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油松王旅游区 | 油松王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油松王旅游区 油松王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境内,据中国林科院专家1979年测定,该株大油松高26米,胸径1.34米,材积13.5立方米,树龄893年。中科院一位专家曾赞誉曰:“大兴安岭群林无首,准格尔旗一树称王”。根据树龄测算, 该树为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自然所生,为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油松,故称“油松王”,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油松王生长在一个有沙的黄土高岗上,这里干旱少雨,四周丘陵起伏,植被稀少,唯有这棵大油松岿然高耸,苍翠挺拔。苍翠欲滴的油松王与四周贫脊的荒山秃岭形成明显的反差,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当地群众称之为“神树”,四时供奉,常年经声不断,香火鼎胜。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十五为油松王庙会,届时各地游人云集于此,盛况空前。在油松王北近百米处还生有一株古柏,围绕两树建有一座大寺院,寺院分前后两院,前院设有三皇庙,后院设有松王庙、药王庙、经堂、祭台等。 纳日松镇 一、基本情况 纳日松镇位于准格尔旗西南部,东与沙圪堵镇毗邻,南与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和大昌汗乡接壤,西与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搭界,北与暖水乡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0°19′15″—111°50′北纬39°15′38″—39°24′02″,全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19个村、201个合作社,有常住人口2.4万,外来流动从业人员2.7万。 二…… 详细++ |
砒砂岩水利风景区 | 砒砂岩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鄂尔多斯市砒砂岩水利风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暖水乡境内,依托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而建,属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面积677.7平方公里。景区内呈现典型的黄土地貌,沟壑纵横,砒砂岩裸露,地质景观独具特色。这里曾经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92.5%。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准旗建立了多措并举的生态恢复机制,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39.7%,森林覆盖率达到27.3%,植被覆盖度达到73%,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形成了以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为主题的发展思路,结合景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旅游观光活动,探索出了我国干旱地区发展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的典型模式。 |
旗府薛家湾镇 | 旗府薛家湾镇 薛家湾镇始建于1990年8月,2005年8月由原窑沟乡、哈岱高勒乡、海子塔镇、薛家湾镇的全部和原长滩乡、东孔兑镇的六个村组成新的薛家湾镇。该镇位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东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处,地处呼、包、鄂黄金三角地带,是准格尔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下辖36个村、12个居委、327个合作社,总户数47558户,总人口165349万,镇党委辖党支部54个,党员总数1738人。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尤以发热量6000大卡以上的优质长焰煤和高岭土闻名于世。镇内原有地方煤矿54座,通过资源整合,现有煤矿27座,年产原煤1000万吨。境内有世界一流的黑岱沟露天矿,年产原煤2000万吨,哈尔乌素露天矿正在建设中。全镇有各类规模以上引资企业79家,全部投产后,可创产值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可安排7500人就业。 全镇交通条件十分便捷,109国道横穿东西,呼准、薛魏公路纵贯南北,自治区境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准大铁路直达山西省大同市,呼大高速公路、薛包公路和准东铁路一期工程、呼准铁路已建成通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薛家湾镇成为自治区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全镇电力供应充足,境内坑口电厂总装机容量217.9万千瓦。邮电通讯方便快捷,市话装机总容量达到2.8万门,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达6.6万户。 近年来,薛家湾镇市政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48.96万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14.3%,镇区道路已形成“四横二纵一环”的城市网络,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市七旗第一。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00元和7100元。全镇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命名为全旗小康镇、亿元镇,全市经济十强苏木乡镇、文化示范镇,全区科普示范镇、十佳文明示范城关镇、八星级文明镇,自治区级卫生镇,并被建设部、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近年来工业发展的强劲态势,立足本地实际,该镇将按照“工业立镇、工业富镇、工业强镇”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积极引进煤转油、莫来石(MC-0)、PVC等煤炭、高岭土和电石的后续相关产业项目,到2010年,力争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乡级财政收入达到 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逐步将薛家湾镇建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和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型工业化城镇。 |
万家寨水上娱乐中心 | 万家寨水上娱乐中心 黄河峡谷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是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汇处。黄河大峡谷景区水域长达7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独具特色的峡谷风光。万家寨水利枢纽将奔腾的黄河锁住,高峡出平湖,幽谷成仙境。两岸苍松翠柏各抱地势,奇峰怪石形态各异,类虎类犬,似人似仙,形随人意。峡谷幽深,时阔时窄,九曲回肠,波平如镜,置身此境,宠辱皆忘。 城坡古城雄关绝壁。城坡古城筑于西夏,由地理位置推测,为金肃州军事重镇。此处地势险绝,遗址文物颇多,有残留的城墙且易修复。据城堡不远之处的大沙塔西夏古墓群皆绘有壁画,为黄河流域绝无仅有的西夏壁画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包子塔惊险奇雄。古老的石头寨包子塔,位于万家寨库区中心,四面临水,一线通陆。黄河呈鸡蛋形曲折环抱,几近于360度圆形湾,豹子塔一段黄河堪称天下黄河第一弯,为整段黄河最摄人魂魄之处。豹子塔上山路绝险,蜿蜒于山脊之上,巨石林立,山崖陡峭,并有古代兵寨崔成寨,寨墙及寨门完整无损,古寨内有石屋极具风情,颇有一番意味。内蒙古近代史上最著名的蒙古族抗日英雄丹丕勒曾在此浴血奋战,演出了内蒙古近代史上最悲壮惨烈的一幕,全家遭诛杀之后,以身殉土。 万家寨大坝,一坝锁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电力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与山西省偏关县之间,薛魏公路直通库区,交通便利。此工程于1998年10月份正式蓄水发电。黄河万家寨库区水域辽阔,可开发各类水上游乐项目。雄伟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铁索桥以及水库两岸石灰岩峰林、怪石地貌,构成了一幅极富观赏价值的胜景。 近年来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累计投入近200万元,建起了黄河水上娱乐中心,中心可接待100人同时就餐,40人住宿,有大游船1艘,小游船5艘,摩托艇、汽艇10艘。来万家寨库区观光度假、休闲的人每年不下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万元。黄河大峡谷景区是准格尔旗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2005年准格尔旗旅游局邀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对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进行了项目策划。 |
十二连城城址 | 十二连城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连城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俗称十二连城。 民间传说,此城为北宋时期杨家将佘太君率十二寡妇征西所筑,但据《元和郡县》记载,十二连城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当时该城地处战略要点,可北凭黄河天险,控蒙古草原,南临中原大地,进退两易。 十二连城现存的城墙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约18~20厘米的夯层,说明这些城完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同时在夯层中,还发现直径10厘米左右的棒夯或捆扎棒夯的夯窝。在城墙的表层和墙体附近,曾出土过青铜戈、剑、箭簇等兵器文物,墙体深层内涵,没有发现秦汉及其以后的遗存物。因此可以断定十二连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工修建的。 以“十二连城”蜿蜒曲折的走向,连绵10余里的长度判断,它不像是一座城邑的城墙,而可能是用于防御的边墙——即长城。从历史记载和地理位置去考察,十二连城可能是战国时代的魏国长城。但后人们见到是断断续续的十二段墙体,所以当地群众便把它叫作“十二连城”了。 至今,这座古城虽已只剩残垣断壁,但从那依稀可辩的轮廓之中,仍可想象出,当年这座城堡的不凡气势。与此相映的还有城西侧的秦长城。有关史料载:“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界垒石为城,树榆为塞”。由此,便更使人回想起那烽火相连、号角连营的远古战争场景与氛围了。 考古学家们从这座古城遗址上发掘出不少珍贵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代,都各有一些代表性器物。其中晚唐时期的绿釉陶质小狗和白釉瓷质小山羊,被专家们称为“举世稀有的艺术珍品”,现已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 2006年5月,十二连城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准格尔召 | 准格尔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准格尔召 准格尔召又名“宝堂寺”,位于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境内。准格尔召庙群始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整体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堂殿鳞比,雕梁画栋,金琉碧瓦,飞檐斗拱,异彩纷呈,为鄂尔多斯最大的召庙建筑群,是研究鄂尔多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的活化石。准格尔召主要有经堂、佛殿、六臂0殿、千佛殿、观音庙、五道庙、舍利独宫、大常署、二常署、佛爷商、诺彦商、白塔等宗教设施,其建筑风格各异,布局严整,融蒙、汉、藏建筑艺术,木刻、砖雕、绘画均以花鸟、人物、-故事为主,细致逼真,栩栩如生。 佛殿和经堂合称“大独宫”,为召庙主体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殿顶全部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覆盖,殿内绘彩色壁画,明柱全都用蛟龙柱毯围罩。准格尔召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农历四月和七月定期举办玛尼会和雅尼会,为鄂尔多斯最大的佛事活动盛会,为整个佛教界所瞩目。 |
黄河峡谷 | 黄河峡谷 黄河峡谷位于蒙晋陕黄河大峡谷准格尔段,此段峡谷独具特色,风光秀丽。峡谷内包子塔惊险奇雄,城坡古城雄关绝壁,万家寨水利枢纽宏伟雄壮。古老的石头寨包子塔,位于万家寨库区中心,四面临水,一线通陆,因其形似镶嵌在黄河边上的一只包子而得名。包子塔上巨石林立,山崖陡峭,山路蜿蜒于山脊之上,惊险奇雄。包子塔上有古代兵寨崔成寨,寨墙及寨门完整无损,古寨内的石屋极具风情,颇有一番意味。 城坡古城筑于西夏,由地理位置推测,为金肃州军事重镇,地势险绝,遗址文物颇多。据城堡不远之处的大沙塔西夏古墓群皆绘有壁画,为黄河流域绝无仅有的西夏壁画墓。万家寨水利枢纽将奔腾的黄河锁住,高峡出平湖,幽谷成仙境。两岸苍松翠柏各抱地势,奇峰怪石形态各异,类虎类犬,似人似仙,形随人意。峡谷幽深,时阔时窄,九曲回肠,波平如镜,置身此境,宠辱皆忘。 |
阿贵庙自然植物保护区 | 阿贵庙自然植物保护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贵庙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境内,距沙圪堵镇35公里,封山林面积1600余亩,为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95%。林区植被以天然次生植物为主,显示出典型的温带针叶阔叶混交和温带草原面貌。乔木是本地区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植物类群,其次为灌木和小乔木,草本植物亦占相当比重,另有藤本及寄生、附生等多种类群。其生物资源丰富,种属繁多,为全盟之冠,其中有一些还是珍贵的中草药。这里受人畜活动影响小,植被保存好,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鄂尔多斯高原天然森林草原植被的本来面貌。1982年,被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划定为自然植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沟深林幽,怪石嶙峋,山路蜿蜒,苍松翠柏间鸟鸣虫吟,夏秋季节,景色宜人;风摇树动,涛声不绝,古刹庙宇隐约可见,千年石窟寺高悬于半山石崖之上,置身于此,宛入仙境。因此这里既是天然植物园,又是旅游胜地,现为准格尔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贵庙是自治区级自然生态植物保护区,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标本示范区,面积1.0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95%。区内植物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分属60科、197属、324种,有动物20多种,是鄂尔多斯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天然林。保护区由一条沟两面坡组成,东西两面坡上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整个地势看上去犹如一只绿色雄鹰展开双翼,翱翔于丘陵沟壑间,沟深林幽,怪石嶙峋,山路蜿蜓,苍松翠柏,鸟鸣虫吟,景色怡人。 信息来源:准格尔之窗 纳日松镇 一、基本情况 纳日松镇位于准格尔旗西南部,东与沙圪堵镇毗邻,南与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和大昌汗乡接壤,西与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搭界,北与暖水乡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0°19′15″—111°50′北纬39°15′38″—39°24′02″,全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19个村、201个合作社,有常住人口2.4万,外来流动从业人员2.7万。 二…… 详细++ 信息来源:准格尔之窗 |
太子滩和娘娘滩 | 太子滩和娘娘滩 太子滩位于蒙晋陕三省交汇处,准格尔旗最南端的龙口镇。太子滩是黄河上的一个悬水岛屿,地处黄河河道中心位置,占地约108亩,遥而望之,似在开阔河面上的一艘巨型舰艇。太子滩上有温泉,热气汩汩而出,试之烫手,两边黄河缓流,开阔壮丽。太子滩对面又有一岛屿名为娘娘滩,属山西省河曲县。 娘娘滩与太子滩相呼应,是黄河河道中仅有的两个小岛,娘娘滩和太子滩仿佛是镶嵌在黄河这条金色项链上的两颗翡翠。关于太子滩和娘娘的传说更是闻名遐迩。相传,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专权,代王刘恒及其母薄太后为躲避吕后陷害而逃到此地,见黄河中有两座小岛与世分隔、风水极好,就分别在两岛上住了下来,两座小岛故而得名“太子滩”和“娘娘滩”。 |
寨子圪旦遗址 | 寨子圪旦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 位于准格尔旗窑沟乡荒地自然村东北约1.5公里。1998年发现,并配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建设工程进行了抢救性试掘。 寨子圪旦遗址的主要遗迹是环绕山丘顶部修筑的石筑围墙及围墙内的高台建筑。石筑围墙依山顶部的自然地形而建,平面形制不大规整,略呈椭圆形,南、北最长160米,东、西最宽11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石砌围墙底宽4.5米,顶部残宽0.5~3.5米,残高约1.5米。在围墙内的中心地带,有一底边长约30米的覆斗形高台基址,其性质应该属于主要履行宗教事务的祭坛遗迹。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巨合滩 | 巨合滩 巨合滩位于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境内,与托县县城隔河相望。巨合滩的西南部沙漠纵横、浩瀚连绵,十二连城古城遗址点缀其中。十二连城,顾名思义是由十二座城连接而成,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合滩的中部绿草如茵,芦苇飘荡,黄河鲤鱼池塘镶嵌其中。稀缺的湿地资源,优美的亲水环境,闻名遐迩的黄河鲤鱼,是一处度假休闲的乐园。巨合滩东北部黄河大堤环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密布。地势平坦、水源富足、地质肥沃,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开发条件,素有准格尔旗“鱼米之乡”的美称。 |
响沙湾 | 响沙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响沙湾于1984年1月被开辟为旅游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拓,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响沙湾港是进入沙漠的必经之地,也是游客的集散地,从这里可以乘坐冲浪车进入仙沙岛、乘坐沙漠观光小火车进入悦沙岛。 仙沙岛是响沙湾游览项目最集中的地方,有沙漠探险与高空滑索,冲浪与秋千,轨道自行车,各种精彩刺激的体验活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惊险奇特的表演项目,高空走钢丝,环球飞车,刀山,吃火,喷火,还有果老剧场的大型演出《沙漠杂技大世界》在欢迎您。 乘着沙漠深处的火车可到悦沙岛休闲世界。在这能看到长长的驼铃商队,路过古老的蒙古部落,进入悦沙岛,在这里体验艺术与体育带来的愉悦,艺术体操、健美操、街舞、沙滩排球等。福沙岛度假村位于景区沙漠深处的福沙岛内,沙漠自然景观环抱,五彩蒙古特色度假村,专享沙漠深处私密空间。度假村酒店新奇舒适,设施完备的客房让您惊叹于是在沙漠深处,更可出门就已身在沙漠壮美画卷中,瞬间融入迷人的大自然怀抱。最有特色的,就属莲沙度假岛。这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让人真正放松的地方,入选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全球度假酒店中唯一的中国酒店,是一个放松身体和心灵的地方。莲沙度假岛上硕大的莲花酒店是地球上的唯一,不用砖、瓦、沙、石、水泥、钢筋而建造的绿色建筑,环保生态,是世界上最好的度假场所,被誉为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响沙湾 响沙湾 响沙湾 响沙湾 |
成吉思汗陵 | 成吉思汗陵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蒙古历史长卷巴音昌霍格草原八白宫宫帐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阿拉坦甘德尔敖包苏勒德祭坛铁马金帐群雕 |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您想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景色吗?请到承载厚重蒙古历史文明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被列为“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之一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距旗府所在地13公里,景区以察罕苏力德为中心,呈现分层环状分布格局。旁边美丽的查干宝力格河迂回蜿蜒,小河两岸草木葳蕤,牧草滴翠。一年四季都在查干宝力格河畔开展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马队迎宾、苏力德祭祀、祭敖包、牧户做客、骑马漫游、赛马、射箭、博克、乘坐勒勒车、湖中乘船、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民俗表演、彩车-、美食品尝、沙丘日光浴、狂欢节等。那高亢的牧歌,苍劲的马头琴声将令您回味无穷。 乌审召旅游区位于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距旗府所在地78公里,国家AAA级景区。主要由乌审召庙、牧区大寨陈列室和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等景点组成,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也是鄂尔多斯佛教协会所在地,清朝康熙52年正式赐匾命名。2005年至2006年对寺庙进行大规模修缮以来,香客络绎不绝,到此感受乌审召深厚佛教文化的熏陶,无不十分恭敬地顶礼膜拜,共沾法喜。整个寺庙呈现出一派香火旺盛、幸福和谐、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乌审召庙每年举行6次大型的法会活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农历6月15日举行的集佛教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查木文化节。 |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区 |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鄂尔多斯草原中部有一处美丽的地方,人们将其尊称为中国北方的世外桃源,这块宝地地形地貌呈南北高中部低盆地状,极目远眺,南北两山连绵起伏,好似两条巨龙飞舞;中部六个湖泊映月,宛如珍珠镶嵌河湾之中;山腰间松柏成荫,翠屏为障,一派生机盎然;河湾处小桥流水,瓜果飘香,莺歌燕舞,一片田园风光;寺院红墙内,大殿巍峨,飞檐斗拱,钟馨绕梁,香火绵绵,紫烟升腾,恍入人间福地,它就是由内蒙古冠億佛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始建于2006年,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沙坝子村,占地面积1820亩,北距包头45公里,南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38公里,包茂高速、包西铁路从旁穿过,距包茂高速不足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于呼包鄂“金三角”一小时核心经济圈。 该景区总投资2.1亿元,经过10多年精心打造,现已建成集观光礼佛、休闲度假、种植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养生旅游景区。景区按功能分为三部分:以弘扬佛教文化为核心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由大雄宝殿等18间大小殿宇组成;以现代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种植、采摘体验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北坡为果园采摘区,南坡为季节性花卉观赏区,中部为蔬菜种植租货区;以北方四合院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养生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由5套北方四合院组成,可同时供300人住宿餐饮。 2008年11月和2014年12月,吉祥福聚寺(神龙寺)由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批复同意,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宗教事务局分别登记为汉传、藏传佛教寺院处所。2016年2月,吉祥福聚寺(神龙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冠億佛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弘扬佛教文化为己任,将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打造成呼包鄂经济圈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养生度假之所,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来源:达拉特旗政府网 信息来源:达拉特旗政府网 |
鄂尔多斯恩格贝旅游区 | 鄂尔多斯恩格贝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恩格贝意为吉祥,地处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旗段,离包头6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后植被破坏,渐次沙化,1989年,中德两国在此实施风力发电项目,1990年,远山正瑛教授率志愿者前来治沙,至今,他已发动数千日本国民,前来种树200万颗。 恩格贝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旗乌兰乡镇内,总面积30万亩,过去全部是荒漠化土地。如今他已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享誉中外,充满传奇色彩。 恩格贝为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历史上是一块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曾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默默无言的秦砖汉瓦,这里有穆桂英征西时筑起的西元城;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独贵龙”运动领袖阿尧尔色那的大本营,这里有五百抗日将士的忠烈魂;这里的“天外神石”令人遐思万千,这里的“龙泉圣水”让你气爽神清,这里的恩格贝召曾经经灯长明……,然而,战乱、洪水、滥伐、滥垦终于让黄沙抹平了这里的景色,使牧人丢弃了草场,农人舍弃了家园。至1989年恩格贝示范区建立以前,30万亩土地已几乎见不到人烟。 -、万里、-、张平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里的开发情况;原0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亲自来这里考察并植树。1990年,日本鸟取大学名誉教授、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会长远山正瑛先生以耄耋之年,带领他的协力队来恩格贝植树,使恩格贝的建设具有了国际知名度。目前,示范区内栽植乔木300万株,种植灌木3万余亩,种草5万亩;引洪开发土地1.2万亩,种植经济作物1000余亩,建起葡萄园两处80亩、花园100亩、草籽基地300亩、苗圃250亩,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5%达到了40%;利用水沟建成蓄水塘坝3处,总蓄水能力达到300万立方米,沙害得到有效控制,水患得到彻底根治。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沙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新培育的恩格贝新品系白绒山羊被专家称为我国最有前途的山羊;被人们誉为畜禽业“超级明星”的鸵鸟养殖,已成为恩格贝沙产业的龙头产业,数量超万只,成为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最大的养殖基地;甘草、沙葱、沙芥、苦菜等沙生植物成为抢手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 恩格贝现在已发展成为集沙漠珍禽动物观赏、大漠风光观赏、生态农业观赏、沙生植物观赏和游客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著名旅游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碧水蓝天,绿树清风,历史人文,英雄业绩,一起构成恩格贝丰厚的文化现象和旅游资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