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大同 >> 灵丘县

灵丘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灵丘桃花山

灵丘桃花山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桃花山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该洞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帘,有的如百折织锦垂慢,有的如披着盔甲的将军,有的像一丛丛新鲜的蘑菇,层层叠叠,生气勃勃。手捧仙桃,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来此一睹风采。蝙蝠洞位于桃花山北海拔900米处。该洞高大,四通八达。主洞深70多米,有六个出口,洞内数以千计的蝙蝠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洞顶,像一串串黑色的精灵,昼伏夜行,十分有趣。西侧洞的洞壁、洞顶天然形成的壁画,栩栩如生。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为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的两层建筑,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  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并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2007年对其改扩建,于2009年9月27日重新开馆的景区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分为战争轴、纪念轴和烽火台虚轴三大轴线14个景点,5个功能服务区。  改扩建后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主展厅和半景画馆内陈列的部分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和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半景画馆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场面。  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七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妄图三个月内占领中国。1937年9月25日,挺进华北的八路军115师在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一带设伏,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辎重,取得了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  主要景点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由序厅、三个独立单元的主展厅、一个实物陈列厅、半景画馆、将星闪烁厅组成。二楼设有缅怀厅。  半景画馆是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450平方米,由半景油画、地面塑形、六台电脑和六台投影组成;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再现平型关大捷战斗的整个过程。  珍贵藏品  杨勇将军用过的毛毯该军毯系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大捷后686团副团长杨勇分得一块,并把它作为八路军首战大捷的纪念品珍藏。  张文松的公文包1937年9月23日,115师独立团第1营教导员张文松将文件包暂托房东、下寨南村村民孟德海母亲保管。张文松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该文件包一直在孟家珍藏。  缴获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斗中缴获日军九二式步兵炮一门,1970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落成后开始展出。  地址:山西省灵丘县白崖台乡乔沟东南1华里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战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型关战役遗址(第一批国保)  时代:1937年  地址:繁峙、灵丘县交界处  平型关古名瓶形寨,为明代内长城关隘。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东通西冀北,西抵雁门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平型关战役遗址在平型关东北5公里的山西省灵丘县小寨,老爷庙梁、关沟一带,为一条狭长的古道。沟谷全长约7公里,两边崖高数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据平、津后,继而向山西平型关、雁门关一线进攻,企图进取太原。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狭谷古道两侧崖顶。25日清晨,日本侵略军板垣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主力数千人及辎重车辆进入伏击地区,115师发起猛烈攻击,抢占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激战到夜晚,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8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八路军出师首战平型关,挫败了锐气正盛的日本侵略军,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士气。  遗址内保存有115师指挥所(关帝庙)、林彪、聂荣臻住所窑洞二间及平型关战役指挥所在地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969年在此建立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

灵丘古道

  古道峰回路转,河水弯弯,青山叠叠,风景迷人。僧寺、雄关、佛冢交相辉映。尤其是辽代营建的觉山寺,更有传奇色彩。寺内的白塔、古井与旁依的小山高度、深度都相同,号为一迷,称为一绝。寺旁有北魏高宗拓拔浚与群臣比武的御射台,《皇帝巡之颂碑》仍依稀可辨。  位于灵丘县东南部。古道始建于北魏,是山西高原北部通往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北至蔚州,南至沫源,共有140里。 公元五世纪,北魏拓拔鲜卑即由此路,沿唐河谷地出太行山,横扫河北,问鼎中原。  该道开凿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拓拔鲜卑即由此路,沿唐河谷地出太行山,横扫河北,问鼎中原。峰回路转,河水弯弯,青山叠叠,风景迷人。僧寺、雄关、佛冢交相辉映。尤其是辽代营建的觉山寺,更有传奇色彩。远不见寺院隐山涧,近相看白塔矗云端。据说,寺内的白塔、古井与旁依的小山高度、深度尺码相同,号为一迷,称为一绝。寺旁有北魏高宗拓拔浚与群臣比武的御射台,《皇帝巡之颂碑》仍依稀可辨.    山西大同市

觉山寺

觉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点:觉山寺砖塔共分为塔座和塔身两部分:塔座四壁刻有砖雕,金刚力士威武雄壮,歌舞伎乐动作优美;塔身为八角十三级,塔内砌筑梯道可以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留有壁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三十里的悬钟山之中,悬钟山也称觉山。溏河奔流于寺前,觉山屏障于后,寺外群山环绕,寺内古树参天,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殿宇巍峨景-人。  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整座寺院精巧玲拢,大小禅院有134间,并位于三条轴线之上,显得错落有序,但最为称奇的是觉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个高度上,都是13丈,留下了“塔井山齐(奇)”觉山寺的美名。寺庙内的佛教殿宇非常齐全,有钟楼、鼓楼、梆楼、点楼、天王殿、金刚殿、罗汉殿、韦驮殿、弥勒殿、贵真殿。大雄宝殿及丈昌阁和魁星阁等等。大雄宝殿内墙壁上所画为八洞神仙,线条自然流畅,服饰搭配得体,体态丰满匀称,色彩清新艳丽。奇怪的是壁画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神仙面容都一样,轮廓清晰,细眉长目,鼻准方直,两耳垂肩,朱毫点唇,给人一种端庄肃穆和慈祥之感。这些道教神仙的面容与佛祖的面容特征一样,可见该寺是二教合一的典范。觉山寺四周山势相互绵延,形似莲台,把整座寺院托在当中,其中东侧有两个山头对在一起,形成一个凹宇形,像搁毛笔的笔架,名叫笔架山,代表的是文运亨通。每逢雨后或清晨大雾弥漫之时,半山腰会出现一块黑色的方碑,取名“雾碑”。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庙会之日,定要下雨,雨过之后,它便随着雾不断出现,给人以无限遐思。  导览  砖塔重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为平面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构塔,总高43.54米。下部施双层基座。第一层呈方形,边长为19.6米,上置八角须弥座,座上设普柏枋,上承平座斗拱。塔座四壁刻有砖雕,金刚力士威武雄壮,歌舞伎乐动作优美;塔身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留有60平方米的辽代壁画,至为珍贵。  特别提示  觉山寺位于从太行八陉之一蒲阴陉古道山坡上,太行八陉为山西出入河北、河南的交通要道,蒲阴陉是其中著名的古道。  地址:大同市灵丘县东南10公里的红石楞乡觉山村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7: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交通  大同市区坐到灵丘县城的车,之后从灵丘县城包车去,沿  S201南行,在桃花溶洞景区右转向西南方向直走,西湾台龙峪池村即到。  

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回寺石像冢(第五批国保)  时代:唐  地址:灵丘县三楼乡曲回寺村  是一处珍贵的唐代石雕组群遗址。曲回寺属五台山的下院,是一座曾拥有百余名众僧的佛教寺院,宋、辽、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37年被日军烧毁,现仅存殿基、月台、道、柱础等遗迹。  石像冢始建于唐天宝十年,史志记载原有石像冢60座,以曲回寺寺院为中心,周围依山势分布,总面积约20余平方公里。  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石像冢群遗址。199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了3座。每座石像冢外形呈土石墓状,占地约20平方米,冢高3-4米,周长约30米。冢穴内石佛按1一2层封藏,佛象多少不一,少则30尊,多则50尊。佛象大小不等,最高5米,小者不足0.3米。有圆雕、半圆雕、浮雕,坐立不同,形态各异。这些石佛都用当地“贵妃红”或“芝麻白”花岗石雕刻而成,质地坚硬,保存完好。

觉山寺砖塔

觉山寺砖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砖塔(第五批国保)  时代:辽  地址:灵丘县城东南14公里的笔架山西侧  又名普照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辽大安五年(1089年)重建。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砖塔为辽代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寺院建筑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24.4米,占地面积927.2平方米。寺院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东轴线为魁星阁、碑亭、梆点楼、金刚殿、弥勒殿;西轴线为文昌阁、砖塔、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等建筑。  砖塔建于西轴线前院中部,为觉山寺主体建筑,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为国内保存较好、时代较早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平面八角形,塔檐十三层,总高44.23米。塔基底边长6.20米,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总高3.58米,平座位于须弥座之上,平面亦为八边形,高为1.27米,仰莲位于平座之上,总高1.43米。塔基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除斗栱、枋材仿木结构建筑形制外,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行龙、人物等,皆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雕刻而成,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练,虽为辽制,尚袭唐风。  一层塔心室内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现残存面积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等像。除少部分经后人重装外,大部分仍为辽代作品,面型、衣饰、手法尚沿袭唐画风格,辽代壁画见于寺观中极少,觉山寺塔内壁画幸存,为研究辽代壁画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觉山寺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平型关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灵丘县城东南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原名“灵丘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园总占地面积60亩,有烈士纪念馆、烈士塔、纪念碑、展览厅、烈士坟茔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陵园主墓区24座墓内安放着平型关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和其他抗日烈士遗骨556位。纪念堂内牌位上敬录着在各个历史时期参战或从事党政工作而牺牲的灵丘籍烈士名录989位。陵园东墓区安葬着为修建京原铁路、灵丘空军机场而牺牲的烈士86位。纪念堂后为六角形烈士碑厅。纪念碑正面刻着“平型关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背面记载着平型关大捷及灵丘人民的战斗历程。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位于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距县城67公里。医院旧址现保存基本完好。1938年11月9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率领晋察冀军区医疗队从阜平到达灵丘杨庄。先后在石矾、串岭沟、黑寺、曲回寺、河浙等抢救伤员,并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在察冀军区医院一所驻地杨庄村,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1996年被县政府确定为“灵丘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灵丘县廉政教育基地”,同时也被我乡政府作为“红色旅游景点”。

赵武灵王墓

赵武灵王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新华西街西段。灵丘县名由此而来。  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国的第六代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山西大同市  赵雍 (310~295)  赵武灵王(约前31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326年,年方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时,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赵国四面强敌环视,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 详细++  赵雍 (310~295)  赵武灵王(约前31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326年,年方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时,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赵国四面强敌环视,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 详细++

祁皇后墓

祁皇后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大同东北三十里孤山之北,冢头峻绝如山,也名歧山。

曲回寺

曲回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回寺又称哭回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文记载,曲回寺是五台山佛寺的下院,与五台山禅宗佛寺有密切的联系,开元二十一年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在此建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三百六十座佛塔,按照顺序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曲回寺附近的山岗、山脚、台地沟岔等地方,散布有墓丘状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每座冢中都安置着十尊左右的佛、菩萨、金刚、供养人等雕像。发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经模糊,但衣带清晰可辨。石像冢充分反映出中晚唐时期佛像雕刻艺术的纯熟。1937年寺院被日军烧毁,殿基、台、踏道、柱基还保存完好。现已查明的43座石雕像冢为研究唐代石雕艺术和的佛教史、美学史、雕塑史具有重要意义。

青檀自然保护区

  青擅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西南三楼乡牛邦口、花塔西村附近。总面积2.54万亩。该区属太行山系五台山文系。区内山峦重迭,青檀树生长集中,核心林区面积达0.9万亩。密度每亩30--110株,单株最高4.5米,胸径最粗10厘米,树龄在10--30年。该区周围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三楼河贯穿区内,河西岸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长城和敌楼,还有穷水长流的红沙岭隧洞。花塔村是大同市境内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8米,四面环山,河水绕  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景色秀丽,故称之为“塞外江南”。1993年2月该区被山西省政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看点:这里因发生了震惊中处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在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的埋伏战袭击,经过6个小时激战,日军有100多人被击毙,有1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用物资被击毁和缴获。平型关是我党我军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灵丘县西南方,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平型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谓峻岭雄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灵丘县蝙蝠洞

  灵丘县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地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灵丘县柳科乡,海拔2158米,周围是陡峻的山坡,山顶则是面积达3.6万亩、坦荡如砥、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夏季无暑,气候凉爽,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秋季天蓝草碧,牛羊满山,是一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灵丘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武灵镇 平型关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东河南镇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上寨镇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落水河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史庄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赵北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石家田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柳科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白崖台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红石塄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下关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独峪乡 灵丘桃花山 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遗址 灵丘古道 觉山寺 曲回寺 觉山寺砖塔 平型关烈士陵园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赵武灵王墓 祁皇后墓 曲回寺 青檀自然保护区 平型关 灵丘县蝙蝠洞 空中草原

灵丘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