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红河州 >> 开远市 >> 中和营镇

中和营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陆志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陆志远,男,汉族,1959年11月生,云南开远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学位,副教授,1978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07—1981.08云南省昆明市供电局工人  1981.08—1985.07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  1985.07—1987.07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7.07—1990.07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1990.07—1991.03海南大学高教研究室干部  1991.03—1992.03海南大学团委书记(副处级)  1992.03—1994.01海南大学团委书记(正处级)  1994.01—1998.02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团委书记(其间:1996.09—1998.02海口市工业开发建设总公司挂职锻炼任副总经理)  1998.02—2000.03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  2000.03—2000.08待安排  2000.08—2001.03海南省琼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正处级,主持政府工作)  2001.03—2002.07海南省琼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2.07—2004.06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市长(副厅级)  2004.06—2005.01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副厅级)  2005.01—2005.02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  2005.02—2005.07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5.07—2008.09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2007.03—2008.01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8.09—2009.05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旅游局局长  2009.05—2015.05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2015.05—2018.01海南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主任  2018.01—2018.02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8.02—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省总工会主席  [以上内容由" 赴汤蹈火"分享。]

马维骐 (?~191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马维骐(?-1910)  清末将领,云南阿迷(今云南省开远市)人,字介堂,行伍出身,早年从云贵总督岑毓英镇压云南回民起义。1884年(德宗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率军出关,攻宣化,败法军,后法军围刘永福,他奋勇驰援,鏖战两昼夜,敌退。又分兵临洮助战(今甘肃临洮县,兰州市东南)获胜。后任四川提督。  [以上内容由"jizing3"分享。]

于效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效辰,内地影视男演员,1988年7月30日出生于云南省开远市 ,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2011年凭借都市情感剧《女-李春春》中饰演江文景一角而正式出道,2012年出演电视剧《刀之队》饰演闫静楠,2013年出演数字电影《初见》,随后在影视剧《夏至未至》和网络剧《象牙塔》、《最美不过初相见》、《整容液》等等作品中均有精彩表现 。2015年与陈晓、周冬雨合作出演电视剧《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剧中饰演“腹黑弟弟”利承俊,该剧目前正在浙江卫视热播。  [以上内容由"xh"分享。]

白艳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白艳 女,彝族,云南省开远市殡仪馆副馆长,1971年8月出生,1997年7月入党,中专文化。  自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白艳同志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殡仪火化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殡葬事业。工作中,她始终急死者家属之所急,真正把自己当成每位逝者的亲人、每个伤心人的姐妹、每个需要帮助人的知心人。20多年来,她先后有三次可以调换岗位的机会,但都被她一一婉言谢绝了,如今她依然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2008年6月,白艳走上了殡仪馆副馆长的岗位,但升职后的她依旧奋战在工作一线,依然事必躬亲、亲历亲为。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白艳更是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争做排头兵,时刻影响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白艳同志1994年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云南省道德模范;2011年荣获云南省云岭先锋奖章,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以上内容由"hucongxing"分享。]

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滇段)始建于1903年,1910年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三条铁路,也是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铁路工程之一。就是在今天,仍然堪称中国铁路乃至世界铁路发展史中最珍贵的活文物、活标本和活化石。  滇越铁路的轨距为1米,比现在国内通行的准轨窄43.5厘米,故又称为“米轨”,是中国现存最长的一条“米轨”。全长854公里,其中滇段465公里(又称为昆河铁路),越南段389公里,但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要复杂得多,所付出的代价更是修筑越段所无法比拟的。在长仅465公里的线段上,就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润气候三大气候带,穿越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线80%的线段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共有桥梁425座,隧道115座,占全线总长的36%,几乎是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海拔从河口镇的76米到昆明呈贡水塘站的2030米,高并达1954米。其中倮姑至白寨间44公里的区段,海拔高差竟达1242米,平均坡度达千分之二十,这在当时世界铁路修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修成之际,因其险峻卓绝的设计和浩大的工程,滇越铁路在当时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齐名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然而,正是这一“工程奇迹”,即让中国人民,特别是云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借价,其代价可用触目惊心、不忍卒读来形容。  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了极其野蛮、惨无人道的奴役与压迫。因铁路一般是在高山峻岭中穿行,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工,除役使云南各族人民外,还从河北、山东、广东、四川、浙江等省招募大量民工,前后7年间,总数不下二三十万,每天上阵的劳工三四万、五六万不等。为保证劳工数量,当时铁路的承包商印支铁路建筑公司串通云贵总督和洋务局,在云南各地摊派劳工,其中楚雄府竟规定:十八岁以上者,概充铁路苦工一年,不愿意者缚手于背,以枪队押送,不从者侧击杀之。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湖南候补道沈祖燕奉命到洁具越铁路施工沿线查访,以耳闻目睹据实禀报清廷:“洋包工督责甚严,每日频点名两次,偶有歇息,即扣资一日,稍不如意,鞭挞立至,偶有倦息,即以榛击之。种种荷虐,实不以人类相待。”连当时的云南地方官吏也不得不承认“此路实吾国血肉所造成矣”。  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空间有多少中华儿女魂归野林深涧?这一数字已无法统计,仅法国官方的统计数字为1.2万人。埃德加·斯诺在他的作品《南行漫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这是一条很不寻常的铁路,传说修筑中国境内一段,历尽千辛万苦,每铺一英里黑道就有一名中国苦力丧生,这是完全可信的。”事实上,这一说法过于保守。当地民间认为死亡人数是7-8万人,当时法国报纸称:中国工人在人字桥上的施工是“死亡之上的舞蹈”。人字桥可谡是用白骨堆成的桥。  滇越铁路的开通,给法国人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尽管这条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凝聚了中国人辛酸血泪的滇越铁路,但有一个事实不容改变,那就是它打破了云南的封闭状态,加速了云南的近现代进程,对云南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经开远的滇越铁路,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全长59公里。滇越铁路开远段于1909年开通营运,从此承载着客货两运的运输任务,也正因滇越铁路开远段的运输吞吐量繁重,开远历史上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在全条约59公里的沿线上,开远地段有仁者三孔桥、木花果大花桥、洋人坟、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玉林山七孔桥等处建筑。其中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即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其保护管理机构分别为昆明铁路局开远土地房产管理分所、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昆明铁路局开远工务段。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即玉林山七孔桥、洋人坟。  ——开远火车站建筑。开远火车站建筑清一色法式风格,功能类别较全,沿一条南北向街道布列,俗称“洋正街”(今彩云路)。街西侧,排列法国藉管理人员住宿的二层小楼,及供休闲娱乐的俱乐部和接待往来达官贵人的洋酒店。街东侧,布列车站、站长室、机车库、转盘车等营运管理功能的建筑。北端为总经理办公室、法国医院等后勤管理区,南端设有安南小学。一年四季浓荫蔽地,黄墙红顶掩映其间,别具西洋风情,成为邑人茶余饭后文化休闲去处。随着现代化建设开展,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多已被毁,现仅余“巴杜署”、“机车库”及二层小楼四栋。  ——巴都署旧址。巴都署旧址位于开远市彩云路北端,原为滇越铁路滇段开远火车站法国经理巴杜的办公室,俗称“巴杜署”。曾作过“开远铁路实业公司”,“昆明铁路局开远办事处离退休干部管理处”,现作“昆明铁路局离退休管理处”。  ——机车库旧址。机车库旧址位于彩云路北段铁路编号二区27幢与28幢之间,因地处开远火车站北机口处,故俗以“北机口”代称之。1909年建,车库内并列铁路三轨,能同时停放机车六台。内附设修理厂,置锅砣机一台、车床三台、刨床一台,对机车进行日常检修。机车库为开远时限最早、间架最大、跨距最大的钢架工业建筑。1915年12月,原云南都督蔡锷逃离袁世凯的软禁,绕道越南乘滇越铁路火车回滇发动护国起义。途经开远,袁世凯爪牙欲加暗算,蔡锷避险于机车库内得以幸免。1985年蒸汽机车停用,改为开远铁路分局抢险处,后改机关小车库至今。  ——226号楼。226号楼位于开远火车站彩云路北端,铁路编号226号。原为法国机务段主任的住宿楼。开远铁路分局后用于职工住宅,阳台被封砌作厨房,楼下东西山墙各开门一道。  ——法国医院旧址。随着滇越铁路开通运营,法国人在开远火车站配置了医院,社会通称法国医院。以铁路职员和地方显贵人物为主要服务对象。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铁路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铁路诊所,1958年成立开远铁路医院,逐步发展为一所分科综合医院。  ——水塔。现存法国医院旧址内,建于1910年,高20米。混凝土浇铸,顶为圆形储水池,直径7米,储水量60立方米,1991年,开远铁路分局新建高32米的倒锥形高水位塔,老水塔停止使用,原塔下深井泵房被填埋。现保存基本完好。  ——院长办公室旧址。院长办公室旧址为法国医院旧址之一,铁路编号208幢,位于彩云路北端。法国医院建于1910年,专供滇越铁路员工诊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开远铁路医院,2006年医疗体制改革,改称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  ——门诊部旧址。门诊部旧址为法国医院旧址之一,铁路编号205幢。建筑坐北向南,二层楼房;现建筑及门窗保存基本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远铁路医院将其用作家属、青工住宅。  ——住院部旧址。住院部旧址是法国医院旧址之一,铁路编号207幢。开远铁路医院成立后,将其作家属住宅,20世纪90年代后,用作设备科用房至今。  ——小龙潭法国铁路桥。小龙潭法国铁路桥为下承式多腹杆钢桁架桥梁,法国巴底纽勒(BatIgnoller)公司设计建造。全长110.40米,1909年4月15日建成。主桥体金属栅架,长52.4米,宽4.5米,高5.12米。两端续建有引桥,南引桥长42米,为三孔石拱桥;北引桥长17米,为单孔石拱桥。为滇越铁路咽喉要道之一,极具军事、经济战略地位。  ——七孔桥。七孔桥位于昆河线249公里+715米处的玉林山,是高架石拱桥的代表。1908年法国巴底纽勒(BatIgnoller)公司设计建造,全长95.8米,宽4.4米,坡度千分之二十一,每孔孔距10米,桥墩最高21米,最低14米,造型挺拔俊秀。  ——洋人坟。洋人坟位于开远解化集团有限公司塑料厂旁。为滇越铁路通车后,安葬滇越铁路滇段法国籍管理人员和越南籍员工的陵园,南北长62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2790平方米。墓葬坐向头西脚东,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墓顶呈弧形,长179厘米,宽56厘米,中部凸起一扇形墓志,简记亡者姓名、下葬时间。墓葬南北向行排,两墓间距约73——93厘米;东西向列排,列距约140厘米。南部多葬法国人,北部多葬越南人。陵园周围高约1米余围墙,围墙东部开出入陵园大门,门口设置法式陵墓看守屋,围墙西部建置一个安息亡灵的穹窿石建筑。1958年建解化厂后,工厂从陵园中部开挖进厂道路,破坏了陵园完整性。文革中,工人以帝国主义侵略罪证,进行挖掘,致墓葬大批毁坏;解化塑料厂建厂后,以陵园为杂土堆积场,再将陵园作为空地出让给私人种植开发,致陵墓更进一步遭到破坏。  ——仁者三孔桥。位于昆河线248公里+418米处的仁者三孔桥,是低位石拱桥的代表,1909年法国人设计建造。桥南北向跨于家兴寨箐冲上,块石砌置,全长48米,宽3.65米,高5.44米。每孔孔距各9.95米,高4米;桥墩锥形,展长1.63米,宽3.08米,高1.3米,愈增桥体敦实稳健。  ——木花果大花桥。位于昆河线246公里+666米处的“木花果大花桥”,为下承式多腹杆钢桁架桥的代表,南北向横架于泸江河上。1909年3月8日,法国巴底纽勒(BatIgnoller)公司设计建造。全长52.4米,一孔,属于轨道穿过式“管状桥”。其大梁梁桁架高5.12米,其上部和下部横向联杆都是由一座四格网状桁架连接,使桥体呈栅格状几何纹造型,故民间俗称大花桥。  滇越铁路给开远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开远自此走上了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开远的滇越铁路,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全长58.43公里,于1909年开通营运。开远火车站位于滇越铁路滇段的中心点上,南来北往之客都要在此停宿,使开远成为滇越铁路唯一的二级站。  首先,滇越铁路使得开远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历史高峰。滇越铁路建成通车后,开远历史上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随着交通的发送,开远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昆明、个旧、文山的大批官办、民营企业纷纷在开远设机构、建货场,省内外商家进开远驻地经营,一批手工业产业兴起,开远迅速发展为云南省重要的化工能源、建材工业基地。受沿滇越铁路进来的西方文明的影响,开远开办了电灯公司,政府投资兴办的水电、制糖等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开远以工业为主的格局自形成,并对新中国成立后开远成为云南的化工、建材、能源基地和洁具南的物资集散地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滇越铁路给开远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使开远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受在开远驻扎的法国人的熏陶,普通开远人也开始使用法国人的火柴、肥皂、香皂、煤油等生活物资,并慢慢取代了自己的一些手工制品。婚俗方面,在滇越铁路开通之前,开远人的婚礼都依旧俗,穿戴凤冠霞帔、跨马乘轿、行拜堂成亲礼等,但滇越铁路开通后,也开始穿西式婚纱,举办婚礼。建房方面,洋式建筑在设计上有更科学、合理之处,开远老百姓就仿照这些建筑,从自己房屋的采光、建材上开始改变建筑形式;穿戴方面,少数民族的鸡冠帽造价昂贵,于是不少人就将其换成了外来的毛巾作为配饰;体育方面,法国、越南人在开远开展足球比赛,把足球运动传到了开远;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随滇越铁路而来的法国人在开远修建俱乐部,到周末开舞会,跳交谊舞,使开远人很早就认识了西方的“国际舞”。旅游方面,现今留存的法式建筑均可成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影响着开远人的生活。  开远人说,开远就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从中不难看出,滇越铁路给开远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地址:中国红河旅游网

开远南洞

开远南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洞风景区位于城南郊10公里处,是开远古八景之首,有“龙游南洞”之说,明朝始被发现。《阿迷州志·南硐游记》载:“洞口藤如苍虬巨蟒,横亘其门”;“丹岩翠壑,色色可人,鸟音鱼泳,尘虑尽消”。明朝蜀人状元杨升庵曾游此地,陶醉于眼前景色,亲笔题“南洞”二字。1574年,云南巡抚邹应龙游后,更名“通灵”,留有《南洞口号》、《通灵记》诗文。南洞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大小不一的8个溶洞组成,其中4个相连相通,以“桃源洞”和“通灵洞”最负盛名。至2008年,只向游人开放桃源洞。  南洞集山、水、石、洞、林木为一体,有景点59个,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具雄、险、奇、雅、秀之特色,是酷暑渡假休闲佳地。桃源洞游程1000余米,由“龙宫”、“天澡遨游”、“桃花源”三部分组成。洞内钟乳石发育完美,石笋林立,沿暗河泛舟漫游,河水清洌透体,寒气逼人,给人以空灵之感。谷王庙坡、三娘母坡、营盘坡、上寨坡四座山构成丹霞地貌景观。景区地形错落有致,形成垂直景象,上段岩石陡立,下段绿意盎然,古木参天。植物垂直分布为三类,山脚为耐涝喜湿的青果榕、黄葛树等桑科榕属,中部有小叶黄檀、山合欢等根瘤菌的豆科属,上层为热带耐旱喜光的多肉浆植物仙人掌。通灵洞面山修建有2000余米的环山游道,途中有听鹂亭、谷王亭、鸟瞰亭、八角亭等可供小憩观景。山脚河畔有犀牛望月、情人树等景致。  1983年10月市政府把南洞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0月评定为国家AA级景区。2007年11月18日,南洞风景区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2008年,市内2路公交车直达景区。2012年12月评定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门票  门票21人民币  景点位置  云南省开远市个坝子最南端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开远大黑山

  大黑山位于开远市城东部,海拔约 2775.5 米,整体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又有高寒山区气候的特征,长年平均气温约在 17 度,总的气候特征是立体气候明显,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因由“一闪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由于独特的气候特征,其水资源受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明显,汛期和旱季降雨分配悬殊极大,年均降雨量 870.1 毫米,平均气温 10.7℃,年日照 1722.1小时,日照率为 39%,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达 280 天左右,霜期长,冬季凌冻严重。大黑山既有气势磅礴的石林景观、壮观无比的层层梯田、牛羊遍地的高山牧场,又有民风浓郁的彝族村寨,是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原生态的有机农产品,舒适宜人的海拔高度,为建设旅游度假区提供了先决条件。本项目的打造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优质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开远市及周边居民提供新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开远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大黑山旅游景区的建设将成为开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个窗口。以大黑山旅游景区为龙头带动开远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山水开远的旅游形象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开远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以优良的城市形象,吸引投资,改变单纯依靠能源的城市发展路径。目前,项目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交通设施、游客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工程的建设。诚邀有实力的有识之士投资落户开远。   联系单位:开远市旅游局 开远市大庄乡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873-7222866、7358468、7358469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云窝寺

云窝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窝寺  云窝寺位于开远市以东中和营乡,距市区70公里,距中和营5公里,行程约需2小时。  云窝寺建筑构造匠心独具,是山、水、崖、树俱佳的自然景观与木雕石刻、诗文、绘画并茂的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建筑工艺精巧含蓄,已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阿迷知州毛振宣巡视东山,见此地山石耸立,地下水汹涌而出,于是在崖壁题写“水府云窝”石刻,后人缘势建寺,云窝寺因此得名。嘉庆年间建成了魁阁、文昌宫、关圣宫、韦驮宇等宫宇;经道光、光绪年间重建扩建,成为包含多种殿宇的宗教寺院。现有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山门等建筑,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环洞而列,南傍俯新寨,北仰去天坡,东瞰良畴雾穗,北望旧寨柳烟。经过多少年风雨的沧桑,如今虽旧貌已不复存在,然而这奇特的人文景观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骨架依然,珠连璧合,撑起了云窝寺奇情妙景的脊梁。  “寺中有洞,洞中有水”是云窝寺的显著特点,寺内老黑洞地下水奔腾涌泻,声震数里。其寺建于悬崖峭壁之上,绿拥飞檐,翠漏雷鸣。洞中有一深潭,潭中波涛汹涌,从地壳深处涌出来的地泉,怒泻在洞13崖壁,声震寰宇响彻云霄。由于是在洞中,其轰鸣之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所以此洞名为“响水洞”,此股泉水泻出,衍牛出“响水河”,此村即为“响水村”,云窝寺因之又称“响水庙”。洞内水气蒸腾,藤萝缠绕,仿佛是一片人间仙境。  地址:开远市以东中和营乡

大庄清真寺

大庄清真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庄清真寺  开远大庄清真寺位于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南,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再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择地重建。全寺由大殿、两厢楼、叫拜楼、前厅、书馆、教长室、山门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9平方米。建筑设计院中有院,院里套院,正殿、叫拜楼、前厅依自西向东中轴线排列,书馆、山门另依坐北向南中轴线分布。  大庄清真寺正殿建于嘉庆十七年(1872),单檐歇山顶七架梁结构,面阔五间20·7米,进深四间16米。寺中叫拜楼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三重檐攒尖六角顶,通高16.21米。教民贴切地称其为“醒梦楼”,赋联相赞:“平地起高楼直透九重仙府,半天喧宝训唤醒一邑迷人”。前殿建于道光八年(1828),面阔三间,通高11.18米,单檐歇山顶、五架梁穿斗式木结构。  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南  大庄乡  "大-庄回族乡位于开远市中南部,东连碑格乡,南连羊街乡,呈坝区-山区-高寒山区阶梯状,最高海拔2775.6米,最低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为870.1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乡区域面积103.7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总人口18291人,有回、汉、彝、苗、壮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4.9%,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3…… 详细++

灵芝湖森林公园

  灵芝湖森林公园  灵芝湖森林公园库容量46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000亩。灵芝湖森林公园距离市区30余公里,总占地面积6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7%,海拔高度为2100米,年积温低,全年降雨量1200毫米,空气中富氧离子含量比城区高30个百分点。  林中山茶、杜鹃成簇成片,其中上百年树龄的山茶、杜鹃就有150多棵。清澈见底的湖水,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喝到山泉水所泡的名茶,尝到美味可口的山茅野菜,还可以选择徒手攀援、射箭、溜索等娱乐项目和乘坐快艇浏览整个灵芝湖水域。新近又新发现的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在让人感受自然奇观的同时,又使人回到原始时空遂道,体验人类进化的过程。  公园周围聚居着汉、彝、苗等民族。既有被史学家称之为彝族史活化石的原始宗教遗风,又有“祭龙节”、“火把节”等热闹、隆重的民族节目。  地址:开远市市区30余公里处

开远幸福大草原

  开远市幸福大草原建于2009年,位于东新路与建设东路之间,旁边是开远市行政中心、开远市高级中心及新开发的住宅区。当年建设草坪时,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经过5年的建设,如今的草坪面积已达16.8万平方米。草坪选用的是可以踩踏的东非狼尾草及混播草,草坪上装有太阳能风能发电照明灯、大屏幕电视,周围还有直饮水、音乐喷泉等设施。   开远的天气越来越热,吃过晚饭后,大量市民就带着垫子或毯子,大人小孩一起到大草原。有的选个好位置边看电视边聊天,有的在草坪上放风筝,有的领着小孩在草原上嬉戏,有的在草原上散步,有的则是玩起了飞碟,有的甚至将账篷也搬到了草原上。外地的游客来到开远,也会到大草原上体验一番。所有人都是开心和快乐的,故称“幸福大草原”。据统计,每天晚上到幸福大草原上的人近万人。因为这里场地开阔,设施完善,开远市政府也将其避为防灾避险场所。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泸江公园

  介 绍: 泸江公园位于开远市西城区东的泸江畔,这是泸江改道后在原河床上兴建的公园。公园占地80多亩,其中水面20多亩,园林建筑按江南园林风格设计,有百花亭、泸湖夏荫等15座古典园林建筑。 另有一批现代艺术雕塑分布其间,其中有一座高10米,宽9米的“腊玛风采”,再现古猿与恐龙搏斗的场面,是目前云南体积最大的雕像。         云南红河

振东果园

  振东果园  开远市振东林果种植场,地处开远市南洞公园旁,距市区10公里占地面积5000亩,是一家集体种植、养殖、餐饮、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科技民营企业。已种植:鹰嘴脆密桃4万株、杨梅3万株、枇杷2万株、龙眼3万株、以及芒果、桔子、柚子、杨桃、李子、枣子、板栗等温带、亚热带、热带果树。2004年开远市振东林果种植场被云南省农业厅认定为“云南省无公害水果基地”其生产的鹰嘴脆蜜桃、杨梅、龙眼被认证为“云南省无公害水果”。  地址:开远市南洞公园旁

归圣寺

归圣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归圣寺位于开远市小龙潭乡西狮子山。归圣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六年(1667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现存前殿、大殿、两厢等建筑,为狮山主要佛教寺院。归圣寺内翠柏参天,溪水环流,吸引无数游人。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厢房墙上有一块尹壮图"狮山游记诗"碑,颇为著名。"狮山游记诗" 碑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碑长94厘米,宽60厘米,青石质。  

西龙潭三教殿

西龙潭三教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龙潭三教殿位于开远市城西龙潭坡脚,始建于明初,原名观音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正殿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因于内塑送子观音、文昌帝君、真武祖师三教神像,故称"三教殿"。  民国八年(1919年)重建两耳楼房、龙潭口水榭楼房及六角亭两座。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成中殿,形成现在三教殿上、中、下三殿规模。三教殿碧水蓄春,翠掩红垣,有"龙潭春晓"美称。  

红河七孔桥

  七孔桥  七孔桥位于开远市南昆河铁路线249公里处。由法国工程师设计,1910上竣工,全长98.9米,宽4.4米,高距河底21.1米,有拱七孔。七孔桥桥势南高北低,坡度21‰,地质构造复杂,建造技术严格,具中西建桥艺术特色,为滇越铁路重要桥梁,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开远市南昆河铁路线249公里处

九天阁

九天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九天阁位于开远市区,原为阿迷文昌宫内魁星阁。昔为阿迷州高层建筑,登临其上可览全坝风光。  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光绪年间重修,民国初更名九天阁。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街文庙

马街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街文庙位于开远市小龙潭镇马街村。马街文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间重修,占地4000余平方米。  文庙由大成门、大成殿、两厢学海等建筑组成,院内古柏参天,绿荫遮地。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小龙潭镇  龙潭镇地处云南省红河开远市西北部,是开远市的一个交通、电力、煤炭能源重镇。西北部,同建水县岔科镇相邻,东北部与弥勒县巡检司镇、朋普镇接壤,东部接开远市乐百道办事处,南与开远市灵泉办事处相依。总面积179.44平方公里,占开远市总幅员面积的9.06%,总面积居开远市八乡(处)中的第五位。全处辖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46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小龙潭境内……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小龙潭镇  龙潭镇地处云南省红河开远市西北部,是开远市的一个交通、电力、煤炭能源重镇。西北部,同建水县岔科镇相邻,东北部与弥勒县巡检司镇、朋普镇接壤,东部接开远市乐百道办事处,南与开远市灵泉办事处相依。总面积179.44平方公里,占开远市总幅员面积的9.06%,总面积居开远市八乡(处)中的第五位。全处辖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46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小龙潭境内…… 详细++

开远腊玛古猿化石产地

  介 绍:开远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开远市北小龙潭煤矿,为上新世煤层。1956年首次在褐煤中发现古猿上颚骨化石,被命名为开远腊玛古猿,共存有小河猪、麂、四棱齿象等化石,是我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泸江公园内的那尊古猿雕塑,就是取材于此。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红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和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中和营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