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沧州人民公园 | 沧州市人民公园于1973年5月1日正式开园,是沧州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公园。因沧州古时地形似男子佩戴的幞头,故人民公园又名"幞园"。2005年12月被评为河北省三星级公园;2008年6月3日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人民公园总面积45公顷,其中山体占地面积2公顷,湖面面积12.8公顷。到目前为止,人民公园绿化总面积28.9公顷,绿地率达到84.7%,园内共种植绿化素材100余种34.6万株。 人民公园在规划上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功能分区鲜明、景观靓点突出,全园共有入口广场区、健身活动区、山林幽静区等六个主要景区和游目骋怀、飞瀑流云、众仙祥聚、荷荡月色等十个主要景点。形成了既具北方粗犷气魄又具南方山水情趣的综合性公园。 近年来,沧州市人民公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公园景观进行大规模的整改提升,做环境、出精品。先后完成了南门外商业门市、园内陈旧游乐项目以及西门区域的拆迁工作,共计整改提升达到面积4.8万平方米,新建成了"树荫停车场"、"亲子健身园",并安装了健身器材,成为河北省全民健身重点示范工程。还大力推广认种认养,积极探索低碳绿化,营造环保示范园区。特别是每年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性花展活动。从2008年起,相继成功举办了菊花展、迎春花展、郁金香花展、牡丹和芍药花展、月季花展、荷花展等社会活动,结合各类花展的不同特点,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以及各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不但活跃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还展示了园林文化特色、对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广大沧州市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城市标志性景观之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浮阳北大道 乘车线路:沧州市内可乘1、5、8、13、17、19、23、31、219、307、402等路公交在人民公园站下车可达。 |
沧州胜利公园 | 1987年,在青沧战役及沧州解放四十周年之际,沧州市在市区新华桥北大运河西岸兴建了青沧战役及沧州解放纪念公园——沧州市胜利公园。公园占地面积2.5公顷。-将军题字“胜利属于人民”的石碑竖立在公园进门处,园中青沧战役及沧州解放纪念碑直刺苍穹,远望巍巍壮观,石碑上凝结着硝烟战火,象征着勇士精神。栩栩如生的6组人物雕塑,把那狂飙般鏖战的一刹那,永远留在了人间。再现了军民协同作战英勇杀敌的壮阔场景。在青沧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我军指战员就长眠在运河西光荣路上的烈士陵园。 沧州胜利公园的建成,为我们提供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那敦实厚重的“胜利属于人民”碑及拔地而起,呼啸苍天的沧州解放纪念碑是烈士忠骨和鲜血铸就,它对如今享受幸福的人们具有永恒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长眠在公园内的烈士,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为人民解放,为新中国成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殉难者。英烈们的无私无畏精神,将永远光照日月,启迪后人。 旅游向导:胜利公园西侧紧靠人民公园。沿大运河南行过新华桥至彩虹桥西行即是光荣路,可直达烈士陵园。继续沿大运河南行至解放桥,顺解放路东行有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北大寺和文庙。沧州市是“武术之乡”,可到武术馆所去观摩学习。走沧乐公路东南行20公里有国保文物沧州铁狮子。沿307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西行至崔尔庄,即到清末《四库全书》总篡纪晓岚故里和金丝小枣观光园区。 |
沧州文庙 | 沧州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沧州市文庙,明初创修,现存大殿三座及东西廊,是沧州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文庙主体建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儒学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是地方建筑中的精华。 文庙即孔庙,位于沧州市晓市街北端,南北长1105米,东西宽37.2米,坐北朝南,共三进院,门前原有7米长的照壁,东为礼厅,西为义路。进厅向北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泮水桥,西侧有省牲所,再向后便是悬山顶戟门,中院东西两侧为廊屋,正中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18米,南北9米,正面五门,殿内立柱24根,出檐2米,顶为绿釉。建筑雄伟。为歇山顶,五踩重昂斗拱,面阔五面,进涉三面,明珠八根,格扇门,黄绿硫璃瓦盖顶,后院正北面为硬山顶明住堂。孔庙始建年月已无可考。1993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沧州南湖公园 | 南湖位于沧州市运河东侧的市区中心地带,为沧州市区最大的自然水域,面积达13公顷,湖中有成片的芦苇,湖中有一岛屿,树木丛生,飞鸟成群。据不完全统计,湖心岛栖息生存着大尾鹰、绣眼鸟、东方大苇莺、翠鸟等10多种珍贵鸟类,湖心岛是沧州市区独一无二的鸟类栖息地和自然景观。 2005年市政府投资2800万元改造南湖,包括湖底彻底清淤、四周湖坡修建护砌、架设通向湖心岛的栈桥、修建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铺设环湖路等项目。 南湖改造工程完成后,南湖公园成为沧州市有水域面积最大的公园,环境优雅,碧水青天,成为市民休闲、放松、体验自然的重要去处。改造工程中,对湖心岛鸟类栖息地的破坏问题一度受到环保人士的关注,现在湖心岛已经没有鸟类生活。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沧州市解放东路 乘车线路:沧州市内可乘3、16、17、29、306、430等路公交在南湖公园站下车可达。 |
沧州清风楼 | 清风楼广场因清风楼而得名。清风楼建于1995年,托名古晋沧州“清风楼”而兴建,既是一个对景标志点和区域景观性制高点,又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是沧州城市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清风楼广场建于2000年8月,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8500平方米。广场主体由音乐喷泉、硬化铺装、植物景区三部分组成,与清风楼一起构成了运河西一道亮丽的景观。 观赏清风楼广场不能不登清风楼,登上这座5层仿古建筑,一观沧州城区风貌,风物果然大不同。一条玉带从南向北流过,不远处南湖湖光粼粼、碧波荡漾,映着树荫、山色、楼影,影影重叠,汇成一曲交响乐。清风楼南面就是清风楼广场,葱葱郁郁的绿色把整个广场包围,但是一点都不乱,从此俯视,它们整齐有序,浅绿、深绿层次分明,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区。 地址:位于沧州市运河区 |
沧州市博物馆 | 沧州市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沧州市博物馆坐落于河北省沧州市浮阳大道市文化艺术中心北楼,2002年12月30日开馆。馆内现有展厅4个,使用面积2100平方米,包括文物陈列厅1个,精品陈列厅1个,多功能厅2个。其中文物厅古朴典雅,展示了古代沧州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精品厅和多功能厅可承接各类不同规模、形式的展览,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需要。 该馆现有3个固定陈列:《沧州历史文物陈列》、《沧州历史名人展》和《发展中的沧州》,分别展示了沧州历年出土的历史文物、沧州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1949年建国以后沧州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成就。 沧州市博物馆是沧州区域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中心,是展示沧州六、七千年历史的平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
清真北大寺 | 清真北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北大寺位于沧州市区解放中路回民聚居区的中心,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真寺、济宁清真寺齐名。该寺始建于明朝建文末年,历时18载,于1420年正式落成。北大寺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建筑物以礼拜殿为主,配有女大殿、男女沐浴室、对厅、讲经堂、望月楼等。在我国属大寺、名寺之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礼拜殿由前古棚、中殿和后殿三部分组成。殿顶以硬山卷棚、庑殿顶、三攒亭勾连达式,殿内屋架卯榫咬合,浑然一体。八方亭宝顶上,竖有伊斯兰教星月标志。寺内的望月楼、对厅、南北讲堂与大殿相互衬托。更加突出礼拜寺大殿的主体的庄严气势。 地址:沧州市新华区解放东路14-13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317-3041677 |
武帝台 | 武帝台又名汉武台,望海台。 据史料记载,武帝台为汉武帝东巡观海所筑。。《北魏地形志》载:“章武有武帝台”,《畿辅通志》(康熙版)载:“武帝台在盐山东北七十里”。《盐山县志》(同治版)载:“武帝台有二,其一无考,岿然,独存者,惟盐山之一台。”台基呈正方形,每边长120米,高5.6米,可分5层,土内多有素面灰砖等。采集物有战国红陶斧、豆把、豆盘绳纹碎片和汉陶罐残片、瓦片、五铢线。 武帝台位于古黄河边,为战国时齐国、燕国边境地区,黄河在此入海,原为军事瞭望台或烽火台,汉武帝在此基础上修筑而成,时间为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汉书·郊祠志》、南北朝北魏《地形志》、《土地记》均有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时曾在此驻军,明永乐年间吏部尚书王翱曾登临此台并写诗道:“地筑高台百丈余,登临望海有仙居。晚年下诏方哀悔,栾大文成总是虚。”明清两朝共有四位诗人咏赞武帝台。清代《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盐山县志》、《河间府志》对武帝台均有记载。武帝台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河北省和沧州东部沿海地区战国、秦汉以来的人类活动、战争、航运、水利、农业、渔业、盐业、地质等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并提供了一些历史文物。自汉代至清代的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 2008年底,武帝台被确定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要求武帝台的保护范围是:以武帝台台基边缘的基线,东扩30米,西扩50米,南扩50米,北扩50米。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文物保护意识,依照《文物保护法》和《河北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另:据考,武帝台下部基址为西汉遗迹,上部系后世修筑,台往东这悔边的土地是西汉时期黄河在此八海造成的河口冲积扇。故此台在汉初正是临海建筑《魏土地记》载:“章武县东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距六十里,谷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大清一统志》载此为扔台,北台在今沙井子村(今天津大港),已被夷为平地。 |
沧州文庙大成殿 | 沧州文庙大成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庙大成殿坐落在沧州运河区晓市街北侧市群艺馆内。大成殿原系孔庙主殿,东西18米,南北9米,正面五门,殿内立柱24根,出檐2米,顶为绿釉。建筑雄伟。始建于宋辽年间(约1120-1150),明初创修规制渐备,明清以来历经17次修建。1981年河北省拨款修整,面貌一新,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沧州运河区晓市街北侧市群艺馆内 |
沧州清风楼 | 清风楼广场因清风楼而得名。清风楼建于1995年,托名古晋沧州“清风楼”而兴建,既是一个对景标志点和区域景观性制高点,又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是沧州城市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清风楼广场建于2000年8月,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8500平方米。广场主体由音乐喷泉、硬化铺装、植物景区三部分组成,与清风楼一起构成了运河西一道亮丽的景观。 观赏清风楼广场不能不登清风楼,登上这座5层仿古建筑,一观沧州城区风貌,风物果然大不同。一条玉带从南向北流过,不远处南湖湖光粼粼、碧波荡漾,映着树荫、山色、楼影,影影重叠,汇成一曲交响乐。清风楼南面就是清风楼广场,葱葱郁郁的绿色把整个广场包围,但是一点都不乱,从此俯视,它们整齐有序,浅绿、深绿层次分明,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区。 地址:位于沧州市运河区 |
沧州清真寺 | 沧州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寺位于沧州市区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后经多次修葺、扩建。现在的清真寺是一座明清建筑群。中轴线上,寺门、望月楼、屏门、大殿依次排列。两旁有庑殿,并附有女寺。望月楼是伊斯兰教独有的建筑,四周回廊,密檐攒尖。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由三殿连筑而成,东西长55米,南北宽29米。前殿为单檐歇山式,后殿为八宝攒尖式,风格独特,颇为壮观。殿前原有清康熙皇帝钦题"正大光明"金匾一方及纪晓岚、张之洞等人题刻多处。"文革"中,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以来,由国家拨款进行了全面维修。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沧州市区南部,运河西岸 |
沧州烈士陵园 | 沧州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沧州烈士陵园位于沧州市运河区光荣路。1947年,为牵制华北国民党军,策应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中央军委决定以晋察冀军区为主力,在冀中军区、察哈尔军区和山东渤海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青沧战役,消灭天津以南青县至沧县80余公里的铁路沿线之敌。战役由罗瑞卿、杨得志、杨成武指挥,历时4昼夜,歼灭国民党军、保警队、还乡团共1.3万余人,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3座县城,使晋察冀、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纪念青沧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58年始建,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建有接待厅、青沧战役展览厅、著名烈士展览厅、青沧战役纪念碑、著名烈士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区等。陵园是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吴桥杂技大世界 | 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把杂技艺术作为一项独有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顷,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内设十大景点,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 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4月28日,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破土动工。1993年11月26日,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所获荣誉 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杂技大世界开业近十年来,已接待海内外游客195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1.5亿元,2002年实现接待游客4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1000万元。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宋健、国家旅 游局副局长孙钢及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杂技大世界并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曲苑杂坛》、《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河北电视台《笑笑笑》,山东电视台《快乐星期天》等摄制组及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匈牙利、香港等一些新闻机构先后慕名来杂技大世界拍摄专题片并给予系列报道,同时杂技大世界被国家旅游局指定为定点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三年列为国家旅游专线,并荣获河北省“十佳企业”、“先进景点”等荣誉称号,2001年年初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充分展示了杂技大世界的艺术魅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景点特色 江湖文化城: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19200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身着清朝服饰的吴桥艺人们,说着当年卖艺求生的语言,把过去艺人四海为家的生活情景展视的淋漓尽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社会百相的文化氛围。 魔术-宫:建筑面积4432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同时以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为展示内容,以历史和现代魔术的经典技艺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术的神奇玄奥,魔术大师们靠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变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逃脱等20多个节目展示了魔术的瑰丽和神奇。 杂技奇观宫:建筑面积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 红牡丹剧场:以展示集现代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性杂技晚会。 马戏游乐园: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上奔驰,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您目不暇接,同时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滑稽动物园:以各种动物表演为主,如老虎骑马、非洲狮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丝、狼狗认字、猴子骑单车、等动物滑稽表演。 红牡丹宾馆: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拥有70余间高、中、低档客房。可使游客就餐时,欣赏到画中钓鱼、无火烹饪、空壶取酒、高车送菜等别有情趣的场面。 票价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80元!畅游160元中国杂技大世界、万人团购正式启动。轻松团购!快乐旅游! |
东光铁佛寺 | 东光铁佛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
千童祠 | 千童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 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 将庞 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县 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 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成功,移民侨居日本,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在民间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即在农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60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 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绑在15、6米高长杆支撑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远,以示怀念和召唤东渡的 亲人。“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 具体地址: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 乘车路线:沧州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到盐山县千童镇下车即可 千童镇 一、基本情况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城南20公里处,南面与山东省乐陵市隔河相望,沧(州)乐(陵)、武(强)千(童)两条省级公路分别在镇中心交汇而过,北达京、津,西至石家庄,南到济南,交通便利。全省35个品碑旅游景点之一的巍峨,壮观的千童文化园座落在镇区南侧,近几年来,随着对“千童文化”的研究和深入开发,“千童文化”和民间活动“绑信子”在国外轰动很大,来参…… 详细++ |
泊头泊莲寺 | 泊头泊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泊头河北省的鸭梨、金丝小枣之乡;西靠古运河,北临沧州,南依吴桥,(杂技之乡)东屏京沪铁路。泊莲寺的兴建,是为满足本地区的广大信众的愿望,提供听经闻法的良好修学环境。经宗教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已于肖圈村兴建。山门前一大碑楼,拾阶而上入山门是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天王殿的两侧是五官堂,客堂,及大悲殿及地藏殿。天王殿后的中轴处为大雄宝殿及殿前的两石经幢。中轴处的最后方为藏经楼,及两侧的僧寮,禅堂。 2005年初,恒诚师父受原肖圈村孟庆良书记及广大佛教信众邀请,经泊头市宗教局批准,在肖圈村拟建泊莲禅寺,法师身负大众期望,空拳建寺,白手安僧,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在建寺资金最为困乏之时,恒诚师父悲心涌动,不忍建寺工程半途而废,毅然向北京三步一拜募化净资,沿途所到感天动地,人们纷纷捐资捐物,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使道场建设度过难关。 几年来,师父呕心沥血,广结善缘,多方筹资千万余元,简建天王殿、观音殿、药师殿。往生殿、地藏殿、伽蓝殿、五爷殿、斋堂、钟鼓楼、男,女寮房、五路财神殿、并按教制建设了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标准仿古大殿(大悲楼、下设禅堂)总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米。 2008年寺院被评为沧州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2011年5月3日,该寺举行大悲楼正式落成暨诸佛圣像开光庆典,标志着泊莲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泊头市城西南3公里处肖圈村 乘车线路:泊头市内可乘小巴或出租车至肖圈村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