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酒泉 >> 阿克塞县

阿克塞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山湖做为我县“生态富县”工程的金山湖建设项目,总投资1190万元,占地面积14.2万平方米,库容40万立方米,坝高6米,坝顶宽12米,湖内建有我县少数民族伊斯兰教标志,“月牙型”湖心岛。今年投资220万元在湖堤上铺设了道路7500平方米,人行道4500平方米,铺筑柏油路面755米,安装铁艺围栏1500米,金山湖的建成为自治县城乡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内西南侧,是阿克塞“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由金山湖、水上乐园、植物园三个景区组成。景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景区内生态环境优良,水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地形由南向北呈梯形分布。整个景区内湖面碧波荡漾。是阿克塞县的一块绿色宝石,也是游人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具有浓郁哈萨克民族特色的阿克塞草原新城的中心地带,有一座风景优美,体现阿克塞人文景观的民族风情园,它北面以团结西路为界,东面紧靠和平路,西至文化路,南到建设西路,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风情园充分展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民风、民俗,集旅游观光、娱乐、购物、食宿为一体,在此游客可以体会到旅游的乐趣。  民族风情园的环境幽雅,到处绿树成荫,花香草翠,建筑突出了牧业文化的特点,如毡房式建筑,它与风情园附近的请真寺相协调,相辉映。风情园的建筑别具一格,充分展现出了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园内建有椭圆形跑马场一处,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一座,大型毡房一座和小型毡房三排等建筑。  民族博物馆,主要陈列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矿产资源样品、名贵中草药样品、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服饰、民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民间工艺美术品以及现场编织制作表演等,建筑面积约800-1200平方米左右。生活于现代钢筋水泥丛林之中的都市人们参观后就能对“马背民族”有了深刻的了解,再不必担忧“西出阳光无古人”了。  赛马场,占地面积约10000-12000平方米左右。由于风情园紧邻地面宽阔的农业开发区和大沙山,所以在此而举行赛马、赛骆驼、马上拾物、摔跤、姑娘追、毡房拆建比赛、骆驼背物装卸表演、宰羊比赛等多种表演活动。  哈萨克族的毡房俗称“草原白宫”,以其易建易拆,适应转场的游牧生活而著名。风情园内的毡房,内部建筑一律按牧民生活要求布置,在此你可以感受到哈萨克族的热情好客,品尝到他们的民族特色,如:奶茶、手抓内、马奶酒、酸奶等。  游览风情园不仅可以感受行、游、娱等乐趣,还可以在此购到旅游纪念品,使你满载而归。旅游纪念品主要以哈萨克族的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两大类为主。工艺品类如“卡尼哇”(哈萨克绣包);各种服饰;桦木碗、杯;羊骨笛;传统乐器,如“冬不拉;水晶工艺品,由以大红山矿的水晶色彩最丰富。土特产类有雪莲、锁阳等中草药,蘑茹、蓬灰等。  民族风情园是具有民族特色浓厚的游乐性园林,在此有优美的环境;小巧而活泼别致的建筑;热情好客的民族——哈萨克族,时刻迎接着远方客人的到来。朋友!且来西域观奇观,西出阳光月古人。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苏干湖景点距县城80公里,湖区水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海拔2750米,夏季气温15℃左右,与花海子草原连成一片。苏干湖是海子草原上的明珠。冬天一片冰雪,晶莹洁白;夏天一片湛蓝,犹如蓝缎。湖四周长着海藻、水草和芦苇,湖面上野鸭成群,浅水里游鱼追戏,各种水鸟飞鱼鹰在湖上盘旋,有时还有珍贵的天鹅驻足留恋,环游湖中。苏干湖是阿克塞的旅游风景点之一。在苏干湖栖息繁衍的候鸟有白天鹅、黑颈鹤、斑头雁、绿翅鸭等25种3万只。2002年,苏干湖景点投资270万元,配套设施齐全,建有湖心亭、餐厅、水塔等,是一个既能领略草原自然风光又能欣赏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海子草原西北端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南面,距县城55公里,东经94度11分-94度15分,北纬39度05分-39度09分,面积8.5平方公里。小苏干湖与大苏干湖相距约20公里,是一个具有出口的淡水湖。海拔2807-2808米,水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1-0.6米,最深2米,蓄水0.24亿立方米。小苏干湖水通过齐力克河流向大苏干湖。本区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0.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7.6毫米。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交通:    从酒泉火车站坐旅游公交车到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    10路:鼓楼-好牛乳业    11路:酒泉制药厂-拖修厂家属院    12路:鑫利商城-车管所    101路:北市街-果园乡政府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住宿:    酒泉宾馆,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服务良好。尤其是这里的菜肴,色香味形俱全、深得好评。是旅客理想的食宿之处。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约80公里,东经93度46分-94度01分,北纬38度51分-38度55分,面积35平方公里。大苏干湖处于阿尔金山、党河南山与赛什腾山之间的花海子-苏干湖盆地的色勒屯(海子)草原西北端,为盆地最低处。海拔2795-2808米,水域面积100.89平方公里,属咸水湖。平均水深2.84米,蓄水1.72亿立方米。该地气候属内陆高寒半干旱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保护区内已知鸟类有61种,其中候鸟44种。候鸟中夏候鸟28种,遗鸥、猎隼、白尾鹞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冬候鸟3种,白尾海雕、玉带海雕为保护重点;旅鸟13种,大天鹅、鹤、草原雕、灰背隼为保护重点;留鸟17种,鸢、胡兀鹫、兀鹫、秃鹫、红隼、为保护重点。兽类有16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藏原羚、黄羊、鹅喉羚。  用时参考  1-2小时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西南侧,是阿克塞“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由金山湖、水上乐园、植物园三个景区组成。景区内湖面碧波荡漾、飞鸟嬉戏,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是集绿色生态、城市美化、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2009年被水利部以水事业[2009]423号文件命名为第九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地处酒泉地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西部,与青海、新疆交界地带,属于阿尔金山北麓,库穆塔格沙漠以南的中亚内陆,海拔一般在2000m左右,最高可达2923m,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干旱缺水是该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面积39.6万㎡。  

博罗转井(《九层妖塔》拍摄地)

  原是一座石油小镇,已由政府决策举镇迁移,止前已被废弃20余年。由于电影《九层妖塔》的拍摄和热映被大众所知。  景点位置  甘肃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博罗转井  看点:各种电影布景,断壁残垣,插在地上的公交车,拍摄道具吉普车  门票  10元/人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位于阿克塞县民族风情园,是一座展现哈萨克族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生产生活以及阿克塞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于2007年开始筹建,2008年完成,2009年开展博物馆内部装修及陈列布展工作。总建筑面积为4238平方米,使用面积为3200平方米。现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200多件。  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按功能区划分为展览厅、游客服务中心和购物区、办公和管理用房三部分。展览厅共有4个展览区,其中新建的一、二展厅面积2100平方米,分8个单元展示阿克塞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概况和哈萨克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第三展厅面积300平方米,主要展示野生动物标本。游客服务中心和购物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休息、购物、会议等方面的服务。  2011年4月,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试开馆;2011年8月20日,正式开馆并免费开放。  馆长:王喜东  电话(传真):0937—8322545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青崖子沟岩画

青崖子沟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崖子沟岩画位于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大坝图村。岩画分布在长约100米、宽约20米的山沟中,共计3处、总面积约50平方米,现存各种图案300余幅。岩画主要以凿刻技法制作而成,内容包括人物和动物两类。青崖子沟岩画时代跨度较大,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古代祁连山岩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宝贵图像资料。2012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敦德冰川

  距阿克塞县城东南300多公里处的敦德冰川,面积57.07平方公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平顶冰川,也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冰川。其顶部海拔5290米,冰舌末端4580米,顶面平缓,坡度3°左右。易于徒手攀登,而少危险。置身冰川顶部,穷尽千里目,一览众山小,足踏玉龙背,手抚万年雪。冰晶世界,山峦素裹,景物玉琢,千姿百态。或冰面小溪清澈见底,弯弯曲曲,叮咚作响;或冰前湖泊、冰崖白云倒影,旖旎熠波,荡漾闪烁;或冰沟、或冰杯,不一而足。新、奇、旷、秀的冰雪景观,是观光、猎奇、探险和科研考察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用时参考  1天  交通  【公共交通】  現在莫高窟都是安排先到数字中心取票后,再由数字中心統一安排车子前往,市区有3路车往返数字中心及火车站,3元,客满开车10-15分钟。  【出租】  打车比较方便,大概40元左右,但是不排除旺季司机出现不打表,随便要价的可能;、  【自驾】  敦煌到莫高窟20公里左右,敦煌到鸣沙山月牙泉22公里,月牙泉鸣沙山在一起,都在敦煌的西侧,莫高窟在敦煌的南侧  门票  旺季:5月1日-10月31日200元/人  淡季:11月1日-4月30日100元/人  自2016年11月1日起,位于敦煌市区的莫高窟参观预约咨询售票中心将暂停营业,如需办理购票及取票业务请前往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售票处进行办理。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地址:敦煌市314省道向东9公里处(敦煌火车站附近)  咨询电话:4008-333-715(9:00——16:00)  开放时间  旺季(5月1日-10月31日)8:00-18:00  淡季(11月1日-4月30日)9:00-17:30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东南25公里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我攀山而上,只觉脚下的沙子会鸣鸣作响,虽深一脚浅一脚,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爬山异常艰难,但仍感乐趣无穷。我一鼓足作气爬上顶峰。此时,顿觉劲风夹着细沙,朝身袭来,鸣声不绝于耳,身后留下的脚印很快便消失了。据说,狂风起时,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平日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的日落景观更令人陶醉,不可不看,叹为观止。  月牙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米,被鸣沙山四周环抱,泉边白杨亭亭玉立,泉内游鱼悠闲戏水,泉水呈浅兰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梦一般的迷。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堪称天下沙漠第一泉,令人称奇叫绝。  惊叹之后不愿走,鸣沙山、月牙泉----等我有时再回来。  月牙泉镇  月牙泉镇地处敦煌市南郊,全镇有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2379户,8933人,总面积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00多亩。 全镇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建成全市有名的蔬菜大镇、林果大镇、旅游大镇。基本形成了户均一亩棚,人均一亩园,户户有一个从事二三产业的人的产业布局,使农民增收有了支柱性保障。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 详细++月牙泉鸣沙山

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景区内主要历史名胜有:汉古酒泉、左公柳、泉湖及大量园林古建筑群。  简介  西汉酒泉胜迹  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如今,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点。西汉酒泉胜迹  矗立在面前的仿汉阙式门楼建筑,是酒泉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的正门。主体由子、母阙构成,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中堂上悬挂的两块牌匾,揭示了酒泉公园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瀚海明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道兴所题,"泉湖胜景"是曹无所题。匾额的上方镶嵌着一幅牛头浮雕,是采用祁连山深处特有的花岗岩石精雕而成的。相传明末清初时,酒泉城中经常洪水泛滥,据说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人们就在钟鼓楼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建了一座寺庙来镇邪。因为两座寺庙与钟鼓楼形成一个牛头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酒泉城叫做"卧牛城"。  公园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与匈奴打了一场著名的河西之战,大获全胜,武帝从长安赐御酒一坛犒劳征霍去病将军,霍将军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于是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所以“酒泉”的美名便传承至今。古酒泉流淌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是汉王朝凿空西域、开疆扩土的历史见证。享有塞上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是酒泉地方文化的核心和载体。  酒泉  酒泉,因传说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史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今泉犹在,园林式建筑、牌楼历经修葺,保存完好。园内有清代的“西汉酒泉胜迹”和“汉酒泉古郡”石碑,及左宗棠手书“大地醍醐”匾额,成为游客酒泉之行的必游之地。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南西北,行人车辆可以穿行。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地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  泉眼冬季不冻,夏日清凉可口,宜于饮用。日出水量约3万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渗入小湖。绕过泉边,沿曲经在往里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一分为二。湖面上有九曲桥、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场。公园西侧的动物园,有各种鸟类、鹿、熊、猴等,还有产于甘肃的熊猫、金丝猴、野骆驼、耗牛等供游人观赏。  地理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园内古酒泉的存在不知其几千万年,至今已无可考,然而酒泉名称的存在见自于史志典籍的记载也确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以泉名冠以郡名也是全国罕见的。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肃州区公园路100号)  类型:古迹城市公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937-2633441  开放时间:  4月15日-10月15日:周一-周日7:00-20:30;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周一-周日8:00-20:30】  门票:  免费  

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金塔同走一条路,同饮一河水,同居一块热土,同顶一片蓝天。  在金塔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这座新型城市的中央广场上,由江泽民题写的“东风航天城”五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就是誉满中外的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代表我国航天技术先进水平的一个高科技航天试验和发射基地。这里不仅有神圣肃穆的气氛,宁静整洁的小区,宽敞平坦的街道,高大挺拔的胡杨,威武矫健的步伐,雄壮响亮的歌。而是有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卫星综合试验基地。那拔地而起、破云钻天的东方红卫星和神舟飞船发射场,那神秘而神圣的指挥控制中心和测试中心,那威振四方、惊天动地的导弹试验基地以及边防、武警、森警、雷达等诸多兵种,那庄严肃穆、浩气英风革命烈士陵园,那象征着航天人团结协作的精神的东风标志——“银荷之光”,无不告诉人们,这里聚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研究并通过了发展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制造-的决定。不久,毛泽东又-远瞩地发出了“我们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随后,由总参部、总后勤部、各兵种领导及苏联专家组成的勘察队,分别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拉网般的进行勘察选址。经过慎重地分析和比较,于是把综合实验基地的场址,正式确定在金塔与额济纳旗之间的那片亘古荒原。那一带,北临辽阔的居延盆地,东接浩瀚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西枕连绵的马鬃山脉,南靠富庶的金塔绿洲。滚滚而来的弱水,从中穿过。两岸地势平坦,地质坚硬,远离居民区,人烟稀少,水源充足,气候条件也还可以。同时,距酒泉、金塔不远,物产丰富,足可满足后勤需求,是最佳的卫星发射场地。因而,这片当年的不毛之地,被共和国选定为当飞天圣地,担负起了“通天大道”的历史重任,成为声震四海的“航天城”。  紧接着,中国人民志愿军20兵团带着战场的硝烟,秘密撤离朝鲜回国,和来自全国各地区、全军各兵种的近十万建设大军一起,悄然进入金塔之北的大漠腹地,拉开了大规模的基地工程建设帷幕。为确保与北京总部长途通信的秘密,基地的通讯代号定为东风。后来,基地也正式启用了“东风”这一名称——这就是人们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称为“东风基地”的缘由。当时,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个自主发射基地的诞生。  在而后的40多年之中,基地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竖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1960年以来,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第一次导弹携带核弹头在这里发射成功。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从这里升空。1980年5月,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飞向预定的太平洋海域。1981年9月,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向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中国第一次为外国提供搭载业务的卫星,也是从这里发射的。中国发射的全部卫星中,有33颗是这里发射的,其中有17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居世界前列。  1992年,党中央体-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整个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我国幅员辽阔,但载人飞船的基地为什么选在甘肃金塔,据有关专家说,我国选择载人飞船的基地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选的地点有4个:金塔、西昌、太原、海南。但发射场的选定有个先决的条件,要牵扯到着陆场、火箭残骸落区、逃逸救生落区等问题,要求发射场要尽量开阔,周围居民要少,落点也要选择人烟稀少、地域开阔、平坦的地区。同时,北方的天气情况容易预测,而南方天气局部性的变化比较快,发射的最佳时机很难把握,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金塔最符合这个条件,所以选择金塔为载人飞船的基地。  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4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钟后成功返回地面,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载人飞往太空,杨利伟也是中国第一位“航天英雄”。两年后,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航天员乘坐“神舟六号”在太空遨游了5天后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尾之作。2008年金秋时节,“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又从这里飞向茫茫宇宙,成为中国人“太空漫游”之旅的起点,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都沸腾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分别成为“航天英雄”和“英雄航天员”。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从航天飞船到载人航天,这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据国外媒体报道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太空大国,2005年真正确定了航天大国地位。中国还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表明她的载人航天技术可与美俄媲美。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大国平起平坐。人们相信,随着“神六”的成功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会创造中国航天发展史上越来越多的奇迹和辉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简称“三大精神”,构成了我国独特的航天文化。  1997年起,航天城开始有条件地对国内游客开放,从此揭开了它神密的面纱。目前,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神舟飞船发射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基地历史展览馆、圆梦苑、革命烈士陵园、东风水库、沙漠胡杨林等。  神舟飞船发射场又称921工程发射阵地,该工程是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立项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的。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新建了具有两个测试工位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发射塔架、指挥控制中心、加注系统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基础发射设施。测试厂房是一座相当于38层楼高、中间没有任何楼板拉通的巨型建筑,堪称中国乃至亚洲建筑史上的奇迹。发射塔上设置有与运载火箭逃逸救生系统相对应的逃逸救生滑道装置,能够保证航天员在事故状态下紧急撤离。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场,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飞船,“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也称2号卫星发射阵地,始建于1966年。1970年4月24日21点36分,上千名专家历时3年研制成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推动下,徐徐升上太空。10分钟后,重达172公斤的卫星入预定轨道。东方红的音乐通过无线电波在太空回响。“东方红”的发射成功,奠定了我国空间飞行器研制、航天基本数据建设、观测跟踪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步入太空时代,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新闻之首。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也是“东风三号”中程导弹全程试验、“东风四号”导弹初期试验和“东风号”洲际导弹飞行试验的发射场,同时,也曾是卫星飞行实验发射场地。  东风场史展览馆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占地500多平方米。展览馆内陈列着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导工作、视察基地的史料等,此外还收录了各类火箭卫星的珍贵图片、火箭发射回的残骸、各种火箭、卫星模型及光电模拟发射现场等,系统地再现了各个时期的情况、历次发射的记录和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的辉煌业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课堂。前厅设有航天城全貌微缩景观,航天飞机模拟发射演示台。正中是一幅《中国飞天》长卷,长17,5米,高2,8米,整幅画由74张照片组成。这幅画中的远山、沙石、戈壁象征航天人所处的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骆驼、胡杨、红柳、骆驼刺表示了航天人扎根戈壁、,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蓝天、白云喻示广阑的发展前景。东风场史展览馆记录了东风基地从建诗广阔的发展前景。东风场史展览馆记录了东风基地从建设至今艰苦创业的历史和辉煌业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可用五个“最”字来概况:一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建于1958年初,是我国第一支航天发射部队;二是任务最重,40多年来,承担我国所有地地导弹,绝大多数战略导弹总共1000余枚导弹火箭的试验任务,承担了大角度中程轨道卫星和“神舟”宇宙飞船的试验和载人发射任务,发射频度之密集在各发射单位中是绝无仅有的;三是技术最先进,发射技术达到世先进水平;四是贡献最大,基地创建至今共为中国创造了“十个第一”;五是环境最苦,部队大部分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发射场就在戈壁滩上,风沙干旱,远离城镇,荒凉寂寞,非常人所能忍受。“东风场史展览馆”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光荣历史和辉煌业绩的一个缩影,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圆梦苑是专门为航天员进驻发射场设计建设的。圆梦苑的核心建筑是问天阁,是发射前航天员们的住所和活动场所。“问天阁”取自宋朝苏东坡《水调歌头》一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意寓航天人探索太空的勇气和追求。是圆梦苑大厅,可以看到《飞天》和《九色鹿》两幅莫高窟壁画摹本,有敦煌著名画家王亚玲临摹。众所周知,敦煌是中国古代“飞天”的故乡,莫窟壁画中描绘的飞天形象,寄托了中国人民飞向太空的梦想。如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使梦想变成现实。圆梦苑大厅中央的一段仿长城式样筑起的楼梯,别具一格,它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穿过走廊,就来到了问天阁。阁中有医监、医保室,是航天员出征前检查身体和清肠的地方。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号区东北4公里处,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被祢“9号半”。1988年重新规划整修,四周建起围墙。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园名是张爱萍上将题写的。园内建立了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事业的纪念牌,聂荣臻元帅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碑名。陵园占地约3.1万平方米。园内安葬着20基地、工程兵7169部队、空二基地等单位的600多名官兵、职工、家属的遗体或骨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是基地光荣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基地的广大指战员和各界群众到这里扫墓,凭吊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陵园正前方位置是聂荣臻的陵墓。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镏金大字“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镶嵌在黑色的大理石墓碑正面。背面的碑文有著名书法家厉国香用楷体书写,共1152字,它概括记述并高度评价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碑前面的玻璃罩里,安放着聂荣臻元帅的骨灰。汉白玉石盘上雕刻着93朵盛开的玫瑰,象征聂荣臻元帅93载辉煌的人生。  东风水库原名为“五一水库”,始建于1960年4月,1962年投入使用。水库位于东风场区西南约7公里处,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大坝长1796米,库容1800万立方米,主要水利设施有黑河引水枢纽、2,8公里的引水渠遭和7公里长的灌溉渠。东风水库是基地官兵为了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确保基地生态平衡而建造的,它是荒漠戈壁中一处独特的景观。1995年6月,由水利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国防枓上委共同筹措资金,对水库进行了加固改建,主要对水库大坝作加固防渗处理,改建放水洞,增设渠道的进水闸、汇冲闸、溢流闸及挡水沙坝,工程挖填土石方26万立方米,总投资2632万元,于1996年8月顺利竣工,改变了水库淤积、设施老化、渠道引水困难和大坝渗漏严重的状况。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S315附近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  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座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该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甘肃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酒泉地区国际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该景点1996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玉门市政府确定为红色旅游景点。  故居纪念馆前院矗立着高大雄伟的“铁人”王进喜铜像,底座正面有-同志的赞语:“王进喜同志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步入展览大厅,从分为四个方面内容的百余幅珍贵照片和真实的文字纪录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王进喜和玉门“老石油”当年为开发玉门油田而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领略到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展厅北侧,是仿建的王进喜故居。故居共有三间小屋,那破旧的门窗、漆黑的墙壁,斑驳尘封的土锅台,一把带着岁月陈迹的芨芨草笊篱,还有那三条腿的破旧桌凳、褴褛的破羊皮袄……无不浸透着那个黑暗年代王进喜一家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境遇。  “铁人”王进喜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和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还未成人时就到旧中国玉门油矿的扬子建筑公司做工;后又成为油矿的一位原油运输工人,成了玉门油矿著名的“石油娃”。中国解放后,王进喜迅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的钻井队队长,多次创全国钻井先进记录。调入大庆油田后,更是用肩扛手拉的方式竖起了井架,用身体替代搅拌机压住了井喷,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为了缅怀铁人业绩,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弘扬铁人精神,近年来,全国各大油田和企业的职工及游客前来参观者逐年增多。“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也因势利导,制定了游客接待制度,培训了讲解员,在旅游接待中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从内容和实物展览方面着重突出了这位农民的儿子,如何在中国0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名石油工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情感,献身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呼喊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并从多方面的文字描述和艺术的层面表现讴歌了这位当代石油铁人的不朽功绩。  王进喜 (1923~1970)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甘肃玉门人(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人物经历 王进喜6岁靠讨饭为生,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 详细++  王进喜 (1923~1970)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甘肃玉门人(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人物经历 王进喜6岁靠讨饭为生,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 详细++

阿克塞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红柳湾镇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博罗转井(《九层妖塔》拍摄地)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 青崖子沟岩画 敦德冰川
阿克旗乡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博罗转井(《九层妖塔》拍摄地)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 青崖子沟岩画 敦德冰川
阿勒腾乡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博罗转井(《九层妖塔》拍摄地)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 青崖子沟岩画 敦德冰川
阿伊纳乡 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阿克塞苏干湖旅游景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博罗转井(《九层妖塔》拍摄地)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 青崖子沟岩画 敦德冰川

阿克塞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