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山南市 >> 措美县

措美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哲古湖

哲古湖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哲古湖  措美县境内湖泊共38处。其中最大湖泊为哲古湖,约66平方公里,属内流河,水源主要靠冰雪融化水为主。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该湖曾以“达玛玉措”湖著称于古代本教朝圣之地,并与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雅拉香布”山为西藏古代南方朝圣之地,有着神秘的色彩。湖水冬季晶莹剔透,犹如一面明镜镶在草原上;春夏日节,湖水波光粼粼,与蓝天相接;泛舟湖中,尽览湖光山色,山清水秀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成群的野鸭、灰雁在湖中追逐嬉戏,水下鱼群畅游;加之该湖所处哲古草原,总面积达300多万亩,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可谓现代污染远离的纯自然绝美旅游胜地。

哲古景区(哲古草原)

  哲古景区远离现代污染,是纯净、优美的旅游胜地。属于国家AA级旅游区和首批西藏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哲古草原位于措美县城东北部50公里处,平均海拔4600米,哲古草场面积为323万亩。草原上随处可见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盘羊、黑颈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黄羊、猞猁、斑头雁等。  哲古湖位于措美县哲古镇,海拔4600米,湖面积约66平方公里,是措美县境内最大的一处湖泊。“哲古”藏语意为“弯刀”,因湖的形状像一把弯刀,故名为“哲古湖”。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记载,该湖曾名“达玛玉措”,是古代著名的苯教朝圣之地,并与西藏著名神山之一的“雅拉香布”山同为西藏古代南方的朝圣地。  哲古湖和哲古草原相守相依,犹如血脉相连的姐妹。哲古湖碧波荡漾,哲古草原芳草一碧万顷,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湖边成群神态悠闲的牛羊,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下,形成了哲古景区诗一般的美景。  地址:山南市措美县哲古村  类型:草原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古碉楼遗址

古碉楼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碉楼遗址  西藏境内的碉楼遗址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的林芝、山南、日喀则等。措美县境内是高碉建筑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分布在我县境内高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用石块砌建,另一类是土夯筑成。主要分布于措美镇玉美村、小扎扎、乃西乡乃西村、路美村、下藏村、当巴村、达玛村、古堆乡扎西松多村西麦组等地。

莫吾觉寺

莫吾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莫吾觉寺  莫吾觉寺位于县城东侧2公里处,座落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宁玛派著名寺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位于哲古镇扎扎村境内,距县城85公里,海拔4500米。拉萨朵仁意为“圣地之碑”。据传公元7世纪,吐蓄赞布松赞干布将都城建立在哲古草原上,“拉萨朵仁”即为松赞干布亲手立下的建都奠基石。坛遗址系用长宽约30×20厘米的扁平砾石摆砌成两具同心圆、内圈中央立一根高1.9米、宽16厘米的椭圆形石柱,石柱现已断为3截。石柱竖立在建筑物的中央,据地区文物局考察人员调查,认为该遗址系祭坛遗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藏南朝圣古道

  藏南朝圣古道  “藏南朝圣古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系信教朝圣者一生中梦寐以求且必经的朝圣古道之一,是一处独特的风景线。自我县毛吾角寺开始朝拜,沿途经措美县当许、乃西、洛扎县本巴、拉康径经浪卡子县返回泽当。沿途主要朝拜位于我县境内的毛吾角寺、乃西寺。座落于距县城7公里处的宁玛派著名寺庙毛吾角寺恰为“藏南朝圣古道”第一关,据传:藏南朝圣古道若未经毛吾角寺,就仿佛掉了衣领的藏袄。可见,该寺在藏南朝圣古道上所占的位置之高。“藏南朝圣古道”沿途的幽、奇、惊、险、奥、深的文化内涵,是西藏境内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桑耶寺

桑耶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  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住寺讲经-,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为僧的数年后,这七人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桑耶寺周围绿树成荫,河渠萦绕,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地址: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  类型: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86-893-7362267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信息:  进寺免费,主寺乌孜大殿40元  交通  1、拉萨每天早8:00之前在大昭寺广场前有直发桑耶寺的班车,50元/人,人满即发。桑耶寺回拉萨的班车,最晚大约下午14:00发车,会经停昌珠寺和雍布拉康,可以进去游览  2、在拉萨西郊客运站乘拉萨至山南泽当的班车,在桑耶渡口下,约3小时,45元/人;后乘船横渡雅鲁藏布江到对岸,20元/人;然后再坐小巴车到达桑耶镇,15元/人;再搭卡车或拖拉机或客车到桑耶寺院内,一般3元/人  3、在泽当月光饭店旁的客运站有很多开往桑耶寺的客车,25元/人,车程1个多小时  4、从桑耶到青朴在旺季时有班车可坐,往返20元/人,大约上午10:30出发,下午16:30返回,也可选择徒步或搭车    桑耶镇  扎囊县辖乡。1959年民主改革后为桑耶区管辖,1987年撤区并乡建桑耶乡。位于县城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距县城25.5公里。人口0.25万。辖桑耶、桑甫、前达、落村、聂果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境内有全藏著名的桑耶乡,寺内珍藏着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多方面的遗产,它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 详细++

桑耶风景区

桑耶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从姐德秀镇沿公路顺雅鲁藏布江南岸继续东行24公里,到达扎唐,这里是扎囊县城所在地,海拔3556米。  扎囊县面积不大,只有0.2万平方公里。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氇之乡”,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氆氇织机,年产氆氇30万余米。境内更有名闻遐迩的桑耶寺,还有敏珠林寺、青浦风景区、昔日贵族豪宅朗赛岭庄园等,都值得一游。雅鲁藏布江横穿扎囊县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地区已被辟为桑耶风景区。  桑耶风景区包括地处雅鲁藏布江以北的扎囊县桑伊、松卡、阿扎三乡境内的多处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有桑耶寺、哈布日山、聂玛隆圣洞、青朴修行洞、扎羊宗溶洞等。前往该地区需渡雅鲁藏布江,扎囊至泽当一线有松卡、娘果竹卡等古老渡口,以前大江南北只能靠牛皮船摆渡人畜,如今设有渡轮,可渡汽车,大为便捷。桑耶风景区属高山谷地气候区,平均气温8.4℃,最高温31℃,最低温13.2℃。6—8月是理想的旅游季节。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学院,是西藏喇嘛的高等学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敏珠林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学院,位于扎囊县扎其乡塔巴林村群山环抱的一条山谷里。  敏珠林敏竹林寺坐西朝东,正前方是开阔的山谷,视野开阔,山清青水秀。寺内的主要建筑为祖拉康,共分三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设拉康,内设有大小铜塔10座。  敏珠林敏竹林寺主要以父子或翁婿为传承,不完全限定血统关系,是藏传佛教宁玛派重要的分支之一,对藏传佛教中宁玛派的兴盛、发展、衰落、及其传承教义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敏竹林寺的僧人不仅学习佛法,还学习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知识,是享誉全藏的佛学院,并负责编写修订《-年表》发往整个藏区。敏珠林敏竹林寺所产的藏香,香味持久,有安神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导游敏珠林寺是西藏宁玛派的主寺,位于扎囊县扎囊河以东的扎期区。寺院坐西朝东,建于清康熙十五年,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创建。敏珠林寺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主殿祖拉康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佛像,这是宁玛派寺院的一大特点。按藏传佛教的解释,这些威赫忿怒的0神灵,是寺院防御敌人和恶魔的守卫者,被称为"0神"。从艺术角度说,这种造型粗放、夸张的神灵形象,是西藏密宗艺术的代表。主殿第三层有两个佛殿,其中一个-拉康佛殿内,绘有历代著名宁玛派-像。敏珠林寺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书法优美著称。依以往惯例,由敏珠林寺选派高僧,一部分担任设在布达拉宫内的僧官学院的教师,另一部分人则到门孜康负责研究历算和编写修订《-年表》。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继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传承,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统关系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宁玛派的历史、教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址: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期乡敏竹林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8:00  交通  可从泽当包一辆中巴车前往,往返80-100元,可坐4人  门票  30元/人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雍布拉康位于距泽当12公里的扎西次仁山上,海拔3700米。整个建筑雏形似碉堡,高耸于山顶。“雍布”的藏语意为“母鹿”,“拉”意为““后腿”,“康”意为“宫殿”,雍布拉康意为母鹿后腿上的宫殿。  雍布拉康是西-史上的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雅砻部落的人们为第一代赞普聂赤赞布所修建的宫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202省道,建于公元前127年,西-史上第一座王宫,门票60元/人,藏语意为“母子宫”,是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宫。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雍布拉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佛殿。第一层是古代藏王殿,中间是一尊佛像,佛像的左边是藏王聂赤赞普,右边是藏王松赞干布。沿左墙排列依次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大臣桑布扎、藏王赤松德赞、藏王托托念赞。沿右墙排列的是藏王赤热巴巾、乌宋、松赞干布的另一大臣嘎.东赞。  上楼是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经堂,主供佛是观音和释迦牟尼。观音像是雍布拉康的古老之物,据说与布达拉宫帕巴拉康的主供观音是同时代的。四周墙上绘着精美的壁画,讲述着西藏的早期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靠左边的一幅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故事。  地址: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东南11km处的扎西次日山上  类型:历史建筑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8:00  交通  1、可从泽当镇包车前往,事先和司机说好,把昌珠寺和藏王墓两个景点都包括在内,包一辆中巴车来回100元左右,可坐4人  2、在泽当乘公交车,约1小时车程,3元/人;山下可以选择骑马和步行的方式上去,骑马上山20元/人,下山10元/人  门票  60元/人。  

勒布沟

勒布沟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勒布沟,是山南错那县境内康格尔多山南侧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  这里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山川秀美、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在古木与竹林相间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随处可见峭壁悬崖,嬉闹的猴群和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瀑布在崇山峻岭、茫茫-的衬映下,若隐若现,恍若仙女的飘带,使这个天然画廊充满了灵气。若在五、六月份,这里还是杜鹃花的海洋,不同品种的花卉色彩迷离,争相斗艳,别有一番滋味。  相传这里还有莲花生大师的修行之处。这里有莲花生大师修行处的一处瀑布。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随处可见一处处的拜谒地,在门巴向导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就到了瀑布跟前。在丝丝落雾当中,你仿佛受到了神灵的洗礼。  勒布沟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淳朴的门巴族人民。这里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他们有自己的方言、文化、服饰等。在风景秀美的门巴人家作客,跳上一曲时而柔和舒展、时而粗旷热烈的门巴舞,品一碗浓浓的青裸酒和热气腾腾的当地荞麦饼,定能使你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珠寺又名为“昌珠卓玛拉康”,距泽当镇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  相传文成公主入藏后用五行算法测出西藏地形如一仰卧的女魔,昌珠寺所处的地方则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镇住。(镇寺之宝——珍珠唐卡)  建寺前,此处有一湖,湖中有一五头怪龙,被松赞干布化身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为“鹞龙寺”。该寺建成后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宫。  导游昌珠寺为西藏著名寺院,位于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以南2公里。寺庙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代,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帕竹政权时期,昌珠寺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昌珠寺在其晚期归属格鲁派。寺院的镇寺之宝为珍珠唐卡,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是一件世界罕见的珍宝。相传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当地恶龙后才得以建寺,在藏语中,昌的含义是鹰,珠是龙的意思,昌珠寺因此而得名。由于传说莲花生大师和米拉日巴等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昌珠寺附近修行过,其修行地遗址仍存,所以昌珠寺一带仍为许多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  交通:泽当镇上的乃东路有前往昌珠寺的中巴,乘至终点站即可到达,票价1元/人;当然,镇上也有机动三轮车前往寺院,价格10元/车;如果搭乘当地的拖拉机的话,一般收费5元/人;其实,乃东路距离昌珠寺仅2公里,步行的话约1小时即可到达。   地址:山南市乃东区贡布日山南麓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  70元/人  泽当镇  泽当镇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是西藏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也是西藏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191公里,距贡嘎国际机场97公里。泽当,藏文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相传西藏猴子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著名的文化名胜古迹——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都在泽当镇境内。 泽当镇所辖6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2.58万…… 详细++

雅砻河风景名胜

雅砻河风景名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雅砻河风景名胜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正南的乃东、扎囊、加查、洛扎、贡嘎等六个县境内。山南地区是藏民族发祥地之一。该区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古老文化遗址和民风民俗等构成一幅幅神秘、古朴而壮丽的画面。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植被随海拔变化呈垂直带分布。河谷地区带季雨林,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人文景观体观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区的文明。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位于乃东县东南,雅砻河东岸的山顶上。相传建于公元前1世纪涅赤赞普时代,是西藏第一座宫殿建筑。前后两部分均以石块砌成、巍峨挺拔、气势雄壮。殿堂内现供奉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还保存有很多历代文物和典籍。桑鸢寺,为西藏第一座寺庙,坐落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古称“乌登勃来”。现存建筑基本上是7世0时期重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桑鸢”藏语的音译,意为“不可思议”。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几经火灾,重修后已不复旧观,但仍保持原有外观。正方向朝东,总平面圆形,四周有围墙,墙头上,每约1米有一红陶塔,墙内为敞回廊,正中为乌策大殿,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大殿高三层,底层为藏式建筑风格,中层为汉式建筑风格,顶层为五塔相峙的印度建筑风格。如此特殊建筑的寺庙为全国所罕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昌珠寺和藏王墓。昌珠寺坐落乃东县南约2公里雅砻河东岸,与赞塘寺隔河相望。始建于7世纪40年代,为松赞干布主持建造的。现存建筑是十三世0修缮的。藏语鹞、鹏、鸟为昌,龙为珠、寺成取名昌珠。这名儿又与民间传说“引龙出湖”,“断龙为三”有关。寺内文物,寺外柳林,不少与文成公主有关。  藏王墓,又称吐蕃历代赞普墓,坐落琼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为公元7世纪至9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现有墓19座,方圆达3公里,形制大致相同,均为方形平顶。相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后几代赞普均葬于此,但都未发掘。上述人文景观都有鲜明的民族地区特点。

拉加里王宫

拉加里王宫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城南侧,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现存建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语称“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纪,现存最高为12米的宫墙残段和南、北大门;中期建筑藏语称“甘丹拉孜”,建于15世纪;为拉加里王宫遗址现存的主体建筑,由王宫、仓库、拉康(宫殿)、广场、马厩等组成,原为5层,现存3层。尚残存部分壁画;晚期建筑称“夏宫”,建于18世纪,现存部分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宫殿。拉加里王宫遗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的建筑风格,这在西藏王宫建筑中是极为珍贵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历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包车前往  门票  20元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位置  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南  

羊卓雍错(羊卓雍措)

羊卓雍错(羊卓雍措)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羊卓雍措意为“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湖面海拔4441米,湖水面积638平方公里,它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羊卓雍措风景秀丽。民间传说此湖是天上的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但见湛蓝的湖水中,微风吹过,涟漪轻漾。  湖上黄鸭、灰鸭、沙鸭等水禽,追逐嬉戏。碧蓝清澈的湖水中倒影着四面山峰的倩影,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边牛羊成群,驴马结队,难怪一首民歌里这样赞美羊卓雍措:“天上的仙镜,难比人间的草坪,湖畔的牛羊,好像那天上的繁星。”  羊卓雍错,简称羊湖,距拉萨不到100公理,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市西南70多公里,面积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  羊卓雍湖(以下简称为“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内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它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水域面积63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由墨曲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湖中山地突冗,有21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面积约18平方公里,岛上牧草肥美,野鸟成群。此湖的一绝是它的水源来自周围的雪山,但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融化与湖水的蒸发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西出拉萨,经过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沿拉亚公路南行170公里,美丽的、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藏民所说的“圣湖”,藏语意为“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也有称之为“天鹅湖”。  羊卓雍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长数百公里,海拔高度4400米,水面面积约638平方公里。另外两个“圣湖”,一个在藏北,叫纳木错,面积约1993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另一个在阿里地区,叫玛旁雍湖。  地址: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浪卡孜乡318国道旁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  从拉萨往南行100km,约2小时行程,需翻越4990m的岗巴拉山口,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每天早8:00在拉萨浪卡子办事处有班车发往浪卡子,50元/人。拉萨至日喀则的班车现走新路,不再经过羊湖。所以如欲前往羊湖游览,唯有包车或搭便车,一般包6人吉普车的费用约为1500-2000元/天。此外,在拉萨有很多旅行社组织1日游前往羊湖。  门票  40元/人(岗巴拉山顶收取)  

建叶寺

建叶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建叶寺  建叶,系藏语右眼的意思。据传佛圣桑结曲巴的弟子桑结大洞死后,其右眼被埋于该寺内,寺院因此而得名。建叶寺建于11世纪,位于山南市琼结县境内。  建叶寺面积2720平方米,由佛堂、经堂、僧舍、伙房等组成。建叶寺始奉噶举派,后改宗格鲁派。现香火旺盛,珍藏的文物有银碗、银颅碗、净-瓶等。  建叶寺创建时分为三处:一处是讲经和起居的地方,为寺庙最早建筑;二处是圆寂围墙,后扩建时拆毁,改成方形围封闭墙;三处是路口走廊。讲经处与现在主厅相连,为格西扎巴创建。原高二层:上为卧室,下为佛事活动场所,后为伙房。第二层被拆除,现仅有一层:一层阔4柱,柱为方形,边长0.4柱,柱为方形,边长0.4米、高2.53米;原主供圆形塔,高约4米,系绿松石镶嵌而成,置于西南角。西壁正中有格西扎巴的讲经宝座,半圆形,高1米。还建有舍利塔,供有释迦牟尼、仁钦达哇塑像。紧连西侧有一座小型的0神殿。现在的主厅位于寺庙中央,高三层,分为经堂和佛堂两部分。佛堂属亚桑孜巴修建,为该寺的二期建筑,由阿旺强巴于1890年修建,同时还建有释迦佛殿等。  建叶寺坐西朝东,面积2720平方米,由佛堂、经堂、僧舍、伙房等组成。佛堂平面呈正方形,面阔3间进深3间,有柱4根,圆形(直径0.35米、高4.9米),柱栱上雕刻花纹,正面中间刻有兽头,两边饰卷云纹,刀法娴熟有力。殿壁正中设佛坛(宽2米、高1.9米),原供8岁量的强巴佛泥塑像,还供有释迦牟尼、药师八如来铜佛像;其左右两则各有3塔,其中有桑结曲巴的弟子桑结达洞的右眼塔(舍利塔),据说此塔是从格西扎巴所修的讲经处迁置的,还有亚桑孜巴和洛扎朗卡根材灵塔,以及一些菩提塔等。殿内南、北、东三面置有经架,摆放有《甘珠尔》、《丹珠尔》等手抄本经卷。在佛殿外围南、北、西三面有转经回廓,宽0.8米。廊内两壁通绘壁画,主要有千佛像(高0.15~0.5米),神态各异。  经堂面阔9间进深6间。有柱20根,方形,边长0.37~0.45米,中心6柱直通二层,托起高敞天窗。堂内四壁遍绘壁画:南壁绘有药师八如来、善相完胜勇佛、调音王佛、善金无垢室佛、无垢最胜勇佛、法称海音佛、明智佛、药师琉璃光佛);北壁绘有十八罗汉;西壁绘有创寺人格西扎巴巨幅画像。堂内两侧供奉有第五世0·罗桑嘉措(1617~1682)、第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1567~1662)、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1876~1933)、噶举派主要人物塔布拉杰(1079~1153)泥塑像,还悬挂有唐卡、幡幢,气氛宁静神秘。  经堂南侧建有供殿和强巴佛殿。供殿面积36.12平方米(东西长17.2米、南北宽2.1米),殿内供奉有格西扎巴(1012~1091)、释迦牟尼、仁钦达哇、仲敦巴(1005~1064)、绿度母以及噶举派高僧-泥塑像。强巴佛殿有柱4根,供有12岁身是的强巴佛像和忿怒神2尊。经架置于左侧,存在宗喀巴与二位主要弟子及江甲热白多吉的经著。  主厅二层为僧舍,面积487.2平方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17.4米);第三层是亚桑孜巴起居的地方,为主厅最高的建筑。  僧舍均建在主厅前边两侧及正面,高二层:第一层高2.85米;第二层高2.65米。南侧是拉让,即上层僧侣的住所,高二层,面积约432平方米。0神殿位于拉让后边,面积86.4平方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宽10.8米)  建叶寺始奉噶举派,后改宗格鲁派。“文革”中被破坏,1985年恢复,现香火旺盛。  建叶寺珍藏的文物较多,珍贵的有:  银碗:通高7.3厘米,口径12.1厘米,足高2.3厘米,直径5.4厘米,敞口,莲足。花纹线条流畅,层次清晰,制作精细。腹部一周为草纹,稠密而不紊乱。足饰细长莲瓣。碗的整个造型超俗而新疑。属清代银器。  银颅碗:通高17.5厘米。碗盖鼓起,顶端平面呈“十”字形,立面如金刚叉两端形状。盖上卷草纹繁缛。素面光亮。足上部正中边沿有一桃形纹,其两边各竖一旗杆,上端是太阳和月亮,并有飘动的银带。足为三角形须弥座,上端有一道火焰形纹,紧临下部莲瓣排列。足下部为透空桃形纹,制作奇特。属清代作品。  净-瓶:通高37厘米,盖高6厘米,足高3.5厘米。直口,短颈,广肩,鼓腹,莲座。瓶盖顶部为莲瓣,宝珠形;盖下部四组花纹为梅花边饰,里面套有八吉祥图案,每两梅花之间为树木。花纹精细。盖边沿有连续16朵云纹;瓶颈处有一圈梅花形纹饰。腹部二层为仰莲瓣,上下各32瓣。足为喇叭形,一周有20莲瓣。属清代作品。  高足银碗,通高6.2厘米、口径11.8厘米、足高10厘米、径4.9厘米。敞口,下腹部硬折。腹部由四组八宝图案组成;一组为0和海螺;二组为石榴和宝瓶;三组为伞和花盖;四组为双鱼和盘肠。制作细致。属清代作品。  高足瓷碗:白色。通高11.3厘米,口径12.3厘米,足高4.6厘米,径3.8厘米。碗心正中有蓝色卷草纹,纹饰外围有二道蓝色线圈,内线圈由双线组成,图案正中桔花显明,线条细腻流畅。足为竹枝节,下部节上绘有“V”形纹样,纹样之间有一坚线条界隔。釉色白中内青。胎质细腻纯净,修胎规整。属清代瓷器。  释迦牟尼缂丝唐卡:高1.35米,宽0.7米。四周为红、黄、棕三色边款,上下有轴。织底精细,丝面平整。中间系人物画面,高0.7米,阔0.45米。主尊为释迦牟尼,尼中,结跏趺坐于莲台,面容慈祥;其上为宗喀巴师徒三尊。围绕主尊有数十个释迦小佛,神态各异。属清代早期精品。  

措美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措美镇 哲古湖 哲古景区(哲古草原) 古碉楼遗址 莫吾觉寺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藏南朝圣古道
哲古镇 哲古湖 哲古景区(哲古草原) 古碉楼遗址 莫吾觉寺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藏南朝圣古道
乃西乡 哲古湖 哲古景区(哲古草原) 古碉楼遗址 莫吾觉寺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藏南朝圣古道
古堆乡 哲古湖 哲古景区(哲古草原) 古碉楼遗址 莫吾觉寺 拉萨朵仁祭坛遗址 藏南朝圣古道

措美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