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呼伦贝尔 >> 鄂伦春自治旗 >> 宜里镇

宜里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布苏里”鄂伦春语意为“森林茂密”,旅游区原为嘎仙沟军事基地,占地30平方公里,当时由每年上千名官兵历时30余年,耗资30亿元人民币,构筑了中国北疆最大军事基地。  布苏里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名景点有元帅楼、北国第一哨、窑洞指挥所、陈列馆、地下油料库、军湖等。景区内还原始的大兴安林茂密森林以及如射击、水上娱乐、多人自行车、名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娱乐活动,还能体验鄂伦春民俗风情。  历史厚重的军事文化、神秘浓郁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零污染的自然环境,让布苏里旅游区成为集红色旅游、游猎民族文化游、养生休闲观光游、求新猎奇科考游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布苏里度假山庄

布苏里度假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布苏里山庄旅游区位于大兴安岭甘河支流的一条山河谷地内,原名嘎仙沟军事基地。为东北最大的综合后勤军事基地。1999年部队撤出军事基地,交付地方看管。由于区域内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水草茂盛,各类飞禽走兽出没其中,山势浑圆挠曲变形,适合开发旅游。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其中有5万平方米湖面,10万方米草坪,2万株野树,5000平方米宾馆,400平方米饭店,两处600平方米别墅,600平方米洗浴,两座宏伟壮观的欧式山门。现有客房床位110张,有可容纳200多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另设有专门为游客娱乐的休闲俱乐部。现拥有景点陈列馆、将军楼、油库、洞库、导弹库、武器库、北国第一哨水上景点等。  2001年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由大兴安岭区兴达煤炭公司将军事基地开辟为旅游区,目的是加强人民国防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宏扬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备战备荒、英勇无比、吃苦耐劳的精神。  门票:  25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东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最美的原始森林——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   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是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距阿里河镇43公里。景区规划占地10.75平方公里,内有阿里河林区仅存的600多公顷原始林带。主要景点有:(1)鄂伦春风情园。以鄂伦春民族风情为主调,其具体由撮罗子,赛马场、弓箭射猎场、鹿园4个景区组成。(2)奎源度假村。以蒙古文化的成吉思汗行营,欧式建筑木屋群,露-场,林业生产示范观赏区4个景点组成。(3)森林小火车原始生态圈。全长5公里,沿途根据景观状况共分5个车站,即奎源、野猪林、狼窝掌、黑熊窝、相思谷车站。(4)乳泉溅游览区。以连心桥、木草亭、乳泉溅上游划船区、森林氧吧四部分组成。为观赏、怀古、休闲、餐饮一体化的综合性景区。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沟经营林场内,公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距阿里河镇10公里。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十大历史名胜风景区。   作为全市十大公共公益项目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项目,是以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森林公园为重点规划区,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石刻祝文为文物依托,按照“尊重生态、融入自然、善用文化、创造体验”的总体策划思路,展现“以拓跋鲜卑为代表的北方民族大历史、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的设计主题,是集“文化休闲、深度赏游、高端接待、度假养生、运动健身”多功能分区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园区。  该园区于2011年投入3068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建成景区大门、石步道等设施,为自治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为宣传、弘扬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和鄂伦春民族文化搭建了新的平台。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嘎仙洞

嘎仙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大兴安岭北段顶巅,峭壁嶙峋,草木满山,溪水盈盈,嘎仙洞就坐落在这里一座高百米、长约千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沿人造梯而上,登高约25米就到了洞口。洞口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20余米,犹如大厅,可容数千人。洞内正中有一块被称为“石桌”的天然石板,用来祭祖的。洞府是部落成员聚会的地方,洞内地面杂陈着碎石兽胄,有明显的火烧痕迹。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  嘎仙洞为天然大型山洞,离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洞内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雪原中自由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没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恶魔,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它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一直斗争了许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嘎仙与恶魔比试,先让恶魔将洞口的一块石头搬走,结果恶魔输了,他们又比试箭法,嘎仙将石头的正中心射穿了一个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恶魔看到嘎仙的本领比自己强大,就逃之夭夭了。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  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    阿里河镇  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镇,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是鄂伦春自治旗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阿里河东连北国林城加格达奇,西邻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和甘河镇,全镇总面积为4541.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16万平方米,耕地面积5580亩,草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为4000平方公里。阿里河镇辖15个社区,4个行政村,镇内外驻企业有阿里河森工公司…… 详细++

达尔滨罗

  达尔滨罗  达尔滨罗位于鄂伦春旗诺敏河与毕拉河流域中上游,大兴安岭东麓南坡,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毕拉河林业局,砂石公路、普通车辆均可抵达公园内各景点。公园面积为22081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3%  ,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鄂伦春旗达尔滨罗主要由以下几个景观组成:  (1)  达尔滨罗:达尔滨罗靠近宜温公路,距阿里河镇258  公里。湖面海拔437米,面积0.55平方公里,湖面清澈平静、是火山偃塞湖。达尔滨罗景区自1998  年兴建以来,建造了旅店、餐厅、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购买了游船、箭、弩。钓鱼杆等娱乐设施,共投放鱼苗110万尾。达尔滨湖:位于毕拉河文流的阿木铁苏河下游,额莫尔图山的南麓。距阿里河镇279  公里,系古时达尔滨火山喷发后岩浆沉积堵塞河谷而形成的偃塞湖面。达尔滨湖长约3.4  千米,宽约1.5  千米,周边山体植被类型主要为白桦、黑桦、样树、兴安落叶松,山杨等树种。达尔滨湖环境优雅、湖水清澈、水质优良,鱼类丰富,湖区周围还可经常看到一些野生动物出没,被誉为-中的“天然花园”。  (2)  神指峡:神指峡是大兴安岭唯一的一条大峡谷,距阿里河镇268  公里,地势陡峻  ,河床底部及阶地遍布火山熔岩,长约数十千米,深度约为30—50  米,两岸宽约1OO—150  米,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水深1.0—1.5  米,河水流动之声在数百米之外可真切的听到,令人瞩目的两座突兀怪险的石峰远远望去如首尾相连,又似相互对峙,瀑布由山石问飞流直下;毕拉河水从峡谷穿梭而下注入诺敏河,峡谷两岸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林。  (3)  石海滩地:位于毕拉河北岸,距阿里河镇260  公里。是一片开阔的玄武岩石群,期间零星分布有珍贵的乔木——黄菠萝,玄武岩的黑色调与黄菠萝的绿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赏心悦目。  (4)  四方山天池:位于自治旗诺敏镇西北30  公里,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的群山之上,海拔  933  米。距阿里河镇282  公里,山顶东西长  500  多米,南北宽300  多米  ,  因火山喷发形成方形。山顶上有一由泉水和雨水汇积而成的天然湖泊一一“天池”,水色碧绿幽深,四周都是蜂窝状的岩石,是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由于四方山海拔高、山上建有了望楼,楼上视野宽广,景致独特。

莫力达瓦山

  以其山名冠于旗称的莫力达瓦山 ,位于自治旗北部山区的库如奇乡,距旗府尼尔基镇90公里,尼尔基至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的干线公里在山脚下劈山而过,交通便捷。莫力达瓦山海拔455公尺,雄踞于激流汹涌的诺敏河左岸,山势险峻,惊涛拍岸,极为壮观。拾阶而上,直登山顶,见群山柞桦繁茂,山花烂漫;诺敏河谷,芳草如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牛羊点点、牧歌声声。  山上有亭翼然,登顶凭栏,极目四望,苍山叠翠,诺敏如带。1929年,爆发在莫旗北部山区的以反抗军阀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著名的“莫力达瓦山起义”就以莫力达瓦山区为根据地。这里曾发生过与军阀军队徐子鹤部的多次惨烈战斗,为维护地方安宁和民族利益,这支少数民族义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突出贡献,山下有碑,以志其举。  山下有独具特色的达斡尔族饭店,游玩之余,品尝纯绿色的达斡尔族传统美食,欣赏达斡(仅等族民间歌舞,与山民同醉、同乐,使您乐而忘返。  沿途可观赏莫力达瓦山川美景和达斡尔族古朴山庄,定使您不虚此行。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鄂伦春猎民部落

  鄂伦春猎民部落位于距扎兰屯市区西北32公里处的鄂伦春民族乡,由于民族风俗的特点,鄂伦春人早期以游猎为生。雅鲁河两岸野生动物繁多,河南岸崇山峻岭内,常有野兽出没,所以鄂伦春猎民在河北岸用白桦树搭建了好多木刻楞、搓罗子,作为打猎至于的落脚之地,顾形成猎民部落。  到猎民部落旅游您可以体验具有浓郁鄂伦春民族风情的木屋、别墅,3300平米的民族酒店内各种标间、套房50余间为您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宽敞的用餐大厅和优雅的包厢也可以让您品尝到当地特有的山珍野味。近200平米的会议室是您商务会议的绝佳选择,并且酒店内酒吧和多功能娱乐室可以为您在旅游度假、商务洽谈之余提供一个放松的场所。夜晚篝火晚会上的民族舞蹈会让您感受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  素有“中国北方第一漂”的雅鲁河漂流,两岸青山绵延,野花争艳,河水清澈见底,水上彩蝶纷飞。这个集观赏、运动、休闲娱乐于一身的项目是您炎炎夏日里最佳的旅游度假方式。鄂伦春猎民部落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光临!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位于阿里河镇中心地带,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分设有鄂伦春民旗博物馆、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和鲜卑民族博物馆。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内,分为-猎民、攫取经济、传统工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五个部分,以实物形式直观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在定居前的生活模式及狩猎文化。  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用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0年里,各阶段发展变化的图片,一目了然地把鄂伦春自治旗5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出来,每张照片均配有文字说明,同时为鄂伦春旗今后的发展规划出蓝图。  鲜卑民族博物馆里陈列着鲜卑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具,再现2000多年前鲜卑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经济状况。鲜卑属东胡一支,秦末汉初之际,匈奴与东胡发生战争,东胡败,一支退居乌桓山,历史上称为乌桓族,一支退居在大鲜卑山称之为鲜卑族。经考证,大鲜卑山即为现在的大兴安岭。  地址: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位于阿里河镇中心地带。

斜仁柱

  斜仁柱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它是用30多根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夏天用桦皮或芦,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仁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斜仁柱”前面用树干和柳条搭成晒架,晾晒肉干或野菜。后面小树上挂着桦皮盒,里面供奉着神偶。  “斜仁柱”内部,席地铺床,床下铺干草,上面铺狍皮做褥子。对门正面的铺位叫“玛路”,是客人和老年男人的位置。左右两侧的铺位叫“奥路”,是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的席位。  “斜仁柱”的中央是终年不熄的火塘。“玛路”席正中上方挂着四五个华皮盒,这是供奉“布如坎”(神偶)的地方,“玛路”右侧供奉着在狍子皮上用马尾刺绣的“昭路布如坎”(马神)。在青年夫妇住的一侧,“斜仁柱”顶上搭着横木秆,是吊孩子摇篮用的。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  布苏里军事基地位于大兴安岭甘河支流的一条山河谷地内,部队番号81932,代号607,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隶属于沈阳军区。  1967年,按照-部署,为了防范可能爆发的战争,由沈阳军区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进行规模浩大的国防工程建设施工,工程前后历经30年,总投资27亿人民币,前后有两个工程团、一个汽车团、若干民兵营投入工程建设的会战。这个战略后勤基地历经了冷战时期的风云变幻,对于威慑敌国,巩固边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1989年,中俄达成友好协议,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9年沈阳军区发布命令,部队撤出军事基地,交付地方看管。  布苏里军事基地里有各种各样的洞口,前往参观必须要有导游带领,不然盲目进入一些洞口,没有照明设备,很容易迷路.  一、将军楼:当年为-元帅建造的楼房,后为设基地接待楼,叶帅曾两度下榻于此,历任沈阳军区领导都居住过,还可看到叶帅于此为开发大兴安岭铁道的题词。  二、导弹库:车马炮坦都可以驶入洞内,能充分感受宏伟浩大国防工程的气魄,能见到防冲击门、防漏防渗门、封闭门,逃生辟灾检修门,工艺极高的悬浮洞,具有恒温,防潮的功能,能聆听到百米以下的山岩流水声。  三、北国第一哨:1969年8月21日,为表彰08哨所,沈阳军区请前任-副主席-题词“北国第一哨”,该哨所为营级哨所,为北方最高级别哨所。  四、地下油库:获全军优质奖,分为上下两  层,工程浩大,拥有世人罕见巨型地下油罐。  五、贮藏库用来贮存各种军用物资。

神指峡

  神指峡  神指峡位于毕拉河下游,河谷长70公里,深40米,宽800米。令人瞩目的两座突兀险怪的石峰远远望去似首尾相连,相互对峙,故称双峰山。两座石峰相距200米,高40米,远观近望,景色各不相同。下峰犹如扬鬃奋蹄的烈马,上峰状似昂首吞日的雄狮。毕拉河水水深流急,打着漩涡,激荡崖岸。  夹峙,蓝天一线,绿水东去,分外壮观。河岸垂直如壁,层层岩石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灿烂的金黄色,溪水从上方跌落下来,在石壁形成重重叠叠的小瀑布,溅起的小珠似珍珠碎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缤纷的光彩,石壁上方又长满了白桦,整个景象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河水从峡谷中穿梭而下,注入诺敏河,是大兴安岭唯一的一条大峡谷。

伊敏河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纵贯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区,于海拉尔市北山下汇入海拉尔河,河长390公小,流域面积22725平方公里,本河流域处于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从山地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支流多分布于右岸,自上而下较大支流有维纳川、苇子坑河、锡尼河等,伊敏河上游为山地林区,河宽20-50米,森林繁茂,是珍稀常绿树种樟子松的故乡,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和草原地带,河宽50-80米,在中游右岸有著名的维纳河矿泉疗养院,在左岸有呼盟重要草原旅游区巴彦呼硕敖包山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点。   

库图尔其广场

  库图尔其广场  “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库图尔其”广场始建于2006年7月,占地15.36万平方米,广场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图腾柱;整个场地从空中鸟瞰,是鄂伦春民族桦树皮盒盖的图案;夜晚在灯光效果下整个场地恰似七色彩虹托起的一团篝火。整个场地创意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桦皮文化、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民族标志性建筑工程。场地西南侧矗立着团结抗战胜利纪念碑,是鄂伦春人民与东北抗联将士团结互助、共御外寇的历史见证。

四方山天池

  四方山天池  四方山位于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西北30公里,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的群山之上,海拔933米。山顶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由火山喷发形成文武。  山上有一个泉水和雨水汇积而成的天然湖泊——“天池”,水色碧绿幽深,四周都是蜂窝状的礁石,是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由于四方山海拔高,自治旗在山上建造了望火楼,可随时发现方圆百里之遥的火情。

托扎敏乡

  看 点 历史上的鄂伦春人所用的容器几乎都是用桦树皮制成,但是现在没听说乡里有谁还在用了。  介 绍 托扎敏乡又叫托河,还有个别号叫做猎民新村。托河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居住着不少相对比较纯正的少数民族,在托河会看到整整齐齐的两排砖房,里面住的至少一半是鄂伦春人,乡里还有硕果仅存的一个撮罗子,是给外地人参观的。  交 通 到达托河先要从阿里河镇乘客车到吉文,吉文每天有两班车开往托河。    内蒙古呼伦贝尔  托扎敏乡  托扎敏乡位于鄂伦春自治旗中部,距旗首府所在地阿里河镇100公里,全乡面积2800平方公里,人口1817人,该乡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由汉族、朝鲜、满7个民族构成的民族乡。托扎敏乡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名贵中草药20余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土壤适宜种植大豆、亚麻、中医药、小麦等。   该乡农牧业总产值979万元,其中农业占73%,牧业占27%……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宜里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宜里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