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孙镗 (1392~1471) 明朝中期将领、涞国公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孙镗(公元1392年—公元1471年),字振远,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人,明朝中期将领、涞国公。 永乐二十年(1422年),继承其父济阳卫指挥同知之职。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升任督府佥事。同年十月于京都保卫战中大战也先于西直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被杨洪弹劾,下狱,同年被释。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冬,孙镗充任副总兵,协助郭登镇守大同。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冒领夺门之功,封怀宁伯。天顺五年(1461年),孙镗率军平定石曹之乱,封怀宁侯。成化七年(1471年),孙镗去世,被赠为涞国公,谥武敏。 早年经历 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孙镗继承其父济阳卫指挥同知之职,后又因功升都指挥佥事,后又因为成国公朱勇的推荐,他升为指挥使。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充任左参将,于处州平贼军,升任督府佥事,后又跟随总兵官徐恭平定叶宗留。先后在金华、乌龙岭击败叛军。 保卫京师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年号为景泰,召回孙镗,越级提拔他为都督佥事,命他主管三千营。十月,孙镗贿赂太监金英,被进升为右都督,充任总兵官,率领一万京军准备前往紫荆关抵御,将要出发时,紫荆关已经被也先攻破,孙镗于是在北京城外扎营,负责守卫西直门。 十三日,也先军队攻打德胜门,被于谦等人击退,又转至西直门,孙镗与之大战,力斩也先先锋数人,乘势追逼,也先增军包围了孙镗,孙镗拼力作战也不能突围,请求守城头的给事中程信开城门放他进去,程信不允,只和都督王通、通御史杨善在城墙上鼓噪助威并用-瑶击也先军队,后来高礼、毛福寿、陶瑾领军来援 ,同时石亨也率军赶到,也先军-撤退。明代宗诏令孙镗协助杨洪率军追击,与也先军队战于涿州深沟,斩获颇多,后又追击也先到固安。回师之后,孙镗仍主管营务。 后来孙镗贿赂金英之事败露,按理论斩,明代宗特赦了孙镗。 景泰时期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孙镗上 书推荐都指挥李奇,镇朔将军杨洪弹劾孙镗徇私,孙镗被捕入狱,石亨请求赦免孙镗,江渊上 书说京师保卫战时孙镗战得最猛,明代宗于是下令释放了孙镗。[11-12]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冬,孙镗充任副总兵,协助郭登镇守大同,孙镗受到了郭登的严厉管制,于是孙镗想要和郭登分军,明代宗不许。孙镗于是让儿子孙宏侮辱郭登,因此,明代宗下令拘禁孙宏,后来又因为孙镗的缘故而赦免了孙宏,但将孙镗召回京,令其主管三千营。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于奉天殿登基,论复辟之功时,封孙镗为怀宁伯。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明英宗赐世券,孙镗世袭怀宁伯之爵。 石曹之乱 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一日,甘肃告急,明英宗令孙镗充任陕西总兵官,与兵部尚书马昂率军前去征讨,孙镗前去向明英宗辞行时,因病夜宿朝房。当夜二更时分,太监曹吉祥、昭武伯曹钦率军造反,锦衣卫都指挥马亮向恭顺侯吴瑾告变,吴瑾告诉孙镗,孙镗草拟奏书,叩响东长安门,从门缝将奉书投入内廷,明英宗令孙镗父子好生平乱,孙镗才得以招集军队捆住曹吉祥,防守皇城诸门。此后,孙镗前往太平侯张瑾家,求兵击贼,张瑾不敢派兵。孙镗又仓促赶往宣武门,急派他的两个儿子孙辅、孙軏去叫孙镗所率领的征讨甘肃的军队,骗他们说刑部有囚徒逃狱,抓获者有重赏,于是聚集了二千军队,孙镗告诉他们曹钦造反,率领他们去征讨曹钦。此时已是黎明时分,其子孙軏、孙辅看见东安门火光,率军前去,与曹钦军队交战,孙軏砍中曹钦的胳膊后战死,孙镗调令大炮和兵夹攻曹钦军队,曹钦知道败局已定,便窜回家中,仍率众拼力抗拒孙镗,一直打到午后才将曹钦军队消灭,曹钦投井自杀,自此,石曹之乱平定。孙镗因立下首功进封为怀宁侯,俸禄一千三百石,仍主管三千营。 晚年岁月 天顺末年,孙镗因为接受将士贿赂,屡次被弹劾,孙镗心中不安,请求辞官,明英宗下令解除他主管营务及府军前卫事务之权,仍命他掌管左府。 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下诏称宦官牛玉矫诏方使吴氏为后,于是废吴皇后,发配牛玉去明孝陵扫地,孙镗因与牛玉是姻亲而受牵连,被停支俸禄,闲住家中,孙镗上 书诉说冤屈,明宪宗下令供给一半俸禄,后又上 书陈述自己的功劳,从而恢复以前一样的俸禄。[19-20] 成化七年(1471年),孙镗去世,被赠为涞国公,谥武敏。 [以上内容由"liyuliang"分享。] |
苏谦益 (1913~200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苏谦益,1913年12月27日生,内蒙古托克托人。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原绥远省托县小学读书。1928年在原绥远省归绥一中读书。1931年9月在原绥远省立第三小学任教员。1933年1月任绥远中山学院附小教员。1932年参与组织反帝大同盟。1933年被捕入狱。1936年7月出狱,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先后任晋西北牺盟会特派员、牺盟会临县中心区党团书记、临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晋西北牺盟会办事处组织部长、党团书记。1941年1月任晋西北四分区专员、党团书记、大青山绥察行署专员、副主任、党组书记、绥察行署党团书记、绥蒙区工委委员、绥蒙区党委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底任绥蒙区党委宣传部长、副书记。1948年11月任中共绥远省委副书记。1949年初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委员、绥远省政府委员、副主席兼蒙绥分局企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绥远省财委会主任、蒙绥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1949年6月任中共绥远省委副书记、代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绥远省委代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1952年5月任中共内蒙古分局副书记、常委、党校校长,绥远省政治协商委员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兼市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1955年7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56年7月-1962年8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处书记。1957年任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处书记兼市长、市委书记处第一书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60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1961年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华北局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1961年10月-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局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文革”期间遭破孩。1978年9月任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2年7月-1989年10月任北京理工大学顾问。1984年初-1986年3月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赴江西省、河南省联络员小组组长、东北巡视组组长。2001年4月离职休养(享受正部长级待遇)。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001年4月离职休养,享受正部长级待遇。因病于2007年10月19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以上内容由"heheha"分享。] |
杨令德 (1905~198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令德,1905年生,内蒙古托克托人。上小学时办校报,自当和记者,开始给《西北实业报》投稿。1920年考入绥远中学堂(即现在呼和浩特市一中)第十一班学习。同年入张家口教会办的一所培植中学。1925年任《西北民报》、记者。1929年到1930年任《绥远通俗日报》总兼任太原《陆海空军日报》总。1931年到抗战前夕任绥远《社会日报》总兼任《绥远民国日报》、《西北日报》,同时任《大公报》、上海《时事新报》记者,主管绥远新闻社。抗日战争时期任《大公报》特派记者和驻陕西榆林特派员,兼任榆林《陕北日报》总。1948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任-甘宁青行署委员。1949年9月19日与董其武将军等39名绥远军政、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在《通电》上签名起义,起义后被任命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杨令德任绥远省政府副秘书长,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届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1985年10月2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逝世,终年80岁。 [以上内容由"★苹果★不哭"分享。] |
李裕智 (1901~1927)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裕智(1901~1927年) 蒙古族。原名陶克陶乎。内蒙古土默特旗河口南双墙子村(今属托克托县)人。幼时读私塾。民国10年(1921年)入归绥(今呼和浩特)中学读书,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组织学生宣传“五· 四”精神,-,申张爱国正气,成为“归中学潮事件”领导者。民国12年(1923年)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民国13年(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民国14年(1925年)春,受中共北方区派遣回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在包头组建中共包头工委,担任书记。9 月,组织石拐煤矿千余工人举行大-。10月,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张家口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加入该党并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民国15年(1926年),发动和领导包头铁路工人反“把头”斗争。赴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6月,参加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和军官学校,担任副总指挥兼第1路、第5路军司令。民国16年(1927年)10月上旬,率内蒙古人民革命军骑兵独立旅1、2营开赴伊克昭盟乌审旗,途经毛乌素沙漠时被害。 [以上内容由"wh0725"分享。] |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 |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由黄河两岸分布组成。左岸为古典园林景区,景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翡翠湖18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神泉、茶楼、戏台、珍禽观赏园、游乐场、翡翠湖荡舟、黄河母亲广场、喷泉广场、黄河大舞台、酒店、旅游商品店、餐饮等;右岸为库布其沙漠游乐园,旅游项目有沙漠冲浪、滑沙、骑骆驼、沙漠卡丁车、沙漠越野、野营俱乐部、沙雕区、凤鸣谷服务区、沙漠游乐区等。两个景区由跨黄河840多米索道连接,黄河有豪华游轮、渡轮和黄河漂流,也具有古典园林气息和自然地域风貌的景观,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神泉生态旅游景区总投资9800万元,共分两期工程完成。于2007年4月28日开始动工兴建,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6800万元,完成了黄河东岸的各项设施。初具规模,已具备接待游人的条件。二期工程在下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2010年底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自然景色优美,黄河流经此处形成山梁、湿地、河流、沙漠为一体的天然生态风景区。景区内有一眼常年流淌清澈甘甜的泉水,神泉因此而得名。 |
黄河万家寨水库 | 黄河万家寨水库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其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是黄河中游八个梯级规划开发的第一个,是以供水、调峰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防凌等综合效益的国家一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8.96亿m3,总装机容量108万kW。 万家寨水库建成后,高峡出平湖,这里许多地段的湖岸峭壁百仞,弯弯曲曲的湖面宛如一条碧绿的彩带,湖光山色秀美怡人,可与长江小三峡媲美。在库区游玩,不但能观赏秀美的湖光山色,还可领略具有浓郁黄河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领略明长城、烽火台的雄伟风采。 黄河万家寨水库主体工程于1994年11月3日开工,1998年10月1日下闸蓄水,1998年11月28日首台机组发电,2000年底六台机组全部发电,2001年底给太原进行了试供水,工程实际总投资49.14亿元人民币。目前工程的单项验收或鉴定已完毕,正准备工程的全面验收,尔后投入正式运营。 万家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9.48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48亿m3,多年平均流量790 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49亿t;年供水量14亿m3,其中向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供水2.0亿m3,向山西平朔、大同供水5.6亿m3,向太原供水6.4亿m3。枢纽发电后,电力分别接入山西及蒙西电网。 |
呼和浩特飞来寺 | 呼和浩特飞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飞来寺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单台子乡,距万家寨水库5公里,俗称“山神庙”。相传此寺是在一夜之间由一股狂风从南方搬来,故称其为“飞来寺”。万家寨水库建成后,飞来寺西的沟谷变成了“湖”,使飞来寺周围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关于这飞来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唐末宋初的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既没有风的呼啸,也没有云的飘移。就在人们已经进入梦想的时候,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龙卷风挟着一样东西从天而降。等大风过后,疑惑不解的人们才惊奇地发现,一座庙堂竟然出现在山神庙。就这样,当地的人们把这座在一夜之间出现的庙堂取名“飞来寺”。 飞来寺古老的传说与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八方的来客,值得到此一游。 |
云中郡故城 | 云中郡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中郡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土默川腹地,为战国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其城垣周长约8公里,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出土有汉魏北朝、战国、秦代的遗存。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为"钟鼓楼"遗址,曾出土北魏"大代太和八年"鎏金铜佛像一尊。城西墙外有古墓群。 云中郡故城遗址南墙长1920米,残高4.5米,宽6.5米,夯层厚8~12厘米。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城内地表散布的陶片瓦砾大都是汉魏北朝遗物,下土中有战国、秦代遗存。西南隅散布有石柱础、砖瓦等北朝遗物,原为一方形小城,当是官署所在。城西墙外有古墓群,曾发掘东汉闵氏壁画墓一座。史载战国赵武灵王曾于阴山河曲筑城,"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因名城为"云中",当是此城。秦置云中郡,城为郡治,汉因之,魏设云中县。此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城池。 该遗址为研究蒙古高原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被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