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新乡文庙 | 新乡文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代以后称为“文庙”。始创年代无考。宋·元祐四年(1089年)重建。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其原有建筑有灵星门、戟门、泮池、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大成殿为文庙主题建筑,面阔5间22.2米,进深3间12.3米。庑殿顶,覆盖绿琉璃瓦,原殿顶脊兽在“文革”中被拆除。大成殿三面环墙,墙厚80厘米余,为大砖垒砌。方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3厘米,上有明代“正德拾年武陟县造”和“怀庆府修武窑造”字样。 文庙大城殿建筑结构严谨,木构件粗大,是市内仅存的庑殿顶建筑,至今还保留元代建筑的实物和构件,这在河南地区是极为罕见的。 明伦堂系学宫建筑之一,乃明人伦,宣教化之场所,始建于宋末,历经宋、金、元、明、清多次重建和修葺,自清雍正九年(1732年)重建,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因年久失修,瓦破垣裂,势将倾毁。1985年红旗区人民政府在原址重建。 位置:新乡市新生巷13号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 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大观圣作之碑 | 该碑简称“大观碑”,亦称“御制八行刑碑”。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八月立于文庙,现存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碑高4.72米,宽1.26米,厚0.42米龟趺座。碑额半圆形,上刻二龙戏珠和缠草图案,下刻云气纹饰,碑文四周浅刻二方连续藏地卷龙缠枝牡丹花边。碑体丰伟,刻工精细。碑文由宋徽宗赵佶撰并书,由书学博士李时雍摹写上石。“大观圣作之碑”6字,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蔡京所题。该碑文为瘦金体,碑的正文和书款共十七行,满行七十一字,正文共一千零七个字,缺损一百一十八字。其运笔特点“直如矢,劲如铁,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刀切,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如游丝袅空”。此碑对研究北宋末期教育、取士制度和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位置:新乡市新生巷13号,红旗区政府院内 1980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七世同居坊 | 七世同居坊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为布政司经历赵珂立。赵珂,祖籍-,明初迁新乡,清初移居饮马口,到道光四年已七世同居,皇帝为旌表赵珂的军功和七世同居拨银建造。牌坊面南背北,横跨街心,青石结构,柱及坊顶等构件,悉仿传统木结构房屋建筑雕刻而成,坊高10米,宽8.5米,通体用细青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木结构建筑雕刻而成。主间檐下正中南北两面均刻“圣旨”二字。再向下,有三道门楣被两道题款相隔。正背面题额分别是“旌表例授承德朗军功加正六品衔”、“侯选布政司经历赵珂七世同居坊”。此坊由百余个构件相互嵌制而成,气势雄伟,厚重华美。坊通体浮雕、立体雕、镂雕、线刻多种技巧,镌刻各种图案80余幅,且结构严谨、形象准确、刀工净洁,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石刻艺术建筑。 位置:新乡市平原路中段路南牌坊街口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新乡李家大院 | 新乡李家大院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商人李裕达,从事布匹生意,清末开始置业建房,一直到民国中期。 李家大院各呈三合院形式,三院之间原有天桥同二楼可以相连,主体建筑地面起均为二层楼房,大儿子的堂屋为三层,三个院的堂屋均有地下室。所有楼房长15米,跨度7米,墙壁厚0.55米,1.3米以下为方整石,其上为里生外熟砖坯墙,排列整齐,结构稳定。外墙花饰不多,楼层皆为木板。主楼前脸均有装饰。最为华贵的是大儿子于1937年兴建的新住宅,其门窗拱券皆为砖刻花纹,设有外廊。二楼走廊有华丽的木栏杆和垂柱连龙,是新乡当时除古建筑外最为华贵的建筑,也是三处大院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位置:劳动桥南100米处劳动路140号(青年公寓楼后)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新乡关帝庙 | 新乡关帝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年间相继重修。 民国初期将关羽与岳飞合祀,关帝庙又名“关岳祠”。关帝庙坐北朝南,庙内现存建筑有舞楼、拜殿、正殿3座,计13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舞楼面阔3间,10.8米,进深7米。重檐歇山顶,顶覆盖灰色小布瓦和蓝色琉璃瓦。拜殿面阔5间15米,进深6.6米,悬山卷棚顶,上覆灰色筒、板瓦。正殿面阔5间15米,进深7.5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 此庙大部分木构件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3座主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貌,是新乡市现存最老的一组古代建筑群。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大东街西段路北 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
付家大院 | 付家大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付幼田,其上代曾是清末盐政使,从事天津至北京盐运。在天津均有家业,靠盐运发财后,在新乡北关街又置地建房。 付家大院呈三进院形式,坐南朝北,随坡而建,堂屋建在高处,房后有一棵500多年的古老槐树。大院房屋均是砖木结构,硬山墙,青砖蓝瓦,房屋的脊瓦(背)清砖的雕饰,花纹均保存完好。堂屋面阔14.3米,宽5.3米,高为两层,配房一进院面阔14米,二进院面阔11.5米,三进院面阔13.3米,宽4.5米,整个大院结构整齐、宽大,具有清代民居建筑特点。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东安巷15号(四中东墙北侧)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金龙四大王庙 | 金龙四大王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重修。现存大殿、月台,殿后有配房三座,配房于大殿形成四合院。大殿坐西面东,面阔3间,硬山、琉璃瓦顶,建于高土台上。庙内南墙上嵌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重修金龙四大王庙记》、清·顺治六年(1649年)《护国安民》、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大王庙山门》、二十六年1761年)《建立歌舞楼序》等碑数通。因年岁久远,风雨剥蚀,碑文已不完整。1999年市政府拨专款对此庙进行全面的修善。 位置:新乡市卫河南岸,和平桥南端路西,北关小学对面。 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游家书房 | 游家书房为新乡文物保护单位。 游家靠土地起家,因观卫河南岸为风水宝地,所以在此置家业,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该书房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游家书房呈三合院形式,有堂房、厢房、门楼。堂屋花格门窗、门脸装饰、悬柱连龙、砖雕等构件制作而成。工艺精巧,结构严谨,具有清代建筑风格。书房、厢房因年代久远,墙体碱化严重,东厢房已被居民改建为二层楼房,但门楼保留完好。整个书房的清代建筑特色在我市已不多见,在市区内已是独一无二的,极具重要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位置:新乡市北关大街孟家大院附3号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新乡市体育中心 | 新乡市体育中心是新乡市政府投资1.5亿,于1996年建成、融体育竞技、健身锻炼、娱乐休闲、观光购物为一体的一个公益-业单位。它不仅是河南屈指可数的能举办国内外不同赛事的一流大型体育场所,而且是新乡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全民健身基地,也是新乡电子市场的所在地。体育中心占地124300平方米(183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现代国际标准体育馆、200米田径训练场、露天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1.2万平方米商业裙房及3.6万平方米花圃及草坪。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和平路 |
新乡崇庆寺 | 新乡崇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崇庆寺(又名倒塔寺)全名古介休崇庆寺,始建于南北朝齐平中期(公元570—575年),距今已有近1430年的历史。据古碑记载,该寺历经沧桑,修复重建数次。寺院原有“三佛殿”、“罗汉殿”、“天王殿”,左有“火神殿”、“关公殿”,右有“瘟神殿”、“六祖殿”和“钟楼”一座。三佛殿后有“寿塔”一座。寺院占地80余亩,崇庆寺历代“香火旺盛,雄伟壮观,富丽堂煌,远近闻名”。 位置:新乡市区东10公里处关堤乡张八寨村东北角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新乡泰山庙 | 新乡泰山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泰山庙(俗名高庙)始建年代久远无可考证,根据现存残碑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此庙,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清代康熙年间曾多次修建,并奠定今日庙院的规模和布局。庙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北门、关帝圣君殿、广生殿、三仙圣母殿、泰山0殿、阎王殿、五谷殿,高台下有玉皇楼、泰山0洗脸盆等,现存重要文物主要有明代石碑一块、清代石碑一块、古棠梨树一株。 高庙历史悠久、布局完整、文物丰富、环境风貌原始。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东北角 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迷昏寺 | 迷昏寺为红旗区文物保护单位。 迷昏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宋朝末年,迄今已有700多年,殿前10米处立有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建陀罗经幢。根据新乡县地名记载:关堤乡司马村东北方向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北宋靖康年间辽将肖银宗率兵数万,利用地形乘黄风大作之机,摆迷昏阵击溃宋兵,渡过黄河,攻占阳武县城(今原阳县),故该寺为迷昏寺。大殿1950年倒塌。1999年至2000年村民集资在原址重建。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塔小庄(洪门镇正南3公里) 新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新乡天宁寺 | 新乡天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始建于金·承安年间(1196年),原名为大迷魂寺,明代建文年间改名为“天名寺”,清代顺治年间更名为“天宁寺”。 寺院原有大殿、中殿、白衣佛祖、伽蓝各殿及山门、钟鼓楼等建筑,寺院巍峨壮观,香火旺盛。文革期间寺院全部被毁,2003年又重建山门一座,钟鼓楼2座,配殿等建筑正在积极筹建中。 该寺现有僧人吃水井一口,滴血盟誓碑一块。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刘庄村 |
新乡东岳庙 | 新乡东岳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乡岳庙: 在河南新乡市东关。建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后经宋、金、元、明历代重修。现存建成筑有大殿、拜殿及门楼等,皆清代所建。其中以大殿建筑最为壮丽,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覆盖。整个建筑物造型雄伟壮观,梁架结构严谨,负荷力平衡。中轴线两侧为新建长廊,内置北朝至明历代石刻多种,是研究豫北地区古代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为祭祀泰山神而建。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原建筑多已倾圮,现仅存东岳天齐大殿、月台和山门。 东岳天齐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17.4米,进深3间12.3米。大殿内木雕精美绝伦,其楹联“道贯三界、德表两仪”是我国楹联中的佼佼者。 位置:新乡市平原路中段路南四中对面 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天爷庙 | 天爷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爷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院内原有天爷殿、奶奶殿、戏楼等建筑,现已无存。天爷殿由于年久失修,毁于1957年。2002年至2003年又在原址按原貌重建。该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前后殿、中间有隔漏,面积为120平方米。2005年12月塑像锦装完工。2005年12月16日举行开光仪式。大殿前有清代残碑2块。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庄岩村内 关堤乡 关堤乡位于新乡市东南8公里处,东邻古固寨镇,南接朗公庙镇,西与洪门镇相连,北与延津县小店镇接壤,东西长约7.6公里,南北宽约7.4公里。总面积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0公顷,占总用地的53.69%。总人口28471人,人均0.92亩。交通便利,四通发达,国道107、京珠高速、新长公路、市南环路及新荷铁路在境内纵横交错,是豫北地区最大的陆路交通枢纽。全…… 详细++ |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 |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 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老城内西大街北侧,是市区现存的最古庙宇。北宋时已建此庙,北宋末年为学宫,立《大观圣作之碑》(简称《大观碑》),后来曾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新修复。文庙原有大成殿、东 西廊庑、棂星门、戟门、崇圣宫、明伦堂、泮池等建筑,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1986年市政府重修)。大成殿为庑殿顶,覆盖琉璃瓦,檐下斗拱粗壮,殿内木构件结体严谨,墙壁用大砖垒砌,不少砖上刻有“正德拾年武陟县造”、“怀庆府修武县造”字样。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有一定价值。 文庙内存古代碑刻10余通,其中以“大观碑”价值最高。《大观碑》又名《御制八行八刑条例》。北宋末年徽宗赵佶撰文并书,蔡京题额。全文1000余字,—一气写成,是宋徽宗所创“瘦金体”书法之大幅作品,正楷。其书法特点:字体瘦硬挺拔,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刀切。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碑文的内容是北宋王朝给学校制定的法度。《大观碑》是研究我国古代教育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此碑在西安碑林、山东泰安各存一通,新乡《大观碑》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通。1973年新乡市博物馆撰文评介,发表在《文物》上。同年,其拓片曾在日本展出。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