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安康市 >> 旬阳县

旬阳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蜀河古镇

蜀河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蜀河古镇  蜀河古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美称。  蜀河一名,最早可推为西周建立之处,周武王封藩屏周时,封蜀国于河南南阳以北,贫瘠积弱的蜀国迫于楚国的扩张,率民西迁,曾在此停留,故此得名。  镇蜀河人文景点众多,文化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商客纷纷在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开当铺,设钱庄百余家。嘉庆年间,曾任旬阳知县的严如煜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蜀河“商贾云集”、为“汉江小都会”。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蜀河文化的繁荣兴盛。  民国末年,群雄四起,逐鹿陕南,特别是-统治期间在蜀河设兵站、起岢捐,对商业影响极大,一时间商业凋敝,各大商户纷纷外迁,以避战乱,仅留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辉煌的岁月!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位于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红军乡境内,距县城公里,是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也是陕西省“十一。五”旅游专项规划中南线重点建设发展的红色旅游景区。该园区集中展示了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旬阳大地的战斗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使。  “红军老祖”墓和红军纪念馆 位于旬阳县东部与镇安县、湖北郧西县接壤的双河区红军乡政府后一座小山上,山上绿树成林,气氛庄严肃穆,是一所地方性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二十五军及红七十四师在此进行过长达三年的革命武装斗争,在这一带和毗连地区建立过两个区苏维埃政府、9个乡苏维埃政府,无数红军英烈长眠在这块土地上。  所谓“红军老祖”墓,是指1935年10月10日,原鄂陕第六路游击师特务二班2名在碾子沟战斗中牺牲的战士的合葬墓。1935年,红七十四师转战旬阳潘家河途中,红军一名指导员(高中宽:红七十四师二营特务队指导员)和一名班长(尚**:红七十四师二营特务队班长)壮烈牺牲,长眠于九龙山下。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他俩合葬在潘家河丰积乡碾子沟,暗地里修坟、立碑、塑像,并在家里供奉烈士牌位,尊之为“红军老祖”。高中宽指导员生前曾先后为80多户百余贫苦农民治过病,当地人称他为妙手回春的“神医”。1946年,当地农民还自发筑墓树碑,纪念这位“得道神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旬阳县委、旬阳县政府对墓地重新进行了修葺,红军烈士墓所在的碾子沟改名为红军沟,安家村改名为红军村,丰积乡改名为红军乡,潘家河改为红军河,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一个以“红军”命名的地方。1958年又将烈士墓所在的生产大队改名为红军大队,将红军乡改名为红军人民公社。1984年更称红军乡;1996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原潘家河上游的圣驾乡、竹筒乡并入红军乡。  当年救民苦,青山埋忠骨;如今天地新,香火祭老祖。鄂陕边群众祭奠“红军老祖墓”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烈士墓被前后两座高入云天、峭如斧削的大山环抱着,山涧小溪潺潺似乐音终年陪伴着长眠的英烈。红军纪念馆有专职工作人员,隶属于旬阳县博物馆。纪念馆平均年接待前来参观、扫墓的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  为缅怀革命烈士,“红军纪念馆园区”于1977年4月25日开始建设。馆内有介绍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展览,有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座,碑文为原红七十四师师长陈先瑞将军亲笔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省文物局拨专款修建红军纪念馆,征集红军标语、歌谣、牌匾石刻136幅,也有毛泽东、李先念、程子华的题词碑,制作“红军老祖”连环画,征集红军遗物13件,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充分利用这一红色旅游资源,聘请远见旅研对该景区做了《红军纪念馆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征地25亩,政府完成”三通一平”工程;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县委县政府决定重修红军纪念馆,开发红色旅游线,通过争取项目,动员社会各界建设红军纪念馆园区。  1996年、2000年、2004年先后被旬阳县文教局、团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旬阳县中小学德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省旅游局将旬阳列为连接西北西南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旅游线重点县,红军乡被列为旬阳东线红色旅游点。  为了缅怀先烈,继承传统,弘扬“三创”精神,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奋力实现旬阳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推进现代河源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修建“红军纪念馆园区”。  2004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12.3万元;2005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2.15万元;2007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116万元;金鑫矿业老总何民主捐资50余万元承建纪念碑;红军乡在外创业的50多位能人捐款50余万元承建景区大门;青铜沟汞锑公司捐款25万元助建;县级领导和单位、广大职工干部、社会各界能人、当地百姓也纷纷捐款援建,捐款金额累计达20.4万元……  2007年12月28日,旬阳县正式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680万元的“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工程。当天,旬阳县还在红军乡举行了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动员大会,参加祭祀活动的干部和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建,不到一个小时就捐款86370元。  新园区位于旬阳县红军乡红军村红军沟口,规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已投入资金181万元,建设用地58亩,生态保护区40公顷,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景区大门、纪念馆、纪念碑、展览馆、老祖墓、祭祀广场、纪念墙、道路、征地、移民、绿化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960余万元。  2008年4月2日,陕西省旬阳县千名干部群众汇聚红军纪念馆园区,公祭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红军老祖”的红军烈士。 来自全县各地的干部群众向烈士敬献花篮花圈,在烈士墓前庄严地三鞠躬。中共旬阳县委、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旬阳县人民政府、政协旬阳县委员会领导代表旬阳县45万人民向“红军老祖”敬香。  红军纪念馆将建成集“瞻仰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生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国家AAA级精品红色旅游景点,以崭新、完美的形象向社会公众展示。

羊山生态旅游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旬阳县构元乡,区内地形多变,深切峡谷、高山草甸遍布,植被覆盖较好,常年温度适宜,夏季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不超过30℃,是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羊山生态旅游区共分为东庵八卦迷宫游乐园、清明河峡谷探险区、八里川观光游览区、羊山民俗文化村、羊山坪中心服务区、环境保育区等六大功能区。  从316国道旁的磨沟口进入直达羊山,约14km就是铁锁洞景观群,有阎王碥、鸡上架、打儿窝等,据光绪三十一年县志记载:“在县城东七十里,洞前有双眼,洞中黑暗约半里多,出洞有阎王碥,悬崖陡壁下临深溪”。铁锁洞原来是不能通车的,只在山间凿了一个小洞,两边用铁链固定供山民下山采买生活必备品用的,峭壁上还有拳头大的桩眼,70年代浙江人在此承包修公路时毁掉了铁锁洞修建了今天能通车的公路,非常可惜!站在铁锁洞里感到凉风习习,蓝天似一条丝带缓缓飘过,抬头可以看到山顶上的将军石,巍然屹立,不怒自威,阵阵山风吹过,满山绿树红花随风摇动,声响巨大,就象将军石在摇动旌旗,指挥千军万马作战一样非常壮观!从铁锁洞步行1里多路就到了清明河峡谷了。  清明河原名为“亲民河”。相传刘邦得天下后,常在此召集民众,请大家为国献言献策,治理天下,后人为纪念他亲政爱民的良德,把此处叫“亲民河”,几经演变,后人又改为“清明河”了。清明河峡谷地势险要,溪水清澈,夏日里冰凉刺骨。峡谷隐藏在郁郁葱葱,绿树红花掩映之间,潺潺溪水似天籁之音。峡谷形状各异,大的如澡盆,小的如一汪泉眼,那溪水忽而欢快地往下奔去,忽而又渗入地下,行得一段时间,又“嗖”的从地底下冒出来。这里面有八个紧密相连,如浴盆一样的河床,传说是王母娘娘带领七仙女到凡间游玩,游得热了,便在此沐浴,她们坐的地方就变成了今天这样的模样。清明河峡谷深切,植被茂密,冬季仍一片浓绿,峡谷中望郎瀑、吊香炉瀑布飞流直下,峡谷小溪,迂回蜿蜒,是探险旅游的最佳选择。  到羊山,不看八里川草甸,就是没有来羊山。羊山村民也把草甸称为“荡”。这里百草丛生,春季山花烂漫,万紫千红,非常壮观。奇怪的是,这草甸里却不长树木,前几年退耕还林,村民在草甸里种上大树却无一成活。还有一件趣事,这草甸中央有一个大地漏,据说直通汉江,深不可测,如果有人往里面扔下一块石头便会阴雨蒙蒙,不一会儿便会下雨,有好事者想要试一下,却被浇得像个落荡鸡一样。更奇怪的是这草甸周围连一块小石头都没有!让有心再试的人断了念头。像这样的草甸这里有七十二个,紧密连在一起,有老年人说从这边数是七十二个,从那边数又是七十三个,反正没有人数清过。一般的游客最多只能走到第三个草甸便会被向导或导游劝回,据说过了这里就满天迷雾极易使人迷路,所以我们更不敢再往里走了。这里不但适合百花生长,还有许多珍惜的中草药,如羊山独有的一碗水等非常名贵,价值不菲。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5月。此前,文庙建筑群除大成殿保持原貌外,两庑、憩息室等建筑残破不堪。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维修及几代博物馆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这座明朝建筑群恢复了昔日风采。文庙建筑群座北朝南,自前至后三重院落作台阶式上升,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保持了我国传统宫殿式的建筑特征。尤其古建筑雕梁画栋,美仑美奂,泮池水波荡漾,花儿嫣红,草儿碧绿,使旬阳博物馆在浓郁的古韵中又不失生机与活力。中院的西北角,有一千余年的古柏,树干粗可连抱,黛色参天。古柏旁立有一明代碑石,镌刻明万历四十四年旬阳知县陈士龙的《重修儒学碑记》。其碑以石叩击,响声清细如铜,与古柏合称“柏荫铜碑”,为旬阳一大奇观。  作为安康市目前唯一的一个县级博物馆,馆内配备有专职讲解员及其接待人员,年平均接待观众约三至五千人。文物征集与科学研究也不断取得成绩,曾多次受到省文物局、市文化文物局的表彰奖励。因而早在1994年即被旬阳县文教局确定为全县中小学德育基地,1995年被0陕西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旬阳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5月,以旬阳文庙作馆(所)址,位于旬阳县城关镇人民路10号院,2003年11月成立文管所,与博物馆合署办公。占地2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700平方米。内设行政组、业务组。有藏品保管、陈列、宣教、田野文物调查保护、安全保卫、财会(文档)等中、初级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含兼职管理人员)12名。本馆已收藏各类文物2000余件。现有基本陈列室两个,即“战国秦汉文物展厅”和“新出土文物展厅”。  旬阳县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天然太极城,汉江和旬河在旬阳县城交汇,由于亿万年来旬河河床不断下切浸蚀、沉淀堆积,使河床形成“S”型图案绕城而过,伊然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案。  阴鱼岛和阳鱼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惟妙惟肖。最为奇特的是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极城。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诗句描述:“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证明太极城的称谓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旬阳太极城亦得到-最高阶层的赞叹。民国20年间,旬阳当地大财东张瑞亭之子张飞生,时任-陕西省第二司令、综合旅长,其父逝世后,-高层蒋介石、于佑任、杨虎城、何应钦、张学良、邹力子、章孝慈等同署名送墓联五幅,书:“灵山刻就天书字,旬水绘成太极图”、“万卷天书悬灵案,一轴太极挂夜台”、“怀抱一座金城,腰缠两条玉带”。其中的“旬水绘成太极图”和“一轴太极挂夜台”量块墓碑,2003年在小河北发现并收藏于县博物馆中。

旬阳天然太极城

  旬阳天然太极城  旬阳县城是天然太极城。汉江和旬河在旬阳县城交汇。由于亿万年来旬河河床不断下切侵蚀、沉淀堆积,使河床形成“S”型图案绕城而过,依然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案。阴鱼岛和阳鱼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惟妙惟肖,最为奇特的是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极城。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诗句这样描述:“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证明太极城的称谓由来已久。而在解放前民国时期,旬阳太极城亦得到-最高阶层的赞叹。民国20年(1931年)旬阳当地大财东张瑞亭之子张飞生,早年追随蒋介石,时任-陕西省第二司令、综合旅长,其父逝世后,-众元老蒋介石、于佑任、杨虎城、何应钦、张学良、邹力子、章孝慈等同署名送墓联五幅,书:“灵山刻就天书字,旬水绘成太极图”、“万卷天书悬灵案,一轴太极挂夜台”、“怀抱一座金城,腰缠两条玉带”,其中的“旬水绘成太极图”和“一轴太极挂夜台”两块墓碑,2003年在旬河小河北河滩上发现并收藏于县博物馆中。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作诗来描写太极城之美:“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极突现山城秀”、“南望汉江,北镇旬河,江河锁钥旬阳城;东倚灵崖,西依林园,秀丽妖媚太极城”。旬阳天然太极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太极城内的主要景点有旬阳文庙,是陕南较大的一座县级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以国宝级象牙算筹和北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最;还有灵崖寺省级森林公园,孟达墓、文星塔等人文景观,可在宋家岭观景台欣赏天然太极城,旬河漂流也是来旬游客必选的游乐项目。

公馆乡风景区

  公馆乡风景区  旬阳县公馆乡风景区山势奇特,有张良问卦、神龟望天、群驼饮水等奇观,有张良饮马谷、拴马桩、张良庙等遗址,西沟村的黑龙洞、黄龙洞瀑布气势宏伟,引人入胜。  公馆乡位于南羊山北麓,距县城8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秦巴山区独特的魅力,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神奇的传说。汉代贤人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生退隐之心,遂隐于公馆。因此,公馆一带的公馆指张良旧居,其他如落驾、圣驾、迎驾沟等名都源于此,说明公馆乡从汉时起便富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  公馆自然景色秀美壮丽,生态植被保存完好,河流清澈。新田湾村松子山,如枯松挺立,又似玉女婷立;骆驼山似巨驼俯首饮水,众石山又形成群驼举目远眺之势,惟妙惟肖;更有癞-想吃天鹅肉景观,-张开贪婪大口,伸出长长的舌头欲跳向空中,而天鹅急欲张开双翅远走高飞,真乃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娘娘庙正殿皆是石壁开凿而成,险峻陡峭,每逢节日香火不断,祈求娘娘神灵护佑子孙健康平安;西沟河是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入口便闻隆隆之声大作,响水潭名不虚传,汹涌的西沟水似从天而降,扑向悬崖,蔚为壮观。进入两山相挟的西沟里更如世外桃园,成片桑林,苍翠欲滴,阡陌纵横,鸟语花香,芬芳四溢,龙泉瀑布就挂在这里。她共分为五级,有龙眼、龙鼻,皆有桶粗泉水喷涌而出,跌落潭内。喷珠溅玉,天女散花都不能形容她的美丽。最为奇特的是泉水,时涨时落,涨落时呼啸之声不绝于耳,如龙鼾一般,潭水夏季冰凉刺骨,严冬雾气袅袅,清澈见底,沁人心脾,在这里汇合后又迅速奔向下一级瀑布。沿绝壁攀援而上,有许多古代术士练汞制丹留下的遗迹,可充分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西岱顶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位于石门镇境内,旬阳县最南端,是旬阳、竹溪、平利三县的界山。自古就有一脚踏两省三县(湖北省竹溪县、陕西省平利县、旬阳县)之称。海拔1544米,是该镇最高点。此地脚踏旬阳、平利、竹溪三县,眼望陕、鄂、川三省,登上西岱顶远眺,但见山峦起伏,峻岭秀逸,云雾缭绕,犹如腾云驾雾,近观周围,雄奇秀雅,古树参天,浓阴蔽日,林间各种盛开的山花,景色宜人,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西顶岱旅游景点众多,比较著名的有药王殿、石庙、西圣宫、普佗山庙、财神庙等古庙,石人、石船、福洞、神像、香炉山、青龙寨、百步梯等有17座石碑记载着西岱顶不同朝代、不同年代的修建与香火旺盛状况,金顶通道上有石狮一对守望,以岩石开凿建造的龟碑一座,工艺及艺术价值颇高,道路上依稀可见的古栈道,客栈残迹及逶迤起伏的九头狮子包,   近年来,该镇按照“修旧如旧保原貌”的原则,修复药王殿、西圣宫、普佗山庙、财神庙等古建筑,新建旅游星级厕所2座,景区服务中心1处。沿途有龙潭八景,“石门”古迹,青蛇沟的青蛇洞,谌家院的“灭火棉牛”、“三星共照”、“龟蛇二将”、龙套湾的“四水归塘”,林家湾古树,王家坪夫妻树,盛产“贡米”的秧田坝子及清代古庙建筑遗址等,名胜古迹盛多,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土漆、核桃、猕猴桃、天麻、木耳、玄参、金材等林产品和名贵药材资源丰富。因该地无工矿企业污染,空气清新,史称“小武当”。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氧吧,该镇水泥硬化路与十天高速公路相接,交通便利,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西岱顶风景区   石门镇  石门镇位于巴山北麓,旬阳县南端,东与本县赤岩镇、铜钱关乡相接,南与陕西省平利县、湖北省竹溪县相临,西与安康市坝河乡、本县桂花乡相连,北与本县神河镇接壤。国土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85人。乡政府设在谌家院。 本乡属山区地带,以中山为主,地势东南西低,西东地形剖面呈“L”形,海拔460-1480米。河流属汉江…… 详细++

旬阳太极观

  太极观位于旬阳县老城西城门外瓮城右侧的“丹凤衔书”崖下,太极河“环城曲水”之上,似从洞儿碥徒峭的岩壁中突兀而起,“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风格独特。殿宇灿烂辉煌,仙真金光妙像;亘古明王宫府,今民祈福安康。  据光绪版《旬阳县志》记载:“洞儿碥道观兴建于明代”。“中华民国季春月吉日”《补修俳忧楼碑序》曰:“洵邑西城外丹凤衔书下洞儿碥,明王宫庙前旧有俳忧楼,夫所谓俳忧楼,即今演戏处也,同治癸亥年焚毁,仅有形迹至同治九年是岁庚午县王孙公以奴事神治民所应尔论饬绅商……”。1982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曾维修交文博单位使用。  太极道观修复工程2009年9月16日开工,2010年8月8日工程告竣。重新修复的太极观由大殿、二殿、藏经楼和道钟亭等主建筑构成并与“复魂洞”、“天梯桥”、“大栎树”、“迥龙潭”等风景点相连接,移步换景;秀木葱茏,险峰叠翠,洞潭相接,观楼亭廊呼应。  太极观是太极城一日游的集散点,东有“灵崖芝草”、孟达土丘和文兴塔;南有“文庙”大成殿、“柏荫铜碑”和“博物馆”;西有“丹凤衔书”西城门、古城墙、西炮台、太极城森林公园;北有“环城曲水”、八卦景观步道、古佑圣宫遗址、孝山碑林、毛泽东时代的烈士陵园等诸景环绕。太极观藏经楼内设有“中华太极城书院” 和“太极城道文化图书馆”,一楼还设有服务部,游客拨墨提词,购物纪念。

旬阳天门山

  旬阳县天门山位于旬阳双河镇水洞村与关口镇大庙村交界处,距离县城大约95公里,属于南羊山系,相传为汉相张良辟谷南羊山常居之地,因山势相连造型奇特状若八卦,又称八卦山。山上以莽莽原始大森林为主,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奇山异峰林立,主峰上的天门山高耸云端,在主峰上有一神奇山洞穿山而过,洞高50余米,宽48米,当地人称之为“穿山眼”,传说为二郎神杨戬担山赶太阳,用芊担头挑山形成了天门洞。透过山洞,只见对面浮云缭绕,俯视可见农家炊烟,有诗为证,“鬼斧神工造天门,千年神话传古今。旅游赏景越奇境,腾云驾雾非凡人。” 好一个坠落凡尘的天上人间。   天门洞千百年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成为人们祈福许愿的灵地,登天门祈福习俗,已成为当地人们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成为追求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曾有诗为证,“鬼斧神工造天门,千年神话传古今。旅游赏景越奇境,腾云驾雾非凡人。”沐浴着大自然带来的灵气,体会着自然界的神功造诣,如身临仙境一般,誛没了自己。旬阳天门山,用它的险、奇、俊、秀征服着每一位去探访的人们;旬阳天门山,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旬河是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腹山之中,常年水量相对稳定,水质清澈,或缓或急,蜿蜒曲折,滩头深潭甚多,非常适宜做水上漂流活动。漂流河段选在两岸风景优美的清泥湾至太极城祝尔慷大道外侧河堤游乐中心段,是太极城重要的旅游项目,全长12km,途中多险滩,多激流,漂流期间既刺激又浪漫。  旬阳县城因位于旬河以北而得名,旬河的水绕城而过,随山势回旋,水面较宽,河床中遍布大石头,有不少急流险滩。每四五人一组,分坐15只橡皮船向河下流漂去。由于河水太急,而水中石头又多,第一处险滩就翻了六只船,激起一片笑声和惊呼声。由于此处河水尚浅,因此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危险。觉得过一次险滩不过瘾,甚至又抬了船返回来再漂一次。  漂流到较为开阔的水面,乘坐的皮艇首先开始挑衅打起水仗。顿时,在调动下,各艇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水花肆溅,喊声叫声响成一片。只见参加战斗的人个个跟落汤鸡一样,其情景不亚于傣族的泼水节。水仗几乎是漂一路打一路,其结果是有呼吁暂停的,有俯首称臣的,有和平共处的,有精疲力尽而任人宰割的。战斗的趣闻数不胜数,如果漂流未到终点,那么战斗的精彩场面将会层出不穷。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008米,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素有“陕南小武当”、“南终南山”之称。  鬼谷岭常年云烟缭绕。云是山岭的屋;山岭,是云的家。浩浩云雾、铺海百里。在云海的涌动中、使鬼谷岭常年沉浸在虚幻的仙境里。鬼谷岭在云山雾蟑的深处,隐藏着许多世人罕见的神奇。  鬼谷岭座落在石泉县城以北约30公里的红卫乡官田村境内,鬼谷岭天台观始建于西晋,发迹于隋唐鼎盛于明清,历史上被誉为道教圣地。被毁于“文革”中,现在的天台观殿宇全部毁坏。昔日的玉石栏杆散损于地,道观的南门石枋尚存,柱基石周身雕有莲花纹饰,飞龙缠身,图案细腻清晰。石门枋正中,刻写有“云雾天堂”4个大家,虽然雄资古穆,但已被炸为两截,门前有两个雕狮子,身高1.5米,造型生动,气魄不凡,但缺脚少腿。另外,天台观遗址,观还存石碑14块,最大的石碑高达1.9米,宽0.9。该遗址经专业人士及鬼谷子文化研究会人员多次考察论证,其历史渊源,民间传说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都研究的比较透彻,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研究鬼谷子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鬼谷岭四周,群峰簇拥。站在岭上,放眼望去,四面群峰低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象无数的航船、无数的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这时候云动船摇,水动岛飘,鬼谷岭森林公园变成了一个偌大的苍茫碧海。  鬼谷岭景区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南接红卫宫田移民新村,北至三县寨与宁陕县狮子坝接壤,西抵银桥乡大坝河,东到迎丰镇杨家山,云川三宫庙,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2004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该景区有千米以上山峰47座,主峰鬼谷岭海拔2008.9米,周围有三县寨、火烧寨、九台山、一根笋、笔架山等五座山峰环拱其侧,被誉为“五龙捧圣”,该景区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体,奇峰秀岭为骨架,山泉溪流为脉络,名花异草作渲梁,再加上古观古孝,名人遗迹点缀期间。奇峰、奇石、奇树、奇洞、奇露构成了鬼谷岭森林公园独特神奇的迷人景观,人们称之为“五奇至胜”。观原始森林之貌,赏祥云秀野之景,品鬼谷文化之韵,探幽谷洞天之谜,成为鬼谷岭人文风光旅游的主要特点,主要景点有鬼谷岭,天台观遗址,红豆杉林、、阎王碥、鸳鸯树、三锅池、观音岩、娘娘洞、大溪沟、千佛洞、神金寨、天门,清溪遗址,鬼谷授徒洞、棋盘石、聚宝盆、云雾天桥、笔架山、灵官娅等。  城关镇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旬河与汉江交汇处,为旬阳县委、政府驻地,辖25个村,5个社区,208个村民小组,人口54206人,面积2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730亩。全镇共分老城、新城、郊区三大板块,老城东南北三面临水,因长期受汉江、旬河曲流的侵蚀,天然形成的"太极山城"就位于此;新城位于旬河沿岸,地势平缓,单位云集;郊区为原菜湾、金洞、庙岭三乡。 …… 详细++

杨泗庙

杨泗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泗庙位于蜀河古码头岩壁之上,处于蜀河古镇 的最南端。座西向东,西依后坡而南临汉江,大门正对着蜀河与汉江的交汇之处。杨泗庙为清代蜀河“船帮”的会馆,按残碑推断,应该是创建于清朝中期。据旁立的残碑记载,建于清乾隆十年(1754年)。  进杨泗庙大门,步上十几级石头台阶就是一个能容纳近两千人的大“天井”院。五、六十年代这是曾是“蜀河汉剧班”和“蜀河电影院”是蜀河人的文化娱乐之场所。  现存建筑主要有上殿、拜殿、乐楼和门楼,形式与黄黄州馆基本相同,只是规模与精细程度不敢与黄州馆相提并论。拜殿面阔11.1米,进深7.45米,檐柱高4.6米,为硬山式屋顶。上殿前为拜殿,面阔与正殿相同,进深8.3米,檐柱高4.7米,也是硬山式屋顶。拜殿正对面是乐楼,乐楼为高台式建筑,通面阔10.15米,进深4.79米,柱高7.86米,为歇山式屋顶。乐楼两侧原有对称的厢房数间,厢房为二层,楼上有廊道,应该为看台。不过厢房早已不存在,现在北侧厢房为民间自发兴建,风格与其他建筑颇不谐调,故被政府叫停。与乐楼相接的是门楼,门楼面阔与上殿、拜殿相同,进深4.5米,檐柱高6.5米,门面为牌楼式装饰,两侧封火墙作卧龙状,具有明显的南方建筑风格。大门两侧用青瓷片嵌成对联一副: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  大门左侧原为朝阳洞正门,有石碑一通,石碑风化严重,字迹已漫漶殆尽,已无法识读。庙内原本存有同治六年(1867年)和光绪八年(1882年)的保护船户利益碑,两通石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门庭北端存有两个石窟,洞口书有“东南第一洞”,石窟外壁嵌有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刻《重修朝阳古洞志碑》。民间传说朝阳古洞直通四川,前些年曾有人进洞一探究竟,但因洞内出现坍塌现象,为安全起见,政府对洞口进行了封砌。道光元年(1821年),名医汪海线峤在朝阳古洞编撰成《唱医雅言》一书流传于世。  解放后,杨泗庙曾一度改为粮库和电影放映场地,如今蜀河45岁以上的人都在此地卖过粮油或看过电影。大门坎也因粮管所搬运油桶不方便而被截去一截,十分可惜。由于长期无人照管,杨泗庙已破败不堪,厢房已不存在,正殿、拜殿和乐楼都几近坍塌。好在近年人们对古街老巷及寺庙会馆的保护已有了一个重新认识,杨泗庙的保护性维修已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这才使数百年的古建筑不至于遭到灭顶之灾。  蜀河镇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处,北依秦岭、南傍巴山,临汉江而携蜀河,东与仙河乡、兰滩乡接壤;南与白河县仓上镇毗邻;西与棕溪镇、关口镇交界;北与双河镇、庙坪乡相连。其境内现保存较为完整的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等民清古建筑,已成为该镇独特的文化资源。 该镇通过两次机构撤并,全镇现辖1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124个村(居)民小组,8998户,31…… 详细++

灵崖寺

灵崖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崖寺在旬阳县城东面一公里处,它建在一座东临汉江、西依旬河的陡峭的石山上。古称临崖,后因盛产灵芝便改名灵崖。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僧人明显在此山上建造寺院,因山取名灵崖寺。它与老城隔河相望,是旬阳地界上一处佛教胜地。灵岩寺现有山门,大殿三间,僧房八间,庭院里红墙绿草,环境幽雅。周边森林茂密,风景秀丽。附近的人文地理也比较丰富,现已辟为森林公园。   每逢节假日,灵崖寺森林公园里游人如织,进香的、爬山的、野餐的、打牌的、观鸟的、看景的各行其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陶醉在家乡的美景中心旷神怡。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站在灵崖寺森林公园青龙山脊眺望太极城阴鱼岛,恰似金线吊葫芦,又称葫芦岛。  

旬阳禹穴(女娲洞)

  旬阳禹穴(女娲洞)  禹穴俗称女娲洞,位于安康地区旬阳县关口乡,位于县城东55公里,相传大禹治汉水曾于此歇息,因而得名。  洞穴是在高出江面约50米的崖壁上凿制而成,北依山峦,南临汉水,洞前是过往的古路,旁有古树。在洞穴处俯瞰江水烟波,风景极佳。  禹穴共有石洞2个,相距2米,一穴坐北向南,高2.9米,宽2.5米,深3.4米;另一穴座东向西,高2.1米,宽2.1米,深2.7米,洞内凿有神龛,有石像残部留存。洞口石岩上有摩崖石刻两块,一刻隶书“禹穴”两字字迹清晰,另一刻小楷字三百余个,记述大禹疏渎治江的功绩,为隋唐间遗迹。  穴右10余米有一清泉,味甘,夏凉冬暖,当地群众称为神水。

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位于距旬阳县城63公里处的蜀河古镇,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所建,据现存光绪元年(1875年)碑记推断,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代中期,后经分期造作,至同治十二年(1873)全部建筑竣工。现存整个建筑座西北面东南,面对蜀河,南靠汉江,背依山坡,自前至后依据地形作台阶式上升,主体建筑皆以中轴线为基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基本保持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布局,尤能鲜明体现出浓郁的南方建筑特色。2003年9月24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州馆位于蜀河街后坡,坐西向东,背依山坡,南傍汉江,面向蜀河,俯瞰蜀河老街。自前向后作台阶式上升,分别建有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建筑虽是分期造作,但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谐调。黄州馆为传统宫殿式格局,并具有浓厚的南派建筑风格。全部殿宇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旖旎美观,且不失庄重大方。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4)。  正殿面阔11.65米,进深7.69米硬 山式屋顶。左侧山墙有石碑一通,记录依次修建的经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下几步台阶便是拜殿,其面阔与正殿相同,进深8.2米,檐柱高6.2米,中柱高8.3米,也是硬山式屋顶。正殿与拜殿之间右侧封墙上嵌有三通石碑,记录着修建黄州馆捐赠善款的情况。   拜殿正对面是乐楼,楼为高台建筑,形式为重檐楼阁,楼顶为歇山式屋顶。正脊正中镶嵌瓷瓶,两端安有鸱吻,岔脊上用灰泥作汉文装饰,翘角作45度生起。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盛楼”三字,字径约70厘米,书法严谨俊逸,相传为武昌一状元手迹。乐楼门枋刻有浮雕,天花板作八卦装饰,两侧柱顶各有一只凤凰木雕,栩栩如生。乐楼前台没有山墙,便于观众从正面、侧面观看演出。整个乐楼上下错落有致,翼角重迭,构思巧妙,制作精巧。  黄州馆门楼与乐楼相连,实际上为乐楼后墙的随墙门。门面饰作三重檐牌楼,正楼高10米左右,大门额枋为石雕,门前有对称抱鼓,抱鼓两面分别雕刻着四种祥鸟瑞兽。正门上方竖书“护国宫”三字,两边分别书写“金墉”“玉局”。中柱、边柱各用青瓷片嵌对联一副。中柱联为:帝德无私,想当年楚北声垂,万古神功昭日月;立思曰极,位此际秦西威镇,千秋俎豆祀馨香。边柱联为:庙貌柱奇观,视当前日朗风清,恰肖黄州赤壁;神功昭赫濯,庇此地民安物阜,何分楚水秦山。(两副对联悬空较高,有些字因年久模糊,暂时无法确认,待后改正。此前蜀河有关宣传资料提供的此对联错误甚多。)整个门楼均以青砖砌成,砖面模印有阴文楷书“黄州馆”三字。门楼与乐楼巧妙相连,浑然一体,其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堪称上品。  黄州馆原名帝主宫,为黄州客商聚居的会馆。据资料记载,黄州馆前后分三次建设。始建于乾隆中叶,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帮会依次兴建,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始得完成。初创时仅正殿三间,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动工,历时两年修成拜殿,同治十二年起又“刻角丹楹”“几费经营”“罄数千金”而修成乐楼及门楼。蜀河黄州馆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其耗资十分惊人。从现在碑文浩繁的落款可以看出,参与集资者除在蜀河的黄州籍客商、字号外,尚有湖北康家湾帝主宫、老河口帝主宫及老河口蜀河帮,共计商户不下二百家。这不能不让人对当年蜀河商业的兴盛面浩叹。  黄州是中国颇有文化品位的地方。她因有“赤壁”,有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又有被人们吟诵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名词佳句而著名。黄州人又移迁蜀河定居经商,在蜀河营建会馆,彪炳史册,原本历史与文化深厚的蜀河镇,因此又更加有了名气。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   蜀河镇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处,北依秦岭、南傍巴山,临汉江而携蜀河,东与仙河乡、兰滩乡接壤;南与白河县仓上镇毗邻;西与棕溪镇、关口镇交界;北与双河镇、庙坪乡相连。其境内现保存较为完整的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等民清古建筑,已成为该镇独特的文化资源。 该镇通过两次机构撤并,全镇现辖1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124个村(居)民小组,8998户,31…… 详细++

旬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镇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旬阳千佛洞石窟
棕溪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关口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蜀河镇 杨泗庙 黄州会馆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灵崖寺 旬阳千佛洞石窟
双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小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赵湾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麻坪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甘溪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白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吕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神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赤岩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段家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仙河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金寨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桐木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构元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石门镇 西岱顶风景区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旬阳千佛洞石窟
红军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仁河口镇 蜀河古镇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羊山生态旅游区 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天然太极城 公馆乡风景区 西岱顶风景区 旬阳太极观 旬阳天门山 旬河漂流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泗庙 灵崖寺 旬阳禹穴(女娲洞) 黄州会馆 旬阳千佛洞石窟

旬阳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