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青海省 >>海东市 >> 乐都区

乐都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瞿昙寺

瞿昙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昙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寺院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5公顷。虽历经600余年,该寺古风犹在,被誉为“乐都小故宫”。  瞿昙寺是一座-教寺院。据寺碑记载:明代以前,在乐都县南山坳里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庙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寺院主三罗藏拥护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赐题为“瞿昙”的金匾。从此,这座庙宇便定名“瞿昙”。  十五世纪初的明永乐年间,朱棣皇帝又赐三罗藏之侄班丹藏卜“顶净觉宏济大师”头衔,令其主持寺院,提高了寺院地位。经明朝洪熙、宣德两代的扩建,使瞿昙寺有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建筑基本采用汉式庙宇形制,高低错落,气势雄伟。  金刚殿是前中后殿的分界和过道,面积约110平方米,采用梁柱结构,不施斗栱。瞿昙殿居中院前部,面积为170平方米,平面布局。前设有比较深的半敞式抱厦三间,而其他三面则为封闭式回廊,是比较典型的-寺院的格局。  宝光殿居中院后部,面积约4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砌砖墙,四面围明廊。隆国殿在后院,又名大持金刚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是全寺最高大壮丽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殿前设有带罩壁式栏杆的敞式平台,四周皆设明廊。  瞿昙寺的四角有香趣塔四座,塔高9米,长、宽各约5米。半壁式画廊从金刚殿左右两侧起,分经大小钟楼和鼓楼,直连隆国殿两侧,形成环抱之势。画廊共有50余间,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28间布满了巨幅彩色壁画,堪称寺内最为珍贵的艺术品,它是用连环画的方式描绘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场面宏大,画艺精湛,为瞿昙寺一绝。  交通  可到西宁汽车站(火车站对面)乘到乐都的长途客车,路程80公里左右,票价10元左右。   

柳湾遗址

柳湾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北的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上,这是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共发现有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000件之多。  柳湾墓地按考古学文化分期,分别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广泛分布在甘肃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区,距今约4000年。柳湾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马厂类型最丰富、珍贵,其数量之众,造型之美和花纹之繁缛,为其他古文化之冠。  陶器是先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彩陶得体地把器形和优美的花纹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不但是制陶工艺发达的标志,更是古代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彩陶表面为桔红色或紫红色,配上黑色线条的几何形花纹或动物形花纹,更加光亮艳丽。彩陶的器形主要有盆、壶、罐、瓮、豆、碗,显得新颖多样。  柳湾墓地发掘马厂类型墓1000余座,占总墓葬60%,由于墓主人生前身份和拥有财产不同,墓室规模和随葬之彩陶数量也各异,一般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小型墓随葬陶器10多件,最多也只30多件,中型墓随葬器则达五六十件左右,70余件以上的可谓大型墓。发掘出的第564号墓,墓室全长约5米,宽和深各3米左右,墓主人为40多岁之男性,这个墓随葬文物颇多,除了石刀、石斧、石凿和一件绿松石装饰品外,仅陶器就有91件之多,这些陶器中,彩陶又占绝对优势。  值得重视的是,柳湾墓地马厂彩陶不但以数量和花纹著称,而且一部分彩陶壶的腹下部,绘有各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是陶器制造者的记号,或代表氏族的徽号,还是我国最原始的古文字,不得而知。  2006年5月,柳湾遗址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乐都南山

  南山,古称雪山,当地叫照碑山,是乐都县辖境最高山峰,自西而东,横贯南境。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攀登绝顶,宛如身在天宫,头顶青云缥渺,脚下冰层晶莹。南山绝顶气候多变。   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如今山上的景点均为解放以后新建。虽然传说中的孔雀楼早已荡然无存,但咏叹凤凰山的那首《凤台留云》却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诗中凤、云、羌笛,月几种艺术形象交织融合在青海高原的上空:凤飞走了,云却留着,凄凉的羌笛,出未能吹落那一弯新月,清秀婉约中颇见风骨。  南山常成为人们登临游览的好去处。旧时每逢五月十三、六月六、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登临绝顶,纵目远眺,群山翠岚,三川烟云。凤凰亭雄伟壮观,亭阁回栏。绕栏回望,西宁的全景则尽收眼底。亭内保存着许多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有一联为“凤凰重来,看古城翻新,万家烟景,悉收眼底;湟水东去,感沧桑变幻,千秋伟业,尽览全程。”尤其是亭上有一横额“河湟引凤”,更为游人赞许。和凤凰亭对称的便是西宁电视台发射塔,是一圆形建筑。一亭一塔,遥相呼应,显示了西宁现代化建设的开拓与发展。  

乐都西来寺

乐都西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西来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寺坐北面南,由山门、过厅、东西两厢和大殿组成。山门面宽3间,进深1间,中为门廊,东西两旁分设泥塑四大金刚;过厅和东西两厢,为硬山式木作结构,内供观音、土地神。大殿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矗立在台基上,雄伟壮观。大殿周檐斗栱繁缛,昂嘴下突,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风格。  大殿内原有泥塑圆雕的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两边是文殊和普贤,还有阿难、迦叶、比丘等。东西两山墙上八大供养菩萨,端坐在莲花须弥座上,神态安详,栩栩如生。墙面上浮雕的山水、人物、建筑等,小巧玲珑。   地址:青海西宁市乐都县碾伯镇东关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柳湾彩陶博物馆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于2002年5月28日顺利落成,2004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柳湾彩陶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大通舞蹈纹彩陶盆。这种彩陶盆在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盆的内壁上绘有3组舞蹈人花纹,5人一列共15个舞蹈者,手足相接成圆圈,他们伴随着歌声或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那简练的线条,匀称的对比关系和生动的人物造型,展示出高原先民们优美的体态和轻盈的舞姿,整个场面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欢乐的气氛,给人以刚健中不失柔情的和谐之美感。  博物馆总投资450万元,占地面积5830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925件,彩陶就占一半之多,馆藏的彩陶文物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些彩陶以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而闻名于世。  彩陶文物的收藏、研究、展览是彩陶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墓葬的复原陈列是彩陶博物馆的最大特色。陈列分三个单元,从柳湾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劳动艺术创造及埋葬习俗,全方位、多角度的向观众展示柳湾彩陶文化的魅力。  馆内的彩陶文物主要包含着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四种古文化类型,如裸体人像彩陶壶、彩陶靴、人头像彩陶壶、提梁罐、蛙纹彩陶瓮、鸮面罐及骨制刀、叉、勺和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高原地区空前繁荣的彩陶艺术。  柳湾彩陶万字纹符号  在众多出土的文物中,最引起专家们兴趣的是彩陶上的图案和符号。这是一个距今4000年左右的彩陶,上面有一个神秘的万字纹符号,绘有万字纹符号的柳湾彩陶一共有26件,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卐”字纹符号。它打破了传统学术界认为的,万字纹是公元四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的观点。万字纹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后来,逆时针的“卍”字成为多种宗教的一个吉祥符号,而几千年后到了公元20世纪30年代,顺时针的“卐”字,则被德国纳粹选用,成了-的标志。那么,柳湾彩陶上最原始的万字纹又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对于这个神秘的符号,在世界各远古文化遗留物中,都曾大量发现过,它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太阳崇拜遍及了人类历史的各个角落。的确,万字纹非常像太阳图案的简化和变形形式。的确,神秘的万字纹,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想象的空间。  柳湾村  一、基本情况 柳湾村位于湟水河北岸,鲁大复线、兰青铁路横贯全村,气候温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村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和彩陶博物馆。现有农户275户,1144人,耕地面积747.84亩,人均耕地0.65亩。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59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7.7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温棚辣椒、韭菜及草莓等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产业,户均…… 详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柳湾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乐都县东17公里柳湾村一带,也称乐都柳湾墓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墓地之一。 按照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可分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等类型,其中以马家类型为主。  墓内多有木棺,葬法既有单身葬,又有两人以上的合葬。一般都有随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种生活用具。    柳湾村  一、基本情况 柳湾村位于湟水河北岸,鲁大复线、兰青铁路横贯全村,气候温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村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和彩陶博物馆。现有农户275户,1144人,耕地面积747.84亩,人均耕地0.65亩。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59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7.7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温棚辣椒、韭菜及草莓等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产业,户均…… 详细++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互助土族故土园

互助土族故土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互助土族故土园正式启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2014年互助土族故土园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景区景观价值评审并被列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2017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原称互助北山林场,于1959年建场,经过40余年的经营,天然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植被完整,林相整齐。1992年11月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了青海省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2100——4308米,最高点为南山饿座岭(4308米)。一般山峰相对高差在1000米左右,公园总面积112794.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3%。,森林总蓄积量为420万立方米,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动植物种类丰富,有高等植物981种,野生动物近200种.由于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天然林区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景观带,,带谱清晰,针叶林、阔叶林与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等共同构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是青海境内自然生态体系最完好的区域之一,被誉为青海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和“天然动物园”。山体成为干旱区的绿岛、湿岛、凉岛和水岛。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互助土族风情游览区

互助土族风情游览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花儿演唱会”。该县还有佑宁寺、五峰寺、玛藏观(即白马寺)、北山林区等景观,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慕名到此观光浏览。   提示:所谓土族,据当地人讲并非真正的土族,要看真正的土族需再向北走40公里进山,可在路边拦截身着民族服装人的车,与其一起下车进村看表演,可欣赏到民族歌舞,轮子秋等,也可品尝到具有当地风味的午餐,总共50元/人。    交通 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一班,票价4.80元,行程1小时30分,如包夏利车去的话,往返80元/车。     青海西宁

撒拉族绿色家园

撒拉族绿色家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位于自治县东北,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山清水秀,数百种树木掩天蔽日,各种花草植物绿茵盖地,有人参、三七、贝母等名贵药材,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美称。  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撒拉族先民定居并繁衍生息在这片气候温和、绿树成荫的黄河台地上,并长期与藏、回、汉等民族保持了丰富多彩,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浓郁约民族风情,谱写出了增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欢乐乐章     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撒拉族男子喜留胡子,头戴黑色或白色圆帽,身穿白汗褡,青夹袄;妇女头戴盖头,喜佩耳环、手镯等

峡群寺森林公园

峡群寺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峡群寺森林公园  峡群寺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及景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西南部脑山地区,拉脊山脉北麓,109国道南25公里处]西宁机场30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55公里。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峡群寺森林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1996年2月,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著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

民和桃花园林乡村休闲度假区

民和桃花园林乡村休闲度假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民和桃花园林乡村休闲度景区是国家2A级景区,初步开发于1997年,集考古、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风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区内海拔170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雨水充沛,气候湿润盛夏凉爽宜人,有近万亩的果园、桃林,故有“万亩桃林”之称。近年来,经过大力宣传促销,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提高,已成为甘、青两省闻名的消夏胜地,现有休闲园21家,农家乐5家。主要有桃花园、川垣红、玉盛农家乐等26家休闲园和农家乐。  景区地址:民和县川口镇、马场垣乡  开放时间:旺季:4—10月,川垣红生态餐饮有限公司、各农家乐全年经营  停车场信息:景区内各休闲园均有中小型停车场  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距离县城8公里,川垣新区5公里,长途汽车站8公里,海石湾火车站5公里。  提示季节:特色春可赏花;夏可品尝时令各类新鲜水果、秋可摘果。  提示服务:1、4-10月份,桃花园林区气温一般在20至32度左右 2、该景区为回族饮食休闲园  常设旅游活动:果花会

佑宁寺

佑宁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佑宁寺

孟达天池

孟达天池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古木参天,芳草没膝,山花烂漫,鸟雀啾啾,溪水潺潺,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孟达就这样被成为“青海的西双版纳”!  孟达自然保护区地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乘车东行20公里,在咆哮湍急、蜿蜒东流的黄河南岸,便可看到它那葱郁挺拔的秀姿了。  孟达自然保护区地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乘车东行20公里,在咆哮湍急、蜿蜒东流的黄河南岸,便可看到它那葱郁挺拔的秀姿了。孟达林区面积十四万余亩,这里群山起伏,地势高峻,海拔1780米至4180米之间。但由于受东西两侧不同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芳草鲜美,林木茂盛,真是一个罕见的高原绿色宝库,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据科学考察统计,孟达林区的植物约有600多种,250多个属。许多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的植物,都汇集在这里。其中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就有42属之多。亚热带的台湾桧、暖温带的大叶钓樟、青藏高原的柴果云杉和大果云柏、秦岭山系的华山松和猕猴桃、华北平原的青杆和辽东栎等都在孟达林区竞荣争秀。自然保护区内还有人身参、三七、羌活、贝母、刺五加等名贵药材达120多种,各种药用植物竟有300多种。文冠果、红瑞木、毛樱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以及许多优秀木材、纤维植物瑰丽多姿,比比皆是。那满山遍野的珍珠梅、紫丁香、红杜鹃、八仙花、海棠、蔷薇等100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和花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这里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如麋鹿、林麝、狍子、岩羊以及虎、熊等,各种鸟类30余种。难怪人们称他为“青海的西双版纳”!孟达林区不仅植物茂盛,禽兽奇特,而且景色秀丽,清幽宜人,实为天然佳景。这里怪石嵯峨,峰崖奇危,流泉飞瀑遍布其间,奇花异草充满山谷。“-石”、“一线天”、“飞来峰”、“回音石壁”、“五子拜佛石”等奇石千奇百怪,竞相崛起,惟妙惟肖。尤其迷人的是那位于山区腹部的“天池”,犹如一颗晶莹美丽的明珠,熠熠生辉。周围常常云雾缭绕,恍若西天瑶池。这个面积约为266,400多平方米的高山湖泊,水深30米,清澈澄澄如镜,湖光山色如画,水波荡漾,风光旖旎。轻舟过处,水鸟声声,鱼鲤游跃,乐趣无穷。凡游登山至此,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天池”一直是孟达林区绝胜处!  孟达,这一绿色宝库,雄、灵、秀、奇兼而有之;这与当地撒拉族人民保护林区的义举是分不开的。今天,国家倍加珍爱孟达,国务院早已将孟达林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当地0正在修路铺石,兴建宾馆、疗养院,有计划的扩大旅游点,以便让更多的中外游人前来观赏孟达的绮丽风光。

乐都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碾伯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雨润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寿乐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高庙镇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洪水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高店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瞿昙镇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共和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中岭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李家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下营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芦花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马营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马厂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蒲台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中坝藏族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峰堆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城台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达拉乡 瞿昙寺 柳湾遗址 乐都南山 乐都西来寺 柳湾彩陶博物馆 乐都柳湾墓地 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乐都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