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沧县

沧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狮子坐落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东关村西0.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铁狮是我国大型的惊巧铸铁工艺。也是我国著名发源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  沧州铁狮子,当地俗称“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狮子已成为沧州的市徽,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三个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铁狮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然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在铁狮子右项及牙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铸造”字样,可以断定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掌握这样精巧的塑造艺术。  根据狮身上的铭文可知,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它的铸造比美国和法国的炼铁术早七八百年,所以铁狮子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打开世界冶金史就有沧州铁狮子,由于沧州铁狮子具有较高的科研、历史和珍贵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铸造技术、雕塑艺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佛都史十分重要的具象资料。  由于体魄宏大,造型雄传,文物价值甚高,但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铁狮子腐蚀严重,多处破损,狮身下沉,新中国成立前,曾建亭保护,未能根本改观。

纪晓岚文化园

  纪晓岚文化园  位于纪晓岚故里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  纪晓岚是中国一代文宗。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于嘉庆十年(一八零五)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纪晓岚是中国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作品颇多,以总纂《四库全书》名闻天下,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文化园”,占地70余亩,建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该园以实物、绘画等方式,记载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还收藏有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  纪晓岚文化园为一座园林式仿古建筑,园林面积宽广,水榭亭台,树木环绕,外围红色长墙,清幽雅致。景区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最爱旱烟,有“纪大烟袋”的绰号,因此,纪园特别设计了由生铁铸成、长达8.2米、重21吨的“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纪晓岚文化园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再现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另外,藏砚阁、文漪阁内,还珍藏着百方砚台和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被视为镇园之宝。  纪晓岚文化园内的主要景区介绍  1、中心景区是仿古三大殿  A、正大殿是“四库流风”,采取仿明清皇宫式建筑。殿楣悬挂两块兰底金字匾额,殿前楹柱上挂有抱柱对联。匾额分别有已故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题写的“四库流风”和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罗哲文先生题写的“文漪阁”。对联集清代翁方纲书法。内部陈设一尊纪晓岚的坐姿塑像,购进了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津阁《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是纪晓岚一生最辉煌、最主要的业绩。殿内设有华贵的金箔画《校书图》,展示当年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的场景。悬挂清朝前期帝王像和编书主要学者画像,以体现乾隆盛世文化的气象。所藏《四库全书》,对外开放,可供学者们学习、查阅资料;  B、东殿为“敬先堂”。内部有一尊纪晓岚的胸像,摆设香案,陈设纪氏家族的残碑、家谱,墙上悬挂纪氏祖先石刻画像,可供纪氏族人前来瞻仰、祭奠;  C、西殿是“奉贤馆”。内设展示沧州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故里的文化沙盘,墙上悬挂沧州历代名人(文臣、武将)画像,通过沙盘和图片全面展示沧州壮阔的历史以及历代名人的业绩和风采。  2、阅微草堂。采取仿清四合院建筑,整体参照纪晓岚在北京的故居布局。  A、阅微草堂,北房正房。门楣悬挂复制的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桂馥题写的匾额《阅微草堂》,门前有抱柱对联。内部陈设纪晓岚生活用具及文房四宝;  B、宦海书丛馆,南屋正房。有匾额及对联,内部用图片形式展示纪晓岚生平履历。另摆柜台出售纪念品;  C、滦如槐姑室,西屋正房。内部展示、陈设各种阅微草堂笔记版本。墙上用图画形式展示《阅微草堂》里的故事情节;  D、九十九砚斋,东屋正房。主要展示纪晓岚藏砚复制品和砚铭拓片。  3、亭台楼阁  A、以纪晓岚字“春帆”命名的“春帆湖”,利用水塘建成。湖上修筑了湖心亭,取名“观弈亭”,曲栏、水榭,拱桥等,西岸建有方形轩,取名“黄梁轩”,北侧有荷花池,堆砌了假山;  B、趣联廊。在四库流风与阅微草堂之间,有一长廊。长廊两端分别建有四角景亭,在廊(亭)柱或横梁-写(或挂牌)纪晓岚的应对妙联;  此外还要建几处供游人休憩、观光、照相的场所,增加游园的乐趣。设计了大烟袋、钻钱眼的趣味场所;还设有经营纪念品的店铺,帮助游人进行文化留念。  4、文化园绿化  它本着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结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根据纪晓岚著作里面体现的花卉、草木来整体设计。院内根据各景点的特性分别采用枣树、紫藤、竹林、海棠、古槐、柿树、月季、垂柳等植物布局,营造一个富有生气、灵气、雅气、温馨的园林氛围。让游人在古香古色的园林风光中充分得到心旷神怡的心灵感受。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杜林登瀛桥

杜林登瀛桥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杜林登瀛桥  在沧州西15公里旧沧河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的杜林镇。  桥体由三大拱两小拱组成,两小拱悬卧于三大拱连接处的拱肩上,两个流线型的大桥墩支撑着桥身。桥长66米,桥面宽7.8米,每孔跨径11.3米。  在沧州西15公里旧沧河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的杜林镇,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原名登瀛桥,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体由三大拱两小拱组成,两小拱悬卧于三大拱连接处的拱肩上,两个流线型的大桥墩支撑着桥身。桥长66米,桥面宽7.8米,每孔跨径11.3米。中拱上顶两侧各有一龙头石雕,探出桥体,张牙瞠目,若呼之欲出;左右两大拱之上,各有一石雕狮子头,暴目裂眦,神态凶猛;两小拱的拱顶各有一摇头探尾的神水兽;桥面石栏、石柱上是目不遐接的浮雕画面和姿态各异的石猴、石狮等动物,精雕细镂,栩栩如生。  据长芦盐运使阮尚宾《新建登瀛桥记》和王荫桐《重修登瀛桥记》载,杜林原名登瀛镇,跨滹沱河两岸,顺河行北可抵京、津,由此往来之商贾行旅,摩肩接踵,自古虽有舟渡,但客货往来十分不便。明万历年间善人刘尚有目击行旅舟渡之艰,建议修建石桥,以行旅利盐运。盐运使阮尚宾、瀛州太守刘毓宽慨然捐助,在地方绅商和好善乐施人们捐资和帮助下,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耗白银2万两建成此桥,从此登瀛路履若坦途。清光绪年间,滹沱河水泛滥,冲陷桥两端大小两孔,不能通行。好义者多次想修复,无奈耗资巨大,工程艰巨,畏难而止。14年以后,乡人王荫桐矢志重修登瀛桥,并不辞劳苦,多方筹措修桥款,历经6年修复完工,但王荫桐也因此债台高筑,随僧道募捐化缘以还桥债。  地址:沧州西15公里旧沧河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的杜林镇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袁绍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前高龙华古墓,以前高龙华村命名,传说为袁绍墓(当地人按其堆土形状,称之为“大疙瘩”)。该墓为典型的汉墓,封土高大,封土为椭圆形,高8米,东西径52米,南北径36米,占地1510平方米。  该墓位于沧州市西南,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村东北700米处。北200米处有滹沱河故道东西穿过。地处平原。南60米为东西土路,右靠南北向阡陌。黄沙土壤。前面和右侧种植枣树。后及左面种植梨树,农作物有玉米、豆、麦、谷、红薯等。  前高龙华古墓,原属献县管辖,五十年代初属建国县管辖,1954年建国县撤消,划归沧县管辖。此处原有古墓大小两座,现存者为大墓。小墓在1956年塌陷后,生产队及个人取土挖掉了,据传出土有绿釉小陶楼和一些小件器物。因粗糙不完整被村民扔掉。现存大墓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主体上原来长满各种树木,榆树,杨树,柏树等,后来随着气候变化及人为砍伐,现墓顶已没有树木存在。墓的四周,亦满植柏树,现在于墓的四角存有小片柏树群。墓顶原来有一深洞,下到洞底,可以见到侧面的青砖垒砌的拱形门,拱形门内有水流动,夏天触摸,冰冷异常。该深洞早已被填平。1995年,墓的东南方向200米处,开挖引水渠,地下3米处发现青砖垒砌的流水沟,其方向指向大墓,应为墓的排水设施。  2009年5月中旬,此墓连续两次被盗墓者倒开,封土层被盗墓者炸开已遭严重破坏,当地文物部门和村民已把盗洞回填!2010年3月,此墓又发现被盗痕迹,出现的盗洞再次被回填。

金钱库

  金钱库,当地俗称“铁钱库”。铁钱堆主体埋于地下3米深处,据记载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曾挖出过,因当时的冶炼技术无法将其熔化,故又重新掩埋起来。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地对铁钱俗称铁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大铁驴埋在地下,非亲哥八个才能挖得出来,当时旧城内有一家兄弟七人,想去试试,就把姐夫叫上凑成哥八个去挖铁驴。当驴腿露出来的时候哥八个两人一组,抱住铁驴的四条腿往上抬,可是有姐夫的那组的那条驴腿就是抬不起来,这是老三着急地说:“姐夫你使劲呀!”这一声不要紧,“吭哧”整个铁驴又陷了进去。直到1997年又进行挖掘。被挖掘出来的古钱堆平均厚度为80厘米,呈不规则状,重约48吨。由于年代久远,铁钱已锈蚀成块,古钱圆形方孔,一般厚度为4毫米,有少数古币字迹依稀可辨,其中有“大和通宝”系唐朝文宗(827—835)年间铸印,“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则铸于北宋徽宗年间。据有关人士推测,当时此处可能是国家造钱的地方,故有“铁钱库”的说法,但至今无准确资料可查。  

沧州铁钱库

  沧州旧城(旧州)东关有个闻名天下的铁狮子,铁狮子东面不远有个铁钱库。铁钱库所在的仿古院落也称“旧城文化展览馆”。除唐末五代时的“滚木礌石”以及红衰草、文殊殿等,最吸引人的就该是那总重四十八吨的一块块唐宋铁钱了。  据说,这些铁钱1958年大炼钢铁时曾挖出过。因当时当地技术原因无法将它们熔化,重又埋入地下的铁钱反倒得以保留。已锈蚀成堆的铁钱块,最大的一个据说有七吨多重。其中少数钱币尚可辨出字迹:唐“大和通宝”、宋“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  如今守在沧州铁狮子旁边的“铁钱库”里摆放的铁钱,是1997年时挖掘出来的。至今提起这事,仍有文物工作者认为对于这次行动应该用“挖掘”而不是“发掘”。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当时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专业组织,别的不说,当时沧县连文保所都没设立。在这种情况下,某单位组织当地民工进行了此次挖掘。

纪晓岚墓

纪晓岚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晓岚墓地位于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北村村南约300米处。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代官宦文人,沧县景城纪氏后裔。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其祖上在明朝从南京迁来。纪氏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总纂《四库全书》和撰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闻名于世。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纪晓岚虽为科举人仕,可他不是纪氏家族中唯一做官的,更不是最早进入官场的,他家早已是河间望族,所以纪氏墓地也不仅此一处。  纪晓岚基所在纪氏家族墓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南北300米,东西100米,共有墓1194座,墓碑136块。墓地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现仅存残碑十余块,新出土有纪晓岚本人生前撰文,由刘墉、董浩、翁方纲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墓志铭三块。纪晓岚墓地坐西朝东,墓碑下赑屃头东尾西。  纪晓岚墓为辛山乙向口,从墓地东望,一马平川,无阻无挡,百里之外即是大海。墓丘北侧有两个大土堆,形似砚台,南侧有一片荆条树,时称凤凰林。西面(墓后)至硇屯(今其村已不复存在)之间是一片开阔地。碑下赑屃头东尾西,有“头顶泗家(十几里外有一泗家庄)脚蹬硇,南面凤林北砚宝”之说。  墓地东、南、西南侧是茂密的枣林,北、西北侧是打谷场。数株高大的椿、榆、槐树下有一丘封土,即为纪晓岚坟茔。坟茔向口朝东,往东约3米处竖立墓碑。墓碑为纪晓岚下葬时所立原物。墓碑上刻有嘉庆皇帝御制碑文。据资料考证,埋于地下的墓志铭还有若干。民国九年所立的神道碑,原来的位置距纪晓岚坟丘约150米,立于墓地东方一条南北通道的路边,  墓地坟丘高约2米,基部以砖圈砌,砖围高约60厘米,以上为封土底部周长25.5米。墓碑再往东15.6米处竖一通神道碑。神道碑为纪晓岚六代孙纪钜臣于民国九年(1920)重立,俗称“下马碑”,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意。此碑为重立之碑,原碑毁于何年已无人知晓。墓碑东面为1989年修复按原碑文重刻,由沧州书法家刘文源先生书写。  墓碑立于青石碑座上。原驮碑赑屃(俗称石龟)已损坏,碑高268厘米,宽109.5厘米,厚38厘米。顶部蛟龙碑冠,为1989年重新刻配,冠高120厘米,长、宽各大于碑身,碑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裂缝。碑身正背两面,四周都有精细的云龙浮雕。分别雕有12条游龙,上、下边各2条,左右边各4条。墓碑西为原刻御制碑文,约有一半字迹抚摩可辨,一半漫漶不清。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  神道碑高195厘米,宽66厘米,厚20.5厘米。碑身正面(东面)刻楷书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协办大字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碑阴(西面)刻纪事碑文。神道碑碑冠高63厘米,宽77厘米,厚24.5厘米,上有蛟龙图案、篆额为“永垂不朽”。  墓地还散落一些断石残碑,其中两块雕有花纹的残石,据说是原墓碑下石龟的残块。  墓地中还有其他人坟丘,共30余座。大坟两侧各有3座小坟,据说埋的是纪昀六个侧室。再往两侧延伸,向前跨半穴又各有两个较大的坟丘,埋的是纪昀的四个儿子――汝佶、汝传、汝似、汝亿。其孙辈坟丘则依序再靠前些埋葬。此种葬法,据说是纪晓岚生前根据风水先生的提议认可的,叫做“携子抱孙式”。  2006年纪晓岚墓地作为清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均位于沧县崔尔庄镇。纪昀,字晓岚(公元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目录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力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曾任四库全书总纂管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毕生精力倾注于此,贡献很大。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等著作。  其故居遗址座落在沧县崔尔庄村内,今尚存一眼古井。在镇南约四公里北村村南有墓地一座,神道碑和墓碑各一通。乃为纪晓岚之墓。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近年纪氏后人及当地政府部门,正筹化修复纪晓岚墓园及故居展馆和纪念馆。  具体地址:位于沧州市南28公里处沧县境内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捷地御碑苑

捷地御碑苑为文化旅游景点。  捷地御碑苑位于沧州市沧县捷地乡西南部,是一处水利建设与水文化融合的景点。其中包括“三廊、三园、两河、两闸和两碑”,三廊即:京杭运河碑廊、历史长廊和大运河捷地碑廊;三园即:宪示碑园、垂钓园和万花园;两河即:大运河、捷地碱河;两闸即捷地分洪闸、捷地新建闸;两碑即:乾隆碑和宪示碑。京杭大运河碑廊、历史长廊是以大运河为主线,从历史、人文、传说各个角度演绎大运河、南运河、捷地碱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大运河捷地碑廊则收集了乾隆有关水文化的诗词、书画和对联。宪示碑园内有宪示碑亭,记载着捷地碱河的相关水文化。垂钓园位于分洪闸的上游,万花园将建成一个集各种名贵花卉为一体的花园。

乾隆碑

乾隆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乾隆碑,位于沧县捷地回族自治乡捷地减河闸口北岸,乾隆碑分碑座、碑身、碑帽三层。碑身宽1.25米,高1.79米,厚0.30米。碑帽高1.12,宽1.10米,厚0.40米。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帝下江南时在此下船观看分水河闸,留下碑文。  石碑阳面,刻有乾隆亲笔提词,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路过此地时,睡眠正醒,问手下大臣刘雍,这是什么地方?刘雍不敢说这是捷地,唯恐触犯龙颜,他改口说:“这是醒龙镇”。为此乾隆下船为此地提词,当时捷地曾一度叫”醒龙镇”,但终未叫响。至今,整个石碑仍在捷地闸所河的北岸。  碑宽:1.25米,高:1.79米,厚:0.30米。  碑座宽:0.58米,长:1.30米,高:0.75米。  碑帽:高1.12米,宽:1.10米,厚:0.40米。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下船,观看分水河闸,留下御笔五言长诗。  地址:位于沧州市沧县境内

捷地清真寺

捷地清真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捷地清真寺  捷地清真寺位于捷地镇所在地.始建明代后期,民国十八年重修,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大殿为亭殿合建,由四梁四柱组成的木架砖瓦结构,殿长25米、宽15米,殿、亭顶高20米,亭为六面体木质花格窗棂,殿前为厦。清真寺院内,绿树遮幽径,花香浸肺腑,奇美的龙爪槐装点着寺院,更显示出伊斯兰古雅、文明的特色。日军侵略中国,捷地惨案就发生在清真寺教寺院内,寺内大部分建筑遭到毁坏,一九三八年修复,0期间清真寺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九八一年回民捐资一万四千元重修。现保存完好。为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沧县捷地镇所在地

沧州旧城

沧州旧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州旧城简介  坐落在沧州市东20公里沧县旧州镇。城内面积约430万平方米,旧城墙其宽约40米,周长实测7787米。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即浮阳县城。旧城墙现已残缺不全,唯西、南两侧还有断墙五段。旧城内有铁狮子、铁钱库(出土钱文皆崇宁、大观、政和、宣和通宝等)、铁炉及开元寺等古建筑遗址,地下且富有文化遗存。旧州城曾取名狮子城、卧牛城。现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沧州市  旧州镇  沧县旧州镇位于沧州市东南16公里处,沧乐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位置优势,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距石黄高速公路沧州东出口3公里,距北京240公里(车程2小时),距天津120公里(车程1小时),距黄骅港80公里(车程半小时)。旧州镇辖14个行政村,面积79.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35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北省…… 详细++

倪杨屯遗址

倪杨屯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倪杨屯在沧县杜林镇西南0.5公里处,沧州市西距沧州市15公里。遗址在倪杨屯村东南,距村20米。东0.5公里是滹沱河故道,北0.5公里是沧河公路。  村民取土,在离地表5至6米的深度挖出铜鼎,铜剑(据传说曾挖出过刀币)、石刀、石斧,卜骨,角耜,在现场采集到鬲足,豆把,灰绳纹陶片。地表散见绳纹砖、大型陶器残片和白釉瓷片(实足玉璧底,圈足)、开元通宝等。  取土沟,南北长300米。此段宽15米,南段宽80米,靠西部尚存古墓一座,直径10米,封土高5米,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从采集的陶瓷片标本看,文化层相当丰富。上自商周,下至唐宋。历史价值很大。

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把杂技艺术作为一项独有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顷,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内设十大景点,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  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4月28日,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破土动工。1993年11月26日,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所获荣誉  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杂技大世界开业近十年来,已接待海内外游客195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1.5亿元,2002年实现接待游客4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1000万元。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宋健、国家旅  游局副局长孙钢及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杂技大世界并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曲苑杂坛》、《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河北电视台《笑笑笑》,山东电视台《快乐星期天》等摄制组及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匈牙利、香港等一些新闻机构先后慕名来杂技大世界拍摄专题片并给予系列报道,同时杂技大世界被国家旅游局指定为定点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三年列为国家旅游专线,并荣获河北省“十佳企业”、“先进景点”等荣誉称号,2001年年初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充分展示了杂技大世界的艺术魅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景点特色  江湖文化城: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19200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身着清朝服饰的吴桥艺人们,说着当年卖艺求生的语言,把过去艺人四海为家的生活情景展视的淋漓尽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社会百相的文化氛围。  魔术-宫:建筑面积4432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同时以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为展示内容,以历史和现代魔术的经典技艺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术的神奇玄奥,魔术大师们靠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变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逃脱等20多个节目展示了魔术的瑰丽和神奇。  杂技奇观宫:建筑面积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  红牡丹剧场:以展示集现代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性杂技晚会。  马戏游乐园: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上奔驰,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您目不暇接,同时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滑稽动物园:以各种动物表演为主,如老虎骑马、非洲狮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丝、狼狗认字、猴子骑单车、等动物滑稽表演。  红牡丹宾馆: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拥有70余间高、中、低档客房。可使游客就餐时,欣赏到画中钓鱼、无火烹饪、空壶取酒、高车送菜等别有情趣的场面。  票价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80元!畅游160元中国杂技大世界、万人团购正式启动。轻松团购!快乐旅游!

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千童祠

千童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  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  将庞 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县  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  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成功,移民侨居日本,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在民间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即在农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60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  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绑在15、6米高长杆支撑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远,以示怀念和召唤东渡的  亲人。“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  具体地址: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  乘车路线:沧州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到盐山县千童镇下车即可      千童镇  一、基本情况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城南20公里处,南面与山东省乐陵市隔河相望,沧(州)乐(陵)、武(强)千(童)两条省级公路分别在镇中心交汇而过,北达京、津,西至石家庄,南到济南,交通便利。全省35个品碑旅游景点之一的巍峨,壮观的千童文化园座落在镇区南侧,近几年来,随着对“千童文化”的研究和深入开发,“千童文化”和民间活动“绑信子”在国外轰动很大,来参…… 详细++

沧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旧州镇 沧州旧城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倪杨屯遗址
兴济镇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杜生镇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崔尔庄镇 纪晓岚文化园 纪晓岚墓 沧州铁狮子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薛官屯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捷地乡 捷地御碑苑 捷地清真寺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乾隆碑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张官屯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李天木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风化店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姚官屯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杜林回族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汪家铺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刘家庙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仵龙堂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大官厅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高川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黄递铺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大褚村回族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纸房头乡 沧州铁狮子 纪晓岚文化园 杜林登瀛桥 袁绍墓 金钱库 沧州铁钱库 纪晓岚墓 纪晓岚故居遗址和墓地 捷地御碑苑 乾隆碑 捷地清真寺 沧州旧城 倪杨屯遗址

沧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