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临夏州 >> 临夏市

临夏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东公馆

东公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公馆是临夏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就河州砖雕、木刻、彩绘的集大成者。它是解放前“西北三马”之一的马步青为其修建的公馆别墅,因位居市区东面而称为东公馆。  马步青,字子云,祖籍今临夏县漠泥沟,解放前曾先后任-第八战区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骑五军军长、甘新公路督办、柴达木屯垦督办、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人称“马督办”。其统治势力曾达到青海及甘肃武威、临夏等地,财大势重,是甘肃马家集团中的中坚人物。  1938年,日寇轰炸大后方,当时驻防武威的马步青为安全起见,将家眷送回原籍临夏,并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别墅。1938年动工,于1945年建成,历时8年,修建东公馆共用去各类砖60多万块,瓦100多万页,颜料千余斤,装饰砖、木雕花卉图案用去黄金10余两。该别墅因建筑精湛,规模恢宏,耗资巨大而起名东公馆,冠盖临夏,名扬全省。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东公馆由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接管,-将军曾在主楼通天楼三楼办公,1982年临夏军分区将东公馆40.2亩馆址移交地方管理,1992年6月1日东公馆被临夏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和1996年州庆期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霍夫曼先生、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中国伊斯兰协会会长沈遐熙、埃及华人马师援、沙特华人马月荷、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全国人大文联委主任聂大江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来这里视察。  东公馆主要的艺术价值为砖雕,大小189幅砖雕图案各具特色,堪称一绝,木刻及彩绘也堪称艺术精品,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砖雕作品为“百子图”,它雕刻的内容为葡萄,东公馆的砖雕作品为绽成元及其门徒所雕刻。绽成元(1903—1980)回族,今临夏市祁家庄人,民间砖雕艺人,15岁学绘画,19岁被当时临夏砖雕名家马一奴斯收为徒弟,传授砖雕技艺,很快成名,被誉为“马门”,在20世纪30年代,他应邀为马步青修建“东公馆”私人官邸,其代表作有“山村小景”、“百子图”、“双品富贵”等,绽成元的砖雕擅长花草、山水、各种植物、虫鸟、博古等,其雕刻细腻多姿,善于摄取生活的瞬间,以形态生动多变取胜,绽成元晚年又创造水泥雕,为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发挥砖雕技艺开辟广阔的前景,砖雕有其独特的刀法,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宛若一刀刻成,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遍览河州砖雕,不论那一种图案,均不见人物活动的场面,这是临夏回族砖雕的重要特征,回族笃信伊斯兰教,真主独一,不崇拜任何偶像,所以,即便在客厅寝室,也不挂任何人物形象的图画,清真寺用吉祥主题,吉祥纹样,不用人物作品。东公馆所有砖雕作品都以实物图案为主,我们可以通过“百子图”来加以说明,一幅“百子图”,葡萄累累,使人垂涎欲滴,雕工精细,玲珑剔透。  西院为大五架旧式厅堂的四合院,相传这个院落居住的是回族宗教人士,在西院的东西两侧分别为“怀仁门”、“树德门”相互对称,东公馆从建筑学上来说为一座“田”字形庄院,其布局匠心独具,院内楼阁亭台,亭院相连,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共有大小189幅砖雕作品,一副“江山图”展现了壮丽山河的雄姿美景,红日高照,山势峥嵘无垠的碧空漂浮着白云,波光粼粼的江水环绕着小岛、苍松翠柏布满大地,山峦迭嶂,江面上白帆点点,松林中楼阁玉立,万里江山汇于一图,尽收眼底,周围雕刻着古典图案,两边是字迹秀丽的隶书对联,内容是“气度雍容开禩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下面刻着“芭蕉扇、葫芦、采蓝和笛子”借八仙暗喻马步青在官场被排挤的经历,东西二门对称着牡丹花瓶,仿景泰蓝特色,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精雕细刻,十分逼真,人称“双品牡丹门”,暗喻马步青当时的官阶地位是“二品官”。  东公馆主院俗称“通天楼”,其框架由二十八根通天柱构成,两端是两层转角楼,东西南各为大五架旧式厅堂,“通天楼”的门窗、隔板、扶手均为雕刻精细的木刻作品,它分别刻有牡丹、石榴及各种花草,尤其是过庭屋檐上的一对麒麟栩栩如生,逼真动人,宏伟的古典建筑饰以精妙的木刻图案,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富丽、金碧辉煌,东西南厅堂的砖柱都镶有铜制牡丹,它们起着减震和防震的作用。  东公馆的外院分别有观花楼、车马院、卫兵院、院内通道两旁栽着四季常青松柏,观花楼上的木刻龙凤翩翩起舞,神态各异。  东公馆—这座古典建筑艺术的殿堂,汇聚着临夏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尤其是砖雕艺术,是保存完整的砖雕精品,东公馆以历史悠久、构思严谨、造型新颖、雕工细腻、技艺精湛而著称。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前河沿东路35号    马步青 (1901~1977)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早年…… 详细++  马步青 (1901~1977)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早年…… 详细++

临夏东郊公园

临夏东郊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临夏市东郊公园位于东区显著位置,南邻城东四路,东靠北滨河东路,北侧为三易黄金水岸住宅区,西侧为李孟村史家社河滩地。公园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90年,为了充分发挥东郊公园综合功能,给东区群众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理想场所,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东郊公园现有基础设施景观大部分保留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升级,总投资1000多万元对公园的正门、围墙、动物园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并将其列为临夏市“两个共同”建设的十大项目之一和东区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    位于正门两侧的人工湖湖岸曲折自然,垂柳依依,碧波粼粼,小舟点点,而矗立在湖面之上的湖心亭是典型的临夏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并巧妙的将临夏建筑三绝融为一体。使东郊公园真正成为一所集观赏、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公园。    路两旁种植着松柏、垂柳、刺槐等各种植物,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杉,水杉在我国是一种稀有珍贵树种,它主要生长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排高大的水杉就是建国之初从南方引进的,由于这里气候湿润,土层肥沃,特别是水源丰富,水杉长势好,仅20余年就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道优美的景观。   园中的动物园,动物园内有非洲狮、狼、狐等10多种动物,百鸟园有孔雀、兰马鸡、百灵鸟等四十多种2000多只鸟类组成。东郊公园动物园自建园十年来,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在野生动物繁育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2012年成功繁育3胎非洲狮幼仔,不仅填补了临夏非洲狮繁育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吸引孩子们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起积极作用。此举得到了州市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好评。这三只非洲狮幼仔被正式命名为:“古古”、“河河”、“州州”,将作为我市的三个小明星,成为动物园的一张名片。    公园正中的这座雕塑是胡廷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初建于1993年,2000年由临夏市人民政府进行了改建,烈士的半身雕像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座选用的是黑色大理石,碑文镌刻着胡廷珍烈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光辉事迹,介绍胡廷珍烈士简要事迹(以碑文为主)。2011年10月建立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纪念碑正面镌刻着:“胡廷珍烈士浩气长存”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镌刻着0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撰写的“胡廷珍事略”。    胡廷珍革命烈士纪念馆分胡廷珍青年时代、胡廷珍革命生涯、各族各界群众吊念活动等部分。再现烈士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斗历程,展示0甘肃特别支部在大革命前后的活动经历,弘扬甘肃早期0员们忠诚坚定、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园中的牡丹园占地10多亩,园内有从各地引种的名贵牡丹50多种,1000多株,特别是紫斑牡丹以花色大、色艳、芳香浓郁而闻名于世,曾获中国第三届花卉博览会铜奖。临夏牡丹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从色彩上可分为:红、黄、绿、粉、白、黑、紫、蓝九大色系,最为著名的是红色的“金花壮元”,被称为牡丹之王,白色的“玉壶冰心”被称为牡丹之后,当它们在强光的照射下,犹如花儿里唱得一样:“白牡丹白着娆人里,红牡丹红着破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舒适舒心的休闲观光之地,投资1300多万元,在公园对面新建两大人工湖及园内水系水景、公园大厅、观光南滨河路桥,改造和美化公园的前大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精心打造了十里百亩牡丹观光带,投入1.2亿元高标准开发公园,经过高标准重新打造的东郊公园设施更加完善,景致更加优美要,档次品位更高。

枹罕山庄

枹罕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枹罕山庄,你用柔美动人的情怀,让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季里找到了半晌宁静与悠闲。以至于寒冬来临、风雪交加之时,我仍然久久迷恋着那片景色宜人的生态园而不能自拔。遥想着那片夏日里绿树成荫、风光旖旎的风景区,此时此刻,是否也是银装素裹?寒气袭人的季节里,那棵曾经让我在炎热夏季尽情纳凉的银杏树是否也是冰雕玉砌般地样子,冷得瑟瑟颤抖。  盛夏,酷热难当,于是和家人一同前往枹罕山庄游玩。  轿车沿着平坦的柏油路向临夏市西郊急驰,道路两边是一排排遮云蔽日的参天树木和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油菜花的香味不失时机地扑入车内,令人心荡神驰。一路上有很多同行的车辆,兴高采烈的样子。大概是被“山庄”的芳名所吸引,慕名前往,一睹“花容月貌”,顺便驱散心头的燥热难安。  以前,通过各种媒体领略过许多名胜古迹。如泰山的日出,黄山的云雾,华山的险峻,天山的冰雪,庐山的飞瀑……诸如此类名川大山不胜枚举。虽然未曾去过这些地方,但我却从枹罕山庄别有情致、浑厚纯朴的人文境观中找到了一份从容与安然。让我在夏季热浪滚滚的聒噪中纵情流览这片“小家碧玉”般的风景区,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游客,深深迷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我想,也许是这种纯朴的散发着农家气息甚至鲜为人知的休闲风景区,足以让我一颗燥动的心从中找到几分坦然。那棵不甚高大略显粗犷的银杏树,在酷热的季节里,让我带着几分落魄,蝴蝶般歇息其间,暂时疏远了火热的天气。  走进这片游人如织的风景区,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只硕大无比的“汤瓶”。这只巨大的”汤瓶“由瓶口喷洒出碗口粗的一股清水,游人随时可以上前洗手,感受伊斯兰风情。沿着一条古朴典雅、红砖铺就的小道迤逦前行,小道两旁流淌着宽约一拃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叮咚作响。道路旁边各种石雕假山错落有致,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其中,“花果山”的造型可惟巧夺天工。薄薄的小瀑布由山上飞泻而下,“水帘洞”在水雾笼罩下时隐时现。正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无光在险峰”。石雕孙悟空手执金箍棒“金鸡独立”,站在一块巨石上;火眼金睛眺望远方,一脸降妖除魔的肃穆神情。  顺着长满青苔、山水相依的林间小道款款而行,路傍顺势排列着情态各异的各种天然石块。有的像海龟,有的像企鹅,有的像螃蟹,有的像信鸽……石块上刻有文字,以说明这块石头形似何物,供游人玩味、鉴赏。山水相依处,还有儿童游乐园、篮球场、健身馆、茶苑酒肆、餐饮小吃之类,游人可以尽情消费,感受田园风光。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合院古居”,院门口整齐地陈列着十八般兵器,古色古香。信步进入院内,两张巨大的弓箭一左一右摆放在房檐下。弓身长约一米五左右,箭长一米。弓开满月,箭已上弦,直指苍穹,一触即发;弓箭背靠石碑,-“一代天骄”四个行书大字,颇具力挽狂澜之势。走进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动物化石“巨齿羊”,骨骼嶙峋,状如现代的牛一样大,令人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屋内依次摆放着古人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日常工具之类的。  走出四合院向北而行,山势逐渐陡峭。步履沉重之际,“剑峰关”挡住了去路。城门两侧各立一只巨石精雕而成的大鼓,-“珍爱和平、永享太平”。剑峰关依山势而建,地形险峻,虎踞龙盘。烽火台高耸入云,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游客在攀登寻古探幽的同时,可以感受一下教课书当中浓墨描写的长城风采,感受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士们生活起居、屯粮藏兵的军事“遗迹”。  站在烽火台上,周围的景观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不觉已是红日西坠。夕阳下的“长城”蜿蜒起伏,和周围的山岭簇拥环抱着山谷中的一面湖水。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微风吹起道道涟漪,有几只白天鹅在其间游来游去,极具诗情画意。此时的枹罕山庄宛若少妇沐浴在湖光山色之间,尽现风情万种。碧水连天之际,游人三三两两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夕阳的余晖浅浅地洒在湖面上,碎玉般四散开来,波光里戏水弄波的艳影,至今仍荡漾在我心中……

王竑文化博物馆

王竑文化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明朝兵部尚书王竑是临夏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弘治元年(1488)12月去世,谥庄毅,葬于河州城东。嘉靖十一年奉诏重修墓园,并编夫看守。1964年1月,王竑墓被批准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初,成立临夏王竑墓园筹建委员会,临夏市划拨7.2亩土地,开始原地重建。后又征地1.5亩,解决了路基等问题。20多年来,采取政府拨款和各族各界集资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两期工程建设,修起南北长140米、东西宽约70米,占地约5466平方米,建筑面积2040多平方米的墓园,使诰文碑、碑座和华表、石像生等一批明代文物和陆续发现的文史资料得到有效保护,成为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优秀爱国史学研究示范基地及省级文保单位,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加。2009年10月,临夏王尚书墓园更名为临夏王竑文化博物馆。2014年6月上旬,中国明史学会和临夏州联合召开中国·王竑文化研讨会,标志着王竑文化研究进入了国家级学术研究平台。

太极湖·太极岛

  介 绍 容量2.2亿立方米,湖面17.3平方公里,在刘家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之间,黄河之水折向西流,形成湖面,呈S形大拐弯,湖中有大小岛屿9处,两个面积较大的河心洲沙岛,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形。故该水面被称为太极湖,岛屿被称为太极岛。   太极湖以北是一望无际的沙洲,洲上千亩芦苇随风摇曳,水以岛美,岛因水秀。千亩芦苇荡内,水鸟嬉戏,天鹅起舞,栖息着灰鹤、白鹤、丹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益鸟,是西北地区罕见的自然景观。芦苇丛中各种珍禽益鸟栖息,岸边温棚如云,枣园、果园连片,各种树木长势茂盛,鱼塘星罗棋布,禾田阡陌纵横。   随着环湖公路的开通以及沿湖各式度假村的建成,这里已成为一处太极八卦旅游度假胜地。    甘肃临夏市

临夏万寿观

临夏万寿观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寿观在临夏市西两华里处“万倾塬头”,依北塬塬头五峰修建,观建于中峰,系河州八景之一。始建于唐初,1983年重建,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观,与崆峒山齐名。万寿观自上而下,共分七级,为观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殿、福禄殿、三清殿、混元阁,最高处于1994年建有七级宝塔,又名“乾元塔”,高43米。据河州志记:元,飞阳真人,在此-,成道羽化。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为文化旅游景点。  临夏砖雕,享誉海内外。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里,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门前有一幢“龙凤呈祥”砖雕影壁,历史悠久,保存基本完好。影壁由三帧砖雕作品组成,被人们称之为“墨龙三显”的图案居中,两边为“凤凰来仪”。  影壁是无可置否的艺术精品、文化精品和历史精品,是现存于临夏市的极其珍贵的文物,也是地方文化的最大历史疑案。它始建于何时,砖雕的作者莲池道人是何许人也,砖雕图案的渊源来由以及寓意所在,始终是临夏的历史之谜。还有,这块影壁历经历史的舛难沧桑,传奇般的留存至今,是极其不易的,所以入里探究其历史文化和推演历史之谜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龙凤影壁坎坷保护的传奇轶事  据清真北寺学董马拜克老人介绍,这大小两龙和两只凤凰眼中原来镶嵌有宝石,他在儿时就听老人们讲,若是天气要起雷雨,龙眼就会发亮,出现湿润之气,不久天果然便下起雨来。在雨中看这影壁,似乎大龙显身于云川雨水之中,活灵活现。一到夜晚,龙眼发光,远近能见到其放射的光芒。同时有龙眼凤睛为夜明珠的说法。后来,有个西洋传教士到临夏传教,一天夜里,龙眼宝珠和0桥下的一块河中洗衣洗菜玄石(据传天上陨石)被盗,连同洋传教士销声匿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龙凤有些黯淡了,不再能预报天气,深夜无光芒了。后来天下稍许太平时,由邻里绅士添补上了龙凤眼中的宝珠,但宝珠再没有从前的灵秀透晰了。民国十七年时,河州镇守使赵席聘酿造兵祸,纵火焚烧八坊,龙凤壁在马三保舍命保护下幸免罹难,被保存下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四旧、除四害、“文革”等运动中,人们用涂泥办法,改装成“忠字台”,画上毛主席接见-的宣传画,才将这块龙凤壁保存下来了。  古稀老人马拜克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保护龙凤壁的有趣故事:1966年,正值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高峰期,当时的红卫公社决定要拆除这幢代表所谓封建残余文化的龙凤壁,建造“忠字台”,于是派来家住临夏市场院门的泥水匠周尕成来负责拆影壁造忠字台的工作。就这样,周尕成带来了拆除影壁的所有工具,有榔头、凿子、铁锹等到了北寺门前。当时20多岁的马拜克也恰好在北寺的门前,他看见周尕成在地上将拆除工具铺了一地,同时在龙凤壁前还有几个十来岁的孩童在攀爬玩耍,而这时的周尕成却正对着龙凤壁,蹲在地上,眼睛一直盯着壁沉思,还不时地叹气、摇头。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周尕成忽然站起身说了一句“这可惜着吆,怎么拆!”说完就没有收拾工具走了。其实,周尕成是到公社里去请示了,得知公社里的人要求周尕成将影壁改成“忠字台”,把主席像画上就行。于是,周尕成就心生一计兴冲冲地跑去,召集自己的帮手从西关小学院里把拆卸的旧城墙土运到北寺门前,在墙土里搀和上茅草,用草泥将整块龙凤壁裹起来,变成了一堵墙,然后“墙面”刷上白石灰。就这样,他“顺利完成了”工作。  随后,公社找来画师马耀良在做好的墙面上画毛主席和-接见-的半身像,并配以当时流行的诗词标语。马耀良在画-时在其肖像的眼睛里多添了几分白色。后来让他画附近王寺门前忠字台的一副毛主席去安源的肖像,当画到领袖脚的部位时,墙面地方不够,他就添了几块石头来遮挡,有几个人就问他为什么不画主席像的脚而画上石头?马耀良就说:“毛主席在石头背后浪着哩(闲逛)”。就因为这句话和那个事,被递墨洗笔的徒弟告密,马耀良被问罪而锒铛入狱。  二、龙凤影壁图案初解清真北寺的影壁通体的龙凤影壁长达12.3米,高6.6米,厚0.8——1.0米,全部青砖垒彻,墙体历久弥坚,砖缝致密紧凑,建筑技艺之精,堪比现在的水泥光墙彩线划砖,构图呈现三帧相互映衬的雕刻图案。影壁中间有一帧大小双龙的图案,大龙在上,小龙在下。仔细观察,可见一大龙恰似父亲在上方云端显瑞,龙身在祥瑞的云朵之间显示为三段(细看为五段),而一小龙子在下方探出龙首来应圣,其余隐藏于水波雾霭之中。因此这副砖雕图案称作“墨龙三显”,或者“真龙交子”,左侧题款为“莲池道人意”的字样和两方刻印,分别为“千寅”和“周士鄘印”。观其影壁雕刻的主图真龙,忽而隐,忽而显、盘踞于阴云莽莽之中,兴云吐雾,眼神中注视辅图幼龙之时的殷殷之情,而小龙嗷嗷仰首,似乎在泽野之中应父漂浮。两条龙都是侧面图像,大龙笼罩于云端,显得比较长,有明显六弯共计十二弯之多,两足三爪,龙头硕大,龙角柱状耸立似麒麟角,面目威严狰狞,头部无鬃毛,龙嘴周边呈锯齿状唇围,龙嘴似乎显示为克制内心激动而呈现紧闭状,龙牙仅侧露臼齿一颗,似欲言又止,父爱如山,不免情面。面部两条龙须刚劲悠长,呈现向后漂浮,可见的龙身有蛇鳞形状,蛇身特征明显,龙的尾巴下垂分成九叶,而小龙则在波涛之中通体被海水掩盖,只探出头颅,嘴巴大开,牙齿、舌头一直舌咽尽览无余,张口呼喊,尾巴游弋,似乎欲想腾出水面寻求拥抱。参悟此图有两个感觉,一是图案荫趣如生,父子情深堪比天地,似有风雷浓云,有雨润生生之感,二是父在九天,腾渊万里,在泽野河涛间寻觅爱子,盼子行健。  这幅龙的左右两侧各雕刻有对称的“丹凤朝阳”和“彩凤昭月”图案,也称作“背仰凤凰”和“腹仰凤凰”。“背仰凤凰”在右,图案凝重端庄,婉仪有淑,图案里刻有梧桐、牡丹、青松,下端有表示山河社稷图像的水波和山石。“腹仰凤凰”在左,则配有梧桐、幽兰、山石,左上方还有一块红月祥云,底下又为象征山河社稷祥和的水波和灵芝山石。左右两壁的凤凰雕刻,均见梧桐,凤凰姿态俊俏,栩栩毕肖。观察两凤凰图案,看见两只凤凰一颔首,一腹仰,映衬大小双龙,左右两凤雕刻虽在尺寸上略小于中间,但整体影壁雕刻刀法精巧细致至极,线条细腻,栩栩如生,气势恢宏,很有皇极之象,此非官坊大匠名家而不能为之。整幅砖雕影壁有传统雕刻的缠枝连方的方形图案,每帧图案边框都有祥瑞如意图纹,上下端都有“富贵缠连”的框架图案,框架上方馅子凹条内有两个楔子状的图案,一幅刻有孤单雏鸟独宿巢,另一幅雕蕊寒香冷隐士图(菊花),似乎隐喻着托孤民间隐士之意。顶部镌刻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椽梁、脊顶右龙左彩凤,青瓦丹墀,富丽端庄,宏厚中正。  清真北寺里有块石碑,它是1995年立的。碑文记载,临夏市清真北寺影(照)壁,建于清乾隆辛酉年间(1741年),距今已有272年。其顶为仿木式结构,中为“墨龙三显”,两侧为“丹凤朝阳”、“彩凤望月”,整体寓意为“龙凤呈祥”,是幸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砖雕照壁。  总之,龙凤影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它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正因为如此,北寺影壁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它是古河州的一块“瑰宝”,我们应该很好的去保护和研究,尽可能地把它的历史文化积淀挖掘理清出来。(马占云曹小栋)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市人民公园(临夏红园)位于甘肃临夏市西郊,是一个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江南式园林。红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4公顷,由清晖轩、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怡乐厅、动物园六个部分组成。红园以池、馆、树交相辉映,两头大,中间细,呈葫芦状。园内花木扶疏,姹紫嫣红;湖水如镜,小溪涓涓。      红园内建筑结构精巧,木结构牌坊的正门用六根大柱托起,中间用七级云斗支起歇山式主楼,两旁有歇山式边梭,檐下装修均为精巧的木雕、砖浮雕珍品。红园建筑上独特的砖雕、木雕和河州彩绘闻名三陇,尤其是砖雕艺术,品种繁多,形象逼真,常常令游人叹为观止。   

临夏东宫馆

  临夏东宫馆   ——简介  东公馆位于甘肃临夏市城东南角,占地面积50余亩,1945年建成。是原-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的私邸。馆内建筑全系砖木结构,四座正院及附属设施呈“田”字形布局,四座院落毗邻处有天井一处,四角有门通向四个院落,天井正北为歇山式三屏并列一字形大影壁,壁心有回族砖雕艺人绽成元的砖雕名作《江山图》,是河州砖雕艺术的代表,东公馆兼容和汇聚了众多砖雕木刻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展示了河州砖雕、木刻艺术的精华,观赏价值很高,现为少年宫和旅游定点单位。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临夏南关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国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圣地之一,位于甘肃省临夏市解放路红水河边,是临夏穆斯林群众礼拜的宗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元代末年,以后随毁随修。      南关清真大寺占地3亩多,建筑面积为2074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礼拜大殿位于上层,沿着弧形阶梯拾级而上,是二层平台,平台与大殿之间有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大殿呈正方形,边长各21米,窑殿用汉白玉做成圆心复叶型壁龛形式,上刻《古兰经》。大殿中部有4根绿色瓷砖贴面的方柱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南滨河东路十里牡丹观光长廊东西总长6.73公里,占地120亩。观光带建设结合绿化带宽窄不一的实际,在保留原有乔灌木的基础上,大面积栽植临夏紫斑牡丹,营造滨河路牡丹风情线,点缀栽植鸢尾、金娃娃萱草、芍药、波斯菊等宿根花卉,连翘、丁香、榆叶梅等小乔木,20棵成年核桃树,全线修筑6个小游园,修筑小广场、自然式曲径小路,安放坐椅,作为牡丹、芍药、大丽花栽植的重点区域,营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十里牡丹观光带已形成景观,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和我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胡廷珍纪念馆

胡廷珍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胡廷珍纪念馆坐落于临夏市东郊公园内,进入公园,穿过花架长廊,信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胡廷珍烈士纪念园,烈士雕像屹立其中,庄严肃穆,胡廷珍烈士是临夏籍的第一位0员,也是中国0在甘肃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烈士的上半身雕像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座选用了黑色大理石,碑铭刻录了胡廷珍烈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光辉事迹,是开展党团活动和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现已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武警甘肃总队红色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胡廷珍 (1902~1933)   胡廷珍(1902—1933),字玉芝,家住临夏市小什字(今学前中心)。少时家道殷实,7岁人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聘名师教习书法、国画,练就一笔刚劲挺拔的北魏体书法,其国画亦功底不浅。民国八年(1919)胡廷珍以优异成绩从临夏凤林学堂毕业,考入兰州法政学堂。因校方停发助学金,他和同学赵文炳等带领学生--,反对校方停发助学金,校方迫于压力,恢复发放助学金…… 详细++  胡廷珍 (1902~1933)   胡廷珍(1902—1933),字玉芝,家住临夏市小什字(今学前中心)。少时家道殷实,7岁人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聘名师教习书法、国画,练就一笔刚劲挺拔的北魏体书法,其国画亦功底不浅。民国八年(1919)胡廷珍以优异成绩从临夏凤林学堂毕业,考入兰州法政学堂。因校方停发助学金,他和同学赵文炳等带领学生--,反对校方停发助学金,校方迫于压力,恢复发放助学金…… 详细++

临夏蝴蝶楼

临夏蝴蝶楼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甘肃临夏市前河沿路西端,是马步青为其四姨太张筱英所建的宅院。整个建筑施工历时5年,于1943年建成,现存蝴蝶楼正院一座。楼东西宽56米,南北长74米,建筑面积占地2660平方米,占地500亩,其主体建筑北面正中主楼为蝶身,面阔七间,歇山顶挑檐。两厢随楼相连的房舍呈半圆形为蝶翅,左右两廊与长方形六角亭式0相连为蝶足,远处望去犹如展翅的蝴蝶,因此得名"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八坊十三巷80号院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八坊十三巷80号院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街道前河沿社区,始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513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个建筑平面呈“L”型分布,由三个院落组成,分别为正院、车马院以及后花园。正院包括厅堂、东西厢房、堂屋及两个耳房;车马院包括砖雕长廊、岗楼、车夫房、马匹房;后花园包括砖雕长廊、水池;该院落建筑气势宏伟,布局紧凑,精致典雅,是八坊十三巷中最具有回族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临夏地区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典型建筑。  八坊街道   八坊街道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西南隅,东以解放路为界,西以环城西路为界,南以前河沿路为界,东南西三面与东关办事处相邻,北以拥政路为界。占地1.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城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辖王寺、坝口、蝴蝶楼、前河沿4个社区居委会,32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325户14384人。辖区内有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20个,中小学3所,清真寺7座。街道党工委下…… 详细++

老华寺

老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亦称大华寺、华寺等,位于甘肃省临夏市华寺街。据史料记载,临夏清真老华寺始建于1368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十年(1775)扩建。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市华寺街  

临夏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南街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城北街道 王竑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人民红园
东关街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西关街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八坊街道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临夏北寺照壁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人民红园
红园街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东区街道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城郊镇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袍罕镇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南龙镇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折桥镇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人民红园

临夏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