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柳林抖气河 | 柳林抖气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柳林抖气河景区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它以四十里抖气河为主轴,有柳林泉、清河文化雕塑园、水上游乐园、柳林县展览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玉虚宫、城乡建设规划展厅、南、北山公园等旅游景点,向东向西展开,形成城区景点群、旅游链。 |
柳林黄河三峡 | 柳林黄河三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黄河三峡景区景点众多,主打黄色、红色、绿色、古色四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 其中,以黄河三峡风情游为内容的黄色旅游是核心。柳林黄河三峡由黄河大峡、龙泉石峡、屈产峡组成,涛走云飞,美不胜收。屈产河与龙泉水分别从黄河两侧在同一地段注入,三河交汇,形成世界地理中十分罕见的水面十字路口。旁边就是天下黄河第一碛---土金碛,巨澜翻卷,浊浪滔天,蔚为壮观!黄河游艇冲浪是吸引游客的最大特色,徜徉母亲河是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梦。乘坐游艇在黄河中尽情冲浪,安全又刺激!河中翻卷的大浪花,两岸的峭壁与奇石,山上飘下来的粗犷山歌,使人恍若画中,仿佛梦中。 黄色旅游线包括皮筏漂流、快艇冲浪黄河、豪华古色游船中观赏黄河、拜天然黄河母亲峰、观神鹰报警与黄河天书、转黄河九曲阵、体验黄河“野战”、感受黄河擂台,乘索道缆车跨越黄河…… 红色旅游线包括坪上红军东征渡口、红军东征强渡黄河天险浮雕、三交镇红军东征纪念馆、-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山西省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旧址、党家寨刘志丹将军殉难纪念亭…… 绿色旅游线包括景区千亩枣林休憩园、柳树林观赏园,情人谷内天壶瀑布,绿水碧波的沙滩龙泉池。游客可尽情串枣林尝鲜枣,体验农家乐。 古色旅游线包括历尽沧桑的闯王寨、古色古香的三交下塌上楼子院、113(一柏一石三)座庙,五哥放羊群雕等,令人可生思古之幽情。 |
柳林观音庙 | 柳林观音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庙,又名观音堂、白衣庵,因山腰有一清泉,故名清泉山,观音庙后又被称为清泉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清碑碣记载,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五年(1665年)重修僧舍,康熙三十二年(1695年)对庙内各殿再度补葺,雍正八年(1730年)至九年(1731年)重修韦陀楼并山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庙住持圆贵广募财物再修殿宇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工程告竣。 庙坐东南朝西北,占地近1000平方米,布局为两进院落,中间以照壁相隔,两侧随墙开门,由山门入内为前院,建钟鼓楼及僧舍三间。后院之东建正殿,南北两侧建偏殿,中建韦陀楼。 正殿为观音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檐插廊,为明代建筑。南北偏殿分别为老君殿和三光殿,面阔各三间,前廊式单檐硬山屋顶的砖卷窑洞,属清代重修之作。后院现存的三座殿前廊均为木制结构。偏殿木雕风格独特,艺术精巧,正殿四十二块天花板排列有序,画面勾线流丽,色彩古朴典雅,两廊壁画保存完整。庙院龙口吐水,古柏参天,横挂在山门的“山明水秀”名匾描述着清泉山宜人的风光景色。 电话:0358-4010432 地址:柳林县城西10公里的薛村镇薛村河南古神坡 |
柳林香严寺 | 柳林香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严寺,俗称鸽子寺,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城东北隅山阜之处。四周幽香扑鼻的翠柏,给人一种肃穆幽静,华贵神圣的感觉。 寺前有碧波潺潺的抖气河环抱,後山有郁郁葱葱的佛塔山为倚背,使寺宇幽藏在青苍如黛,蓊然毓秀之中。又有青龙宝宁山腰的明代建筑玉虚宫,与古刹香严寺交相辉映。 寺座北朝南,周有堡式墙垣,内分七院十二殿,共有大小殿宇一百二十余间,占地六千一百六十平方米。寺始建於唐代,现存建筑为元代手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殿宇鳞次栉比,佛堂高低有序。主建筑分别有歇山、悬山、硬山式殿顶,各式琉璃流光溢彩,气势宏大。主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十王殿以及两侧的附属建筑,构成以元代建筑为主体,明、清建筑相配合的古建筑群体。 相传寺内有三件宝,即铁杆蒿梁、风磨铜佛像和山门鸽子。风磨铜佛高约一米左右,存於正殿,只要见生锈可搬至院内,见风复生光辉,金色如新。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古董商买价二千白洋,寺僧惜其珍贵,收藏入柜,秘不见人。 铁杆蒿梁,大约三丈多,粗约二十五厘米,横七竖八置於正殿梁间,属古今罕见奇木,游人到此先睹为快,叹为奇观。 |
黄河三峡母亲峰 | 九曲黄河蜿蜒万里浪淘尽千古风流,柳林县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风光独好! 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的地方,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接壤的地方,所以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这里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红枣第一镇”,也是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的所在地,黄河的雄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河大峡、屈产峡、龙泉石峡相聚于此,屈产河与龙泉水分别从黄河两侧在同一地段注入,三河交汇,形成世界地理中十分罕见的水面十字路口。涛走云飞,风云际会!景区内的土金碛,巨澜翻卷,浊浪滔天,千百年来黄河上过往船只无不闻之色变,无不遇之绕行,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碛”。 天然而成的黄河母亲峰终年栉风沐雨守望在这里,酷似一位母亲斜卧,眼鼻耳发均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被广大游客赞叹为“万里黄河第一人文奇观”。 这里所开发的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黄河冲浪里程达15公里,都力拔全国黄河旅游之头筹。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 景区地址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柳林黄河母亲景区 三交镇 柳林县辖镇。1958年建下三交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城35公里。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1.2万。薛三线县乡公路过境。辖下三交、坪头、坪上、青圪嘴、前街、下塔上、下堡、西山岭、庙圪塔、枣窊、庄头、长兴、沙坪则、党家沟、党家寨、党家岭、东峁上、高家山、高家墕、横岭、黄丹墕、、蒿圆则、靳家山、康家峪、石滩则、沙沟、南山头2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高粱、玉米、谷…… 详细++ |
柳林玉虚宫 | 柳林玉虚宫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宫,位于柳林县城一华里外,青龙城宝宁山山腰。该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以明代为主(五处)。该宫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高低层叠,四周翠柏成林。前有四十里抖气河环绕,与古刹香严寺隔河相望,交相晖映;有后明代古城墙围绕,宝宁山为倚背。 庙内建筑分布有七十二台阶至山门、玄天殿、观音堂、药王殿、圣母殿、子孙乳母殿等建筑。历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在这里举行香烟活动,是我县一处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 古人云:山之姿态,得树而娇,山之骨骼,得石而立。该宫四周翠柏繁茂,山静鸟啼环境幽雅,殿宇辉煌。主体建筑“玄天殿”、殿内有木雕神龛,内置明代真武塑像一尊;殿顶琉璃脊兽,殿前团龙照壁皆为明代万历年间,其工艺精湛,剔透玲珑,它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占地四万余平方米。(一九八四年七月柳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柳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1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电话:0358-4010432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 |
玉虚宫下院 | 玉虚宫下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柳林县城青龙城宝宁山 始建年代不详,主殿玄天殿匾额为明正德年间(1510年)。宫址坐南朝北,依山势而建,七十二台阶至山门,二进院,有玄天殿、观音堂、药王殿、圣母殿、子孙乳母殿等建筑。 主殿玄天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坐落在高大的砖砌台基上,周设栏板、望柱,前出垂带踏道。明次间辟隔扇门,稍间置直棂窗,前檐插廊,进深一椽,两山墙连接砖彻影壁,呈八字型,用琉璃拼成双龙戏珠图案。檐下斗拱为五踩双下昂,明间平身科出斜拱。梁架用材规整,彻上露明造,为四架椽对前搭牵用三柱,上用蜀柱托双步梁,再上用蜀柱、叉手、合沓托脊檩。殿台上置木雕神龛,内塑真武像1尊,高3米余,与建筑同期。 |
贺昌烈士陵园 | 贺昌烈士陵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柳林县贺昌烈士纪念陵园位于贺昌烈士的家乡山西省柳林县县城西南,紧靠307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12948平方米。1984年,柳林县人民为纪念贺昌烈士的丰功伟绩,由贺昌村委捐地,团县委开始筹建,1985年碑体竣工,-和聂荣臻亲自为纪念碑题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关心下,先后投资110万元修建了陈列馆、贺昌雕像、3个风景亭,50米花架、占地4亩的莲花湖。湖面为柳林地形图,湖的中央有莲花岛,岛内四面曲桥相通,寓意柳林四通八达,人民安居乐业。1987年,贺昌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昌 (1906~1935) 贺昌 (1906—1935)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工农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 原名贺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一士绅家庭。7岁上学。1918年考取离石县立高级小学。1919年,在五四-的影响下,和进步同学一道参加了反对-求荣县长贾占堂的斗争。1920年春考取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在山西最早…… 详细++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贺昌 (1906~1935) 贺昌 (1906—1935)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工农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 原名贺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一士绅家庭。7岁上学。1918年考取离石县立高级小学。1919年,在五四-的影响下,和进步同学一道参加了反对-求荣县长贾占堂的斗争。1920年春考取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在山西最早…… 详细++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吕梁昌盛农场 | 吕梁昌盛农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柳林县昌盛农业观光园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的龙门塔村,一道山脊连着三座山头,两面山坡大小七八条沟壑,总面积1500亩。园区开发治理以来,以建设黄土高原秀美山川,带动和示范农民脱贫致富,企业走出困境,职工就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奋斗目标。在董事长张应昌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搬山填沟造平原,修梯田、引水修路、植树造林,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十年共投义务工2.6万个。用机修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动土石方500多万方,将昔日的荒山秃岭,建成了今日环境优美的生态园。 目前的昌盛,花果满山,绿树成荫,田园碧翠,牛羊成群,百花园内鸟语花香,润泽园、科技园、文化广场、展览馆内文化迷人,梨园、枣园、葡萄园采摘风情浓郁。龙泉湖碧水环绕,俨然一幅北国江南画卷。 2005年12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百星农业科技示范场”,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 |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第二批省保) 时代:1936年 地址:柳林县城西35公里三交镇党家寨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位于柳林县三交镇党家寨村鏊则圪垯。民国25年(1936)4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28军军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在再克三交战斗中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时,不幸中流弹牺牲。198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特制《刘志丹烈士殉难处》柱型水泥碣标志,运来本县,责成有关部门树立以志纪念,同时批准该标志为省级革命文物。水泥碣树立于鏊则圪垯山顶,外作亭式掩护,下筑水泥、面石基座,四周围以栏杆,中间四柱支撑八角亭顶。远眺清幽,近睹庄严。 |
柳林三交镇红色景区 | 三交镇红色景区位于柳林县城西南37公里处,西临黄河,因地处中阳、石楼及陕西清涧三县之间,故名三交。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 1936年2月红军东征在此地强渡黄河,拉开了东进抗日的序幕。周恩来莅临此地,亲自指导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 景区包括刘志丹烈士殉难处、三交镇红军东征纪念馆和坪上渡口纪念碑、红军东征强渡黄河浮雕等。 刘志丹烈士殉难处位于三交镇党家寨村鏊子疙瘩山顶。该处南北两面均为大山,西临黄河渡口,地势险要。山顶长不过100米,宽不足30米,是一座光秃秃的红土小山头。1993年,当地政府在刘志丹殉难处修建了纪念亭。199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交镇红军东征纪念馆建在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现属柳林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的四合院里,这里有周恩来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刘志丹和-实物展室、红30军扩军处、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旧址、红军征粮处等,共14个展室。仅刘志丹烈士的图片、信件、批阅的文件、会议记录和所率部队遗留下来的实物等革命文物就多达500余件。 红军强渡坪上渡口纪念碑、红军东征强渡黄河浮雕 1936年2月20日晚8时,红一军团红2师5团的25名勇士从陕西绥德县沟口村下面的华石畔分乘8只小船驶出,向对岸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的坪上村进发。5团在坪上渡口登岸后直捣三交镇,全歼晋军1个营。坪上渡口,是红军东征最早登陆的渡口。红军东征领导人彭德怀、邓小平、周恩来等都在此渡河。红军强渡黄河浮雕,生动地再现了红军英勇强渡黄河的历史画面,浮雕旁的石壁上刻有红军东征简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柳林双塔寺 | 柳林双塔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柳林双塔寺 柳林双塔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清 地址:柳林县城西 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成化、正德、清嘉庆、光绪年间续修。 寺院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建正殿、戏台、山门,左右两侧建偏殿、配殿、鼓楼、双塔。占地面积1612平方米。 双塔屹立于山门东西两侧,俗称“雌雄塔”,两塔相距17米,用青砖砍磨砌筑而成,呈八角形,总高约19米,二至五层每隔一面开拱券形窗口。东塔内空可攀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柳林南山寺 | 柳林南山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寺 南山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柳林县孟门镇 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金大定年间敕赐“灵泉寺”额。清乾隆年间遭火焚毁,嘉庆年间重修,道光年间补葺。 寺院坐北朝南,长99·3米,宽42·6米,占地面积8860平方米。分为寺内、寺外两部分,寺内有大雄宝殿、地藏十王殿、三贤殿、观音殿、藏经殿等建筑。 寺外有源神殿、观音殿、圣境殿、眼观庙、火神庙、文昌庙、五楹祖祠堂、木牌楼等四个院落。 寺西、南两侧有僧塔600多座,为元、明、清时期遗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坪上遗址 | 坪上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坪上遗址 坪上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北朝 地址: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村东1公里 遗址位于黄河东岸二级台地,东面连山,南北临沟,地形较平缓,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0.5—1米,地面暴露有灰坑和多种类形的遗物。遗址东部有一段残墙,随地形起伏,呈南北走向,长约25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夯层比较清晰,为板筑平夯。年代分期与文化遗存大致可分为龙山晚期至夏、战国、汉。遗物有三足瓮、豆柄及一些素面泥质红陶残片、绳纹罐、板瓦、绳纹砖、光面泥质灰陶残片、瓷片、兽头、瓦当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