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 覃塘区 >> 樟木乡

樟木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黄鼎凤 (1830~186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占贵县城后,改贵县为怀城,被封为将军。七年六月,率部联合宾州(今宾阳)义军首领谢秉彝等万余人攻克宾州,改宾州为临浦州。八月与李锦贵克上林,改上林为澄江县。后宾州失守,率大成军复克宾州。乘胜北征南讨,占来宾、迁江、永淳、武缘、横州、灵山等县,分钱粮,薄田赋,颇得民心。因屡立战功,其间被晋封为大成国隆国公。   十年春,湘军大举入桂。翌年大成国倾覆,贵县被湘军攻取,率部退据覃塘。同治元年(1862)五月在覃塘誓师,统领5万军民再克贵县城,发布安民告示。随后直逼浔州府,欲光复大成国。与清军奋战月余,在岭头铺遭刘长佑部截击,败退覃塘。二年覃塘失守,退入小平天。在小平天山顶筑寨以图久守,自称建章王,刊刻《尧天五典》诸书。刘坤一率湘军围攻,苦战数月,屡不得手,俘获其母骆氏及其妻周氏上山劝降。三年五月,依劝下山被俘,在贵县被凌迟处死。平天寨将士被尽杀。  [以上内容由"xfhbcn"分享。]

韦布煜 (1903~199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韦布煜(1903-1993) ,又名汉雄,壮族,山北乡人。1931年上海大厦大学经济系毕业。  曾在广州建国中学、广西信都中学任教。历任万岗、宜山、怀远、贵县覃塘中学校长。1944年,日本侵略军入境,贵县沦陷,韦布煜组织石龙抗日自卫队并任队长,先后对日军作战两次,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曾以粮食、棉花、枪枝弹药等支援中共领导的游击队被广西保安司令部扣留,游击队通过-关系,把他营救出狱。1946年任贵县副参议长期间, 与中共地下党员黄英建立密切联系,支持革命。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桂中支队,任二十九大队副大队长、二十九团团长,配合南下解放军解放家乡。贵县解放初,由张云逸省长任命为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后调玉林专署任副科长,土地改革时受到错误处分,回家参加农业生产。1956年经省委-部平反,任区文史研究馆员,当选为自治区一、二届人民代表。文革期间受到破孩,1973年平反后任自治区三、四、五届政协委员。  1991年4月在南宁病逝。  [以上内容由"惊天"分享。]

李运华 (1900~197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运华(1900~1971)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民国10年(1921)以优秀成绩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班,被选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学习,16年春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工程博士学位,并获美国政府专利局发给的专利状及奖励。次年回国后,在桂林任广西建设厅技正兼工业主任、广西省化学试验所与科学实验所所长、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广西大学教务长、校长等职。在广西大学任职期间,聘请了不少知名教授任教,又增置学校仪器设备、开展学术研究与科技情报交流,培养良好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33年秋日军逼近桂林,他组织力量搬迁学校,历尽艰辛。解放后,任农垦部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化工部主任兼物理化学研究室主任。  [以上内容由"与已无关"分享。]

刘玉呈 (1927~199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玉呈(1927-1990),东龙镇人,贵县简易师范毕业,1949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贵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县委-书记,大圩区、大圩人民公社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贵县糖厂党委副书记,玉林地区文化局长, 玉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玉林地委秘书长、副书记、督导员。1990年4月病逝。  [以上内容由"xializheng"分享。]

龚政 (1887~195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龚政(1887-1952),号雨庭,覃塘桐岭村人,清庠生。宣统二年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法政,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民国2年(1913年) 选为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兼《天坛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民国7年任广东省造币厂长。民国9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民国22年任贵县修志局长,主持编纂《贵县志》。在任期间,多负勤劳。深入奇石,发现翼王曾祖母墓碑,提请省拨款兴建翼王纪念碑亭。  [以上内容由"小宁鸟"分享。]

罗一清 (1877~193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罗一清(1877-1932) ,字寿泉,壮族,山北里下龙村人。清光绪辛丑年(1901年),补行庚子科举人,才华出众,性刚烈,有胆识,遇事敢言,不避权势。中举次年,与龚仁寿组閤邑团局,为社会所器重。曾到浔州总督行辕,向两广总督岑春煊面控滥杀无辜逾千,被称为“暴官陈不问”的贵县知县陈景华,陈遂被革职逮捕入狱。他还草拟《整顿衙役章程》呈报总督,获批准执行,使百姓少受敲榨劫掠之苦。  清末民初,曾任英德、象州知县,刚直清廉,后辞职还乡。民国初年,开采三岔银矿。  民国21年(1932年)在家病逝。平生好吟咏,晚年尤多沉郁之作。抗日战争时期,其遗属搜集得稿101首,刊印《寿泉诗词钞》一册。  [以上内容由"周涛"分享。]

黄孔修 (1914~193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孔修,(1914-1938),又名黄诚,化名孔克,大岭乡新平村人。1934年考入南宁初中。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南宁初中党支部书记、中共南宁市委委员、学生工作部长。在校期间,领导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工厂培养工人骨干,发展党员,为南宁党的基层建设作出贡献。 1937年9月接受中共广西省工委派遣,前往桂林等地调查党的组织遭受破坏情况。1938年任中共右江特派员,4月在那马县被捕,被国民党政府秘密杀害于百色。  [以上内容由"-奴"分享。]

平天山森林公园

平天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平天山森林公园  平天山位于贵港市区以北4公里,又名北山,古名宜贵山,唐代建置贵州,取一贵字命名。因其高峻,巍峨挺拔,气势磅礴,状似龙头,故又叫龙头山。其主峰大平天山海拔1157.6米,雄踞郁江北岸,为贵港境内最高点之一。也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明代瑶民起义和清代的农民起义都曾以此山为活动据点。  2003年,平天山获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平天山倚峰重叠,有“-奇景”、“雾雨云涛”、“五马归槽”、“平天飞瀑”、“平天远眺”等雄伟景观。有娓娓动听的“北岳仙池”、“北岭仙棋”、“龙头银矿”、“黄三宫殿”等富于神奇色彩的传说,每个景点,每个传说,都引人人胜,令人神往。  -奇景  平天山国营林场,是1960年玉林地区的40名国家干部和技术人员,奉-总司令的命令,为发展军工业,前来兴建的。平天山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5000余公顷。这里有杉、松、樟等1000多种南亚热带区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桫椤,人们称它为植物的活化石。这里还有弥猴桃、白云杉、野荔枝(肉是荔枝肉,核是龙眼核)、野人参、杜鹃花、铁草等100多种名贵树、草和药材。这里年平均气温16--22~C,最低一5~C,空气负离子高,氧气充足。这里林木如盖,郁郁葱葱,挺拔参天,古藤悬吊,百花斗艳,百卉溢香,松涛阵阵,鸟啭莺啼。这里涧壑流泉,常年不乏,清碧秀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避暑、疗养、旅游的好去处。林间开辟有汽车盘山路,每日前来观景揽胜的游客,络绎不绝。  平天飞瀑  平天山水力资源特别丰富,瀑布众多,现有12处水力可供发电,最大的壮潭瀑布,水从高高的山崖上倾泻而下,就像唐朝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瀑布群每秒流量0.5m3,可建电站装机250(KW),可灌溉耕地500亩。山上有上龙楼、下龙楼、大坑、北山等瀑布点,已办上小型水电站,山区农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  平天远眺  巍峨庞大的平天山,山上有山,山山宏伟,悬崖险峻,山路幽深,峰回谷转,怪石嶙峋。漫游绝顶,山巅如台,霞烟袭袂,白云绕足,飘飘然如天上游。朝观日出,红烟滚滚,霞光万道,璀灿耀眼。暮赏落日,残阳如血,山衔余辉,幻化万千。  向南远眺,郁江如带,飘动在浔郁平原上;南山二十四峰,似披着青纱的少女,亭亭玉立,惟妙惟肖。三国廉吏陆绩浑天图、大成国建章王黄三岐山寨遗址清晰可见。横跨郁江的铁桥、公路一桥、二桥,气势如虹。贵糖公司、仙衣滩电站宏伟壮观。向西眺望,六班水库翠绿的水面上空,飞鸟翔集,令人陶醉。  眼前雾海翻腾,时而雾气绸缪,遮天盖地,时而雾散云开,游人有如置身凌霄仙境。名流诗曰:登临欣纵目,征雁正横空。远岫飘去霭,近山啸谷风。溪水竞韵美,-浪涛雄。遥看郁江畔,长桥化彩虹。  北岳仙池  北岳仙池位于平天山北侧山腰,有盘山公路直达,1989年列人贵港市新八景之一。路边山谷口有道屏风墙,门额-:“北岳仙池”四个大字,两侧门联:“牛郎寄语回北岳,仙女临池洗凝脂。”字迹古朴苍劲,笔力粗犷。  进入墙门,沿曲折的小道牵藤扶树前行30米,便到仙池。仙池三面环山,茂林掩映,悬崖流泉潺潺有声,似一条银练注入天然池塘中,池水清碧见底。这里绿树朱崖,环境幽静,日映蓝天,夜托明月,一派岭南山水风光。相传天宫七仙女看中了这个地方,每逢农历七月初七,便结伴到北岳仙池,她们脱衣解裙,尽情地游泳戏水一番后,还要攀爬古藤荡秋千,分享人间乐趣。其中年纪最小的七仙女,羡慕人间美满幸福生活,不愿与众姐妹回天宫,便留在人间与一放牛郎结为夫妻。此事不幸被天宫王母知道,派下天兵天将,勒令七仙女立即回天宫,活活拆散了天上人间一对好夫妻。然而,人间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今日终于实现了。后人有《仙女临池》诗:“羞解罗裙下玉池,胭脂洗尽醉娥眉。金钗早插重施粉,莫误牛郎约会期。”  北岭仙棋  民间流传,明代嘉靖年间,贵县某山村有个冯克利,排行第四,又名冯四,上大平天山采药,忽见霞光闪亮,山顶上不断传来笑声,还有喊冲喊杀声,声音宏亮,传出10里开外。冯四甚感蹊跷,便使劲爬树攀藤,纵步上山看个究竟。一看,有两条汉子,长得牛高马大,面圆耳宽,鼻直口方,头裹黑色素巾,披衣露肩,腰系红带,髯毛垂胸,目光炯炯有神。原来是两位仙人,面对面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对弈。冯四不声不响地靠上前去,半蹲半跪地在旁边看着,不知不觉熟睡了。  天蒙蒙亮,东山升起红彤彤的太阳,天空降下一片白云,一阵狂风刮来,两个弈棋仙人给冯四赠送一件无缝仙衣,留下满枰棋子,便乘云驾雾飞走了。冯四睡醒过来,收拾包篓,扫净身上积得厚厚的坭尘,便下山回家。待回到家里,却见房屋依旧,人事已全非。他怎知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百千年过去,子孙已易代,无人认识他。寨主看他形神有异,说他是妖怪,把他放人大铁锅里,放火焚烧了三日三夜,估计已变成灰炭。然而揭开锅盖一看,只见冯四身穿仙衣,在锅里闭目养神,安然无恙,吓得寨主没命奔逃。冯四自此云游各地,行医济世,后来羽化登仙。朝廷知道了此事敕封他为三等圣爷,各处建三界庙三界爷神像,四时香火不绝。  清光绪(癸已)十九年(1893年)修《贵县志》时,把“北岭仙棋”列为原贵县八景之一,今此棋局遗迹尚存,游人到此,无不望空嗟叹。  黄三宫殿  清同治二年(1863年),农民起义领袖黄鼎凤,(排行第三,又叫黄三),率队上平天山顶,建立根据地,号平天寨,自称大成国建章王,在山寨上建造宫殿。  平天寨前面和左右三面,石壁耸立,高三十多丈。山上有泉水,有地坪,平时屯兵耕种,战时可攻可守,寨上修筑内外两闸,闸口上置一门4吨重的大炮。前后左右,修筑工事三重,工事上炮台、枪口星罗棋布。寨前闸难于仰攻,左右两侧更难攀登。有诗云:“虎贲三千安社稷,龙飞九五定乾坤”。当年黄鼎凤以平天寨为中心,建立覃塘周围300多里大小村庄700多个根据地,从覃塘出兵贵县、上林、宾州、横州等州县,宣言出师长江,要与太平天国呼应,彻底推翻清王朝。今平天山顶平天寨遗址尚有当年使用的油池、炮台、战壕等遗迹。黄鼎凤的英雄形象及其英雄气概,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龙头银矿  清光绪年间修的《贵县志》载:贵邑平天的龙头、六班、三岔等山,绵亘数百里,金、银矿蕴藏特厚,开采、冶炼金、银历史悠久。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郊出土银锭四块,其中一块铭文:“朗宁郡都督府,唐天宝二年(743年)贡银壹锭,重五十两,朝仪朗权怀泽郡太守”。唐代贵县(今贵港市)属怀泽郡,可见贵港市产银历史久远。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县令蒋庆锡雇工开挖银矿,矿工生活苦不堪言,遂聚众“为盗”。道光年间县令王济招商办银矿,贵县附近武宣、桂平三县的土地高度集中地主手里,农民生活贫困,加上天灾频仍,匪盗猖獗,饥民为了糊口,纷纷上龙头山开矿炼金。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奇石乡那邦村石达开,来到矿山宣传发动后,两千余名矿工,马上跟随石达开奔赴金田,参加起义,投入反清大潮。  黄鼎凤 (1830~1864)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黄鼎凤 (1830~1864)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新岭村新归屯

  山美:新归屯四面环山,自然景观秀丽,保留有大面积天然生态林,屯背灵龟宝山的溶洞灵气逼人。水美:新归屯地下水系极丰富,有5个泉眼长流不息,泉水含丰富的矿物质;灵龟宝山内灵龟池、少女天池、莲榕水池三池碧波微漾映照;“灵龟山”的“龟口”有一清泉,名为“灵龟泉”,泉水清甜甘洌,冬暖夏凉,水质清澈。村美:新归屯山环水绕,已建成了农家乐、文化长廊、灵龟宝山生态休闲区、田园观光绿道,油菜花、格桑花、油葵基地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归屯都会举办盛大民俗文化活动,农历六月初二更是该村特别节气“黄皮节”。

平田屯

  统一整齐的农家小院在千亩碧荷中若隐若现;龙凤江流水潺潺绕屯而过,江边杨柳依依,江心岛屿灌木丛生,与远处云雾缭绕的茶山交相辉映,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千亩荷田中荷叶青翠、高低错落,满塘荷花于每年6月竞相绽放,迎风摇曳,清香袭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景象震慑人心。离屯不远处的松柏山海拔8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的覃塘毛尖茶的主要产地。春可观赏桃花、夏可观荷品藕、秋可品尝瓜果、冬可健身休闲的田园风光在此完美呈现。

黄练八台山

  贵港黄练八台山,也有人叫八带山,属镇龙山脉,山溪水清澈,顺溪涉水而上,拾奇石和观赏瀑布。  八台山位于贵港市黄练镇,离贵港市区约40公里。这座山在一般人眼中并不出名,甚至算不上景点,但在不少驴友心中,这里山形陡峭,溪水湍急,还有多个落差很大的瀑布。由于如今尚未开发,原生态的八台山是一块难得的探险宝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贵港市黄练镇镇水村  乘车线路:在贵港市区乘中巴前往景区

姚山村群山屯

  依山傍水,灵气逼人。这里山清水秀、石奇洞幽、人杰地灵,有儒家的祥和书院,有道教的天仙庙,还有佛教的报恩寺,集儒教、道教、佛教于一身,和而不同。屯中的双鸡山声名远播。山上的洞府极具传奇色彩,有天然的观音坐像、达摩祖师面壁图像、“佛光”洞等奇观。双鸡山周边有4条水系,分别为福龙江、陆灵江、寿春河、才子渠,因四水的洗礼,周围的原生态植被四季常青。

平龙水库

  平龙水库  平龙水库位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乡平龙村,座落在西江水系郁江支流鲤鱼江上游定布河上,距贵港市城区33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56km2,总库容1.24亿m3,设计灌溉面积21.61万亩。水库于1957年12月动工兴建,195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潘村屯

  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祖辈留下来的水利工程拦河坝、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百年老宅,更有历经沧桑见证潘村屯成长的古老大榕树。傍晚时分路过潘村桥,看着夕阳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远眺潘村屯,呈现出一幅“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岐山寨

  岐山寨位于覃塘圩北4公里处,是黄鼎凤在贵县郭西里进行反清活动的军事据点。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此寨雄踞于今贵港市的黄练峡附近,两旁高山壁立,形势险要。黄鼎风在岐山前沿开阔地上挖水塘一张,后人称黄三塘,面积约60亩,在距黄三塘约200米远的福龙河上筑坝,开渠引水入塘。黄三塘的南端建炮台一座,炮台高约3米余,面积15平方米,呈四方形,炮台以灰砂混凝砌石成墙,开东西南北四门,墙上有炮眼。此台与岐山主峰的两座炮台隔水相望。岐山主峰的前炮台面积约7平方米,护墙高约1.3米,建在主峰的半山腰上。  主峰的炮台建在岐山主峰上,顶峰呈帽形,四面皆石壁,前后炮台之间无路可通,靠绳索吊篮上下。岐山主峰下有黄三鼻为黄鼎凤当年抗清义军的大本营,面积约20多亩,是义军的练兵场;昔年曾建有辕门营房。今仅存残址。  黄鼎凤 (1830~1864)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 详细++  黄鼎凤 (1830~1864)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 详细++

明明书店交通站旧址

  明明书店交通站旧址  位于今贵港市东龙镇正街二巷内,是中共地下党员梅竹公的铺屋。是一座平面呈纵长方形两层砖木结构悬山顶铺面型民房,铺面向西临街,上下层之间高低木横梁两道,低横梁下为企笼间隔三开式。1939-1944年是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彰建立和使用的地下交通站,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在此开办“明明书店”,秘密推销党和民主书刊,并为贵武两县游击队用作通讯联络站。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贵港东湖

  贵港东湖:在广西贵港市城东。依江傍城,呈牛角弯形,水面宽千余亩,碧波荡漾,荷叶田田,鱼鸟翔集,垂杨飘丝,竹形婆娑。宋代文学家苏轼曾题“东湖”,石刻已佚。湖中种荷养鱼,以湖中产的藕制成的藕粉颇负盛名。东湖现为鱼养殖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  位于今贵港市三里镇西面2.5公里的罗村覃宅,原建筑为悬山顶砖木结构。现仅存一小闸门和一间敞口厅,闸门门高2米,宽1.3米,上面砌砖秃顶;敞口厅是当年会场,宽4米,进深6米,高7米,泥砖青灰瓦顶。1936年11月7日中共广西省郁江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有7个县2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由陈岸主持,会上产生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陈岸,委员有黄彰、彭懋桂、陈湖光、滕雪心(女)等。    陈岸   陈岸,原名杨善安,1910年1月出生于贵县桥圩大南村。1928年7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桥圩区委委员兼团委书记、共青团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书记。1931年后,任中共广西省特委巡视员、省特委委员。1936年11月7日在贵县三里罗村主持召开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 会议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陈岸当选为书记兼组织…… 详细++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彭懋桂 (1905~1945)  彭懋桂,又名彭德明、何永明、老梁,1905年出生于广西兴业县(今属玉林市)铁联乡泉江村。他3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又失去母亲,后靠同族叔伯抚养,供其上学。1926年冬,彭懋桂毕业于兴业县区立东山小学,后考入兴业中学学习。他从小勤奋好学,要求上进,品学兼优,考试成绩每每列于榜首,因而深为同学钦佩和老师赏识。时值大革命时期,他受革命思想影响,热心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进…… 详细++  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陈岸   陈岸,原名杨善安,1910年1月出生于贵县桥圩大南村。1928年7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桥圩区委委员兼团委书记、共青团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书记。1931年后,任中共广西省特委巡视员、省特委委员。1936年11月7日在贵县三里罗村主持召开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 会议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陈岸当选为书记兼组织…… 详细++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彭懋桂 (1905~1945)  彭懋桂,又名彭德明、何永明、老梁,1905年出生于广西兴业县(今属玉林市)铁联乡泉江村。他3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又失去母亲,后靠同族叔伯抚养,供其上学。1926年冬,彭懋桂毕业于兴业县区立东山小学,后考入兴业中学学习。他从小勤奋好学,要求上进,品学兼优,考试成绩每每列于榜首,因而深为同学钦佩和老师赏识。时值大革命时期,他受革命思想影响,热心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进…… 详细++  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彭懋桂 (1905~1945)  彭懋桂,又名彭德明、何永明、老梁,1905年出生于广西兴业县(今属玉林市)铁联乡泉江村。他3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又失去母亲,后靠同族叔伯抚养,供其上学。1926年冬,彭懋桂毕业于兴业县区立东山小学,后考入兴业中学学习。他从小勤奋好学,要求上进,品学兼优,考试成绩每每列于榜首,因而深为同学钦佩和老师赏识。时值大革命时期,他受革命思想影响,热心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进…… 详细++  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彭懋桂 (1905~1945)  彭懋桂,又名彭德明、何永明、老梁,1905年出生于广西兴业县(今属玉林市)铁联乡泉江村。他3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又失去母亲,后靠同族叔伯抚养,供其上学。1926年冬,彭懋桂毕业于兴业县区立东山小学,后考入兴业中学学习。他从小勤奋好学,要求上进,品学兼优,考试成绩每每列于榜首,因而深为同学钦佩和老师赏识。时值大革命时期,他受革命思想影响,热心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进…… 详细++  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九凌湖

  九凌湖是平原上的一大水库,分九凌和五凌两处,分别于1956年2月和1957年4月建。坝高8.5米,坝顶宽3.5米,坝顶总长270米,总库容量1850万立方米,水面合13万亩。两库相通,构成一大湖。统称九凌水库,虽是人造,宛若天成。  九凌湖位于贵港市西面13公里处。水源自湖底九个泉眼和五个泉眼的泉水补给,终年不竭,水质清沏透明,游鱼砾石,历历可数。水温稳定,冬暖夏凉,湖底平坦,水深4-6米,湖的东南面是岩溶风景,奇峰峻峭,山下有岩,岩洞幽奇。临湖远眺,白云飞渡,青山浮水,一派旖旎风光。西北两侧是土山起伏,层林叠翠,碧水长天,烟波浩渺。  九凌湖面广阔,山青水秀,四季候鸟云集,甚为壮观,是避暑、水上运动的佳地。“西凌落鹜”为新评贵港八景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封候岩

  封候岩,原名马骝洞,位于贵港市古樟乡川山村华堂屯前东北隅茶九山麓,距古樟圩4公里。  岩口约宽7米,高5米,岩口左侧的石壁上刻有“封候岩”三字,系明万历壬子岁(1612年)仲春五山守备邹勋书题。岩口左壁还刻有邹氏撰写的碑文,碑文作者,以马骝即猴也,猴候同音,而附会作雅称,改名封候岩。岩内尚有几处石刻,因年代久远,无从辨认。  岩内,夏凉冬暖,中层钟乳石林立,石柱,石笋、石幔、石龙……琳琅满目,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活象罗汉人形,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岩之上层,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涧水,横流于岩洞之间,四季不枯,缓缓而流,直通地下河,春夏水面涨至5米之宽,深1米多,秋冬水面也宽2米左右、深尺许,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岩之上部有小径曲曲折折千回百转,直通山顶和山上的另一边。有民谣日:“封候岩,封候岩,上通天,下通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樟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樟木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