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东仰风情园 | 东仰风情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东仰风情园位于绿春县城东部,风情园由入口区、广场中心区、广场舞台区、餐饮区、祭祀区、购物区、停车区、哈尼族博物馆8个部分组成,其中哈尼族博物馆是东仰风情园的核心部分,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8年11月国际哈尼/阿卡学术讨论会期间正式对外开发。2011年1月30日经云南省文物局批复成立绿春县博物馆,并于2月3日进行了正式挂牌,开馆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余人。 博物馆共有6500平方米(含馆前风情园广场、绿春六个世居民族的图腾柱),共投入1200余万元,全馆建筑面积达3456平方米,展厅面积有2200平方米。馆内设有总馆、迁徙馆、宗教馆、习俗馆、农耕馆、服饰馆、女神馆、艺术文化馆、图书资料馆、茶文化馆、多媒体馆、艺术作品展览馆等12个展馆。馆内收藏了世界哈尼族的生产、生活、宗教、纺织、服饰等2995件(套)珍贵物质遗产。 博物馆吸收了当代先进理论,采取地域特色与世界哈尼∕阿卡整体文化相结合,原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站在全世界哈尼文化的整体角度,应用影像、视频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并配以各种实物,全方位、多角度收集、保存、展示了世界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原始宗教观念。同时采取视频播放、人物表演等活动,发挥其保护传承的功能,从而成为世界上内容最丰富、涵盖面最广泛的抢救和保护、研究和开发哈尼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库和研究哈尼族文化遗产的中心。 通过多年的免费开放,博物馆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整套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结合国内外游客的建议,到哈尼族聚居区不断征集历史悠久的可移动文物,不断充实馆内厅的内容,也正在安博物馆五年发展规划正在筹款建立多媒体厅、音乐舞蹈厅和文物库房及文物维护房,并将在三年内实现“数字博物馆”计划,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绿春、走进博物馆、了解古老深厚的哈尼文化。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黄连山 | 黄连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连山原始森林景区 黄连山原始森林景区(距县城42公里,三级柏油路正在修建)黄连山,2003年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位于县境内中南部三猛乡境内,距县城42公里,属哀牢山南延支脉。它是中、老、越三国跨国界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绿色三角”地区。黄连山南部与越南的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并通过孟艺自然保护区与老挝丰沙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5058公顷,主峰海拔达2637米,是世界上独有的与三国自然保护区相连的“绿色三角”,是生物多样性十分明显的地区。 保护区内有种类繁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共有保护植物15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74种。我国共有22种灵长类动物,黄连山保护区内就分布有8种(蜂猴、倭峰猴、熊猴、短尾猴、灰时猴等),是中国灵长类动物分布各类最多的保护区,更具特色的是,区内两种亲缘关系接近、习性相似而又同区域分布的现象,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在物种分类和分化研究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地址:绿春县境内中南部三猛乡境内 |
绿春县博物馆 | 绿春县博物馆亦称为哈尼族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哈尼族博物馆,位于绿东新区东仰民族风情园内。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8年11月国际哈尼/阿卡学术讨论会期间正式对外开发。2011年1月30日经云南省文物局批复成立绿春县博物馆,并于2月3日正式挂牌,开馆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余人(目前,已成为昆明国际旅行社的一个景点)。 博物馆共有6500平方米(含馆前风情园广场、绿春六个世居民族的图腾柱),共投入1200余万元(其中,中央文明办文化项目资金200万,县内自筹1000万),全馆建筑面积达3456平方米,展厅面积有2200平方米。馆内设有总馆、迁徙馆、宗教馆、习俗馆、农耕馆、服饰馆、女神馆、艺术文化馆、图书资料馆、茶文化馆、多媒体馆、艺术作品展览馆等12个展馆。馆内收藏了世界哈尼族的生产、生活、宗教、纺织、服饰、书籍等2995件(套)珍贵物质遗产。 博物馆吸收了当代先进理论,采取地域特色与世界哈尼∕阿卡整体文化相结合,原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多媒体先进手段,并配以各种实物,全方位、多角度收集、保存、展示了世界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原始宗教观念。同时采取视频播放、举办展览等活动,发挥其保护传承的功能,从而成为世界上内容最丰富、涵盖面最广泛的抢救和保护、研究和开发哈尼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库和研究哈尼族文化遗产的中心。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禹门寺 | 禹门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禹门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重建于清康熙年间。禹门寺全寺占地约1600平方米。寺院建在山麓之, 坐北向南。现存后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 寺前山麓石级西侧有杨庄介公读书处,深3-4米的小石洞三个,洞前有石栏围护,洞西20米处有杨公祠(已毁)。小石洞下15米处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太史读书洞。据传明代杨升庵曾在此研读。山麓东边有一大瀑布,西有一小瀑布。 |
腊姑、桐株德玛梯田景区 | 腊姑、桐株德玛梯田景区 腊姑、桐株德玛梯田景区(距县城50公里,弹石路面可扎帐篷,生火,露营,)。腊姑德玛梯田位于绿春东南部,总面积5000余亩,是我县面积最大的梯田片区。景区内梯田壮观雄伟,气势磅礴,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的梯田,色彩层出不穷,美不胜收。还可以走进梯田片区的哈尼山寨,感受哈尼支系腊咪、哈欧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体验哈尼人的农耕文化。 地址:绿春县东南部 |
苏铁自然保护区 | 主要保护对象是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1981年才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苏铁对于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生态、古气候、古地质、古地理和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区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 |
二甫边境美丽云海 | 二甫边境美丽云海 二甫地处绿春边境最南部,与越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江相望,特殊的地理环境,常有蔚为壮观的云海,时常形成一道从异国他乡“越南”冉冉升起的奇特亮丽的“日出景观”,登高而望,二甫云海,连绵千里,二甫日出,神韵万种。 还可以到拉祜民族村,见证半个世纪实现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跨越的拉祜族人民,体味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遗风。 |
李仙江 | 李仙江 李仙江在绿春境内流程达96公里,顺江而下,江水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水流湍急,两岸山水石林相映生辉,热带雨林尽收眼帘。 随着戈兰滩、土卡河两座中级电站的建成,将形成湖光山色常青、波光涟漪的热带雨林游览库区景致,是欣赏江岸自然风光、江上热情漂流、航游出国之旅和享受异国风情的好地方。 地址:绿春境内流程达96公里处 |
曹士桂墓 | 曹士桂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青石围砌封土墓,径3米,高1.8米,墓碑高1.38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立。曹士桂(1800~1848年),字丹年,号馥堂,清道光二年举人,历任江西广昌等县知县。 道光二十七年出任台湾鹿港,淡水同知,两次深入台湾内山水沙连等地调查,所著《宦海日记》是研究台湾历史地理和风土民情的重要资料。 |
阿罗欧滨景区 | 阿罗欧滨是哈尼人民向往而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圣地,是叙事长诗《嘟玛简收》中哈尼仙女《嘟玛简收》成仙升天的地方,也是生长遮天大树和诞生哈尼历法的地方。 每年农历二月,绿春县城附近的哈尼村寨去阿罗欧滨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同时阿罗欧滨也被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阿卡人奉为圣山。 |
元阳哈尼梯田 | 元阳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南部,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元阳梯田分布较广,除了上述三大景区以外,还有大坪乡小坪子梯田,逢春岭乡尼枯浦梯田、老曹寨梯田、大鱼塘梯田,小新街乡石碑寨梯田、大拉卡梯田,嘎娘乡大伍寨梯田、苦鲁寨梯田,上新城乡下新城梯田、瓦灰城梯田,沙拉托乡坡头梯田,马街乡瑶寨梯田,等等,都是几千近万亩的梯田,形状各异,各具特色,但因路远、交通不便而很少有旅游者涉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只要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就会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元阳梯田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元阳的梯田景观是有最佳观赏拍摄时间的。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11月至次年4月间,这时候田中无稻谷,水平梯田层层透亮,光影效果极佳,其中春节前后更是经常可见云海,元宵前后,野樱花、野木棉花、野桃花和棠梨花开得满山的红、白色,极为壮观。早晨最佳拍摄点是多依树景区。当太阳呈逆光角度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坐落其间的哈尼族彝族山寨,被云雾掩映得扑朔迷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坝达和勐品的老虎嘴景区,则是观日落的必到之处。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连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大海,雄伟壮丽,各种有节奏的层次和美妙曲线,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常让人目瞪口呆,不知身在何处。老虎嘴离视线最远处的左上角,细看还可看到一匹正扬蹄奋疾的骏马!其他如箐口、龙树坝、攀枝花的螺丝田等,也是各具特色,绝不容错过。 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降雨量也越来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境内最低海拔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河坝区年均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度,两区温差达13.4度。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峡谷因其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雨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处神奇壮丽的原因。 拍摄梯田的地点: 元阳梯田多数都在元阳至绿春公路两旁。元阳老县城往绿春方向5公里就是土锅寨梯田,在公路的左边,早晨拍最好;由土锅寨前行11公里到猛品梯田,在公路右侧,下午、黄昏拍效果最好。 还有一些地方也可以拍到不错的景色: 1、胜村乡多依树村,距县城24公里,可以坐去嘎娘的车,经过全福庄、坝达村,胜村到多依树下。 2、胜村乡坝达村,距县城16公里,在去胜村乡多依树村的途中经过坝达村。 3、俄扎乡哈播村,距县城80公里,可以在南沙坐去绿春的班车,到哈播村下,首末班车分别是8:00和14:30;元阳老县城的新街有很多微型车去哈播,沿途会经过老虎嘴。 4、新街镇金竹寨,距县城4公里,步行可到。 5、新街镇龙树坝,距县城5公里,最好徒步,因为路太烂。 穿衣:元阳气候很温和,但早晚较凉,中午的阳光很强,要防晒。一般穿T恤就可以了,一件外套备着也无妨。 提醒: 1、最佳拍摄时间在每年11月~次年4月,其中又以1、2月最好,不过这个时候正好是春节放假,人特别多,住宿很紧张,如果要去最好提前联系好住处。 2、龙树坝和多依树的日出可算是元阳梯田中非常精彩的部分;老虎嘴更有航拍的感觉;另外,老勐星期天有赶集,傣、苗、哈尼、彝、瑶等民族风情浓厚,特别衣饰上色彩斑斓,建议提早前去,看赶集的同时可抽时间逛逛周边的寨子。3、如果不是摄影发烧友,只是随心看看,大可不必赶着人流去那些拍摄点去凑热闹,随意选一块地方都可以体味到元阳梯田的恬静优美。4、专程去元阳摄影最好是带上28-70广角的镜头,三角架和遮光罩这些配置也应该带上。 餐饮/住宿/购物 1、来这旅游的人一般都在小余饭馆吃饭,很多旅游网站上都有介绍,饭菜可口卫生,早餐一般是米线、面条。饭馆里有许多摄影的小贴士,对摄影爱好者应该有所帮助。小余电话0873-5622124。小余饭店在元阳的老县城内可算是经营得很晚的一家,打声招呼,再晚也会接待你。 2、小余饭店前面不远处有家哈尼饭庄,价钱更便宜,味道绝对地道。3、另外,当地每个小饭馆都有盒饭,当地人晚上很少在外面吃饭,所以晚上小饭馆许多都不营业,如果实在要找还是可以找到一、二家的。 交通: 1、从昆明汽车客运站有日班和夜班班车到元阳,日班车是高快客车。夜班车是卧铺车,发车时间大约是晚上8点左右,第二天早上5:30左右到元阳新县城(南沙),7:00到元阳老县城新街镇。 2、建水到元阳早晚有很多班次,2小时就到了。坐昆明汽车客运站到建水的车,时间充裕还可以顺便到建水古城去看看,如果直接走。2个半小时到元阳新城南沙镇,都是盘山公路,有点让人晕头转向,但司机的技术特别好,在这样的公路上也能开得飞快,乘客的担心有些多余。南沙镇到老城新街镇还有28公里,大约需要一小时。 元阳老县城(新街)——开远(南站) 每天早上6:40途径南沙时会停留半小时,基本在山下走,比去建水的路好。 元阳新县城(南沙)到建水的首末班车分别是7:10和18:40,基本上是20分钟一班。元阳新县城(南沙)到个旧的首末班车分别是7:50和18:00,也是20分钟一班。 元阳新县城(南沙)有直接到昆明的车,时间是10:12,16:40,17:40。 3、到元阳的其他地方包车游较好,在县招待所门口租车,一天的费用大概是120元~200元,如果你能讲价的话,还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去哈播可坐到金平的公共汽车,中巴车也有。也有中巴车可以到老勐。 4、县城周围少数民族寨子很多,但都在山上,如果想到寨子里去看看,可以找到路边摆摊的老乡领路。这里多数寨子不通公路,基本上都是山路,很难走,最好穿平底鞋,出发前应该吃点热量比较高的东西,包里备点巧克力、牛肉干之类的东西会有用的。 云南红河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 新街镇 新街镇位于元阳县中部,地牡东经102°0’一102°49’、北纬23°05’一23°14’之间。东接胜村乡,西连牛角寨乡,南与攀枝花接壤,北邻南沙镇,东西横跨30.6公里,南北纵距32.3公里,国土面积105.73平方公里。全镇辖大田街社区、下节街社区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街、安汾寨、芭蕉岭、妈拖、热水塘、百胜寨、团结、陈安、水卜龙、土戈寨10个村民委员会,…… 详细++ |
建水朱家花园 | 建水朱家花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朱家花园景区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是清未光绪年间朱氏族人耗时30余年建造的一座百年历史私家毫宅,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大小房舍214间,天井42个。其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置,为当地“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并列联排,又变通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群体,主体建筑分为内宅院、宗祠、后花园。宅院内宗祠、绣缕、商铺、水榭、花厅、池塘、竹林一应俱全;院落纵横有道,房舍鳞次栉比,厅堂布局巧妙,空间景观层次丰富;门窗枋板、柱础栏阶,无不精雕细镂,文气盎然,被誉为“滇南大观园”。它既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晋中大院的气派,又有苏州园林的灵秀,融汇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彩,门、窗、檐、梁、柱、础、栏、屏精美,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走进这座大宅院,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仍在车马喧哗的都市里静静的展示着往日的辉煌。 建水县朱家花园景区是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个下属旅游景区,由建水县朱家花园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1990年12月,建水县人民政府对朱家花园进行初步维修后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1998年被列为“99昆明世博精品工程”,投资800多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2005年9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建水主要旅游景区之一。目前正在积极申报4A级旅游景区。 景区导游 每批导游费为30元, 游览线路:大门→循规蹈矩坊→含玉楼→蓄芳阁→朱氏宗祠→水上戏台→怀远厅→内宅院→花厅→后花园。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近书院街) 类型:园林/花园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73-7653028 开放时间: 8:00-20:00 景区门票价格:每张50元 |
哈尼梯田 | 哈尼梯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 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仅文字史料记载就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其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用水的独特方式,对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文学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特点。哈尼族与其他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共处,亲如兄弟。这种人与人和睦相亲的特点,也是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地址:红河州红河县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 |
湖泉生态园 | 湖泉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湖泉生态园 湖泉生态园占地面积达2000亩,是弥勒县城市建设和旅游总规中“一廊、一区、三带、三园”结构中的第一园,总体规划共有7个水面、5个景区。7个水面水域面积达1300余亩,蓄水200余万立方米,生态覆盖面积达90%。其功能除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城市绿化率、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外,还形成了近似天然环境,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这也是近年来弥勒基础设施建设向生态环保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弥勒人自己打造出来的一件的佳作。整个园区湖光山色,绿草茵茵,树木成林,景色宜人,园区内人来车往,特别是“银沙滩”一带游人如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园中有天然温泉,池子不深不浅,人仰面躺下刚好,最适合“泡”,游人可享受真正意义上的闭目养神,悠然自得。在这里,或趟着温泉,或悠然躺卧,或读一本好书,或品一杯云南红,冥想中,感受弥勒佛祖的顿悟…… 地址:弥勒县城 |
团山民居 | 团山民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距县城13公里,是建水的历史文化资源景点之一。 团山张姓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1390~1406)由江西侥州府鄱阳县贸易入滇,定居团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清光绪年间,村里的一批人走出家门,到个旧开发矿业,挣得钱财,便回乡建盖豪宅。以此光宗耀祖,辉耀门庭。现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有15处。古建筑7处,包括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总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整个民居建筑群的民居形式多样,占地不等,规模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以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现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这些民居,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品遍布于房屋的梁檩枋拱、门窗隔板、雀替栏楣、槛墙花砖、石缸柱础、束腰(须弥座)石雕等构件上,其形式多样,图案繁多,雕刻精细,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书画彩绘同样是团山民居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据统计,团山村民居建筑中,有书法作品2977幅,绘画作品2617幅,书画作品合计达5594幅,其书体全面,画风劲朗,内容丰富,构图严谨,简炼活泼,布局不拘。 团山民居以其精湛的木雕工艺和民间装饰艺术凸显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见证滇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为滇南民居的建筑精品,是滇南民居的精华。其价值不仅在云南,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1990年9月团山民居建筑群中的“大乘寺”、“张家花园”分别公布为建水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团山民居建筑群(包括“大乘寺”、“张家花园”等13个点)公布为第四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团山民居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