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延安市 >> 吴起县 >> 周湾镇

周湾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位于县城中街胜利山脚下,总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纪念园以纪念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为主题,以弘扬长征精神,回顾长征历史,保护长征战场遗址地为主要内容,是一个兼有教育、旅游、休闲功能,具有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目的地意义的纪念性主题公园,同时也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高举抗日救亡旗帜,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历时一年零两天,行军二万五千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吴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吴起既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中共中央保卫与扩大西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的出发点。为了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入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激励和鼓舞人民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005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在吴起县委县政府两届领导人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9月成立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主要建筑有五大广场(入口广场、转移转折广场、雪山草地广场、会师广场、胜利广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纪念碑、西南入口景区、寨子梁战争演练区、遵义会址、滨河公园、森林公园等,其中遵义会址是根据遵义会议旧址,按照1:1的比例复制修建。  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宣告结束,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纪念园要借助我县发展红色旅游这股强劲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我县知名度,全力打造吴起的精神名片!

吴起革命纪念馆

吴起革命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起县革命纪念馆位于吴起县旧居路。1966年筹建,1967年元月正式建馆。馆址所在地始建于民国时期,初为当地宗姓富户庭院。现总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318平方米,旧址面积730平方米,办公楼面积616平方米。  旧址总体呈长方形,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同志旧居,为一排坐东向西5孔接口土窑洞。其中北起第一孔窑洞为警卫班住所;第二孔窑洞为毛泽东同志旧居,内部现陈列炕桌、斗笠、办公桌、墨盒、红蓝铅笔;第三孔窑洞为卫生班住所;第四孔窑洞为刘亚楼旧居;第五孔窑洞为机要班住所;坐西向东为马棚,为砖木结构,石板苫顶。北院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所在地,有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同志旧居,为一排坐东向西9孔接口石窑洞和一排坐南向北4孔石窑洞。具体为北院坐东向西窑洞:南起第一孔窑洞为政治局会议室(林彪旧居),内陈列有石磨、石碾,原为磨房;第二孔窑洞为秦邦宪旧居;第三孔窑洞为张闻天旧居,内陈列有粮屯,原为储藏室;第四孔窑洞为王稼祥旧居;第五至九孔窑洞是其他领导同志及红军战士旧居。  北院坐南向北窑洞:西起的第一孔窑洞为叶剑英旧居,第二孔窑洞为左权旧居,第三孔窑洞为聂荣臻旧居,第四孔窑洞为杨尚昆旧居。  1995年和1998年,纪念馆先后收回了原为当地居民所占用的北院坐东向西9孔窑洞以及北院剩余坐北向南4孔石窑洞。2001年经审批投资25.6万元,对革命旧址院内进行全面维修。2002年经立项,修建文物库房、陈列室及办公室,2004年竣工,2004.年10月19日新修建陈列室“中共中央长征到吴起”正式开放。  现开放的旧址主要有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政治局会议室、王稼祥同志旧居、张闻天同志旧居及三个窑洞民俗展览,还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吴起”陈列室。   纪念馆现文物藏品总数2014件,其中展出革命文物60多件。通过展出当年红军用过的衣服、马灯、大刀、土枪、印章等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难,英勇奋战的精神。  在科研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纪念馆曾多次对吴起革命旧址进行调查、研究,其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刊载于:《吴旗县志》、《吴旗地名志》、《延安市文物志》、《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陕西省文物志》、《中国名胜大典》等书刊。此外,对旧址的历史、现状、政治、革命传统教育等也进行了研究论述。  景区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旧居路  乘车线路:吴起县乘出租或小巴至旧居路或县政府都可达到

古长城遗址

古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吴起县境内长城遗址有两道,白于山以北为明长城,县城南为战国时期秦长城。战国时的秦长城,据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一文所载:“为了防御匈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开始修筑了一条长城,这条长城西起今甘肃省岷县(秦时临洮县),经临洮、渭源、陇西、通渭诸县,越过六盘山再往宁夏固原,甘肃镇原、环县,陕西吴起、绥德诸县而止于无定河西岸”。吴起县境内的这段古长城遗址,从吴起西边入境蜿蜒于山岭,时而东行,时而东北行,绵延230公里。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东至辽宁省的鸭绿江边,全长6300多公里。长城沿山修筑,高6米,底部宽3米,上部宽2米,全长20公里左右。每隔2.5公里有一烽火台(或敌台),烽火台(或敌台)高30米,周长27米,用大方砖砌成。蜿蜒起伏于浩瀚的高原,虽多残破,依旧一派壮阔、雄伟的气势。  吴起境内的明长城,由定边县郝家滩乡柳树涧村高家湾,过红柳河,入吴起县境,经周湾镇罗涧村的东湾胡尖山、庆阳山、罗涧崾岘、薛新庄等地,过石拐子河,入长城乡界。在长城乡境内,又经双湾涧、李家湾、增盛涧、孙崾岘、二道坝、边墙渠、营儿峁、代巷、外守沟畔等地,进入靖边县中山涧乡马家洼村边墙壕庄。  明长城在吴起境内,经两个乡镇,4个行政村,全长约17公里。沿途有墩台(烽火台)33座。墩台残高5至8米不等,底边长6至8.5米不等。长城城墙残高0.5至4米不等。夯层厚8至13厘米不等。  此段明长城修筑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由副都御史、延绥巡抚余子俊监修。并经隆庆六年、万历六年两次加高或砌砖。现长城沿线已无包砖。修筑长城时,“因形势,下厚者铲削,稍衍者累筑,绵延相接为边墙”。(《延绥镇志》卷4《余子俊传》)。这段长城由城墙隘口、敌台、城堡、墩台(烽火台)、崖寨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为古代重要的防御性军事设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研究明代军事和建筑的重要资料。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来源吴起旅游网)

铁边城遗址

铁边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北宋  铁边城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吴旗县城西北45公里处,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  铁边城为西夏毅宗奢单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边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改名铁边城。背靠东山,西、东、南三面临川,开有三门,周长2500米。遗址夯筑城墙最高处残高9米,最宽处7米,城墙北面大部分有窑洞,保存完整。  城东北角有水牢一座,现只留残墙断壁,长39米,宽15米。城东南角有一完整的烽火台,宽6米,高9米。北城墙外有校场和点将台,占地近1公顷。  古城内文化堆积层厚2米,地面有大量砖石、骨头、瓦片、宋瓷片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砚洼山南麓

  砚洼山南麓,位于吴起城内砚洼山南麓。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砚洼山南麓特色  毛泽东到达吴起镇后,即于当天致电彭德怀:“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此地以东即有红色政权,保安城闻有红色部队,但吴起镇、金汤镇之间之金佛坪有地主武装百余守堡,拟派队消灭之。”电报还要彭德怀于次日到吴起镇商讨行动方针,第二、第三纵队交叶剑英、邓发指挥。  10月20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听取了陕北红二十六军骑兵团政委袭逢春等同志的汇报,了解到西北苏区错误肃反的严重形势,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  当天,毛泽东还同彭德怀等研究了敌情。毛泽东指示,打退追敌,不要反敌人带进根据地。21日,毛泽东、彭德怀指挥红军在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一线设伏,全歼敌人三十五师骑兵团,击溃敌三十二师和三十六师的两个骑兵团。这就是著名的吴旗镇“切尾巴”战役。此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一场战役。共俘敌六七百人,缴获战马1000余匹。  1935年11月下旬,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从此,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旗镇革命旧址包括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旧居等。旧居位于吴旗镇砚洼山麓,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旧居,5孔土窑洞列成一排。9孔接石口土窑洞和1排4孔石窑洞,共13孔。两院之间,有石砌过洞相连。为纪念吴旗镇“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平台山改称胜利山。山之东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塔各1座。建国后,1966年和1985年人民政府对旧址进行大规模维修。

吴起镇革命旧址

吴起镇革命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起镇革命旧址位于吴起县吴旗镇城内砚洼山南麓。1935年10月19日,0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当时称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吴旗镇革命旧址包括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旧居等,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旧居。两院之间,有石砌过洞相连。为纪念吴旗镇“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平台山改称胜利山。山之东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塔。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旧址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地址:吴起县吴旗镇城内砚洼山南麓   

古城堡寨

古城堡寨为文化旅游景点。  吴起县位于陕西西北部,界陕甘宁三省边际,古时曾是边陲要地,为少数民族角逐之战场,本县境内现存的有记载的古城有17座,具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主要有:定边城、宁塞城、白豹城、横山寨(今走马城)、鸡嘴堡、  矜戎堡(今新寨)、通庆城(今锁阳城)、绥远寨(今田百户城子)、通化堡(今琵琶城)、九阳堡(今张城子)、威边寨(今荞麦城)、镇安城(今守暴城)、把都河堡(今旧城子)、五姑城(今五谷城)、胜羌寨、怀威寨、观化堡。   

毛主席旧居

毛主席旧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66年整修了毛泽东同志旧居—新窑院。旧居内珍藏有先后从兰州革命纪念馆和当地部分公社搜集和征集红军长征文物共146件,其中有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16件。1972年复制毛泽东旧居文物16件。  地址:延安市吴起县吴起镇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毛主席旧居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毛主席旧居

胜利山

  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在吴起镇打了长征最后一仗—“切尾巴”战役。10月21日4时半,毛泽东同志登上洛河以西的平台山(后改为胜利山),来到设在一株杜梨树下的指挥所,指挥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   

吴起新寨遗址

吴起新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寨遗址位于延安市吴起县西北新寨乡新寨村树洼自然村西侧,属于(北)洛河上游,面积约有30—50万平方米,以龙山时代至夏初的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灰坑6座、房址1座,烧土面3处,并获取了大量陶片、石器、骨器和碳样、土样标本。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T1、T4所在区域由于水土流失或农田建设,文化层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T2、T3的第二、三层为龙山时代的灰坑,并且被同时期的灰坑打破,文化层之下为生土。灰坑分圆形筒状和圆形袋状两种,筒状者底部或坑口边往往有烧土面,填土经过夯打,夯土之上放置玉琮等玉礼器,填土中夹杂极少龙山时代中晚期至夏初的陶片,且这一区域所在的山梁独立于居址之外,可能为该聚落祭祀遗存。袋状灰坑均位于居址区,往往与房址相伴,应为日常生活设施。暴露在梯田断面上的房址多为半地穴式或窑洞式,有些房址的地面涂抹1厘米厚的白灰面。  本次出土的陶器主要以T4F1为例作扼要介绍。F1出土器物主要包括3件陶鬲、1件高领罐、3件圜底瓮、1件三足瓮、1件双耳罐以及夹砂罐等。从F1出土的器物特征来看,具备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初期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单把鬲成熟的尖角裆形态、较高的实足跟、足跟外的杆状物压槽以及加固足跟的绳索勒痕,表明该陶鬲已经接近夏代初期,大体与神木新华遗址早期遗存的年代相当或略早。在文化因素的构成方面,新寨遗址体现出多谱系交汇的综合特征,表明这一地区在甘青宁与河套地区、关中与北方地区文化传递路径中的枢纽地位。应该指出的是,白于山地区、洛河流域应该成为今后探究北方地带文化传播、迁徙及聚合问题的重要区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袁沟休闲度假村

  袁沟休闲度假村位于吴起县城东部8公里处,该景区坐落于吴起镇杨青流域境内,延(安)吴(起)高速公路穿景区而过。境内有天然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林草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区依托袁沟水库原生态山水环境和农家乐良好的发展基础,现已发展成为集体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游览观光、田园生活体验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区。  袁沟休闲度假区有三大特色:一是袁沟生态养殖区,主要以饲养和繁殖传统家畜,适度发展规模化养殖。二是游客娱乐核心景观区,娱乐项目主要有水上娱乐、儿童梦幻乐园、休闲度假、会议接待、湿地公园、野外露宿体验等项目组成,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随意选择,参与其中。三是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农业种植,农事体验、农知教育、传统作物、水果玉米、西瓜、香瓜、蔬菜等高新棚栽技术,应有尽有。这里每年举办农产品交流会、采摘节和大比拼活动,大家可以在观光之余,参与采摘,品尝美味,体验农家劳动乐趣,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  游客们在领略了袁沟休闲度假区的三大特色后,游乐之余,还可以品尝农家乐,这里的农家土鸡肉、土猪肉、山羊肉和土杂粮以及农家菜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可口味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张湾子毛主席旧居

张湾子毛主席旧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铁边城镇张湾子毛主席旧居位于吴起县头道川,县乡公路横穿而过,距县城30公里。1935年10月18日晚上毛主席行军到张湾子村村民张廷杰家里,已经疲劳到了极点,就住在这排窑洞里。在中间的这孔窑洞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张廷杰及其妻子侯孝俊拿出八月十五前珍藏的羊肉臊子,为毛主席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主席是一口气吃了三老碗。饭后,毛主席擦了擦额头的汗,非常感慨的说:“真香啊,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是个好地方吆!”  当晚,就在这空窑洞里召开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秦邦宪等。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当时形势和部队实际情况,提出许多议案: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同西北红军会和的方向和解决战略方针问题。会议决定:一、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二、与群众建立很好的关系,扩大红军,组织游击队;三、自己解决物质器材问题,衣服问题,不要麻烦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六军。  20世纪70年代,跟随毛主席长征的警卫员陈昌奉从江西南昌市千里迢迢来到张湾子,确认毛主席住在张廷杰家左起第三孔窑洞里,从此,这孔窑洞作为毛主席的故居保存下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周湾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周湾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