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 港南区 >> 江南街道

江南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陈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岸,原名杨善安,1910年1月出生于贵县桥圩大南村。1928年7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桥圩区委委员兼团委书记、共青团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书记。1931年后,任中共广西省特委巡视员、省特委委员。1936年11月7日在贵县三里罗村主持召开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 会议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陈岸当选为书记兼组织部长。 1939年7月初,中共广西省工委撤销,成立中共桂林、南宁、梧州三个特支,陈岸任中共桂林特支书记。年底,中央指定他为广西代表,出席党的“七大”。  到延安后, 因“七大”推迟召开,先后进中央党校和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6年5月任华东局民运委员,参加土改试点工作。1947年10月任豫皖苏二地委(淮阳)委员、淮阳专署副专员兼社会部长,参加淮海战役,任毫州地区战勤部副司令。1949年任中原临时政府秘书处副处长。  解放后,先后任广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兼劳动局局长、省民委主任、省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省委联络部副部长、省委农村部副部长。  1957年下放平乐县任县委-。1960年任桂林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局长,桂林专署副专员。1965年任自治区民委副主任、区民委抓促小组组长,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2年任自治区民政劳动局副局长,民政厅厅长,自治区革命委员会顾问。1979年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党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8年选为全国第七届人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sanshao"分享。]

谭寿林 (1896~193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秋,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1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周刊》。任新广西期成会所办《桂江》(半月刊)股主任。  民国14年12月,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其公开身份为《梧州民国日报》社主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驻梧登记员、中国国民党广西省立宣传员养成所和省立二中教员。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指导工农运动。15年冬,在发动废捐运动中,被梧州-逮捕。在中共组织和梧州各界群众积极营救下, 于16年3月获释。后到广州、上海等地工作。17年,任全国海员工会秘书长。 20年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同年4月22日,在上海被捕。在狱中虽遭酷刑,却坚贞不屈。5月30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5岁。著有自传体小说《俘虏的生还》和政论、诗歌多篇。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5月出版了《谭寿林文集》。  [以上内容由"青春小生"分享。]

杨雄 (1907~195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雄(1907-1950) 原名杨丽章,桥圩大南村人。在贵县师范读书时与后来做惯匪的李吐英结拜兄弟。曾任小学校长、乡公所办事员。20年代后期,混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开除出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1944年11月,日本侵略军入境,贵县沦陷,县人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李吐英在大圩成立“太和团”汉奸组织,勾结日寇,在县城成立贵县日伪政府,并推荐杨雄当县长。杨雄任日伪县长,认贼作父,甘当-奴。搜罗一些民族败类、地痞流氓、亡命之徒为日伪县政府效劳。秉承日寇的意旨,在城区筑工事,立炮台,架设铁丝网,强迫居民领“良民证”。开赌场,办烟馆,立伎院,征收捐税,抓丁拉夫,鱼肉民众,无恶不作。  日寇盘踞贵县8个月期间, 杨雄为虎作伥,勾结日军劫掠,除南岸少数地区幸免于难外,其余大部分乡村都遭蹂躏。日伪军先后洗劫西山、青云村、龙山等地,肆意进行烧、杀、-掳掠, 惨绝人寰。全县被日伪军杀害的平民百姓共3520人,烧毁房屋300余间。抗日战争胜利后,杨雄畏罪潜逃,1949年12月,假装积极,混入革命队伍任南溪村农协主席,-农民斗争胜利果实。1950年清匪反霸时,被人民政府逮捕,判处死刑。  [以上内容由"chino"分享。]

潘乃德 (1877~198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潘乃德(1877-1983),木格镇北一寿塘村人,宣统三年(1911年)两广高等工业学堂毕业,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支持孙中山救国思想,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起义。后回贵县联络陆荣廷和六万大山一带的绿林组织民军。11月率领民军参加会攻浔州,迫陆荣廷响应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失败后,到东京晋见孙中山,派往南洋筹得巨款,购买武器,资助孙中山革命。1920年任粤军第三路军副司令,率部入桂讨伐陆荣廷。1923年,先后任国会议员、贵县、陆川、武宣县立初级中学校长。30年代中期,因受国民党当权派的排挤,愤而归田,回家辟园种菜,怡然自乐。建国后曾任达开中学校长、贵县副县长,自治区政协一、二、四、五届委员会常委,自治区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83年在南宁病逝。  [以上内容由"maple"分享。]

梁绍金 (1916~198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梁绍金(1916-1980) ,东津人。抗日战争初期,以小学校长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9年6月参加贵县战工团,负责指导儿童工作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参加游击队, 任中共镇龙特支委员,同年年底任贵县特支委员。1949年3月任中共贵县县委会副书记兼军事委员、 贵县南区区委会书记,9月改为县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贵县人民解放同志会副会长。1949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新廿三团副政委。12月,梁绍金首任贵县副县长,贵县农民协会副主席。1953年10月任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后任广西糖厂(今贵县糖厂)、邕宁糖厂、横县糖厂筹备处科长、主任,广西工业厅办公室副主任, 广西区机械局生产技术处、区农机局技术处、生产处副处长。1972年8月,任柳州钢铁厂机修分厂副主任, 分工主管财务。工作负责,坚持原则,联系群众。1980年5月,因病在柳州逝世。  [以上内容由"黄家湾"分享。]

赖志廉 (1909~194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赖志廉(1909-1945) ,号剑生,香江下赖村人。30年代初期,在贵中就读,与同学谭镇邦等创办《三牛》壁报,讽刺蒋介石不抗日和揭露学校当局的劣迹。1937年夏,在柳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考入广西医学院速成班,积极参加该院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南宁、桂平、贵县等地从事教学或报社工作。在赖村建立党的外围群众团体读书会,培养革命骨干。1944年当选为大江乡乡民代表会主席,为地方兴利除弊,深得群众拥戴。同年10月,任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其时,日军入踞贵县,他和谭镇邦一道组织抗日自卫军。 1945年3月参加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任贵县抗日自卫军参谋长,兼第二支队队长,起义失败,在横县甜菜村被捕,同年3月22日在木梓就义。  [以上内容由"老虎0"分享。]

杨瞻 (1905~193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瞻(1905-1934) 又名杨柳溪,桥圩镇大松山村人。1924年夏进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读书,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毕业回乡,参加地方农民运动,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至1929年冬先后在广西省立百色第五中学、宾阳十二中学、贵县中学和玉林县私立睛川中学任教。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教期间,曾两度回乡参加和组织贵县南区的东井塘、南溪桥、洋七桥等农运工作。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任百色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兼广西劳动第一中学(原省立百色五中)校长,1930年3月,红七军撤离百色时,率领一批学生参加红军,10月随军北上,任军部地方工作科科长。在湖南武岗战斗中因腿部受伤掉队回家,后筹借路费去上海找党,入中央苏区后参加长征,1934年在长征途中牺牲。  [以上内容由"fjhaier"分享。]

黎杰材 (1899~197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黎杰材(1899-1975) ,木格君子乡人。唐山工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民国17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广西建设厅技正。抗日战争期间,任湘桂铁路,叙昆铁路和广西丹竹、四川简阳、绵阳飞机场、滇缅公路等工程处总工程师、处长。民国34年元旦获国民政府授予抗日勋章。解放前夕,去香港,后转到英属北婆罗洲斗湖埠定居,创办一家建筑工程公司。1975年因心脏病在台北逝世。   [以上内容由"烟雨襄阳"分享。]

李墨馨 (1894~196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墨馨(1894-1964) ,东津人,毕业于贵县旧制中学。曾在军界师部任秘书,后任广西省驿运站督导员、省府秘书、上林、贵县、苍梧中学教员、广西大学副教授、教授。1953年被聘为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 任梧州市政协委员。 精于文字学,长于诗文、书法。著有:《郁江方言溯源》、《未斋问答》、《国学概论》、《荷香槐影屋诗钞》和《漓江归棹》等。  [以上内容由"maggie"分享。]

谭留科 (1916~194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谭留科(1916-1945) 原名谭科月,又名霭济,木格镇社塘村人,家庭贫苦,任村小学教师,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县委书记,贵县抗日游击队大队指导员。1942年“七九”事件后,转到六万山区活动,兼管典业县党的工作。  1945年3月,桂东南武装起义,任贵县县委书记兼抗日游击自卫军司令员,领导大江乡起义,在大江、思怀、龙塘等乡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后率队转入兴业与起义部队联合;战斗在六万山区。3月中旬,因掩护战友于玉林罗田战斗中牺牲。  [以上内容由"肖磊"分享。]

杨道平 (1909~193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道平(1909-1931) ,东津乡洋七桥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贵县南区团委委员。1930年冬,国民党对农运据点东井塘、南溪桥、洋七桥三乡围剿。  他冒着生命危险刻印宣传资料和绘制宣传画,发动群众和敌人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先后任洋七桥党支部委员、 书记,1931年初任中共贵县县委委员。1931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0月19日在贵县城北门外被杀害。  [以上内容由"老河口人minzhu"分享。]

李焕廷 (1910~193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焕廷 (1910-1931) , 八塘乡山泉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 党组织安排他到三里罗村小学任教师,从事地下革命活动。9月,任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兼南区区委书记。是年冬,国民党桂系当局对农运据点东井塘、南溪桥、洋七桥进行围剿。 在-下,他带领群众坚持斗争。1931年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10月19日被杀害于县城北门。  [以上内容由"孤寂的一角"分享。]

杨水生 (1905~193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水生(1905-1931)东津乡务凤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中共贵县委员会军事委员。组织农民赤卫队,成立工农游击队,开展革命游击战争,曾带领革命群众300多人, 到桥圩举行--。同年冬,国民党-和地主武装对农民据点东井塘、南溪桥、详七桥围剿,他组织群众进行不屈的斗争。两次攻袭大狮岭敌人据点,收缴地主枪枝, 开仓分粮给农民。1931年1月从县城归来,途经桥圩铜鼓岭时,被敌人围捕牺牲。  [以上内容由"浪迹三镇"分享。]

杨德云 (1893~193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德云(1893-1930) ,桥圩镇大松山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贵县南区南溪桥党支部书记。 1929年2月任中共贵县委员会委员。在领导贵县革命斗争,开展南区农民运动和建立武装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0年11月7日晚在洋七桥召开骨干会议,研究营救当天在桥圩举行纪念苏联十月革命活动而被捕的同志,次晨散会途中被捕,数天后,在贵县城北门外被国民党杀害。  [以上内容由"qbt"分享。]

南江黄氏祖祠

南江黄氏祖祠为贵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江村黄氏祖祠  级别:市级  时代: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  地址:港南区江南街道办南江社区上黄屯南江村小学北侧边  保护范围:祖祠四周围墙(含围墙以内)。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各外延5米。  公布文件文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11]2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漪澜塔

漪澜塔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漪澜塔  (罗泊湾宝塔)  级别:省级  时代: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  地址:港南区江南街道办罗泊湾村郁江右岸上。  保护范围:以塔为中心,向四周外延30米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周围距塔200米的范围内为建设地带。  公布文件文号:《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07〕36号  贵政发〔1985〕111号公布为贵县首批文保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江古码头遗址

南江古码头遗址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江古码头遗址  级别:省级  时代:明—时代:民国  地址:港南区江南街道办南江村郁江岸边  保护范围:以南江古码头、中山公园驰道牌坊、南江旧街、亚魁牌坊及古驰道的中心轴线为基准,轴线50米范围内。  建控地带:以南江古码头、中山公园驰道牌坊、南江旧街、亚魁牌坊及古驰道的中心轴线为基准,轴线70米范围内。  公布文件文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桂政发〔2009〕38号  港南政发〔2004〕11号公布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贵港南山

  南山风景名胜区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港市城区郁江南岸,距城区中心3公里,乘市区公交车可直达。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自然石山,集自然、人文、佛教三者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宋朝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始在狮头山依山据洞建寺,而狮头山又称南山,故得名南山寺。公元997年,宋真宗即位,曾以“太宗墨迹赐天下名山”,便有贵州南山(今贵港南山)。次年又赐太宗御书220轴,南山寺为此建御书阁安奉。宋仁宗于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亲书“景佑禅寺”字额赐给南山寺,故南山寺又名“景佑禅寺”,成为岭南名刹、佛教传播的福地。至元代,有元文宗亲书“南山寺”三字赐予寺僧。现南山寺门额“南山寺”即为元文宗手迹,有《御书碑》立于寺内。南山景区由24峰围合而成,面积1300多亩,园内有天然、人工湖泊,素有云水风光之称;有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塑像等,是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山石刻、宋代铁钟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文物。瑶池菩提树、石佛像、宋代铁钟和摩崖石刻统称为南山“三宝一绝”。寺内有:石佛群、宋代铁钟、御书石碑、流米洞、观音岩、鲤鱼滴水、葛洪丹灶遗址;山上有随云亭、松香亭、风雨亭;寺前有菩提树、池心亭、功德亭。景区内有广西第二大的动物园,有狮子、老虎等50多种名贵珍稀动物,有海盗船、摩天环车等多种大型游乐设施。

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位于平南城郊罗冲桥畔。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黄兴等为首组织、领导广州起义,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有28名平南藉爱国志士参加,牺牲的有韦统淮、韦统玲、韦树模、韦荣初、林盛初(均是丹竹都兴村人)等五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邑人建立平南五烈纪念碑,碑基上镌刻五烈士的藉贯、年龄和事迹,以永志缅怀。  韦统铃 (1877~1911)  韦统铃(1877-1911),字香泉,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镇都兴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教士出身。祖父曾投太平军,兄弟五人爱打抱不平,被称为“五虎将军”。统铃一目失明,但健目视力异于常人,夜行快捷,人呼独眼龙。但他身躯伟岸,力大无穷,能挑两百斤的担子,可将碾禾的石磙双手举起。由于受父辈影响,他从小疾恶如仇,对清廷更是满怀仇恨。他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随…… 详细++  韦统淮 (1879~1911)  韦统淮,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字义廷,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镇都兴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韦统淮虽然是个杀猪佬,却粗通文墨,可将《千字文》《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倒背如流,身材也长得魁梧壮实,自己就能把一头两百斤重的大肥猪掀翻在肉案上,故人封以“大力士”外号。 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 详细++  韦树模 (?~1911)  韦树模,男,汉族,广西平南人,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牺牲后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父韦昌曾参加太平军,因作战有功被授军职,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很赞赏太平军的勇敢。1905年,与弟弟统钤(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 详细++  韦荣初 (1884~1911)  韦荣初,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家中排行最小,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韦统铃 (1877~1911)  韦统铃(1877-1911),字香泉,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镇都兴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教士出身。祖父曾投太平军,兄弟五人爱打抱不平,被称为“五虎将军”。统铃一目失明,但健目视力异于常人,夜行快捷,人呼独眼龙。但他身躯伟岸,力大无穷,能挑两百斤的担子,可将碾禾的石磙双手举起。由于受父辈影响,他从小疾恶如仇,对清廷更是满怀仇恨。他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随…… 详细++  韦统淮 (1879~1911)  韦统淮,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字义廷,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镇都兴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韦统淮虽然是个杀猪佬,却粗通文墨,可将《千字文》《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倒背如流,身材也长得魁梧壮实,自己就能把一头两百斤重的大肥猪掀翻在肉案上,故人封以“大力士”外号。 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 详细++  韦树模 (?~1911)  韦树模,男,汉族,广西平南人,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牺牲后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父韦昌曾参加太平军,因作战有功被授军职,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很赞赏太平军的勇敢。1905年,与弟弟统钤(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 详细++  韦荣初 (1884~1911)  韦荣初,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家中排行最小,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韦统淮 (1879~1911)  韦统淮,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字义廷,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镇都兴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韦统淮虽然是个杀猪佬,却粗通文墨,可将《千字文》《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倒背如流,身材也长得魁梧壮实,自己就能把一头两百斤重的大肥猪掀翻在肉案上,故人封以“大力士”外号。 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 详细++  韦树模 (?~1911)  韦树模,男,汉族,广西平南人,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牺牲后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父韦昌曾参加太平军,因作战有功被授军职,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很赞赏太平军的勇敢。1905年,与弟弟统钤(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 详细++  韦荣初 (1884~1911)  韦荣初,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家中排行最小,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韦树模 (?~1911)  韦树模,男,汉族,广西平南人,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牺牲后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父韦昌曾参加太平军,因作战有功被授军职,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很赞赏太平军的勇敢。1905年,与弟弟统钤(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 详细++  韦荣初 (1884~1911)  韦荣初,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家中排行最小,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韦荣初 (1884~1911)  韦荣初,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家中排行最小,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林盛初 (?~1911)  林盛初(——-1911),汉族,广西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夏,林盛初与罗城人李德山、岑溪人韦五洲到平南县东华乡兴华村都兴屯,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4月下旬,林盛初与平南县志士共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 详细++

君子垌屯

  民风纯朴、环境优美,山水秀丽、翠绿群山环绕整屯,特别是人文历史非常深厚,客家围屋群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由19座客家围屋构成,是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分布范围约6平方公里。最早的围屋建于乾隆末年,大部分建于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许多围屋还处在原生态状况,如段心围、云龙围、谷坡城、桅杆城、显记城、达记城、盈记城、同记城、茂隆城等,是十分难得的人文瑰宝。2011年被贵港市政府列为贵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港南山寺

贵港南山寺为贵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寺,位于贵港市城区南郊东南约3公里郁江岸边二十四峰中的南山公园内狮山岩洞里,是千年古寺,岭南名刹。南山海拔70米,为郁江畔24峰之冠。山上奇岩峭壁,杂树间生,景色雅致。相传昔有不老松,今半山尚有“不老松”崖刻。山前山后有岸洞11个,洞中多有宋以来题刻,观音岩内还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登临山巅,可鸟瞰全城。南山寺于南山上,始修于宋朝,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佑禅寺”额匾。元文宗即位前两次住寺,题“南山寺”,称南宗正脉,是西江重要佛寺。“山明水秀本从来,云水光中计四峰”。寺依山踞洞而建,门外有菩提树,寺内曲径通幽,有宋、元、明、清石刻百余方和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大铁钟等历史文物。洞内钟乳石丰富多姿,有飞来佛、石狮、石象、石鲤等,另有晋代葛洪炼丹遗址和流米洞遗迹。南山寺历代为旅游胜地,今寺内石刻与宋代铁钟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  地址:港南区南山公园内狮子山下南面  保护范围:以整座狮头山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以狮头山山脚为基线,东西北面各外延10米,南面外延4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文号:《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07〕36号  贵政发〔1985〕111号公布为贵县首批文保单位

平江村

  位于港南区湛江镇东北面,黎湛铁路、湛沙路穿境而过。贵港市四季花田农业生态园坐落于此,由平江村罗塘屯经济能人发起,整合周边5个村屯的资源重力打造,以发展高效种植、高效养殖为基础,带动第三产业。今年贵港市荷花展开幕期间,作为第二届荷花展分会场,半个月的时间吸引近10万游客前来观光。

安澜塔

安澜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澜塔  罗泊湾安澜塔,又名漪澜塔,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建,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动物园

  南山动物园  南山动物园位于贵港市港南区南山风景区内,占地60亩,分为猛兽观赏区、灵长类观赏区、综合表演馆、儿童逗趣园等区域,拟展出东北虎、狒狒、犀鸟等极具观赏价值的动物30多种200多头(只),及包括黑熊、鸟类、猴子及宠物狗在内的综合性表演。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君子垌客家围城群

  在闻名全国的白玉蔗、草席原产地、集散地--广西贵港市木格镇,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小村落,但她的出名,却不是因为白玉蔗和草席,她的出名是因为有近二十座客家围城云集于这个开阔的田垌,是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这是十分奇特罕见的客家人文景观。这个纯客家村垌距市区约四十多公里,叫君子垌。  垌,方言是指田地,在这里特指地名。这里的客家人十分崇文重教,开设了不少的私塾学堂,学风浓厚,很有儒家之风范,所以他们居住的田垌因此得名:君子垌,意思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清朝未年,浔州政府赐以君子垌“文化乡”称号,以此褒奖。客家人吃苦耐用,能文能商,较早便初具开放式新经济思想萌芽,鼎盛时期,曾引领木格、木梓等乡镇的商号与手工业制作业发展,民坊誉为“小香港”。  君子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三面环山,山上村边绿树环绕,渠边、田边翠竹青青,垌田平整开阔、土地肥沃,两条水渠自西向东、向北分别从垌边常年潺潺绕淌,这里乡村田园风光无限,盛产瓜果、草席、水稻、塘鱼,年年收成无忧,是一个特别有灵气、十分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  一、君子垌客家人与围城  君子垌客家的迁徙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的一个民系,晋末之乱,中原汉人举族迁徙,之后每次朝代更迭,战火烽烟,更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南迁。这些南迁的中原人先是进入鄱阳湖一带,尔后溯赣江而上,往大山屏蔽的赣粤闽桂迁徙。这些中原人有两个称呼,一是官称:因为客家人中有不少人相对于本地人见识广些、比较有学识和富足,被当地土著人尊为客人,后来,当地官吏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定为“客籍”、“客户”,于是客户的人就成为“客家人”。二是民称:由于他们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人,本地民坊中称他们为“来人”,显得直接、简短、上口。后来这些称呼就在各地沿用开来。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客家人纷纷从广东迁入广西,到贵县的则主要散居于木格、木子、桥圩、湛江、东津、大圩等地。木格镇君子垌村更是云集了黎、邓、叶、黄、李、陈、许、祝、钟、杜、曾、何、陆、范、烟、魏、刘、邱等十八个姓氏的客家人。据有关民间族谱记载,居住在君子垌的客家人已经兴旺发展到了二十六世。  围屋的称谓、区别由于地域差别,各地对客家建筑的称谓各有差异,江西称“土围子”、福建称“土楼”、粤北称“四角楼”、“六角楼”、“围”、粤东称“围龙屋”或“四角楼”、“围楼”、深港一带大都称“围”或“世居”。  围屋,是泛称,顾名意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严格来说围屋含两种,一种是外墙既是屋承重墙的,另一种是外城墙统一包围,内有窄长的通道将外城墙与屋墙隔离的。有学者认为称后者为城座或城池或许可能更为帖切些。顺便介绍一下,历史上把后者那条中间通道叫甬道、巷就叫甬巷。一般来说围城的规模大,一座围城里就容纳了许多屋和场地。准确地说一座围城就是一座大城堡。君子垌的客家建筑就是以城来称的。  围屋为中国民居六大建筑类型之一赣粤闽桂的“土楼”式与北京的“四合院”式、江南的“四水归堂”式、黄土高原的“窑洞”式、西南的“干阑式”、云南的“一颗印”式、东北的“木构架庭园”式、青藏高原的“碉房”,合称为中国民居六大传统住宅建筑类型。围屋是土楼的延变,不仅是客家先祖留下的宝贵文化遣产,丰富而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集建筑与美学于一体,是客家人在移居地定居生活与活动的“化石”,围屋成为客家人的一个标签,建筑文化的一个烙印,深深刻入到每一代客家人的灵魂之中。。  客家围城的几种形式客家围城因赣粤闽桂等地域的不同及主人的爱好不同,设计上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几种主要形式。  一是圆形围楼。象天外来客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以福建龙崖的永定土楼最具恢弘气势。土楼是有中央大院的楼。二是方形围楼。这里也有长方形、正方形之分。如闽西的方土楼和粤北的主碉楼。三是城堡式围楼。这又以深圳的大方世居最为闻名.四是围龙式围屋。广东一带客家民居最为常见。五是四角楼。主要是长方形,它的特点是外部及内部结构变化多端。君子垌客家建筑就是属长方形的围城。五是碉楼式。开平碉楼最为经典,约四、五层高。六是其它:如半圆形围楼、椭圆形围楼、八角楼、围村式、堂横式围屋、杠式围楼等。碉楼一般是海外客家华桥所建,其它围屋或围楼一般是国内迁徙客家人建。  围城的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同理,客家围城因赣粤闽桂等地域的不同及主人的爱好不同,设计上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外部看围城是封闭的,严然一个封闭的客家小社会,体现一个“围”字;从内部看围城是开放的,四通八达,象个迷宫,体现一个“通”字。  二、君子垌的围城群  据民国二十年<<贵县志>>记载,君子垌的围城建筑始于咸丰年间,最早是里人黎诗文等人建筑的“云龙围”以及里人邓逢元建筑的“段心围”,之后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十七座围屋城相继在君子垌建成。  黎氏主要有:黎诗文故居云龙围、黎杰材故居同记城、黎太康故居畅记城(在长城、也叫桅杆城内)、双城、显记城、双城、显记城等;邓氏主要有邓启端故居隆记围城、邓建勋故居新城、邓逢元故居同心围、昌城、犁头城、紫金城、茂隆城、老屋城等;叶氏主要有谷坡城等。历史上黎氏相对而言尚文的多一些,围城建筑最早、独具特色,数量极多;而邓氏历史上比较富足,因此他们的围城也相当讲究、数量彼多。相传,近代有个已定居香港的君子垌籍人邓某某,就曾富甲一方,他的传奇故事远近闻名,流传至今;叶氏人口最多,城座也很不错,但数量最少。  贵县的围屋不多,一般是分布在木格、木梓、中里等乡镇,其中又以木格君子垌最为集中,与其它地方的客家围屋相比,君子垌的建筑更具特色,其一座方楼就是一座城,每座城占地四至三十亩左右。目前,君子垌以其城座多、规模大、文化底蕴厚、保存好的特点,在本次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很有希望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君子垌围屋曾经几多辉煌,继清朝未年被赐为“文化乡”后,民国二十三年的<<贵县志>>记载,当年君子垌考取大专生及留学有数达25人,居然占全县236的10%强,同样,君子垌水利建设的成就该志也进行了记载。君子垌先后出了以留学美国并与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同为同学,最终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并颇有建树的黎杰材、在湖南大学任教授的黎颂初、早年赴日留学企望知识救国的黎大康、以及黎庚扬等七位县长、六十年代进京受到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接见的全国优秀教师黎佩英、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启金、居港商人邓建勋等为代表的一批君子垌籍客家杰出人才。目前他们的故居保管尚好。  如今,对于君子垌的人来说,客家围城群的建筑及其传说,是给外人看、外人听的,一代又一代,从小就生活在这环境中,已习以为常,这里平静恬淡的生活方式已经令他们的心情平静如水,不再有所触动。年轻人们纷纷外出,换一种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每座空旷的青砖古城一般都只有几个热心的老伯还在呵护着这座与他们同样年迈的古城。每当在夜色降临、度步在空旷的城池,怀旧总荣绕在他们的心头;每当访客到来,他们也都会不厌其烦地述说古城曾经的鼎盛、曾经的喧嚣与热闹。他们忠厚老实,个人也没有能力系统有效地宣传这一气势恢宏、别具特色的客家围城群落,而之前因远离城区,信息传播不远,也使得瑰宝在外界无人知,且不说以前,就说到2007初年,贵港至木格的公里还是坑洼不平的,外来人员进来十分不便,加之有关部门财力所限、正主抓经济,一时顾得上对此客家古城进行宣传、保护和挖掘,没能使得君子垌围城群这一难得的人文瑰宝走得更远更远。文革期间,垌子垌客家人受冲击较大,如此经典的、颇具有代表性、庞大的客家建筑群却无缘录入1993年出版的<<贵县志>>,不知是否也受此影响?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君子垌围城群却以独富传奇的魅力,在民间通过口口相传,每天吸引不少探寻者,怀着深深的热望,幕名而来穿梭在各座围城中,一睹客家围城群落的风彩,目睹二百多年客家文化凝聚的结晶,感受其无声无息中释放出来的沉郁民俗、绵长的历史沧桑,体会客家人淳朴无华的天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们都禁不住啧啧称奇,赞叹不已,他们回去后都不由自主花费几多笔墨去记录,花费大量的口舌赞扬这里独特围城的神秘风彩。  信息来源:贵港市旅发委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贵港市旅发委

乌桕李氏祢庙

乌桕李氏祢庙为港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乌桕李氏祢庙  级别:县级  时代: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地址:港南区新塘乡乌桕村南村屯内  保护范围:以李氏祢庙四周滴水为界属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四周各外延15米为界。  公布文件文号:《港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港南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港南政发[2017]6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贵港白石山

  白石山  道书称白石洞天,是中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名曰秀乐长真之天。座落于港南区东南35公里的中国荔枝之乡麻垌镇。白石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道家活动场所,有寿圣寺、三清观、会仙岩等寺观。自然景观有五姥峰、独秀峰、莲蕊峰、一线天、云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陈岸故居

陈岸故居为港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陈岸故居  级别:县级  时代:清嘉庆23年(1818年)  地址:港南区桥圩镇南溪桥村大松山屯3队  保护范围:以故居为中心,东北、西南、西北三面以屋檐滴水范围为界,东南面至月牙塘东岸边为界.  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西北面外延7米;东南面第一进左侧前方3.7米至杨井生旧居背面;东南面第一进右侧前(含晒场)至水塘外侧27.6米;东北面左厢房滴水外延3米;西南面右厢房滴水外延9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文号:《港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港南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港南政发[2017]6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贵港南山烈士陵园

贵港南山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山烈士陵园位于港南区郁江南岸南山风景名胜区东园内,由一座烈士纪念碑及黄彰等三位革命先烈的碑墓(石像)组成。它始建于1979年12月,高约23米,碑身四面均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旁配套有台阶、大道、瞻仰台、谭寿林及董铨汉烈士石雕像等设施,黄彰烈士石墓于1979年12月由西山迁建。近年来,随着南山景区改(扩)建工程的开展,纪念陵园周边绿化得到进一步完善,前来举行瞻仰和祭扫活动的团体及个人络绎不绝,烈士陵园已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清明节期间,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来这里缅怀革命先烈,为烈士敬献花圈。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谭寿林 (1896~1931)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秋,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1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周刊》。任新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谭寿林 (1896~1931)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秋,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1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周刊》。任新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彰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详细++  谭寿林 (1896~1931)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秋,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1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周刊》。任新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谭寿林 (1896~1931)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秋,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1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周刊》。任新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江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江南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