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焦作 >> 博爱县

博爱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博爱县境内,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豫北小桂林”。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呈长方形带状,是一处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可同时进行风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的综合风景名胜区。  青天河  青天河之水天上来,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绕碧水,绿树掩古寺,飞泉流瀑,如诗如画。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长城及世界奇观石鸡下蛋;有中原独一无二的高山峡谷湿地景色;有最大出水量每秒7立方米、洞径2.18米的“华夏第一泉”——三姑泉及由此泉水形成的长达7.5公里的大泉湖。这里碧波荡漾,妩媚婉约,水随山势,百转千回;野鸭随水势,掠过水面,水天一色;两岸绿色掩映,猕猴嬉戏其中,湖内行船荡舟,舟移景异,船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如游漓江,似进三峡。进入西峡,两岸青峰翠岭,水面一平如镜,杨柳临溪傍水,荆林神韵通幽,古朴小舟伴着暮归的老牛和牧童,一片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呈现在眼前。游程中可看到产生于7000万年前至今唯一身上有文字记载的世界罕见天然大佛、距今1500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北魏官道等人文景观,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返朴归真,细细地体味和追溯历史的脚步。  这里有与少林寺齐名天下、八极拳发源地、清乾隆皇帝曾三次朝拜的千年古刹月山寺。而红叶圣地靳家岭,是南太行山罕见的绿色长廊。这里林海无边,植被茂密,四季如画,尤其是秋季满山红叶,堪称中原之最,是一处云雾漂缈、空气宜人的天然氧吧和森林乐园。  地址:焦作市西北部博爱县青南路  类型:国家公园山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391-8972910  官方网站:http://www.qingtianhe.cn/  开放时间:  8:30-17:00  门票:  门票54人民币

博爱清真东大寺

博爱清真东大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博爱县大新庄清真东大寺,位于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村。东大寺系目前豫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寺,原建于太行山南麓、丹河东岸的上省庄,清初因遭水患迁至现址。该寺属于典型的中国宫殿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堪称“豫北首坊”。  大新庄是个回族聚居的大村子,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约有7000多口人,回族有近6000口人,主要姓氏为:闪、拜、买、丹、丁、马、陈、王、孙、李、吴等,其中人数最多的为闪、拜、买、丹、丁等,这些姓氏为回回人特有的姓氏。他们居住在村子中间,两头为汉族人,回汉民众和睦相处。20世纪50年代,该村曾经建立过大新庄民族乡,后来在乡镇合并中,并入许良镇。博爱县是1927年冯玉祥将军新设的县份,他把原河内县分为沁阳(今沁阳市)和博爱两个县,两县都属于元朝时的怀州。成吉思汗西征 时,西辽谷则斡儿朵(今吉尔吉斯斯坦)人曷思麦里于1216年率柯散城等地官员迎降,成为蒙古西征大军先锋哲别的先锋。蒙古第一次西征 后,曷思麦里率先锋部队回到中原,随成吉思汗征西夏。1231年,又随元太宗窝阔台伐金,驻 军于怀、孟(今孟州市),授怀孟州达鲁花赤(镇守官),后以功进职为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 鲁花赤。1251年曷思麦里卒,其长子捏只必亦 早卒,次子密里吉袭为怀孟达鲁花赤。1262年 随元世祖忽必烈攻南宋,战死于淮西,其子俺 撤,孙忙兀带均先后袭为怀、孟达鲁花赤。曷思麦里祖孙四代人长期驻军于怀盂州,忙兀带的后裔在何处,史书虽无记载,但按当时情况推论,其后裔也必然居于怀、孟州。曷思麦里所率军队成员为原部下和在西征时于亦八里城收的降卒,他们都是回回人,其后裔也必然屯驻于怀孟州。今沁阳和博爱回族中的大姓闪、拜、买、丹、丁等,当是曷思麦里部下的后裔。他们是元代东来的回回人,这是没有疑问的。大新庄的回回亦是元代东来的回回人,但姓氏来历不得而知。  回回人信仰伊斯兰教,每日五时礼拜是主命的宗教生活,修建礼拜寺当为重要任务,凡有回回人居住之地,都有大小不等的礼拜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上的发展,会逐渐创建规模较为宏伟的清真寺。沁阳城内自治街的北大寺存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重修清真寺碑记》中载:“我怀有清真寺旧矣,或云创于1341—1368年(元至正年间)。”这里的“清真寺”已是能与道教和佛教的宫观寺院相媲美,元初当有不少简陋的清真寺。大新庄在元初有回回人屯驻,也会建立清真寺,今天清真东大寺的主体建筑为明代建筑,后世不断修缮,成为今天的规战乱和变革中的破坏,使清真寺中和坟上的石碑荡然无存,寺中仅留几块清代镶于墙上的小石碑。1724年(雍正年)碑载:“怀郡北离城卅里许大新庄村有清真寺一座,不知创自何代。”1732年(雍正十年)碑载:“去怀城卅里之遥,有村日新庄,其我回民居中者过半,旧有是寺一区。”这些足以说明此寺之古老。东大寺位于村中东西大街路南,大门座南面北,寺大门对面有一座照壁,上面写有劝教<五更歌》。大门西边是二人合抱的千年古槐,树心已空,但枝权茁壮挺拔,象征着古寺仍焕发青春。大门是宫殿式仿孔庙大门,流璃构件覆盖房顶,层层斗拱上有精美浮雕,左右两个精致的扇面书卷形上刻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御制百字赞:“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忆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贯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大门是下面建有城墙垛的大门,在河南独一无二,大门脊檩的牵杆上写有:“告大明天启五年岁次乙丑盂夏月宏拓至元清净寺晋门叁间谨志”。“告”为时的异体字。“天启”为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五年”为公历1625年。“至元”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1264一1294年)。“清净寺”是北宋真宗(赵恒)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阿拉伯人在福建泉州涂门街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古阿拉伯式伊斯兰教清净寺(今译为艾苏哈卜清真大寺)即圣友寺。“晋”即进。这别致的大门反映出它是明代建筑,又是仿效古清净寺建的,所以是很有价值的古典建筑。前院有“武学”,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武术学校,从这里走出过武进士,总兵等大批武术人才,周口地区的查拳是大新庄村丁吉林传去的。焦作市的武术精英,大部分仍出自大新庄村。二门也是座南面北,进二门是宽敞寺院。东部为十几问房的沐浴室和一排清真小学教室,西部有南北讲堂各十几间,部分墙砖印有“大明”字样。高大宽广的月台上座落卷棚、大殿、窑殿,共三进三跨,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问,总面积约有近千平方米,原有许多匾联,皆已毁坏。巍峨高耸的窑殿保留阿拉伯式园形拱顶,整个棚、殿雕梁画栋、房顶上的绿、黄琉璃瓦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成为国内少有的中阿合璧的建筑物。院中有假山、喷水池,栽种有奇花异草、各种树木,在八月,郁郁葱葱的桂花树桂蕾怒放,香飘十里,沁人心膊。宏伟的建筑和参天大树相互映衬,院中显得深邃幽静。整个寺院占地十几亩,是博爱县文物保护单位。  

佛耳峡游览区

  佛耳峡游览区是一个奇峰秀石、泉潭溪瀑为主的峡谷游览区。游览区窈窕峡长,蜿蜒曲折,犬牙交错,泉水叮咚,三潭九瀑,小桥流水,茂林修竹贯穿其中,好似一盆玲珑的盆景,它汇萃山川之灵气,浓缩天地之精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幅绝妙的动感山水画廊。公鸡峰、母鸡峰、金龟望月、世界奇观石鸡蛋形态逼真,宛如天成。  佛耳峡步道全长2公里,以雄奇险幽而著称。索道全长1000米,乘索道沿山势上下,佛耳峡、西峡风光便尽收眼底。佛泉潭清澈如玉,佛门潭银波碧映,佛耳潭含珠吐翠。圣人瀑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珍珠瀑琼浆奔泄,喷珠吐玉;佛泉叠瀑雪浪飞溅,声若钟鼓齐鸣;阴阳五叠瀑从天而降,抛下无数花瓣,弹奏出动听的山歌神韵。每一条瀑布都是一幅绝世丹青,给你无尽的遐想,让你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博爱西关清真寺

博爱西关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地址:博爱县西关村  西关清真寺建筑形式似凤凰回头看牡丹。大门为凤凰头,楼阁式建筑,座北朝南,歇山顶,上封宝胡芦,兰琉璃瓦覆盖,正、垂戗脊均有跑兽,正面竖匾上 书《开天古教》,檐下有斗栱。大门口两侧石狮守门。照壁西侧为二门,亦称“望月楼”,面向东,面阔三间楼房,歇山。正门上匾书《敬一归真》,楼后匾书《望月楼》。顺中轴线往西二十米砌一大型月台,月台两侧各有一个碑楼均为重修牌。月台上,清代所建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无墙壁,均以木柱支撑。殿顶兰琉璃瓦覆盖,中间竖一匾额楷书明太祖百字赞褒语,檐下普间普作共八攒斗栱,每赞三踩,角作五踩,殿两侧和正面一样结构,耍头为像形龙头。与卷棚紧连为拜殿,面阔五间,顶覆盖绿琉璃瓦,再往西为窑殿,面阔八间,中间筑有藻井,转周围雕有斗栱,十字垂柱,精湛花丽。窑殿顶为重檐歇山,上封一米八高宝葫芦,四周拉链牵扯,脊瓦均为兰色琉璃构件,富丽堂煌,各殿内雕梁画栋,油漆彩绘,十分壮观,特别是殿内讲经楼,高三米,由楼梯到楼台皆精雕细琢,勘称木雕之精品。各大殿互通一体,南北宽八十余米,东西长四十余米。  中轴线的各大殿为凤凰之身,窑殿顶为凤凰尾巴。  寺院南北厢房各九间楼房,为凤凰两翘。其中六间为卷棚式,三间楼阁式,作为讲经堂和办公所用。主殿两侧南北各有教长室和掌教室三间。  进二门往北东边是宏大的沐浴室,能同时容纳百余人沐浴。南边三间是退思轩,均为欧式建筑  寺内原有碑碣,部分已无存,现存拜殿北侧清咸丰等年代重修碑三幢。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坝游览区

  大坝游览区位于天井关古战场至青天河水库大坝之间,既是古时兵家对垒的古战场,又是现代纵情蓝天碧水的天然娱场。。主要有:东汉古槐、天井关、青天河大坝、三教圣殿、谷底彩虹等景点,此外还有高空滑索以及高档次的游客中心、展览中心、旅游购物中心、餐饮服务中心等。

大泉湖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为青天河景区之精华。既有一川碧水之灵秀,又具幽谷深峡之奇观,其两岸林泉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实属罕见。大泉湖全长7.5公里,宽80-100米,水深60余米,呈现出峡谷一线青天,烟波浩淼,巍巍壮观之景色。主要景点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长城、九曲涧、三娘教子、卧鹰岩、骆驼峰、立驼峰、梦笔生花、仰天大佛、百鸟巢、石榴峰、鲸鱼湾、佛手岩等。

靳家岭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系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这里-无边,植被繁茂,是豫北南太行山罕见的绿色长廊,这里珍奇动植物无数,奇花异草遍布,有数万亩人工松林,是焦作秋季太行红叶的最佳观赏地。靳家岭红叶面积大,近十万亩连天红叶覆盖着区内  3868座峰岭沟崖;靳家岭红叶色泽鲜,鲜红的娇艳欲滴,深红的绚若晚霞,紫红的流光溢彩;靳家岭红叶品种多,既有南方灿烂的栌叶,又有北方火红的枫叶,更有树龄达2500余年的黄栌王,种类齐全,兼容南北;靳家岭红叶可观性强,有的如花枝招展的少女,有的像整妆待嫁的新娘,有的似雍容典雅的贵妇,有的如红颜悦色的老人。贵妃醉酒、西施浣纱、飞燕独舞姿态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览群山之秀,历天桥之险,行松林幽径,听松涛阵阵,临凉风习习。这里春季百花开,夏季绿成荫,秋季满山红,冬季雪压松,四季都是景。置身其中,似游人间仙境,是一处休闲、避暑、度假、娱乐的最佳去处。   

月山寺与塔林

月山寺与塔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金  地址:博爱县县城北  月山寺和塔林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城北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寺院坐北面南,依山而建,背靠巍巍太行,面向怀川平原和沁河古道,东有灵严古寺,西有丹水,中居明月之山,为驰名遐迩的文物游览胜地。  据月山寺《月山大明禅院记》碑载:“山僧自正隆三年九月十一日离南京东明县极息禅院渡水穿云到谭怀之郡海众云集礼诗山僧住同义诗于彼修方丈一座主碑一通后游此山至此观看远远望之朗然无滞清净明自号为明月之山。”可知月山寺始创年代为金正隆三年(1158年),时曰“清风庵”,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皇王赐名“大明禅院”,明天顺戍寅年(1458年)赐名“宝光寺”,清代因其山势形似弯月,更名“月山寺”。月山寺历经金、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计八百三十余年的历史。  月山寺和塔林自古盛名远扬,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寺院三面环山,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依中轴线而建,分为东道院,西道院和中禅院三部分,寺院景观有将军柏、望星台、大士阁、课密泉、苍公洞、清风殿、连环井和凤凰台八大景观,有金鸡叫、王碑亭、迎风壁、小浅井、藏经楼、水龙头、七星塔和钟鼓楼八小景观,同时有四大奇观。寺院周围松柏密布,峰峦叠嶂,林深洞幽,殿宇映辉,为古典园林建筑群。  月山寺和塔林依山而建,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由于战乱和自然侵蚀,现存古建筑主要有迎风壁一座,玉碑亭两座,藏经楼一幢和砖塔十一座,其余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大士阁、龙庭、玉佛殿等均为在原址上重建。  月山寺和塔林现存碑亭、塔林等古建筑造型独特,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古建筑研究价值。寺内现存碑刻《明月山大明禅院记》详细记述了月山寺的始建年代和历史沿革,《宝光寺藏经碑》记述了中国佛教的由来、发展以及洛阳鸿庐寺和宝光寺的传教情况,是我国佛教发展史较为珍贵的实物例证。月山寺塔林,为河南省现存不多的古代塔林之一,其造型之优美,砖雕艺术之精湛,是研究砖塔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尤以七星塔的设计布局和构造特点最为珍贵,其平面以北斗七星为参照物,集科学、艺术于一体,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天文发展史的一页。月山寺和塔林古建筑群内建筑式样丰富,整体布局依山傍水,布局合理,是研究我国古代大型寺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三姑泉游览区

  三姑泉游览区位于大泉湖中段。这里崇山峻岭,层峦起伏,风雅别致,巧夺天工。凭栏俯瞰,大泉碧水,蜿蜒曲流,游船如梭;极目远眺,但见烟波浩渺,清流映带,水色山光,尽收眼底,顿可生“故国神游,江山如画”的思古幽情。回首平视,峰峦叠翠,云雾缭绕,风景绝佳,犹如置身九重,飘飘欲仙。主要景点有三姑泉、三姑殿、玉皇殿、植物园、月亮洞、关公石等景点。

焦作月山寺

焦作月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月山寺景区位于博爱县城5公里的太行山南麓,与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月山火车站紧邻,面积9平方公里,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月山寺初建于金正隆三年,明清达到鼎盛,曾与少林寺、白马寺并称“中原三大名寺”,武林中“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的中华三大拳之一的“八极拳”,曾发源于此。景区仙山琼阁,胜迹荟萃,景致奇异,风景秀丽,有著名的八大景、七小景和亭、台、楼、阁、塔、碑及森林公园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秀雅而幽静的风光吸引着古今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曾一时佛道云集,引来无数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传经布道,拜佛参禅,是唐宋以来高僧名士隐居栖心之处,是明清以来墨客文人驻足盘恒之地。明朝永乐皇帝、大乐律学家朱载堉曾在此留足赏景,清乾隆皇帝曾三次朝拜于此,并留下了“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的千古名句。月山寺景区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您提供了一个游览观赏和欣赏艺术珍品的好去处。2013年8月,少林寺整体接管月山寺,两寺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开放时间  07:30—18:00。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    月山镇  月山镇位于太行山南麓,博爱县城北部,镇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地林区占32.7%,平原区占67.3%,月山镇耕地面积5300亩,竹林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不足2分,下辖20个行政村,人口3.1万人。1992年因境内有月山寺、月山火车站,由上庄乡改为月山镇。月山镇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河南省政府批…… 详细++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位于博爱县苏家作乡寨卜昌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参观。   寨卜昌村背靠太行,南濒沁河,依山傍水,寨卜昌村古建筑群是明代迁至此地的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共-筑而成的封建地主村寨。现存建筑少数建于明末清初,大部分为清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修建。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清代民居建筑群,二是古寨墙、寨河、石桥。  河南焦作博爱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清代民居建筑,主要包括12个院落和1座祠堂。其中1号院为二进四合院,现存4座20间。2号院3号院为主挎平行式二进四合院,现存2座16间。4号院现存5座22间。5号院现存5座19间。6号院现存7座27间。7号院现存4座16间。8号院现存5座19间,1947年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部占用,西厢房为-办公室。9号院10号院现存5座19间。11号12号院现存3座11间。王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现存4座12间。另存有圣旨碑8通及大量碑刻墓志和古槐。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民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大门前檐置砖雕墀头,大门为板门,置抱鼓石门墩。房屋建筑的基础为条石,墙体为条砖砌就,梁架斗栱上刻龙凤花鸟人物并加以彩绘,屋顶为灰布筒板瓦覆盖。民居中保留有大量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现存的寨墙,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高9米,长2500米,现存2000米,原有4座寨门,均已毁。古桥共3座。寨卜昌村古建筑群四周立寨墙,设寨门和敌台,有寨河环绕,寨墙和古村由西北向东南呈龟背形。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功能齐全,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且多数建筑保存较完整,具有明显的豫西北地区的地方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樊哙庙大殿

樊哙庙大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元  地址:博爱县城南三公里清化镇北朱营村  樊哙庙大殿座北向南,元代不厦两头造建筑。其面阔三间(8.70米),进深三间(8.60米)。整座建筑座落在1米的高台上,粗犷简洁。建筑前置月台,六级台阶。大殿置前廊,前檐柱为小八角石柱,柱头砍杀,有柱侧脚和柱生起,莲花覆盆柱础,柱上雕花卉图案。檐下置四铺作单下昂内转五铺作异形栱。大殿前檐当心间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各一朵,后檐当心间补间铺作一朵,次间无补间铺作。补间铺作栌斗为瓜楞斗,壁内依次为泥道栱、泥道慢栱、柱头枋和正心榑。材宽8厘米,昂嘴扁瘦,厚3厘米,呈琴面状。昂后尾带翘,上置交互斗和卷云栱,耍头后尾带翘和挑斡直至老檐檩下单栱铺作,挑斡下刻成卷云状。柱头铺作后尾出单杪,耍头后尾承梁头,其余结构同前檐。老檐柱间置阑额,上不施普柏枋,额枋上施单栱造,当心间施两朵,次间各一朵。室内梁架采用草栿造,置三椽栿和四椽栿,四椽栿前后端置老檐柱和后檐柱上,蜀柱上置斗栱支撑平栿,平栿上置叉手和蜀柱,蜀柱上置丁华抹颏栱以支撑脊榑,蜀柱两侧以合 资固。室内榑、平 下置襻间铺作和襻间枋。灰布筒板瓦覆顶,置五脊六兽,檐头和排山勾滴有虎头、盘龙、福、禄、寿等图案。木制望板。大殿因梁头朝北,群众俗称倒梁庙。铺作、阑额和大殿内壁上均有彩绘痕迹,殿内檐下可见山水、花草、人物、动物画面十余幅,基本保持宋元时期特征。  樊哙庙大殿为典型的元代建筑,无论是檐下的小八角石柱,还是斗栱、耍头以及殿内梁架、叉手等做法,都体现了元代建筑风格,是我省时代较早的古建筑,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哙 (前242~前189)  樊哙(kuài)(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追随刘邦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 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 详细++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樊哙 (前242~前189)  樊哙(kuài)(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追随刘邦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 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 详细++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寨卜昌古建筑群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位于博爱县苏家作乡寨卜昌村,背靠太行,南濒沁河,依山傍水,是明代迁至此地的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共-筑而成的封建地主村寨。现存建筑少数建于明末清初,大部分为清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修建。现存的文物古建遗存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古寨墙、寨河、石桥。寨墙,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高9米,长2500米,现存2000米,原有4座寨门,均已毁。古桥共3座。二是清代民居建筑群,主要包括12个院落和1座祠堂。其中1号院为二进四合院,现存4座20间。2号院3号院为主挎平行式二进四合院,现存2座16间。4号院现存5座22间。5号院现存5座19间。6号院现存7座27间。7号院现存4座16间。8号院现存5座19间,1947年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部占用,西厢房为-办公室。9号院10号院现存5座19间。11号12号院现存3座11间。王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现存4座12间。另存有圣旨碑8通及大量碑刻墓志和古槐。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四周立寨墙,设寨门和敌台,有寨河环绕,寨墙和古村由西北向东南呈龟背形。民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大门前檐置砖雕墀头,大门为板门,置抱鼓石门墩。房屋建筑的基础为条石,墙体为条砖砌就,梁架斗栱上刻龙凤花鸟人物并加以彩绘,屋顶为灰布筒板瓦覆盖。民居中保留有大量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功能齐全,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且多数建筑保存较完整,具有明显的豫西北地区的地方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石佛滩摩崖造像

石佛滩摩崖造像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滩摩崖造像位于博爱县城西北约9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山崖下,造像分布在南北长约100米,高约20米的悬崖峭壁上,共有佛龛59座,造像82尊,铭记4方。龛高约0.2-1米,上部呈半圆弧形,两侧雕刻立柱。大部分龛内雕刻有一佛二菩萨,其中一龛内的佛刻技艺精良,刀法细腻,线条流畅,阿弥陀佛面部丰腴俊美,神态慈祥,两侧菩萨长帛飘动,一幅世俗妙龄女郎形象。在一方铭记下题记:"唐开元二十一年",可知为唐代作品。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耕织图石刻  共20幅,均系线刻。分别刻在四块长210厘米、宽30厘米的磨光条石上。在画石的间隔部位,用卷出纹和花鸟图案填充。画石共分两组,第一组为耕图;耕地、运苗、插秧、浇水、收割、运稻、碾打、扬扬装袋、运粮归家、庆丰收;第二组为织图:耕种、田间管理、摘棉归家纺纱绕线、浆线、络线、经线、梳线、织布和丈量新布。织图的完整远远超过了耕图,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加工棉花系列图的刻石。石刻没有标明作者的姓名和年代,但耕图运稻的粮袋上分别写有"光绪捌年"、"孟秋月置",可见刻石大约成于此时,从作者相当熟悉博爱耕织生活的情况推断,应为当地人或在当地生活多年的人。耕织图石刻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晚期豫北人民男耕女织的劳动景象。对我们研究农业史、科技史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耕织图石刻原镶嵌于博爱县坞庄商贾杜盛兴家马房的门楼墙壁上,1984年7月,移至博爱县人民文化馆。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成汤庙大殿

成汤庙大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元  地址:河南省博爱县城东北3公里柏山乡上屯村  成汤庙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原有山门、拜殿、大殿、照壁、东西厢房等,现中轴线上尚存拜殿和大殿等主体建筑。成汤庙大殿,座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悬山顶前出廊式建筑,灰色筒板瓦覆顶。整体建筑手法粗犷简洁,体现了早期建筑的特点。  大殿平面前后各设四根檐柱,覆盆式柱础。台基平面随殿身作长方形,东西长11.2米,南北宽8.1米,上铺方砖。檐下铺作布局疏朗,明次间各施补间铺作一朵,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嘴扁平底宽为高的二倍。梁架为草栿,栿、枋用自然材。屋架结构为四椽栿用两柱,檐柱有明显的柱侧脚和柱生起,脊柱顶用丁华抹颏栱和叉手承托脊槫。大梁头北,群众俗称倒梁庙。墙体下部为清水墙,不岔分砌法,上部为土坯墙体,山墙为五花山墙,墙内置木柱。梁架上施彩绘,内容为山水、花草及二龙戏珠等。大殿前檐装修在明间设木板门,次间设直棂窗。大殿整体屋面坡度较缓,正脊和垂脊保存较好。  该殿的铺作布局和铺作的形式有早期的特点,彻上明造,用自然材,以及倒头梁等具有元代河南地方手法的特征,是研究河南早期建筑特征的珍贵实物资料。  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六堆寓遗址

六堆寓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旧石器时代  地址:博爱县寨豁乡馒头山村  据1960年博爱县县志记载:拣到有动、植物化石,有原始人类住的山洞和古小地坑等。1972年和1984年经两次文物普查、核实,1996年6月博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里的地层现状看,主要是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灰系地貌,内含白云岩、泥灰岩及深灰色燧石岩,地貌溶洞都很有特色。这里是自然形成的东石河上游。经过多年冲刷、风化形成了多处自然岩洞。有一较大溶洞,深10米宽3米。半山腰现存大小溶洞5个,洞外悬岩边砌有不规则石块墙。山洞大的进深十余米,小的进深2-3米不等,出的石器有在洞内拣到,有在山坡拣到。有龙骨化石、石核,刮削器、砍砸器等。  六堆寓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实了至少在3万年前这里就有原始人类居住,填补了焦作人类旧石器时期活动的一些空白。这些遗存和石器详实地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信息,把焦作、博爱一带的人类文明起源向前推了数万年。这里人类活动延续时间之长,遗存之丰富是全省罕见,对我国考古研究是一大贡献,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教材,是厚重中原和中华文明的又一佐证。  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信息来源:博爱县政府

博爱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清化镇街道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鸿昌街道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柏山镇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月山镇 焦作月山寺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许良镇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磨头镇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孝敬镇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寨豁乡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六堆寓遗址
金城乡 博爱观音寺 焦作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博爱清真东大寺 佛耳峡游览区 博爱西关清真寺 大坝游览区 大泉湖游览区 靳家岭游览区 月山寺与塔林 三姑泉游览区 焦作月山寺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樊哙庙大殿 寨卜昌古建筑群 石佛滩摩崖造像 成汤庙大殿

博爱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