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州 >> 伊宁县 >> 曲鲁海乡

曲鲁海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阿布都克里木·阿巴索夫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阿布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维吾尔族,1921年9月出生于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普尔热瓦尔斯克城(祖籍新疆阿图什)。6岁时,随母归国家居,在伊宁县玉赛音小学读书。  1936年8月上旬,阿巴索夫到达迪化,在省立二中(俄罗斯中学)就读。四五个月后,转入省立一中民族二班学习。1938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学院附属民族高中班。  1939年初,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参与领导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成为一名反帝爱国战士。阿巴索夫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亡,动员人民募捐,演出革命话剧,教唱救亡歌曲,还在扫盲识字班当教员,在各族群众中曾产生过一些影响。  1942年初,阿巴索夫来到北疆经济文化发达的伊宁。先后在伊犁行政公署任教育局督学、翻译,兼任伊宁女子中学的教员。在这段时间,阿巴索夫利用自己优越的工作条件,广泛接触社会和各个阶层的人民,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对盛世才在新疆推行的“六大政策”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盛世才横征暴敛、残酷统治各族人民的罪行,有了较深的体验。1943年以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入新疆,伊犁地区的阶级矛盾、-,一天比一天激化。阿巴索夫的思想已经开始孕育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开始谨慎地物色先进分子,联络志同道合之士。1943年初,他在伊宁女中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这个小组有阿巴索夫、杨凤仪等人,他们利用这个小组,学习马列著作,丰富革命理论,讨论中国革命之现状,探讨新疆革命之前途,寻求新疆革命的方略。  1944年4月9日,阿巴索夫参与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解放社(后通称解放组织),其成员共12人,阿巴索夫为成员之一。解放组织成立以后,以阿巴索夫为首的一批革命骨干,进行了大量的秘密的-准备工作。  1944年9月,伊犁地区巩哈县乌拉斯台山区的农牧民,为了-盛世才和新疆当局掠夺性的“献马运动”,举行了武装-。11月12日,解放组织在伊宁维哈柯俱乐部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临时政府”成立。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具有爱国进步思想的人,只有极少数被列入政府委员。阿巴索夫任政府委员兼内政部长、宣传部长。领导权主要掌握在一些封建、宗教上层人士手中。由于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的0主义倾向,参加-的农牧民一时分不清汉族中统治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之间的界线,以致战乱中一些汉族群众遭到了杀害。对于0祖国统一和民族问题上的错误,阿巴索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早在-初期他就指出过:“民族问题,应是我们-者严重注意的问题。汉族统治阶级和汉族人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的敌人,一个是我们的朋友!”  在革命中,阿巴索夫始终如一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他不仅在内部以理斗争,勇敢捍卫汉族百姓的利益,还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为防止部下不听约束,乱0事,他提议把汉族群众居住较集中的伊宁、霍尔果斯、清水河、芦草沟等地的汉族群众集中起来加以保护,给每个成年汉族居民发了盖有内务部公章,写明“不准伤害”字样的袖章,待社会秩序恢复后即予遣散。他自己还亲自出面,保护了许多汉族百姓。攻克伊宁之后他亲自到柴恒森家,将其全家四口接到自己家中暂避;第二天又把杨凤仪一家四口接到家里,在他家暂避的不下一二十人,所有的屋子都已住满。大家同住一室,同吃一锅饭。  阿巴索夫曾旗帜鲜明地说:“我要声明,如果谁主张我们的斗争只是为了解放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我将坚决反对,并且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手段反对!”在阿巴索夫为首的一些进步委员的坚持下,作出了进一步保护汉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二个政府决定。  1945年11月15日,阿巴索夫在同一些进步青年商量后,决定在三区范围内成立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组织——革命青年团,阿巴索夫任主席。他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制定了革命青年团组织暂行章程,出版了《战斗》杂志。组织的宗旨在于宣传马列主义,发动进步青年,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口号是:学习、团结、进步。青年组织成立不到一年,成员就达一万多人,其中不少是青年妇女。这对于封建宗教上层来说,是一次勇敢的冲击。因为少数封建、宗教人士曾顽固坚持禁止妇女参加社会活动。青年组织的“学习”口号,大大激发了各族青年追求知识的欲望。“团结”口号,对于消除民族隔阂起了很大作用。青年组织中,汉族青年和其他民族青年一样,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进步”口号,使青年人勇敢地冲击旧的礼教、习俗。青年组织的蓬勃发展,对青年组织成员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在一次会议上,他们酝酿成立一个比青年组织更严密,具有更高理想和奋斗纲领的革命组织——人民革命党。1945年12月,人民革命党秘密成立,会议选举产生了以阿巴索夫为首的七人中央委员会,阿巴索夫宣读了人民革命党的纲领和章程。通过党章党纲后,中央委员会一致推选阿巴索夫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6年6月6日,临时政府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完成了最后一批文件的签字。经双方协商,7月1日,新疆联合政府成员在迪化市宣誓就职。张治中兼任新疆省政府主席,阿合买提江任副主席,阿巴索夫任政府委员兼副秘书长。  1946年11月15日,阿巴索夫利用参加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之机,寻找中国共产党,争取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  他们到南京后不久,国民党-院长于右任宴请阿巴索夫等新疆代表。于先生暗中帮助阿巴索夫找到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见到了董必武。董必武非常关心新疆的革命情况,询问了伊犁革命的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现状及三区革命领导成员的情况,还问了张治中将军赴新疆谈判的情况等,阿巴索夫一一作了回答。接着阿巴索夫向董必武转达了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问候和敬意,转达了人民革命党坚决要求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议,和要求接纳组织领导人入党、派工作人员领导新疆革命,并建立长期联络等问题。末了又代表“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转呈了该盟给中国共产党的信件。阿巴索夫激动地说:“能见到您,我感到非常高兴。”并说:“为了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我们进行了多年的努力,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甚至追述到1938年林基路老师对他的教育。董必武一直注意倾听他的每一句话。他与阿巴索夫一见如故,态度谦和诚恳,这使阿巴索夫深为感动。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董必武用强调的语气说:“你谈的情况很重要,对我们了解新疆的现状很有帮助。谢谢你们在新疆的艰苦工作和为新疆革命所做的贡献。”他接着说:“你提出的三条要求都是重大问题。需要向中央报告,得到中央的指示后,再正式答复你。”  董必武于12月6日致电延安向党中央报告。电报简要介绍了阿巴索夫和新疆革命组织的情况,转达了要求同中国共产党建立联系、承认和领导他们的组织、派工作人员到新疆工作等问题。电报最后还介绍说,阿巴索夫曾是林基路的学生,从新疆返回延安的同志中有人知道他。  党中央接到电报后,非常重视董必武汇报的情况。收到电报的当日,即由周恩来亲笔拟定了复电,经刘少奇签发。电文说:  电悉,望向阿同志询明: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他们组织之具体主张;阿同志能带工作人员一道回新,并建立与延安电台联络,如可以,可派一同志去。”  电报最后要求把毛主席著作、党章、少奇报告及其他印发文件交阿巴索夫,并希望阿巴索夫带回新疆译成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  1946年12月11日晚,董必武在梅园新村再次接见了阿巴索夫,并向他转达了党中央的电文精神。  董必武说:“中国共产党对你所反映的新疆革命情况非常重视,对你们所进行的革命非常关心,已经来电答复。”他说:“第一步和你们人民革命党建立友谊关系,以后视情况再定。你们党应成为领导中心,团结一切进步组织和人民群众,继续你们的斗争。能合并的组织,经过协商合并起来,这样有利于形成力量,更好地斗争。但在组织名称上,考虑到新疆情况的复杂,群众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宜过早地打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和口号。”要求中央派代表去新疆,可以考虑,去后其任务只是起个联络员和观察员的作用。”“至于派工作人员去新疆帮助你们工作的问题,目前尚有困难。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比较缺,一时难以派出,等以后根据新疆的政治情况和交通情况再说。”“你们党的11位领导同志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我们表示欢迎,具体手续等我们的联络代表去新疆后再请求中央定。”董必武接着说:“至于你提出要一位报务员和电台的问题,中央完全同意,要我和你商量,看你这次能不能有办法把人和电台带去。如能带去,我们就把人和电台交给你。”  阿巴索夫听完董必武的话,非常激动,立即表示可以把人和电台带回去。  董必武听了很高兴,说:“好。去的同志我们已定,待会你和他见见面。”接着,董必武向阿巴索夫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介绍了我党的政治主张、斗争策略,阐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  阿巴索夫从南京返回迪化后,觉得心胸前所未有的豁亮,信念无比的坚定,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1947年1月中旬,他将党中央对新疆问题的答复、对新疆革命的指示,董必武两次接见时的讲话,全部向“新疆共产主义同盟”领导人作了传达。将从南京带来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央有关的报告、文件转赠给大家。1947年2月21日,阿巴索夫在他的住所召-议,和“同盟”领导人李泰玉、于江志、罗志、陈锡华等共同协商,将“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和伊宁的“人民革命党”合并,组成一个统一的新党。不久,他们召开会议,一个根据我国现阶段民主革命性质而合并组建的新党——民主革命党在迪化成立。它参照中国共产党七大党章,制定出新疆民主革命党章程。会上选出阿巴索夫为民主革命党主席,李泰玉、-为副主席,赛福鼎、伊敏诺夫、赛甫拉也夫、扎克洛夫、安尼瓦尔·汗巴巴、陈锡华、罗志等为委员。并决定从即日起,“同盟”和人民革命党成员一律转为民主革命党党员,秘密开展革命斗争。  1948年8月1日,“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宣告成立。阿合买提江任主席,阿巴索夫任中央委员兼新闻处长。在“新盟”积极分子大会上,阿巴索夫以《目前政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为题,作了长篇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在帝国主义极端疯狂时期爆发的,它只有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取得胜利的时候,才能很快地取得彻底胜利。”“新疆的本地民族,只有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帮助下,才能很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毫无疑问,只有在中国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新疆人民才能得到解放,新疆的民族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和正确的解决。”  1948年11月,阿巴索夫和曹达诺夫一起到民族军中线部队视察并宣传全国的革命形势、民族问题和八路军的政治工作。他还指示将《八路军的政治工作》译成维文,除亲自讲授外,还在部队开办了政治干部训练班,这本小册子成了训练班的基本教材。  1949年8月,为了早日解放新疆,党中央派邓力群为联络员,携电台一部从苏联来到伊宁,直接与三区革命领导人联系并指导工作。8月17日,邓力群与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和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首次见面,阿巴索夫担任翻译。邓力群说明了此行的任务,并代表党中央邀请他们出席将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0议。三区革命领导人对中共中央联络员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维护祖国的统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8月27日,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达列力汗、罗志等五位同志,代表全疆各族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不幸飞机在苏联外贝加尔山区上空失事,全部殉难。阿巴索夫年仅28岁。毛泽东主席听到这一不幸消息,发来了唁电:“阿合买提江等五位同志生前为新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最后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业而牺牲,值得全国人民的永远纪念。”  阿巴索夫是在中国共产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疆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追随者。他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闪烁着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光芒的一生。  [以上内容由"楚天舒"分享。]

阿合买提江·卡斯米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阿合买提江·卡斯米,1914年4月14日出生在新疆伊宁县一个维吾尔族小手工业者家里。由于父母早亡,随舅舅迁往苏联叶尔肯特城,随舅舅的姓,进入孤儿学校求学。小学毕业后,考入阿拉木图的一所中等学校。阿合买提江努力学习,勤奋钻研,成绩优异。  1936年夏,他考入莫斯科东方社会主义者劳动大学。在这期间,他受到马列主义思想教育,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到工厂、农庄参观实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给了他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2年6月,阿合买提江返回祖国,经塔城回到伊宁,住在叔叔纳斯尔·麻合木提家。初时,在城里做玻璃工、搬运工、木匠。在同广大劳苦人民的广泛接触中,他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和巴依、伯克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剥削,亲身体验到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向人们讲述苏联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鼓励人民为推翻黑暗统治,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阿合买提江宣传革命的行动,引起了伊宁警察局的注意,并派人跟踪。1943年12月他被捕入狱,在伊宁监狱关押了三个月后,押解迪化(今乌鲁木齐)市第二监狱。1944年10月12日被释放。  1944年9月,新疆巩哈县(今尼勒克县)广大农牧民不堪忍受国民党当局征收大批军马的沉重负担,在法提赫、艾克拜尔、艾尼等人的带领下,揭竿而起,成立了游击队,举行武装-。消息传开,伊犁地区各县人民深受鼓舞,群起响应,纷纷参加游击队,革命力量迅速壮大,斗争烈火越烧越旺。  阿合买提江出狱回到伊宁,就参加了游击队。伊宁起义的第五天,即1944年11月12日,“临时政府”成立。  临时政府成立伊始,革命的部分领导权掌握在一些封建、宗教上层人士手中。在临时政府中,虽然也有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的代表,但力量薄弱,无法左右局势,尽管如此,阿合买提江还是坚决反动混淆国民党统治阶级与普通汉族百姓的界线及不分敌我地打击和枪杀自己朋友的错误行为。  他和阿巴索夫等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一起,整顿报社、出版报纸,并积极撰写文章,以阿·伊犁勒克的笔名发表。他在文章中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号召人民群众更高地举起武装起义的旗帜,英勇斗争,奋勇前进。随后,阿合买提江担任临时政府办公室秘书,负责处理政府内部的事务工作。1945年1月7日成立了军事局,1月12日任命阿合买提江为军事科长,负责军事动员和后勤保障工作。1945年6月,阿合买提江被评选为临时政府委员,参与政府的领导工作。  1945年10月17日至1946年6月,他作为三区方面的首席代表,与张治中将军为代表的国民政府进行谈判,达成了“十一项和平条款”。  根据和平条款的规定,正式取消原定的“共和国”的名称,成立了伊犁、塔城、阿山专署,调整了政府机构。以“共和国”名义出版的报纸也从6月28日起改为专署机关报。  新疆省政府也遵照条款的精神进行了改组。张治中兼新疆省主席,阿合买提江作为三区代表担任省政府副主席,包尔汉作为七区代表担任省政府副主席。这一时期,阿合买提江为落实和平条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1947年8月,省联合政府名存实亡。阿合买提江回到伊宁,主持三区的工作。他大力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达到自给自足,改善人民生活;继续清除泛伊斯兰主义的流毒,调整革命力量诸方面的关系,彻底纠正民族关系上所发生的错误,加强民族群众之间的团结。  1948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战略-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巨大转变,极大地鼓舞了三区人民。在此形势下,为了维护新疆局势的稳定,团结各族进步民主人士,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  1948年8月1日,在阿合买提江的主持下,一部分进步人士、民主知识分子、科学界、教育界和革命青年团的领导人在伊宁市隆重-,成立了“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新盟”),推选中央委员35人,候补委员三人,并组织中央组织委员会。阿合买提江担任“新盟”主席,三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成为“新盟”的领导核心。  阿合买提江十分重视对干部的培养教育,“新盟”领导成员组成了中心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他要求三区干部学习和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同年8月,阿合买提江发表了《我们的民族解放革命与同盟》一文,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政治观点。文章说:“民族主义绝不能组织各民族力量,它只能点燃各民族之间仇恨的火焰。”“那种认为除民主道路之外,还有其他道路可以发展民族解放革命胜利的人,绝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朋友。”“民族主义同民主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或者为了本民族的解放,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进行斗争,或者成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同帝国主义站在一条战线上,为了维护殖民主义,保住套在本民族颈上的锁链而斗争。这里没有,也不可能有中间道路可行。如果我们的同盟要领导全省的民族解放革命,就必须同民族主义进行无情的斗争。”他满怀热情的号召“新盟”成员“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忠实而勇敢地拨开历代笼罩在我省上空的乌云,拯救被统治的人民,砸碎奴隶的锁链,建立平等、幸福的生活。”  从1948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捷报频传,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新疆获得彻底解放已为期不远了,这个大好形势极大地鼓舞着阿合买提江。  1949年6月底,刘少奇、王稼祥等赴苏联莫斯科同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商谈国事,邓力群作为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  当时,英美帝国主义为了挽救他们在中国的失败,正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阴谋活动,企图策划五马势力撤至新疆,利用宗教旗帜搞回教国。党中央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决定加快解放新疆的步伐,遂派邓力群作为党中央联络员到新疆伊犁进行联络。  8月10日,邓力群带三名工作人员并携带电台从莫斯科出发,取道阿拉木图,于14日到达伊宁。经苏联驻伊宁领事馆介绍,与三区领导人会晤。在伊斯哈克伯克家里设立了“力群电台”,与党中央建立了联系。  同日,党中央给邓力群发来电报,要他以党中央名义,邀请新疆派遣五名代表出席9月10日左右在北平召开的新政治协0议。  8月18日,邓力群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给阿合买提江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全文如下:  新疆伊宁特别区人民政府  阿合买提江先生:  我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中国的胜利。包括全中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各解放区、国内各少数民族及海外华侨在内的新的全国人民政治协0议,经过慎重筹备之后,即将在九月内召开全体会议。此届全体会议,除制定全国人民政治协0议组织法、选举自己的全国委员会外,并须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你们多年来的奋斗,是我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随着西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新疆的全部解放已为期不远,你们的奋斗即将获得最后的成功。我们衷心地欢迎你们派出自己的代表五人前来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0议的全体会议。如蒙同意,请于九月上旬到达北平,谨此电达,并希赐复。  新政治协0议筹备主任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北平  阿合买提江看了毛主席的信激动得夜不能寐,连夜召请他的亲密战友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赛福鼎、-、赛甫拉也夫等人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他们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中。  他们连夜给毛主席写了电稿,同意派代表去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阿合买提江给毛主席的复电如下:  全国人民新政治协0议筹备主任、敬爱的毛泽东先生:  来信已悉。蒙您向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很久以来全省人民所期望的。我们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就是全世界和全新疆人民的胜利。所以我们以最高的热情来向敬爱的毛泽东先生表示感谢和兴奋,并派代表前往北平参加人民新政治协0议。  特区人民代表  阿合买提江  8月20日伊犁  复电发出后,阿合买提江一边交代安排政府的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和邓力群谈话,向他汇报三区革命的发展、初期的错误、领导核心的政治态度、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还谈了他本人的思想认识,希望得到党中央的帮助和指导。  阿合买提江谈到三区革命初期的错误时,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他说:“我们就是在这样严重的环境中和国民党进行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我们感到自己力量的不足,我们不能同时向外部的国民党和内部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我们只有把国民党与人民的斗争放在主要地位,把内部人民和封建势力的斗争放在次要地位,才能应付这个艰难的局面。  当我们面前站着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我们不应当脱离我们的同盟者,哪怕是暂时的同盟者,反而为了反对当前强大的敌人应当更密切我们和同盟者的关系,因为在这过程中,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在人民中有着特别深刻的影响。我们不能不服从这个口号,我们只有遵守这个口号,才能动员最大多数的人们来和国民党做斗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当我们今天回忆过去的历史时,容易看到了由此产生的初期运动的缺点。”  “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以后,我们才开始内部斗争。主要的内容是动员人民来拥护民主政权民主政治,使人民了解民主政治,组织他们为推行民主政治而斗争。”邓力群通过电报,向党中央汇报了阿合买提江反映的情况。  阿合买提江向党中央代表倾吐了肺腑之言,心情格外愉快,按照民族风俗为中央准备了许多礼品。1949年8月22日下午出发,8月27日,以阿合买提江·卡斯米为首的代表团所搭乘的飞机,途经伊尔库次克市,飞抵外贝加尔山附近时,由于气候恶劣,不幸撞山,机上17人,全部遇难。  当晚,党中央致电对阿合买提江等同志的遇难表示沉痛的哀悼,并要求“新盟”中央立即组成新的三人代表团,赶赴北平。经过研究,由赛福鼎、阿里木江、涂治三人组成代表团,出席新政协会议。他们9月8日出发,10日抵达满洲里,受到从北平专程前来迎接的同志们的热情欢迎。  代表团到北平的第三天(即9月1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办公室接见了他们,当时在座的还有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他们共同为牺牲的烈士志哀。毛泽东主席说:“以阿合买提江为首的新疆代表团全体成员,不幸牺牲,不仅是新疆人民的巨大损失,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重大损失。他们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毛泽东主席还发来唁电,全文如下:  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亲爱的同志们:  新疆人民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的第一批代表,新疆副主席阿合买提江同志,新疆省伊犁、阿山、塔城三区民族军总指挥伊斯哈克伯克同志,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中央委员阿布都克里木同志,民族军副总指挥达列力汗同志,和新疆中苏文化协会的罗志同志,不幸在一九四九年九月因飞机失事在来北京途中遇难。这是新疆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巨大损失,我对此表示深沉的哀悼。阿合买提江等五位同志生前为新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最后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业而牺牲,值得全中国人民的永远纪念。  阿合买提江同志、伊斯哈克伯克同志、阿布都克里木同志、达列力汗同志和罗志同志永垂不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这时,“新盟”中央还收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全国政协、中央民委先后发来的唁电。  1950年初,赛福鼎随同毛泽东、周恩来,在苏联访问期间,苏联政府通知:烈士们的遗体已经从山区运出并作了整形处理。毛泽东得知后立即指示:“运回新疆去,他们的遗体应在新疆安葬。要为他们修建陵墓。要让新疆人民永远怀念为他们而牺牲的英雄!”3月15日,他们的遗体从苏联运回伊宁安葬。在伊宁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坐落在环境优美、游人众多的人民公园,烈士墓前高九米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毛主席的题词“为民族解放及人民民主事业服务而牺牲的阿合买提江·卡斯米同志、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诺夫同志、阿布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同志、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同志、罗志同志的精神永垂不朽”!  [以上内容由"chh781229"分享。]

祖农·太也夫 (1919~1988)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祖农·太也夫(英:Zunun Taipov,俄:Зунун Таипов,1919--1988)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高级将领,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历任新盟中央组织部部长,1961年去苏联。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完全占领了上述三个地区,并成立了新疆民族军,史称“三区革命”。祖龙·太也夫是早期的民族军成员。伊宁起义后,任三区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政府军事厅厅长,新疆民族军副总指挥。1949年8月,党中央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农·太也夫被-任命为军区副参谋长,行政八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以上内容由"yuexingyi"分享。]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 (1913~197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新疆伊宁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新疆反帝会并任秘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乌鲁木齐水利专科学校学习过,新疆三区革命游击队排长、连长,伊宁三区革命政府农业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三区革命民族军指挥部政治科、作战科副科长、科长,三区革命民族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骑兵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中共南疆区党委副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以上内容由"TT猪"分享。]

曹达诺夫·扎义尔 (1920~20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曹达诺夫·扎义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  曹达诺夫·扎义尔是新疆伊宁人,1944年投身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之前,他历任技术员、文书、营参谋长、团参谋长,民族军政治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伊犁机场、精河、乌苏、安集海、玛纳斯等战役战斗。新疆和平解放后,他历任军副政委、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体委主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为军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曹达诺夫·扎义尔是党的十大代表,在党的十二、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是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曹达诺夫·扎义尔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15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7岁。  [以上内容由"hlsoft"分享。]

陈刚 (1929~200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刚 (1929~2008)  笔名白练。回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南京边疆学校。历任文化教员、指导员、科员,昌吉回族自治州报社记者、,州文化局副局长,州文联主席及名誉主席。新疆文联第三、四届委员,新疆作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悠悠伊犁河》,电影文学剧本《野马渡》,中短篇小说集《黑牡丹·白牡丹》,中篇小说《大户风度》、《复苏》、《孔雀楼》、《飞蛾》等。《黑牡丹·白牡丹》获新疆新时期优秀文学作品奖,《朋友》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先后》获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儿童文学三题》获第二届新疆儿童文学二等奖。短篇小说《隘口》选入西北民族学院教科书,部分作品译有哈萨克文版本。  [以上内容由"小丁猴"分享。]

沙明 (1935~201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沙明同志生平(1935-2013)  新疆日报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沙明同志,因病于2013年9月29日凌晨7时(北京时间)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78岁。  沙明同志1935年5月出生于新疆伊宁,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在新疆学院学习,1951年3月在西北民族学院学习,1953年4月留校任西北民族学院翻译、干事、副科长,铁道系、语言系党总支副书记、学院党委委员,1967年7月在西北民族学院“五七”干校劳动,1969年3月任西北民族学院宣传组、政工组副组长、组长,1970年6月调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维吾尔语组副组长,1973年5月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月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7月任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党组副书记、厅长,1993年1月当选自治区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兼任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党组副书记、厅长,1998年2月任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党组书记、副厅长,2004年6月退休。  担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期间,沙明同志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疆民族工作现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得到自治区党委肯定。  担任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主要领导期间,沙明同志以加快新疆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为己任,下牧区、走戈壁、上高原,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全区先后实现五种语言广播、三种语言电视节目卫星转播和有电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建成国内传输语种最多、技术先进的卫星广播电视上行站,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也成为全国开办语种最多、播出时间最长的省(区)台之一。  担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期间,沙明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政议政,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内容由"金色志"分享。]

加拉力钉拜克热木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加拉力钉拜克热木 (1942~)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61年后在和田县马格其中学、和田县文化馆、新疆人民出版社工作。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阿衣古孜丽》,中篇小说集《飞蓬》、《坟墓上的梦》、《逃犯》、《达努尔叔叔》,长篇小说《灵芝草》、《相约》、《悲伤》、《卖煤的孩子》、《福与祸》(上、下卷)、《阿里马斯·陈尔提西》(上、下卷),文学评论《文学中的不良倾向》,电视剧剧本《噩梦》。长篇小说《灵芝草》获新世纪优秀文学奖,短篇小说《父爱》获新疆第十一届汗腾格里文学奖。  [以上内容由"星战"分享。]

泰尔艾提·纳斯尔 乌孜别克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泰尔艾提·纳斯尔 (1940~)  乌孜别克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乌鲁木齐电影演员培训中专。1957年应征入伍,历任新疆军区文工团作曲、编剧,新疆军区《人民军队报》,新疆军区及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新疆作协专业作家、理事,新疆乌孜别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新疆社科院特约研究员。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歌及小说集《战士的歌》、《岁月》、《杜鹃花》等。长诗《军队的女儿》、《月夜》均获国家级文学奖,诗歌《杜鹃花》、《花儿开了》、《我不摘花》、《惩罚》均获新疆自治区文学创作奖。  [以上内容由"寻找手感"分享。]

阿不力米提·沙迪克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阿不力米提·沙迪克 (1941~)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新疆学院。历任新疆文联《塔里木》、主编,编审。文联副主席,新疆民协主席,《美拉斯》刊物主编,中国民协理事,中国玛纳斯研究会、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理事。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诗歌80余首,维译《玛纳斯》史诗三大章。出版多人诗歌、小说作品选12集,《维吾尔民间故事》(第一、二卷)、《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12卷本,其中6卷),审定维吾尔民间文学30多县的集成卷本。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新疆卷维文分卷总。1979年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工作先进个人。  [以上内容由"mypyf"分享。]

买买提明·吾守尔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买买提明·吾守尔 (1944~)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历任伊宁市城建局干部,伊犁州文联、主编、专业作家及州作协副主席,新疆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新疆文联副主席。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岁月就这么过去》、《被沙漠淹没的古城》,小说集《笛声》、《新旧事》、《给死者的信》,中篇小说集《阿沙木大叔》、《十二卡姆伊犁样式》等。小说集《这不是梦》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小说《同学》、《胡须风波》、《吉祥的早晨》、《流浪者酒店》、《秋雨》、《师傅》、《给死者的信》等分获新疆各项文学奖。  [以上内容由"Phoenix"分享。]

殷国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殷国明 (1956~)  祖籍江苏常州,生于新疆伊宁。1978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起历任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师,副教授、教授。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小说艺术的现在与未来》、《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合作)、《作品是怎样产生的》、《艺术家与死》、《100种人生》、《夜思录》、《第三只眼睛看美国》、《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大师对话录·钱谷融卷》(合作),编著《“人学”奥秘与魅力·大学活页文库》(第三十二辑)、《“跨文化”的必要和可能》等,另发表论文200余篇。  [以上内容由"gosilltra"分享。]

祖尔东·沙比尔 (1937~199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祖尔东·沙比尔 (1937~1998)  笔名赛比。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57年毕业于伊犁师范学校,1981年又毕业于鲁迅文学院。曾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学习,后留院工作。历任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文联专业作家,新疆文联、作协副主席。新疆政协常委,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阿布拉力风云》、《探索》(上、下部)、《父亲》、《故乡》(三部曲),短篇小说集《露珠》、《忠诚》、《忘不了你,古丽赛莱》、《无头无尾的信》,中篇小说集《柏叶》、《朦胧的窗户》,话剧剧本《雾》、《啊,土路》、《金雕》、《苏比海》、《柏叶》等。《刀郎青年》、《探亲》、短篇小说集《沙枣树窃窃私语》均获全国少数民族作品奖。  [以上内容由"gjf948"分享。]

马合木提·穆罕默德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马合木提·穆罕默德 (1952~)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伊犁地区图书馆馆长,伊犁州作协副主席,伊犁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新疆广播电视报社维编部主任,现供职于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译制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艰苦的岁月》、《依沙木传奇故事》,中篇小说集《最后一笑》、《艾山的故事》、《穆萨·塞拉米》,回忆录《悲痛的回忆》、《我心中的祖尔东·沙比尔》,另有短篇小说集六部,诗歌集三部,笑话全集《依沙木笑话集》等12部,以及论文《幽默和它的种类》、《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幽默》、《艺术是人民的爱侣》、《好歌词的缺少与歌词的泛滥》、《电视译制片的语言问题》等。作品获文学创作奖41次,其中国家级奖9次。  [以上内容由"3eye"分享。]

穆罕默德江·沙迪克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穆罕默德江·沙迪克 (1934~)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新疆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学、大学教师,自治州文教处、伊宁市教育局干部,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副主席、作协名誉主席,中国维吾尔文化历史研究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宝剑》(三部)、《包泽儿》(两部)、《九层塔之谜》,长诗《厚雪歌》,诗集《天山之歌》,长篇叙事诗《伊犁儿女》,长诗集《忠诚与英勇》、《红柳》、《骑上骏马的勇士》,编撰教科书《维吾尔民间文学》、《马恩列斯论文艺》,发表论文40余篇。长诗《真正的爱情》获新疆和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作品二等奖,《大学生》获新疆新时期优秀文学作品奖,诗歌《农村路上》、《酿》获新疆文学奖一等奖,《楼兰美人》获新疆汗腾格里文学奖等。  [以上内容由"幸福的拼图"分享。]

热合曼·马木提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热合曼·马木提 (1945~)  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67年毕业于戏剧学院表演系。1971年后历任新疆人民出版社文学翻译室主任,《世界文学选译》、《读者》杂志主编,编审。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长篇小说《红楼梦》(合译)、《李自成》(五卷,合译)、《飘》、《欧也妮·葛朗台》、《三个火枪手》、《罪恶的心》、《初恋岁月》、《东方舞姬》、《苦恋的爱情》、《命运之力》、《金光大道》、《敌后武工队》、《爱情与0》,中篇作品《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飞天》、《被折断的翅膀》、《正直的男子汉》、《天使的毁灭》、《忘掉它吧》,电视剧剧本《红楼梦》、《女奴》、《一个女人的路》等。译著《第七圈第三环内的两个女人》获新时期优秀文学翻译奖,电视剧剧本《红楼梦》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优秀奖。  [以上内容由"00OO"分享。]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位于伊宁县北部山区,距伊宁市60公里,距县城仅40公里,是伊宁县重要的夏草场。春夏季节,这里松林层层,山峦叠嶂,皑皑雪山映衬下的夏草场辽阔无边,雄浑壮美,草原上劲草葱郁、花团锦簇,令人豁然开朗。秋季这里遍布奇花异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遍地金黄,洁白的云朵漂浮在金黄色的原野上,宛若一副流淌的画卷。  草原上居住着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牧民,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享受草原的秀美,还可以观看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叼羊”等群众娱乐活动。

伊宁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

伊宁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愉群翁村,距离伊宁市仅22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该旅游区成立于2014年,总投资3000余万元。2012年愉群翁村被国家民委列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项目,2016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最美休闲乡村。愉群翁村回族民俗风情浓郁,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是发展民俗休闲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后传入新疆昌吉,经两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回族花儿作为新疆多元文化的成果,如今广泛流传在新疆回族、汉族等多民族中,也为伊犁的文化艺术发展增添了无限光彩。  “愉群翁”系维语“三个十户”之意,其称谓始于清乾隆时期。如今的“愉群翁”之名系由“三个十户”的维语原意演变而来,从汉语愉群翁赋予的新的含义是:翻身做了主人翁的各族群众,从此过上了愉快幸福的生活”。  愉群翁回族乡是伊宁县人口最多的多民族聚居乡,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风情人文资源优势。218国道穿愉群翁村而过,交通便利。愉群翁回族乡是伊宁县乃至北疆未来旅游线路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区之一。  在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不仅可以一睹3A级景区的靓丽风景,还可以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品尝到地道的回民美食,最最主要的是,在这里有一群热情好客的朋友,随时以最好的状态恭候您的光临,带给您一次宾至如归的体验。

天鹅泉景区

天鹅泉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伊宁县天鹅泉景区位于新疆伊宁县英塔木乡境内,伊犁河北岸。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45公里,伊宁县城58公里,景区核心地带面积54平方公里,计划外围保护地面积136平方公里。伊宁县天鹅泉景区是伊犁河谷天鹅冬季的主要栖息地,是一处集动植物景观、湿地景观、水系景观于一体的风景绝佳之地,更是一片原始静谧的人间净土。这里天然泉水密集,形成了冬季水面不结冰的天然奇观,各类水草为天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信息来源:伊宁县宣传部 闫杰供稿 摄影  信息来源:伊宁县宣传部 闫杰供稿 摄影

伊宁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景区

伊宁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伊宁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萨地克于孜乡东部,占地5323亩,包括核心区和产业区。核心区又分为现代设施农业区和大田试验区。4月29日,记者慕名走进了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园区。在核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一排排推筑式双拱双膜温室一字排开,远处田野里的秧苗正在吐绿。进入右侧温润、明亮的温室内,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盆栽圣女果,绿油油的秧藤下挂满了未成熟的果实。左侧温室则是用钢架搭建的阴阳式双层膜拱形温室,其空间高达5米,不仅采光充足,而且保温节能。温室内栽种着十余种南方的花卉和无土栽培的芹菜。这些扎根在塑料管液中的芹菜生长得翠绿茁壮,一根15厘米粗的塑料管上大约栽种了30余棵,分5层斜着立在温室墙边,形成立体栽培模式。园区负责人赵振华告诉记者:“这是用配好的植物营养液栽培的蔬菜,是试验性的,现在长得很好,如果推广得好,可以节省温室空间、提高利用率。”  进入推筑式双拱双膜温室,绿色瓜秧下挂满了即将采摘的水果黄瓜。温室进门处则是一座过滤杀菌水池,顶棚上吊着十余只紫外线杀虫灯。有两位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水果黄瓜。记者感受颇深的是:与其他普通温室大棚内混浊沉闷的空气有很大不同,这类温室采用的是物理杀菌法,即通过紫外线物理杀虫、硫黄熏蒸器,达到了灭菌除虫的效果,根本不需要施用农药,也闻不到任何异味。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推筑式双拱双膜温室,背阴处的墙体底部厚达8米、中部6米,阳面塑料膜为双层膜,因储温性能好,无需人工增温就可实现冬季蔬菜生产,其保温节能性非常明显,在伊犁河谷发展无公害蔬菜,这类温室极有推广意义。  在核心区北面的林果科技示范园,则是一座造型如鸟巢的半球体温室。这座造型独特的全钢架温室,采用鸟类筑巢式三角交叉法,参照蜂巢六角加固的形式建造而成,被称为“林果科技示范巢”,其直径50.5米、高度16.8米,占地2000平方米,保温系统使用双层膜采光吸热。因采用三角架和半球体形式,既能抗风抗压又能提高空间利用率,是目前巨型温室普遍采用的新技术。走进园内,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塔形钢架耸立在鸟巢中心,钢架从下到上摆满了各种果树苗木,钢架中心的旋转梯下有一处清澈的水池,四周则是梯形架子,架子上摆放着上百种盆栽袋植的树种,地下则栽种着草莓。其中盆栽的树种许多是从其他省区和国外引进的新、优、特树种。如早熟黑桃、中国糖桃、风味皇后李、美国蛇李等稀有品种。据了解,这座示范巢每年可种植培育2300盆各类树种,加上花卉能栽培4000盆。如立体栽培草莓则能栽种4000株,产量能达到2吨;如果培育盆景果树,至少可培育1000余株,可收入20余万元。

速檀歪思汗麻扎

  速檀歪思汗麻扎  速檀歪思汗麻扎位于伊宁县麻扎乡境内阿布勒山北坡下,距伊宁县城36千米,有218国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该麻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孙的陵墓,速檀歪思汗是伊犁最后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在伊犁地方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此,几百年过去了,但其陵墓仍然留存,成为各族伊斯兰教人士朝拜的陵墓。该麻扎占地百亩,四周异常洁净,麻扎是依据伊斯兰教的风格修建的,其陵墓完全是中国民族风格亭阁式建筑。该陵墓顶部琉璃瓦及顶的伊斯兰图案—新月,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此麻扎以其独特风格不仅吸引着穆斯林教徒,还有不少的游人及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  地址:伊宁县麻扎乡协合买里村  速檀歪思汗麻扎  在阿布热勒山北坡下的麻扎乡,有一处占地百亩的陵园,白杨参天,风景宜人。一片细林簇拥着几棵百年古榆,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翠绿欲滴。绿树丛中有一座古老的中国亭阁式建筑,这就是速檀歪思汗麻扎。速檀歪思汗麻扎是后人为了纪念完全突厥化了的成吉思汗第10代孙——明永乐年间统治伊犁河流域及天山南北,史称“亦力把里汗国”的君王歪思而建。速檀(或苏丹)是阿拉伯文译音,意为“君主”或“统治者”,“麻扎”即伊斯兰教徒中封建显贵的陵墓。  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传位至成吉思汗的第10代孙纳黑失只罕,1418年其弟歪思杀兄自立,夺取汗位,改国号为“亦里把里”,歪思称汗后,一方面积极推崇和传播伊斯兰教,扩大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另一方面又称臣纳贡与明朝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1429年,速檀歪思汗在伊塞克湖畔的巴克布兰与察合台另一后裔兔沙克汗争战时,中箭身亡,死后葬于博尔博松河滨,死后其子嗣争斗不休,政权频繁更迭,并最终导致汗国0。歪思是最后一位统治伊犁河流域等地,因其信仰伊斯兰教而完全突厥化了的蒙古族后裔,深受穆斯林群众敬仰,在伊犁地方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十九世纪后叶其后代重建陵园,并设专人守护,成为了教民朝拜的著名麻扎。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歪思麻扎,是新疆众多伊斯兰教著名陵墓中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亭阁式杰作。歪思麻扎北20米,有一土坟,传为歪思母之墓。陵园内南北排列着伊斯兰教徒的坟墓,旁边规模宏大的清真寺更增添了这里的宗教色彩和气氛。整个陵园深邃、幽静、肃穆,每年迎来不少信徒朝拜,既有佛教信徒也有伊斯兰教教徒。歪思汗麻扎1990年12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按原样修复。

昭苏大草原

  昭苏大草原位于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高位山间盆地,是古代乌孙国的牧地,是前苏联然因别克山脚下进口食盐的集散地,这里夏季草原、秋季荷塘、冬季雾淞以及这里的古墓群,还有其它名胜古迹,如格登碑、抗震纪念碑等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的好处女地。

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

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总面积1063公顷。  新疆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以伊犁河河流湿地及周边库塘湿地、林地为主体,东起皮里青河与伊犁河入0汇处,西至伊宁与霍城县边界,南端至伊犁河南岸堤坝,北至北岸公益林区。南北跨度约3.62公里,东西跨度约8.44公里,总面积约为10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为833公顷,湿地率达78.4%。  规划区内河谷宽展,纵横交错的水道构成了辽阔、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分布集中;沙洲岛屿,以杨柳科、蔷薇科、柽柳科等植物组成的河谷次生林植被保护完好。原生态湿地特征明显,湿地类型在区域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新疆伊宁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实行分区管理。规划设计为集湿地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湿地保育区范围包括伊犁河主河道区域,面积约为784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3.75%。重点开展保护、监测,对局部植被退化地段进行重建和培育,进一步丰富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恢复重建区位于湿地公园最西侧的伊犁河上游滩地,面积约为174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16.37%。该区毗邻大片农田,附近由于人工活动频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采取水源林建设和水污染治理等自然和人工促进相结合的恢复措施,为湿地公园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科普宣教区面积约58 公顷,占湿地公园面积5.45%。重点展示湿地的生态功能、宣教功能、科研监测功能,开展湿地植物认知、湿地观鸟等活动,形成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  合理利用区面积约42公顷,占湿地公园面积的3.95%。集观光、休闲、游憩、体验等于一体。将亲水体验、垂钓休闲、瓜果采摘、民俗文化体验等自然和人文旅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弘扬湿地文化,推动多民族生态文化建设,促使地域文化产业发展。  管理服务区面积约5公顷,占湿地公园面积的0.47%。设有游客集散广场、停车场、交通服务区、纪念品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景观设计凸显湿地理念和地方文化特色。  伊犁河谷湿地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被主要为河谷次生林和绿洲人工植被等,涉及39个科,149个种。野生陆栖脊椎动物27目54科166种。湿地公园内河流湿地地貌发育,河道两侧洲滩上大面积湿地沼泽植被、湿草甸和河谷次生林成为众多水禽和鱼类的栖息地,其中水禽有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2种,角鸊鷉、白鹈鹕、疣鼻天鹅、游隼等国家Ⅱ级保护4种;湿地公园所在伊犁河流域分布有裸腹鲟、伊犁弓鱼、新疆裸重唇鱼、新疆高原鳅等多种土著鱼类,具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作为中亚干旱内陆中的“湿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伊犁河湿地成为新疆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阿吾赞森林公园

  阿吾赞森林公园  阿吾赞森林公园位于伊宁林场内的阿吾赞森林公园距伊宁县城23千米处,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海拔1005米,属山区小气候,温差大,冬暖夏凉,是旅游消夏避暑的胜地。景区地形复杂、山条较深、植被丰茂,树种繁多,有云杉、山杨、桦、柳、苹果、山杏、翠柏几十种树种以及党参、贝母等中草药。景区内有巍峨的雪山、绿草如茵的草原,潺潺流水环绕。距伊宁林场老场部2.5千米处还有一主幕宽4米、高6米,总高约40米的瀑布倾泻而下,跌入阿克增溪,周围山石奇特,或似虎啸山岗,或如幼象戏水,或若武士论剑,百态千姿。春夏季节,这里林木千姿百态,绿树婆娑平枝舒伸,鲜花怒放,流水潺潺,是旅游消夏避暑的胜地。  地址:伊宁林场新场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青岗林度假村

  青岗林度假村  青岗林度假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充满诗情画意,隔河相望的自治区级小叶白腊自然保护区占地6000亩,河心滩涂上生长着一片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小叶白腊林,是全国唯一的野生小叶白腊集中分布地。小叶白腊是第三纪未第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誉为“阔叶林活化石”,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观赏旅游价值,林中小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祖祖孙孙,六、七代同堂,而且都长势茂盛。  度假村旁还有一处著名的遗址。1840年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谪戍伊犁后捐资修建的喀什河皇渠龙口工程遗址长三公里多,1986年,林则徐后裔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凌青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曾到此考察,缅怀林公业迹。春夏季节,喀什河萦回低呤,林中芳草萋萋,是人们夏季避暑、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地址: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  青冈林渡假村  青冈林渡假村是省级森林公园,占地2万5千亩,林中有白腊、白桦、沙枣、苹果、蔷薇等几十余种树种。隔河相望的自治区级小叶白腊自然保护区占地6000亩,河心滩涂上生长着一片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小叶白腊林,是全国唯一的野生小叶白腊集中分布地。小叶白腊是第三纪末第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誉为“阔叶林活化石”,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观赏旅游价值,又称“苦枥”、“青冈”,属木犀科,落叶乔木。树干高达25米,木质坚韧,是建筑、纺织、军工及制作家俱的优质木材,树皮,中医学称为“秦皮”,是清热良药,果实可榨油,油味清香,是特殊的工业原料,小叶白腊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砍伐后,树桩周围也都能长出数株幼树,这种挺拔向上、势如破竹的顽强生命力受到林业科学家的重视,成为科研项目之一。  渡假村旁还有一处著名的遗址。1840年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谪戌伊犁后捐资修建的喀什河皇渠龙口工程遗址长三公里多,沿伊昭公路而行,旧渠依然历历在目。1986年,林则徐后裔,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凌青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曾到此考察,缅怀林公业迹。现此地已成为春夏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伊犁河“连心岛”次生林公园

  伊犁河“连心岛”次生林公园  距伊宁市21公里,伊宁县27公里的伊犁河“连心岛”次生林公园,是伊犁河较平缓处河滩上的一片茂密的灌木次生林地。该区域由数条河流分叉围成的几块相对面积较大的“孤岛”,岛内河流宁静,水流潺潺,微风习习。岛上树种繁多,有沙枣、红柳和许多无名的花木,密密层层,重重叠叠。是人们夏日游泳、垂钓、郊游、冬季溜冰、围猎的好场所。  追朔这个岛的来历,竟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17世纪中后叶,由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创建的叶尔羌汗国因和卓势力的扩张,汗权旁落。伊斯兰教的-导致国力渐衰,最终汗国被准噶尔部所取代。受着准噶尔部压迫和剥削的伊斯兰教黑山、白山两派的首领被软禁于伊犁,率“塔兰奇”人(从南疆迫迁来伊的维吾尔人)为准噶尔贵族种地。当时住在库台曼城堡(即今阿热吾斯塘乡附近)的一位白山派头领的掌上明珠-与一个“塔兰奇”人的次子巴拉提相恋了,遭到父亲的反对。不久,一位年过半百的准噶尔贵族偶遇-,被她的美貌迷住,并要强行纳妾,-  宁死不从,父亲无奈,只好答应小姐与巴拉提的婚事,并让他们逃入这座小岛,三天后,那位准噶尔贵族前来迎亲,听说-已结婚,气急败坏,将其父毒打后关入地牢,并发誓要将小姐找回。在搜寻此岛时,-二人无处逃生,带着对爱情和幸福的憧憬,紧紧拥抱着,跳进了伊犁河。从此,当地群众为寄托对这两个坚贞相爱的恋人的思念,便把这座小岛叫做“连心岛”,美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地址: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皇渠龙口休闲山庄

  皇渠龙口休闲山庄  皇渠龙口休闲山庄位于伊宁市以东40公里喀什河出山口下游2公里天然河湾处,由相联的三个岛屿构成,总面积90亩。抗英民族英雄、清代伟大爱国主义者林则徐捐资修建的喀什河龙口故址就在此度假村内。渠长三千多米,沿伊昭公路而行,旧渠依然历历在目,此工程及建设对伊犁近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近两年皇渠龙口休闲山庄加大投资力度,修建了游泳池、沙滩、凉亭、蒙古包、钓鱼台、餐厅等基础设施,餐饮娱乐一应齐全,水电通讯设施齐全,游客可在度假村露-场游泳,钓鱼台垂钓、蒙古包休闲,炎炎夏日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百花争艳,景色宜人,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地址:伊宁县墩麻扎镇  皇渠杂谈  横贯伊犁二县(伊宁、霍城)一市(伊宁)、灌溉农田62万多亩的水利大动脉——人民渠,原名皇渠。它的开凿,既为清代方兴未艾的屯垦大潮增添了强劲的推波助澜之力,及至如今,仍对发展伊犁这个塞外农业大基地的传统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皇渠原意为“皇家所凿之渠”,是对清代伊犁兴修的最大水利工程的泛称。最早的皇渠,其实是分段开凿,水源亦非喀什河一处。乾隆三十年(1765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组织民兵首凿于喀什河西岸,史称“旧皇渠”,后因技术和战事中断,次年鄂罗木扎布继任阿奇木伯克后,继续率众开凿,数历寒暑,终获成功。嘉庆年间,将军松筠组织人力,先后浚通引接山水的通惠渠(今惠远乡东北)、阿齐乌苏渠(在今伊宁市界梁子附近);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阿奇木伯克霍什纳扎特又率众开渠引吉尔格朗水西灌,并将旧皇渠向西展扩20里,遂使东西各段首尾相连,总长170公里,皇渠始具雏形。布彦泰继任伊犁将军后,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组织官兵,对该渠进行声势浩大的全线整修,谪戊伊犁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慨然捐资承修阿齐乌苏渠和渠首龙口工程,喀什河水遂直泻乌哈里克(今霍城县水定镇东南),皇渠终成一体,成为造福伊犁人民的不竭源泉。  今天重谈皇渠,爱国志士林则徐所作的贡献我们尤其不能忘怀。林公从1842年12月10日抵达伊犁至1844年底奉旨转赴南疆履勘屯垦,历时虽仅两年,但他置个人荣辱于不顾,对伊犁的建设和各项重大活动,总是热忱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由他捐资修建的喀什河皇渠龙口工程除物料之外,用工就多达10万多个,施工期间,一直亲临指挥督导,4个月后终于筑就龙口并修引水干渠三公里多。一个蒙冤含屈的花甲老人,竟能以衰病之躯昼夜操劳,为国为民大办好事,其精神实在令人敬佩。龙口工程后因皇渠多次改建扩建虽早被废弃,但遗址的石坎仍历历在目。1986年秋,林公后裔、原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偕专家100余人曾到此考察,缅怀先辈业迹。老龙口在伊宁县境之东的喀什河造林站,与伊犁小叶白腊自然保护区隔河相望。每到夏天,这里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喀什河水碧波粼粼,相映成趣,成了人们避暑游乐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弓月城民俗风情园

  弓月城民俗风情园  弓月城民俗风情园位于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距县城仅3千米处的弓月城民俗风情园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维吾尔百姓称之为“金城”,是隋唐时期中亚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重要城镇,对中西文化的交流曾起过重要的作用,这里曾出土大量文物。时过一千三百多年,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期间,曾为寻找黄金宝物用2年时间挖掘弓月城,对弓月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原城池面貌难寻,经世人开发,现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伊犁大白杏盛产地,早春,杏花怒放使人赏心悦目,初夏果实累累,绿树成荫,是人们理想的游览场所。并且由于吐鲁番于孜乡是维吾尔标准语的发源地,所以每年吸引大批语言专家、学者在此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地址: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上吐鲁番于孜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雅玛图旅游度假

  雅玛图旅游度假村位于伊宁县巴依图海乡,因有跨越伊犁河的雅玛图大桥而闻名,是喀什河与伊犁河的交汇处,这里交通发达,西距县城79公里,南接巩留县,是伊犁州连接巩留、特克斯、昭苏三县的省道315线的重要通道。  雅玛图,准噶尔语意为“有山羊的地方”,古为渡口,桥因古渡而得名,这里山水相连,景色秀美,河谷次生林地一望无际,生长着青冈、白桦、沙棘、甜杏、苹果等六十余种天然林木,盛夏季节,林中绿草如茵,泉水叮咚,百灵、野鸭、山鸡、野兔等栖于林中,构成一幅如诗般的意境。炎炎夏日,走入林中,清爽的空气令人暑气顿消,河心小岛上,林木花草相映生辉,郁郁葱葱,确为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该地建有无机生态植物园、绿色生态养殖园、荷花池、码头、卡丁车道、钓鱼台等,旅游项目有钓鱼、环岛木船游、赏荷、卡丁车。  雅玛图旅游度假村  雅玛图旅游度假村位于伊宁县巴依图海乡,因有跨越伊犁河的雅玛图大桥而闻名,是喀什河与伊犁河的交汇处,这里交通发达,西距县城79公里,南接巩留县,是伊犁州连接巩留、特克斯、昭苏三县的省道315线的重要通道。  雅玛图,准噶尔语意为“有山羊的地方”,久为渡口,桥因古渡而得名,这里山水相连,景色秀美,河谷次生林地一望无际,生长着青冈、白桦、沙棘、甜杏、苹果等六十余种天然林木,盛夏季节,林中绿草如茵,泉水叮呼,百灵、野、山鸡、野兔等栖于林中,构成一幅如诗般的意境。炎炎夏日,走入林中,清爽的空气令人暑气顿消,河心小岛上,林木花草相映生辉,郁郁葱葱,确为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曾在古西域历史长河口中名噪一时的突厥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阿尔泰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厥语族就是一例。现代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用语均属这个语族(蒙古语为同一语系)。在“地名”这块历史镜面上,突厥语地名虽因种种原因单独被留传至今的寥寥无几,但其踪迹仍然可觅。其中伊宁县境内尚有两处:一是巴依托海史称巴依图海、巴尔托辉,意为富饶的灌木丛生之地;二是托海,意为河弯。(突厥语地名)  成吉思汗西征定策遗址——奎逊托别:距雅玛图度假村3公里处,位于巴依托海乡政府正南200米处,  有一座略呈弓形的巨形土埠,名叫“奎逊(蒙古语,意为用作指挥“中心”的“大土台”)托别”。该遗址高约30米,埠顶平坦,宽13米,长280余米,占地近30亩。登上这座巨埠,居高临下,气势非凡,伊犁河北岸万顷平川一览无余,雅玛图大桥遥入眼底,遥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定策西征,会师伊犁,不禁使人浮想联翩,犹见“天骄”当年雄风。解放以后在巨埠以北,修建民居和修筑公路时,曾挖出不少人马尸骨和无头骷髅,且头骨很大,手脚骨架也比现代人粗长,还曾出土一件矛状六齿兵器。  雅玛图大桥:是伊犁州首府连接巩留、特克斯、昭苏三县的省道315线的重要桥梁。  这里原为渡口,桥因古渡而得名,八十年代初由新疆交通厅桥工队勘测设计,1981年8月动工开建,历经两年建成,1983年正式竣工通车。它是目前新疆跨径最大,采用先进技术建造的高标准公路桥。桥长174米,桥面宽9米,3孔,中孔跨径75米,通行载重量达20吨。大桥建成后,改变了以往南北两岸以舟为渡,交往不便的面貌,对加速伊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曲鲁海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曲鲁海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