙家美苑 延边龙家美苑位于302国道88公里,吉林省图们市长安镇龙家村,图们市与延吉市的毗邻处。距离图们市中心约28公里。乘车大约30分钟车程。1994年开工建设,延边州生态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为12公顷。其中心建有3公顷左右的绿色岛,外围有7公顷大的湖面。总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特点、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在绿色大自然的怀抱中。彰显其独特魅力。美苑中央环形湖上形成一座葫芦状绿岛,湖边四周是错落有致的纪念性碑雕和艺术雕塑为景色的景观步行道。苑内有美术馆、博物馆、壁画行、议会堂、迎宾殿、画室、湖边居舍、传统美食饭莊等。建筑的碑雕中刻有为人毛泽东、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等人的雕像及名言警句。苑中长白美人松婀娜多姿,金达莱争光报春,杏树盈满乡情,灌木草丛、池塘浑然天成,飞禽丽鸟争相而至,可闻山鸡呖呖,又观野鸭嬉戏。湖光山色,红绿掩映,传统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群情调各异,形成一幅怡人倾心、生气勃勃的生态园林景象。 龙家美苑是-议、展览、迎宾、观光、文化休闲为大成的综合性功能园地,是将秀美幽静的自然环境与历代绘画、雕塑、陶器、石碑等民族美术精品结合在一起的绿色文化宝库,是造访者尽情享受生态文化,净化灵魂的必到之地。 |
磨盘村山城 | 磨盘村山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磨盘村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与延吉市交界处,为唐~金时期的古遗址。城内有少量渤海国遗迹和大量东夏国遗迹。 城垣依山势以石材修筑,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4454米。有门址4处。东南门修在山岗上,较窄,无瓮城。门外陡坡上有一“之”字形古道,门内侧近处,有一组建筑遗迹。东门、北门,分别修在沟口处,较宽,有瓮城,是出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西门位于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门外有一“八”字形防御设施。 城内地势开阔,城中央的缓坡上建有宫殿址一处,呈阶梯式,共9阶,每阶约宽10米,长约17米,其上排列有础石。础石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加工比较粗糙。殿址上散布着青灰色布纹瓦和泥质灰陶瓦片。城内尚存多处居住址。城内出土有玉带饰,玉鸳鸯佩饰、东夏国官印、铜镜、占卜器以及数百枚唐、宋、金铜钱。 该城是东夏国的南京,东夏国王蒲鲜万奴曾一度居于城中。东夏国是金末元初女真人后裔蒲鲜万奴在东北东部建立的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磨盘村山城是研究东夏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最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具有较高的独特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006年5月,磨盘村山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延边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 延边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图们市首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图和公路1.5公里处,距离图们市中心约3.5公里。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公司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以人参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中药饮品、人参保健和人参综合利用制品的科工贸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拥有两条先进的人参深加工生产专用线,生产三大系列30多种产品规格的高品位人参系列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60%以上产品运销韩国、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九十年代处规划建设以来,现已建成生态植物园、观光亭等旅游景点。公司集工业观光、科普休闲、购物为一体,为图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人数达数万人,游客在此既可参观人参加工生产过程、购买旅游纪念品,又可一览异国风光。 |
日光山森林公园 | 日光山森林公园 日光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图们市东南部,距市区4.3公里,与朝鲜隔江相望,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400米,登临日光山,中朝两国秀美风光可尽收眼底。公园保护面积为64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地处长白山至图们旅游线上。是1993年经吉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该项目规划总投资5亿元,根据自然条件和功能划分为7个分区:农耕文化景观区、日光山后勤服务中心区、滑雪场及高尔夫度假区、日光山佛教文化景区、日光山自然教育体验区、户外休闲活动区和日光山野外探险区,总规划面积为16.163 Km2。还为森林公园配套了相应的各类基建及服务设施。项目开发意向趋于保护森林公园生态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种类,提升生态环境品质,适当引入旅游地产,做到有机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把日光山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森林公园。 |
大墩台遗址 | 大墩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墩台遗址在兴安乡政府东1公里的一条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丘陵末端的石山上,(石山因劈山采石,只剩北侧三分之一),西部隔一无名小河与九三厂相邻。墩台为土石堆筑,存高约4.1米,据认为是渤海时期的堡垒或烽火台。 古代,就要害处设墩台,以夜举火、日举烟,传递军事信息。明代,为防御倭寇侵犯,以城厢为指挥中心,设置烽燧墩台。墩台的作用就是瞭望敌人,见有敌来,就点狼烟报警。每墩台拨军士5名轮守,至清朝中期逐渐荒废。 吉林省墩台遗址有大墩台遗址、小墩台遗址、帽儿山墩台遗址。三者互为犄角,构成三角形军事联络体系。在古代军事通信技术条件下,这种军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地形地物的利用,令今人也不由得不叹服。总的布局呈弧形,护卫着延吉市至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江交会处间的广大肥沃的河谷盆地,构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 |
月晴朝鲜族“农家乐” | 月晴朝鲜族“农家乐” 月晴镇是图们市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的主要试点乡镇,镇内人口97%以上为朝鲜族居民,民俗文化保存完好、风味餐饮极具特色,镇辖各村的基础条件较好,村容整洁,大部分村民的房屋构造还保留着朝鲜族特色建筑风格,居民生活习俗较为传统,目前,月晴镇已开放朝鲜族农家接待点12户,以露天烧烤为主的特色餐饮业场所45家,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镇内人口均为朝鲜族,朝鲜族文化遗产保存较好,游客在这里可以吃民餐、住民宅、观看朝鲜族舞蹈、参与体验朝鲜族民间活动。 |
图们江水上漂流 | 图们江水上漂流 图们江漂流是中朝界河—图们江两岸秀丽风光和近距离接触朝鲜稳城郡而开发的旅游项目,是延边唯一的界河漂流。有竹排、汽艇等水上漂流项目。江岸建有竹排漂流中心和汽艇漂流中心,备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及安全设施,并有多条漂流线路供游客选择。每年的旅游旺季,来自国内外游客,乘座竹排、汽艇在中朝两国界河—图们江上领略两国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使游人流连往返。 |
图们串街 | 图们串街 图们串街是图们市极具特色的饮食一条街,在串街的三个主要出入口有3处仿古门,街内有2幅浮雕、2座雕塑,地砖上每隔8米就可以看到一个串字,街内主要以烧烤为主,具有典型的朝鲜族特色。串街大门是全州唯一一个饱含着朝鲜族古典建筑内容的仿古建筑门,色彩的纯度、整个房梁都与中国的古代建筑有显著不同。图们肉串已成为图们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图们口岸 | 图们口岸包括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二个部分,是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对朝鲜第二大陆路口岸,与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阳隔图们江相望。图们口岸对面即是朝鲜的南阳口岸。位于图们市区图们江畔,距朝鲜清津 177公里,距离图们市中心约2公里。 图们口岸形成历史较早,1933年设图们税关,日伪时期建成图们——南阳间国境大桥。1950年9月国家在图们口岸正式成立边防检查站。改革开放前,图们公路口岸主要是通行双方探亲人员、公务人员和汽车运输双方边地贸易货物。1985年新建图们公路口岸联检楼等口岸设施,口岸运行能力为进出口货物20万吨/年,出入境人员10万人次/年。第三国人可持有效证件从该口岸通行。 图们口岸是吉林省唯一建于市区内的对朝口岸,建有国门等旅游景点。雄伟壮观的图们口岸国门始建于1988年,国门长22.54米、高13.77米、宽5.56米,2000年重新进行修缮,国门正上方刻有1992年时任总书记的-的题词“中国图们口岸”几个大字。登上国门,可一览图们江对岸异国风情。国门两侧刻有反映中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热爱和平、珍惜友谊为主题思想的浮雕。游人登上国门眺望朝鲜南阳城市风貌,领略异国自然风光,国门附近有边防宾馆、图们江旅游观光纪念品商店和饮食业等旅游服务设施。 建于1941年11月的图们公路大桥,全长514.92米,高6米,宽6米,1942年1月1日正式通行。为中国对朝开展贸易、人员通关的重要通道。 图们口岸国门旅游景点是吉林省乃至延边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内外游客尤其是韩国游客到延边来,国门是必游景点之一。每到旅游旺季,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达数十万人次之多。 |
图们华严寺 | 图们华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华严寺坐落于距图们市区西南仅5公里的风景奇特秀丽的日光山上。日光山“华严寺”是朝鲜族大师水月1913年创建的,是当时图们市15处寺庙中规模最大,教徒最多的寺庙。 2008年,华严寺恢复重建, 坐西向东朝向,寺内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和相关附属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根据图们市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日光寺的整体建筑确定为仿唐宋风格,各大殿的彩绘则体现了朝鲜民族的传统特色,这种将“中国风”和“朝鲜族习俗”巧妙结合的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所有的佛教寺院当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华严寺是图们市佛教文化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利用响誉中外佛教界的水月大师的知名度,充分体现日光山佛教寺庙的历史文化价值。依靠图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日光山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把日光山华严寺建成宏伟的中国寺庙建筑风格和韩式房屋建筑风格特色相结合的佛教文化名胜。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