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三穗县

三穗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穗台烈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科普示范基地,通过两年的项目建设,以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科普教育网络互动平台等为工作重点,着力将三穗颇洞农业园区打造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熟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做大做强三穗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步伐起到较好地积极作用。

文武笔

  文武笔

洞蟒

  洞蟒  洞蟒——飞瀑帘洞藏灵蟒。洞蟒位于三穗县雪洞镇2公里处,一条清清溪流沿着一道蜿蜒的山间公路直至洞蟒山前。洞蟒在民国22年修建过一座庙宇,因洞中常有蟒蛇出没,故称之为洞蟒庙,曾经香火很旺,后来被损坏了。  洞蟒的景色奇观是三穗县众多的旅游风景之一,这里一路山雀啼鸣,霞烟映彩,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中国山水画卷,这精巧的构图,精妙的着色渲染效果是任何名家高手也画不出来的,大自然的杰作自然天成。绿绿的青山里,藏着一瀑垂帘,这块瀑布高约三十米,从山崖上跌落而下,在崖边形成了水帘瀑布。哗哗飞泻,延着山溪向前蜿蜒流去。古人诗云“推开秀浪欲破天,日照洞蟒过千年。绿水穿石飞细浪,青山吐雾绕林泉。云中隐雁啼梦里,寨外幽猿去日边,隐隐黄鹂关不住,一条白练挂苍天。洞蟒的奇绝景观是千万萤火虫相聚于此,在瀑布周围,七八月份的夜晚,两边的石壁上,树丛中,石隙间,有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闪烁着亮光,如繁星点点,时而追逐,进而栖息,群起而飞,如流动的银河。在瀑布的右山边,青翠的竹林里有一条之字形的路时隐时现,一直绕上风雨桥。山脚下,一户人家,一楼一底,全木结构,很有侗乡特色。在丛林山崖中穿行,到得山坳崖巅的风雨桥,你的视野会豁然开朗。这桥边的残破庙宇和桥的古远生灵便是发思古之幽情。一路风景有猴子洞里的石棺材、五龙溪,石棺材上长有莲花,高三丈,长二十米,山石青色,石块奇形怪异,如禽如兽,仰天长啸,看了使人拍手称绝。五龙溪位于洞蟒、风雨桥前,这里小溪铺成的原野,有农田和山林,浓绿和嫩绿相间,格局异常和谐。苍翠欲滴,五条清清溪流凭栏交汇,像似一张色彩绚丽的五根琴弦,镶嵌在绿色的原野上。大地的动脉拨弄了琴弦,使每条小溪都弹奏出十分美妙的乐章。加之林风天籁,山鸣谷应,如象整个山林原野都在唱歌,这里的奇绝景观定能让你怦然心动。  雪洞镇距离三穗县城25公里,交通便利,各种车辆均可以开到洞蟒山下。是旅游闲休的好地方。

寨头

  寨头  寨头——苗家千户醉笙歌。寨头,原名千家苗寨,位于三穗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0公里,是千里苗疆之门户。是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清军浴血奋战的疆场。来这里看千家苗寨,赏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观芦笙歌舞,听娇女弹奏,感受少女之情怀,往昔的千家吊脚走楼如今是看不见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憧憧的新楼华宇,整齐雅致,格外亮丽的依然是千户苗寨,美丽动人的苗族姑娘随处可见,寨中的笙歌以及山上传来的木叶声,声声入耳,准能让你陶醉在苗寨之中。“二月二”禳桥笙歌的民族风情节日更是让你心醉神驰,这里的民族风情,栏路牛角美酒,翩翩的舞蹈及美丽的民族服饰准能让你神思遐飞。  别具一格的“二月二”禳桥节日,是由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到初五、初六结束。芦笙场上,美丽的苗族姑娘和英俊的小伙子在中间吹笙起舞,着身的盛装转动优美的姿式,前来观看的人山人海,形成了一片芦笙海洋。吹着旋律的曲子,随着曲调,带着笑容,忽而左,忽而右,姑娘们顶头上的银饰吊牌和胸前的那块银牌压领,在阳光下和歌声中耀眼夺目。来自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游客为之兴叹,为之咏歌。  每年的游客达10000人以上。因为这是居住在320国道线上,而且是三穗通往凯里州府的大门,来回的车子川流不息,路过的旅客们,遇上这种精彩的场景都要一饱眼福。对歌场上,人山人海,歌声优扬,随地都可以看青年的男女对歌,有时轻轻对唱,有时切切私语,这是当地的喜结良缘,成为终身的伴侣。  斗牛场上,凶猛的大水牛在激烈的战斗着,时而追赶,时而撞击,时而旋转,让人赞不绝口。每年都热闹非凡。来这里,你可以看到你没有看见过的苗族姑娘,芦笙歌舞,热闹的斗牛场面和男女对歌,来这里饮你没有饮过的栏路牛角美酒,吃你没有吃过的苗族姊妹饭,听你没有听过的民族山歌。这一道风景旅游线会为你的生活增添了快感。这里交通便利,在320国道线上,各种车子均可以开到山寨前。

大山沟

  大山沟  大山沟——云天湖影听莺啼。大山沟距离三穗县城14公里左右,西北方向的云天湖影深处,一条波光粼粼的清水湖泊弯弯曲曲地向下延伸,滋润着两岸宽阔的沃野和这黔东的三穗小城。因湖静而清澈能见天空和云霞而得名。山壑烟霞,长堤卧波,湖面泛轻纱,月映烟寒,碧蓝如茵。明月当空时,所感受到的就是一溪弯月和缕缕清风的舒畅惬意极灵性的快感,这里是寻幽揽胜、避署休闲的好地方,也给三穗的旅游增添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寒冬一过,湖影犹如一位报春的使者,两岸杜鹃花火红地开着,青松夹翠,艳桃灼灼,湖波更是幽静,映照倩影,两岸娇莺幽啼,湖面金波闪闪,无限柔情。最令人动心的是,莫过于晨曦初露,月落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垂柳舒卷飘忽,闲来垂钩湖岸,看那湖光山色,勾魂0。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淅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有时湖水又像黑得发亮的丝绒,在宁静的夜里泛着幽光。湖水是凝然不同的,如同一缸浓浓的美酒。湖面依沟延伸,群山起伏,湖岸边一条幽曲小径顺着湖水直至山壑的最深处,为游客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群峰倾心畅游的风景线。走在小径上,湖岸边,胜景就如画卷展开,牧笛晚归,烟蔓红花,真是万种风情,任人领略。看远峰重嶂叠翠,苍松花红,垂杨带露雨,烟波摇漾,锁澜湖水丛林,远望去,近实远虚,山峰入云巍然入目,游后留连往返。小车和摩托车开到堤坝前。

永灵山

  永灵山  永灵山——兴乘浮云听禅钟。永灵山位于三穗县城东北一公里处,原名北岩。山顶大雾无痕,白云绕顶,风嚯嚯如梵声而得此名。相传有一年大旱,田坝龟裂,秧苗枯萎。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羊登山求雨,当日天降大雨,人们都觉得十分灵验,就改名为“雨灵山”。因雨和永谐音,故“永灵山”。山顶有一佛殿叫“甘霖寺”,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山岭盘旋曲折,峭壁耸峙,俯瞰足下,是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那弯弯曲曲的幽曲小径,就象是仙女的彩带飘落在山坡上,只要是你致生此地,却有自于一个空灵虚幻的境界。新修的殿宇造型生动,古朴清雅,别具一格。  古人有诗云“翠嶂重叠石嶙峋,僧竂禅院诵佛经。香风飘逸梵铃响,浑如灵山拜世尊。”近代诗人周伯庸游永灵山也有诗云:叠翠灵岩万仞楼,苍茫烟树雨初收。是谁描出天然画,赛过丹青第一流。站立永灵山山顶可以观看三穗县城全景风貌,观看南来北往的车辆穿梭不停,百里群峰尽收眼底。  永灵山不远处的新寨沟观音阁,距320国道仅120米,小车、汽车、摩托车都可以开到山脚下。观音阁是一座古老而又重修的庙宇,是一座休闲的山庄,依山而建,掩映在碧翠的青山绿水和繁花之间,有古人联云:“逶迤八弓隐身一处好胜地,平畴三穗天就千奇避署庄。”  观音阁从环境保护,绿化美容,水电齐全,休闲餐饮,桌椅用具,设施齐全。庙宇紧贴崖壁,由上而下,共有七层,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多钢混结构。0高叠,回廊栏幽,第一层是供财神兼休闲;第二为餐厅;第三层有清泉井;第四层为观音阁,殿后有观音洞;第五层是大殿,供奉神灵、弥勒;第六层是笑岩对峙,飞来石佛;顶层是观景台。登高远眺,整个新寨沟山村及田园风光尽在眼底,2000米长的高速公路大桥横空飞架,给观音阁增添了一道巧工神来的景观,游客在亭阁里喝茶对奕,下棋悠闲。这里的古木成荫,藤萝缠绕,如果你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本地工作劳顿的人,不如来这里轻松轻松。山脚下,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汩汩而过,终年不息,河水清澈,只见水中的鱼儿来回穿梭,给人清心悦目之感。坐出租车3元即到山脚下。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红军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亭  红军亭——亭楼品酒忆长征。红军亭位于三穗县良上乡,距离三穗县城30公里。这里有一柿子树叫做红军树。那是1934年9月26日红军团任弼时、肖克、-的部队长征在剑河县与敌人激战一天,27日转到三穗县良上宿营,过巴治、岑松、施秉到龙里,绕贵阳过思南上遵义。在这里停了十多个小时,几个战士又累又饿,见树上结有鲜红的柿子,就摘下来送给伤员吃,却被军团长严厉的批评,当时军团长就写一标语贴在这树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乡亲们就把它叫做红军树。红军走了,却给这里留下了很感人的故事。红军亭于2002年修建,离红军树1里左右。建筑面积约一亩地,亭高1.2米,亭底宽5.4米,亭子的顶端一颗闪闪的红色五角星跃然眼目,亭上的碑文记载着红军长征过良上的艰辛历程,刻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红军纪念碑是红这精神的象征,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来这里走一段长征路,感受红军精神,来这里听老人、小孩讲叙红军的故事,深切地体会红军与乡亲们的热切亲情,来这里看良上依山傍水的苗家村寨,领略古朴、整齐的吊脚走楼以及苗家姑娘的万种风情;来这里饮飘香逸醉的米酒,享受醉之翁那飘飘欲仙的神来之感觉,来这里吃旱谷米饭,让旱米的纯香味润泽你的神奇想象。只要是你来到良上,你就要带着醇醇的米酒和香米回到你的家乡,这里留住美好的回忆。还有被称之为黔东南第二高峰的老山坡,海泼一千多米,为“三穗西藏”。山脚下,炊烟袅袅,一户户人家,恬静安祥。好象是上天有意让人们回味当年的峥嵘岁月,那些如丝的细雨,那些朦胧中的树林,村庄,都象是遥远的回忆。一条小河从云层里哗哗流来,从这里的村寨和山脚绕过,滋润着这两边的苗寨,几百户人家。河坝边是小学、政府还有一个古老而幽静的乡场。这一条旅游风景线是长征的足迹,别具一翻情趣。

贵洞

  贵洞  贵洞——万亩竹海隐洞天。贵洞在县城东6公里的万亩竹廊风景区。溶洞群就掩映在群山之中。此洞全长约4公里左右,宽在5——50米之间。以流泉、竹韵、洞内奇景千姿百态,清清流泉直至洞内而名传千年。悬崖峭壁,断岩对峙,洞门口平坦宽敞,昴首翘望,就仿佛是一个倒挂的大雄狮头。古人有诗云:“巍峨绝壁腾紫烟,狞狞怪兽倒头悬。山间流水洗竹韵,一梦依稀入洞天”。洞内有大厅、小厅、平台、云梯,“千丘田、万块土”。传说在远古时代,仙人在此居住过。这里沟谷渊深,一条清清流泉从洞中哗哗流去,深潭幽暗,怪石嶙峋,只要是你来到此处定会感觉到格外的神奇。此洞石笋林立,石幔飘逸,像少女的裸体,又像少女玉体轻裹着的薄衫。  洞外,那无数座密林竹岭,在朝旭初来,夕阳斜照之时,显出朦朦胧胧的淡影,似像一幅水墨画儿似的,充满了诗意。远处,青山翠竹像绿色的波浪,绵延不绝。随着洞外曲折的山路和蜿蜒的河流一直往上走,两边是翠竹弥漫,小小的村寨安静地坐落在绿绿的竹海之中,你一路走来,听百鸟啼鸣,到石万沟直上高坡最顶巅,春天一路桃花盛开,火红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杜山之巅,万亩竹尽收眼底,观山鹰高空盘旋,看牧童晚归,赏农家袅袅饮烟,看原生态的手工造纸,这一条风景线的美丽神奇,来到这里你就象来到一个远古时代。每年游客达3000多人。

圭务

  圭务  圭务——朝暮霞辉映浣溪。圭务距离县城60公里左右,与天柱坪地紧紧相连。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朝霞升起,日落之时霞光照映湖波,山青峦,水澈澈。  一条乡间公路环绕万重云峰一直往上伸延盘旋,周围是优美逶迤的山岭,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一动不动地沉睡千百万年,放眼望群峰之巅,云雾缭绕,正在吞噬着山脚一个个自然湖泊,这里苍翠群山重重叠叠,实像大海的波涛一起一伏,是那么的缥缈而幽静,给人的是一种爽心悦目之感。早上站在浣溪湖泊之顶看日出。早上9点多钟一轮火红的圆球冉冉升起,阳光是那么的柔和,湖泊淹映的倒影一闪一闪的,格外的生动迷人。下午,整个山是那么的静。在浣溪湖岸的另一个方向看日落,日薄西山,残阳如血,落日的余辉似一道红霞,夕阳照着空蒙的山,那一轮落日是那样圆,那样大,就象鲜红的珊瑚球一样,把整个山峦、湖泊笼罩在一脉淡淡的红光中,前面像有一种细细的丝带柔和地、轻轻俏俏地撒落下来,把西天染成了红色,仿佛是一颗跳动的心,正在同黑暗作顽强的斗争。那高高低低的树与蜿蜒的溪流和乡间小桥,以及溪岸边的农舍,对映成一幅高山水长的农家生动画面。各种各样的山鸟啼鸣,使你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古人路过此地曾诗云“彩云仙处几人家,古柏苍松驻晚霞。一轮夕阳染如血,欣观日落漫升华。”这一条风景线蔓延3公里,与众不同,你来到这里日出日落的万般景象尽收眼底。交通情况:各种车辆均可以到堤坝前。

圣德山

  圣德山——皇阁幽室览毓峰。圣德山是一座佛教圣地,位于三穗县桐林镇,与天柱、剑河、湖南新晃交界。该山一峰独秀,1176米的高山直插云峰。明朝洪武元年(1730年),云游高僧道乾和尚见此山气势磅礴,龙脉走旺,乃建乾元寺,日月居诸,星移斗转,兴衰更迭,古代的辉煌虽不可见,在民国二十年又复修重建的玉皇阁宝鼎至今尚存完好,为砖石结构,阁高6.6米,内供大佛多尊,寺院壁墙上刻有文人墨客的诗、词、对联可供观赏。厅堂有一联云:“天赐圣德鸾鸣和盛世,地联黔湖龙腾过中天。”古人诗曰:“唯有天在上,并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活画出此山的雄伟气势。这里历来香火盛旺,数百年不衰。  来圣德山饮长寿水——即清福水,此水清甜沁肺,常饮此水常年不老,井旁有石刻对联云:“圣水何须耿躬拜,德山原系道乾开。”四条古花石阶沿着不同的道路延向上山,蜿蜒曲折,一直通到玉皇阁宝鼎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总长一万多米,这都是从很远的河滩里选来的鹅卵石铺成。东门进宝殿两米处有一洞,叫做犀牛洞。传说此洞直通鹿洞河观音塘。登上山顶,如临天际,看一峰毓秀,名胜风华万年,云锁高峰,看流水东去,万壑长岭只底眼帘,灿霞飞彩,群山绵绵,俯首脚下,山岚雾霭,袅袅浮来,有飘飘欲仙之感。有古人诗云:“德山名胜起千秋,云锁高峰水四流。万垒重叠皆仰拜,千峰并峙应底头。举目东北三千里,放眼西南八百州。好景一时观不尽,有缘明岁再来游。”  这里每年游客达10000人之多,气候暖和,交通方便。      桐林镇  桐林镇位于三穗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北与雪洞镇和天柱县阳寨、湖南新晃相邻,东和款场乡接壤,南与剑河县南明镇相邻,西接瓦寨镇,310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辖20个行政村,166个村民组,4535户,18617人,是一个以侗族为主体,汉、苗、土等多民族聚居的典型山区农业乡镇。 桐林镇国土面积133.5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8%,耕地面积11212亩,其……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施秉云台山

施秉云台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区13公里。云台山风景区是(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2008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公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支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谰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被诗人赞为“山中俊鸟”。  山中流泉淙淙,均从喀斯特地貌的石缝间喷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顺着奇山怪石间自由流淌,或为池潭,或为飞瀑,或为溪涧,水声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动人,游人到此,依树听泉,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惬意。夏季雨盛,溪涧水涨,你又会感受到“飞湍瀑流争喧逐,旋崖转石万壑雷”的豪情。难怪历代僧侣能抛却凡心,戒除七情六欲,耐得寂寞,与世隔绝修行一生,却原来这云台山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身临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无穷乐趣。到了云台山主峰,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绝壁之上,极目远眺,天宽地阔,近看,奇崖异石昂然列,争奇斗艳;远眺,云蒸霞蔚,千山万壑沉于足下,万顷碧绿,随山起伏,山风吹过,有如朵朵绿云飘飘欲仙,忽发奇想:或许真的有神仙存在于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台山之所以迷人,贵在“云”上。夏季的早晨,登上云台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观。那云雾飘忽苍茫,忽快忽慢,忽浓忽淡,忽聚忽散,使云台山的奇山异石、巨木古藤时隐时现,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显相,耐人寻味,朝阳出处,云蒸霞蔚,瞬息万变,仿佛海市蜃楼,远眺群山,有如一幅变幻不定的魔画。  云台山风景如画,美景是数不胜数,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这张云台山留念的景色。  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县域内地貌中,蕴含着一颗独具地域特色的瑰宝,即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处于黔中山地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为黔中中山区,是一个深受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其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氵舞)阳河中游地区,主要包括完整的杉木河水系和瓦桥河水系,同时汇入(氵舞)阳河,构成喀斯特发育的区域侵蚀-溶蚀基准面。其最醒目的景观主体是锥状峰丛峡谷,及锥状峰丛顶部的塔状峰林喀斯特。锥状喀斯特是由两坡对称、平均45°、相对高度十余米到百余米的锥状石峰组成;塔状喀斯特由坡度为接近90°,相对高度50至100米左右的石峰组成;峡谷主要是两坡近垂直陡立的箱型谷及V型谷组成。施秉-杉木河景区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以山、水、云、雾、林为基本元素,勾勒出一幅幅山青翠妩媚、峰笔直陡峭、峦层层叠叠、水清澄透明、云一尘不染、雾缥缈虚无、林幽静深遽的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新的画卷,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使综合美、原始美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  在该地貌区域内,杉木河、瓦桥河的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集齐“秀、幽、奇”的自然本色;云台山景区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其和而不融的倔强;黑冲景区则在万壑千山之中,呈现出云海、日出等天象景观。其地域内的众多景观,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喀斯特常见的奇峰、岩洞、巨石、天生桥、塔状群峰、裂谷、窄脊、石柱等在这里充分发育,崖如斧削,峰似剑立,姿态万千,造型奇特生动。如云台山的主峰团仓岩突起于群山之间,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杉木峰因水成景,形态婀娜多姿、轮廓清晰和谐。还有笔架山、扇屏岩、老虎背、滴水岩、大络迦、小络迦、万丈岩、妹娘峰等。白云岩体经风雨千百万年的侵蚀,或直立千尺棱角分明,或层峦叠嶂延绵百里,能给人的视觉乃至灵魂造成强烈的冲击。施秉云台山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河流、岩岸、洞穴和农田村寨等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独特性、原始性两大特征。在植物的分区上,根据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提出的分区系统,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北方亚区东亚地区;根据中国植被委员会的中国植物区划,施秉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该地貌区域内物种资源极其丰富,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8个森林植被型组、61个群系,分布有高等植物1351种,其中苔藓植物50科285种,蕨类植物25科127种,裸子植物7科22种,被子植物131科917种。根据动物适应白云岩喀斯特环境的特点,该区域内的动物群落大致分为溪河动物群、河谷芦竹与河滩灌丛动物群、森林动物群、竹林动物群、岩岸动物群、灌丛灌草丛动物群、农田村寨动物群和洞穴动物群等群落类型。其中,脊椎动物计298种,包括鱼类17科(含亚科)49种、两栖类6科14种、爬行类10科30种、鸟类41科(包括亚科)160种、哺乳类19科45种。此外,提名地还分布有200多种蓝藻及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在高等植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8种,在脊椎动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242种,其中有相当部分已分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云台山管理站  开放时间:  7:30-16:30  贵州云台山成人票 60元施秉县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是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地。肇兴民族风情浓郁,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是海内外游客体验侗族风情的绝佳胜地。

黎平侗乡风景区

黎平侗乡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平侗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景区中心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467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271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81公里,距广西桂林风景名胜区320公里,距舞阳河风景名胜区242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窗口和主要景区。景区总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含“四区两点一群”,即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岩洞——口江、八舟河——天生桥四个景区、尚重、洪州两个独立景点和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景区内侗族建筑群古朴完整、侗族文化悠久迷人、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岩溶天桥举世无双、红色旅游文化经典、风光绚丽多姿、气候舒适宜人,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鼓楼、花桥和侗族民居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侗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进行观光游览和文化教育活动的胜地。  地坪至肇兴景区距县城67公里,地坪景点距321国道高安公里,黎平至高安二级油路穿过景区。该景区包括肇兴侗寨、地坪风雨桥、纪堂芦笙节、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厦格泥人节、己流银饰等9个景点。其中肇兴侗寨以错落有致的5座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和鳞比节次的侗族民居构成的建筑群名列基尼斯世界纪录,在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目前肇兴侗寨各项旅游接待设施较为完善,每天晚上5座鼓楼轮流进行精彩的侗族歌舞表演。地坪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54.6米,宽4.5米,桥上三座桥楼,壁板绘有民族风情、耕织及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它不仅可便利行人通过,而且还可供行人休息、避雨、会友和观赏江面风景,衬托村寨,是一种多功能的侗族建筑,2004年7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摧毁,经侗族人民在洪流中冒死抢救出80%的构件,目前正在重修。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是中国和挪威王国共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该景区民族民间节日较多,春节、五一、十一等均有大型侗族节日活动。  天生桥—八舟河景区距县城5公里,包括天生桥、八舟河、石龙山森林、少寨田园风光、少寨红军桥、鸬鹚架等19个景点。天生桥、溶洞、崖壁等喀斯特地貌是该景区一绝,清新秀丽的自然山水与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交相掩映,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黎平天生桥是目前发现的举世无双的天然石拱桥,该桥巧夺天功,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桥宽118米,跨度103.71米,拱腹距水面33.4米,名列基尼斯世界之最。石龙山位于黎平县城西北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山中植物繁茂,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已发现伯乐树、香果树、伞花树、仁木、香木莲、闵楠等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中长着数量繁多的奇花异草和名贵中草药材,是天然的珍稀植物园。景区三面环水,有大小溪流26条,高低瀑布36处,山脚是如诗如画的十里库区,让人醉不思归。  茅贡—坝寨景区距县城1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包括地扪千三欢聚节、高进戏楼、腊洞吴文彩墓、定八侗族服饰、登岑构皮造纸等5个景点。该景区是侗戏的发源地,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以侗族戏曲与侗族民居为观赏特色。地扪侗寨距离茅贡乡所在地4公里,是黎平侗乡仅次于肇兴侗寨,侗族风情文化保存古老而完整的代表性侗寨,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花桥3座,鼓楼2座,戏台3座。  地扪侗族风情浓郁,主要节日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的千三欢聚节,节日的主要内容有5项:合歌祭祖、踩堂唱歌、演唱侗戏、聚会叙情、斗牛取乐。登岑侗寨距离地扪1公里,有传承至今已500多年用树皮造纸的技术,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禾仓群,有中日友谊鼓楼。腊洞侗寨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吴文彩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坝寨乡青寨至茅贡乡高近,公路沿线十里十余个村寨全部是侗族,保存完整的鼓楼、花桥、寨门、民居、禾仓、水井、鱼塘、石板路、田园、古树等无不体现了侗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喻为“侗族风情长廊”。  岩洞—口江景区位于黎平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包括岩洞侗族大歌、黄岗“抬官人”节、述洞独柱鼓楼、四寨摔跤节、银朝侗族服饰等5个景点。该景区以侗族大歌与民族节庆为观赏特色。侗族大歌自1986年几位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上唱响巴黎以来,已走出侗族社区,唱响中国,走向世界,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多项演唱赛事上屡获殊荣,被誉为“清泉般闪亮的音乐”。岩洞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的“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在侗寨里,经常是大家围座在鼓楼边,老是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儿学歌,歌声如蝉鸟鸣叫、溪水奔流,自然和谐。独柱鼓楼位于黎平县岩洞乡述洞村,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该楼只有一根“楼心柱”直贯顶端,承受整座鼓楼的主要压力,是侗族社区仅有的一座独柱鼓楼,也是鼓楼的雏形,名列吉尼斯世界记录。  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包括黎平会议旧址、翘街古建筑群2个景点。以革命遗址与历史古建筑为观赏特色。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系列的首次会议,她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被称为遵义会议的前奏,黎平会议旧址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独立景点有尚重盖定独立景点和洪州平架独立景点。  黎平侗乡犹如披着神秘面纱的羞涩少女,千百年来而不为世人所知晓。随着面纱的渐渐拂去,黎平侗乡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黎平侗乡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自驾车游客的天堂。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杉木河漂流

杉木河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开放时间08:00—15:30  杉木河景区位于施秉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以漂流、避暑度假、探险、科考为主,旅游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久别重逢、通天门、双石并立、刀背石、高滩、犀牛饮水、无路塘、雷公滩、坛子口等。景区河床两岸山峦重叠,奇峰错列,峭壁危岩比比皆是,古藤巨蔓坚忍曲折地络于绝崖,青松苍郁枝虬刚毅地挺拔于白云端。深壑空谷,朝暮云雾吞吐,峪口崖壁,古木交柯翠竹掩映。其间巧石星落棋步,竟相崛起,苍岩腹封,溪流鸣佩。或有飞涧从崖峰注入石上,曲折回绕飞流下泻,泉水纷云如冰绢玉屑飘筠空中,随风散落。  杉木河水深足膝,晶莹碧透,河床多为洁净细沙卵石铺地,流水在洁净的河床上不急不滞,弯直曲伸宛然自若;遇缓坡浅滩处波光粼粼,过山弯崖根处,河水则一平如镜,倒映群峰叠翠。整个环境云飘山际,鱼翔浅底,鹭宿沙洲,奇花异草,鸟涧山谷,蝉鸣林梢,幽而不险,郁而不闭。倘若漫游其间,可观赏到山中的原始森林、奇芳异草、珍禽怪兽以及河里名贵的鳜鱼、油鱼、团鱼、娃娃鱼等动植物。露营时,在深邃神秘的峡谷里搭建帐篷,燃起篝火,相伴以水唱蛙鸣,共邀清风明月,一享大自然宽厚、质朴、醇美的感受。目前,杉木河景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漂流、峡谷涉水、休闲度假游等;杉木河漂流刺激有趣,有惊无险,老少皆宜;杉木河被中外游客誉称为“矿泉河”。杉木河景区通过了国家质量ISO9001\ISO14001评定,被评为“贵州十家旅游魅力胜地”。荣获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      所谓游山玩水,莫过于漂流,而漂流则首推杉木河。杉木河流程最长,全长44公里,流程内天然落差总计达640米。最富于变化,也最安全。在杉木河漂流,有如观赏一幅山水长卷,有如吟听一首起伏跌荡、抑扬顿挫的美妙乐曲,素有中国第一漂之美称。杉木河景区是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分为蛇冲、黄土内、紫荆关、蒋家田四大片区,面积96平方公里,规划景点19处。杉木河河水对人体有天然疗效,被誉为“神水矿泉河”而名震天下。景区以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为主体,具有“雄、秀、奇”自然特色。步入景区,但见山羡山俏丽,水恋山环淌,整个景区幽而不闭,深而不险,河床白砂铺垫,沙丘一尘不染;水中敖蟹结队,鱼暇自由敖游;两岸悬壁藤蔓,古树临空舒展,千年古峡一派生机盎然。  杉木河自助漂流回归自然,妙趣横生有警无险,是贵州东线兴起绿色生态旅游的热点和精神。她是人与自然情深和谐一脉相依的绝世精典。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迷恋,杉木河漂流将体现更加珍贵的生态休闲价值。  

万达旅游小镇

万达旅游小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达旅游小镇地处贵州省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22栋单体,小镇全长1.5公里。  由于出色的设计,丹寨万达小镇项目夺得第54届美国PCBC(太平洋国际建筑协会)金块奖(Gold Nuggst Awards)“最佳国际商业项目类大奖”。  近几年,各地兴起建设旅游小镇的风潮,许多地方打着旅游的旗号,实则是房地产化,丹寨万达小镇的建设,算的上是业界良心,实现了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  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涵盖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千亩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题广场、鸟笼邮局、精品客栈、街坊、酒坊、米店、会馆和酒吧、影院等众多文化旅游功能。丹寨万达小镇是万达集团在贵州的首秀,旨在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  丹寨万达小镇还将丹寨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引入小镇,包括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到源远流长的非遗、民族文化与原汁原味的匠心精神。  

三穗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八弓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台烈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瓦寨镇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桐林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圣德山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雪洞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长吉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良上镇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滚马乡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款场乡 杨至诚 (1903~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至成 (1903~1967) 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后勤之父” 杨明伟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 三穗颇洞农业体验园区 文武笔 洞蟒 寨头 大山沟 永灵山 杨至诚上将纪念馆 红军亭 贵洞 圭务 圣德山

三穗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