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罗山县

罗山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罗山灵山寺

罗山灵山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始建于北魏孝帝延兴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势奇伟,林木葱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刹灵山寺旁依少华山,唐朝起寺院改为“灵山”。该寺地处豫鄂两省之间,是官营建的寺院之一。  信阳灵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为“国庙”。相传唐朝有一县令弃官出家,长途跋涉,到印度学习佛法,学成后返回灵山寺传经-。唐玄宗时曾-为国庙。北宋·仁宗年间,有灵然禅师上奏圣上,国母信仰佛教,批该寺三年公粮(每年两万七千两银子)重新进行修建,宋元祐二年(1087年)复修,明朝人张仲简有碑记。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正八年(1349年)由陈大用任主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往该寺降香,敕封住僧为金碧禅师,改名“圣寿禅寺”,并亲题匾额。同时还赐给这座寺院“半副銮驾”、金瓜、钺斧等仪杖,寺脊上装有龙头凤尾,称为“皇庙”。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增建佛殿及钟鼓楼台。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塑造白石佛像三尊、罗汉一堂,至武宗正德二年冬(1507年)落成。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灵山寺住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学,带回梵石释迦牟尼造像及十八罗汉造像等,并对该寺再次重修。-  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山寺僧属临济正宗支派。这座寺院由金鼎(又名少华山)、大寺、中、南、北、马放沟等六部分组成,原有殿宇一百六十多间。朝拜、降香鼎盛之年可达三十多万人。灵山寺建筑布局结构严整,六座大殿依山势呈梯形由低到高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现有六间前大殿、三间祖师殿、五间大佛殿、三间法堂、五间祭仙宫、五间五星殿、共计三十间。六座大殿分别供有各种仙佛造像:欢乐殿供关公,祖师殿供达摩,大佛殿供释迦,法堂供罗汉,祭仙宫供上、下八仙,五星殿供玉皇大帝和魁星。显示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寺院被水冲倒,后经不断修缮,至民国20年(1913年)恢复旧观。此后兵连祸接,毁多修少,日渐萧条。  灵山寺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中颇有声望。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期间,曾提出往该寺瞻仰,因当时交通不便,末能成行。“文革”期间,各种佛像砸毁贻尽,金鼎殿宇全部拆毁,唯“圣寿禅寺”四字保存至今。山门匾额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所写。1995年有僧尼35人。“文革”时,文物被毁,大部分填埋在一莲池大坝下,僧尼有的还俗,有的被编为董寨林场职工。1978年,灵山寺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遭破坏的文物开始修复,僧尼陆续回归。1985年恢复三月初一庙会。  灵山寺现有大殿四层,分别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手千眼观音殿。大都采用单檐起五、七架,厅出单双步穿堂,中轴建筑两侧有数十间穿短式的厢房。1997年11月,国际佛教协会赠给灵山寺大型汉白玉佛像五尊:卧佛、释迦摩尼、观音菩萨、文珠菩萨、普贤菩萨。灵山寺现有僧尼30余人,每年来此朝拜旅游者达30万人次。  灵山寺佛缘  位于信阳市罗山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共有七寺三庵,包括灵山寺、金顶寺、中佛寺、白佛寺、白云寺、龙牙寺、险石寺、圆通庵、福全庵、延寿庵。灵山寺是一座颇为奇特的寺院,院内既有僧又有尼,唐代的建宁公主就曾在灵山寺出家为尼,这一制度也是我国佛教界的一大奇观。到了宋、明两代,皇帝曾多次亲临灵山,足见灵山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灵山旧有“七寺三庵”,其中灵山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公元474年),为中原四大古寺之一。灵山自古香火繁盛,高僧辈出,名播海外。千百年来,“灵山三奇”——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佛教界独树一帜。唐明皇之女建宁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明太祖朱元璋三上灵山,开大明三百年基业,敕封灵山为“皇山”、灵山寺为“国庙”、住持僧陈大用为“金碧峰禅师”,御赐半副銮驾、金瓜、斧钺,亲笔御题“圣寿禅寺”匾额。清康熙51年,灵山寺住持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学,成为印度佛教界一代宗师。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专程拜谒灵山寺杲英墓。-  红色灵山寺  灵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徐海东、程子华、陈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千年古刹灵山寺是新四军“灵山会议”旧址。灵山脚下的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僧住持释大慧经常云游豫鄂两省,-利生,普施法雨,并结缘0,1944年为掩护地下党重要成员遭-军队枪杀,被誉为“现代济公”和“红色和尚”。灵山寺现代高僧释无烦,1996年圆寂火化时,惊现700多粒舍粒子和七彩舍利花瓣。-  秀林灵山寺  灵山年平均13—15℃,夏季山上山下日温差7℃,夜温差15℃。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类有一千多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共有植物7个类型组,122个群系,200多个群丛,高等植物1879种,随季节而多彩,随山势而赋形,堪为“植物王国”。灵山钟灵毓秀,有山、有水、有寺、有林、有泉、有鸟、有瀑布、有奇石怪洞。灵山水质清澈,秀色迷人,九里落雁湖碧波荡漾。灵山是鸟类的王国,蝴蝶的世界。与灵山紧紧相连的鸟类乐园——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仅有的两家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灵山的鸟,品种繁多,珍贵稀奇,鸟类245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95种,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在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是最多的。蝶类99个品种,色彩斑斓,群起群飞,是真正的蝴蝶谷。灵山集“泰山之雄、庐山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于一体,山中奇石陡崖,别有洞天。灵山共有6大景区,108个景点,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和素有内陆秦皇岛之称的九里落雁湖都坐落在这里,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生态旅游区。  地址: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  类型:山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76-2255109;0376-2255299  官方网站:http://www.xylingshan.com/index.html  开放时间:  7: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5.0元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信阳灵山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城涩港以南45公里处,是全国独一无二僧尼同寺,唐、明两朝封为国庙。千年古刹灵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唐朝寺院改为“灵山寺”,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为“国庙”;明朝朱元璋敕封“皇庙”。其地山势奇伟,林木葱茂,寺宇掩藏。  灵山寺,位于信阳市罗山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  山上共有七寺三庵,包括灵山寺、金顶寺、中佛寺、白佛寺、白云寺、龙牙寺、险石寺、圆通庵、福全庵、延寿庵。灵山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一座颇为奇特的寺院,院内既有僧又有尼,唐代建宁公主曾在灵山寺出家为尼,这一制度也是我国佛教界的一大奇观,宋、明两朝皇帝曾多次亲临灵山。  灵山,最早叫八山,源于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海拔827.7米,古人误以为此峰为县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后八山被混称为霸山。此山“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灵山,自然与山名吻合,“灵”“霸”二字又同一“雨”头,故霸山之名渐被灵山取代。  灵山集“泰山之雄、庐山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于一体,山中奇石陡崖,别有洞天。灵山共有6大景区,108个景点,六大景区:灵山寺景区、逍遥洞景区、金顶景区、龙凤祥林景区、龙牙寺景区、九里落雁湖景区,景区总面积61.5平方公里。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九里落雁湖坐落在这里,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生态旅游区。-  灵山气候  灵山属北温带暖湿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5℃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7℃,7月份平均气温27℃。年均降雨量1149.7毫米,年均无霜期227天,年均日照2120小时,平均地温17.6℃,相对湿度71%,冬天严寒,夏无酷暑。  景区介绍  灵山风景名胜区,东连鸡笼山,西邻鸡公山。含六大景区:灵山寺景区、逍遥洞景区、金顶景区、龙凤祥林景区、龙牙寺景区、九里落雁湖景区。景区总面积约61平方公里。景区西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0公里,东至京九铁路50公里,北到南信(阳)叶(集)路10公里,京(北)珠(海)高速公路从灵山脚下通过;有罗山—灵山、伍家坡—灵山、鸡公山—灵山、大悟—灵山四条公路交汇于此。  灵山,最早叫八山,源于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古人误以为此峰为县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后八山被混称为霸山。此山“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灵山,自然与山名吻合,“灵”“霸”二字又同一“雨”头,故霸山之名渐被灵山取代。  灵山,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1.5一0.7亿年前),为花岗岩基。这里山体连绵,层峦叠障,沟豁纵横,年平均气温13-15℃。夏季山上山下日温差7℃,夜温差15℃。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类有1000多种。最值得一提的是灵山云雾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中的精品;其次是板栗、中华猕猴桃,为高营养食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杜仲、桔梗、七月一枝花等是名贵中草药。动物种类有1067种190科之多,仅鸟类就达169种,景区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董寨林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等。哺乳类动物主要有野猪、野山羊、狼、金钱豹、大灵猫等。  自然景观遍布山林。奇石陡崖、千姿百态、相应成趣;幽谷密林长流水,瀑潭高悬天地惊,青天繁星风无尘;落雁九里渊鱼深,唉乃一声山水绿。据不完全统计,灵山共有大小瀑布36条,大小山洞72个,有名的奇石怪壁108处。其中,智慧姑娘像西方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女神;险石造形神秘,体积巨大,惊险骇人,为天下第一奇石;“骆驼”仰首向天,巨大逼真,生动有趣;逍遥洞是洞连洞、洞叠洞神奇奥妙;仙人洞地处险峻,洞顶造型奇特,世所罕见;银洞飞瀑,集壮观、神秘、奇特、险峻为一体,堪称天下一绝九里落雁湖群山环抱,湖岸曲折有致,湖光山色相映生辉,灵蝴阴云,飘飘逸逸,仙气荡荡产八山神笔峰为天公造字,字分阴阳,笔划规整,结构神妙,令人不可思议……人山谷昕潺潺流水,登山顶者乱云飞渡,整个灵山仿若一个神奇的世界。  文化内涵  灵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旧时有大小寺院13所,现存2所,其中灵山寺已有两千年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到此降香,封当时的主持陈大用为金碧禅师,并亲笔为大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现有大殿7层,僧民30余人。农历三月初一庙会,进山朝拜旅游者络绎不绝。险要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风光酿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时,因其山东南的九里关与今信阳境内的平靖关、武胜关合称冥或嘟〈meng〉塞,为天下九塞之一,北进中原商人楚,唯此三关可通,其东面山脚下就是著名的楚豫古道,故而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者有之;避兵匪,躲宫害者有之。  灵山秀丽的山色,奇异的景观,又产生了丰富的与之相关的风物文化,几乎景景有传说,石石有典故。这些传说和典故与景观相映生辉,将本来就秀丽、神奇的自然景观装点得更加秀丽和神奇。灵山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远近风传它有求必应,非常灵验,虽无科学道理,但信者甚众,有求必应的传闻颇多,有的求财求运者竟不惜跋涉数千里之遥。  灵山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含量及很高的潜在旅游价值吸引着天下游人,每年来此旅游者达30万人次。1994年6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8月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如今该景区已处在加速开发建设之中。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灵山旅游开发建设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不久的将来,灵山定能挤身于世界名山之列。  三月灵山古庙会:灵山庙会源于唐,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豫南最古老和最具生命力的庙会。灵山庙会历时一个月(农历2月28日至3月28日),规格高,内容丰富,特色突出,集“登山朝圣、旅游观光、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于一体。唐明皇之女建宁公主出家灵山寺,大兴佛教,扩建庙宇,开灵山庙会之初;宋苏轼游历灵山并目睹了灵山庙会盛况,他豪情泼墨,赞不绝口,“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兴辉”。朱元璋三次农历三月初一上灵山,第三次上灵山时封灵山为“皇山”,灵山寺为“国庙”,是为灵山庙会鼎盛之时。庙会期间,灵山寺香火更加繁盛,朝拜者更是摩肩接踵,豫土楚风尽情演绎。现如今,罗山县人民政府和信阳市旅游局联合打造“灵山庙会”这一金字牌,致灵山庙会的规格更高,规模更宏大,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特色更鲜明,集登山朝圣、旅游观光、民俗风情展示、经贸和文化交流等于一体,会期长达月余,高峰期逛庙会者逾三万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巨大丰收。  旅游特产  景区内有商业街和半边街,设有商铺。旅游商品大多以工艺品为主,有竹类(如:竹餐具、竹乐器、扇、伞、杯、拐杖、鸟笼等)、木制类(如:手工艺品、装饰品等)、塑料制品、石制品、瓷器类(如:佛像及佛教法器等)等。  2000年之后,罗山县旅游产品有优质信阳毛尖(中日合资新林茶,灵山云雾茶等)、信阳板栗、名贵中药材(如:桔梗、杜仲等)、优质山野菜(如:香菇、黑木耳、山菌薹、黄花菜、珍珠菜等)。  地址: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  类型:山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76-2255109;0376-2255299  官方网站:http://www.xylingshan.com/index.html  开放时间:  7: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5.0元信阳灵山寺   灵山村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我县灵山镇灵山村成功入围,成为我县首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灵山村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灵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近年来,灵山村坚持以生态环境治理、科学规划管理和主导产业发展为统领,加大核心景观资源的保护,强力推动村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 详细++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罗山县最南端,距信阳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董寨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生物资源库,保护区内现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因此,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北亚热带地区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区域,又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优先保护区及国家和全球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董寨保护区被誉为“鸟类乐园”。董寨的鸟类之多,确为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所罕见的,鸟类种类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董寨是个观鸟的好地方,在董寨观鸟,什么惊喜的事都可能发生,一天观鸟下来,一般能看到六七十种鸟类,最多能看到八九十种。董寨保护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观鸟人士达数百人次,北师大、河师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把董寨作为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保护区开展鸟类科学研究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科研攻关,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25项。保护区现建设有全国最大的白冠长尾雉人工驯养繁殖基地,种类齐全的鸟类标本馆和益鸟招引悬挂的人工鸟巢,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文和自然景观分布较多,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位于保护区灵山保护站的灵山,古称霸山,海拔827.7m,因其“山脉走向,峰峦气势,酷似释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灵鹫山”和“每云必雨,验之信然”而称灵山。  现有6大景区,72洞天,108景点,以其“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华”而享誉海内外。坐落在灵山脚下的灵山寺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宗教界独树一帜,被誉为“灵山三奇”。灵山与鸡公山、南湾湖构成了信阳旅游的“金三角”,灵山已成为豫鄂皖旅游热点。  董寨是一块红色土地,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陈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战斗的光辉足迹。鸡笼保护站王坟顶脚下的何家冲曾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时的出发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创造了董寨的现代文明。  董寨保护区将观鸟活动与幽雅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神奇的人文景观,浓郁的佛教氛围,灿烂的红色文化融为一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雅的生态环境、浓郁的红色文化和佛教文化、众多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吸引了许多热爱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人们,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2004年6月在董寨成功举办的“中国大陆首届鸟类摄影年会”成绩斐然,拍摄照片近三千幅,涉及鸟种80多个。越来越多的观鸟人更有理由喜爱这个看林鸟的好地方—山体的观鸟不高,最高840m,安全;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明显;下游有大型水库石山口,观水鸟也很方便。  境内还有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名列“中原四大古寺”的灵山寺等。鸟语、花香、翠峰、奇石、古树、秀水、茂林、修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人在画中游,不亦乐乎!      地址: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境内  类型:自然保护区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信息来源:罗山县人民政府公众网  信息来源:罗山县人民政府公众网

何家冲纪念园

何家冲纪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的何家冲曾是豫鄂边、信罗边、淮南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现存古文化遗址57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1个,省级8个,市县级20余处。近年来,罗山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理修缮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先后接待1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瞻仰。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为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不朽功勋。近年,罗山县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兴建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1座、纪念碑1个,并本着“整旧刷新,保持原貌”的原则,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罗山协议》谈判旧址、《灵山会议》旧址、红一军军部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进行整体修缮,新辟“何家冲纪念园”,园区内分设了陈列室、展示室、长征路、铁索桥、操场、祭坛等景点,2010年10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荣誉  1996年,何家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何大湾、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标志物银杏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等6家单位联合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何家冲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07年,景区先后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按景观和功能分八个区域进行打造,2008年4月16日正式开园并对游客开放。  2009年11月,何家冲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10年,何家冲被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何家冲被省委宣传部列为河南省政工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于鄂豫皖革0据地,隶属红四方面军,为巩固和保卫鄂豫皖革0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4年秋,红二十五军奉0中央和-副主席-的命令,由何家冲出发长征,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何家冲位于大别山西端的鸡公山西北坡,是豫鄂皖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内主要包括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长征出发集合地遗址和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三部分。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即何氏祠堂。何氏祠堂始建于明代,现存房屋十余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警卫室、政治部、参谋部等军部机关设在这里,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红二十五军-也在此居住。  长征出发集合地遗址包括银杏树和红军碾等遗迹。银杏树现位于何家冲村头,高20余米。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名将士聚集在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宣誓长征。  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由四座院子组成。原址始建明代,现存房屋80余间。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于1932年底成立,直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救治了大批红军伤病员。  1996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商周墓地

后李商周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湖后李商周墓地位于罗山县县城南21公里,莽张乡天湖村后李村民组境内的山坡上,东临竹竿河。墓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  该墓地是在1979年4月中旬一次水利施工中发现的。后经两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商代墓17座,周代墓24座(北部还有一批中型井椁墓尚未发掘,共出土商代青铜器215件、玉器68件、陶器42件、石器2件、木漆器9件,周代青铜器38件、陶器138件、石器1件、木漆器3件。这批文物造型精美,种类繁多,其中鸱鹄提梁卣和玛瑙红玉镯是国家罕见的珍品。黑漆方木碗和漆木豆都是商-古中第一次发现的实物。八号墓出土的提梁铜卣内所封存的2公斤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化验证明是三千多年前的酒,而被《吉尼斯大全》记载为世界最早的酒。商代酒的出现,为研究酒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经测定:商代墓属于安阳殷墟文化第二到第四期,从武丁开始到商纣王。墓地出土的棺木料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4实验室测定结果,树轮校正年代距今3286年,所测年代与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所推断的商王武丁年代接近,这个绝对年代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商王武丁征伐荆楚的历史事件相吻合,墓地的主人很可能是武丁征伐荆楚凯旋之后派驻大别山的中等奴隶主贵族。《中原文物》1981年特刊《豫南考古新发现的重要意义》指出:“楚文化渊源于中原文化,春秋中期开始形成起来的楚文化是在这个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创造。商代武丁以后,南方的荆楚已经是中原商王朝的控制之下,这既有文献可考,又有罗山莽张商代墓地的考古实证。”  罗山天湖后李商周墓地是是我国商周考古中的一个重大发现,甚至有的学者把这里称为“小殷墟”。它不仅填补了豫南商-古的空白,而且为著名的安阳殷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再现出商周更替时期豫南地区的民族变迁和南北交流的社会现象,又一次证明了信阳地区作为中原文化与南方诸文化的纽带,在我国先秦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何家冲旅游景区

何家冲旅游景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西临信阳市35公里,南距武汉市130公里,北距郑州市340公里,有旅游公路与鸡公山相连,已经开通的京珠高速公路从何家冲周边穿过。何家冲属罗山县铁卜乡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00人。景区东、北南三面环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灵山出口8.6公里,北距罗山县城40公里,与铁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2公里,与省级风景名胜区、信阳国家级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革命首府所在地——新县县城处在同一条旅游带。  与何家冲相连的红色景点有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青篷、红二十五军彭新店战争旧址——龙池、-灵山会议旧址——灵山寺、莲塘。除此之外,何家冲还有苏维埃政府旧址、-同志亲笔题名的“何家冲八一希望小学”、红二十五军长岭岗战斗旧址、将军石、红军洞等纪红色景点。  何家冲有山场面积2.7万亩,耕地960亩,现有杉树3300亩,板栗6400亩,茶叶320亩,食用菌10万棒,其它用材林、薪炭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  何家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6年,中国0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此西撤,红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96年,何家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何家冲已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地址:河南省信阳  类型:文化旅游区何家冲旅游景区   铁铺乡  罗山县辖乡。1956年建铁铺小乡,1975年成立铁铺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边境,距县城49公里。面积123.7平方公里,人口1.5万。通公路。辖北安、青蓬、何冲、转蓬、易棚、蔡楼、铁铺、耿楼、文庙、九里10个村委会。乡村企业主要有采矿、运输和建筑等。以农为主,全面发展。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兼产板栗、茶叶等。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何家祠堂…… 详细++

石山湖

  石山湖位于罗山的中部,属于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鱼、旅游等多功能的国家大型水库,其控制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最大库容3.71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69亿立方米,最大湖面31平方公里,水域最深处有30米。  水库大坝位于湖面东部,坝前水域开阔,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长10公里,四面环山,坝南部有公山、母山隔水相望,与坝区的长山、韩家山相对,其中长山有伸向水中的西南半岛、中南半岛、钓鱼半岛,半岛上苍松青翠。  在冬春秋三季,野鸭、海鸥、露鹚、大雁、白天鹅等水鸟聚集,多时达十万只,布落湖面,彼此和鸣,在宽阔的水面上聚集,群集群翔;半岛下沙滩平展,沙质细洁。坝西4公里处有梅花山和青山对峙,山体高耸,倒映在水面。  岸边奇石怪壁比比皆是,湖中心距大坝南5公里处,恋心岛、黄岛、康坝岛三岛呈东西状成一字排列,岛上植被丰富,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开展水上运动游的佳地。  泛一叶扁舟,感受石山湖夕照的美景,或垂钓湖上,放松疲惫的身心,去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心情!   

九里落雁湖

  九里落雁湖位于豫鄂交界处的罗山铁铺乡境内的九里关,属灵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北距罗山县城50公里。  九里关旧名大隧、黄岘关、白雁关、百雁关等。汉初在此置县,此关因距县城九里,故改名为九里关。此关旧时与今信阳境内的平靖关、武胜关合称冥阨或黾阝塞,为天下九塞之一。北进中原南入楚,唯此三关可通。汉置黾阝县,县城就建在关北九里的灵山东山脚下。南北朝梁天监三年,魏围义阳(今信阳),梁治曹景宗、王曾炳领数万人死救,由于没能攻破此关,遂使义阳降于魏。宋太祖赵匡胤曾兵败于此。宋杨家将也曾屯兵于此。宋宝裕末,蒙古忽必烈等分道南侵,自光山会军渡淮,入灵山驻九里关。明时于此置巡检司。明末清军攻至,明将田国忠、田国用兄弟于这里战死,百姓于此地建将军庙以示纪念。清末这里曾被捻军所占。民主革命时期,灵山一带是鄂豫皖苏区的中心区。抗战时,-多次来灵山,并在灵山寺召开了著名的灵山寺会议。1969年堵截南北关口,建成界牌水库,1997年改名九里落雁湖(因水库中一大岛形似落雁)。  九里落雁湖湖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长4.5公里,湖宽900米,湖岸线长约28公里,总库容量8100万立方米。湖为群山环抱,湖光山色,青翠无比。湖中鱼群如鸟云飘忽不定,蓝天白云飞白鹭,映入湖中九重天。本景区包括九里落雁湖、落雁岛、凹晶天姿、磨盘石、狮子岛、鸡冠石、擂鼓石、观阵山等景观,由于水质优良,湖湾曲折,半岛繁多,景色迷人,岸坡深浅不等,是不可多得的水上游乐项目与疗养用地。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县城,从312国道可直达,距信阳市40公里,原为“福音礼拜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属西式建筑,砖木结构。1946年初,国民党背信弃约,破坏国共两党《停战协定》,不断进攻中原解放区。经中共多次抗议和要求,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派第九执行小组在罗山县城与中共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会见,双方就中原战事和给养问题进行谈判。执行小组于1月22日下午由国民党驻信阳六十六军军长宋瑞珂陪同赴罗山,王震偕秘书和翻译各一名同时到达。23日上午10时会议在礼拜堂举行,在执行小组的调处下双方达成谅解,下午5时签订了《罗山协议》。《罗山协议》的签订,解决了中原部队当时的运输给养问题,为我中原解放军赢得了全面部署反击国民党的宝贵时间,从而使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获得了主动。1986年,《罗山协议》谈判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王震同志为旧址题词,现保存完好,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天湖墓地

天湖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湖墓地  中国商代晚期息国的墓地。 位于河南信阳天湖村。年代约当公元前13~前11世纪。1979年开始发掘。  已发掘中型墓11座、小型墓11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中型墓有棺有椁,其中一座还有一条墓道。均用鼎、觚、爵、斝等青铜礼器随葬,还有钺、戈、矛、镞等青铜兵器,玉器和少量陶器。随葬品中不乏文物精品,如11号墓的鸱鸮提梁卣,通体布满繁缛的纹饰,形成两只背靠背的鸱鸮,造型比妇好墓的铜鸮更胜一筹。小型墓则多随葬陶器,有少量铜兵器。这批墓分属于武丁至纣王时期,个别墓可能晚至周初。墓葬排列有规律,北边的墓年代比南边的早,中型墓分布在墓地中轴线上 。出土219件青铜器,有40件带有铭文,其中有“息”字铭的共26件。研究者认为这里是商代南方的方国息国的族墓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擂台子遗址

擂台子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擂台子遗址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西偏北16公里处。1991年秋,为探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面貌及与周邻文化相互关系这一学术课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5平方米。其文化遗存可分三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商末周初。  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  地址:罗山县高店乡三河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王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台子遗址  时代:商、周  地址:罗山县高店乡王台子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为文化旅游景点。  黎世序(1772—1824),字景和,号湛溪,罗山县人。幼年家贫苦读,嘉庆元年中进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任南昌知县。任上,境内彭蠡湖富仓、安乐等圩连年决口,四乡农田常常颗粒无收。黎世序微服简从,实地勘察水情,制订出开河、筑圩、泄洪、浚淤方案,而且带头捐款筑堤。嘉庆十三年,黎世序改任镇江知府,又根据图籍和民众意见,在丹阳练湖浚淤,动工建造3座大闸。竣工后,练湖通航,水患减少。嘉庆十六年(1811年)春,黎世序任淮海道员,为疏通海口,他力排众议,改开挖新河与筑长堤为“束水攻沙”,使海口淤积疏浚,河水复返故道入海。两江总督百龄和嘉庆皇帝对此大加赞赏。是年,黎世序升任南河总督。任职内,他勤学博采,运用“分-水”理论在徐州西北十八里屯、苗家山、虎山等地依山建造了大坝,改“束水攻沙”为“重门钳束”,即用全河之水并力攻沙,改厢埽为碎石护坡。此举工期缩短,成效显著,节省白银三十万两。清河县内运河东濒黄河,汛期两岸数十万人民纷纷背井离乡。黎世序就在黄河与单堤之间筑越堤,以两道护水堤埂共御黄水。清道光四年一月二十一日,黎世序积劳成疾,病逝任上,终年五十二岁。他生前著有《东南河渠提要》120卷、《续引水金鉴》156卷、《河上易注》10卷及《湛溪文集》多卷,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名著。1824年,黎世序病逝,道光皇帝为表其功,加尚书衔,晋太子太保,谥襄勤,入祀贤良祠。

鸡公山风景区

鸡公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鸡公山是块风水宝地,它位于大别山西端与桐柏山紧密相连,如果把蜿蜒千里的大别山和桐柏山比喻成两条巨龙的话,那么鸡公山就是这两条巨龙口中璀璨的宝珠,“二龙戏珠”自古就是中国民族象征吉祥的神话,希望鸡公山之旅给你带来吉祥、带来万福。鸡公山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文字记载,其后众多名人骚客、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来山游玩,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上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以后,洋人蜂拥而至,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供人们旅游度假的风景区。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集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疗养、避暑、旅游、观光、科研、实习、自然生态保护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现成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景区资源,加快鸡公山各项事业的发展,2001年鸡公山管理区成立,使原来景区面积的27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87平方公里,对整个景区及周边保护地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旅游资源统一利用。鸡公山管理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欢迎各界朋友来山投资,共建旅游大业。今后,鸡公山人将以“国内著名、世界知名”为目标,把鸡公山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观光休闲、商务会议、科研考察、培训学习、避暑疗养的胜地。  鸡公山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鸡公山海拔并不是很高,只有七、八百米,但地理位置独特,两边峡谷深平,长年风生风息,鸡公山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对某些疾病如肺病、脚气病、心脏病、气管炎、高血压都有特殊疗效。再者有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优美的自然风景区,鸡公山长年又被云雾所笼罩,被誉为“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3℃,同信阳市和“火炉”武汉温差居然达到4—7℃,“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可谓“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游客朋友,即使在炎热夏季你也得准备好春秋装哟,不仅如此,鸡公山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嶙峋耸峙,造化精灵,房在石上建,树在石旁生,草在石中长,花在石边开,泉在石下流,皆具怪、巧、奇、美的特点,与其它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鸡公山四季景色,变幻动人,春夏秋冬,时移景异,神奇莫测。鸡公山东沟瀑布群是以水景为主体的风景长廊,全长约二十里,姿色天成,野趣极浓,乘坐空中索道可前往。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色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也给鸡公山蒙上神秘面纱。  鸡公山不但南北文化交融十分明显,而且更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内涵。早在上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三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就势,交相辉映,俨然是“万国建筑博览会”。在全国山岳型风景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鸡公山是南北方的分界线,还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当年李时珍千里迢迢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上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是天然的绿色基因宝库。  鸡公山是唯一由外国人发现并开发的避暑胜地。鸡公山真正得到开发的历史始于1902年,美籍传教士李立生的造访,揭开了鸡公山百年开发的历史。“十里风飘九国旗”,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军阀、官僚在鸡公山建造的避暑别墅,据1936年《鸡公山指南》记载,总量不下500栋,1935年常居外国人口达2201人,可谓盛况空前。鸡公山因此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从洋务运动到军阀混战,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重大的事件都能在鸡公山找到历史痕记。教会建立美文学校、韩安、波尔登开创铁路林场、冯玉祥兵工造林、靳云鄂颐庐争气、吴佩乎流落鸡公山、萧耀南召开“鸡公山会议”、北伐军鸡公山奏凯、陈赓红旗插上鸡公山、红军抓洋人反“清剿”、张学良东北中学-鸡公山、四野南下工作团驻训鸡公山等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抗战期间,韩复榘葬于鸡公山、田汉看望抗敌青年军团艺术大队、蒋介石召开“中原会议”指挥武汉保卫战。  鸡公山文化内涵丰富,各有千秋。首先鸡文化。在鸡公山,民间有着拜鸡的传统,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中说:“游人探得青峰寺”,青峰寺小如炉灶,即为拜鸡的场所。鸡者,吉也;公者,尊也;山者,寿也,所以,来到鸡公山,福禄寿俱全!其次是建筑文化。2006年,鸡公山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鸡公山的文化符号,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第三是抗战文化。鸡公山诸多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抗战文化。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公布的百首爱国歌曲中,有一首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曾作为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为大家所熟知。大家所不知道的是,这首歌的曲作者阎述诗是鸡公山东北中学的老师。据东中学生、原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剑白回忆,这首歌“是上鸡公山以后才唱起来的”。第四是宗教文化。历史上,鸡公山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教并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鸡公山是基督教名山。鸡公山上有单独的教会区,有大小两座教堂,四所教会学校,有教会区组织北沟协会,有20多个基督教分支。第五是茶文化。鸡公山有着深厚的茶文化背景,如“唐宋遗株”、“口唇茶的传说”、“古茶道”,以及大、中、小茶沟等地名。  此外还有寻根文化、分界文化都是开展文化旅游的沃土。  鸡公山气候宜人。鸡公山是冷暖空气交绥区,两侧峡谷深平,易于通风,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时有风生风息,故有“无日不风”之说,特别是夏季,清风送爽,驱热消炎。由于鸡公山处于南北动植物过渡带,山上植被丰茂,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200多种。由于受地形、植被、风、雨的交叉影响,鸡公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32℃。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鸡公山虽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  鸡公山风光秀丽。“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是鸡公山独特的八大自然景观。除此之外,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外商和中-阀、官僚,兴建了不下500栋避暑别墅,在万绿从中、秀峰之间,分布着数以百计风格殊异的别墅,依山就势,堪称建筑奇观,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加上名人遗迹、摩岩石刻、革命纪念地、神话传说等,鸡公山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为一体,常使游客流连忘返。鸡者,凤也。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鸡公山,犹如一只美丽而高贵的金凤凰,历经磨难,正浴火重生!  景区门票:63元/人  开放时间:全年均为24小时开放  7月1日开始实行联票,鸡公山风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一共120元。  电话:0376-69122896912058  地址:信阳市浉河区行政中路171号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地质地貌山历史建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376-6912058  官方网站:http://www.kikungshan.com/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景点通票(鸡公山风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120元/人,鸡公山风景区:75元/人,波尔登森林公园:45元/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目前西九华已开放迎宾的景区有禅文化景区、茶文化景区、竹文化景区、民俗体验区、山水游览区,以及旅游服务区。禅文化景区包括,妙高禅寺、鹿鸣庵、高僧塔林、登山天梯、寻根楼等景点,其中妙高寺始建于隋,传承千余年,是鄂豫皖交界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圣地;茶文化景区以万亩茶园为背景,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为载体,以妙高寺佛茶场、茶艺长廊、茶竹文化苑为体验场所,向游客展现悠久的豫南茶文化。西九华山的竹海是豫南地区的一大奇观,也中原最大的天然竹海氧吧,随处可见的一片片竹林,掩映着西九华山的农舍、水田,勾画出一幅幅人间绝美的田园画卷。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一个峡谷景区,全长约三公里,留梦河贯穿峡谷始终。景区内有六处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龙潭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峡谷中植物品种丰富,春天时多种野生兰花在谷中悄悄开放,空谷幽兰、清香雅致;山岩上一树树映山红迎风怒放,如朵朵红云漂浮在谷中。盛夏时节谷中浓荫蔽日,清凉舒爽,气温比谷外平均低2-3度,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秋天谷中红枫、黄栌等暖色与茶树、冷杉、竹林等冷绿色相互映衬,在静静的深潭中倒映出一幅幅层次分明的七彩画面。冬天谷中银装素裹,会形成独特的冰瀑景观。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西九华山自然山水的精华,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茶竹文化民俗体验旅游区占地100多亩,以豫南民俗文化为主调,全景展现豫南地区民俗文化,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民俗演艺大舞台的精彩演出,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粗粮加工、茶叶加工、磨豆腐、榨油、酿酒、织布、造纸、制陶、竹柳编制、打铁、制香、酱菜等民间手工业生产过程。  旅游接待区由会议中心(四星级酒店)、农家院、竹韵山庄别墅、及停车场、餐饮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全方位提供吃、住、行、乐、购旅游服务;免费旅游车搭载着游客,穿梭于80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之内。白鹭湖温泉度假区是西九华山景区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阳光沙滩、竹排、快艇、游船、摩托艇、索道速降、热气球、碰碰车、高尔夫练习场、温泉度假别墅一应俱全,实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长江河漂流,悠闲时泛一叶轻舟,览两岸青山翠影,在无惊无险中领略自然的温柔与优雅,陶冶心灵;勇敢者,操桨弄舟,中流击水,作怒涛搏击,虽有惊而无险,可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雄浑壮阔,锻炼体魄;探险者,穿山破浪,漂于险境,忽现于浪尖,忽没于水中,只为征服自然……景区所有项目设施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届时,西九华山将成为山水交融,动静结合的豫东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胜地。  最佳游览  西九华一日游:  西九华接团,上午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茶山观赏区。下午游览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  西九华二日游:  D1:西九华接团,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晚上住景区内4星级宾馆。  D2:游览茶竹民俗文化村、茶山观赏区、竹海观赏区。  交通路线  1、郑州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450公里,沿金珠高速行驶271公里,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合肥方向,进入沪陕高速行驶166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抵达黎集/陈淋子镇出口,沿高速连接线行驶13公里,到达景区。  2、武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330公里,沿京珠高速行驶143.8公里(经鄂北收费站(大悟)),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方向,进入沪陕高速沿沪陕高速行驶166.4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从黎集/陈淋子出口离开,左转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3、六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65公里,沿合六叶高速行驶53公里,在叶集出口离开,过史河大桥到达陈淋子镇,继续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4、312国道至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从312国道行驶至叶集出口下车,距离景区约16公里。  交通  自驾:郑州——连霍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陈淋子镇高速口——西九华山。  门票  通票100元(包含:千年古刹--妙高禅寺30元/人,山水画廊--留梦河谷30元/人,豫南农耕农作坊--民俗文化村30元/人,-故里--寻根楼20元/人,万亩竹海--竹海迷宫20元/人,万亩茶山观赏区、景区内旅游大巴车20元/人,单景点门票+景区交通共计150元/人,通票价100元/人)  景点位置  河南信阳固始县陈淋子镇西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   陈淋子镇  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详细++

罗山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周党镇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竹竿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灵山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子路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楠杆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青山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潘新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彭新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莽张镇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龙山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东卜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庙仙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定远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山店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铁铺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何家冲纪念园 何家冲旅游景区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朱堂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尤店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高店乡 孟嘉 华嵒 (1682~1756) 李思齐 (1323~1374) 元末明初大将 陈奇 (1910~195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日新 (1901~1938) 丁振铎 (1842~1914) 清末云贵总督 刘志敏 (1903~1935) 张国清 万晋 (1896~1973) 林学家 郑汝骊 (1917~1984) 张轸 (1894~1981) 爱国起义将领 谢家庆 (1912~1940) 谢玉安 擂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 罗山灵山寺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 董寨自然保护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 何家冲纪念园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后李商周墓地 何家冲旅游景区 石山湖 九里落雁湖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天湖墓地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罗山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