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延安市 >> 子长县

子长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钟山石窟博物馆

钟山石窟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长县原名安定。边区政府成立前,其县治一直在安定镇。钟山石窟就位于距安定故城10里的钟山南麓,秀延河畔。距县城15公里。钟山石窟,又名石富寺、万佛岩、普济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石窟保护区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宫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5部分。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  过秀延河石桥,迎面为石窟牌坊。牌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北面刻联“开方便门,登欢喜地”,横额“鹫岭飞来”。南面刻联“自汉自唐数千载相传胜境,为神为佛亿万年永固皇图”,横额“三教圣人”。上有佛、道、儒先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造像。  牌坊后寺院山门为巨型块石修砌的拱形门洞,门楣镌刻“石宫寺”三字。过山门,跨数十级台阶,就到“万佛岩”,即钟山石窟。窟顶有“洞天福地”四个苍劲工整的楷书摩崖题刻。万佛岩已发现大小石窟7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排为主窟,始建于宋代,距今900余年,历代题咏甚多。清《延安府志》载:“凿石为宫,佛像万余,备极工巧”。明代御史胡文璧诗:“万佛岩头访旧宫,洞天深处碧玲珑。山坡积雨苔纹绿,塞地先秋霜叶红。”明诗还有“夕阳一望山无数,万佛岩前绿树低”、“霁雪山程远,寒云石洞深”,清诗有“万佛岩前百尺楼,群峰屏绕水环流”。《子长县志》称:“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刻工精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佛像排错落有致,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具极高的历史、科学、艺研究价值。”  主窟呈长方形,平顶八卦藻井,大殿东西宽16.4米,南深9.5米,高5.5米。正中坛基上有三组大型立体石雕,造14尊,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三世佛”,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3尊像均通高3.54米,就地而雕,与坛基连一体。坛基前有乘青狮的文殊菩萨和乘白象的普贤菩萨。释牟尼结跏趺坐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左手附膝,右臂上屈作手印。身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袒胸赤足,下著大裙,螺大耳,眼微下视,形象庄重。左右分立迦叶和阿难两弟子。迦叶双手合十,瘦骨嶙峋,面部棱角分明,胸前肋骨清晰,表了其历尽艰辛的苦行生涯。阿难则双手合十作祈祷状,面貌英俊,温顺文静,一副聪明睿智的形象。  坛基东西两端各立一尊协侍菩萨。还有三尊观音菩萨像,一尊立像,高1.2米,两尊坐像,通高1.62米,均头戴高冠,披缨络宝石,宽颈圈,袒胸赤足,下着裙,彩带飘舞,刻工细腻。坛基前后两排共有8根顶天立地的方形石柱,每根石柱周密无间隙地刻满了数层浮雕佛像和造像龛。石窟四壁密如星地均雕满佛像,数以万计,形态生动,各具千秋,多以佛故事为主。  窟内雕刻以佛为主,到明万历年间,又在主窟的外壁精雕了道教的老子、关帝造像;清代儒教盛行,又将孔子造像补雕其上,史称“三教圣人”,是中国释、道、儒三教合一的产物。钟山石窟,气势恢宏,艺术精湛,其造型不仅继承了唐代雕刻丰满圆润的写实风格,而且对造像的心情、性格等内心世界作了细致、微妙的刻画,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特色浓郁,历史特征鲜明,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是我国北宋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是人们研究宋、明、清宗教史、民俗、艺术的重要形象资料。特别是泥金彩绘保留上千年,色泽经久不衰,鲜亮如初,在当今仍是一个科学之谜。所有雕像都是就地雕刻而成,与石窟浑然一体,是石窟艺术“拓雕”技艺的实证。窟群内的万尊石雕造像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  萧寺宫位于石窟西侧80米处,俗称小寺宫。现存正殿、中殿。正殿有清代3尊石佛像,中殿有10尊阎君石雕像。  钟山石窟寺塔,又名普同塔,矗立于石窟上方山坡,六边形、五级,始建于明,清代多次修茸。  惠善大和尚浮图塔,位于石窟西400米处,六边实心石塔,五级。  松岩大禅师浮图塔,位于石窟东250米处,塔高3.30米,九级,几乎每层都有图文石刻。  1980年以来,国家多次对钟山石窟进行整修,现已建成公园式的古文化旅游风景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万多人次。1990年,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为此题词:“陕北第一石窟”,称赞其“敢与西方的维纳斯相媲美。”

子长烈士纪念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子长烈士纪念馆位于延安市子长县城瓦窑堡北面齐家湾坪上,是我国兴建较早的纪念馆之一。国务院1989年批准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民政部、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子长是西北人民革命和西北工农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对党、对人民的伟大功勋和卓越贡献,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3年拨小米500石兴建了子长陵。1947年,蒋胡匪军疯狂侵犯边区时,烧杀抢劫,将陵园毁为废墟,广大人民对这一血腥罪行,莫不切齿痛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革命烈士之英灵,极为重视,将子长烈士陵园改为子长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分墓区和纪念区两部分。墓区建有吊唁厅,东西两侧有四柱走廊,厅内墓室安放着谢子长烈士的柏木棺材,正厅摆放着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和社会各团体敬献的花圈和纪念物。  纪念馆主轴线上矗立着谢子长烈士的花岗岩雕像,总高6米。雕像前是革命烈士纪念塔,总高9米。塔身携刻着民族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两侧辅轴线上各建八角厅一座。亭内竖着党政军领导人和党政机关题写的石刻碑十六通。八角亭前是陈列室,陈列以谢子长革命活动为主线,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  纪念馆自兴建以来,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重视。纪念馆以庄严肃穆的建筑,松柏葱郁的园林艺术和林立的碑刻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谒陵群众和国际友人。已成为“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课堂。   

瓦窑堡会议旧址

瓦窑堡会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瓦窑堡。  从1935年12月到1936年7月,这里一直是中国0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前夕,著名的瓦窑堡会议(0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河下河滩田家院窑洞中主持召开了0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并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规定了中国0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0在继遵义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路线转变的一个关键会议。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决议精神,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召开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明确地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瓦窑堡会议会址是一排面向东南的砖窑洞,共有五孔,左起第一孔是工作人员住室,第二孔是毛泽东在会议期间的住室,第三孔是瓦窑堡会议的会议室,第四、第五孔也是会议室。除此之外,瓦窑堡革命旧址还有毛泽东旧居、-旧居、-驻地旧址等。(国家文物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龙虎山风景区是子长县委、县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子长新名片”而开发建设的一项重点市政建设项目。景区位于县城西部,东起青云山,途径寨则山,西至七楞山,全长2100米,宽800米,占地2520亩。景区2004年开工建设,采取财政投资、社会筹资、干群共建的方式,经过6年多的开发建设,完成投资4800多万元,栽植各类名优花草树木40多种5万多株,修建环山柏油路3.8公里,铺设人行道4.2公里,建成休闲广场5处,安装景灯1万多盏,初步建成山门、将军纪念园、仙女亭、凌云阁、宝阁瑶池、七级瀑布等景点20多处。目前,景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夜景迷人,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群众休闲健身于晨光之中,怡情漫步于山体之间。  按照景区总体规划,下一步,在完善现有景点的基础上,拟再建休闲茶舍(馆)、儿童游乐园、黄土高原植物生态园等,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把龙虎山景区打造成为陕北乃至全省一流的山体公园。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谢子长陵园

谢子长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谢子长陵园,位于陕西子长县城东北祁家湾。始建于1942年,1947年国民党军占据瓦窑堡后被毁。1952年重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定名为子长烈士纪念馆。坐北向南,占地1.2万平方米。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  谢子长,名德元,字子长,子长(旧称安定)县李家岔镇枣树坪人,为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最早创始人之一。生于1897年1月,1922年在山西阎锡山开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办县民团,任团总。翌年赴京津,于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归陕北后,开展兵运和农运工作,群众称其为“谢青天”。1927年发动清涧起义。清涧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三次起义,打响了陕北和西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次年,又参加领导了渭华起义。1931年,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揭开了陕甘宁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32年,任陕甘边区第一支红军游击队——陕甘游击队总指挥。1934年,成立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兼任总指挥,7月攻人安定县城,营救出被捕党员和群众200余人。后兼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取得井武塌、张家圪台数战的胜利。8月强攻清涧河口,胸部中弹,带伤指挥,直至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5年,在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联席会上,被推选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后伤势恶化于1935年2月21日逝世于安定县灯盏湾,时年39岁。同年5月,为纪念谢子长将军,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改烈士家乡为子长县。  子长陵园,呈四方形,前后两院。大门内矗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通高11米,塔身三面刻有子长县300位烈士英名。塔后东西两侧分列两座展室。东西两亭的碑上镌刻着许多名人题词。正中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的谢子长将军大理石像,总高6米,烈士肩披大氅,身着戎装,发式中分,右腿前迈,呈动态,表现了烈士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中央大碑亭内立有三通毛泽东手迹石碑,分别书写:“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和毛泽东1939年撰写的《谢子长烈士事略》石刻碑。墓堂踞于后院,墓堂南壁正中横书“谢子长同志之墓”和谢子长同志生平事迹简介,正壁悬挂谢子长画像,堂内庄严肃穆,门厅左右碑廊内竖立着邓小平、-、陈云、杨尚昆、李鹏等20多位领导人题写的花岗岩石刻碑。2005年又敬塑谢子长将军铜像一尊,高1米,昂首挺胸,目光坚毅,神采英武。  “陕北游击队,老谢总指挥。”这旬著名的陕北民歌,表现了陕北人民对谢子长将军的热爱与怀念。谢子长将军永垂不朽。  谢子长 (1897~1935)  谢子长(1897~1935) 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化名秋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26、27军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陕西省立一中、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民国11年(1922)秋,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民国13年(1924)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翌年3月奔赴京津,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及北平中共组织…… 详细++  谢子长 (1897~1935)  谢子长(1897~1935) 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化名秋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26、27军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陕西省立一中、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民国11年(1922)秋,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民国13年(1924)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翌年3月奔赴京津,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及北平中共组织…… 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大学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同志出席祝贺并发表了讲话。毛泽东兼任红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红大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莫文骅任学校党总支部书记。红大分设高级科(一科)、上级科(二科)、普通科(三科)。学校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军事战略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世界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时事问题等,学校成立时,有学员238人。  6月21日,国民党八十六师张云衢团向瓦窑堡发起突然袭击。红大师生和守城红军一起,迅速反击,顽强作战,终于将来犯之敌赶出了瓦窑堡,保证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撤离。随后,红大也随中央机关迁移,于7月初到达保定。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子长高柏山

  高柏山位于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海拔1527米。清道光《安定县志》载:"高柏山,在县北八十里,即桥山, 山有古柏,故名。"该山南北长而东西窄,南至石嘴村,北至曹家洼村,纵贯十余里,高峰耸立,山势巍峨,是大理河与淮宁河之源头交接处,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遗址,有趣的是该山还呈现出"龙凤吉祥"的自然景观。1990年,子长县政府确定高柏山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起曹家洼村,南至石嘴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2009年9月以来,子长县先后投资350万元新修了10公里的上山道路,铺设了饮水工程,栽植了1000多亩松柏,目前免费向游人开放,吸引了不少旅客前往观光。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周恩来同志在和毛泽东同志指挥进行了直罗镇战役后,于1935年12月8日抵达瓦窑堡,在这里居住。1936年6月21日,周恩来随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  周恩来同志在此居住期间,主持军委后方办事处工作和担任中央局书记,主持后方工作。周恩来出席了瓦窑堡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并多次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在此期间,周恩来还部署了红军东征准备工作,并前往山西东征前线,出席了中央政治局晋西会议,周恩来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亲赴延安,与张学良将军进行了抗日救国会谈。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5年11月3日在甘泉下寺湾宣布成立。军委机关于11月7日进驻瓦窑堡后,即设于此处。  军委下设总政治部、参谋部、供给部、兵站部、动员武装部和军委后方办事处。军委机关在瓦窑堡期间,先后指挥进行了红军东征战役,部署了西征战役,巩固扩大了西北根据地,扩充了红军,壮大了武装力量。  1936年6月21日,军委机关随中共中央机关离开瓦窑堡,向保安方向迁移。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彭德怀 (1898~1974)  彭德怀 (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彭德怀 (1898~1974)  彭德怀 (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彭德怀 (1898~1974)  彭德怀 (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彭德怀 (1898~1974)  彭德怀 (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同志在指挥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并参加了中央政治局交口会议和太相寺会议后,于1936年5月21日返回瓦窑堡,即在这里居住。6月21日率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  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期间,多次出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毛泽东精心部署了红军主力西征战役。并且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兼任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同志还出席了红大开学典礼,发表了重要讲话。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石宫寺

石宫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子长县安定镇北钟山南麓。是石崖上的一座石窟。高9.5米,深10米,宽16.9米,内有八根方形石柱承托窟顶。共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八柱间及窟壁全部雕刻着佛本生故事,各具形态,栩栩如生。佛坛上的三尊主佛均高2.3米,佛头上方的窟顶各凿有斗八形藻井,绘有莲花蔓草图案。窟内石刻造像,全部彩装,金碧辉煌。是一批比较典型的宋代石刻造像群。从窟壁题刻看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建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陵

黄帝陵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之巅。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音律,演算数,平定战乱,统一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总面积为8500余亩,下有沮水环绕,南与印台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3余万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黄帝陵园面积10余亩,陵前设有祭亭,内立郭沫若亲书“黄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园周长48米。园内古柏参天,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聚集桥山,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高数10米,拾级而上,县城、东湾尽收眼底。  桥山东麓有轩辕庙,庙内沿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龛内有用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院东碑廊内树历代古碑50余幢,多是北宋以来的“御制祝文”与重修碑记。庙内有古柏13株,有高18米的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和群柏之奇的“汉武帝挂甲柏”,院内还有“黄帝脚印”和“夸父追日石”等景观。孙中山、毛泽东、蒋中正及当代国家领导人-、李鹏的题文碑刻分布于院内及碑亭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98年、2000年清明节,由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及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在庙内落成揭彩,为庙院增添新的景观。  1990年4月,-同志来黄陵视察期间,明确指出黄帝陵必须立即整修扩建,使之与其本身内涵价值相适应。1992年8月,大规模的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投资8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于1997年清明节竣工。新建的庙前广场、山门、印池、轩辕桥等掩映在绿树红花、湖光山色之间,使黄帝陵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50 咨询电话: 0911-5212742  邮编: 7273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黄陵县东关庙前区179号  黄帝 (前2717~前2599)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 详细++  黄帝 (前2717~前2599)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 详细++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3月起免费开放。  馆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级文物l34件,二级文物2236件,是全国革命类博物馆藏品最多的纪念馆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棉纺、石刻、铁器、手稿、文件、书报杂志、货币、邮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刘志丹用过的砚台、皮带、大衣、马鞍;谢子长的眼镜、手枪;红二十七军三团政委李赤然用过的公文包;毛泽东赠张明科的手枪;“小米加步枪”的文物组合;边区参议会议员证;边区政府红色大印;李鼎铭的金属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医院的出诊箱、魏一斋用过的听诊器;延安时期气象观测设备;干部学校的各种印章、教材、笔记、校旗;边区军民食用的豆钱钱、米糠、野菜,学习用的桦树皮、马兰纸、自制的桦树皮饭盒;新华化学厂生产的肥皂;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边区银行印钞票的油滚、石板、印刷机及印刷纸币、光华商品代价卷;大生产运动中颁发的奖状、奖章、纪念证和宣传材料;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题词手迹;“四八”烈士遗物;延安时期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边区群众报》等等。其中有许多文物弥足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实事求是”石刻:这是l943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的题词。镌刻在四块二尺见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时,把礼堂全部毁坏。由于党校师生事先将石刻从墙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难。建国后,延安师范学校在党校原址上劳动时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学院使用过的计时器,采用当地粗沙石制成,长77厘米。宽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长方形,石块上画一半圆,圆心竖一短棍,棍影随太阳升落不断移动,对应于石块所刻l.12钟点。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时,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纪念馆保存。炕桌:长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l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东征红军驻进清涧县袁家沟,当晚宿于农民白育才家中,毛泽东在此桌上办公。次日,陕北大雪。2月7日,毛泽东伏案疾书,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诗的“书桌”就是这张小炕桌。毛泽东离开后,房东一直将之作为传家宝,精心保护ol972年被纪念馆从袁家沟征回展出。黄呢大衣:刘志丹烈士遗物。刘志丹在从事兵运工作时,得到这件大衣。后来送给高维嵩,刘志丹牺牲后,高维嵩把它交给母亲保存,l953年,他赠送给纪念馆。小青马:毛泽东的座骑标本。鞍辔齐全,栩栩如生。西北局从三边草地选购回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在南门外体育场试骑后决定留为毛泽东的座骑。转战陕北途中,它是毛泽东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队未发现敌情的情况下,它机警地把毛泽东驮在山崖隐蔽处,躲过了国民党飞机的侦察。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随着岁数的增大,毛色渐白,成了一匹白马,1962年衰老而终,马皮被制成标本。l964年8月,运回延安。据说,它临终前,头向中南海方向长嘶三声,似同主人告别。  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特别能引起人们兴趣。那就是新华社副社长石少华拍摄的《毛泽东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亲切谈话》照片。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设便宴招待石少华,谈到他的摄影作品,特别问道:“你知道那两个小八路是谁吗?他们现在做什么?”照片中个子高的小八路是张学思的通讯员安定宝,中间个矮的那位叫刘长贵,山西寿阳人,l937年参加红军,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转业到辽宁海城丝绸厂,任武装部长,l993年因卡车撞倒电缆不幸被击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参加“抗大”3周年纪念大会。上午8时许,毛泽东从乘坐的一辆浅灰色轿车上下来。安定宝和刘长贵跑上前去。毛泽东亲切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啦?”刘长贵抢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泽东又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两个小八路同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你们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不对,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泽东。”当得知两个小八路都没念过书时,他就在手心上教他们写“毛泽东”3个字。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石少华便拍下了这一历史场面,成为反映延安生活的经典作品。  纪念馆广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平坦开阔,环境幽雅。“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园艺花坛四季常青。最为醒目的是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通高8.15米,基座上锈刻着-总书记子书的“毛泽东在延安”。铜像名为“-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1997年1日13日,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日落成揭幕。  纪念馆门前的王家坪大桥系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一跨大桥,全长205米,美丽高大的红色主拱圈,宛如一道钢铁长虹,横跨两岸,是全省同类桥梁中跨径最大的一座,同纪念馆庄严的氛围相互映衬,构成一道历史与现代相交融的绮丽景观,大桥是延河上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桥梁。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每位来延参观、考察、旅游者必到之处。l989年,-总书记参观纪念馆,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该馆举办的《陕甘宁边区货币和邮票专题展览》。正如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该馆参观时所言:“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陈列馆舍先后四次重建,2006年4月,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建,2009年8月落成的新馆,是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之核心项目,其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1.43万平方米,广场面积3.8万平方米,展出文物2500余件,历史照片1400余张。2009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筑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咨询电话: 0911-8213666  邮编: 7160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王家坪圣地路1号延安革命遗址杨家岭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陵县城西南部40公里的桥山林区,沮河(古称姬水)上游,总面积4358.5公顷。最高海拔1547米,年平均温度9.4℃。公园境内森林茂密葱郁、环境清雅宜人,地貌奇特典型,气候湿润;以黄帝文化为主脉的人文景观资源源远流长,令世人瞩目。公园成立于2002年,2005年经陕西省林业厅批复,建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10月,通过招商引资由陕西紫来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12年元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百药沟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药谷”,中草药资源丰富,相传是黄帝播种百谷草木的地方,谷内有中草药200余种,据说药王孙思邈经常在此采集草药,扶救苍生。谷内的“降龙峡”传说是轩辕黄帝出生的地方。“万卷书”又称“内经石”,是当年黄帝与岐伯谈医论道编写落书的地方。十里松廊、蝴蝶谷等自然景观奇特诡异,神奇壮观。“秦直道”从公园西部穿境而过,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在景区南谷有千年古刹、紫峨寺遗址,其大雄宝殿中轴线正好在“本初子午线”上,属于皇家寺院。寺内有开凿于北魏年间的石窟,其佛像造型逼真,唐代“朝阳公主”曾来此降香。临近紫峨寺的孟家台、杨家庄、水担坪、烧锅院等北宋杨家屯兵练军遗址与公园景区相互依托、交相辉映。到公园游玩,既可欣赏自然风光,观赏珍稀动植物,又可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尽情饱览治途文物古迹。  按照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景区的总体定位为依托子午岭桥山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黄帝养生文化,打造世界知晓、国内标杆的中华养生源头景区。把桥山自然生态资源与轩辕养生文化相结合,建成国内首个以黄帝养生文化为主题的森林旅游区,陕北最具吸引力户外森林生态养生度假地;国家级养生文化生态示范区。  门票价格: 旺季:100淡季:50   咨询电话: 0911-5402671  邮编: 727307   景区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腰坪社区

乾坤湾

乾坤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陕北山谷是华夏民族的摇篮。延川县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远古先民生息繁衍的中心区域之一。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她流经延川县土岗乡大程村、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村,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来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她令人遐想,发人深思。她如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丢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河图”和“洛书”,她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极图。伫立小程村古城畔新建的“乾坤亭”里,俯视河东的河怀村,她似一个夸大的逗点造型,如果要说她像一个蝌蚪,不如说她更像个精虫,也许她就是那个“阴鱼”,那么河西的伏义河村可能就是与之相对应的“阳鱼”了。太昊伏羲氏当年也许就是在圣览山和如今的“乾坤亭”等处有了如此的感悟。s型黄河古道峡高谷深,石峡嵯峨,岩壁峭直,奇伟峻险,简直令人惊心动魄;黄河水流广阔浩淼,汹涌澎湃,咆哮如雷,如万马奔腾,威武雄壮,势不可当。黄河气势磅礴,气度非凡,她象母亲一样善良、温柔、丰腴、至美、慈祥,更象父亲一样严峻、刚毅、执着、博大、豪迈、包容、奋进。因此,可以说,乾坤湾是蕴藏“黄河魂魄”和显露黄河个性特征的河段。  1997年初冬,全国著名的民族民俗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在当代著名画家、陕北知名人士冯山云的陪同下首次考察了乾坤湾。靳之林教授看着黄河-大峡谷,看着s型黄河大转弯,浮想联翩,激动不已。他对冯山云等随行人员说:“我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看到过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激动过。在我看来,古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等著名景观,比起这里的黄河-大峡谷上s型大转弯来,那才是小巫见大巫!”。当晚在土岗乡政府下榻的靳教授,依然热情澎湃,欣然命笔,题写了“若不见民族魂,阳阳初照,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不久,前来这里考察、欣景、写生的学者、画家有:北京电影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默,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乔晓光,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中国民族文化学者杨森夫妇等人。随后,北京的学者以及文化名人和国外学者来些考察、观光赏景的人愈来愈多。  1998年秋,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首次向全国观众播出展示了“乾坤湾自然景观”。随后,乾坤湾自然景观成了延安电视台新闻联播前的标志性特写镜头,成了国内外许多游客向往的地方。2005年,乾坤湾通过了国家资源部的审查,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命名为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  票价格: 旺季:90淡季:60   咨询电话: 0911-8116688  邮编: 7172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   乾坤湾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约8公里处,是中共中央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枣园又名延园,占地面积54万多平方米。园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园林中央坐落着中央-小礼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是在这里作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决定的。在依山的斜坡上,分布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后沟西山脚下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和中央社会部旧址。  中央-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战胜利后又领导全国军民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咨询电话: 0911-2852165  邮编: 7160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王家坪革命旧址浪漫船游

子长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瓦窑堡街道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杨家园子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玉家湾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安定镇 石宫寺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马家砭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南沟岔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涧峪岔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李家岔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余家坪镇 钟山石窟博物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 瓦窑堡会议旧址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谢子长陵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子长高柏山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瓦窑堡毛主席旧居 石宫寺

子长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