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山南市 >> 乃东区

乃东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雅砻河风景名胜

雅砻河风景名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雅砻河风景名胜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正南的乃东、扎囊、加查、洛扎、贡嘎等六个县境内。山南地区是藏民族发祥地之一。该区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古老文化遗址和民风民俗等构成一幅幅神秘、古朴而壮丽的画面。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植被随海拔变化呈垂直带分布。河谷地区带季雨林,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人文景观体观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区的文明。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位于乃东县东南,雅砻河东岸的山顶上。相传建于公元前1世纪涅赤赞普时代,是西藏第一座宫殿建筑。前后两部分均以石块砌成、巍峨挺拔、气势雄壮。殿堂内现供奉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还保存有很多历代文物和典籍。桑鸢寺,为西藏第一座寺庙,坐落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古称“乌登勃来”。现存建筑基本上是7世0时期重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桑鸢”藏语的音译,意为“不可思议”。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几经火灾,重修后已不复旧观,但仍保持原有外观。正方向朝东,总平面圆形,四周有围墙,墙头上,每约1米有一红陶塔,墙内为敞回廊,正中为乌策大殿,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大殿高三层,底层为藏式建筑风格,中层为汉式建筑风格,顶层为五塔相峙的印度建筑风格。如此特殊建筑的寺庙为全国所罕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昌珠寺和藏王墓。昌珠寺坐落乃东县南约2公里雅砻河东岸,与赞塘寺隔河相望。始建于7世纪40年代,为松赞干布主持建造的。现存建筑是十三世0修缮的。藏语鹞、鹏、鸟为昌,龙为珠、寺成取名昌珠。这名儿又与民间传说“引龙出湖”,“断龙为三”有关。寺内文物,寺外柳林,不少与文成公主有关。  藏王墓,又称吐蕃历代赞普墓,坐落琼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为公元7世纪至9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现有墓19座,方圆达3公里,形制大致相同,均为方形平顶。相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后几代赞普均葬于此,但都未发掘。上述人文景观都有鲜明的民族地区特点。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珠寺又名为“昌珠卓玛拉康”,距泽当镇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  相传文成公主入藏后用五行算法测出西藏地形如一仰卧的女魔,昌珠寺所处的地方则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镇住。(镇寺之宝——珍珠唐卡)  建寺前,此处有一湖,湖中有一五头怪龙,被松赞干布化身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为“鹞龙寺”。该寺建成后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宫。  导游昌珠寺为西藏著名寺院,位于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以南2公里。寺庙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代,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帕竹政权时期,昌珠寺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昌珠寺在其晚期归属格鲁派。寺院的镇寺之宝为珍珠唐卡,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是一件世界罕见的珍宝。相传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当地恶龙后才得以建寺,在藏语中,昌的含义是鹰,珠是龙的意思,昌珠寺因此而得名。由于传说莲花生大师和米拉日巴等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昌珠寺附近修行过,其修行地遗址仍存,所以昌珠寺一带仍为许多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  交通:泽当镇上的乃东路有前往昌珠寺的中巴,乘至终点站即可到达,票价1元/人;当然,镇上也有机动三轮车前往寺院,价格10元/车;如果搭乘当地的拖拉机的话,一般收费5元/人;其实,乃东路距离昌珠寺仅2公里,步行的话约1小时即可到达。   地址:山南市乃东区贡布日山南麓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  70元/人  泽当镇  泽当镇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是西藏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也是西藏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191公里,距贡嘎国际机场97公里。泽当,藏文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相传西藏猴子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著名的文化名胜古迹——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都在泽当镇境内。 泽当镇所辖6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2.58万…… 详细++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雍布拉康位于距泽当12公里的扎西次仁山上,海拔3700米。整个建筑雏形似碉堡,高耸于山顶。“雍布”的藏语意为“母鹿”,“拉”意为““后腿”,“康”意为“宫殿”,雍布拉康意为母鹿后腿上的宫殿。  雍布拉康是西-史上的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雅砻部落的人们为第一代赞普聂赤赞布所修建的宫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202省道,建于公元前127年,西-史上第一座王宫,门票60元/人,藏语意为“母子宫”,是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宫。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雍布拉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佛殿。第一层是古代藏王殿,中间是一尊佛像,佛像的左边是藏王聂赤赞普,右边是藏王松赞干布。沿左墙排列依次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大臣桑布扎、藏王赤松德赞、藏王托托念赞。沿右墙排列的是藏王赤热巴巾、乌宋、松赞干布的另一大臣嘎.东赞。  上楼是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经堂,主供佛是观音和释迦牟尼。观音像是雍布拉康的古老之物,据说与布达拉宫帕巴拉康的主供观音是同时代的。四周墙上绘着精美的壁画,讲述着西藏的早期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靠左边的一幅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故事。  地址: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东南11km处的扎西次日山上  类型:历史建筑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8:00  交通  1、可从泽当镇包车前往,事先和司机说好,把昌珠寺和藏王墓两个景点都包括在内,包一辆中巴车来回100元左右,可坐4人  2、在泽当乘公交车,约1小时车程,3元/人;山下可以选择骑马和步行的方式上去,骑马上山20元/人,下山10元/人  门票  60元/人。  

山南烈士陵园

山南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南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65年迁于泽当镇现址,1966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陵园占地面积55000平方米,是西藏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资料最完整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1989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自治区宣传部命名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0年4月28日被中纪委授予“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荣誉称号。陵园由烈士事迹瞻仰区、风景观赏区、纪念碑广场、墓群区四个部分组成。  陵园大门有朱德委员长题“烈士陵园”四个大字,纪念馆有邓小平总书记题:“烈士纪念馆”馆名,墓区照壁上有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陵园内有南北两座纪念馆,四个陈列室组成,建筑面积约1108平方米,为藏式宫殿建筑风格。馆内陈列着为修筑公路进军西藏、平叛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西藏革命建设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和遗物。有各种照片、油画、图片148张(幅),雕塑12座,其中“阳廷安班”群像雕一座,“阳廷安班”是7891部队二连六班,1962年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卡龙战役中,担任尖刀班任务,他们在战斗中英勇作战,攻克地堡27座,歼灭敌人60余人,为卡龙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了表彰他们不朽的功绩,全班荣记集体一等功,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英雄称号。纪念馆整个陈列方式是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陈列。北馆由大厅、第一陈列室和第二陈列室组成。大厅中央为“阳廷安班石膏雕塑”,雕塑后面墙壁正中并列悬挂着《革命烈士万古留芳序词》两幅(藏汉文版),与第一陈列室毗邻墙上悬挂着《平息叛乱》油画、《自治区委员会》油画及《西藏军区》各题词一幅。第一陈列室陈列着从1959年至1961年平息叛乱中牺牲的32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和遗物。馆内共有雕塑3座,照片21张,油画18幅。第二陈列室主要陈列着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44位烈士的事迹和遗物,馆内共有4座雕塑,照片43张,油画8幅。南馆由大厅、第三和第四陈列室组成。大厅中央有“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红底金字大匾。与第三陈列室毗邻墙上悬挂着“强渡金沙江”油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题词各一幅,与第四陈列室毗邻墙上悬挂着“劈山开路”油画和西藏自治区总工会等四个单位联合题词各一幅。第三陈列室,陈列着1950年到1954年西藏筑路中牺牲的15位烈士事迹和遗物,馆内有照片14张,图片照8张,油画5幅,馆内雕塑1座。第四陈列室主要陈列着为建设西藏和稳定边防做出重要贡献的16位烈士事迹和遗物。共有照片14张,油画10幅,雕塑2座。  纪念碑广场占地面积2164平方米,纪念碑高16米,原碑面上有林彪所题写的“捍卫边疆,建设西藏的烈士永垂不朽”十五个大字,修缮后改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浮雕采用汉白玉材料,有28块分四个主题,主要展现是修筑公路进军西藏、平叛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西藏革命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勇画面。墓区内共安葬着689名为西藏和平解放、建设西藏、平叛改革、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建设西藏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山南烈士陵园   泽当镇  泽当镇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是西藏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也是西藏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191公里,距贡嘎国际机场97公里。泽当,藏文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相传西藏猴子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著名的文化名胜古迹——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都在泽当镇境内。 泽当镇所辖6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2.58万……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曲德贡寺

曲德贡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曲德贡寺,亦称“上曲德寺”。在山南市乃东区境内,位于区驻地以南的曲德贡乡。该寺建于11世纪,属格鲁派,最初是大译师热罗泽瓦的住宅,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1876~1933)时曾进行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曲德贡寺坐北朝南,面积11993.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殿和僧舍。大殿高四层,面积2231平方米。第一层中部基本处于地面以下,内砌有矩形的厚石墙。第二层是大经堂和供佛殿。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6间,4根大柱直通三层,形成高侧天窗。  佛殿主供宗喀巴大师与他的两大弟子(贾曹杰和克珠杰)、释迦牟尼佛和第十三世0合金塑像、丹东米若杰银质像,两侧供奉三世佛及八大随佛弟子塑像,东边供有多杰羌-、白度母和无量寿佛塑像。  第三层有3个佛堂及0的住室,每年夏季0都要到这里念经;中间佛堂内供有多杰羌-塑像,还供有高达一米多的第五世0阿旺·多桑嘉措(1617~1682)的医生罗桑曲扎的塑像及灵塔;西边佛堂里供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六种观音之一);东边佛堂内供有二十一尊度母,溜肩蜂腰,高乳丰臀,高发髻,头略左倾,头戴宝冠,耳饰大环,上身-或着半袖紧身衣,袒胸露腹,臂戴钏、镯,下身着长裙,仪态万方。第四层系僧房,建筑严谨。  曲德贡寺内还珍藏有三套《甘珠尔》和一套《丹珠尔》,还有珍贵的第五世0缎制唐卡和魔皮制的第五世0缎制唐卡以及魔皮制的护法神唐卡。每年-5月25日要举行展佛活动。寺内遍绘壁画,内容丰富,每组壁画旁还注有藏文说明,尤其珍贵。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导游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藏语意为“吉祥天姆湖”、“圣姆湖”。又名琼果杰神湖,每次0和班禅转世的线索都是由高僧在这里看到的。另外据说普通人也可以从湖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未来。拉姆拉错为一高山淡水湖,湖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形似椭圆,犹如群山环抱的一面镜子,景致秀美。湖面结冰期约7个月。夏天解冻以后,时而风平浪静,水清如镜;时而无风起浪,彤云密布,还不时发出奇特的声响,出现各种奇妙景象。湖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它有着特殊地位,因尔备受信徒们敬仰,每年寻访0-、班禅等大-的转世灵童前,都要到此观湖下相。每年-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景。据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  交通  去拉姆拉措先要到达距泽当128km的加查县,泽当镇客运站每早8:00均有发往加查县的车,然后从加查县乘班车至崔久乡,60元/人。经过琼果杰寺后,还有15km的路程到达拉姆拉措,徒步约5小时。在每年春夏挖虫草的季节,从加查县有班车到拉姆拉措;非虫草季节,只能从加查县包车前往。土路一直通到观拉姆拉措的山口脚下,从山脚到山口的石板台阶路约步行20-30分钟  门票  50元/人,凭学生证可以讲价到对折(不要票或2人1张票)  开放时间  一般在5-10月前往比较合适,冬季遇大雪可能封路  景点位置  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东北部65km处的曲科杰丛山中  

猴子洞

  猴子洞  猴子洞位于贡布日山腰,是自然形成的岩洞,洞高  2.5  米,进深  5.25  米,洞内东南石壁上有一彩绘壁画,内容是泰然自若的猕猴手捧“曼扎”坦然坐在牡丹花上,相传“猴子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传说远古时期,在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一个神猴禀承观世音菩萨之命来到贡布日山上修行,此时一个罗萨女来到拂猴身边,要求与神猴结合,否则她只能与魔鬼结合,生下无数魔子魔孙,残害生灵。神猴本着:"与人为善,普渡众生"的教义,在征得观世音菩萨许可后神猴与魔女喜结良缘并生下六只小猴,后来繁衍成了西-类社会。狲猴与逻萨女结合,繁衍后代的神圣地点一一猴子洞至今仍然存在,位于贡布日此腰上。  此洞是自然形成的岩洞,洞高25米,宽6、95米,沿洞口方向进深125米处有一条向上的斜道。在距洞口0、96米处有一裂缝,·裂缝处有一猴子头形,传说是最早与罗刹女结合的狲猴。岩洞东南石壁上有狲猴手捧"曼扎"坐在莲花上的彩绘壁画及小猴画像,还有浅刻的石板佛像及"六字真言"的各种石刻和五彩经幡比比皆是。“狲猴变人”的美丽传说,在西藏家喻户晓,并远播海外,同时这小传说,不但山南桑耶寺、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绘有壁画,而且藏史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从这一动人的故事中充分证明了山南是雪域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贡布日神山

  贡布日神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南侧,紧临泽当。是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贡布日山有三峰,第一峰是央嘎乌孜,第二峰是森木乌孜,第三峰是竹康孜,三座山峰上有洞穴相连。  贡布日山与遍布西藏的其他神山不同,贡布日山之神不在于它是山神的居住之地,而在于其预知未来的灵异,在这座山上可以遍知一切。  据说它由四们神灵合力托着,东面马王,西面神像,北面孔雀,南面灵龟,他们把山托在空中,离天一大截,离地一大截,因此,只有诚心与有福气的人才能登上此山,看到仙境,从中预料自己人生的顺逆祸福。当年猕猴变人的男女主角就住在森木乌孜和央嘎乌孜,竹康孜则是菩贤菩萨修行的地方,猴王和罗刹女就是在菩贤的主持下成的亲。贡布日山前有一大片坝子,传说是群猴玩耍嬉戏的地方,因而该地得名泽当(玩耍的坝子)。此山目前尚有大量寺院分布。   西藏山南乃东区

哲布林寺

哲布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哲布林寺在山南市的乃东区境内的泽当镇。哲布林寺坐东朝西,由索朗降材建造,属萨迦派寺庙。  哲布林寺建筑规模不大,由大殿和僧舍组成,面积为1012.5平方米(东西长37.5米,南北宽27米)。大殿高二层,面积290平方米(东西长17.3米,南北宽16.8米),高7.5米。主殿大门前有两根木柱组成的宽阔门户,左右各一小窗。  大殿有柱16根,其中央2柱(高约6米)直通二层楼上,去撑高侧天窗。殿内原供有弥勒佛8岁等身像,其左右供有多吉桑巴、释迦牟尼、萨班·贡噶坚赞(萨迦派第四代祖师)、卓滚曲德帕、萨钦·贡噶宁布(萨迦派初祖)、吉尊索朗择木、吉尊扎巴降材等。  供奉的佛像中有一度母塑像和“土巴阿扎玛”塑像备受藏传佛教教徒们尊崇。土巴阿扎玛的塑像由七十多种宝石冶炼的合金铸成,略呈紫青色,色泽不俗。二层西边为0礼佛时的居所,东边为堪布住房。  哲布林寺大殿西边为露天院落,院落周围环绕建成一层僧舍。其左右两旁的僧舍已毁,但仍可看出原来的基本格局,想像得出它的紧凑和巧妙的风貌。  

赞塘寺

赞塘寺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赞塘寺(玉意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圭萨公社赞唐村,正于雅砻河对岸的昌珠寺遥遥相对,海拔3576米。据说为松赞干布的一个王后昂琼贝克慕(在尼泊尔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所建。赞塘寺是雅砻地方著名的“三圣地”(乃松)之一。寺的规模较小,进门后为一小院落,中间即为主殿,殿前有一宽三间、进三间的经堂,左右各有一间小殿,这一部分建筑风格尚属后世增建部分。经堂的后殿即大殿的殿门,门为三间,门的上边壁绘三世佛,左边绘有仲敦巴、阿底夏、那错依斯三像,右边绘有莲花生、赤松德赞、菩提萨陲三像。经堂的右壁绘西藏的历史传说故事。赞塘寺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赞塘寺大殿门内,临前檐平列八柱,每柱皆二根并立,础石如复盆上雕莲花瓣,此殿开间不大,但建筑结构与一般大殿不同,殿内无柱,在四隅的上部,依壁架抹角梁、梁上乘假角梁后尾,假角梁后尾上再架井字平梁、平梁上铺天花板,天花除正中一方画双环宇叠胜外,其余八方皆画四瓣莲花。  殿中主供三世佛,两侧塑有八大菩萨弟子,殿的前半部各塑一护法神像,各像背光皆为包铜鎏金,除中间释迦牟尼像背光的中上方做翼狮衔草叶外,其余菩萨背光皆为火焰形。背光中的中间本尊及护法像最为精致。在三世佛塑像的后壁上,仍绘三世佛像,而左右臂则绘千佛,大殿外围左转回廊,廊内壁均画金刚佛像,而外壁则画持钵千佛,在回廊之外,又有一外廊,廊的左臂画手露瓶白发祖师像。赞唐寺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大修过一次,文革中不幸被毁。  赞唐寺是吐蕃时期修建的早期佛殿之一,现虽被毁,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其建筑当时是完全按内地风格建造的,琉璃墙体和歇山式琉璃屋顶反映了当时西藏工匠的高超技艺,为研究藏汉关系史及西藏建筑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吉如拉康寺

吉如拉康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如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结巴乡。始建于西藏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德祖丹时期(704—755年)。寺院建筑坐西朝东,占地0.0982公顷,分南北两部分。南侧是寺院的主体部分,由释迦佛殿、-堂及转经回廊组成,并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北侧有那姆拉康、嘎登曲工拉康。吉如拉康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如拉康在吐蕃早期建那姆拉康,11世纪初,建嘎登曲工拉康,16世纪时,建造释迦佛殿前的-堂和两侧的转经廊、上部的僧舍及寺院门口的柱廊。作为一座古老寺院,吉如拉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吉如拉康寺院布局上明显分为南北两部分,并且曾有隔墙为界,互不相属。南侧是寺院扩体部分,有释迦佛堂、佛堂前的-堂及转经回廊等附属建筑组成沿纵向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严密格局;北侧建筑则系后来逐步归并于吉如拉康的,主要建筑有那拇纳拉康、聂登曲工拉康等。归并后隔墙逐分几次拆除,但原来隔墙痕迹依稀尚存,可为复原旧有格局依据。  吉如拉康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而且寺内还藏有大量手抄经卷约有十几万页。其中不少属吐蕃时期,字体古朴,纸质较好,经叶中心有供穿缀用的圆孔;也有很多是十六世纪遗物,是从吐蕃时期经书中辗转抄写的。  通过对吉如拉康的建筑的了解,对于研究吐蕃时期佛殿建筑格局、建筑方式、修建方法等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吉如拉康所藏的大量吐蕃写经对研究西藏前宏期的佛教传播也有重要的意义。吉如拉康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在吐蕃中后期藏传佛教的研究中无疑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砻风景名胜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南部,面积158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藏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有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圣湖、历史古迹和古朴的民风民俗。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神秘、古朴而又壮丽的画面。  雅砻河藏语意为“从上游下来的大河”,发源于雅拉香山,山上终年冰雪覆顶,云雾缭绕。雅砻河逶迤北行80公里在,在泽当镇西边注入雅鲁藏布江,全长仅68公里,但是在藏族历史上极为有名,雅砻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藏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雅砻风景名胜区的著名人文景观有西藏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西藏最早的佛殿昌珠寺,以及西藏唯一的藏王墓等。   

雅拉香布雪山

  雅拉香布雪山位于雅隆河谷上游,海拔6647米,它不仅是藏区九神山之一和“天赤七王”归隐的苯教神山,而且还是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等所依的十三尊护法神之一,也是离泽当最近的一座雪山。  雪山南距泽当60多公里,站在泽当五层以上的楼上,如果没有房屋遮挡,一般都能清晰地看到其雪顶。雪山早期的雪顶像吉祥多门塔,现在的雪顶,由于阳光的照射和不断融化,却越来越像白牦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桑耶风景区

桑耶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从姐德秀镇沿公路顺雅鲁藏布江南岸继续东行24公里,到达扎唐,这里是扎囊县城所在地,海拔3556米。  扎囊县面积不大,只有0.2万平方公里。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氇之乡”,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氆氇织机,年产氆氇30万余米。境内更有名闻遐迩的桑耶寺,还有敏珠林寺、青浦风景区、昔日贵族豪宅朗赛岭庄园等,都值得一游。雅鲁藏布江横穿扎囊县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地区已被辟为桑耶风景区。  桑耶风景区包括地处雅鲁藏布江以北的扎囊县桑伊、松卡、阿扎三乡境内的多处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有桑耶寺、哈布日山、聂玛隆圣洞、青朴修行洞、扎羊宗溶洞等。前往该地区需渡雅鲁藏布江,扎囊至泽当一线有松卡、娘果竹卡等古老渡口,以前大江南北只能靠牛皮船摆渡人畜,如今设有渡轮,可渡汽车,大为便捷。桑耶风景区属高山谷地气候区,平均气温8.4℃,最高温31℃,最低温13.2℃。6—8月是理想的旅游季节。  

桑耶寺

桑耶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  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住寺讲经-,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为僧的数年后,这七人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桑耶寺周围绿树成荫,河渠萦绕,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地址: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  类型: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86-893-7362267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信息:  进寺免费,主寺乌孜大殿40元  交通  1、拉萨每天早8:00之前在大昭寺广场前有直发桑耶寺的班车,50元/人,人满即发。桑耶寺回拉萨的班车,最晚大约下午14:00发车,会经停昌珠寺和雍布拉康,可以进去游览  2、在拉萨西郊客运站乘拉萨至山南泽当的班车,在桑耶渡口下,约3小时,45元/人;后乘船横渡雅鲁藏布江到对岸,20元/人;然后再坐小巴车到达桑耶镇,15元/人;再搭卡车或拖拉机或客车到桑耶寺院内,一般3元/人  3、在泽当月光饭店旁的客运站有很多开往桑耶寺的客车,25元/人,车程1个多小时  4、从桑耶到青朴在旺季时有班车可坐,往返20元/人,大约上午10:30出发,下午16:30返回,也可选择徒步或搭车    桑耶镇  扎囊县辖乡。1959年民主改革后为桑耶区管辖,1987年撤区并乡建桑耶乡。位于县城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距县城25.5公里。人口0.25万。辖桑耶、桑甫、前达、落村、聂果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境内有全藏著名的桑耶乡,寺内珍藏着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多方面的遗产,它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 详细++

勒布沟

勒布沟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勒布沟,是山南错那县境内康格尔多山南侧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  这里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山川秀美、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在古木与竹林相间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随处可见峭壁悬崖,嬉闹的猴群和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瀑布在崇山峻岭、茫茫-的衬映下,若隐若现,恍若仙女的飘带,使这个天然画廊充满了灵气。若在五、六月份,这里还是杜鹃花的海洋,不同品种的花卉色彩迷离,争相斗艳,别有一番滋味。  相传这里还有莲花生大师的修行之处。这里有莲花生大师修行处的一处瀑布。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随处可见一处处的拜谒地,在门巴向导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就到了瀑布跟前。在丝丝落雾当中,你仿佛受到了神灵的洗礼。  勒布沟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淳朴的门巴族人民。这里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他们有自己的方言、文化、服饰等。在风景秀美的门巴人家作客,跳上一曲时而柔和舒展、时而粗旷热烈的门巴舞,品一碗浓浓的青裸酒和热气腾腾的当地荞麦饼,定能使你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乃东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泽当镇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赞塘寺 雅砻河风景名胜 雍布拉康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昌珠镇 坚参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颇章乡 坚参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结巴乡 坚参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多颇章乡 坚参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索珠乡 坚参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亚堆乡 雅砻河风景名胜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雍布拉康 山南烈士陵园 曲德贡寺 拉姆拉错(那木拉错) 猴子洞 贡布日神山 哲布林寺 赞塘寺 吉如拉康寺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拉香布雪山

乃东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