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拉巴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拉巴 藏族,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塔杰乡巴嘎雪村党支部书记,1960年3月出生,2002年7月入党,小学文化。 近年来,拉巴带领群众依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增收致富,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赢得了全村党员和群众的信赖和支持。2010年以来,他先后把10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带头人,把8名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党员,把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村党员认领了环境保护等19个岗位,组织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5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余件。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的巴嘎雪村,拉巴依靠村里交通便利的优势,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建基地、兴产业、跟市场、办协会,建成了巴嘎雪村“两养一室”基地(生猪养殖、藏鸡养殖、温室种植)以及金色池塘旅游开发等一批特色项目,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拉巴针对村里部分待业青年存在小偷小摸、喝酒闹事的现象,利用晚上空余时间,逐个上门进行批评教育,并通过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使他们走上了健康的人生道路。 拉巴同志1999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十大优秀青年,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拉萨市优秀共产党员。 [以上内容由"qsct"分享。] |
甘丹寺 | 甘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土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90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二十四幅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 交通 在大昭寺广场有中巴前往,每天早上7:00发车,来回票价为20元,车程2个多小时,原车14:00返回。 地址:拉萨市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旺波日山上 类型:寺庙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 交通 在路布停车场(大昭寺附近)坐直达甘丹寺的中巴车,人满发车,一般6:30出发。单程票价10元/人,来回20元/人,单程2小时,当天15:00-16:00原车返回,中途会在桑阿寺停留参观,无需门票 门票 50元/人 |
叶巴寺 | 叶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叶巴寺 叶巴寺,在拉萨市之达孜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拼河北岸的帮堆乡叶巴村的叶巴山麓,海拔4000米。 叶巴寺,始建于7世纪,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王妃芒萨墀姜所建。据《卫藏道场胜迹志》记载:“叶巴寺的大殿中供设有阿底峡尊者用过的盘子,盘内有用阿底峡鼻血画的佛像,还有十六尊者(即十六罗汉)的殿堂等都是灵异素著的圣迹。”赞普墀祖德赞(803~841年。亦称“热巴巾”,汉籍作“可黎可足”,又称“彝泰赞普”。815年即位。执政期间,崇信佛教已达登峰造极地步)时期在叶巴寺建有佛塔。郎达玛(唐译“达磨”,又称“吾东赞布”。836~842年在位)时郑喀·白季云丹被害,并剥其皮,即供于叶巴寺内。刺杀朗达玛的拉隆·巴季多吉亦在叶巴寺修过道。后弘初期阿底峡(982~1054)在此住过,他的大弟子俄·勒比协绕在此地弘传噶当经函密法。传说寺内还有碑刻大钟等珍贵的古代文物。 叶巴寺,亦称“扎叶巴神殿”、“比玛尔色神殿”、“扎叶巴玛尼拉康殿”。殿内供有一块“六字真言”玛尼石;还供有松赞干布、墀尊公主、文成公主、王妃芒萨墀姜及王子贡日贡赞雕像。 据藏文史书记载:8世纪,莲花生大师在叶巴寺修行传教,营造了“一百零八大成就者”修行洞,这里便成为吐蕃著名的密法修行道场。9世纪末,复兴佛教大师鲁梅·楚臣西绕曾赴长字为十六罗汉开光,并依此塑“十六罗汉”像,迎请到叶巴寺建立了十六尊者佛殿。11世纪,阿底峡在叶巴寺“索巴浦”(亦称“弥勒殿”)收徒传教长达五年,成为噶当派的重要道场。1647年,第五世0阿旺·罗桑嘉措在叶巴寺建立了四层楼的格鲁派僧院,同时建成供养佛殿、0神殿、0寝宫等,供奉阿底峡、仲敦巴、宗喀巴等塑像,时有僧侣160人。18世纪,噶丹寺第五十一任法台达温阿旺班丹任上密宗院堪布时,在叶巴寺建立了格鲁派密宗院。殃有僧人六十多名。 叶巴寺圣迹较多,据史书记载:有达瓦浦岩洞,“达瓦浦”即月亮窟。传说墀松德赞(公元755~797年在位)时杰瓦乔央(系墀松德赞时得道王臣二十五位之一)曾在此修道获得成就,即在窟外乘月光升天而去,故名“达瓦浦”(月亮窟)。岩洞内有邬坚大师(邬坚巴·仁钦贝)的替身像,据说此像颇神奇,可以代替真身;还有很多天然生成的各种神像。有直布浦岩窟内修铃派的胜乐金刚法获得成就。显示神通,将铃放置天空之中,故名“直布浦”(铃岩窟)。昆·鲁伊旺布为墀松德赞时初度出家的七预试者之一。此外,还有多吉浦岩洞和80位在叶巴寺得道者所住过的岩洞。 从叶巴寺往东沿拉萨河北岸可至帮堆,这里有宁译师(本名达玛扎)修道的宁衮浦岩洞。洞内供有极为威灵的四面明王像。四面明王即四面麾坷哥罗法,系大黑天神,最初由宁译师从印度迎来,又称“衮布协”,汉译为“四面明王”,为萨迦派的本尊神。 叶巴寺是西-史上有名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在信教群众中影响很大,也是各界人士观光、旅游、朝拜的圣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噶丹寺 | 噶丹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噶丹寺: 在拉萨达孜县境内的旺古尔山上。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西藏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兴建,是格鲁派第一座寺庙。寺建在山顶及山坳处,殿宇高低错落,楼群重叠,外观巍峨,其规模相当于三个布达拉宫。拉基大殿规模宏大,可同时容纳3000余-诵经,殿中有弥勒像与宗喀巴等铜造像,高大精美。另陈列有宗喀巴生前法座椅子,后坚锦缎伞盖。左侧0神殿藏有珍贵文物多件,有清乾隆所赠嵌有金银宝珠的盔甲一套。寺内原有壁画中,有《释迦牟尼讲经图》,是黄教早期壁画的代表作,十分著名。寺中有灵塔90余座,内藏宗喀巴和甘丹赤巴等的遗体。 |
赤妥康 | 宗喀巴寝殿即“赤妥康”,是宗喀巴和历任甘丹赤巴(“赤巴”意即法台或座主)生前起居、修习密法之所,建于1409年,1720年索朗多吉进行了扩建,第七世0时期加盖了金顶。殿内主供文殊菩萨、尊胜佛母。 景点位置 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的旺波日山上 |
桑阿寺 | 桑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桑阿寺距拉萨市20公里,位于达孜县老城区中心,建于公元1419年,由宗喀巴创建,至今有587年的历史,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按宗教历史惯例,隶属甘丹寺管辖。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 |
六字真言 |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原意为“如意宝和莲花”。-教将此言为一切经典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可消灾积德。在西藏,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头随处可见。 |
洛普寺 | 洛普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洛普寺 洛普寺,亦称“洛寺”。在拉萨市达改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的诏嘎乡洛普村。 洛普寺,于1093年由仲敦巴三弟子京俄·楚程巴创建。京俄·楚程巴创建。京俄·楚程巴(1038~1103)年于后藏年区的昂拉岗地方,父名释迦多杰,母名利茂·益西仲,幼时名叫“达察巴”。20岁时到热振寺从师仲敦巴(1005~1064)研习秘密教授,又从南交钦波、兖巴瓦、南交喜饶多杰等上师闻习佛经,求得二谛(指世俗谛和胜义谛)教授,后来兖巴瓦传给他圣龙树的《五次第》,达到十分熟练程度。他天资聪慧,对梵文尚能翻译。先后在诺地学法六年,又在牛隆求学三年,收徒众多,向弟子主要传授噶当派教授,故开噶当“教授派”,人称“皮裙大师”。 洛普寺原属噶当派,后改信格鲁派。寺中著或的-为森巴钦布,清代属代大呼毕勒罕,地位颇高。第六世0在《仓央嘉措传》中提到过森巴钦布、杰赛仁布齐等人;清雍正时“四噶伦事件”(指清雍正五年以噶伦阿尔布为首发动的战乱,亦称“卫藏战争”。1727年,噶伦阿尔布巴、噶伦隆布鼐、噶伦扎尔鼐等3人挑起内讧,戕首席噶伦康济鼐。颇罗鼐奏报清廷,并率后藏及阿里藏兵进讨,次年在三大寺僧人的帮助下擒获并囚禁阿尔巴等人,乎息了内乱。中洛普寺-森巴钦布、扎巴坚赞曾以兵丁马匹支持过颇罗鼐,因而森巴钦布达拉宫的尊重。 洛普寺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时为选森巴钦布的转世,曾引起了一场战争。因为过去-转世灵童系由吹忠(宣谕神巫)指认,致“族属姻娅递相传袭”弊端很大。当时就出现了3个灵童,而吹忠指定多仁班智达之侄、噶伦丹津班珠尔之子为森巴呼图克图之呼毕勒罕,引起沙玛尔巴等人不服,遂勾结廓尔喀入侵西藏。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了杜绝吹忠妄指之弊,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1804年(清嘉庆九年)为确定第九世0转世,班禅等众诺门罕联名上奏免予掣签,这时森巴呼图克图之名又出现在奏折之中,而且名列在几大摄政-之后,可见他的地位之高。因而洛普寺也就出名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扎叶巴寺 | 扎叶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松赞干布、帕当巴桑杰等人曾在此闭关静修。 景点介绍 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 与四周山体表面只有浅浅一层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叶巴充满了自然之灵气。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绿,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烂漫,百鸟齐鸣。扎叶巴神殿就掩映在山崖之中,别是一幅景色。现存山洞十数个,其中松赞干布修法洞兴建最早,位于半山峭壁上,原洞内有佛龛、古老壁画及松赞干布的塑像,现佛像已毁。洞的周围修建寺庙,后经多次维修扩建,形成有名的大寺。 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倡兴佛教,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弘扬佛法,大师曾来此地-,至今密法洞犹存。距莲花生大师修法洞不远处,原有一间钟房,内悬铜钟一口,钟铭两圈,回环,从文字形体笔势来看,应为吐蕃时期文物。今钟已下落不明。11世纪,古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里著书立说和讲经,此处有他的故居和修法洞。 地址:拉萨市达孜县扎叶巴沟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9: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