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天柱山风景区 | 天柱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0龙,故名“龙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 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交通:天柱山距县城1公里,有油路可以直达寺庙的门外,中途坡道弯道专门进行了减速和防滑处理。太原康西公路(静乐的康家会——太原草坪区西村)路口到静乐100公里,忻州到静乐89公里,宁武东寨到静乐60公里。去芦芽山的游客,如时间允许可以顺便一看。 |
静居寺石窟 | 静居寺石窟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丰润镇丰润村南500米处,地处静娄公路之东侧。 静居寺座东向西,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8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门雕火焰券面装饰。石窟平面布局均为方形。规模较小,大部分宽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顶。除第四窟为晚唐时期建造外,其余均为唐代仪凤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为正方形状,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3号庙门蹲两个小憎。2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6号窟门北侧刻有“南天救苦观音菩萨”字样。所立碑文字较模糊,风化比较严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润镇 静乐县辖镇。1956年设丰润乡,1958年属火简明公社,1961年析置丰润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0.5万。太宁公路过境。辖丰润、李家会、庆鲁、南梁上、岩子、前润子、青家洼、高家舍、苏坊、河西、白草、黑土岩、湾子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运输、炼焦为主。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土豆为主。.…… 详细++ |
悬钟山 | 悬钟山,地处静乐东部康家会镇境内,其形似倒扣古钟,又名“馒头山”。高约150余米,四周560余米,顶部平坦,属天然花岗岩山体。留有古人类石坑、石井、石崖等遗址,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点。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康家会镇 静乐县辖镇。1956年设康家会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康家会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8.6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0.7万。忻碛公路过境。辖康家会、炭窑沟、新开岭、石壑子、南庄、尚书会、固镇、圪洞道、砚湾、东里上、铺上、帅家岩、瓦窑坡、沙沟、南湾、木要、悬钟、里湾、青龙庄、柳林、前曲卜、后曲卜、刘西、要子沟、石河、庄…… 详细++ |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 |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沂州市静乐县,总面积593.85公顷。 汾河川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静乐的省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项目治理范围北起汾河宁武界,南至汾河娄烦界,总长40公里,项目总投资5.7亿元,主要工程内容有堤防修复改造、水源地保护治理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汾河风采 | 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静乐文庙 | 静乐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静乐文庙始建于宋大观年间,明洪武二年(1545年)迁建于此,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书院(即明伦堂)、文庙,后历代屡有维修、增建。 文庙坐北朝南,为两座院落,文庙院内仅存大成殿、东西厢房。岑山书院内有明伦堂及东西两侧存心、养心二斋。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间出45度斜昂。明伦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静乐县城内鼓楼东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静乐汾河大桥 | 汾河大桥,坐落于流经静乐县境内的汾河之上。是静乐县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