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阿里 >> 革吉县 >> 文布当桑乡

文布当桑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东噶皮央石窟

东噶皮央石窟为文化旅游景点。  走向神圣的阿里高原中国西藏的西部,有一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辽阔高原,它的海拔高度达4400米,总面积约占西藏的三分之一,但是,这里的人口密度,却仅仅为每平方公里0.16人,境内纵横分布着上千公里的“无人区”,成为本来就充满着神秘感的西藏高原上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方秘境——这就是著名的阿里高原。  如果打开地图,可以在中国版图的最西边,找到今天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镇,它的地理座标为北纬32°5,东经80°0’相距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1800公里。迄今为止,从拉萨到阿里还没有开通空中航线,如果从拉萨出发,利用目前在西藏陆路交通中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最快也要4、5天时间才能到达狮泉河镇。所以,即使在西藏当地人中,去过阿里的人也为数很少。  但是,阿里在西藏,甚至在南亚一带的知名度却非常之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块看起来十分荒瘠的高原上,有着无数的自然之谜、历史之谜引人入胜。  阿里的北面,有著名的昆仑山,在《山海经》中,这里是众神所居之墟,《西游记》中店僧取经途经的“火焰山”,据说也就是现在的昆仑山系中的烽火山;阿里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着5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成为传说中的5位仙女下凡,在民间传为佳话。然而,在阿里的众山之中最为神秘的还是冈底斯山,它横贯在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其主峰冈仁布切坐落在阿里高原的普兰县境内,海拔高度6714米,被南亚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民族视为共同的“神山”,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名佛教、印度教、耆那教、本教的信徒们前来朝拜。  神山之外还有“神水”、“神湖”。阿里地区的4条大河,从冈底斯山四方流下,再从不同的方向流入印度洋。人们用4种动物马、狮、象、孔雀来命名这4条河流,将它们视为神水。神水也注入到冈仁布切附近的玛旁雍错湖,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有人认为就是《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西天瑶池”,佛教徒们认为它是佛主赐给人间的甘露,可以清洗人们心灵上的“五毒”,所以也成为与“神山”相齐名的“神湖”。  除了神山、神水、神湖等自然景观形成的灵幻传奇之说,阿里地区还有许多至今尚未解开历史之谜更是令人神往,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宗教圣地,吸引着无数的宗教信徒和探险家、旅行家不畏艰险,踏上探秘之路。       

狮泉河

狮泉河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沿岸以宽谷地形为主,有沼泽和温泉分布。  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气候干燥、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宝贵水源。  景点位置  阿里地区狮泉河镇  

扎西曲林寺

扎西曲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革吉县最大的白教寺庙——扎西曲林寺,在阿里地区之革吉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的盐湖乡。  扎西曲林寺于1894年由革吉如曲旺资助,次仓巴·贡噶扎西仁钦始建,信奉噶举派。主要建筑有杜康(面积12柱)、贡康、次久康、嘎举拉康、觉沃康、孜森琼等,规模较大。寺内主供药师佛、十一面观音、文殊菩萨、金刚持泥塑像。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相容呈如来相,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药钵,其两侧为二胁侍: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据《药师经》记载: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因此其身金色,蓝色肉髻。十一面观音菩萨系“六观音”之一,有十一种面相,分为五层,第一层脸有三面,主尊是面容和、蔼的慈悲相,白色,右边脸是蓝色,左边脸是红色;第二层脸有三面,主尊呈悲哀相,黄白色,右边脸是明黄色,左边脸红黄色;第三层脸亦有三面,主尊呈微笑相,红白色,右边脸是绿色,左边脸是紫色;第四层是单面,呈大怒明王像,头发是青色的;第五层有一瘭阿弥陀佛像(称“顶严”),金色,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化现为观音的本来面目。文殊菩萨藏语称“坚贝央”,左手持青莲花,坐在白莲座上,在藏传佛教中很受尊崇,相貌禅和柔善,身呈金色。在西藏佛教中,宗喀巴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金刚持即金刚手菩萨,其身呈青金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表示金刚部菩萨摧毁魔敌之坚毅智力。密宗认为他是释迦牟尼佛讲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迦牟尼佛的秘密化身,所以又叫“秘密主”,藏语称“恰那多杰”。在壁画和唐卡中,金刚持还有双身的,拥抱着明妃“孙那利”菩萨。此外,还供有噶举派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等塑像,甚为精美。      景点位置  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  

森格藏布

  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沿岸以宽谷地形为主,有沼泽和温泉分布。  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气候干燥、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宝贵水源。

扎仓茶卡盐湖

  扎仓茶卡盐湖是全国著名的硼镁矿基地,同时还是藏北最大的盐湖。盐湖位于阿龙干累山北麓、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区、黑阿公路北侧,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3至5公里,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由3个湖泊组成。湖水深0.15至1.20米,pH值7.51~7.99,矿化度290.200~340.580克/升,属硫酸镁型盐湖。扎仓茶卡盐湖四周第四季湖相地层广泛分布,发育了三级阶地,属荒漠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稀少。湖中含有丰富的石膏、芒硝、食盐、钾芒硝等矿产资源。

昂龙岗日峰

   昂龙岗日峰亦称“阿棱山、“昂龙”,意为“鹅谷雪山”。在阿里革吉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6596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山麓为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等牲畜。山间有野牦牛、野驴、盘羊、藏羚羊、哈熊等奇兽。   

阿里盐湖

  门票   15元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  

阿里暗夜公园

  阿里暗夜公园  阿里暗夜保护区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外围区。保护区内的户外照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优质的夜空资源像其他遗产一样得到保护。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美丽的夜空,阿里地区政府部门在保护区外缘建设了暗夜公园和天文广场。公园位于狮泉河镇以南约25公里处,海拔4200米,包括星空体验区、望远镜观测区和旅客服务区。在北京天文台支持下,公园安装6台800毫米天文望远镜,其中折射镜4台,反射镜2台,这对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属于顶级的观测设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阿里窑洞

  古格王朝时期,阿里的窑洞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民居建筑而存在的。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许多窑洞确实是当时民居建筑。如在札布让以南约90公里的达巴遗址B区就是一个大的居民区。“山体朝南的一面从上至下开凿有5层以上的窑洞,总数有200多眼,密如蜂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窑洞作了勘探,它们的形状有单室、双室以及三室以上不同式样。洞内用土胚砌出灶台、壁炉、仓池等,洞窟的壁上开凿出灯龛和壁龛,不少洞窟的壁上都遗有一层厚厚的黑色烟炱,表明这里曾经长期居住过。”另外,在札布让和皮央遗址的洞窟中曾发掘出农作物遗骸,其种类有小米、青稞、稷、油菜、芜菁等,这些农作物至今仍是阿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属。在札布让遗址中还发现了铁锄、铁犁、铁镰、木锨等农业生产工具;皮央遗址的洞窟0土了石砧、石臼等粮食加工用具。这充分说明,这些窑洞有很大一部分是当时的民居。  古格王朝时期的这些特殊的民居建筑具有十分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在选址上,窑洞大多建在台地的山腰地段或十分险要的地段,如在多香遗址,众多的民居窑洞就建在山腰上,山脚下的台地和山坡上才是众多的佛教建筑;达巴遗址的民居则同众多碉堡,防卫墙等建筑均建在两座山脊上,地势十分险要。事实上,民居建筑本身就成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完全融入其中。居民平时放牧和耕作,并为统治阶级当差;战时则参加战斗,时刻保护着统治阶级的安全。  古格窑洞民居的另一防御性能主要表现在:窑洞建筑排列紧凑、集中,便于快速传达信息和人员集结,这本身就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没有绝对的把握,任何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仅在古格的东嘎遗址、皮央遗址2处,窑洞就有千座,假如以每一窑洞平均容纳5人计算,当时住在这里的居民便有4000人以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扎加寺

扎加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扎加寺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创建于1797年,距县城95千米,拉康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占地面积3600万平方米,海拔4770米,方位:北纬31°53.292‘,东经81°13.355’,僧尼编制8人,现有僧尼8人。扎加寺全称“扎加传承丹杰林”。-第十四甲子初,因邦巴本多吉占堆和妻子索南措姆家庭不和。后索南措姆一心向佛,决心在邦巴部落建一座寺庙。经西藏地方政府同意,1797年,在第十四世噶玛巴提确多杰主持下,修建扎加寺。扎加寺的历代住持均由楚布寺派遣,任期3~4年,新住持上任时,楚布寺随同住持派一名僧官、管家及4名僧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文布当桑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文布当桑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