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 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民谣“走西口”的西口就在这里。右玉县西北、北方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关口和税卡,这里在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境内古城堡随处可见,烽火台沿山相望,自然景观也十分壮丽,有塞上草原之称,是休闲度假、跑马骑射的最佳去处。右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有“中国古堡之乡”和“中国魅力小城”的美誉,它是山西唯一用县命名的国家级AAAA级景区、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西口就是著名的景点杀虎口,在晋蒙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杀虎口是晋商的主要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这里的古长城雄伟壮观,保存完整的杀虎堡,绵延相望的烽火台,苍凉的古战场,清晰可辨的古桥古道和古乐楼等,似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 “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的光荣与梦想,更铭刻山西人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
杀虎口 |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处,是外长城一个重要天然关口。它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万里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 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设置防守。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建土堡,万历二年用砖包筑堡墙,方圆二里,高三丈五尺,南门一座。万历四十三年又筑新堡一座,并于两堡中间,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合二为一,前后左右开门四座,周围五百四十丈,计三里。新旧两堡相依,北面通往内蒙,设有栅门,恰与万里长城之城头堡相连,地势十分险要。 自从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落议和通商以后,杀虎口又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易中心,商贾辐揍,店铺林立。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为了缓和-,遂改名为“杀虎口“。杀虎口 |
苍头河生态走廊 | 苍头河生态走廊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无头,水倒流”被人们称为右玉县的两大奇观。水倒流,指的是苍头河的滔滔河水,不像其它河流那样东流或南流,而是向北流,流经内蒙40里入洪河,又转向南入黄河。苍头河独特的流向,使其名声大振而远近知晓。沿着虎山线向北行进,有一片“林草茫茫、流水潺潺”的狭长地带,便是苍头河生态走廊,景区属高原湿地,天然水系、河岸草地、乔灌木林带和缓坡状态的农田,形成了北方黄土高原独特的田园景观,景区内鸡、兔、鹧鸪、狍子、黄羊、狐狸、獾子时隐时行,是露营、传统农业生态观光、生态湿地保护观光的绝佳去处,也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苍头河景区是右玉县生态化旅游的核心景区。天然的水系、河岸草地、灌木乔木林带和缓坡状态的农田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原生基础,也是北方黄土高原罕见的田园景观。 景区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高墙框村西北1.5公里处 |
右玉南山森林公园 | 南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之南、取“寿比南山”之意,面积40万亩,园内针阔花混交,乔灌草结合,景区通首20公里,园区内亭、台、坛、阁、花、灌、路、园,错落有致,有公仆亭、知春亭等,建成了占地面积38亩,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玉林湖,湖内有假山池塘、瀑布桥梁,登上小船可浏览湖内景色,景区内还建有民俗展馆,展出当地各种民俗饰物。 |
右玉烈士陵园 | 右玉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右玉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北的贾家窑山松涛园,占地1.8万平方米。始建于2000年, 由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广场、墓群等组成,整个陵园周围苍松叠翠,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陵湖景区 | 中陵湖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陵湖景区 地处县城西南,景区以中陵湖库区为主,建成集库区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种植北京杨1.6万株,油松1100余株,樟子松3000余株,垂柳210株,仁用杏1500株,建成26亩多的苗圃一座,观摩亭两座,度假村一座,景区内山、水、林、亭、路相互配套,湖面波光涟滟,乘上游艇,可觅湖光山色的美景,湖内海产品丰富,游人可自行垂钓,品尝新鲜海味,已成为右玉周边地区旅游首先之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辛堡梁万亩林海景区 | 辛堡梁万亩-景区 位于县城北部,虎山线一侧,总面积为14971亩,景区内建有观光六角铁亭,周围全部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道路也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夏季置身-,清风拂面,举目四望、林涛万顷,成为高品位的天然林风景旅游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右玉大南山 | 大南山 又叫贺兰山,当地人称大南山,坐落在县城西北,距县城6公里路程,大南山山势挺拔雄奇壮观,最高海拔1592米,山坡上各色树种交相辉映,极目远望,绿浪翻滚,山顶上的大墓和明代古碑向游人们讲述了一个千古之迷,古碑记载了北魏孝文帝进平城祭奠先祖的事实,据史书记载,魏都今陵就在右玉县境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贾家窑山松涛园 | 贾家窑山松涛园 坐落在县城以北,虎山线东侧,景区内以松柏为主四季常青,樟子松、油松、落叶松在山风中,松涛阵阵。革命烈士纪念塔就矗立期间,每逢清明、七一等节日,县城中小学都要组织师生前来缅怀英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威远墓群 | 威远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威远墓群 威远墓群(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右玉县威远镇树儿照村(威远旧城)周围 威远堡古城,原为汉时中陵县,四周分布有许多汉代墓。威远汉墓群包括树儿照、南八里、进士湾诸墓群。 在树儿照村东北隅的五侯山上,有墓冢封土堆40余座,每座高约2—9米,周长50—70米,最高的可达10米左右。在进士湾村、威远镇周围,封土堆达30余座,在此发现一些汉代的铜币、带钩、陶器等随葬品。在南八里村西南的坡地上,现存封土堆10座左右,1973年曾发掘3座,出土遗物200多件,均为汉代器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陵古城遗址 | 中陵古城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陵古城遗址 中陵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右玉县城西12.5公里威远镇西2.5公里处 中陵古城为汉雁门郡中陵县城遗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古城平面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南北二墙各长1500米,东西二墙各宽900米,古城占地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和中段城墙的城门遗址明显,但城垣面目全非,东南城墙被苍头河水冲去一角。城内地面暴露的汉代遗物如云纹瓦当、方格瓦当、五铢钱、半两钱及大量残陶片,另外周围村民在城内地下发现了一块半两钱的石质钱范,上有四个半钱范,清晰完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右玉宝宁寺 | 右玉宝宁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宁寺(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右玉县城内东门北隅 俗称大寺庙。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弘治元年(148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 寺院坐北朝南,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中轴线上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现仅存明代大雄宝殿和过殿。 大雄宝殿又称严华殿,位于寺院后部,为宝宁寺主殿。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大殿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作法简洁,用材较细长。斗栱为五踩双下昂计心造,前檐明间平身科施45度斜栱。 大殿内原有水陆画一堂,共计139幅,内容有-鬼魅、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均为明代佳作。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应县木塔 | 应县木塔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大同南约70公里。它建在应县城佛宫寺的山门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顾名思义,木塔确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层直径为30米,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壮观。据测,建筑该塔实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达3000吨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长期经受风雨侵蚀,并曾遭受军阀炮击以及多次强烈地震,虽有轻微倾斜,仍巍然屹立。实践证明,它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以及造型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辽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纪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当时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带大兴土木,修建佛庙、佛塔。应县木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营造的。塔的底层有一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辽代的风格。底层的墙壁上还有6幅如来佛画像以及飞天,色彩鲜艳,神采奕奕,是中国壁画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层和第五层分别有四方佛和释迦坐像。过去这里既是历代统治者拜佛的场所,又是战争时用于观战指挥的瞭望台。 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国家曾多次拨出巨款进行维修和加固。塔内各层之间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栏杆。游人逐级登楼,凭栏远眺,其乐陶陶。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
金沙滩旅游区 | 金沙滩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沙滩在县城南3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是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继业兵败罹难的地方。如今金沙滩早已改变了昔日风沙弥漫的荒凉景象,纵横交错的防风林带和硕果累累的经济林,既给其披上常青绿装,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金沙滩古战场因杨继业父子可歌可泣的抗辽壮举而闻名于世,杨继业父子作为一代忠烈古令传诵,有关金沙滩古战场和杨继业父子抗辽的传奇故事,当地民间更是有口皆碑 为纪念杨继业父子英雄业绩和他们浴血鏖战的古战场,这里相继有冠以古战场名字的金沙滩镇政府,金沙滩林场、金沙滩火车站、金沙滩煤运站、金沙滩农牧场等金沙滩镇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成为怀仁县经济开发区之一,金沙滩旅游区更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朔州崇福寺 | 朔州崇福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额“崇福禅伟”,建筑壮丽。现存山门及观音、弥陀、地藏、文殊诸佛殿,并有藏经阁、钟鼓楼等。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藏经阁位居殿前,为他处所罕见。弥陀寺,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福州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岭象峰南麓,距市区约8公里,该寺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初名“崇福院”,建筑规模较小,后遭废圮。 概况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崇福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 弥陀殿是崇福寺主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有胁待菩萨4躯,金刚两尊。这些塑像皆为金代原作,塑法古朴、精美。殿壁,壁画面积达340多平方米。壁画描绘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场面。 观音殿,位于弥陀殿后,是崇福寺内最后的一座殿堂。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为明代原作。 崇福寺,存有唐、宋、辽几代石造雕像和不少出土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朔城区崇福寺内有一座珍贵的宝塔——千佛塔。现在,塔身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塔顶在崇福寺。 这座北魏千佛塔曾被日本掠夺,塔顶被爱国人士隐藏,日版战败后将其交还中国,被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佛塔从此身首异处。 北魏曹天度千佛塔,它至今也两岸分存。石塔原存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寺弥陀殿内,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系北魏天安元年(466)宫内小臣曹天度为亡父颖宁、亡子玄明在平城(今大同)所造。 关于此塔,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艺术史学院海因里希·格哈德·弗兰兹教授曾这样评价:“它对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它的命运也多舛。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朔县后,发现了这座石塔,欲将其掠走。装箱时,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藏匿起来,但塔座和塔身还是被日军掠走了。后来,塔刹交还给了崇福寺文管所,留在朔州。而塔座和塔身,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交还我国,后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北魏曹天度石塔身首分离,已有70余年,所幸保存完好。已故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曾说:“从这一石塔的曲折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侧面,塔身在台湾,塔顶在山西,身顶异处,不能璧合,实在是一件憾事。” 其实,类似的分离,还有许多。它们共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悲欢离合,令人唏嘘。 -在谈《富春山居图》时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我们也期盼北魏曹天度石塔这一国之瑰宝,能有身首复位、重现真身的那一天,期盼本是同根生的文脉早日相融、接续。 寺内布局 崇福寺一进院正面这座5楹大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辟为文物展览室,不定期搞专题展览。 崇福寺二进院这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0叫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正面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0模型。佛像为铜铸,高约1米,是崇福寺传存的明代作品。后面这座三檐双层0,高约4.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观赏和研究价值都很高。东西两侧的造像。东边7尊是砂 岩造像,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0土;西边7尊为贴金檀木造像,计有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遗物。 崇福寺三进院落左右相对的这两座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二堂塑像均无存,辟为文物陈列室。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 崇福寺四进院正北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面阔7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937平方米,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另外两座在大同和辽宁义县),也是寺院精华所在。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下面我们逐一欣赏。 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 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设像9尊。“西方三圣”端坐主位,中为弥陀佛,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大势至菩萨,3尊主像仪态雍容华贵,面部端庄恬静,气度超凡脱俗。主像两侧4尊立像为胁侍菩萨,坛前两隅为0金刚,俗称哼哈二将。9尊塑像共居佛坛,主次分明,高低大小错落有致,组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整体。塑像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面容、衣饰仍保持金代原塑风骨,是难得的金代塑像精品。 |
平鲁北固山 | 平鲁北固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凤凰古城又名凤凰城,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历史。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欲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凰城。而平鲁区北固山景区就位于这美丽的凤凰城。 北固山海拔高度1596米,是当初修筑古城的军事依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城由明朝中叶的卫所转变为清代的县治所在,北固山的作用也在不断改变,成为明、清两代传统神道文化建筑的聚集区。为实现平鲁区经济的跨越转型,从2008年开始,依托凤凰古城,重点开发北固山景区,先后投资近0.6亿元,目前景区占地占地面积2.43公顷,并于2014年通过国家AAA级景区验收。 北固山突兀挺拔,为古城增添了雄奇壮观的山岳风采。山上0高耸,殿宇宏阔。钟楼、鼓楼、千佛洞、财神庙、祈雨台、聚仙岩、凤凰阁等景点层递步列,气势磅礴,融儒、佛、道三教为一体,凸显出浓郁的边塞文化特色,自古为平鲁古八景之首。 景区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凤凰城村 最佳旅游时间 4月—10月 开放时间 早八点至晚六点,都可以游览,节假日不休息。 交通信息 自驾车线路:北固山景区位于109国道与G18高速——荣乌高速交汇处,109国道从北固山山脚穿过,距荣乌高速凤凰城出四公里。 景区内交通:在凤凰城东城门外有大停车场,不需要小交通费用。步行入城300米就进入景区正门。 提示:景区属封闭性,从哪儿进去,从哪儿出来。从景区入口到最高处,相对海拔有200米,身体虚弱者要注意游览速度。上山台阶安全舒适,有专门休息平台。游客可以先佛再道后儒来参观庙宇建筑。拍照最佳处,位于山前广场东小花园,避开上山台阶,尽量把整个山势纳入镜头。 旅游提示 1.景区属封闭性,从哪儿进去,从哪儿出来。从景区入口到最高处,相对海拔有200米,身体虚弱者要注意游览速度。上山台阶安全舒适,有专门休息平台。游客可以先佛再道后儒来参观庙宇建筑。拍照最佳处,位于山前广场东小花园,避开上山台阶,尽量把整个山势纳入镜头。 2.周边景区景点 平鲁区范围内: 向西30公里有乌龙洞景区,向南有安架山神树,平鲁区井坪镇李林烈士陵园、平鲁博物馆、安太堡露天煤矿。向北有明海湖度假旅游区,明长城头道边——外长城。 朔州市和及周边地区:向东沿108国道可去右玉杀虎口景区,向北沿108转209国道可去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坟景区,向西沿G18荣乌高速可去晋蒙交界黄河老牛湾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