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 桂平市 >> 金田镇

金田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  级别:县级  时代:1927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盘龙屯内。  保护范围:房屋四周滴水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周围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古战场遗址—风门坳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古战场遗址—风门坳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古战场遗址—风门坳  级别:县级  时代:1851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茶林村横崖屯金田电站旁  保护范围:以现在标志碑为中心,东至紫荆公路边为界,南至电站后门为界,西北两面至水库库边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以现在标志碑为中心,东于紫荆公路边为界,南至电站后门为界,西北两面至水库库边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县人民- 浔政发(81)30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蔡村江冼氏牌坊

蔡村江冼氏牌坊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村江冼氏牌坊  级别:县级  时代:清代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新圩6队蔡村屯内  保护范围:以牌坊四周柱础外10米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内外扩1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王冯云山在古林社住址

南王冯云山在古林社住址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王冯云山在古林社住址  级别:县级  时代:1847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茶林村古林社屯曾屋内  保护范围:金田古林社东门内左侧横屋三间,以四周外檐滴水为界属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方圆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县人民- 浔政发(81)30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吴巽亭公祠

吴巽亭公祠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巽亭公祠  级别:县级  时代:民国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禾益村内  保护范围: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再扩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武靖州城址

武靖州城址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靖州城址  级别:县级  时代:明代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武靖村内  保护范围:外城墙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从城向两侧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北王韦昌辉故居遗址

北王韦昌辉故居遗址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王韦昌辉故居遗址  级别:县级  时代:清代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内  保护范围:以房屋四周外檐滴水和屋前围墙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周围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县人民- 浔政发(81)30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平军总部—莫村

太平军总部—莫村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军总部—莫村  级别:县级  时代:1851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莫龙村莫村屯内  保护范围:以残存炮楼基脚为中心,方圆50米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外扩50米的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公布文件号:桂平县人民-  浔政发(81)30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  级别:省级  时代:1851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新圩的中心街口  保护范围:以庙(含附属建筑)四周外墙基线外延5米为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2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文件(33)?会文字第2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桂平市区内,以城郊1公里处的西山名胜为主体,包括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太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山壮村瑶寨风情,天南福地洞天罗丛岩及白石洞天、麻洞荔枝之乡和浔州古城风光,北回归线标志等景观景点组成的集锦式大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桂平西山以"石奇、树秀、茶香、泉甘"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浆,有被誉为"广西茅台"的乳泉酒,有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元素的"罗汉果露"等饮料,甘冽爽口。每值盛夏,乳泉边备有竹筒,供过往行人取水畅饮,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饮,诚是一大乐事,被誉为西山一绝。  桂平市区以西为广西中部龙山山脉的一部分,素"乳泉摇篮"之称。因这一带系中生代花岗岩,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理裂缝之中,积水成泉。这种泉水的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含有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据说只有抗州的虎跑泉才能与之媲美,有人作过一次表演:直至投入113枚,水在杯口鼓得像面包一样,却未外溢,把"满则溢"的规律打破了。看到这种特殊物理现象的人,无不叫绝。当地群众更加引以自豪。桂平有一首采茶调,就是赞美乳泉的:"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话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要出家。"  在一块花岗苦巨石之上,一棵根须裸露的奇妙大树,盘根错节长在石上。巨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色(20张)石底下就是"乳泉"二字,为古人所书。泉深1米许,冬不涸,夏不溢。据《浔州府志》记载,乳泉"清冽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现代科学化验证实,这种现象为氡气所。当氡气随泉水喷出,速度很快,便出现乳白现象。  西山景区历史悠久,原是佛教胜地,现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佛教建筑、庙宇,如龙华寺、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飞阁等。历代文人学士留下赞赏西山的诗词对联达4000多首。  西山四绝  1、林秀  西山丛林如海,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98%,有成木13万多株,木材积蓄量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美景(15张)达1.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松树、榕树、樟树和鱼尾葵,人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树龄达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松、古榕、古樟,共有500多株。在洗石庵右侧,还有几株广西罕见的光叶合欢树,树拔参天,是建筑的栋梁之材。1943年出版的《旅行杂志》上有人介绍,说西山浓荫蔽天,“很像杭州的云栖竹径,又象灵隐寺的飞来峰路,但树木的种类之多,姿态的清奇,又比灵隐好多了”。  2、石奇  西山上的石头属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具有“粗莽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态,各擅其妙。有状若石台的棋盘石,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飞来石,有的如大山平地拔起,有的似猛虎蹲伏路旁;吏隐洞系由三块巨石互相支撑而成,姚翁岩则是在一块如山的巨石一侧突然凹陷天然形成的一处洞穴。正如巨赞法师在《桂平的西山》一文中所说:“就是(西山的)石头,也比(杭州西湖)飞来峰有味,好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地布置着”,毫不夸张。  3、泉甘  龙华寺侧有乳泉。这是一眼宽深各约1米的古泉,东不竭,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2-22摄氏度的水温。《浔州府志》说,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质明净,含杂质特别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软水。泉水中含天然氧特别多,这种氧能够同茶和酒中的杂质起化学作用,把杂质挥发掉。因此用乳泉水泡的茶特别香,用乳泉水酿的酒特别醇。  2、茶香  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泉甘土沃,早在唐代便开始在山上种植茶树。到了明代,西山茶已早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民国《桂平县志》记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低株散植,绿叶铺棻,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味芬芳,炎天暑溽,避地禅房,取乳泉水煮之,扑去俗尘三斗,杭州龙井未能逮也。  西山旧八景  1、风云之旅:金田起义旧址  2、佛教圣地:  3、山水之旅:大藤峡风景区  4、避暑天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西山风景名胜区  5、道教奇观:白石山风景区  6、奇异之旅:大平山风景区  7、岩月奇景:罗丛山风景区8、璀璨明珠:北回归线标志园  西山新八景  1、灵湖叠翠  进入山门径直前行,约半里,右侧有个幽美的人工湖。这是1954年兴建的西山水库,又称灵湖。湖上碧波荡漾,四周峰环翠绕,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为西山增添无限风光。步过九曲桥,可到湖心岛。岛上林木荫蔽,远望绿舟浮水。湖滨西侧有游泳池,盛夏时节,游人或荡舟湖上,或戏水碧波,各得其乐。玩倦了,还可以在湖畔“灵湖茶厅”吃些茶点,小憩片刻。  2、险峰朝阳  观音岩的右前方危崖奇特,有一方亭耸立于危崖之上,面对东方。摄影爱好者多喜欢在此拍摄西山日出的照片,故名朝阳亭。若凭栏远眺,景象开阔壮观,似乎更胜龙华寺。这就是西山新景中的“险峰朝阳”。  3、虹桥鼎泉  由“一步登天”往上攀登,约500米,可见八字石悬崖峭壁险路之间,一桥飞架,状若彩虹,又叫虹桥。登临桥上。俯视山下,宛若置身云端。桥旁有涓涓细流自崖壁间流出,汇成一眼清泉,它与乳泉其实同出一源。  4、长峡会仙  在虹桥之上约100余米。峡长40米,两旁峭壁高耸,中间一条小路,仅容1人通过。峡中习习生风,仰首只见蓝天一线,因此又叫“一线天”。民间传说,有缘份的人往往可以在在这里和神仙相会。长峡南端入口处石壁上,刻有宽能法师题写的“神仙峡”三个大字。原来,会仙峡又叫神仙峡。  5、龙亭观日  耸立于会仙峡之下的悬崖绝壁上,为两层六角亭。檐脊上饰以六龙,翘首欲飞,气势不凡。这里是西山风景区的最高处,如鸡鸣即起,登临此间,可尽情观赏“龙亭观日”新景:江流尽头处,先是莽莽苍苍,混沌一片,渐渐由暗转明,现出熠熠霞光;顷刻间旭日如火,喷薄而出,冉冉上升;继而金光万道,辉映浔、黔、郁三江。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田园阡陌、一派生机,气象万千。  6、栈道悬碧  由龙亭缓步下山,要走一段长约300余米的傍山栈道。栈道沿崖壁盘曲而下,用水泥铺设石级,宽约1米,旁置栏干。因地势高耸,游人走在上面,会有一种历险而不畏其险的感觉。从栈道上眺望,三江浩荡,大地苍茫,别是一番状观景象。  7、松海听涛  走完栈道,越过密密丛林,可到“听松轩”。这里松林如海,山风吹拂,发出阵阵涛声,象平地扬沙,象幽谷夜雨,象大海恕潮,象深山虎啸……前人有诗为这一情景写照:“倏然一榻卧山高,梦熟旋闻众虎嗥,起视千林摇曳动,大风吹激怒于潮。”  8、濂溪飞瀑  由听松轩向北沿石级而下约五六十米,便到濂溪,旧名鲶鱼溪。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号濂溪)曾来桂平讲学,常游西山。后人遂以他的别号命名此溪,濂溪长年流水淙淙,溪水依山势下跌,若逢雨后山泉陡长,银流飞泻,远望如白练高挂,又似绿海腾烟。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山峰雄伟挺拔、重峦叠嶂,公园内峡谷纵横、溪流密布、山泉四溢、瀑布深潭众多,穿行于峡谷中,或在险峻的山坡间走过,或涉足于溪流之中,都能感受到那一抹让人神轻气爽的清凉之意。而公园里的大峡谷漂流则让这一清凉达到顶峰,让人在感受清凉、刺激、快乐之时,还能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呼声。  位于桂平市西北面的金田林场和大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距市区23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公园南部,是桂东南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孑遗植物宝库和广西小西双版纳,成为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交通桂平——龙潭公园专线车9路。  门票/开放时间50元(含景区交通费)    广西贵港市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位于广西桂平市城东约5公里石咀镇小汶村南梧二级公路旁,因公园建在北回归线上而得名,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建在该公园内。主体工程于1996年11月1日动工,1997年6月21日竣工落成。  北回归线标志位于东经110°08"36",北纬23°26"17"。此标志占地2462平方米,塔高17.2米,跨度26米,象征极线,犹如长虹般美丽的弧柱穿过象征地球的直径为6米的大球体,球体中间有一个10公分的窥阳孔。  窥阳孔下睹骄阳,可真正领会到地球斜着身子在黄道十二宫之间转动,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的大自然奥秘。太阳光经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的桂平点上。标志的东西方向嵌有宽5厘米,长20多米的北回归线标志指示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站在这里,可以一只脚踩在热带上,另一只脚踩在温带上。站在标志正中的桂平点上发音,声音特别洪亮,好似使用麦克风一样,在该处相距32米的南北两地说悄悄话,竟似通电话般清晰,沿东—西弦线分别向外沿伸,洪亮贯顶的声音逐渐减弱,极为有趣。这是全球9个北回归线标志中唯一有强回音的标志塔。

大藤峡风景区

大藤峡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其出口处距桂平县城约8公里。峡以桂平、武宣两县交界的横石矶为入口,弩滩为出口,全长44公里,均在本县境内。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  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0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  弩滩在大藤峡出口处,因滩险水急如弩而得名。两岸礁石岩巉,水下暗礁四伏,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大藤峡诸滩以此为最险,旧时船行至此,旅客往往烧香念佛,峡口北岸有甘王庙,也是祈求菩萨保佑平安之意。而船只触礁沉没事故仍时有发生。解放后几经疏浚,水势减缓,并增设导航设施,但仍不宜夜航。近年计划兴建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大藤峡电站,即在此处。  石鸡、石狗、石鼓在弩滩之上10余里,峡的北岸,有嶙峋怪石成片突出江心,其状或如鸡、或如狗、或如鼓。传说这是明代瑶民起义军领袖侯大狗布置的神鸡、神狗、神鼓,明军由水上来攻,这些石鸡、石狗便会高声鸣叫,给起义军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敌人败走时,又会擂响战鼓,为追歼残敌的起义军助威。朝廷知道了这个秘密,派来一艘满载官兵的大船,想把石鸡、石狗、石鼓统统敲掉、砸碎,不料船进峡口,忽然狂风大作,滩水怒吼,官兵的大船被掀翻了,流到桂平城郊,搁在西山脚下的河岸上,就成了现在的覆船岭。  大藤渡江处由石鸡石狗石鼓再上,约六七里,江岸南北俱有巨崖突出江中,江面陡然变狭,传说这里当年有大藤如斗横架江上,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明代瑶民起义军曾藉为津梁,与明军周旋。后被明军砍断大藤,改名断藤峡,并在崖壁刻“敕赐永通峡”大字。  侯大狗像在“敕赐永通峡”摩崖石刻的对岸,四方山半腰悬崖绝壁上,隐约可见一个五官俱全、扎着头巾、英姿勃勃的人物头像。据说这便是侯大狗(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领袖)的造像,乘坐柳、梧班轮经过这里的旅客,都以目睹这一天然形成的头像为快。  碧滩都城峡的中段有个险滩,叫浪滩。浪滩之下不远有小圩,叫碧滩圩。这里前临滚滚大江,背枕崇山峻岭,是进出过去瑶民聚居地罗渌洞(上洞、中洞、下洞)的必经之地,地势高耸,江中来往船只历历在目,上瞻浪滩,下控四方石一带河面,侯大狗领导农民起义,曾在此构筑营盘,并在营盘中间修建“皇帝殿”,作为起义军聚众议事之所。“皇帝殿”一侧有炮楼,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后人称为“碧滩都城”,都城遗址至今仍隐约可辨。  九层楼在碧滩圩以北约10公里。这是一座方圆数里,高耸入云,林木荫蔽、气势磅礴的大山。四周群峰簇拥,有如众星拱月,瑶民起义时的重要战略据点,侯大狗曾率领义军在此与敌人作殊死战斗。沿石径攀登山巅,至今仍可见到当年起义军构筑的城堡和水井。距城堡不远堆放大批石块,这是起义军为抗击敌人准备的武器。  南木镇  南木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市城区黔江北岸即是南木镇辖区,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3公里。地理座标北纬23°20′,东经110°5′。东临浔江,南沿黔江,西与西山镇接壤,北邻金田镇,镇境内西北部为山区,北东南浔江沿岸和西南黔江沿岸属平原、丘陵相间,呈东西走向,西北边界有大平山和大塘顶,云台岭,西南部有纸条岭等,主河流有沿西南界的黔江末端和东南边界的浔江,南渌江贯穿境…… 详细++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中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广西桂平市市区,原属明代京官马文祥私人花园,旧称马家园,后又称芥园、浔州公园,1936年辟为中山公园,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园内浓荫覆盖,古榕婆娑,花径回环,绿草如茵,桥影碧波,亭台错落有致,环境整洁幽雅,有各种大小乔、灌木约4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榕有40多株,珍稀名贵树有桂花、玉兰、银杏、水杉等,建有水上世界、游泳池,南门有美食茶廓、溜冰场、假山、喷泉、金鱼池、动物园等,还有童车、小火车、升降机、碰碰车、漂流船、游船、逸逸马等娱乐设施。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0万人次,是桂平市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近年投资扩建改造的桂平中山公园桂平广场等程已全部完工,公园新建园门前站立的孙中山铜像和仿古建筑为公园增加了不少特色....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金田起义地址

金田起义地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俗称金田营盘),位于广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市区28公里,有二级公路直达。1851年1月11日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就爆发在在这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址”下辖韦昌辉故居、新圩三界庙、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共五处文物点。  犀牛岭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土丘,后枕荆山,前列金田平原,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该岭北端为古营盘,相传是明代瑶民起义领袖侯大狗所筑,墙体长65米,宽23米,高3米,后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所沿用。中间有太平天国起义时的“拜旗石”。古营盘前的草坪,是当年太平军练兵场。太平军在这里列队布阵,苦练杀敌本领。岭的西北坡紧靠犀牛潭,是太平军秘藏武器的地方。岭的南面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陈列馆”,为花岗岩体,琉璃瓦歇山顶,外观古朴,与接待室、碑廊、录像室形成园林式布局。馆内展示历史文物100多件。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故居,在犀牛岭东侧的金田村内。拜上帝会总部曾设其家,会众们在这里开炉日夜打制武器,然后运到犀牛潭中秘藏。起义军北上后,清兵烧毁民房。现在韦昌辉故居是1987年恢复的。距古营盘东4公里的新圩三界庙,是太平军的前军指挥部,庙内保存有近30块碑刻,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金田起义地址是当年太平军誓师起义的地方,遗迹犹存,古松参天,绿草如茵,经多年建设,设施日臻完善,参观内容不断丰富,这里已成为人们瞻仰观光、学术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补充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于1851年1月11日在本县金田村爆发。金田村位于紫荆山南麓,县城以北27公里,村中的韦昌辉故居遗址和村边犀牛岭上的古营盘、练兵场,不远的紫荆山区,以及附近的新圩三界庙、江口石头脚等处,都是当年太平天国进行重要活动的地点。其中金田起义地址已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圩三界庙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著名史学家胡绳、罗尔纲等,都曾来此进行学术考察。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1987年,共接待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民主德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250多人,198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3万人次。  古营盘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是金田起义誓师起义之地。犀牛岭前临金田平原,背靠穆群山,与紫荆山南部要隘风门坳互为犄角之势,形势极为险要。相传,营盘原是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所建,金田起义前夕太平军重新构筑,加高加固。营盘长35米,宽22米,四周围筑以高3米、底宽2米的土城墙。土墙外,西北面脚下有深潭,叫犀牛潭,东边是高约50米的陡坡,南面是营盘的出入口,出入口外两旁有壕堑,壕堑之外各筑一道高3米,厚2米的泥墙。右边的泥墙,一直延伸至岭脚的犀牛潭边。  营盘中间,原来有个圆形的的土台子,前面有块高出地面约1米的大石、叫拜旗石。传说1851年1月11日那天,太平天国的几位领导人登上土台,洪秀全高声宣告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面杏黄大旗随即在拜旗石旁冉冉升起。  营盘的左前方,面对金田平原,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大理石碑,高约3米,上刻“金田起义地址”6个大字,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建人的手迹。  练兵场古营盘的正前方,有个方圆2里的大平坡,是金田起义前太平军的练兵场。传说当时指挥练兵的是杨秀清和石达开,他们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练习跑步要跑得象马一样快,说是这样才能迅速追上并歼灭敌人。经过勤学苦练,太平军战士大都练就一双飞毛腿。有个叫覃七的战士,健步如飞,常常跑在马的前头,人们都叫他“马头七”。另外有一个战士叫陈二,是个大旗手。他双手擎着又长又宽的大黄旗,仍能快步如飞,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头,因此大家叫他“大旗二”。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严格操练,太平军大多练就一身杀敌本领,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起义后能接连打胜仗。  金田起义历史陈列室建于1980年,位于练兵场东南角,金田起义地址保管所西边。室内陈列着洪秀全发布的诏令,太平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旗帜和打造武器留下的木炭、铁砧、铁渣,缴获清朝-的顶载等实物和史料,再现了金田起义发生的全过程,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一个缩影。陈列展出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史学工作者和游客。1981年春,参加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在参观陈列之后留下了不少墨宝,其中有外国友人柯文南(英)、小岛晋治(日)、魏求恩(美)和国内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胡绳、王庆成、郭毅生等人的题名录。  陈列室旁设休息室、服务室,前来参观游览的客人可以在此小憩,品尝金田出产的香茶,选购旅游纪念品,还可摄影留念。  太平军打造武器处遗址在金田村韦昌辉故居旧址。1850后春,拜上帝会总部由紫荆山迁到金田村,立刻着手打造武器,准备武装起义。当地群众传说:“拜上帝会会员在韦昌辉家横屋开了12座打铁炉,日夜打造武器,并把打造好的大刀、长矛,秘密收藏在营盘脚下的犀牛潭里,供起义使用。”后来果然在犀牛潭得到几千件武器,成为起义时主要的武器装备。  1974年,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和县文化部门,在韦昌辉故居旧址进行发掘,找到了韦家横屋基脚,同时发现不少打铁使用的木炭、炉底铁渣和一支严重锈蚀的矛头,以及相当数量的青碗、杯等物品碎片。证实这里就是当年太平军开炉打造成武器的地方。出土的木炭和铁渣,已分别在北京、南京、南宁、桂平等地博物馆陈列室展出。  古林社冯云山落脚处遗址古林社位于紫荆山口,是个只有100来人的小村庄。史料记载,1844年秋天,冯云山在进入紫荆山之前,曾落脚古林社,先是住在桥头张家,靠拾牛粪度日,后来给曾五公放牛、打工,住在曾家牛栏的小0上。在这里,冯云山曾赋诗述志:“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拾粪生涯来度日,他年得志姓名扬。”  村边树荫下有社坛,传说当年冯云山曾几次踏着社公偶像对大家说“菩萨生须人造成,世上所有-社公,无非石雕泥团木偶罢了,怕他什么呀!”久而久之,拜社公的人就逐渐少了。  石头脚太平军总部遗址位于大湟江口圩边的石头脚村,距金田村15公里。金田起义的第三天(1851年1月13日),太平军挥戈东出,攻占浔江岸边的大湟江口圩,设总部于石头脚村。该村陈姓大地主,靠贩卖烟土发了大财,将附近桥塘、莲塘一带良田尽行霸占,并盖起了一座接连五进,拥有200多间房子的庄园,大屋四周以巨石砌筑基脚,外面还有护城河。石头脚因此得名。  太平军屯师江口期间,曾在牛排岭、屈甲州大败清军。据清光绪《浔州府志》记述:“贼由金田至大湟江口,向荣、李能臣、周凤岐驻平南马鹿,(正月)十八日,战于牛排岭,我师败退,官塘守备王崇山等十二人阵亡,贼益骄肆。”民国《桂平县志》也有记载:牛排岭之“甲州桥,通湟江圩。咸丰元年官军剿洪逆,败绩于此。”  风门坳之战遗址风门坳位于紫荆山区南部山口,是金田平原出入紫荆山的必经之路。1851年8月,太平军在此与清军展开激战。  三界庙太平军前线指挥所遗址三界庙位于金田平原中心的新圩。1851年农历8月太平军由紫荆山区移营金田后,以三界庙为前线指挥所,洪秀全曾在此指挥有名的新圩突围之战。   杨秀清 (1823~1856)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 详细++  韦昌辉 (1823~1856)  韦昌辉(1823年-1856年),汉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冯云山 (1815~1852)  冯云山(1815~1852),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冯云山是他的忠实信徒。为了宣传“拜上帝会”,他把家中所供奉的佛像神像和儒书以及孔丘、孟轲的牌位全部捣碎烧掉。由于他的大胆行为以及所传播的新信仰,遭到乡中一些…… 详细++  金田镇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距桂平城区24公里,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桂平至金田和平南至武宣两条二级公路穿镇而过,使金田镇成为桂中、桂南北和贵州省通往粤港澳的枢纽,同时,更因太平天国农-动在此爆发而闻名。是全国有名的""淮山之乡""。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管辖1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近8万人。是一个集农、工、商、贸、加工、运输、…… 详细++  韦昌辉 (1823~1856)  韦昌辉(1823年-1856年),汉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冯云山 (1815~1852)  冯云山(1815~1852),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冯云山是他的忠实信徒。为了宣传“拜上帝会”,他把家中所供奉的佛像神像和儒书以及孔丘、孟轲的牌位全部捣碎烧掉。由于他的大胆行为以及所传播的新信仰,遭到乡中一些…… 详细++  金田镇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距桂平城区24公里,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桂平至金田和平南至武宣两条二级公路穿镇而过,使金田镇成为桂中、桂南北和贵州省通往粤港澳的枢纽,同时,更因太平天国农-动在此爆发而闻名。是全国有名的""淮山之乡""。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管辖1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近8万人。是一个集农、工、商、贸、加工、运输、……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冯云山 (1815~1852)  冯云山(1815~1852),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冯云山是他的忠实信徒。为了宣传“拜上帝会”,他把家中所供奉的佛像神像和儒书以及孔丘、孟轲的牌位全部捣碎烧掉。由于他的大胆行为以及所传播的新信仰,遭到乡中一些…… 详细++  金田镇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距桂平城区24公里,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桂平至金田和平南至武宣两条二级公路穿镇而过,使金田镇成为桂中、桂南北和贵州省通往粤港澳的枢纽,同时,更因太平天国农-动在此爆发而闻名。是全国有名的""淮山之乡""。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管辖1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近8万人。是一个集农、工、商、贸、加工、运输、…… 详细++  冯云山 (1815~1852)  冯云山(1815~1852),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冯云山是他的忠实信徒。为了宣传“拜上帝会”,他把家中所供奉的佛像神像和儒书以及孔丘、孟轲的牌位全部捣碎烧掉。由于他的大胆行为以及所传播的新信仰,遭到乡中一些…… 详细++  金田镇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距桂平城区24公里,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桂平至金田和平南至武宣两条二级公路穿镇而过,使金田镇成为桂中、桂南北和贵州省通往粤港澳的枢纽,同时,更因太平天国农-动在此爆发而闻名。是全国有名的""淮山之乡""。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管辖1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近8万人。是一个集农、工、商、贸、加工、运输、…… 详细++

金田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金田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