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临汾 >> 安泽县 >> 府城镇

府城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荀子 (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世系  《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为荀息,被封荀国故地以地为姓。  荀氏的传承为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曾为晋国中行将,故后裔别为中行氏,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吴,吴生荀寅。荀寅在与赵鞅的斗争失败后,中行氏族人为了避祸,又纷纷改回荀氏,这就是赵国荀氏的由来。  游学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入秦  他曾入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荀子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梁启超胞弟)。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帝术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以上内容由"new亮"分享。]

田泽林 (1922~198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田泽林(1922~1986年),曾名福旺,民国11年(1922年)生于山西省安泽县杜村乡小里村的贫苦农家。童年边放牛边读书。民国29年起在家务农。  民国30年杜村解放。翌年泽林任村公所通讯员。民国33年任村供销社经理。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6年任山西省安泽县委秘书干事,翌年调任该县四区区长。1949年随军南下。1950~1971年,先后任福建省建阳地委机关行政科科长、光泽县一区区委书记、光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组织部审干办副主任、永安机械厂党委副书记、省农垦厅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1971年4月,泽林调任福安县委副书记。1972年福安县规划修建庐山水库,泽林任总指挥。翌年,水库破土动工。他从资金筹措、工程擘划到劳力安排,均苦心经营。当时省、地仅向此水库投资100万元,不敷开支。他精打细算,节省各方面的开销。如当时水库每天需出勤民工2000多人,他广泛发动群众投工,动员水库所在地的湾坞公社出动1000多人,另一半劳力由他从其他公社抽调。每至暑假,他就召集福安一中、地区民族中学等校高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民工们深知建水库造福一方,自备口粮,轮班上岗,工地指挥部按日给民工以少量补贴。这样,既解决劳力问题,也节省工程费用。在施工过程中,泽林始终与民工同甘共苦。他与工地指挥部人员居于9平方米双人间的简陋工棚里,与民工吃一样的饭菜,与民工一道抡锤砸石、挑石砌坝。遇到危险时则挺身而出。一次运土的拖拉机由于路基松动,机身倾斜即将翻下山沟。他毫不犹豫地跳下路基,用肩膀顶住下滑的车轮,在民工们的协助下终于避免了车毁人亡。他对民工关怀备至,派专人将遇车祸的普通民工和患重病的工作人员送往省立医院动手术,亲自联系购买急救药品,不惜花费上万元予以救治,终使他们转危为安。鉴于工地生活艰苦,他对前来指导检查工作的省、地、县领导,从不搞特殊招待,而让他们与民工同吃同住。由于上下同心,艰苦奋战,至1974年水库竣工。此水库容量300万立方米,为当时全区工期最短、供水量较丰的水库。  1975年,泽林分管福安的政法工作。他秉公执法,任劳任怨。常通宵达旦与干警一道研究案情。时--集团横行,泽林处境艰难,但他顶住压力,挺身保护大批政法干警。  1977年泽林调任寿宁县委书记。1979年4月升任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分管政法工作。任上,他常深入基层搞调查,了解下情。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不计得失。在寿宁时曾跌断三根肋骨,此后肋部时时疼痛难忍。调到行署后一直坚持工作,极少就医。他克己奉公,一家5口生活费用仅靠他薪金以支撑,组织上要给经济资助,他均婉拒。  泽林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心系群众,衣着与农民无异。在县里下乡检查工作时经常步行前往,边走边察访,人称“步行书记”。他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虽长期身居县、地领导职务,却始终未替其妻安排工作。  1985年泽林离休,1986年2月逝世。  [以上内容由"东风襄樊"分享。]

王茂设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茂设,中共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男,汉族,1957.08生,山西省安泽县人,农学硕士学位,1975.07参加工作,1982.04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1975.07先后在安泽县和川镇、县水利局、县政府办、县委办、临汾地委组织部工作,  任安泽县委秘书办主任(正科级)、  临汾地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  临汾地区行署办公室信息科科长、  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期间1991.9至1992.7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第17班学习)。  1992.07调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任正处级秘书。  1996年任省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1998年任省气象局副局长兼纪检组组长,(期间2000.8至2000.9参加中国气象局赴日培训第15期高级研讨班学习)。  2001年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2002年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2003.06兼任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正厅级),(期间2005.06至2005.10,参加中组部举办的清华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6.11任省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7.12任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工作)。  2008.02任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2008.04任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以上内容由"斑朵菲茵Q"分享。]

张丰富 (1924~201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丰富,原名张凤书,男,汉族,山西安泽县人,1924年4月生,1939年12月参加革命,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至1942年11月山西安泽唐城联合小学校长,安泽第二区“青救会”秘书;1942年11月至1947年4月山西安泽农会常委,农会联合会秘书;1947年4月至1950年8月山西岳北地委党校学习,长子县委办公室主任,长子县、长治县政府文教科科长;1950年8月至1956年2月山西太原市人民文化馆馆长,市文教局文化科科长、市文教局局长,247厂教育科科长,215厂技校校长;1956年2月至1965年4月云南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校长,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工业专科学校校长、书记;1965年4月至1967年1月重庆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67年1月至1971年12月重庆工业学院、国营5077厂劳动;1971年12月至1984年12月国营5077厂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厂长;1984年12月离职休养。2011年6月经中组部批准,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4月20日11时56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0岁。  [以上内容由"noway"分享。]

莎蕻 (1923~200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莎蕻 (1923~2003)  原名徐永禄,笔名冰野、塞鹰。山西安泽人。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民族革命艺术学院文学系。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牺盟会协助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陕北公学高级班学员,边区文协三边文协副主任,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部主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师,《群众文艺》杂志主编,天津文工团创作部副主任,中南文联及中南作协委员、党组成员,武汉市文联主席团委员,武汉作协名誉主席,湖北作协顾问,专业作家。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红旗、红马、红缨枪》、《紫竹河上的姑娘》、《南国恋情》、《飞珠集》、《奉节的彩云》、《莎蕻文集》,长诗《秋林行》、《十二月的风》、《人民英雄董存瑞》、《朱总司令》、《白河曲》,组诗《塞外诗草》,歌剧剧本《拥军碗》、《时刻小心》、《内外夹攻》,诗集话剧剧本《他回来了》,主编《驼铃》等。  [以上内容由"大肚能容"分享。]

刘钊 (1925~201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钊,男,汉族,1925年生,山西省古县(原安泽县)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安泽县三区武委会教导员主任兼对敌斗争副总指挥、安泽县二区区长、组织干事、副教导员、云南省下关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师组织科科长、昆明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科长、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炮兵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2011年3月29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6岁。  [以上内容由"笨之蜗牛"分享。]

张力田 (1928~201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力田,1928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安泽县。1945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0月离休,成都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委员(正厅级待遇、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5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8岁。  [以上内容由"alvin"分享。]

张辉 (1926~201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辉,男,汉族,山西安泽人,1926年10月出生,1941年2月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译电员、股长、大队长、科长、政治协理员、解放军测绘学院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测绘学院政治委员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2年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以上内容由"lcl"分享。]

李则望 (1920~199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则望(1920-1993 )山西安泽人。1937年参加牺盟会。同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代科长。1945年毕业于延安俄文学校。后任华北联合大学俄文系教员。建国后,历任驻赤塔总领事馆领事,驻苏联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参赞,外交部第二亚洲司专员、美澳司副司长,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参赞,驻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大使。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1993年9月21日逝世。  [以上内容由"uurina"分享。]

安泰山

  安泰山位于安泽县城东南部35公里处,东北西南走向。东至长子,西至安乐沟,南至水泉沟,北至当中庄,主峰海拔1592米,总面积为663.7公顷。  该地区植物分布为全县最多之处,植物群落层次划分清晰可见,顶部是以五角枫和辽东栎为主的乔木林,中部是天然油松林,下部是以杨树、油松、灌木为主的混交林。野生植物有油松、辽东栎、五角枫、麻栎、漆树、野玫瑰、照山白等。  安泰山山大沟深、峰峦起伏,山峰林立,站在山顶能清楚地看到长子、沁水县城,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气慨。在春、夏两季能看到红色的玫瑰、雪白的照山白等其它地方不易看到的植物,特别是秋季,满山的枫叶在霜后的一夜之间全部变红,给人一种如到北京香山的感觉,宛如一座天然大植物园。   安泰山森林茂密,水源涵养丰富,崇山峻岭,溪水长流,山泉暗涌,星罗棋布,股股清泉汇流成河,依山而下,冲撞出千姿百态的石峡谷。平缓处碧波荡漾,峡谷处飞瀑流泉,激流汹涌,蔚为壮观。多处泉水溶为一池,三九寒天热气可见,淌流百米不冻,并有青草生长于其中,颇为奇异。据说,民国十五年(1926年),有一股龙王沟泉水,水质纯净,晶亮透明,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能强身治病,当时取样参加全省泉水质量评比,名列全省泉水第一。  安泰山可划分为三个级区:一级区为山峰顶部区域,属于植物保护区,距顶部制高点正西面约50米处有一座娘娘庙,传说很早以前,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鼎盛。与娘娘庙平行的正北面,直线距离约500米处,有一座老君庙,目前虽已不复存在,但遗迹尚存。二级区,包括风景点和风景林,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可供游人参观、娱乐、休闲等。三级区,北有桑曲村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军区党委旧址、小李村太岳行政公署旧址和-总司令与-军军长武士敏谈判划界分治旧址;南边有太岳行政公署第四专署旧址,有-亲自发动指挥浮翼自卫反击战指挥所旧址及-亲自主持召开的著名石槽会议旧址。  电话:0357-8522699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荀子文化园

  荀子文化园位于山西省安泽县城东部。亭台楼阁典雅别致,园内建筑全部仿战国风格。山门依山而建,蔚为壮观。荀子大殿,重檐庑殿顶,气势宏伟,风格古朴,殿内汉白玉荀子雕像依案膝地而坐,重现其当年讲学风采。书院广场,32根直径1米、高4.2米的石柱呈竹简圆形,寓意荀子32篇著作,待名人名家游览时留下荀子名言题词后镌刻其上。荀子塑像高28米。动植物标本楼共三层,为八角式仿古建筑,陈列有400余种野生植物标本。园内栽植白皮松、侧柏、松柏、五角枫等乔灌木100余种,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形成了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的自然景观。   荀子塑像建于县城城东,沁河东岸的况山,海拔1023.35米,占地42公顷,投资1000余万元,是集旅游、休闲、娱乐、观光、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荀子文化园自2004年3月开工建设,至今已有三年时间。现在前三期工程已经完工,四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荀子文化园在传播弘扬荀子文化的同时,引进本地所有乔灌树种,建成了一个大型植物园,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教学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荀子文化园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荀子塑像、荀子文化广场、登山步道、盘山车道、动植物标本楼。  电话:0357-8522699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安泽黄花岭

  黄花岭是山西省安泽县森林公园景区之一,位于安泽县城东17公里处。主峰海拔1355米,建有防火了望塔。景区林路总长25公里,309国道横跨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该景区乔灌木品种多,色彩丰富,林分结构稳定,充分体现出了物种分布的多样性,营林模式的多样性。景区内灌木主要以野生连翘为主,面积达21万亩,是我县野生连翘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里不但是黄花的海洋,同时,还有油松、山桃、山杏、刺槐、杜梨、沙棘、刺玫、胡枝子点缀其中,林分层次结构分明,是典型的自然生态经济林树种展示区。春季,连翘花开之时,满山遍野一片金黄,流光溢彩,景色十分壮观;夏季,青松翠绿欲滴,白色的刺槐花如繁星般镶嵌其中,引来天南地北养蜂人;秋季,连翘、山杏、山桃、杜梨、野山楂等相继成熟,果实累累,为勤劳的人民奉献出巨大的财富;冬季,可以领略北国风光,千里雪飘的奇观。拾级而上,踞于了望塔顶,放眼四季百花,耳听松涛阵阵,鼻吸淡淡花香,俯视309国道线连绵不断的车辆,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中,使人留连望返,心旷神怡。  电话:0357-8522699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马必河瀑布群

  马必河瀑布群位于县城南马必乡荆村沟,距县城60公里,瀑布群长达15公里,大小瀑布30余处。  马必河瀑布群四周群山滴翠,满山青葱,大小不同的瀑布随地势或轻盈缓慢,或急流直泻,千姿百态。瀑布两侧长满野芹菜、野薄荷等可食用野菜,水中有河蟹、河虾、鱼类等多种水生物。  夏季来临,水量增多,瀑布气势壮观,河水从断岩顶端凌空飞流而下,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化作通道彩虹,其妙无穷。而细微之处,水流如布帘一般,轻轻垂落,犹如断续的珠子滴落入潭,令人回味无穷。  金秋季节,山谷坡地,万紫千红,宛若一幅浓重的田园风光油画。隆冬时节,水流结为冰瀑,晶莹的冰帘冰漫、冰钟乳和千姿百态的冰花璀灿耀眼,尤为奇特。  电话:0357-8522699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马必乡  马必乡坐落于安泽县最南部,与晋城市沁水县相接,被誉为安泽县的“小江南”。本乡山高林密,水草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去处。.…… 详细++

安泽麻衣寺

安泽麻衣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麻衣寺位于县城北17公里处,县级马唐公路从山下穿过,交通十分便利。麻衣寺景区东至沁河,西至牛头山,南至罗云沟,北至磨沟,总面积210.5公顷。主峰海拔1057米,建筑于金代的麻衣寺塔矗立于山巅,沁河依山流淌,素有“沁湾塔影”奇观之称。  麻衣寺山,森林植被多样,乔木以侧柏、油松、白皮松为主。森林资源面积210.5公顷。其中天然侧柏52.3公顷,林龄50年,平均树高5.5米,平均胸径8.6厘米,郁闭度0.7米;油松林154.2公顷,平均树高6米,平均胸径11.2厘米,郁闭度0.7;灌木林地4公顷,主要有黄刺槐、连翘、醋柳、华北紫丁香等。县文化、林业部门较注重对此山的开发,简易通道可至山顶塔底,并建有小型凉亭等设施,常有游人观赏或求佛还愿。   

麻衣寺砖塔

麻衣寺砖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衣寺砖塔(第三批省保)    时代:金    地址:安泽县城北13公里岭南村西2公里南山岭上    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为金代建筑。塔高21.6米,第一级边长2.45米,并镶有石碣32块,四面筑有佛龛。每面嵌砖雕佛像两排,计17尊。第一级塔面与龛内共有佛像180尊。第二级四个面嵌佛像11尊。三级四个面镶石碣,四个面嵌佛像36尊。五六七级四个面各嵌佛像3尊,另四个面石碣上各嵌2尊。八级每面嵌佛2尊,九级无佛,全塔可看到的砖雕佛像336尊、毁坏21尊、尚存315尊。

郎寨塔

郎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寨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安泽县马壁乡郎寨村  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有过修葺。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12米。塔基石砌,高92公分。塔身八面呈弧形,南面有砖旋门。第一层八面分别辟有假门、假窗,假门、假窗上各镶一块碣石。正西面碣石上刻诗一首。二层上,其中一石碣有文记。一层檐下有出檐,上端用莲瓣砖、狗牙砖和条砖砌成,二至六层檐出均为叠涩,各层均有小佛龛,六级以上塌毁。

府城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府城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