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昌都市 >> 江达县 >> 汪布顶乡

汪布顶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潘多 (1939~201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潘多,藏族。女子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西藏江达人。原为西藏农场工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81年后任江苏省无锡市体委副主任、全国体总副主席。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与其他七名女队员一起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土塔格山,创造了女子登山高度世界纪录。1961年与西绕等一起登上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再次创造女子登山高度世界纪录。1975年5月27日作为中国登山队副队长,与八名男队员一起从东北山脊登上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女运动员。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潘多:代表四亿妇女登珠峰与山共处心灵高尚纯洁2005年5月27日,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潘多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30周年纪念日,30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她当时登峰时的情况及后来她从事什么工作?有资料说,珠穆朗玛峰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她神圣的尊严、美丽的传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听到远山的呼唤,人们试图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从此,珠穆朗玛峰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同时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0多年前,也就是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是世界上首次用脚步丈量珠峰高度的人,他们站在地球之巅,自豪感、幸福感不言而喻。  中国实现攀登珠峰的梦想是1960年5月25日,正好距今天45周年。当王福洲、贡布、屈银华站在世界最高峰时,也是中国登山勇士们梦开始的时候……1975年5月27日,中国第一位女性潘多完成了人类这一伟大壮举,当年她已37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登上珠峰也是潘多作为老登山队员梦寐以求的。  再过几天是潘多登珠峰30周年纪念日,我应读者要求电话采访了她,已在无锡生活20多年的潘老,普通话讲得真地道,嗓音也很亮,听不出她已是67岁的人了。我想,应该让潘老唱《青藏高原》肯定原汁原味。回顾攀登珠峰的经历,潘老很兴奋。据她介绍,1975年,攀登珠峰行动的规模很大,共选拔了百余名队员、其中包括女队员27人,潘多就在其中。因为她刚生完第三胎才半年,身体状况不具备登顶要求,便被安排在运输队。当登峰第一梯队上到8600米时,由于路线不清楚,被迫撤下来。组织第二梯队时,潘多被选入。潘老说,“虽然选中,也是充数而已,领导并没有指望我能登顶,因为队中还有年轻女队员,后来年轻队员高原反应很严重,不得不下山。此时队内再没有女同志了,领导鼓励我说,‘潘多,你是四亿妇女的代表,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就这样潘多带着全国妇女的重托与期望开始艰难地往顶峰前进。27日下午2点30分,潘多与其他8名男队员终于到达了最高峰。“我们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并面向北京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此时此刻,我们哭了,那是激动的泪水,所以问我最难忘的是什么,就是那一刻!”潘老讲述登峰过程用时不过一小时,但在那冰与雪的世界里,这一小时恐怕只走了很短的距离,可是危险性却非常大。潘老说自己曾遭遇了两次滑坠,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途中就看见一个不知何年遇难的外国人被“贴”在冰上。“恐惧吗?想过自己会遇到危险吗?”“作为登山者早已做好牺牲的准备。”“想过家中三个年幼的孩子还在等着你吗?”“没有,一点杂念都没有。”人们都说山是最高尚纯洁的,所以人与山共处时,人的心灵也会变得高尚纯洁。  “登山的乐趣在哪儿?”“没有,只看见那里的冰川非常美,我们管它叫冰塔林。不过听说现在已经没有了。”与现在登山的条件相比,潘老感慨道,“差距很大,那时我们背着空氧气瓶还有16斤呢,又沉氧气装的又少,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无氧登山。正是由于长时间缺氧,现在留下了后遗症——反应迟钝、记忆力很差。严重的人眼神发呆。冻伤并不稀奇,老登山队员有冻掉手指、脚趾,鼻子、耳朵都有整个冻掉的。”对于现在登山热,潘老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担心,“挑战大自然,培养勇敢精神是好事,但一定要确保安全。”她提醒爱好者们,特别是学生,一定不要在暑假期间登山,夏季不适合登雪山。另外登山时要找当地向导,他们了解当地的情况。  现在潘老已从无锡体育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了,不过社会活动依然很多。经常“出头露面”,所以家中的事自然交给老伴,“一日三餐都是他做,我只是把钱一交,大权他掌握,做什么吃什么,生活上早融入当地风俗。”潘老的丈夫邓嘉善曾经也是国家登山队队员。三个孩子一男二女也已成婚,而且有了第三代。现在老大在法院工作,0和老三在无锡体育局上班。我已然感觉到潘老对现在生活知足乐观的态度。本报记者郭卫红编后絮语:当这篇文章落笔之时,又传来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中国女子登山队和珠峰重测登山队,5月22日上午11时零8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中国第二次重测珠峰,1975年5月27日,中国首次测量出珠峰高度为8848.13米,并为世界所承认。这里就有潘多及8名男队员的功劳。另外,潘多还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女性在最高海拔上心跳是多少。所以说潘多及其他队员的登峰行动不仅是对个人毅力的考验,还是对中国地质、地理及医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来源:中国体育报)  [以上内容由"xf123"分享。]

索达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索达,男,藏族,1960年1月生,西藏江达人,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二级0官。  1974.09—1976.10中央民族学院文化补习班学习  1976.10—1980.07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  1980.07—1982.04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文教科干部  1982.04—1984.10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法院干部(其间:1982.09—1983.07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藏班学习)  1984.10—1987.04西藏自治区江达县西邓柯区委书记  1987.04—1987.11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委副书记  1987.11—1990.05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0.05—1995.06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1994.09—1995.01中央党校西藏班学习)  1995.06—1998.06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8.06—2002.12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其间:2002.03—2002.05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  2002.12—2005.0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其间:2003.03—2005.01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05.07—2008.03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厅级)  2008.03—2013.01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正厅级)(其间:2008.09—2009.01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  2013.01—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2018年1月30日,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以上内容由"人在天涯"分享。]

果普白宗神山

  果普白宗神山  康区著名的神山果普白宗位于江达县岗达村境内,距离县城5公里。此山乃西藏山南地区扎日神山的子山。相传江达县字嘎寺第四世-多吉扎波,在一日修行时,感知莲花生大师托付他为神山开光,多吉扎波-用法力为神山开光。从此该山成为当地有名的神山,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上神山需翻一座相传为生死山的山梁,翻越该山就象征翻越死亡,翻越之后,人可转世轮回。半山腰有两座山洞,一名老虎洞,一个是罪孽洞,罪孽洞前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甚是精湛,罪孽洞有大小两洞构成,此处道路险峻,相传罪孽大者难过此洞,罪孽洞的称呼由此而来。  神山周围的百年松柏,奇花异草和大片的草坪以及大自然构成的各种奇观更使果布白宗神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有关神山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使其成为江达县一道美丽的风景旅游区,慕名而来的信教群众和游客络绎不绝。

波罗吉荣大峡谷

  导 游   波罗吉荣大峡谷位于江达县同普乡与波罗乡交界处,离县城约25公里。  介 绍 从县城流来的多曲河向东奔腾流入金沙江。两岸雄峰夹峙,悬崖千丈,峡谷长约5公里。行驶在此谷中,仰望天空,云天一线,奇峰耸峙,形态各异,令人赞叹不绝。 在峡谷的多曲河中有传说为格萨尔下棋用的四方形巨石骰子、珠姆的“天桥”、石刻佛像等景观。在峡谷半山腰处有一个很难攀上去的山洞,当地群众称此洞为格萨尔降妖洞。    西藏昌都  波罗乡  " 波罗乡是江达县的农业大乡,现有耕地13700余亩,拥有各类拖拉机100台套以上,群众基础较好,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是农业技术推广示范乡,经过近几年机耕技术的推广,群众已经从观望、试试看的态度转变为主动购买农机,开展机耕、机播、机收。经初步统计,2006年底波罗乡古色一队、二队、三队、四队等四个自然村拥有悬挂系统(包括犁)70余套,全部由群众自…… 详细++

果布白宗山

  江达县的果布白宗山传说曾为莲花大师修行过的神山。绕此山徒步转一圈约三小时左右,沿途有老虎洞、嘎钨洞、猿人厕所、右旋海螺、莲花生修行洞、护身佛龛等自然景观。  白宗山风景秀丽,植被保存良好,东北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林。山腰建有一座小庙,西南面则是悬崖峭壁,层叠的岩石犹如雕塑的经书,故称之为垒经岩。盛夏之季,朝拜转山的群众络绎不绝,耍坝子的人不计其数,这里成了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帐篷的海洋。  

吉祥瓦拉寺

吉祥瓦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达县的瓦拉寺。  瓦拉寺创建於1253年。瓦拉寺是由川西甘孜州沿G317入藏的第一座大寺庙,也是“西藏东大门”江达县境内最大的寺庙。在离G317国道附近的山谷旁有一个人口极少的瓦拉村,一河之隔就是瓦拉寺。瓦拉寺并非只有一座寺庙,它实际上分为3部份。一是与瓦拉村一河之隔的瓦拉寺,二是在瓦拉寺附近新建的瓦拉五明佛学院 ,三是在附近德钦山上的瓦拉德钦寺。  景点位置  昌都地区江达县  

郎绕神山

  郎绕神山  沿金沙江岗托大桥南行15公里郎绕神山,是康区25座佛教神山之一,该山建有宁玛派寺庙郎绕寺,距今378年的历史,该神山规模较大,骑马转一圈需要一天的时间,此山有几十个参观点,旅游区道路崎岖,让游人真正体验茶马古道的艰辛,旅游景点均是昌都地区有名的地理风貌,并均处于金沙江沿岸地区,是人文与生态观光的最佳去处。

埃拉山

  埃拉山是从四川省进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以后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  

金沙江十八军渡口

金沙江十八军渡口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沙江十八军渡口  江达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十八军渡口位于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沿岸  317  国道旁,是川藏线进入西藏所能看到的具有标志性的第一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普水”石刻

“普水”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水”石刻   普水”石刻位于江达县同普乡,国道317线附近山壁上,距离江达县城14公里。据《同普县志》中记载“县治所前有小河一道,原为无名之水,自设治定名普水,蜿蜓东下,流入金沙江”,据此“普水”石刻可能是清末民初同普首任知事张以诚所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生钦朗扎山

  导 游 生钦朗扎神山位于江达县岗托乡境内,距县城100公里,是康区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神山规模较大,骑马转一圈需一天的时间。    介 绍   山上景点众多,其中较有特色的有:猴子摘帽、莲花生大师石像、莲花生降妖洞、莲花生修行洞、噶玛巴修行洞、生钦朗扎山寺等。诸多修行洞中以莲花生修行洞最为著名,其中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自然形成的佛像。 康区很多宁玛派、噶举派的高僧曾在此神山上修行过,所以虔诚的教众都极为推崇生钦朗扎山,并以朝拜该山为一生幸事。    西藏昌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波罗古泽

  导 游   波罗古泽位于江达县波罗乡境内,金沙江支流扎曲河两岸,距县城约50公里。介 绍 这里青山绿水,森林面积大,林木品种多,尤其是用于刻经板的桦木是这里特有的树种。  波罗一带能独立刻经板的熟练艺人有一百多人,现藏于四川德格印经院的经板主要是这里刻工的杰作。该地刻经历史之长,刻工人员之多,刻工技艺之高,是西藏其它地方少有的,是名符其实的“木刻之乡”。    西藏昌都  波罗乡  " 波罗乡是江达县的农业大乡,现有耕地13700余亩,拥有各类拖拉机100台套以上,群众基础较好,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是农业技术推广示范乡,经过近几年机耕技术的推广,群众已经从观望、试试看的态度转变为主动购买农机,开展机耕、机播、机收。经初步统计,2006年底波罗乡古色一队、二队、三队、四队等四个自然村拥有悬挂系统(包括犁)70余套,全部由群众自……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汪布顶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汪布顶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