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黄石市 >> 阳新县

阳新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79年,是为纪念湘鄂赣边区21个县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0万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5万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共31万革命先烈而兴建的,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市区竹林湖畔的伏虎山上,占地面积427亩。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烈士陵园座北面南,整个建筑随山势自然分布,按主峰两翼布局,取中轴对称形式,分7级高低平台组合,由152级台阶串连,将具有民族精神,现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安建在750米长的主峰上。烈士陵园由园名坊、两组雕塑、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馆、彭德怀塑像、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地、将军墓园、国防园、正气亭、浩然亭等主要纪念设施组成。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陵园题写园名,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分别为烈士纪念碑题写碑名和题词,原中共中央总书记-为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原中顾委常委阳新籍将军王平为烈士纪念堂题写匾名。纪念馆内陈列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彭德怀、何长工、滕代远、郭沫若、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及其在鄂东南的革命实践纪实,陈展了湘鄂赣21个县市502位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该陵园内林木参天,春有海棠娇艳,夏有紫薇柔美,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斗雪,四季常青,风景秀丽,是一处既可瞻仰追思,又可观光休闲的红色旅游胜地。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石田古驿位于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境内,规划投资3.03亿元人民币打造国家级4A风景旅游区。  枫林镇与江西省交界,是湖北的东大门。“石田古驿”位于枫林牛湖之畔,总面积一万余亩,其中水域面积3000余亩,她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景观众多。战国时期。  枫林镇与江西省交界,是湖北的东大门。“石田古驿”位于枫林牛湖之畔,总面积一万余亩,其中水域面积3000余亩,她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景观众多。战国时期,伍子胥在此操练士兵,留有伍子胥点将台遗址。北宋诗人苏东坡、明代状元罗洪先都曾在此留下珍贵墨宝。牛湖春鱼是湖北三大名鱼之一。  经过规划,“石田古驿”总投资3.03亿元,按照4A级标准设计,近期规划为2012——2015年,一期投资8000万元。旅游格局为龙头、凤尾、虎背、熊腰、一心、一带,简称为“一心一带四区”。其中“龙头”为“石田古驿”入口处,按古代驿站标准设计,有城墙、门楼、哨兵等。预计2012年国庆节期间第一批农家乐建成营业。

军垦五夫园

军垦五夫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由湖北新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军垦五夫生态园,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设规模达到2000余亩,已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采摘体验、少儿科普、儿童游乐、体育拓展、休闲垂钓、生态度假、餐饮娱乐、农旅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是国家葡萄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实施单位、农业部水果标准园、湖北省农村人才创业实训基地、黄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湖北省名牌产品企业。  2014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五夫园”商标获得了湖北省著名商标,“新五夫园”系列葡萄、火龙果、草莓、桑葚、马兰头等产品成功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12月,“新五夫园”红肉火龙果荣获第23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12月,“新五夫园”红肉火龙果、无花果荣获第12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2016年6月由公司起草的湖北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 葡萄V形架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在全省范围内印刷发行,将为全省设施葡萄种植起到指导性作用。  公司始终树立“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为平台,果酒加工为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为亮点,三线并举,互促互补,实现共赢。坚持打造“绿色、安全、  营养、健康、甜美”的生态果蔬品牌。园区引进实施了V型棚架避雨栽培技术、全自动喷滴灌系统、太阳能物理杀虫技术、生态防虫网等十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种植有成熟季节错开的夏黑、早甜、醉金香、比昂扣等23个国内外新优品种葡萄1000亩,火龙果200亩,草莓100亩,蔬菜基地100亩,配套休闲采摘的桑葚、樱桃、弥猴桃、枇杷、蓝莓、无花果等果树300亩,果苗繁殖基地20亩,名贵花卉苗木300亩,休闲垂钓鱼池150亩。有同时接待500人用餐的花园式阳光生态餐厅1座、瓜果走廊2000米、生态停车场和休闲观光植物园40亩。目前,基地已经示范带动果蔬种植6000亩以上,有利拉动阳新县10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和阳新乡村旅游产业。  公司地处湖北省阳新县军垦农场106国道旁,离大广杭瑞高速公路互通排市出口只有4公里,形成以黄石、咸宁、九江、武汉两小时生态旅游圈。公司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导,创建了 “果蔬种植+观光采摘+休闲服务+网络销售”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四季能观花、天天能采果”为经营服务目标,倡导“让生活走进自然,美丽新阳、快乐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走“健康、生态、安全、高效、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位于阳新县三溪镇,南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仅一坝之隔,距县城38公里,351、316国道、三王(三溪至王英)公里在景区主入0汇,距大广高速公路三溪出口500米。三溪口乡村园博园总规划面积8000亩,一期建设面积2000亩,总投资1亿余元。三溪口乡村园博园以王英河为轴线,沿河两岸精心布局了蜿蜒5公里生态河岸,长约13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入口区、花海园区、-区、彩色苗木种植区、水果种植区等功能区,着力打造成集山水观光、农业休闲、农耕文化展示、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6年,湖北花韵生态园艺有限公司和阳新县城镇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整体开发建设三溪口乡村园博园。2016年4月开工建设,2016年9月建成开园,正式外接待游客。  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要求,湖北花韵生态园艺有限公司极开展国家3A旅游景区创建活动,编制了《三溪口乡村园博园总体规划》,新建了游步道、自行车赛道、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发了禾田乐园、浪漫情缘,阡陌田园、草甸花溪、竹海码头、金沙滩、-等景点,加强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建设,开展了“情定田园”相亲文化节、森禾杯”舞蹈表演赛、“十里河田,美丽乡村”大型文艺演出、“万人游园”、乡村广场舞决赛、千人长跑、自行车游园、阳新县乡风乡情书法摄影作品展、名特优产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有特色、吸引力强的活动。  2016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带动地方就业200余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玉堍古村

  阳新县玉堍村,位于县城西北十公里处风景秀丽的黄姑山脚下,自然环境优美,村前有小溪长流,村后有群山环绕。翠竹摇曳,泉水叮咚,民风纯朴,家乐人和。  玉堍村建村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据阳新县志和玉堍村李氏族谱记载,该村自宋元时期,便有先人居住。至明清两代,该村更是人丁兴旺,香火鼎盛。玉堍村后的黄姑山上,清代所建的西山寺,暮鼓晨钟,经声朗朗;百佛山上,明代所建的百佛庙,百尊铁佛、栩栩如生;崖头堡上,宝下古洞,洞中套洞,蝙蝠成群,凉风习习,幽深难测,至今,没有一人能够走到洞底;更有那沈家岭上的古樟,高约十余米,树冠如盖,围宽5米,需3人合抱,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玉堍村前,本有明代古桥一座,可惜山洪冲击,至今只有桥墩两座残存;村中有明代青石双井,井水依然清澈,百年从不干涸,至今还供村民饮用;村中近百米长的两条明代青石板小巷,仍然迎来送往过路的客人;村中的明代民居,四方墙斗一样高大,一字形门墙,只有屋尖、杉木衍条裹在方墙体内,简单实用,村民芦章黄至今还居住在这幢老屋里;村中最为醒目的,是村民李相军等6户人家仍然居住在清代民居建筑群。这批清代民居,有着徽式马头山墙和一字形门楼,有着鄂东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内大外小的刀条形窗口、门里缩大门、黑白分明的屋檐画、“四水归堂”的天窗天井以及拥有防盗贼功能的厚重杉木大门与方便看家狗出入的石雕狗洞。  玉堍村的主要历史人文景观,是出生在该村的晚清名臣、正二品封典、新疆按察使李衡石,以及李衡石故居、李氏宗祠和李衡石之墓。据湖北省志、阳新县志记载,李衡石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名人,他不动干戈收复伊犁的重大历史事件曾被传诵中华(详见7月20日《挹江亭》副刊《李衡石利齿收伊犁》一文)。  李衡石故居,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兴建。李氏故居是由正堂、中堂、厢房等主体建筑组成,并建有供管家、厨师、佣人起用的次间,总计占地面积1391平方米。故居大门有清代“光禄大夫”石刻门匾,字体苍劲有力;室内有天井四个,谓之“四水归堂”;门窗则描龙绘凤,点金刷红,富丽大方。  李氏宗祠,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兴建。李氏宗祠是由戏台、正堂、过堂、祖堂等一进四重的主体建筑组成的,总计占地面积1673平方米。李氏故居和李氏宗祠这两处古建筑,同时顺应了“前有水、后有靠、左右有抱”的坐北朝南的中国风水理论,现均为湖北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李衡石之墓,现为无碑之墓,仅有几块青石垒在坟头,原因是当时李衡石位高显赫,名动中华。故李氏后人将李衡石与李氏先祖三位太公之墓并排埋葬在一起,以示尊重。由于当时李氏这三位太公没有立碑,为避免破坏祖制,所以李衡石之墓也未立碑。如今在后人看来,无碑之墓,恰是李衡石一生为人“清清白白来世,不带一根草去”的高尚品格写照。  此外,玉堍村还保留着大量的中国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有“吃新节”、“送水节”、“千日关”和“正月十五摸青菜”等民间习俗。《李衡石三难老先生》、《济公修建百佛庙》、《秦始皇一鞭抽出十八折》等民间故事至今为村民津津乐道;而《十看穿》、《一个大姐十个郎》、《日出西山一点鸟》等民间歌谣时不时在村前山后响起。

阚家塘古村

  阚家塘古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名为阚家塘,实为清乾隆年间李姓人家修建的李家大院。李氏后裔遵先祖只在宅基上内扩不外延之嘱,历经300余年,形成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长近百米,宽约20米的上中下三层,三扇大门,36个天井,108间房的家族建筑群。  据李氏族谱记载,这支李姓始祖李怀楚,1580年前后由江西瑞昌清湓迁居此地。公元1752年,即清乾隆年间,李氏第七代后裔李克瑞靠茶麻生产与贸易起家后,大兴土木,扩大基业,修建了这座光宗耀祖的家族大院。  初建时只有百余平方米独一天井的联五建筑。后来,李克瑞先后生育六个儿子,除二子善桂五岁夭折,其长子善英、三子善豪、四子善杰、五子善翔、六子善翥如五虎呈祥,生龙活虎。于是,李克瑞又相继沿左、右和正面三个方向修建起自己的居室、会客室,以及五个儿子的厢房。  现存于正堂墙壁间的五块青砖,就是李克瑞为五个儿子所拥有的家产份额而定下遗嘱。中间那块竖立的青砖,表明四子善杰迁出后在此宅院所占有的少量比例。  李家大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门前有场,沿墙院延伸百米之长;墙,高三丈有余;有三层或二层楼阁,楼层之间,有内廊环绕;厢房外墙有内窄外宽或长或扁的通风窗,还可作瞭望或御敌射击孔;百米墙院仅有大门三扇,正门,青石门框,上 书“盘古风清”。外观其屋,与修建平地之物无异,进入其中,才见其依山势而建,楼层交叠;正堂三阶的三扇大门与3条横向的环廊相交,108间厢房就镶嵌在这三纵三横的网格之间。  院落中的防火、排水、采光系统也颇为独到。在青砖与木质结构中,横向每五间房屋就有一道青砖防火墙直达建筑顶端,即便是出现火灾,损失也仅是限于五间房屋,不会殃及其它。整个建筑中,36个天井是解决江南多雨水的特有方式,各天井与正门暗沟相联,也包含着四水归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经济的思想理念。在采光手段上,院落朝外只留倒喇叭开孔,既起到防御的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通风,而房间向内各木窗则一律使用精制木雕或木棂装饰,既美观大方,又改善了室内采光。  李氏家族院落内的房间可分祭堂、公屋、客堂、厨房和起居室五种类型。祭堂、客堂是一般家族人的禁地,客堂的装饰更为其它房间所没有,木雕藻井、雕花木窗,精巧木楼,将主人善待友人和宾客的商人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公屋为家人活动场所,遇事聚会和操办家族大事,平日保持洁净,严禁家禽入内。而起居室,则无论长幼均为同等规格的面积。五个儿子和后代,都以确定面积使用并传承。由此,不难看出家族中封建礼教等级的森严,同时也透着儒家平等和睦思想的道德气息。  阚家塘李氏家族院落,不仅仅是一处有着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古民居,更是一枝散发着家族历史情结的奇葩。她虽隐藏深山独赏了二百多年,但她的芳香依然是那么清新,那么令人回味。

国师府

  国师府,座落在枫林镇漆坊村下陈组,是清代翰林陈光亨故居。陈光亨曾是咸丰皇帝作太子时的老师。故人称其故居为“国师府”。  陈光亨故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处古至今,文登博士,武晋大校,不下百人;经商务工的更是遍及神州四方。  国师府屋后太坳岭是坡山北麓,延绵三千余米。门前小山,处西向东一里有余,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山”。山脚小溪,四季溪清澈见底,依势西流。这山如水,构成了独有的“西流港”。  府前大场地的前沿,一丘长形水田,象一叶小舟,侧卧其间,陈光亨依其形取名“船田”。田埂上原栽有36棵柏树,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被砍伐一光。今植以一路水杉,郁郁葱葱,正茁壮成长。村头尚有一棵古柏,树围六七尺,高数丈,历经了160多年的风雨,枝繁干直,高耸入云。古柏旁,又新栽了三株幼柏,青翠欲滴,一派勃勃生机。  国师府第,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建筑图样采自京都,正厅大门高九尺,八人抬大桥可进出自如。正门两侧的石鼓高一米多,分别置于门墩上。鼓壁上,刻有昂首向天石狮,鼓面凿有人物、花木图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正厅天井周边八角上站立八只石狮子,左右对称,形态各异。六块护栏长条石,双面均雕有双龙,身曲尾卷,首尾相接,雕工精巧,造型独特,别具风格。  仰视大厅顶部,水波形吊顶木板,当年红漆依稀可见。大梁、二梁上雕有长虹、腾龙,金鸡、凤凰分左右置于立柱与横梁的接合部。正厅堂上,挂着一块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邢部事务王鼎所题赠的“忠孝传家”大匾。匾下两旁镌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最难得的兄弟”的木条幅。四周梁上的人物图案均取材于历史故事,有“月下追韩信”、“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岳母刺字”、“孟母断机”、“武松打虎”、“当阳救主”等等。所有木雕,“文革”时被毁,但残痕可见。两侧厢房,共有木门二十四扇,每扇门的上部窗棂中有“十”字形花芯,四角嵌有四条龙首,合计九十六条,真是龙世界。  穿过侧门,来到左厅,是一进三幢的连七结构,单是天井就有六个,正房十八间,还有厢房。门首前厅上紧贴斗形吊顶画板,高悬一块大匾,-“笃馨”二字,匾面朝进而,意在告诫后人,要诚以待人,俭以从事。所有厅房的地面,全由石灰、黄土、细沙混和糯米粥手工捶成,至今平如水,光如镜,即使梅雨季节,地面干爽。  出西门便是后花园,园内建筑、花木毁于日寇炮火。  距村西头一里多地的山腰处,是古刹小泉寺。寺内香烟袅袅,寺胶行人不绝。佛堂上陈列一块刻着九龙戏珠、由陈光亨书写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万岁牌。寺旁清泉潺潺,终年不息,水质特佳,清甜可口。  慕名人,游名宅,访名刹,饮名泉,领略其间的自然风光,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不失为一件乐事,诸君不妨来此一游!      陈光亨 (1797~1877)  陈光亨,字衡书,号秋门。湖北阳新人1826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协修道纂修官,1832年授职编修,1838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1839年转掌贵州道,协理京畿道,累转户科掌印给事中。1859年,钦加四品卿衔,著有《养和堂遗集》。陈直言敢谏。1839年,奏请禁臣僚竟认“师生”、结纳营私风。1840年,先后奏请查湖北恶吏孙楚镛私设非刑暴行及四川-刘有仪…… 详细++  陈光亨 (1797~1877)  陈光亨,字衡书,号秋门。湖北阳新人1826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协修道纂修官,1832年授职编修,1838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1839年转掌贵州道,协理京畿道,累转户科掌印给事中。1859年,钦加四品卿衔,著有《养和堂遗集》。陈直言敢谏。1839年,奏请禁臣僚竟认“师生”、结纳营私风。1840年,先后奏请查湖北恶吏孙楚镛私设非刑暴行及四川-刘有仪…… 详细++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仙岛湖位于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北麓,距华中重镇武汉140公里、庐山130公里,106、107国道擦肩而过,版图面积276平方公里,1002个岛镶嵌在4.6万亩的水面上,恰似银河星座,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享有“荆楚第一奇湖”之美誉。仙岛湖植被优良,物种群集,空气负离子浓度1010个/立方厘米,湖水能见度达5米,盛夏日均气温25度左右,冬日8度左右,且湖岸岩洞成群,洞内成溪。仙岛湖是省级生态旅游风景区、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国家4A级景区,与杭州千岛湖、加拿大千岛湖并称“世界三大千岛湖”。仙岛湖饱经沧桑巨变。唐代骆宾王归隐陵寝圣迹依存,明末嘉靖甲寅岁“飞来钟”保存完好,“灵通仙岛”石碑字迹分明。  仙岛湖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古迹众多,生态野趣横生,是鄂赣边境的一处度假胜地,距阳新县城48公里,距黄石市区70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三溪出口15公里。它远离城市,湖内碧波万倾,水中仙岛竞秀,两岸青山峡屿,山中溶洞幽深,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仙岛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北麓,旅游区面积180平方公里,水域32平方公里,1002个岛屿似群星璀璨落玉盘。仙岛湖植被优良,物种群集,湖水能见度达7米,盛夏日均气温25度左右,冬日8度左右,且湖岸岩洞成群,洞内成溪。仙岛湖饱经沧桑巨变。唐代骆宾王归隐陵寝圣迹依存,明末嘉靖甲寅岁“飞来钟”保存完好,“灵通仙岛”石碑字迹分明。仙岛湖人杰地灵、英模辈出,是王平、贺俊桢、彭方复等将军故里。近代有苏维埃政府旧址、彭德怀招兵站,当代诞生了王贤田、王月娥等中国劳模。  2011年12月28日,经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评定,批准阳新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政2013年4月16日,阳新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经省、市旅游局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定,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杭州千岛湖、加拿大千岛湖并称“世界三大千岛湖”。  地址: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码头路  类型:山湖泊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4009-655-877  官方网站:http://www.hbxdhly.com/default.html  开放时间:  8:00-17:00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王英仙岛湖   王英镇  王英镇地处幕阜山北麓,位于庐山与九寄存山旅游黄金线中心,处在鄂东“百湖之县”的阳新西南。版图面积2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5万亩,水域面积4.8万亩。岛上有万亩桔橙基地,两岸有万亩楠竹基地,库面上有万亩养殖基地。全镇现辖18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9221户,4.7万人。 王英物宝天华、人杰地灵,革命战争年代英雄辈出。曾诞生了王平、伍修权、贺俊桢…… 详细++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黄石石壁寺

黄石石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石石壁寺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石壁寺路大明巷    寺院简介    阳新石壁寺原名石壁庵,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石壁寺俗名和尚塔。相传明代初年,有和尚释清宁在此弘扬佛法,为世人崇仰。清宁和尚圆寂后肉身不腐,完好如生,时而发出香气,众人万分惊叹,建塔一座以作后世纪念。1938年,石壁寺毁于战火,只剩此塔,故后人称原址为和尚塔。1992年,石壁寺经修复和扩建后,占地面积50亩,是目前阳新县规模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县佛教协会所在地,1993年,县政府将石壁寺列为重点开放寺院、县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格局    石壁寺地处县城西北龙虎山口。左侧的青龙岭,石岩层叠,云起卧龙饮湖之势;右面的白虎垴,气势凶猛,似有扑面虎啸之风。寺院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三大主殿,及居士林、客堂、斋堂、佛经流动处等。古朴的红墙、绿色的琉璃瓦、画栋雕梁,古色古香。殿堂外三面环山,绿树掩映;一面向湖,云水苍茫。    观音阁是石壁寺的后殿。门联云:“甘露洒诸天现清净身说平等法;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量大神通”。殿中间的金身四面千手观音塑像五米多高,端坐莲花宝殿之上,慈眉善目,怡然自在,一千只手形态各异,雕刻精致,维妙维肖。    观音阁左侧的斋堂虽然不大,但斋堂后却有一泓名传四方的“灵水”,冬暖夏凉,千年不涸,四季长流。传说捧静器取水拜褐后饮用,可消百病。据黄石市勘察局取样化验,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几种矿物质微量元素,饮后可滋养身心,祛病强身。    中殿是大雄宝殿。匾额镀金字为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所题。大殿内中央端坐着释迦牟尼佛宝像。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    前殿是天王殿。进门即见一尊弥勒大佛袒胸露腹盘坐在佛台上,一脸笑容,满目慈祥;便便大腹,浑圆如鼓。两边对联云:“大肚子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两侧神龛上的四大金刚各执风珠、宝琴、雨伞、宝塔,代表着人间风调雨顺。天王殿前面正兴建放生池以及钟楼、鼓楼和50亩莲花公园。

大路铺遗址

大路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路铺遗址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遗址东北、东南、西南三面边境为山地环抱。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高出四周地面约5米。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  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1990年、200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658.5平方米。清理不同时期的灰坑、陶窑、房子、沟、井、墓等遗迹。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商周时期的出土物除陶、石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与矿冶和铸造有关的遗存。  大路铺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阶段的遗存,其中的商周遗存代表了江汉地区商周时期一个独立地域文化类型。大量与矿冶相关的遗存,表明它是当时鄂东南地区古矿冶遗址中的高级别聚落,为研究鄂东南地区古代矿冶生产、青铜器铸造及其技术水平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对建立鄂东南及相邻地区(皖西南、赣北)此类文化类型的分期年代有着重要意义。

网湖湿地

网湖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黄石市阳新县长江中游南岸,富水河下游,地处东径115°14′00″至115°25′42″,北纬29°45′11″至29°56′38″,主要由网湖、朱婆湖、宝塔湖、下羊湖、绒湖、赛桥湖等大片低洼湖泊组成的浅水型湖泊湿地,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495hm2,其中核心区6886hm2,缓冲区4593hm2,实验区9016hm2,涉及陶港、富池、枫林、木港、兴国、综合和半壁山等7个镇、区,22个村。  网湖湿地1999年被列入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为华中重要湿地。2001年6月25日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4年3月13日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升级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8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生境特点。一是峡状湖区地貌,南北两面是低山岗丘,中间为平原湖泊区,富河水由西向东贯穿其中通过富池口注入长江。二是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全区有湿地维管束植物591种,有浮游植物47种,有浮游动物34种,底栖动物30种,脊椎动物314种,其中鸟类173种。我国鸟类6个生活型在保护区均有分布。具有个性资源,是国内最大湖区中华绢丝丽蚌优势种群繁殖区,有长江以南中小型湖泊越冬种群最为密集的特色种群。具有国际价值,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2种,省级保护鸟类有41种,东方白鹳、黑鹳、豆雁、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鸿雁等种群数量达到了飞迁线路上的1%的标准,具有国际重要意义。三是自然风光秀美,具有集水域、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美丽风光。四是完整的原生条件,由于区内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未被破坏,加之低海拔地区原住居民集体移民搬迁,渔民种草、护草养鱼的传统养殖习惯,使保护区保持着较好的自然沼泽状态和良好的原生条件。五是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复杂又相对统一的湖泊—沼泽—森林相连续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域、浅水滩涂、草甸、水塘、渔池、农耕地、松树林、竹林、樟树林等不同生境,为各种不同生活周期的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是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北极鸟类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夏候鸟繁衍消暑的繁殖地。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网湖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东方白鹳、黑鹳、白鹤3种国家一级保护和小天鹅、白额雁、白头鹞、灰鹤等2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及鸿雁的栖息地;冬候鸟和夏候鸟的栖息繁殖地以及中华绢丝丽蚌天然养殖区。  网湖生态旅游资源在拥有保存良好、物种繁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凸显湿地资源特色。大批水鸟的栖息繁衍是网湖湿地的一大景观,构筑成观鸟赏鸟的好去处。分布在保护区四周的各类人文景点,与整个水域景观相得益彰、增辉不少。壮丽的水域景观、秀美的自然景观、夺目的人文景观三者交错融合、相辅相成,使得网湖湿地成为阳新,乃至黄石、大武汉的“美丽后花园”!  随着保护区的成立,保护区管理局也相应组建。2004年8月8日黄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林业局的指导和协助下,先后开展了科学考察、总体规划、宣传教育、资源管理和-等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湿地风景旅游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初具规模、风光秀丽的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将以蓬勃的生机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港镇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106国道纵贯穿全境,镇区距黄石市60公里。龙港革命旧址群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的阳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龙港是一个历史古镇,明代称龙川市,晚清称龙港市,现为龙港镇。龙港革命旧址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遗产。1927年9月,党在龙港领导秋收暴-动,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9年至1930年,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嗣后,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道)委先后在龙港设立,领导湘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市)的革命斗争。是时,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云集党、政、军、工厂、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48大机关,被誉为“小莫斯科”。现今,龙港保存有革命旧址70余处,其中有36处于198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彭德怀旧居、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中共鄂东南道委旧址、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旧址、鄂东南总工会旧址、鄂东南政治保卫局旧址、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旧址、彭杨学校旧址、鄂东南电台及编讲所旧址、鄂东南中医院旧址、龙燕区第八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在这些革命旧址中,保留有当年墙标、壁画等遗迹近百幅。集中在龙港镇区的革命旧址15处,多数建于清末,为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构成了一条600米长的龙港老街,保留了江南古镇的独特风貌。1976年,湖北省革命文物工作座谈会在龙港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和全国27个省市的专家代表一致称赞“龙港是一个天然革命历史博物馆”。

清潭湾

  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清潭湾背靠的大歧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山腰几股清澈的山泉汇成清潭溪,抱村环流。榨油是其传统特色之一。

阚家塘古民居

阚家塘古民居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阚家塘古民居  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枫杨庄

  阳新县三溪镇木林村枫杨庄,是个古朴的乐姓单族聚居村落。  清朝乾隆28年,乐氏二十三世祖乐泮永举家迁至枫杨庄安居乐业,其后人所建7幢古民居留存至今,成为枫杨庄一道随时可在现代和清代之间穿越的风景。  7幢古民居以乐氏祠堂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相望而建。民居之间以青石板巷道相连,门门相通,形成一个整体的宅居群落,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灰瓦白墙、青石板路、美山墙、高出檐、马头墙、砖雕漏窗、木雕梁坊……大量荆楚派民居元素在此汇集,赏心悦目。  

仙岛湖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仙岛湖南山湖畔,与大坝隔河相望。观音洞系水渍乳石结构,成洞约一万五千年以前,此洞洞小而浅,洞内曾有观世音天然石像一尊,可惜文革被毁。后经世人模仿,雕塑了观世音佛像一尊,洞外右侧并排塑有如来佛像一尊,似在推算世人的反复与无常。玄乎的是间有乳汁滴下。  门票   门票75人民币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仙岛湖景区  

阳新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兴国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富池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黄颡口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韦源口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太子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大王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陶港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阳新贾氏宗祠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白沙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浮屠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玉堍古村 李山下古村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军垦五夫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三溪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枫杨庄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龙港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骆守浩墓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军垦五夫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洋港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排市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阚家塘古村 阚家塘古民居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玉堍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木港镇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枫林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师府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军垦五夫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王英镇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率洲农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半壁山农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金海开发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城东新区 王平 (1907~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柯松涛 (1906~1928) 曹壮父 革命烈士 明安楼 (1910~1937) 革命烈士 叶道友 (1914~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陈新璧 革命烈士 梅盛伟 (1914~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孔祥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 军垦五夫园 三溪口乡村园博园 玉堍古村 阚家塘古村 国师府 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黄石石壁寺 大路铺遗址 网湖湿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清潭湾 阚家塘古民居 枫杨庄 仙岛湖观音洞

阳新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