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沈阳 >> 于洪区 >> 于洪街道

于洪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沈阳北塔0寺

沈阳北塔法轮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0寺,取义“流通正法”。《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  寺院有硬山式山门3楹、天王殿3楹、东西配殿各5楹。歇山式大殿5楹。该寺原属沈阳实胜寺的下院,0寺在历史上佛事活动较多,香火很盛。乾隆皇帝东巡时(1778年)曾驾临0寺礼佛,并亲书“金镜周圆”匾额。和“护国0寺”匾额。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0寺庙会,并跳金刚舞,前来烧香拜佛者不计其数。1905年部分建筑毁于日俄战争。  1962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市人民政府拔款重修,198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现占地13,000平方米。  2002年9月在有关恢复宗教活动场所等政策的推动下,北塔护国0寺重新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并聘请夏坝-为沈阳北塔护国0寺主持,使寺院正常的佛事活动得以恢复。0寺是现存四塔寺院中最完整的一座寺院。  现在寺院前有山门,中有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天王殿与大殿之间耸立着两甬石碑,此碑刻于清(1645年)顺治二年,两甬碑共四面分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记载了建寺缘由,方位、名称、主建施工人员,起竣年代,为研究盛京古城风貌提供了重要资料。也见证了寺院变化的风雨历程,后有大殿,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佛、目睷连、舍利弗师徒三尊,格鲁派主师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师徒三尊及四臂观音、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东配殿为显宗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八大菩萨及十八罗汉。  大殿东侧有一座由刻满佛菩萨心咒的石块堆成的“玛尼堆”。是砖筑的覆钵式塔,塔由塔基坛、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坛四壁各雕有雄狮一对和火焰宝盆。塔身为覆钵式,正南侧塔门有十相自在。塔刹以青铜铸造,四周悬有12只风铎,其上为日、月和火焰宝珠。显得佛塔庄严和神圣。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崇山东路北塔街27号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乘131、162、178、213、245、271、299、325、328、399等路公交可达。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初,占地24万平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录像厅等设施组成。地处陵园最高点的纪念碑主体高23米,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后松林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及各级英雄模范的志愿军烈士123位。  沈阳抗美援烈士陵园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刚建园时,国家副主席-同志为纪念碑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总理亲自审定了471字的纪念碑碑文,郭沫若同志为陵园题写园名并赋诗颂扬烈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烈士所在部队的-为烈士们撰写了碑文。每逢清明节,辽宁省、沈阳市、驻沈阳部队、辽宁军区领导和各界人民群众都要前来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平时前来扫墓者也是络绎不绝,每年都达十几万人以上,使这里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党和国家不断投资改善烈士陵园的设施。仅从1996年到2001年,市政府就投入1267万元巨资、市民政局投款156万元,为陵园重新修建了烈士纪念馆、广场和录放厅等设施,对更好地弘扬烈士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999年10月落成的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米,展出面积1500平米,总投资1100万元。内有12个展室,展出珍贵历史照片181张,烈士遗物240件,录像资料片4部;以常规展出为主,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辅,将历史的真实性,陈展的艺术性、场景的可视性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作用。  建园以来,这里的职工始终牢记并认真履行着“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神圣职责,认真维护陵园的设施和环境,从而使这里长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翠柏掩映着繁花,苍松覆罩着绿草,丰碑迎接着朝阳,既庄重肃穆,又艳丽活泼,有力地烘托了烈士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前来参观扫墓者肃然起敬。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198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单位”,1995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国家民政部、教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辽宁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开始被确定为省、市“国防教育基地”,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花园式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同年被0辽宁省委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   

沈阳美国郡温泉

  沈阳世界温泉部落美国郡温泉养生酒店,位于沈阳兴隆堡,距市政府三十分钟车程。绝佳的位置,喊偏硅酸的温泉水,让美国郡温泉养生酒店在众多温泉度假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沈阳市甚至辽宁省首屈一指的温泉养生之所。  沈阳世界温泉部落美国郡温泉养生酒店,温泉水质经国土资源部沈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偏硅酸,氟型医疗热矿泉,其中,偏硅酸含量高于国家规定的医疗热矿泉标准的93%,氟含量高于医疗热矿泉标准的500%。  医学证明偏硅酸对慢性风湿病,类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有治疗作用。对恢复血管弹性,调节心脑血管机能,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使皮肤保持光滑,白皙,细嫩,有美容养颜之功效。 氟对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发生,补充人体钙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郡温泉养生酒店的泡池种类繁多,户外的红土岩火山温泉溶洞,洞外烟雾缭绕,水帘倾斜,进入洞内,别有洞天,爱神泉,四大美人泉等红土岩温泉,汗蒸房,玉石房等特色设施让您可以静静享受洞中的这份安宁和悠然。除此之外,多种露天温泉,让您全身心贴近大自然,为健康增色,为生活加分。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兴隆堡镇美国郡(304国道旁距市内约35公里)  乘车线路:沈阳市在北站坐267—到北一路重工街下车,找到薄板厂—乘坐大客或者小客你上车说去美国郡就可以,十元票价;从南站站,在太原街坐235—到薄板厂下车,乘坐大客或者小客—美国郡。  自驾线路:铁西北一路(东西高架桥下桥),往西开,一个弯不用拐,大约四十分钟车程就到。

于洪永安石桥

于洪永安石桥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子乡永安村东头。又名大石桥。清崇德六年(1641)秋修筑盛京到北京的大御路时建成,是沈阳市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桥。桥为东西走向,原横跨蒲河之上,后因蒲河在桥北50米处折向西北,现桥下只有一股小溪水流过。桥为三孔砖拱石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两端各宽12米。桥头各有一对雌雄大石狮对望,两侧各有19根栏柱,端柱头上亦为圆雕狮子,其他柱头均作复巾式。  全桥端柱外置抱鼓石、栏柱中镶栏板及桥拱侧贴面石料上,均精雕双鹿、双虎、麒麟、牛羊、鸟雀和柿蒂孔、卷云纹、二龙戏珠或探道翘尾龙等浮雕。桥下3孔,中孔拱径3.73米,侧孔拱径各3.43米,拱矢高1.83米,为半圆无铰等截面圆弧拱。整个石桥结构坚固,造型雄伟,雕工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水平。在此桥东的路南,建有桥碑,阴刻满、汉、蒙古三种文字,正面刻有"宽温仁圣皇帝敕建永安桥"、"大清崇德六年次辛已季秋吉旦",背面碑文为"催工牛录章京周元勋,督工甲喇章京臧国祚、石匠任朝贵"。此桥因年久失修,拱脚沉裂,损坏较严重。1979年市0已拨款全面整修。

沈阳小韩村温泉会所

  沈阳小韩村温泉会所坐落于沈阳北郊,距沈城25公里处,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乡双树村,由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筹资2亿元兴建,以地下天然温泉为特色,集住宿、餐饮、会议会展、绿色采摘、游泳 、健身、娱乐、观赏、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四星级标准温泉度假会所。  小韩村温泉项目坐落在于洪区光辉乡双树村,紧邻沈彰产业大道,处于规划中的四环快速公路和五环高速之间,由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三亿元开发建设,占地总面积三十二万平方米,分为小韩村蔬菜工厂和温泉会所两大区域。其中蔬菜工厂分为科技展示区、生产示范区、育苗培植区和配套设施区等四个功能区,是中国农科院高新技术转化基地,也是全国第一家现代化蔬菜工厂。温泉会所包括温泉养生休闲区、蒙古民族风情体验区和水幕电影景观区等三个功能区。各个功能区彼此相通,但又各具特色。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乡双树村  乘车线路:在沈阳可乘途径光辉乡双树村的班车可达。  自驾线路:从沈阳出发向北过荷兰村,途径造化监狱,再向北行驶6公里可达。

郑家洼子遗址

郑家洼子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郑家洼子遗址  郑家洼子遗址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 永安桥  郑家洼子村。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1958年发现,到1986年,共发掘清理春秋战国时的墓葬41座,出土有完整人骨、成套兵马用具及铜、陶、石、骨器等42种近8000件。  在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表明狩猎和征伐在当时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从墓葬规模看,大墓多棺椁厚葬,铜器不少,铜剑质优,死者以青铜器装饰周身,连靴上也缀满铜泡,还有陶壶、马具、绿松珠子、天河石项链等。小墓仅一陶壶,偶见短剑也质地甚差。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已很悬殊。从出土的大量石器、网坠、纺轮等观察,此处先民不但已从事农牧,铸铜、制陶、磨骨、纺织等手工业也已发展。遗址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面貌,为研究中国北方青铜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已建立青铜短剑墓陈列馆。

沈阳观音寺

沈阳观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现在的观音寺分为两大部分:从大门进去后看到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是后来才修建的。而在大雄宝殿的后面才是观音寺的原址。  从大门进去,就是天王殿,观音寺的大门与天王殿相距很近,只有数米之距,天王殿的后面就是大雄宝殿。  观音寺中绿色植物生长茂盛,在寺内可以看到杏树、核桃树等,并且都已经结果。在大雄宝殿的四周的绿地上种植了大量的三叶草,在其他寺庙很少见。据说三叶草每10万株中就会有一株产生变异变成四叶草。  观音寺不是每天都开门,仅仅是逢初一、十五或者法会日的时候才开放。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白山路北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255、260、397区间、397等路公交可达。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位于辽宁沈阳市杨士乡郑家洼子村,近年来在这里陆续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郑家洼子也因此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名扬四海。1958年,在郑家洼子北边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铜剑在内的27件青铜器。1962年和1965年在第一次发现古墓葬的地点附近又发现了一把青铜短剑和十四座古墓。其中的一座大墓长5米,宽3米,出土了各种铜器、陶器、石器、骨器,共42种797件,其中有兵器、装饰器、生活用具、战马身上的饰物、马具等,由于沈阳地区曾是燕国辖地,从随葬物品如此丰厚来推测,墓主很可能是燕国的官员。为保护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群,1966年由政府拨款就地建起一座砖混结构的棚厦,并修建了展厅,展厅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铜短剑大墓的复原陈列,第二部分展出在沈阳地区出土的属于青铜短剑文化类型的文物。  位置:沈阳市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  交通:地铁2号线、138路  门票:免费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于洪区陵东乡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碑西于洪区  侧为长大铁路,东为公路,向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在铁路东侧,原日本关东军曾树立木制标牌,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从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铁路爆破地点到攻占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现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预谋的重大侵华事件,是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武装侵略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其所侵占的“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自行炸毁,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驻军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中国驻军在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下,撤至关内。至1932年3月间,辽、吉、黑,热四省全境沦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统治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东北地区沦陷了14年。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他们的所谓“赫赫战功”,建立了这个炸弹型水泥纪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证。  解放后,沈阳人民已将该碑推倒,仍陈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在今彰驿站镇彰驿村内。金完颜部阿骨打击败辽国后,于辽天庆六年、金2年(1116年),将辽属广州昌义县改为彰义县,属沈州。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至元代在该城设驿站,名彰驿站,配备“马九十匹、车九辆、牛九十头”。明初为沈阳中卫所辖。清天命六年归清所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于洪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于洪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