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楚雄州 >> 南华县 >> 红士坡镇

红士坡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南华咪依噜风情谷

南华咪依噜风情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咪依噜风情谷  咪依噜风情谷地处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全长6.5公里,风景秀丽、彝族风情浓郁,涉及马鞍山、新房子、三家、大岔河、小岔河、新村6个村民小组。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保存完好。1990年4月,自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横山广子到云南寻根,发现民族风情保存完好的岔河彝村以来,先后有美国、法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考察,中外影视追踪宣传、报道这“火的民族”“原生态彝族稻耕文化”的咪依噜风情谷。  地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217省道东北  类型: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南华方山

  南华方山  南华方山位于川滇交界、滇北要塞上的方山,地处攀西六盘水地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彝州第一山。山顶宽阔平缓,边缘悬崖陡立,四面视之皆平整方正的造型赋予“方山”之名,2200到2377米之间的海拔高度和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的影响为方山带来年平均气温11.9℃,最高温也不超过24℃的清凉。  方山为川滇要冲、金沙江渡口关卡,凭着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国至1400多年后的清朝道光年间,方山作为军事要地,不断完善工事,驻兵近十万。位于方山东麓的诸葛营遗址,以及方山南顶和西侧的营垒遗迹至今仍历历在目。清道光年间广南府训导王安延曾作《苴却怀古》云:“绝塞晴蛉汉著名,当年问路此南征。荒营处处埋铜鼓,野菜家家种蔓青。天遣一江争险要,户存十马验滋生。风流我欲瞻遗像,那得祠堂似锦城。”只言片语,却是方山曾为西南军事要地的历史的印证。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西南,东经100度44分16秒-100度54分41秒,北纬24度43分32秒-24度56分41秒的范围内。东西平均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海参状。南部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相连接,北部直抵弥渡县的牛街乡,基本是坐落在南华县所属的兔街、马街和五顶山三个乡内。保护区总面积为11223公顷(折168345亩),占三个乡总面积的27.5%,占全县总面积的4.9%。由于保护区一般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故在保护区周围的村庄和耕地均未划入。在保护区总面积中,包括已建的大中山林场5726公顷。  

毛板桥风景区

  毛板桥风景区  出南华县城西行,位于昆瑞320国道19公里处的毛板桥水库库区,经过20年的建设,如今已形成了山、水、古寺相映成趣的独特景观,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和游人前来休闲观光。  有着2000亩水面的毛板桥水库是南华县境内的中型水库之一,1983年以来,在水库风景区植被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前提下,先后引来了省、州、县的300多万元投资,逐步兴建了旅游服务设施,在山林中建成了凉亭、林间人行小道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引来了投资开发的商家。

鹦鹉山公园

  鹦鹉山公园位于南华县城西1公里鹦鹉山,原镇南州八景之一的“鹦鹉来青”就在此处。清代建有三官殿、吕祖阁、土主庙等建筑,1987年扩建为公园。鹦鹉山公园占地0.7平方公里,由牌坊式大门、翠廊、龙川轩、抱月亭、来青阁等景点组成。园内松柏掩映、鸟语花香、游人不绝。

英武关

  英武关在今南华县天子庙坡。高山耸立,绵延不绝,是今楚雄州通向大埋州的门户,也是险阻重重的一道"畏途"。民国《镇南县志》记之曰:"(英雄关)为西面之险,蹑山脊,越峻岭,箐莽阴翳,行者寒栗。"明代曾于此设巡检司。许多文人骚客路过于此,顿发豪气,留下很多回肠荡气之作。其中一首曰:"苴水萦洄九府连,崇山险岭直擎天。南疆英武三关镇,西城交通一脉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红士坡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红士坡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