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葫芦岛 >> 南票区

南票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虹螺山

  大虹螺山距连山区城内35公里,位于连山城北部,是连山河的发源地,主峰玉皇顶高900.8米。大虹螺山雄奇高峻,谷岭交错,奇石幽洞,庙宇巍峨,富有神韵。大虹螺山主要景区:  一、涌泉寺景区  涌泉寺景区位于张相公乡响水河子村的南面,沿途8.5华里,这里植被繁茂,空谷幽幽,溪水潺潺。第一道景观是火石岭,只见巨石横铺,光滑而平坦,在巨石之上,曾经耸立一座长三十九米的大牌坊,横额是用隶书字体镌刻的四个大字——虹圣九寺,字大如斗。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便可以看到两株高大的松树傲然屹立,在“文革”期间,原“山门”遭到了破坏。  进山后是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王殿遗址。据说,当年的高丽哈密王便居住在此,王宫的围墙残基和宫殿内墙残基犹存。在宫殿附近,有一个墓碑的碑座,上面雕刻着莲花瓣,墓已被掘过,墓碑也不翼而飞,唯有这碑座尚能证明墓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虹螺山里的溶洞很多,曾有人探查过一个溶洞。探险者肩上背着十封蜡烛前行,结果蜡烛燃尽了,也没有走到尽头。  进入景区的中心景点——涌泉寺遗址。在寺院附近有一股旺盛而清澈的山泉昼夜流淌,这泉水清凉可口,不仅供僧人和朝圣者饮用、洗浴、浇园,而且有的矿泉水厂直接拉水投入市场。至今,涌泉寺的遗物——功德碑和雕有动物头像的碑座尚保留在原处,为人们考证当年的涌泉寺提供了依据。在遗址上,已堆砌了大量石头。  寺庙遗址的背后是山峦,山脚下长着一株千年古松,酷似皇帝的“黄罗伞盖”,从树基至上部的枝丫生长处高37.8米,如将上段计算在内,足有50米高,树干很粗,二个人合围尚有剩余,在松林里算是鹤立鸡群,因此人们称之为“大树王”。  在涌泉寺北面的山坡上,有一块花岗岩突兀而立,像一座雕塑的弥勒佛像。  在涌泉寺东南面的山顶上,有一块神奇的猴石,当游人用单手推它时,它会微微颤动,用双手推它时,它反而纹丝不动。  涌泉寺后山是一片天然的植物园,有许多古树,蒙古栎、黄桲萝、沙榆、油松、蒙桑、山皂角等名贵树种。山顶,是南天门和虹螺女的梳妆台。站在这里,可与虹螺山的最高峰——玉皇顶遥遥相望,但见远山湛蓝,近山披翠,头上白云缥缈,耳边清风习习,如入仙山琼阁,顿觉心旷神怡。  二、灵隐寺景区  大虹螺山北面山脚下,是灵隐寺,山顶是玉皇庙。1916年,大德居士李文聚开始修建,以后遭到破坏。1994年,李文聚的嫡孙李树德,带领周围的善男信女往山上背水泥,背砂子,一天三次往返,玉皇庙终于在1996年复建峻工。  灵隐寺寺门前,耸立两根12米高的旗杆,旗杆的中下部,有一副楹联:“庙型巩固,山势嵯峨与天地而并列;佛法森严,神威显赫同日月以常昭。”旗杆下面蹲坐两只威猛的雄狮,镇守山门。山门是一座四柱三间抱鼓石雕牌坊,门楣上镌刻四个大字“与天为寿”。山门两侧有二副楹联,其一为:“崇圣道辟邪说鱼跃鸢飞真性理;悟玄机参妙谛祥云瑞霭小蓬莱。”另一副为:“坐列五行山分八卦;虹腾百尺螺绕千重。”这些楹联皆出自清末秀才、少林下院八卦院居士徐鸣銮之手。  进山门之后便是五母宫。五间正殿分别供奉无生老母、王母、地母、斗母和金母。左侧供奉送子娘娘、子孙娘娘;右侧供奉眼光娘娘、痘疹娘娘。后侧顶端塑有《西游记》故事,西边的壁画为阴曹地府。正殿殿门刻有一副楹联:“施化雨于千秋恪遵孔孟,挽颓风以万古法效尧汤。  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彩绘华丽,佛像端庄。正位供奉西方三圣佛: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佛祖皆为产自福建的名贵檀香木刻制,外面贴金,耀眼夺目。两翼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侧为汉白玉雕塑的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眉目传情。右后面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手托宝瓶为其最主要的特征,两边壁画为五百罗汉全图。当然,伽兰和韦驮总要与上面的诸佛相伴。大雄宝殿正门石柱上刻有一副楹联:“虹螺叠锦翠玉皇极顶威风凛;灵隐沐禅光名刹绝尘法雨馨。”大雄宝殿的西后侧新建一座炼宝炉,炉门两侧著有一副楹联:“宝顶通天红火丝丝酬冥府;金炉柱地青烟缕缕祭英灵。  从灵隐寺侧面的路向上爬山,翻过一个高岗,是一个峡谷,可见一处乱石磙磙的山洪故道,这里曾是大虹螺山中堂子的遗址。据传很久以前,清王朝的一个内亲曾在此建庙,企图屯兵谋反,败露后被正法。  山顶是玉皇顶,上顶须登九十九级台阶。玉皇顶上修有一座玉皇庙,是用石栏杆围成的方院,面积为12平方米。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天王,两侧为四值功曹,元始天尊,栏杆的栏板上雕有四大金刚、八大帝、八仙等图案,形态栩栩如生。墙的南面有南天门,门的两边矗立两根高大的旗杆,南天门下便是万丈深渊,使人望而却步。  三、天然寺景区  天然寺景区,位于大虹螺山的西南面,现属钢屯镇张家沟村邢屯范围,距连山区西北30公里、钢屯镇东南5公里左右。这里山峦起伏、谷幽林密,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流淌。两岸山脚之下,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是一个老梨园,天然寺遗址即在此处。  站在梨园向东面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块巨石横卧,恰似一头老虎踞守在山顶,因虎头突出,笔者暂称“虎头岩’吧。山顶的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和尚帽”,不仅形状酷似,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四周的棱角。如稍稍向左转动身躯,继续仰视,便可以看到一座山峰,它的顶端由几块长条状、不规则的巨石排列而成,很像张家界武陵源的山石。山石上面稀疏地生长几棵松树,还是称它为盆景峰为宜。近处的山石很特殊,石体很大,坡度很缓,这里有一块巨石,巨石的左下方,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前面的部分缩了回去,称龟石。  天然寺景区,满山遍野草木繁茂,百花争妍。高大的松树,四季常青;不多见的皂角树,垂着长长的荚果;能引金凤凰的梧桐树,伸展肥大的叶片。每逢春季,桃花如胭,梨花如雪,杜鹃怒放,锦带婆娑;每到秋季,梨满枝头,红枣悬垂,枫叶柞叶,一片殷红。山中的草木将虹螺山装扮得无比艳丽,叮咚作响的山泉更为山体增加了灵动。  天然寺景区,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岸上傲然屹立的二棵高大的古松,据推算,它们的树龄大约有千年之久。这两棵古松植于天然寺门外,从树龄推断,这里的寺院始建年代恐怕还要久远。附近的一块石碑标记此处即是天然寺遗址,现在尚存一个透龙碑的碑首。据史料记载,原透龙碑刻有“常转0”四个大字,碑身长l.74米,碑宽0.75米,厚0.2米,开头有“锦府”字样,落款是“康熙六十年”,这是天然寺重要的文物之一。  天然寺从遗址看,院落略呈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28米,山门前铺有石阶,正殿前是2.5米高的平台。台两侧各有3间平房,坐北朝南,配殿各两间,正殿明间面阔4米,进深8米。遗址附近,尚有三座僧人的墓冢,相信他们的在天之灵依然苦苦厮守这一方净土,企盼着寺院的再度复兴。现钢屯镇和张家沟村正在积极开发天然寺景区,圣然法师已投入100万元,于2004年5月17日上午隆重举行天然寺重建奠基仪式。

乌金塘风景区

乌金塘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乌金塘水库位于葫芦岛市南票区,东北距锦州35公里,在暖池塘镇与黄土坎乡交界处。乌金塘水库是因地下煤炭储量丰富、东临乌金塘村而得名。  水库建于1971年7月,位于山地狭谷之中,系拦蓄女儿河中游之水而成。坝长288米,高99米,顶宽5米,底宽183.7米,防浪墙顶高100米,实际坝高33米。汇水面积9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平方公里。北侧有块石、水泥灌浆的溢洪道及输水洞,还有小型发电站一座。  南票特种野猪养殖场  水库周围重峦叠嶂,为一游览胜地。乘游艇西行约3.5公里即可达溶洞。洞内钟乳石五彩缤纷,景色万千,一潭碧水清澈见底,其中大厅长150米,宽40米,可容数千人。泛舟水面,垂钓岩旁令游人心旷神怡。库区内的-则是垂钓的最佳去处。四面环水,由一座拱桥连接着三面环水的殿台山。岛长约400米,宽约70米,十分幽静。-的西面是鸟岛,鸟岛长3.5公里,宽1公里,三面环水,一面连着陆地,象一根棒棰伸向水库中。每年春、夏、秋三季,成千上万只候鸟聚居这里,栖息繁衍,有“塞外小洞庭”之美誉。  暖池塘镇  暖池塘镇位于南票区西南部,距区政府所在地21公里。北依乌金塘水库,东接黄土坎乡和连山区张相公乡,西连缸窑岭镇,南邻连山区钢屯、山神庙镇。暖池塘镇北边村有一水塘,池内股股泉水从地下涌出,四季长流不息,泉水冬暖夏凉,严冬不冻,“暖池塘”由此得名。   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36亩,辖20个行政村,49个自然屯,人口20668人。老缸线、黄三线…… 详细++

小虹螺山

小虹螺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小虹螺山在夹道沟的东侧,山势雄奇,岩石怪异,林木葱茏,溪流淙淙,高桥河、大兴堡河皆发源于此,主峰鹰北顶海拔717.2米。风景区地处小虹螺山东部,在石灰窑乡三台子村境内,距市区二十公里。  龙泉寺,位于小虹螺山东麓山脚下,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中部山崖如龙头高耸,两侧山梁如龙须缠绕,龙头之下,石洞幽深,清澈甘洌的清泉从龙口中喷出,恰如龙吐天浆,俗称龙脉。在乾隆至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年)龙泉寺已成为东北名寺,此寺曾存有明朝重刻的大藏经670部,6740本。寺内建有殿堂、寮房数十间,舍利塔十余座,最高的一座高四丈多。现在的龙泉寺是1996年复建,为葫芦岛市佛教协会所在地。龙泉圣水为上等矿泉水,是酿酒和制作饮料的宝贵资源。泉边的千年古松遒劲挺拔,上面缠着崇敬者系下的红带。  沿河谷上行,沿途有两块奇石值得一观,一块是竖着的狗石,人称“天狗望日”,一块是蹲着的猴石。石猴沟前面还有一条深沟,是小虹螺山最富神韵的景点——“上石湖”。瀑布飞流直下,像天幕垂空,高约80米,雨后更加喧腾呼啸,震耳欲聋。沟内溪水终年不绝,因而冬季结冰形成数百米的冰河、冰湖和冰瀑。每年春末夏初,周围的杜鹃花芬芳吐蕊,锦带花风舞婆娑,千株竞秀,姹紫嫣红。  翻过一道山梁,是哑吧沟,继续攀登,到三节楼即是上清官,是用花岗岩条石建造的石屋,第一层是三大间,称为上清宫;第二层是三小间,称为碧云阁;第三层是一个独间,称为瑶池宫。有石刻,建于大清宣统六年九月。  与上清宫一山之隔,是范道洞。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曾有一个姓范的道士在此修练。据说,他曾收养—个双目失明的幼童,周围的人对他很祟敬,传说他羽化升天了,至今洞旁还留下大量的石条、石柱等建筑材料,只可惜“壮志木酬身先去,留下石才在人间。”  沿山路下行,是一个很大的石峰,称“梳妆楼”。要上“梳妆楼”,必须要攀登这座三丈二尺多高的一线天梯,它的顶端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军事了望台,当年辽国的萧太后率兵亲征在这里驻马东望。  翻过一道岭,走过一道沟,是望海寺遗址。这里断壁残垣清晰可见,当年烧香的石香炉尚有一半立在那里。庙附近有一株大松树,树龄已难推测,树皮已经剥落,大树顶端的枝干偏向南方,虽不对称,却是一种奇缺之美,因此称为“青龙探海”。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透龙碑,碑首和脾肤还很完整,只是碑身一分为三,上面的小字已残缺不全。望海寺遗址宽阔而平坦,周围的山岚也不算高,但此处却风光如画,环境宜人。当你登上东面那块巨石——“望海台”,便可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了。这附近的山顶上象形石很多,有形象逼真的“猪八戒”,有背着孩子的“送子娘娘”,有桃石,有现代伟人石,还有一对卧着相互拥抱的情侣。  小虹螺山上历史遗迹丰富,明朝正统七年,曾在小虹螺山上修筑辽东长城,至今仍有遗迹。在盘道沟西山,辽东长城长约6公里,残墙高1.5米,烽火台高l0米,现保存完好。明朝后期,国运衰微,长城以南的连山、高桥为明朝守地,以北的新台门、钢屯则任蒙古骑兵驰骋。站在梳妆台上可一览辽东长城遗址,发思古之幽情。

歪桃山

  歪桃山位于缸窑岭镇,海拔574米,方圆50平方公里,是缸窑岭镇最高、面积最大、植被最茂密、物种最多样的大山。松闫村、六家窝铺村、辛店村、偏台营子四个村分散在歪桃山脚下。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有:  1.桃石,立于歪桃山顶,较大、形状似桃子,故名歪桃山;  2.古遗址,辽金时代军队岗哨遗址有两处,现存标识物陶片丰富,石臼、韭菜可见;  3.红石龟,红石龟有百吨重,0、龟眼、龟勃、龟背、龟身自然形成,惟妙惟肖;  4.石砚台,砚台为红色,万吨重,高20余米,长20余米,宽30余米,卧在山角下,令人惊奇;  5.石天笔,红色,千吨重,高10余米,立于山洼之中,其气势雄壮,令人叫绝;  6.高丽井,在山腰,每到连雨天后,井下喷出白色雾气,在歪桃山间蒸腾,雾时而覆盖整个山脉,时而在山腰系一稠带,形成雾海,有时雨后彩虹一端扎在这里,景色艳丽,偶尔,晴天还会喷出几缕清雾,蓝天白云映衬景象甚是奇妙。  7.岩画,似几何图案,刻画在一山脊石头上,面积有4平方米,图案有古墓葬,棋盘等,年代不详,留给我们解不开的谜。  8.雷音谷,谷外凹形山石砬子立于谷口,高30余米,长20余米,与谷内西、北山崖成葫芦山势,不论有没有风,这里常年有风吹进,风声较响,打雷一般,遇到雨天凹形石砬子又形成水帘洞奇观。  9.鹰沟大峡谷,位于歪桃山中间地带,峡谷较长,两侧山峰林立,白色山石足有千米以上高,从谷底望不到山顶,峡谷蜿蜒曲折,直到辛店村烧户沟屯,谷底长满两指粗一人高的荆棵,雨天,峡谷两侧有众多瀑布。  10.分音岭,位于大侠谷处,两人相距1米,互相呼喊对方,双方听不见声音,甚是惊奇。此外石头景观还有海狮、三清道人、佛菩萨、英窝砬子、蜂窝砬子、猴把门、马鬃砬子。  11.千年古矿,位于歪桃山西南余迈200米处,为宝石矿,辽金时期的淘宝者在此淘走很多绿色宝石,并有军队把守。  12.地质奇观—冰洞,位于歪桃山北坡山腰,夏季结冰,当地人为避暑,储藏反季节青菜、水果,修建了长4米,宽2米的冰窖,在此小坐1—2分钟,全身倍感轻松,无病、无痛,反凉面积有方圆30公顷,估计山内藏有亿万年形成的巨大冰山。2015年村松闫村周建军在石砚台处打井,井钻钻到80米处时,钻不动了,地下上升一股强大力量,顶出井钻,并传出呜呜响声。  13.千年古枫树,主杆高2米,胸围4米,树冠面积354.6平方米,树龄估计在900—1000年10水果.。  14.植物资源丰富,树木以黑松为主,树龄在50年以上,为人工栽植,每年“五一”季节,松花粉随风飘落,满是松香味道;青稞长满沟叉、山岭,夏季淡蓝色小花开遍大山,花香四溢。药材资源丰富,石韦、知母、玉竹、远志等随处可见,蝎子、蜈蚣藏在石缝中,幸运的话,还可看见各种不知名的山雀、山鸡、野兔、麋鹿、苍鹰。15.紫砂资源,储量亿吨,现已生产紫砂工艺品。16.采摘园,面积500余亩,古老水果品种较多,梨、李子、杏、大枣、苹果,随手可摘。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灵隐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虹螺山北面山脚下,是灵隐寺,山顶是玉皇庙。1916年,大德居士李文聚开始修建,以后遭到破坏。1994年,李文聚的嫡孙李树德,带领周围的善男信女往山上背水泥,背砂子,一天三次往返,玉皇庙终于在1996年复建峻工。  灵隐寺寺门前,耸立两根12米高的旗杆,旗杆的中下部,有一副楹联:“庙型巩固,山势嵯峨与天地而并列;佛法森严,神威显赫同日月以常昭。”旗杆下面蹲坐两只威猛的雄狮,镇守山门。山门是一座四柱三间抱鼓石雕牌坊,门楣上镌刻四个大字“与天为寿”。山门两侧有二副楹联,其一为:“崇圣道辟邪说鱼跃鸢飞真性理;悟玄机参妙谛祥云瑞霭小蓬莱。”另一副为:“坐列五行山分八卦;虹腾百尺螺绕千重。”这些楹联皆出自清末秀才、少林下院八卦院居士徐鸣銮之手。  进山门之后便是五母宫。五间正殿分别供奉无生老母、王母、地母、斗母和金母。左侧供奉送子娘娘、子孙娘娘;右侧供奉眼光娘娘、痘疹娘娘。后侧顶端塑有《西游记》故事,西边的壁画为阴曹地府。正殿殿门刻有一副楹联:“施化雨于千秋恪遵孔孟,挽颓风以万古法效尧汤。  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彩绘华丽,佛像端庄。正位供奉西方三圣佛: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佛祖皆为产自福建的名贵檀香木刻制,外面贴金,耀眼夺目。两翼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侧为汉白玉雕塑的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眉目传情。右后面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手托宝瓶为其最主要的特征,两边壁画为五百罗汉全图。当然,伽兰和韦驮总要与上面的诸佛相伴。大雄宝殿正门石柱上刻有一副楹联:“虹螺叠锦翠玉皇极顶威风凛;灵隐沐禅光名刹绝尘法雨馨。”大雄宝殿的西后侧新建一座炼宝炉,炉门两侧著有一副楹联:“宝顶通天红火丝丝酬冥府;金炉柱地青烟缕缕祭英灵。  从灵隐寺侧面的路向上爬山,翻过一个高岗,是一个峡谷,可见一处乱石磙磙的山洪故道,这里曾是大虹螺山中堂子的遗址。据传很久以前,清王朝的一个内亲曾在此建庙,企图屯兵谋反,败露后被正法。  山顶是玉皇顶,上顶须登九十九级台阶。玉皇顶上修有一座玉皇庙,是用石栏杆围成的方院,面积为12平方米。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天王,两侧为四值功曹,元始天尊,栏杆的栏板上雕有四大金刚、八大帝、八仙等图案,形态栩栩如生。墙的南面有南天门,门的两边矗立两根高大的旗杆,南天门下便是万丈深渊,使人望而却步。

葫芦岛天然寺

葫芦岛天然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然寺景区,位于大虹螺山的西南面,现属钢屯镇张家沟村邢屯范围,距连山区西北30公里、钢屯镇东南5公里左右。这里山峦起伏、谷幽林密,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流淌。两岸山脚之下,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是一个老梨园,天然寺遗址即在此处。  站在梨园向东面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块巨石横卧,恰似一头老虎踞守在山顶,因虎头突出,笔者暂称“虎头岩’吧。山顶的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和尚帽”,不仅形状酷似,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四周的棱角。如稍稍向左转动身躯,继续仰视,便可以看到一座山峰,它的顶端由几块长条状、不规则的巨石排列而成,很像张家界武陵源的山石。山石上面稀疏地生长几棵松树,还是称它为盆景峰为宜。近处的山石很特殊,石体很大,坡度很缓,这里有一块巨石,巨石的左下方,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前面的部分缩了回去,称龟石。  天然寺景区,满山遍野草木繁茂,百花争妍。高大的松树,四季常青;不多见的皂角树,垂着长长的荚果;能引金凤凰的梧桐树,伸展肥大的叶片。每逢春季,桃花如胭,梨花如雪,杜鹃怒放,锦带婆娑;每到秋季,梨满枝头,红枣悬垂,枫叶柞叶,一片殷红。山中的草木将虹螺山装扮得无比艳丽,叮咚作响的山泉更为山体增加了灵动。  天然寺景区,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岸上傲然屹立的二棵高大的古松,据推算,它们的树龄大约有千年之久。这两棵古松植于天然寺门外,从树龄推断,这里的寺院始建年代恐怕还要久远。附近的一块石碑标记此处即是天然寺遗址,现在尚存一个透龙碑的碑首。据史料记载,原透龙碑刻有“常转0”四个大字,碑身长l.74米,碑宽0.75米,厚0.2米,开头有“锦府”字样,落款是“康熙六十年”,这是天然寺重要的文物之一。  天然寺从遗址看,院落略呈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28米,山门前铺有石阶,正殿前是2.5米高的平台。台两侧各有3间平房,坐北朝南,配殿各两间,正殿明间面阔4米,进深8米。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缸窑岭还有一处辽西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遗址位于缸窑岭镇北4公里的下五家子村,是1935年11月16日日寇惨杀下五家子屯397名爱国同胞的血证。  1935年3月至9月,日寇曾三次大规模进犯当时锦西缸窑岭下五家子,“围剿”当地武装的抗日群众,结果都被当地的武装抗日群众所击败。一天,一架小型日寇飞机又来下五家子扫射,被村民们用自制的土武器把飞机打了下来。日寇对当地的抗日群众恨之入骨,伺机报复。  1935年11月16日凌晨,日寇出动驻缸窑岭所有部队,包围了下五家子村,-了所有的村口、要道、高地,前山、后山、东山也都下了卡子。包围-之后,派部分日寇进村,驱赶100多名青壮年村民到村头西河套集中。这时,日寇把事先抓走的下五家子村民姜佐周、杨树祯、张臣3人推到人群前,叫他们说出抗日群众的名单,三人至死不说,当场被杀。接着,日寇用三挺机枪同时扫射,人们成排成排地倒下。顷刻间,西河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敌人怕有人被漏掉,又挨个复查,发现有蠕动和呻吟的又补枪补刀。之后,把死尸拉到园子里浇上汽油放火烧毁,消赃灭迹。  西河套的枪声一响,村子里的鬼子也同时下手。把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用刺刀赶进屋里,用绳子绑起来放火烧杀。顿时,全村成了一片火海,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村民刘昌的妻子刚生小孩,两个日寇闯进他家,首先开枪打死刘昌,然后一刀劈死了接生的老妈妈。刘昌妻子怒火中烧,拿起剪子刚要反抗,被一个日寇从侧面一刀刺进了胸部,另一个日寇乘机一刀刺进了他的前胸。她手握剪子悲愤地倒下了,还没来得及给婴儿吃一口奶。两个鬼子又扑向刚出生的婴儿,“呀”的一声,把婴儿劈成两半,扔到院中,哈哈大笑。  这场烧杀持续了一天,除11位村民死里逃生外,全村有397位无辜村民被日寇杀害,400多间民房被日寇烧毁。这次惨案震惊了全东北乃至全国。  遗址建于1972年,由深仇墓和纪念碑组成,占地1150平方米。碑身下面刻有两行正体字:“下五家子惨遭日寇杀害的死难同胞纪念碑”。深仇墓建在碑后20米处。墓葬是圆形土丘,直径6.6米,高17米,周围水泥围裙。墓的正面立一水泥墓志,刻“深仇墓”三字。墓内埋葬300多具遗骨。深仇墓南侧有一口生死井。北墙外立一水泥碑,上面刻着“血泪滩”三个字,是日军集体杀害中国人的现场。  下五家子现在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基地,每年辽西地区都有大批的企业职工、学生、机关干部等来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明性寺

明性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街东路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该寺2009年开始修缮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  整个寺庙群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层层递升。而且,各层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轴上,半圆形正门尤如条条长虹,层层相套,具有恢宏的气势。寺前有两根青石旗杆,每根旗杆以两块巨石合抱一块方石盖套为基,以铁箍衔接,黄铜冠顶。在山门前台阶处还有一对石狮,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左脚踏少狮,左边石狮则右脚踏球,狮态威武雄壮。  第一层建筑是山门佛殿。只见山门两边门蹲上又各有一小石狮,三间门房,中间一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各供奉四大金刚。在山门东西各有角门,山门、角门以墙相连,两角门样式相同,各有木门两扇。山门东西角门与第一层僧房的穿墙在第二条横线上,前边四个台阶整齐等距排列。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第二层建筑——牌楼和钟鼓楼。这是一座三门重楼式水泥牌楼,东西建有鼓楼和钟楼,在鼓楼东钟楼西又各有一月亮门,牌楼由四根四棱水泥柱支撑着,在中间的两根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两边翼柱上塑有三曲龙珠图。在牌楼中还有题有“超凡入圣”的大匾,两边有小匾和圆形浮雕图案。  第三层建筑是第二层佛殿。走进去,只见半圆形过道拱门,拱卷处磨砖凸凹数层,还有花纹图案。在这层建筑的顶部还有一个呈方形的平台,台上再起一阁,砖雕上刻着“天马祝寿云龙图”和“松鹤延年”的图案,阁内还供有岳飞等塑像,十分逼真。在这几间殿阁中,都能看到精美的砖雕花鸟图案,比如鲤鱼浮莲等浮雕,很漂亮。  第六层建筑是第五层佛殿,建在有两层楼高的多层高台基上,沿着通道和石阶梯,登上二节高楼可见二层阁内供奉着“真武大帝”的佛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乌金塘水库

  乌金塘水库位于辽宁葫芦岛市区西北35公里处乌金塘村附近,为辽宁省第七大水利工程。乌金塘因地下蕴藏煤炭而得名。水库位于山地一片宽阔河谷,属于拦蓄女儿河中游河段而成,水面面积12平方公里。蓄水量超过一亿立方米,为葫芦岛市区和南票区主要水源,对女儿河下游区域特别是锦州市区和葫芦岛市区具有重要的防洪抗旱保障作用。  乌金塘水库大坝长288米,坝高99米,底宽183·7米,顶宽50米,防浪墙顶高100米。乌金塘水库冬季结冰,三四月份开化。   库区内的-则是垂钓的 最佳去处。四面环水,由一座拱桥连接着三面环水的殿台山。岛长约400米,宽约70米, 十分幽静。-的西面是鸟岛,鸟岛长3.5 公里,宽1公里,三面环水,一面连着陆地,像一根棒棰伸向水库中。每年春、夏、秋三季,成千上万只候鸟聚居这里,栖息繁衍。

小虹螺山明长城

小虹螺山明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虹螺山明长城是辽东镇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长城墙体沿山脊蜿蜒修筑,沿途地势险要,景观自然和谐,取材因地势难易而异,材料多为砖、石类型。城墙上及城墙内分布着形状各异的敌台,整体结构清楚,形制基本完整。墙体起点虹螺岘镇团山子村小毛家沟屯南200米,止点塔山乡大四台子村西2300米西边山山脊上。走向东西-西南,全长10727米,整个墙体共10段,其中石墙5段,山险4段,土墙1段;墙体内有敌台13座,相关遗存3座。2013年3月5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辽东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军事工程,也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和旅游价值。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沙锅屯遗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中。山洞洞口高约2米,宽约3米,深近10米。洞内自然形成三部分空间,向里逐渐缩小,略呈牛角形。是1921年6月由应中国政府之聘来华做地质调查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博士发现的。  遗址0土了很多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中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及石环、石珠等多种石制品;骨器有骨锥、骨针及附有双翼的骨镞;陶器多为碎片,都是灰褐色,纹饰主要是绳纹,也有刻划纹、波形纹及黑彩纹等。其中有黑彩纹纹饰的陶器,就是人们常说的“彩陶”。  石塔座落在石龙山上,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为省级保护文物。塔为石筑六角五级,高约5米,用十块石材雕刻接砌而成,置于一块沉积岩的巨石上。塔座为须弥式,束腰各面均雕一门,内雕一兽,神态各异。塔身雕有莲座,每面正中有尖拱式佛龛,置坐佛于莲花之上。龛上雕有花纹,饰宝盖。各角雕圆形倚柱。塔身之上用五块石材雕成塔檐,六角翘起,逐层收敛,最上层六角攒尖,刻玉珠塔刹。檐上部雕脊、兽、瓦,角脊前端留有挂风铎的圆孔。塔西南岩石上刻有“泰和六年七月”。  沙锅屯石塔在佛教建筑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载入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等多部典籍。

沙锅屯金代石塔

沙锅屯金代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锅屯金代石塔位于葫芦岛南票区沙锅屯乡沙锅屯村石龙山顶,建于金泰和6年(1206年)。塔为石筑六角五级,高4.69米。用10块石材雕刻接砌而成,置于一块沉积岩的巨石上,上刻“李秦和六年七月”字样。塔座为须弥式,束腰各面均雕一门,门内各雕一兽,神态各异。塔身下雕有莲花座,每面正中有尖拱式佛龛,置坐佛于莲花之上。龛上雕有花纹,饰宝盖。各角雕圆形倚柱。塔身之上用5块雕成塔檐,最上层六角攒尖,刻宝珠塔刹。

葫芦岛圣水寺

葫芦岛圣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  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  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  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   

安昌岘舍利塔

安昌岘舍利塔为葫芦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起香火旺盛,安昌岘舍利塔也不遑多让。“舍利”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佛骨。佛教习俗常将佛骨、佛牙建于塔内以便供奉,故称舍利塔。  安昌岘舍利塔位于盘龙洞南西15公里的暖池塘镇安昌岘村,是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金代,于金天德四年(1152年)重修。塔身用青砖垒砌,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高18米;塔座为须弥式,砖雕仰莲,并刻有花纹;塔身八面七层,东西南北均有拱形门,内有专刻菩萨像,结龛坐于莲台。其他四面各有胁侍,身披袈裟,足踏莲花,双手合一,神态安祥。塔上各层檐部为砖雕斗拱,塔身呈挺拔秀丽的锥形体,塔尖有刹座封顶。具有很高的古建筑和佛学研究价值。  此塔地处山巅,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现已向东南方向倾斜达15度。2001年曾对塔座进行青砖水泥加固。2007年列入辽宁省“辽塔工程”维修项目,现已维修完成。  塔和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锅屯人类洞穴遗址

沙锅屯人类洞穴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沙锅屯人类洞穴遗址    位于南票沙锅屯东南媳妇山上1.2公里处,是新时石器时期的人类洞穴遗址,与河南仰韶文化是一个时代,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暖泉

  暖泉    位于南票区暖池塘暖池村西八里,其水清洁,隆冬不冻,清晨观之,热气蒸腾,周边树草,形成树挂,蔚为奇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票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赵家屯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沙锅屯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邱皮沟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苇子沟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三家子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小凌河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九龙街道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缸窑岭镇 歪桃山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暖池塘镇 乌金塘风景区 大虹螺山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沙锅屯乡 沙锅屯金代石塔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黄土坎乡 千年古柏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大兴乡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张相公屯乡 大虹螺山 乌金塘风景区 小虹螺山 歪桃山 葫芦岛灵隐寺 葫芦岛天然寺 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 明性寺 乌金塘水库 小虹螺山明长城 沙锅屯遗址 沙锅屯金代石塔 葫芦岛圣水寺 安昌岘舍利塔 千年古柏 南票九龙山

南票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