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酒泉 >> 肃北县

肃北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党河峡谷

党河峡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党河峡谷  水流湍急的党河蜿蜒曲折,纵贯其中,上下游落差达200多米,两岸峭壁陡立,造型奇特,草木茂盛,鲜花盛开,空气清新,鸟兽出没,野趣横生,景色优雅别致,生态环境绝佳。平均海拔为1930米,气候温和宜人。  三园一谷建设,即民族风情园、野生动物园、水上乐园和生态休闲峡谷。

石包城

  石包城  蔬勒河谷东西两侧的群山之中,有一处椭圆形的小盆地,在这里人们一眼就能看到美丽的四季风光:群峰的雪冠,气势磅礴,银光闪烁;山腰的裙褶,一片金黄,百花争艳;脚下的草场,溪流纵横,牧草如茵;远的山水,近的牛羊,彼此凝望,无语安祥……这里便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来到石包城草原的人们,在领略了草原的迤逦风光,品尝了风味手抓羊肉,倾听了酒香四溢的醉人牧歌之后,大都会看见端坐于乡政府西面小山冈的石包城遗址。无论是朝阳沐浴傲视一切的姿态,还是浸透夕阳孤独矗立的情景,都会使人眼前一亮,心头震颤。这端坐于云霄的历史城廓,在广袤的戈壁上突兀耸立,雄伟壮观,仿佛是冰川脚下的海市蜃楼,又似石包城草原的精神领袖,让人望而生畏,近而却步,禁不住对它的来由和历史产生探究的兴趣。  石包城又名壅归镇,汉为敦煌郡广至县辖,魏袭汉制,晋归宜安县辖,隋隶属敦煌郡制,唐归瓜州常乐县管辖。据《中国历史图集》和唐代《陇右道东部》中同时标记“子亭镇”(党城)、“新乡镇”(石板墩)、“壅归镇”(石包城)三处。宋时,曹氏六镇中,子亭、壅归为边塞重镇,有“非亲不能赝其重寄也”之说。又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之《西征小记》中所述,石包城宋归西夏王朝的西平军司辖,元归沙州路领,明归罕东卫制,清归沙州卫领,民国初归安肃道安西州辖。从晚唐到整个五代十国时期的近200年间,张氏曹氏均将石包城看做与党城同等重要的边塞要冲,设有贵戚将帅镇守。就是到以后诸朝,石包城也是护卫肃州乃至整个河西的屏障。《肃州新志》记载:“石包城路通青海,高峻险厄,比于铁峡金墉,登临极望,洵足雄视边傲”。《安西新志》记载:“雍正七年,清廷工部侍郎马而泰巡视边关时作诗写序赞颂石包城之雄伟时云:“雍七年,予奉命督巡安西,沙州各城堡,工务逮,六年秋告竣,巡视新建十三台墩。周围二千余里,见布鲁湖、昌马河、石包城、白颜墩四处,地处极边,尤为安西、沙州要隘……石包城,地居险隘,前代垒石为城。高居绝壁,制奇扼要,殆非人力所致。”真可谓:“高踞峰头接紫霄,难寻碑碣认前朝。烟塞万里余空碧,月尽三更静夜刁。绕部平沙驼卧稳,迷天秋草雉飞骄。况逢苜蓿花红处,揽缰宁知马足遥。”  古城堡遗址坐落于今石包城乡政府西南部3公里处高约50米的山岗上,城堡东西长144.4米,南北宽77米,城门面南而开。城墙为就地取材的花岗片麻页岩和石灰岩垒砌而成,城垣残高6-9米,宽1.7-5米,城墙四角呈四方形。从残留的痕迹来看,早期这里建有瞭望塔楼,后期曾作过修葺。城墙以三层土坯间夹一层草层垒起。石城四周挖有护城壕,离城墙约20米,壕宽约20米,深约15米,壕沿用石块夹白茨筑成。城门东侧有一土夯台,疑为后代所筑。城后(北面)小山头上开出一平场,场面略呈方形,每边约60米,可能是当时习武练兵的校场,其边缘也用麻岩垒砌。城内分布房屋建筑20多处,现仅留墙垣残迹,房墙也用石块垒砌,残高0.5-1米不等。屋内地面多遗留有木柴灰烬层,厚约0.4-0.8米,当地群众曾在城内采到青铜箭头、铁制宝剑及夹砂红陶和灰陶片,其纹饰多为绳纹、垂帐纹。这样的石城,在甘肃仅此一处。城内埋藏遗物,目前尚未发掘。根据城的结构和地面暴露的遗物分析,初步断定相当于东汉至魏晋之间的建筑,可能是对羌人作战的军事设施。  在石包城乡南约200米处,还有一座被当地群众叫做“墩庄堡子”的土筑遗址。城堡呈长方形,周长约320米,高约8米,城门向西迎石包城而开,门前筑有一方形土墩,墩底边长约10米,高15米,城堡内原设有仓库和房屋,民国期间多为群众临时居住现今房屋破损严重。解放后,石包城的个别居民亦先后在此居住过。1974年有人曾在城里掘出过陶片,现城堡犹存,城门前的土墩被群众采土时创掘,毁掉了原来的面貌。  顺着城堡西边的羊径石道,踩着散落在山坡上的石块,约摸攀岩半个小时,便登上了石包城遗址。迎着呼啸的天风,立于城头,整个石城的雄姿便展现在眼前;放眼望去,视野远天远地。向东,远处是祁连雪水汇集的榆林河,横穿乡境;近处是泉水涌动的小溪,淙淙流淌。向南,远处是直穿云霄的疏勒山、野马峰,白雪皑皑;近处是绿色铺展的草原,牧歌悠扬。向西,远处是云丝无挂的苍穹,湛蓝澄明;近处是繁草羁绊的沼泽,云雀飞窜。向北,远处是蜿蜒迤逦的鹰咀山,雾气氤旎;近处是各具姿态的山丘,怪石林立。在对这里的自然美景发出由衷喟叹的同时,在盘旋的鹰翅展开的空旷中,缓缓闭上双目,耳畔又会传来神秘的天籁之音:远古的夕阳中,寂静的戈壁上,军队在缓缓前进,微风中,战旗猎猎,受惊的马嘶声打破寂静,狼烟四起,-,古战场的阵阵鼓点和声声厮杀……

透明梦柯冰川

  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雪山是祁连山的中断块而成的一个完整的小山地。其北为昌马盆地,东界疏勒河峡谷,南临野马河谷地,西至公岔达阪山口。长88公里,宽20至30公里,山地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大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555米,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由于大雪山地处西北气流直下的要冲,高山降水丰富。大雪山共有冰川203条,面积159.4平方公里。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54.3平方公里。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于1959年被中国科学院高山冰川研究站的专家们发现。“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祁连山区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内的透明梦柯冰川,属于极大陆型的双支山谷冰川,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这里雪峰终年皑皑,直插云霄;百年空净幽幽,无人惊扰。它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坡度较平缓,冰面坡降为3度到6度,人员容易进入、攀登,粒雪区最大坡度数26度,没有雪崩危害。承受力大、安全性高是其显著的特征。具有稳定性冰川的特征。  透明梦柯冰川规模较大,冰面景象丰富、变幻奇特,突兀的雪峰险峻嶙峋、纵横交错的冰谷曲折迂回、冰洞神幻奇妙、冰壁高耸陡峭、冰瀑好似银河倒挂,冰谷、冰蘑菇、冰斗、冰瀑布、冰裂缝等特有冰川地貌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景观惟妙惟肖。冰川两侧巍巍雪山,皑皑帷幔。向上行进,雄浑、壮阔的冰川尽在脚下、辽阔的雪原一览无垠。雄浑、壮阔、旷达是大雪山老虎沟透明梦柯冰川的特色。  透明梦柯冰川在规模上它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即将开发的最大的极大陆型山谷冰川。而国内已开发的甘肃嘉峡关“七一”冰川(面积2.78平方公里)、新疆乌鲁木齐“一号”冰川(面积1.84平方公里)、云南玉龙雪山“一号”冰川(面积1.52平方公里),面积都只是透明梦柯冰川的十分之一。如此旷达的雪野,透明洁净平缓的冰面,也是上述冰川所不及的。  透明梦柯冰川是我国目前冰川开发中距铁路线、机场和国道最近且最容易进入和攀登的较大的极大陆型冰川。  住宿:  敦煌乘车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党城湾,98公里,每日有班车4班,票价10元/人。  肃北县城去老虎沟冰川的车辆很难租,主要是一路太难走,很费车,单车去也很不安全。租用北京吉普赴老虎沟沟口,行程200公里,单趟费用大约在2000元以上,司机的食宿也要你承担。  行程为:  第一天:从敦煌抵达党城湾,租车、补充食品;可以住宿的地方很多,从15元-80元/人都有。吃饭可去县城的农贸市场,悠闲的生活使当地人干什么都很慢,吃饭你得慢慢等饭熟。  第二天:从党城湾到石包城乡,一路沙石便道,风尘仆仆。下午抵达石包城后可住宿乡招待所,三人间20元/人。吃饭可以吃当地的一种菜拌面,5元一大盘,分量很足,一般饭量一盘足矣。吃完饭可以去乡卫生院,那有一种叫作“达力朱西”的蒙药,对高山反应治疗效果很好。  第三天:早晨一定要早起早出发,5:00就走,大约12:00左右可以到达老虎沟沟口,这有个肃北县的冰川保护站,但没有接待条件。从沟口进山还有19公里,这19公里大约要走2个多小时,基本上是在河滩的乱石上一寸一寸地往里蹭。在河谷的尽头有一个70年代中科院冰川观测站的遗址,地势较平,可以在此扎营。  交通:  1、敦煌方向  敦煌乘车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党城湾,98公里,每日有班车4班,票价10元/人。  肃北县城去老虎沟冰川的车辆很难租,主要是一路太难走,很费车,单车去也很不安全。租用北京吉普赴老虎沟沟口,行程200公里,单趟费用大约在2000元以上,司机的食宿也要你承担。  2、嘉峪关方向  嘉峪关距离老虎沟冰川的直线距离是190公里,简易公路通到玉门市的昌马乡,但在当地租车极为困难。自昌马乡到老虎沟沟口要翻越黑山头,一路基本上没有成型的道路,行车主要是看司机的技术了。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老虎沟  类型:雪山冰川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60.0元  交通  从敦煌出发:在敦煌乘班车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党城湾,98km,每日有4班,10元/人。肃北县城去老虎沟冰川的车辆很难租,主要是一路太难走,很费车,单车去也很不安全。若包普通桑塔纳从敦煌出发价格在800-1000元之间,需要很早出发,先去冰川,回去的路上顺道游览榆林窟。  从嘉峪关出发:嘉峪关距离老虎沟冰川的直线距离是190km,简易公路通到玉门市的昌马乡,但在当地租车极为困难。自昌马乡到老虎沟沟口要翻越黑山头,一路基本上没有成型的道路,行车主要是看司机的技术了。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96度02分-97度17分,北纬38度13分-39度06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东南部。境内地势高,海拔一般在4000m以上,最低为3300m,最高可达5566m(疏勒南山);西祁连山系的数条平行山脉横贯全境,终年积雪;高山、谷地相间,河谷地带开阔平缓。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白唇鹿及其它高原有蹄类为主,面积424800ha。它是祁连山地白唇鹿主要分布、栖息、繁殖的地区,为白唇鹿在青藏高原分布的北界。该地带也是野地牦牛、野驴、藏原羚等高原有蹄类的集中分布区。保护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性质,自然景观以高山寒漠、高山草甸草原为主体,是以代表西祁连山地和高寒山地的自然综合体。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人民政府 1982年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面积 42.4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白唇鹿、野牦牛等高原有蹄类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北边缘,地处祁连山西端高山地带。平均海拔在2700——5000米之间,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自北而南发育有疏勒南山一大雪山,野马南山-河南山,气候类型属高寒干旱气候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沙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 均气温—0.8 ℃,年无霜期62天,年平均降水量202.5mm。是党河、疏勒河、榆林河、石油河的发源地,俗称为“四河源头”。是酒泉市60万人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为全面保护保护区周边区域及“四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1999年12月我县在兰州邀请兰州大学、省环保局、省林业厅动管局、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召开了“盐池湾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保护区可行性论证会”, 根据专家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在2000年7月 8日,邀请兰州大学、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对保护区进行了实地综合考察和区划论证工作,专家们提出将盐池湾保护区的面积由42.48万公顷扩大为 136万公顷,建立一个功能更全,保护对象更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为此,肃北县政府于200年向省人民政府申报了扩建区划报告,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准。扩建后的保护区功能区划为:核心区42.16 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1%,缓冲区面积28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21%,试验区面积65.84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48%。扩建后的保护区功能全面,涵盖了“四河”源头及其生态系统,物种丰富,保护对象众多。有脊椎动物 135种,隶属于22目 48科,物种数占甘肃省物种总数的 17%,列入国家 I、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禁止国际贸易的野生动物7种,附录Ⅱ限制国际贸易的 18种;列入中日两国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23种;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55 种,是甘肃省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之一。保护区有高等植物42科 154属278种,其中:裸果木、胡杨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盐池湾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冰川冻土、高山寒漠、高山草甸草原、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依不同海拔高度镶嵌而成。保护区是藏原羚、白唇鹿、野牦牛、雪豹等分布的北部边缘,是黑颈鹤、西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等分布的东部边缘。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表明,边缘种群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加强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别是边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最佳旅游季节:    阳春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高原湿地的河流、湖泊冰雪消融、春意昂然、万物苏醒,上万只黑颈鹤、斑头雁、大天鹅、赤麻鸭等候鸟陆续从南方飞抵保护区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开辟于1987年,位于祁连山脉西端,西距肃北县城160余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其中可供狩猎的动物种类达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如白唇鹿、野骆驼、野驴、野毛牛、松兔、黑颈鹤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藏原羚、岩羊、棕熊等。这些动物最大群体可达几十只、几百只、及至上万头只。场内高山盆地相间,峡谷幽长,风光旖旎。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的哈什哈尔地区,距离透明梦柯只有60多公里的路程,围绕冰川,它又是一处受中外游客喜爱的地方。该地区地貌为高山裸岩,四周环山,山顶常年积雪,山下草原辽阔,是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优良场所,狩猎场内的野生动物有盘羊、岩羊、藏羚羊、白唇鹿、野牛、野驴、雪鸡、石鸡等数十种,每年可供猎取的动物达10多种,100余头(只)。每年夏季,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的猎人纷纷到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狩猎,每个狩猎者到此都会将自己最中意的猎物带回去。而来自国内的游客到哈什哈尔大多是来观看雪山下的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油画,特别是对长期在城市生活的游人来说,能看到一群群各类珍稀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奔跑,必会生出不虚此行的感慨。   

肃北人民公园

  肃北人民公园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28.8公顷,属国家A级旅游景点,园内林荫茂盛,空气清爽,气候宜人,是一处观光、旅游、避暑、娱乐、休闲、运动的好地方。走进装饰独特、呈现民族风韵的大门,是一座四周鲜花映衬的椭园形人工喷泉,泉中假山耸立,流水潺潺,山上石砌的两尊神态各异的梅花鹿雕像,恭候迎接远方的客人;向四周喷射的水雾,在阳光下宛如一道雨后彩虹,辉映着湛蓝的晴空和碧绿的泉水。绕过喷泉是一个平坦的长廊,两旁花团锦簇,垂柳成行,长廊深处的花坛五颜六色,争奇斗妍,一尊亭亭玉立身着民族服装、怀抱小山羊的蒙古族少女雕像,用洁白的哈达迎接远方的游客。长廊左侧8000平方米的娱乐平台上,排列着座座雪白的蒙古包,供游人餐饮、休闲、娱乐,体验蒙古族民俗风情。还有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珍稀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繁殖中心,饲养着国家一、二级珍稀动物野驴、红羊、猞猁、雪豹等21种,60多头只。长廊南侧假山旁是人工湖,清澈见底。乘小船划过南岸,顺路可观赏-庙,倾听教徒诵经。长廊右侧是天然森林,林中座落着国家一级野生动物陈列馆,陈列着野骆驼、野驴、野牦牛、北山羊、盘羊等珍稀野生动物标本。   

平草湖

  平草湖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约四十公里处,有个平草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只有本地或曾到过此地的人才知其雅号。  平草湖,地处党河南山和野马南山之间,宽约三公里,长约六公里,是沉积宽谷,党河河水至此变宽,分岔形成湖状沼泽地,坦荡如砥,水草丰美,为历代良好的天然牧场。倘若你置身于平草湖牧场中,仰望党河南山主峰北麓,就会看到一派四季景象: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一片金黄;山脚下牧草如茵,百花缤纷。银光闪射的雪山之下,溪流纵横,湖水荡漾,牛羊成群,骏马奔驰,具有一派雪山牧场的独特风光。  平草湖的芳草,浓郁芳香,沁透心脾,香得外来人一到党河南山脚下,河湖畔上,顿觉飘飘然无酒自醉。  到过平草湖的人,对这银峰、碧湖,对这争艳斗芳,千姿百态的花草,尤其是对聪慧欢乐、能歌善舞的蒙古族牧民,谁不着迷,谁不神往,谁不引吭高歌呢!  遇到平草湖风和日丽的日子,这里湖平如镜,牧歌悠扬,牧群来来往往,有的跑到湖边低饮,有的又远远离去。白色的天鹅兀立湖滨,凝视湖面。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阳光扑到牧人身上,热烘烘的,宛如揉软的羔皮轻裘暖身一般。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峡谷内草木覆盖率达60%,个别地段达80%,平均海拔为1930米,气候温和宜人。7月平均最高气温24.8℃,比敦煌市低6.4℃,1月最低气温-13.6℃,年降水量140毫米,是春赏野花、夏日避暑、秋观红叶、冬日溜冰滑雪的极好地方。两岸峭壁陡立,造型奇特,谷内生长着数不尽的各种树木,奇花异草,密林深处飞鸟争鸣,柳丝拂拂,芳草茸茸。  营地信息(可接待房车停靠)  配套设施:峡谷内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湿地栈道、儿童游乐区、垂钓区、民族赛事体验区(骑马、射箭、摔跤)、蒙古文化长廊、男儿三技场、民族特色餐饮区、休闲广场、欣赏蒙古族歌舞、党和峡谷探险、篝火晚会看台等19个项目。另有湿地生态观光、越野车极限穿越、水上娱乐为一体的蒙古族风情园。  营位区:房车营位20个;汽车营位30个;蒙古包50顶;帐篷营位50个;房车停靠营位20个。  营地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预订电话:13993700062

大黑沟岩画

大黑沟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黑沟岩画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大黑沟,绵延3.5公里,分布零乱,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只有两三米。岩画共有34组,图案190多幅。   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大部分内容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面。图中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野骆驼、象、虎等动物,形象生动,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大黑沟岩画是这一地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是了解河西走廊西段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它与内蒙、宁夏等地的其他岩画组成了我国北方岩画圈,是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德若淖尔

  德若淖尔  在肃北为数不多的湖泊、天池中德若淖尔象一面明镜清澈、灿烂  ,她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群岭中,面积约三万多平方公里,湖水及其两岸的景色是原始、粗犷、质朴的,而且湖水吸引了很多候鸟,周围是典型的高原牧场,羊群象珍珠洒在那里,两边的雪山上长着雪莲、当归等名贵药材。湖边风景宜人、气候凉爽,每年的6-8月间这里成为人们避暑、观光、游弋自然的理想地。  “德若淖尔”是蒙古语,马镫湖的意思。关于这名称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湖形象马镫子的:从两边的高山上往下看去,湖形的确象一个巨大的银镫。湖水呈镫眼,湖岸成镫边,从西面的山谷间流入湖水的小河象一条熟牛皮的镫绳,河水正好又绕过湖边的一座小山,恰似把镫绳坚固地拴在那儿。也有人说湖水正好在高山的的一个巨大的台阶上,好似踩着上马的银镫,坚固而闪光。无论如何德若淖尔湖的名字都与蒙古人及他们的图腾--骏马有着直接的联系。故事也很多,其中老人们讲的有一个传说很生动、感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人烟、没有水、没有草,只有光秃秃的山脊和戈壁沙丘。那时,在遥远的雪山之乡有一位蒙古族英雄为保全自己部落的草原,与其他部族的人进行争夺,结果未能获胜,反而部落中身坚力壮的男人被战死,女人们全被抢走,草场和牲畜被占领了。这位英雄领着老人和孩子们翻山越岭寻找生存的地方,可是所到之处没有水、没有植物,走了三天三夜,老人累了、孩子哭了,骏马渴了,人们开始失望了。面对这样的悲痛局面,英雄果断地说:“大家不要悔心,只要等着我你们就能找到生存的地方”,便跨上骏马独自一人经过茫茫戈壁走向那山的方向…  他在这座山里整整走了一天,还是没有找到水。终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在一个山谷中发现了一块湿地。骏马用四蹄、英雄用双手开始采挖湿地,挖了半夜,马蹄被磨破了,十指被磨断了,挖出来的湿土堆成了山,还是没有找到水源。他俩没有退缩,英雄从马鞍上解开一对银镫,镫绳拴在腰带上,踩着银镫又用双脚挖,骏马干脆用下颚去挖。当第二天的太阳出山时,英雄的脚下喷涌出神洁的雪水。这水涨满了整个山谷,变成了一面湖,湖水又顺着马蹄踪印,流向戈壁沙丘,流到了老人和孩子们等待的地方。人们终于有了水,在这里生存了下来。可是那位英雄和他同甘共苦的骏马,再也没有能力去迎接部族大众,在湖边踩着银镫,遥望远方,等待他们的到来。  第二年,冰雪化了、戈壁绿了,人们来到湖边时,英雄和骏马已经象雕塑一样安详地走了。人们把湖边的湿土一把一把地盖在他们的身上,很快在湖边出现了一座小山,上面开满了野花。从此,这个用英雄和骏马的生命换来挽救了部族大众生命的湖水有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动听的名字-德若淖尔,马镫湖。湖水滋润了群山戈壁,使荒无人烟的地方变成了繁衍生息的草原,使漂泊迁徒的孩子扶上了肥膘的骏马。千百年来这湖水象一面镜子反射着草原儿女的艰辛足迹和结晶汗水,讲述着英雄民族的传奇故事,荡漾着幸福生活的凯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羊径石道

  羊径石道  顺着城堡西边的羊径石道,踩着散落在山坡上的石块,约摸攀岩半个小时,便登上了石包城遗址。迎着呼啸的天风,立于城头,整个石城的雄姿便展现在眼前;放眼望去,视野远天远地。向东,远处是祁连雪水汇集的榆林河,横穿乡境;近处是泉水涌动的小溪,淙淙流淌。向南,远处是直穿山、野皑;近处是绿色铺展的草原,牧歌悠扬。向西,远处是云丝无挂的苍穹,湛蓝澄明;近处是繁草羁绊的沼泽,云雀飞窜。向北,远处是蜿蜒迤逦的鹰咀山,雾气氤旎;近处是各具姿态的山丘,怪石林立。在对这里的自然美景发出由衷喟叹的同时,在盘旋的鹰翅展开的空旷中,缓缓闭上双目,耳畔又会传来神秘的天籁之音:远古的夕阳中,寂静的戈壁上,军队在缓缓前进,微风中,战旗猎猎,受惊的马嘶声打破寂静,狼烟四起,-,古战场的阵阵鼓点和声声厮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老道呼都格岩画

老道呼都格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道呼都格岩画分布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共计12处、118组、590余幅图案,制作技法包括凿刻、磨刻和线刻三种,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和各种神秘符号等三类。这些岩画意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风貌独特,活的情景,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古代河西走廊境内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宗教、艺术提供了材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明水要塞遗址

明水要塞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水要塞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音凹峡村西42千米处一座独立隆起的小山丘上,山的东南西三面地形隆起,只有北面敞开,俯视成不规则四边形,山体四角高。该军事设施依山而建,在山体四周有战壕与各碉堡、营房相连,西南两面有护城河似的战壕相通,设碉堡、掩体等相互配合。根据县志记载,民国23年(1934年)安西县在马鬃山镇建立保卫团,1937年委任军统周国良为设治局委员率两个营在马鬃山明水等地设防,1945年10月,国民党部队191师573团也先后派部队驻防于此。该军事设施是民国时期扼守中蒙边界的重要根据地,是确保兰州至新疆军事补给的生命线,有较高的军事、历史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阿尔格力太岩画

阿尔格力太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阿尔格力太岩画位于肃北县城东南148公里沟口两边的崖壁上。面积为266平方米,共分15组画面,有图像50幅,主要是早期的游牧人、骆驼、大角羊和野牛等形象。凸刻而成。保存较好。这些岩画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生活于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这期间居于河西走廊的乌孙、月氏等古代西域民族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七个驴岩画

七个驴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个驴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七个驴大版。面积240平方米。分20组,计有人物、动物图形101幅,多为单人牵骆驼、骑马奔跑场面及岩羊、骆驼、马个体图形等。用凿点成线和阴刻单线条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灰湾子岩画

灰湾子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灰湾子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泉脑村东北8公里。面积37平方米。分6组人物、动物图形34幅,有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凿点成线和单线条阴刻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肃北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党城湾镇 党河峡谷 石包城 透明梦柯冰川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肃北人民公园 平草湖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大黑沟岩画 德若淖尔 羊径石道 老道呼都格岩画 明水要塞遗址 阿尔格力太岩画 七个驴岩画 灰湾子岩画
马鬃山镇 党河峡谷 石包城 透明梦柯冰川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肃北人民公园 平草湖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大黑沟岩画 德若淖尔 羊径石道 老道呼都格岩画 明水要塞遗址 阿尔格力太岩画 七个驴岩画 灰湾子岩画
盐池湾乡 党河峡谷 石包城 透明梦柯冰川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肃北人民公园 平草湖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大黑沟岩画 德若淖尔 羊径石道 老道呼都格岩画 明水要塞遗址 阿尔格力太岩画 七个驴岩画 灰湾子岩画
石包城乡 党河峡谷 石包城 透明梦柯冰川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肃北人民公园 平草湖 甘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大黑沟岩画 德若淖尔 羊径石道 老道呼都格岩画 明水要塞遗址 阿尔格力太岩画 七个驴岩画 灰湾子岩画

肃北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