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施秉县 >> 白垛乡

白垛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施秉云台山

施秉云台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区13公里。云台山风景区是(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2008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公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支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谰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被诗人赞为“山中俊鸟”。  山中流泉淙淙,均从喀斯特地貌的石缝间喷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顺着奇山怪石间自由流淌,或为池潭,或为飞瀑,或为溪涧,水声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动人,游人到此,依树听泉,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惬意。夏季雨盛,溪涧水涨,你又会感受到“飞湍瀑流争喧逐,旋崖转石万壑雷”的豪情。难怪历代僧侣能抛却凡心,戒除七情六欲,耐得寂寞,与世隔绝修行一生,却原来这云台山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身临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无穷乐趣。到了云台山主峰,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绝壁之上,极目远眺,天宽地阔,近看,奇崖异石昂然列,争奇斗艳;远眺,云蒸霞蔚,千山万壑沉于足下,万顷碧绿,随山起伏,山风吹过,有如朵朵绿云飘飘欲仙,忽发奇想:或许真的有神仙存在于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台山之所以迷人,贵在“云”上。夏季的早晨,登上云台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观。那云雾飘忽苍茫,忽快忽慢,忽浓忽淡,忽聚忽散,使云台山的奇山异石、巨木古藤时隐时现,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显相,耐人寻味,朝阳出处,云蒸霞蔚,瞬息万变,仿佛海市蜃楼,远眺群山,有如一幅变幻不定的魔画。  云台山风景如画,美景是数不胜数,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这张云台山留念的景色。  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县域内地貌中,蕴含着一颗独具地域特色的瑰宝,即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处于黔中山地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为黔中中山区,是一个深受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其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氵舞)阳河中游地区,主要包括完整的杉木河水系和瓦桥河水系,同时汇入(氵舞)阳河,构成喀斯特发育的区域侵蚀-溶蚀基准面。其最醒目的景观主体是锥状峰丛峡谷,及锥状峰丛顶部的塔状峰林喀斯特。锥状喀斯特是由两坡对称、平均45°、相对高度十余米到百余米的锥状石峰组成;塔状喀斯特由坡度为接近90°,相对高度50至100米左右的石峰组成;峡谷主要是两坡近垂直陡立的箱型谷及V型谷组成。施秉-杉木河景区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以山、水、云、雾、林为基本元素,勾勒出一幅幅山青翠妩媚、峰笔直陡峭、峦层层叠叠、水清澄透明、云一尘不染、雾缥缈虚无、林幽静深遽的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新的画卷,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使综合美、原始美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  在该地貌区域内,杉木河、瓦桥河的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集齐“秀、幽、奇”的自然本色;云台山景区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其和而不融的倔强;黑冲景区则在万壑千山之中,呈现出云海、日出等天象景观。其地域内的众多景观,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喀斯特常见的奇峰、岩洞、巨石、天生桥、塔状群峰、裂谷、窄脊、石柱等在这里充分发育,崖如斧削,峰似剑立,姿态万千,造型奇特生动。如云台山的主峰团仓岩突起于群山之间,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杉木峰因水成景,形态婀娜多姿、轮廓清晰和谐。还有笔架山、扇屏岩、老虎背、滴水岩、大络迦、小络迦、万丈岩、妹娘峰等。白云岩体经风雨千百万年的侵蚀,或直立千尺棱角分明,或层峦叠嶂延绵百里,能给人的视觉乃至灵魂造成强烈的冲击。施秉云台山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河流、岩岸、洞穴和农田村寨等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独特性、原始性两大特征。在植物的分区上,根据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提出的分区系统,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北方亚区东亚地区;根据中国植被委员会的中国植物区划,施秉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该地貌区域内物种资源极其丰富,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8个森林植被型组、61个群系,分布有高等植物1351种,其中苔藓植物50科285种,蕨类植物25科127种,裸子植物7科22种,被子植物131科917种。根据动物适应白云岩喀斯特环境的特点,该区域内的动物群落大致分为溪河动物群、河谷芦竹与河滩灌丛动物群、森林动物群、竹林动物群、岩岸动物群、灌丛灌草丛动物群、农田村寨动物群和洞穴动物群等群落类型。其中,脊椎动物计298种,包括鱼类17科(含亚科)49种、两栖类6科14种、爬行类10科30种、鸟类41科(包括亚科)160种、哺乳类19科45种。此外,提名地还分布有200多种蓝藻及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在高等植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8种,在脊椎动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242种,其中有相当部分已分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云台山管理站  开放时间:  7:30-16:30  贵州云台山成人票 60元施秉县

杉木河漂流

杉木河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开放时间08:00—15:30  杉木河景区位于施秉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以漂流、避暑度假、探险、科考为主,旅游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久别重逢、通天门、双石并立、刀背石、高滩、犀牛饮水、无路塘、雷公滩、坛子口等。景区河床两岸山峦重叠,奇峰错列,峭壁危岩比比皆是,古藤巨蔓坚忍曲折地络于绝崖,青松苍郁枝虬刚毅地挺拔于白云端。深壑空谷,朝暮云雾吞吐,峪口崖壁,古木交柯翠竹掩映。其间巧石星落棋步,竟相崛起,苍岩腹封,溪流鸣佩。或有飞涧从崖峰注入石上,曲折回绕飞流下泻,泉水纷云如冰绢玉屑飘筠空中,随风散落。  杉木河水深足膝,晶莹碧透,河床多为洁净细沙卵石铺地,流水在洁净的河床上不急不滞,弯直曲伸宛然自若;遇缓坡浅滩处波光粼粼,过山弯崖根处,河水则一平如镜,倒映群峰叠翠。整个环境云飘山际,鱼翔浅底,鹭宿沙洲,奇花异草,鸟涧山谷,蝉鸣林梢,幽而不险,郁而不闭。倘若漫游其间,可观赏到山中的原始森林、奇芳异草、珍禽怪兽以及河里名贵的鳜鱼、油鱼、团鱼、娃娃鱼等动植物。露营时,在深邃神秘的峡谷里搭建帐篷,燃起篝火,相伴以水唱蛙鸣,共邀清风明月,一享大自然宽厚、质朴、醇美的感受。目前,杉木河景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漂流、峡谷涉水、休闲度假游等;杉木河漂流刺激有趣,有惊无险,老少皆宜;杉木河被中外游客誉称为“矿泉河”。杉木河景区通过了国家质量ISO9001ISO14001评定,被评为“贵州十家旅游魅力胜地”。荣获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      所谓游山玩水,莫过于漂流,而漂流则首推杉木河。杉木河流程最长,全长44公里,流程内天然落差总计达640米。最富于变化,也最安全。在杉木河漂流,有如观赏一幅山水长卷,有如吟听一首起伏跌荡、抑扬顿挫的美妙乐曲,素有中国第一漂之美称。杉木河景区是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分为蛇冲、黄土内、紫荆关、蒋家田四大片区,面积96平方公里,规划景点19处。杉木河河水对人体有天然疗效,被誉为“神水矿泉河”而名震天下。景区以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为主体,具有“雄、秀、奇”自然特色。步入景区,但见山羡山俏丽,水恋山环淌,整个景区幽而不闭,深而不险,河床白砂铺垫,沙丘一尘不染;水中敖蟹结队,鱼暇自由敖游;两岸悬壁藤蔓,古树临空舒展,千年古峡一派生机盎然。  杉木河自助漂流回归自然,妙趣横生有警无险,是贵州东线兴起绿色生态旅游的热点和精神。她是人与自然情深和谐一脉相依的绝世精典。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迷恋,杉木河漂流将体现更加珍贵的生态休闲价值。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以潕阳河为轴线,贯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施秉县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古镇黄平旧州,由小塘河、杉木河等支流而展开,规划总面积为625平方公里,有10个景区、246个景点,是国务院1988年审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的中心。  潕阳河分为上潕阳和下潕阳两段。上潕阳开发有头峡、无路峡、老洞峡、观音峡,长约50公里,以“太公钓鱼”石为标志;下潕阳包括施秉县境内的诸葛峡及镇远县境内的龙王峡、西峡和东峡,全长50公里,以“孔雀开屏”石为标志。两段河流特点各异,上潕阳看山,下潕阳看峡。上潕阳的双飞水、水上月宫、孀妇哭夫等景观惟妙惟肖。下潕阳的诸葛峡风景区,可见火烧赤壁、高碑湖等景点,有咆哮奔腾的急流险滩,有开阔宁静的湖泊水面。拥有一线天、龙王宫、孔雀峰、三叠水等景观的龙王峡,奇峰林立,水道曲折,沿岸的人面石、卧龙石、婆婆背背篓等,形态十分逼真。东峡一带的龙池、鱿鱼洞、犀牛塘、千层岩等处,滩多浪急,怪石林立。相见河两岸的迎宾鸽、三剑峰、闺门三秀、石猴出洞、唐僧师徒峰、雄师回首、金鸡叫天门等景观,栩栩如生,充满诗情画意。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门票  成人票:120元  儿童票:60元  其他优惠:暑期,对学生一般有优惠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8:00至17:00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交通  公交:舞阳河发源于瓮安,经黄平,施秉,镇远至湖南入沅江,可在贵阳体育馆长途汽车站乘到镇远(途经施秉)的客车(票价43元)。  自驾:向西沿河行9千米到上舞阳,向东25千米到上舞阳,云台山距县城13千米,杉木河距县城14千米,黑冲距县城20千米。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以潕阳河为轴线,贯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施秉县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古镇黄平旧州,由小塘河、杉木河等支流而展开,规划总面积为625平方公里,有10个景区、246个景点,是国务院1988年审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的中心。

太阳洞

  太阳洞,为风光秀丽的施秉县城西的景观之一,位于湘黔公路进入施秉县城的西门坡背后悬崖上。每当旭日东升,直射岩洞,故而得名。太阳洞寺庙建于清咸丰年间,后因土匪骚扰,僧人被杀,寺庙被焚。光绪年间重建寺庙一栋,灵宫殿一间,正殿塑观音、祖师佛像2尊。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六月初一为祖师会期。届时城镇附近,邻近乡村,数以千计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敬香祭洞,六月初一打清醮,念共经祈求丰收。  为点缀施秉旅游城的风貌,县城西街的有识之士郑汝清、邓成莲、陈能芝、何安英、杨胜珍、李小群、沈大娥、陈发彩、邱成毫、候志远、钱瑞德、钟应隆、罗昌期、张志兰、李藏润等邀众集资,重建太阳洞寺庙。在施秉住宿的游者,常茶余饭后,闲步漫行,通过西街,即可到通向《烈士陵园》的百梯石阶,靠左沿至物资局的公路直上,拐弯右行10米,一幅巾在悬崖上、形似壁画的建筑物---太阳沿寺主央,映在眼里。沿石阶而上到"望江亭"观景,形成玉带的舞阳水,穿过施秉大桥,注入诸葛洞;婉蜒曲折的汀黔公路直上望城坡,形如骏马奔驰把鞍山。再从骑上白鹤背上的"青云桥"进入"祥光普照"的山门进入塑有3尊佛像的正殿观赏旭日直射的太阳洞奇景。再到西门坡上看施秉县城山脉的奇形怪状。鸡公岩有咏诗一首:"雄鸡何时出蛋壳,猛扑闯至两岔河(舞阳河、杉木河);冠峰耸六形如斗,横身鼓翅势展飞;将王欲用牛刀宰,世间难寻巨锅蒸,千秋黑夜何时旦,人间无闻报晓声。"再观看西门坡9只鹅,3只在岸,6只在河的奇景。  

黑冲景区

  黑冲景区  黑冲景区,位于地壳运动的断层边缘。强烈的地表切割形成了峡谷、峰丛、窄巷、卡门、绝壁、冲坑、涤潭等壮丽奇景,构成了千山万壑的岩溶地貌。  冲即山谷,因山谷中植被丰茂,遮天蔽日,故名黑冲。黑冲不仅是观云海、望日出、赏山花、俯瞰万壑千山的好场所。其周围的重要景点有:轿顶山、大骆迦、小骆迦、大岩方、外营台以及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等;另有其它景点16处。面积约65平方公里。若观光游览,可按山属地域划分的轿顶山、罗汉冲、黑冲、蚂蝗冲四个风景区依次进行。这些景区范围相互毗邻,景观亦各有特色,有喀斯特风景、山岳风景、森林风景、竹林风景、观鸟风景、观猴风景、天象风景、云海风景、峡谷风景、低山风景、江河风景、观鱼风景、瀑布风景等达20多处。地形地貌多样,形成众多的天象景观,一年之内,一日之中,四时演替,朝明暮昏,云海霭霁,变幻莫测。  游赏黑冲风景路线:一是从底道岳——大骆迦——小骆迦——轿顶山——猫头鹰佬到黑冲山寨;二是从云台山——烧龙湾——苍耳岩——云台沟——天堂到黑冲山寨。到黑冲山寨后,步山间小路上至大屯上、外营台,可赏云海,观日出;西行经大庆、滚佬坡、冲凹、滴水岩、斗笠岩至无路塘。这里山林幽深,步步为景。尤其滴水岩,险峻挺拔,一面斜坡可登,三面摩崖似斧劈刀削,登峰俯瞰,不免毛骨悚然!就是这座滴水岩石,谁能相信,它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嘞!

施秉观音阁

施秉观音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阁,位于施秉县城西面的王家坡半山上,为旅游城的景点之一。原寺庙建于清康熙末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偏桥卫的上五旗杨玉珍望门守节,与其亲族杨天才聚众募捐,重建正殿一栋、厢房二间,塑观音佛像,杨玉珍住持修行,改名为"白衣庵",后更名为观音阁。1949年解放,僧尼离去。1953年改作偏桥小学,1960年寺庙被拆,庙址复耕。  按历史形成的会期,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会期,数以千计的远近游客前来进香、观看、游览。中外友人在旅游国家级风景区上舞阳、下舞阳、云台山和杉木河之后,住宿于施秉县城,许多友人茶余饭后,闲步漫行,从县人大常委会右侧岔口沿石板小路直上200余米,即可进入观音阁。两侧为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餐厅和僧尼住宅,正殿古式建筑,形象雄伟,外有金龙缠柱,殿中除两旁书写《重修观音阁记》和诗词外,更有趣者,在3尊佛像后面用楷书书写:"堂上二位老人就是菩萨,只要早晚孝顺,自有好处,无须敬我;胸中一点善念,即为其佛祖,坚持朝夕奉行,定获佳果,何须求神。""观音赞言,传统美德须牢记,为人处事应慎行"。游者站在正殿门前,可观县城全景。   

施秉金钟山

  金钟山,位于施秉县南面的清水江北岸,即今马号乡的巴团、江元哨、龙间。距县城47公里,镇(远)台(江)公路和施(秉)马(号)公路通过该地,交通便利。金钟山,峭壁撑天,奇峰拔地,主峰海拔977米。犹如一尊巨石矗立天际,全由石沙结成,上削下广,形圆肖钟,如刀凿,如斧削,无泥土,无草木,可谓"通体无毛"。主峰左右各有三峰,挨次低小排列如儿孙,故民间相传,金钟山与香炉山,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从东方迁徙而至,香炉山是丈夫,行动利索,赶路在先;金钟山是妻子,拖儿携女,行走在后。因闻鸡鸣而止,后化为石,从此两地分立,遥遥相望,时逢云雾缭绕,便是夫妻带儿女团聚。主峰顶上有平台一亩余,"其上有土可以艺蔬,有泉可以煮茗,花竹草木无一不备"。前人依山就势,凿石掘蹬为径,旋绕攀登面壁而上。山巅平地建有庙宇供奉神灵,原有正殿一栋3间,后殿一栋2间。房顶有钟楼,悬挂大钟一口,正殿左殿有一栋僧房,屋外气有大小石井两口。半山之腰,有泉水一股冒出,粗如刀把,四季无消涨。   

施秉佛顶山

  贵州佛顶山海拔高度1869.3米。位于石阡县、施秉县、镇远县三县交界处。是贵州东部第二高峰。佛顶山保存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黔东佛教圣地及仡佬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它在多山的西部仍显得卓尔不群。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施秉江凯河瀑布群

  据介绍这个瀑布群有140多米高,三道线的瀑布,场景非常壮观,是驴友比较优质出游选择。目前该景点还未被开发,很多设施配套尚未完善。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江凯村  

架角山

  架角山  架角山。两支非常逼真的巨型岩石似牛角呈剪刀状架在一起,直面游客。牛是我们黔东南苗族的图腾,牛与苗族人们世代相依。因此,牛的传说、事故,牛的节日也很多,喝牛角汤是苗疆最隆重的礼仪,也是赐予宾客的祝福。因此,游览上舞阳,迎宾不仅是苗家姑娘甜美的歌声和牛角酒杯所敬奉的米酒,更是千古恭候的架角山。  架角山有一则动听的事故。从前,在舞阳河上游一个苗寨里,有个叫九弓的后生,二十多岁了,还没个恋人。一天,九弓放牛在河湾吃草,忽然听到河对岸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哥多美呀,九弓越听越动心。心想:是谁家的姑娘呢?有这副好歌喉,人一定也很漂亮,等我过河去看看。就这样,九弓牵着牛游到了河对岸,到处去找呀找呀,把木叶吹得满山响,可是,却不见姑娘的影子。看看天色晚了,只得灰心丧气地转回家。  由于牛跟着九弓到处窜,没吃饱。九弓跟牛说:“水牛,你原谅我吧,等明天我找到那个姑娘,我跟她对歌,你就可以安安心心在河边吃草了。”  第二天,九弓又牵着牛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山里山外的找呀找呀,把木叶吹得特别响。不一会,山那边传来了熟悉的飞歌声,那个姑娘在搭腔了。九弓一听,高兴得跳起来,朝着歌声走去,远远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鱼网,站在河边唱歌。  他们唱着唱着,天忽然下起大雨,舞阳河涨起水来了。九弓一手拉住姑娘,一手牵扯着牛,急忙往山上跑。可是牛走得慢,洪水来得快,一下子淹到他们半腰。九弓一急,丢开了牛,扶着姑娘拼命往岸上游去。他们爬上岸了,可是,九弓的牛却不知道被洪水冲到哪里去了。  姑娘很感激九弓,她对九弓说:“谢谢你救了我,我名叫仰欧,以后你到我寨上来找我游方。”两人就分手了。  九弓顺着河往下去找他的牛。找了十几里路,也看不见牛的身影。天黑下来了,九弓只好回家来。因为丢了牛,又伤心又焦急,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他爹做好了饭,喊道:“九弓,吃饭啦!”喊来喊去,只听得叹息声,却不见九弓起来。他爹觉得奇怪,就追问原因。九弓把自己为了救仰欧姑娘让水牛被洪水冲走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不但没有责怪九弓,反而对九弓说:“没关系的,你做得对,救人最要紧,见死不救要坏名声的,牛丢了我们明天还可以去找。”  九弓舍己救人的行动感动了舞阳河的山神,那山神同情九弓父子俩的处境。于是,让河畔的山变成了一头水牛,跟九弓家的那头牛一模一样。当九弓父子俩回到架角山那个地方的时候,听到远远传来一声牛叫。父子俩很惊奇:“奇怪,刚才我们从这里走过,为什么没有看到牛呢?”等他们走近了,看到的果然是他们家的那头牛,正在那里悠闲地吃草。父子俩转忧为喜,牵着水牛回家来。  后来,那位叫仰欧的姑娘嫁给了九弓,那头水牛就一直给九弓犁田,直到九弓和仰欧都老了,水牛才回到舞阳河边,显了原形,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架角山。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鸡公岩

  鸡公岩  鸡公岩在杉木河与舞阳河交汇处,有一座怪山突兀而起,高约二百米,壮如雄鸡,中间一洞,恰似鸡眼,因此得名“鸡公岩”。传说古时候,施秉原是一片方圆几十里的大湖泊,人们只能居住在高山上,没有良田,生活非常艰难。一日,张三丰游到施秉,感到这里的云台山、杉木河、舞阳河风景如此之美,而人民生活却这样艰辛,决定为施秉人民开辟一片良田沃土,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静的夜晚,悄然挥动他的赶山鞭,把南面的美女坡、文坡坡、鸡公坡等十六座山赶走,把湖水放开。后来,张三丰又用开山斧在瓮蓬洞的群山中劈出“诸葛峡”、龙王峡”、“一线天”等河谷,让湖水流下去,露出了一大片良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土内

  黄土内  黄土内地处云台山、杉木河、黑冲三个景区的交接点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之前座落有一大寨人家,曾出过陶太师、皮太师,后因当地发生瘟疫,致使寨灭人绝。黑冲景区的最高峰轿顶山紧挨其侧,山上植被茂密,远望如一丛丛幽暗的蘑菇云。  在黄土内背后,有条用石块拼凑起来的山路“鱼梁背”,它是目前这里唯一有迹可寻的先民遗迹。“鱼梁背”宽仅一米,路两侧呈鱼背般的坡度,据说是为了便于排水,铺路的鹅卵石全部由人工从山脚搬运上来,只是不知道那些曾在这里辛勤耕耘的先民们究竟离我们有多遥远,因为过去的良田如今已经荆棘密布了,只留下些雪泥鸿爪,让人无由地遐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谢家院

  谢家院  谢家院距黄土内约5公里,这里山清水明,林深木郁,遮天蔽日。在明清时期,曾是商贾云集之地,住户达80余户,亭台楼榭,歌伎舞女,一应俱全。之前这里主要住户为袁、谢两姓。现在看来,在这样一个闭塞的山沟间,竟然有这样一处成为集市热闹的地方,实难想象。据谢家院搬迁到白垛的老人讲,谢家院的兴衰与一座“飞马石”有关,谢家院的寨头有一石像酷似飞马,这匹飞马之前悄然给谢家院带来福祉和财富,终使谢家院成为周围百里的集市,谢家院的造纸一直延续到今(鸡公岩的造纸人家从谢家院传承)。后附近石阡县商家嫉妒谢家院的富有,找了一位天师到谢家院了解,发现了谢家院飞马石的秘密。这飞马石也很顽皮,经常化成马到石阡偷吃麦苗,在偷吃麦苗时被天师射死。之后,谢家院逐渐衰落,直至今天,这里还留存有几栋木屋。飞马石仍伫立在谢家院,马头、飞尾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木。这里除飞马石外,还有天生桥等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观音岩水库

  观音岩水库  为使施秉的水力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这里修建起了观音岩电站。该电站坝高83.7公尺,库容1.27亿立方米,它的建成使昔日寂寞的深山峡谷变成了风光绮丽的上舞阳景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古夜郎城堡

  古夜郎城堡  天然石雕,伟岸的城墙,古朴的穹庐,俨然似那古色古香的城堡。“醒醒人少醉人多,夜郎是自日边来”。历经风雨,这城堡矗立在这儿,守卫着这一方古朴的百姓,守护着这儿的古生原态。现今,古城夜郎堡用它那一幅绿意,展示着一道迷人的风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诸葛洞

  诸葛洞  远看如山洞,近看则成谷。这里古名“瓮蓬洞”,后因诸葛亮南征开凿通航而更名诸葛洞,对面的武侯祠便是见证。此处两岸悬崖峭壁,河中乱石嵯峨,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浪声如雷,很难通舟。有诗云:  “江心眠碧石,傲岸锁清流,  似碧随波折,如珠带浪浮。”  紧连着两扇绝壁对峙而立,高耸入天,似企图将舞阳河水锁于山中,因诸葛洞滩急、湾多,自古很难通航,在此前人还修建了纤道。诸葛洞纤道是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普沿沅江而上,进入舞水到了夜郎国偏桥一带的瓮蓬洞。因江中有一块巨石,舟船过不去,只得弃舟登岸。诸葛亮传令三军建“将房”,修马厩,安营扎寨。决心打通瓮蓬洞航道以通航运,实现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  郡丞朱褒和少数民族贵族早有勾结,他得知此事,深恐诸葛亮打通瓮蓬洞后失去天险,难以固守,便经常派出小股郡兵前去骚扰,阻碍施工。诸葛亮派兵迎击,朱褒兵丁一哄作鸟兽散。等诸葛亮鸣金收兵,朱兵又蜂涌而至。瓮蓬洞一带的百姓难安居,河道开凿工程也进展迟缓,诸葛亮也很头痛,觉得比对付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还费劲。  一天,诸葛亮正苦思对策,久而不得要领。便信步走出将房,渡过舞水,走到北边一个去处。这里双峰对峙,一堵石山象屋檐伸出,虽时已寒冬,仍有清泉一线,自“檐”上滴入水中,叮当有声。  诸葛亮正看得入神,忽见一骑飞奔而至下马禀报:南中事变,举兵反蜀,请丞生星夜回去。  那探下下马太急,竟将腰间铜牌甩入水塘中,恰巧被滴下的泉水击中,发出“咚”的一声。诸葛亮听了眉头一展赶回将房,他一边号令三军拔营出发,一边叫人拿来一面铜鼓,急速将这面铜鼓拿进湾中去,置于泉水之下。  诸葛亮正在撤军,朱褒兵丁气势汹汹地赶来想趁机攻打,谁知水滴铜鼓,鼓鸣山应,空谷传声,恰似金鼓齐鸣,吓得朱褒兵丁掉头便跑,一直后退了一百二十里。事过三天,朱褒不见诸葛亮的追兵才派人去探看,但闻鼓声不止,不见人影走动,有个胆大的,走近去看,才知原来是水滴铜鼓响,中了孔明滴水退兵之计。  当地“土人”非常佩服诸葛亮,他虽然没有把瓮蓬洞完全打通,但木船已能勉强通过,上行可到偏桥中寨(今施秉县城)。人们很感谢诸葛亮,于是,便把瓮蓬洞改名诸葛洞,又在当年诸葛武侯“将房”处修了一座大庙(武侯祠),画上纶巾羽扇的武侯像,四时祭祀,还把滴水击鼓的地方取名铜鼓湾,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诸葛亮用的“空城计”就是他滴水退兵的翻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白垛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白垛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