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神池县

神池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八角古城

  八角镇是一座明代堡城,现在城墙四方合围,基本完好,南门尚存。据《神池府志》载,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砌砖堡圈周长4里,高3丈5尺,有东、西、南三门。八角堡当时地处神池关与偏头关防务联线,东南接神池堡保卫神池,西连西峪口驰援偏头,东北走利民堡与朔州呼应。这样,八角和利民、神池两堡就形成了三角形布防格局,同为三关边防要塞。所以,明朝嘉靖年间,八角堡设守备,统辖四堡,统驻守军377人。到了清朝初年改为八角营,派驻有守备、把总等官员,分掌军事和政务,常驻守军240人。雍正初年,神池堡建为县,八角属神池管辖,改八角守备为都司佥书;乾隆年间,又改为把总(武官);光绪时八角军事上属神池营。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八角堡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个军事堡城。  八角堡城内既无八角楼阁,又无其它八角形建筑,但为何称“八角”这里有个传奇故事:八角堡原址在现在城东北的土堡遗址,内里平垣,方方正正。传说,四周土墙已经筑起,正准备垒砖,有一天夜里民工们忽然发现一团五色光环从北面飘忽而至,落在筑城标记木橛上,光环里隐约出现一只五色狐狸。一会儿,光环和狐狸一起飘去。第二天,施工标记不见了。官员和民工循着昨夜光环飘去的方向寻找,结果发现木橛已插在城南一里外的地方。他们拔起木橛,便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官员们立即命令民工掘井,但见水源旺盛,泉水清甜,再看四周,北高南低,易守难攻,于是便按木橛所指,另筑新城。城堡建成后,便取“拔橛”的谐音,起名八角堡。这个民间传说说明八角堡真的是现在城北土堡遗址迁修的,或者那处堡墙遗址是明朝以前修筑的军事城堡。如此,八角堡的历史就更久远了。  明代嘉靖年间进士、诗人高叔嗣《苏门集》中有首“宿八角”诗为我们留下了八角堡曾为明代边关重镇的历史佐证:  严重金拆起,杪岁玉关寒。  行侣时相问,边城进更难。  归心惟日夜,客宾已星残。  仰见林中鸟,投枝亦未安。  诗刊逼真地写出明朝初年八角堡守关将士严阵以待、日夜思乡的情形。大约到了永乐年间,八角堡战事渐少,守堡官兵不必“投枝亦未安”,但仍为边关要塞,常有高级官员莅堡巡视。宣德年间,任按察副使的许铭到八角巡视留下的《巡边》诗,便足以证明八角堡当时还是边关堡城,只不过已无战事,兵民安宁了些。   八角南来日未斜,雨余风静少尘沙。   旌旗整整三关队,禾黍与与百姓家。   政善小隅无噬虎,邢庭清树有鸣鸦。   民安卒习真长策,却鲁从容不自哗。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为神池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县城文化馆内(时为中共神池县委驻地)。1948年4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及任弼时、徐特立等一行由晋绥边区出发,向河北省西柏坡行进时,经岢岚、五寨达于此,留宿一晚。听取县土地改革工作团土地改革和整党建党工作汇报。周恩来曾登西城观西海子。次日东去代县。1968年神池县革命委员会遂将毛泽东当年路居3间正房及办公桌椅、双人床原样陈设供人瞻仰。2006年县政府出资作了重新修缮,除原样保留毛泽东丰功伟绩馆外,增设了神池民俗馆。  1948年4月5日下午5时许,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途中经过神池县城,当时的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就把中央领导们安排在这座院落里。在这儿,周恩来发出了“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自救”的重要指导。4月6日早6时,毛泽东来到城西的“海子湖”边散步,他着重强调县委领导要解决好群众土改后的遗留问题,随后中央领导前往代县。  1958年神池县把这个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居住过的院子保护起来。1968年,神池县县委将这里的办公桌和睡过的床铺原样陈设,供人们瞻仰。  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损严重。2006年中共神池县委、神池县人民政府本着“修旧如旧,不改变革命文物现状”的原则,进行了彻底维修。  目前,馆内房屋整洁,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毛主席路居室三间;周恩来、任弼时路居室三间;制作了三个展厅,其中:毛主席丰功伟绩展厅一个;神池民俗展厅一个;书画展厅一个。展厅内容丰富、教育性强,有独具一格的文化墙和停车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是我县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时经常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神池地窨院

  地窨院也叫地窑院,是我国黄土高原古老而特有的居住方式。其建造方法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再在院角挖一条上下斜向的门洞,供人们出入使用。院中一般挖有渗井,用来收集雨水。部分人家还有专门养牲口用的家畜窑。现存的地窨院大部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人已搬出了地窨院,住上了砖瓦房,越来越多的地窨院坍塌破落,或者被填埋、复耕,这种别具风情的民居类型正在逐渐消失。这组照片于2006年1月拍摄于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境内。     忻州市文物普查队近日在神池县东胡乡铁炉村北侧发现了三座地窨院。  据介绍,这三座地窨院并列一排,其中东边一处保存最为完好,该地窨院呈长方形,长十四米,宽十米,深九米,共挖窑洞七孔。正面窑洞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内残存火炕和灶台;东窑有壁龛,可放杂物;南窑饲养牲畜;院门位于正南,门洞下设有排水道。  据官方媒体称,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气候复杂,山区人为生存而设计发明出一种冬暖夏凉、经济实用民居:即选好地址,先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壁挖穴,成为类似天井的院子,因形似“井”,故名“天井院”,亦称地窨院。  近年来,随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里的瓦房逐渐替代了地窨院,地窨院绝大多数已废弃不用,现保存极少。过去此类地窨院在晋南发现较多,在晋西北尚属首次发现。地窨院的发现,为研究地窨院的分布范围和山西民居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电话:0350-4243036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   

神池明长城遗址

神池明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明长城亦称“内长城、边墙”。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筑。自龙泉镇龙元村入境,至烈堡乡野猪口出界,境内约40公里。龙泉镇项家沟村一带为石城,烈堡乡南寨村至野猪口系土城,余皆土石混筑。长城依山就势,起伏曲折,十分壮观,项家沟南北石城顶宽1.2米,高达4米。关峡口两端筑有城头墩台,尤为险峻。远观雄伟蜿蜒,近登劳霸气酣畅,-之感由然而生。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千米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千米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千米,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凡到过明长城遗址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沉淀,明长城遗址更具有价值!  龙泉镇  龙泉镇位于山西忻州神池县。下辖: 140927100001 121 居委会 140927100200 121 新城街村委会 140927100201 122 旧堡街村委会 140927100202 122 西关街村委会 140927100203 122 南关街村委会 140927100204 220 斗沟子村委会 140927100…… 详细++

金山梁

  金山梁,海拔二千三百一十米,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东西走向,北坡平展,长满茅草,是天然牧场,早晚阳光闪射,满山金黄;南坡沟岔内松杉繁茂,柳桦丛生,浓荫蔽月。据说附近的大云寺内曾向南山多处移植松柏,而都未能成活,最后把寺内正殿门对着金山梁,小松树移回来才得以成活,繁茂至今。因此,寺内僧人感激至甚,在他们移小树途径的路上建了一座山神庙(至今庙还在),以慰金山梁之灵气,每月初二、十六必去祭拜。

大磨沟舍利塔

大磨沟舍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磨沟舍利塔  位于太平庄乡大磨沟村西500米处的摇铃山上,矗立着一座高4.6米的舍利塔;地面3.8米,地底0.8米,塔身10层,地面9层,地底1层;塔基径33厘米,覆八角石檐两重;塔身沙石,平面八角形,塔沿为风蚀剥落;八角密檐式塔顶,雕仿木斗拱。顶置莲花合龛,内雕石佛,龛顶八角系铃,覆以塔刹。相传原有此塔两座,忽一日见一和尚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顶礼膜拜,倾刻间狂风大起,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须臾,风静而止。舍利塔徐徐离地而起,一道彩虹划破天空,人们寻着塔顶八角的响铃声远远望去,只见石塔塔顶系着一条彩虹,塔基浮着一朵彩云飘飘而去,但不知飞往何处。舍利塔是我县为数不多的重点文物之一,全县仅此一座,据《神池县志》记载,这座舍利塔建于北魏年间,它古老的外表和装饰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体现。    太平庄乡  神池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太平庄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0.8万。宁岢、神朔铁路、崞水公路过境。辖太平庄、杨家坡、大磨沟、羊棚、郝家坡、凤凰山、西口子、小山儿、小南庄、圪坨子、邵家洼、宋村、红千岭、窝铺沟、磁窑沟、西岭、岭脚底、庞庄子、沙沟子、小磨沟、冷饭坡、板井、石坪子、长城梁24个…… 详细++

神池圆明观遗址

神池圆明观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山西省神池县丁家梁村,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圆明观。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但最后修建在清康熙年间。现存七级古塔为明代遗物。这座古刹,在宗教界有一定影响,有人说,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是神池人,他的出家地就在此处。前任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曾任过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的大德高僧请佛法师最早在此寺出家。  就这么一座古刹,在文革时期,惨遭破坏,佛像被打,僧人被赶。可是大殿犹存。近年来,该殿无人管理,风吹雨打,先是石雕砖雕被盗,再后是古壁画被盗,最后是大殿的倒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被砸毁,淹没在蒿草间。如今,只留断壁残垣,证明着曾经的存在。  电话:0350-4243036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   

谷思慎旧居

  谷思慎旧居,位于神池县龙泉镇南关三道街4号。谷思慎(1881-1946),字仲言,神池县龙泉镇人。1904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1905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期间先后发展阎锡山、赵戴文、温寿泉等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9月由太原赴北京请孙中山来晋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曾赴延安,后任晋绥边区参议员。1946年病逝于右玉县威远堡。  旧居坐北向南,东西长30米,南北宽32.5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清代建筑。四合院落,存正房,南房,西房,大门。大门面宽一间,进深四椽,前硬山后抱厦屋顶,檐下有装饰性斗栱。院内有仪门。(忻州文物荟萃)    谷思慎 (1881~1945)  谷思慎(1881--1945),字仲言,本县城关人,父如岗,曾任山西省阳城县儒学训导。 谷幼聪敏,涉猎群书,辄能背诵。性落拓放纵,善与人交,肝胆相照。服膺郑成功“灭青复汉”遗策,遂入哥老会,被推为“龙头”。 光绪二十九年(1903),谷借川资寻其伯父如墉。时如墉任山西大学堂总监,闻其在乡行事,与己思想不和,严加责备。思慎力陈欲读书进取,方允留读中斋(……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网  谷思慎 (1881~1945)  谷思慎(1881--1945),字仲言,本县城关人,父如岗,曾任山西省阳城县儒学训导。 谷幼聪敏,涉猎群书,辄能背诵。性落拓放纵,善与人交,肝胆相照。服膺郑成功“灭青复汉”遗策,遂入哥老会,被推为“龙头”。 光绪二十九年(1903),谷借川资寻其伯父如墉。时如墉任山西大学堂总监,闻其在乡行事,与己思想不和,严加责备。思慎力陈欲读书进取,方允留读中斋(……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由宁武县北上,出大水口村,进入神池县,起点为龙泉镇龙元村东南400米,由北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在朔州境内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入神池县,经烈堡乡,止点为大沟村西北2500米,向西北进入偏关县。海拔1500~1800米之间。墙体分为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4段,全长约2万米,沿线存关4座,堡5台,敌台5座,烽火台70座,马面96座。据《明史》、光绪《山西通志》记载,现存长城遗址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1573-1620)修筑。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段长城包含在内。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神池登山步道是中国北方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步道系统,是全国仅有的两条标准步道之一“神池登山步道依托管涔山原有山间小道和护林防火通道,将山区林区村庄和自然人文景观连点成线,全长50公里。  步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遵循了直接可再生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采取生态施工法,贴合沿途自然风景和植被,具健身、游览功能为一体”步道的路线设置犹如一条绳索,把珍珠一样散落在沿途的高山草甸、原生态村落等资源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完整美丽的“珍珠项链”舅舅家"位于山西省神池县东毛家皂村,处于步道系统的中心区域,是步道系统中一个特具原生态的村庄。  步道全程路线:红钎林入口—金山梁-----大安卯—天顶—岭头—西岭—三岔口---东毛家皂-----西毛家皂—大南口垭口----黄儿洼---山村林---三岔口—水泉梁村-----三岔口---西岭---岭脚底。

五岳圣母庙

五岳圣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五岳圣母庙,位于神池县八角镇细岭村山脚底自然村东300米的碧峰山顶。坐北朝南。南北长67.1米,东西宽25.6米,占地面积1717平方米。据寺内明弘治十七年(1504)创建碑记载:原名碧峰山五岳庙。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戏台、过殿、正殿,两侧分别建有东西厢房和东西门。南院称龙泉寺,北院称娘娘庙,建筑均为石砌窑洞。各殿均有壁画,分二次叠压分布,分布面积约30平方米,漫漶不清。寺内存明清碑4通(其中3通残)。1987年,神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风力发电景观

  神池以风大闻名,据史料记“风大时能横吹牛马使行者,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堕”。  经山西国际电力公司在几个点上实测,神池的平均风速为9.7米/秒,最大风速13.7米/秒。  县委、政府抓住机遇,积极运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480mw风力发电项目,项目一期工程投资4.8亿元,安装24个发电机组,初步选址为县城东南的坝堰梁。现在测风工作已完成,项目已由省发改委核准立项,2007年6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坝堰梁除有黄花漫漫,又有风车习习,将成为独有的人文景观。

佛殿碑

  佛殿碑,位于长畛乡史家庄村杨玉海家院中。青石质,螭首,龟趺座,通高1.63米,其中碑身高1.06米,宽0.74米,厚0.22米;龟趺座长1.2米,宽0.74米,高0.5米。正面碑首为二龙戏珠纹样,龙首向下,中雕一火焰龛,内置一佛像,首题“佛殿之碑”,碑文楷书,26行,满行42字,记载重修寺庙经过并叙述佛理。辽清宁七年(1061)岁次辛丑十月庚晨朔二十八日立石,清河乡贡进士崔口口撰文,朔州千佛院沙门可玄书。背面碑首纹样为二龙戏珠,额题太后哲皇帝圣皇后睿,碑文楷书功德人姓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悬空寺石窟

悬空寺石窟为忻州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石窟,位于神池县烈堡乡烈堡村西北约250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凿于明天顺四年(1460),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现存6窟,东西长100平米、南北宽80平米,占地8000平方米。坐北朝南。6窟并排而列,最大窟高8米、宽4米,深70米,最小窟高6.5米、宽3米,深1米。窟内佛像均无存,建筑均已坍塌。洞窟佛像毁于“文革”。现有明代“烈石峰辘轳悬空寺记”残碑1通,清代“悬空寺碑记”3通。2007年6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永祥山战场遗址

永祥山战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永祥山战场遗址,位于神池县义井镇永祥山村北约1000米处。1945年,八路军晋绥二分区36团与日军在横山一带周旋,7月24日,日军重兵围攻,八路军英勇奋战,团长高永祥牺牲。为纪念高永祥,1949年后,改横山村为永祥山村。战场遗址分布在两个山头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山头现存八路军构筑的掩体工事,工事环山顶呈圆形,底径30米,土石混筑,基宽不详,顶宽1.2~1.5米,内高0.3~0.6米,外高1~2米。(忻州文物荟萃)    高永祥 (1912~1945)  高永祥,又名吉祥,1912年出生于甘肃灵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贫使他无钱上学,从小便放牛、放羊、砍柴、割草。倔强的高永祥从心底里就不服穷,他看地主驮走他家的粮食心里十分仇恨。 1926年,在成衣店学徒三年的高永祥,自己准备另立店铺,独立经营干一番事业,却被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队抓了壮丁。 1931年,第二十六路军被调到江西“围剿”中央苏区……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网  高永祥 (1912~1945)  高永祥,又名吉祥,1912年出生于甘肃灵台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贫使他无钱上学,从小便放牛、放羊、砍柴、割草。倔强的高永祥从心底里就不服穷,他看地主驮走他家的粮食心里十分仇恨。 1926年,在成衣店学徒三年的高永祥,自己准备另立店铺,独立经营干一番事业,却被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队抓了壮丁。 1931年,第二十六路军被调到江西“围剿”中央苏区……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西海子

  西海子   神池县名由此而得。据《神池府志》载,“神池北距黄花岭,皆重恋叠嶂,鸟道虬盘,迂岭而下三十里,地少平,有水一泓,来无源,去无迹,旱不涸,涝不溢,鱼藻胥不生,湛然清澈,名曰神池。”相传古时有一女子,无婚而生双龙,龙子腾空而去,龙母亦不见,但见其羊水渐涨,遂成西海子,亦即神池之由来也。  现在,西海子水波荡漾,芦苇丛生,野鸭成群,游人无不为之倾倒。环西海子公路已硬化,正在筹划进一步加大周边山坡绿化建设等工程,将西海子建成生态旅游公园。

神池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龙泉镇 神池明长城遗址 圆明观 谷思慎旧居 神池烈士陵园 德合店油坊分店旧址 神池刘家宅院 圆明观 大狗儿涧村经幢 显圣寺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义井镇 永祥山战场遗址 西土棚龙王庙 义井侵华日军炮楼遗址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 石窊龙王庙遗址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八角镇 五岳圣母庙 八角遗址 解家围遗址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悬空寺石窟
东湖乡 梦楼寨遗址 木瓜沟龙王庙 达木河戏台 神池小寨遗址 铁炉窊地窖院 万家卯遗址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太平庄乡 大磨沟舍利塔 大荣寺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悬空寺石窟
虎北乡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悬空寺石窟 永祥山战场遗址 西海子
贺职乡 寺沟遗址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悬空寺石窟 永祥山战场遗址
长畛乡 佛殿碑 堡子梁遗址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悬空寺石窟 永祥山战场遗址
烈堡乡 悬空寺石窟 石湖龙王庙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大严备乡 马坊龙王庙 八角古城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神池地窨院 神池明长城遗址 金山梁 大磨沟舍利塔 神池圆明观遗址 谷思慎旧居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 五岳圣母庙 风力发电景观 佛殿碑 悬空寺石窟 永祥山战场遗址

神池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