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升钟湖风景区 | 升钟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升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南部县西北部,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5度44分,北纬31度31分。该区包括南部县的升钟、升水、皂角、保城、双峰、铁边、神坝、大坪、桐坪、店垭、太霞、西河、丘垭、光中等十四个镇乡,辖区内总幅员面积为517平方公里。 升钟水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总库容为13.39亿立方米,库水面达八万余亩,水库工程涉及并控灌南充、广安、广元三地市的南部、西充、阆中、蓬安、高坪、顺庆、嘉陵、武胜、剑阁等十个县(市区)纵横5500平方公里的208万亩耕地,占灌区总耕地296.8万亩的70%。该工程是将西河流域拦腰截断而形成的高峡平湖。该区主要以西南第一湖——升钟水库为特色,大坝建筑宏伟状观,宽阔的水面犹如大海般的蓬勃生机,区内森林茂密,处处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库内水面宽阔,岛屿独特;名人轶事,名胜景点比比皆是;奇山怪石鳞次栉比;环境幽静,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噪声、无污染。论其辖区的地形、地貌、地势、动植物种类、森林面积、水域、交通等方面,在川北地区是曲指可数,独一无二。一九九六年二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将升钟风景名胜区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升钟风景名胜区所在的地形属深丘形,最高海拔(龙尾山)826m ,最低海拔490m,相对海拔336m 该区紧靠国道212线。升钟水库发源于四川江油县境内五子山南麓,他汇集百川,向南流经剑阁、阆中,在南部县王家场以东汇入嘉陵江,全长303公里。西河流域西北高、东南低,河水好象一们娴静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地向东南方向走来。西河中上游弯弯曲曲,沿途山浅丘深,树林茂密,集镇稀少、环境幽雅,没有水污染源,河水常年碧绿清澈,即使夏季山洪爆发,仍然清而可饮,堪称巴蜀一绝。升钟水库大坝巍峨雄伟,拦腰横断西河,有如长虹饮涧,又似巨蟒卧波,大坝为粘土心墙石渣坝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最大坝高为79米,最大坝底宽528.15米,坝顶宽9.8米,坝顶长420米。夜幕时分,华灯初上,大坝上路灯光彩夺目与湖中点点渔火交相辉映,连着山上山下农家点点的灯光,确有山城重庆夜景的壮观。大坝右侧对面山上,建有古色古香:飞檐翘角的观景亭,站在观景亭上举目四望,深蓝的天空下,水色澄碧、一平如镜。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倒映其间,山色湖光,景色秀丽,好似一幅青绿山水画。让人真正体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名的韵味来。倘有游兴、泛舟湖面,微风吹佛、清香四溢,对奕吟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也可以驾一叶小舟,在偌大的碧绿大毡子上漫游,与鱼儿相戏,与水鸟相伴,则另有一番情趣。野鸭追逐、百鸟翱翔、风帆往来、涟漪层层、白鹤凉翅、群鱼嬉戏,又是一番壮观。湖边山上山下,绿树成荫,红砖绿 ,白墙农舍,掩映于群山环抱之中,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大坝周围有气势磅礴的溢洪大道、放空隧洞和左右干渠进水口及电站等。放水时,那气势有如万马奔腾,又似群机起飞,冲起一个个偌大的白色蘑菇云,水雾弥漫缭绕,时聚时散,似仙山奇景、美不胜收。大坝右侧的公园、雪松塔柏参天、花木繁茂、清香宜人,是人们谈心、小憩的好地方。 升钟水库风景区 升钟水库风景区 升钟水库风景区 |
禹迹山景区 | 禹迹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禹迹山景区 禹迹山位于南部县碑院镇,距县城20余公里。地处嘉陵江中游,属大巴山余脉,海拔655米。禹迹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迹而名,大禹胜迹至今犹存。禹迹山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千年名胜之地自古有“阆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之美誉,也是历代先民朝山进香的佛教胜地。禹迹山居嘉陵江东岸,群山环合,雄伟蜿蜒,有“九龙捧圣”之势。东有鱼池山、金鸡岭之秀,西有飞来石之奇,涛涛松林,风光绮丽,佛光照影,云海蔚蔚。南部十四景之一的“禹迹晴岚”更添异彩。禹迹石、七星石、合和二仙、金龟朝圣等奇石景观遍布山林,尤其是山顶大面积的陆相沉积地貌堪为一大地质奇观。禹迹山大佛高18米,刻凿于唐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大的石刻圆雕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其仪态、神韵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称上乘。“五门合围”的禹迹山寨和古堡秘道构筑起四川境内至今保存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观。2008年,禹迹山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集名胜旅游、宗教文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川东北宗教文化旅游胜地。 |
莲花博览园 | 莲花博览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莲花博览园位于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南部县四龙乡、建兴镇、三官镇境内,距南部城区10公里,国道212线绕园而行,园内旅游干线、产业环线和游步道连网贯通,畅达便捷,2010年4月以来,围绕“一年出拐点、两年出亮点、三年出景点”目标,在省委农工委“挂包帮”定点帮扶下,莲博园完成投资2亿多元,实现了新村建设加快推进、莲藕产业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和公共服务同步跟进。尤其是以黑龙观村、龛院寺村、董家庵村、九湾子村为核心的万亩荷塘,独美于30平方公里的碧水青山之间,构成了“九夏芙蓉”、“清涟园”、“醉莲园”、“菡萏园”、“月牙湾”、“莲花仙子”和“官字大院”、“婚纱摄影基地”、“莲花文化主题公园”等特色景观;20多个品种的莲藕,集观赏、美食、抒怀于一园,如一幅生态田园新画卷尽展新村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年6月至10月,让我们相约莲花博览园,共享万亩荷塘莲花绽放和摄影采风、情侣荡舟、并肩采莲、田埂垂钓、农家品莲等体验旅游的快乐与惬意! 从2013年起,该县莲花博览园通过举办“莲花节”和“莲花仙子选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被大世界上海基尼斯总部和四川省花卉协会授予“规模最大的莲花博览园”和“四川莲花之乡”称号。 |
寺外桃源景区 | 寺外桃源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寺外桃源景区位于南部县玉镇乡正觉寺村的寺外桃源景区建成于2015年6月,景区内有名贵花卉200余亩、林果300多亩,包含月季长廊、崇文书岩、忠孝广场、香桃别径、昆桥荷影等景点,该景区不仅生态环境优美、民俗文化也十分深厚,去年6月在该景区举办的该县首届“微电影节”,受到了无数游客的青睐。 |
红岩子湖水利风景区 | 红岩子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南部红岩子湖水利风景区南部红岩子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依托红岩子电航枢纽工程及红岩子湖、盘龙湖和观音湖而建,景区规划面积88.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1平方公里,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近年来,景区实施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行动,实施红岩子公园整治、嘉陵江流域生态治理、嘉陵江沿岸景观提升、河湖连通、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等一系列工程等,形成了水资源丰沛、江河贯通、调蓄滞洪功能完备的水系网络,围绕"亲水南部"的城市定位,将水利工程与城镇建设、资源开发保护紧密相结合,成效明显。景区内古镇文化和渡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处集旅游、度假、休闲、科考、发电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 红岩子风景区以南部县红岩子电站和县城为依托,包括红岩子电航工程库区宽阔的水面极其周围的火烽山、凌云山、石子岭、五面山等风景名胜在内,形成“一线、一湖、一枢纽(红岩子电航工程)、二场(四川省县级最大的滨江广场和水上游乐场)、三园、四山、五景(凌云仙洞、火烽夕照、夜月流辉、五面梵钟、山峡平湖)”的自然景观,该景观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风景区以湖泊岛屿、丘陵地貌、田园风光为主要景观,以清秀为特色,具有省级价值的中型湖泊型风景区。景区由以下景点组成: 灵云山公园 水绕着城,城环着山;江边一座城,城中一座山——灵云山公园坐落在嘉陵江畔,属于南部县城之中,山上植被丰富繁茂,空气新鲜,被喻为南部城中的供氧机器。灵云山公园是南部为改完善县城生态环境、丰富广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而建成的一座生态园林公园。公园于2000年3月启动修建,占地面积约8000亩,灵云山横卧县城北侧滨江大道之内,东临县城红岩子广场,西接石子岭生态植物园。登上灵云山顶,可以观景、休息、健身、吸氧、洗。公园已建成景点21处,各种专类植物园15个,建成一、二、三级园路6935米,山体绿化以原有自然林木为主,共栽植黄桷树、重阳木、香樟树等2万株,园内已实现水、电、路通。灵云公园有灵云洞“祈雨”之美妙传说,有登灵云楼“一览众山小”之美感,漫步花园小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是你休闲、健身、餐饮、娱乐的美好去处。 石子岭生态植物园 紧邻灵云山公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南部县实施园林绿化、石子岭位于南部县城城中之山——灵云山的中脊部位,建设生态园林县城的重点区域。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政府租用、单位建园”的思路,逐步把石子岭建设成为南部县城的绿色生态走廊,为南部市民提供一个天然“氧吧”,使之与灵云山公园一道成为县城的一块“绿肺”。 石子岭植物园占地近1000亩,规划为9个片区,共栽植楠木、天竺桂、杜英、水杉等高品位树种5万多株。园区内的人行道全部实施了绿化、亮化、硬化,安装大型装饰路灯98盏。园内已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家乐三处(怡心园、温州绿色茶房和宁波水寨),公共休闲设施齐备,整座园区绿化率达95%以上,休闲、观光、娱乐、健身,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植物园。 生态农业区 满福坝—田园山水,川东福苑;青山绿水隐田园,翠柏果林掩村落。满福坝被喻为“千里嘉陵第一村”。 满福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红岩子风景区内,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距县城2公里。示范园区辖火峰乡满福坝、富眉山、环江寺3个村。园内地势平坦,三面环山,一面临嘉陵江,以隔江与红岩子广场相望。农业生产景观和乡村村落景观交相辉映,并和周边旅游景区相辅相成,形成红岩子景观带。满福坝景区农户和投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开发的高效农业园区,其营造的生态农业环境为城郊观光、休闲旅游提供绝好依托。 景区特色结构为“一轴两翼”:一轴为主干道公路、20米枇杷林和新村组团;两翼为轴线两边的休闲度假片区和生态农业观光片区。进入满福坝公路主干道左侧至江边区域或休闲度假片区,包括产权酒店、滨江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和露天活动区。进入满福坝公路主干道右侧至台地前区域为生态农业观光片区,包括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生态苗圃、传统农作物种植区、观赏蔬菜种植区和农业体验园区。 以生态农业观光和城郊乡村休闲为形象产品和品牌产品,以农事体验、乡村观光和民俗活动体验为重要产品,以节庆旅游、会议旅游和专项旅游满足不同游客的各种需求,使游历者在优美的生态自然农业环境中,在充满知识和情趣的农事体验中,在古朴的民俗娱乐以及轻松的乡村休闲,获得最纯最美的身心愉悦。 火峰山公园 火峰山公园是经省建委批准修建的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500亩,位于嘉陵江畔的火峰山上,与县城隔江相望。她是1933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战斗的圣地,又是源远流长的佛教名山。山势雄浑壮丽,山峦起伏,蜿蜒曲折,腹地开阔,绿树成荫。前临嘉陵碧波,9万千瓦的红岩子大坝锁江流拦洪波使奔泻的嘉陵江在此形成一片浩瀚平湖。两座嘉陵江大桥,似两条长龙横卧波上。临江眺望,江水滔滔,波光粼粼,渔舟点点,帆影起伏,水天一色,一派迷人的山光水色,让人流连忘返。远眺火峰山气势雄浑、景致迷人,其西可鸟瞰县城全貌和“灵云”“晓霞”;北有“琴台”婷立;南有层层梯田,炊烟冉冉;东有“禹迹山大佛”隐约可见,火峰山顶直捻云盘,朝舒云霞,暮卷烟波,层林绿染,幽涧叠翠,云蒸霞蔚,鸟语花香,是园林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还有醉翁亭、牡丹亭、翠柳山庄、魁星楼等近十个景点,深受游客欢迎。山顶有雄伟壮观的红军纪念馆。内有《将军碑》、大型精雕《花环》、徐向前、李先念等领导人垒雕故像、《将军浮雕群》、《红军烈士纪念墙》等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柳林文化广场 柳林文化广场紧临滨江大道,本着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突出以文化、休闲为主题,以绿化、硬铺为重点。整个广场用地面积14350平方米,绿化面积556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黑龙观村 | 黑龙观村是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位于四川省南部县四龙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地处建兴镇、三官镇、四龙三乡(镇)交界处,因在当地山上有一座古老的黑龙观寺庙而被称作黑龙观村,该村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属于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也是省委农工委“挂包帮”工作定点联系村。 黑龙观村是旅游、休闲的天堂。该村盛产水果、莲藕,有425亩“脆香甜”果树、308亩莲藕,家家有果树,户户有果园,并以“春桃、夏荷、秋桂、冬梅”为依托,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莲藕产业,目前,已建成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莲花博览园3000亩,示范辐射片区面积达10000亩,拥有莲花品种67种,被誉为“中华莲花第一村”。 按照新农村建设景区化的要求,该村按旅游标准化完善了道路设施、标志标牌、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已成为南部县最大的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正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村内有“九夏芙蓉婚纱摄影基地”、“官字大院”、“清涟园”、“莲台观音”、“菡萏园”、“月牙湾”、“醉莲园”等景点供游客游览观赏;全村农家乐56户,统一格调,屋内客房体现朴素、安全、卫生、方便,同时融入现代都市生活所必须设备,并附有休闲活动设施,提供莲藕宴、鲜鱼、油炸豆腐、农家时令蔬菜等特色美食,可容纳千余人就餐。休闲之余,村内特产荷叶茶、莲子、藕带等莲藕产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理想选择。 四龙乡 四龙乡位于南部县西南方,东邻寒坡乡、流马镇,北邻太华乡、三官镇,西南分别与建兴镇、碾垭乡毗邻,属四川盆地浅丘地貌,距县城30余公里。全乡幅员面积28.8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612亩,属升钟水库流马支渠首灌区,有小型水库1座(永辛水库),年蓄水量120万方,堰塘26口,灌溉条件较好,光、热、水、土壤配合良好,适宜水稻、玉米、花生、油菜、豆类、红苕、海椒等…… 详细++ |
禹迹山大佛 | 禹迹山大佛,位于南部县碑院镇,因而又名碑院大佛,距南部县城15公里,是四川十大名佛之一。 佛高17.5米,腰宽6.13米,下摆宽5. 2米,肢掌长、宽均为1.3米。面颇丰满,两耳及肩,双目微启平视,鼻尖粗壮,鼻尾直贯额心,嘴角微微上翘,容态肃穆安祥。头有肉髻,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举,掌心向左,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扣,作施“说法印”状。身着僧衣,外为镶花袈裟罩体,刻工精细,造像严谨。面南而稍向西,负岩而立,除背上部与山崖相连外,全身不与岩石相属。下肢离崖2米,可环腿游览。臀后石隙有水流出,脚后洼地常年积有清泉。 大佛刻造年代,已无证可考,但就其身形其衣着其风格等,应为南宋以前所为,明嘉靖八年重修。 大佛两侧有石如龙虎,右侧有石刻观音像一尊。清嘉靖初年,地方政府为抵御白莲教起义而开凿了一巨型石洞,主洞口距大佛右三十米。石洞长100多米,遗存有石床、石灶、粮仓、厕所等。 1985年,南部县政府对大佛进行了培修并兴建禹迹山大佛风景区,使之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碑院镇 碑院镇位于南部县东部,东与楠木镇接壤,西与永定镇交界,南与谢河镇相邻,北与阆中福星乡毗邻,距县城15公里,唐巴公路贯穿境内,是南部县通往仪陇、巴中、南江、通江一市三县的必经之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十大立佛之一禹迹山大佛位于境内。全镇辖15个行政村,142个社,总人口18809人(其中农业人口16480人),幅员面积2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2…… 详细++ |
八尔滩风景区 | 八尔滩风景区位于南部县西南边沿的大堰乡境内,地处南部、西充、顺庆三县(区)交界处,距南部县城37公里、西充30公里、南充50公里、成都市和重庆市各300公里。 八尔滩水库集雨面积203平方公里,总库容1657万立方米,拥有2800亩水面。水库水利资源丰富,水深常年保持不变,库区周围树木繁多,风光秀丽,湖岔湖弯多,湖岸线优美,景观边际效应好。具有漫滩、台地、丘恋三层景观带。同时湖岸灌丛和乔木高低错落,自然田园风光原汁原味,景观层次丰富多彩。库区有鸟类20多种,野生鱼类10多种。白鹭、野鸭、山鸡四处可见,鲤鱼、鲢鱼、团鱼畅游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良。 其中串联景点有清朝工部尚书李先复读书的楼庙;《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故里――上乘寺;“释、道、儒”三教合一的观音山;清代摩崖石刻造像等人文景观。 |
禹迹山摩崖造像 | 禹迹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迹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迹山大佛。位于县城东16公里的碑院镇大佛村。大佛刻凿在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背岩而立,面南稍偏西。佛高18米,腰宽6.1米,下肢宽5.2米,脚掌长宽均1.3米。面颊丰腴,两耳齐肩,面容端庄,双目微启平视,表情于静穆威肃中寓慈祥。头饰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右手施“说法印”状。内着僧衣,薄而贴体,外为袈裟罩体,僧衣末端略显飘逸,袖长过膝。大佛头部与下肢皆镂空圆雕,仅腰背与山石相连。佛像雕凿造型严谨,唯头部稍大,远视略有比例不适之感,但近视则不失其古朴自然之神韵。人佛脚后石缝有山泉流出,汇而为池,清澈见底。 禹迹山大佛是四川省最高的石刻立佛。造像虽无题刻稽考,但就其雕刻艺术手法和造型风格特征应为唐末宋初所刻。 保护范围:东至双寨门(东寨门),南至鸡公岭,西至飞来石,北至禹迹石。 建设控制地带:大致为禹迹山的整个山体。 碑院镇 碑院镇位于南部县东部,东与楠木镇接壤,西与永定镇交界,南与谢河镇相邻,北与阆中福星乡毗邻,距县城15公里,唐巴公路贯穿境内,是南部县通往仪陇、巴中、南江、通江一市三县的必经之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十大立佛之一禹迹山大佛位于境内。全镇辖15个行政村,142个社,总人口18809人(其中农业人口16480人),幅员面积2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2…… 详细++ |
南充升钟风景区 | 南充升钟风景区简介 以升钟水库大坝和库区为主的风景名胜之地升钟风景区,位于南部县西北部,相接于剑门蜀道。升钟库区横跨南部、阆中、剑门三县、市,水面最宽处达3000余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其间碧波荡漾,小岛星罗其中。西岸山峦叠翠,峡谷纵横。为天然旅游避暑胜地和重要风景区,享有“峨眉青城逊升钟”之誉。 四川南充 |
红岩子景区 | 以城市建设和红岩子电航工程为依托,利用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宽阔湖面,与三个城市主体公园灵云山、火峰山、五面山以及满福坝农业观光园和石子岭生态植物观光园,共同构成“三山、两园、一水”的风景轮廓线的红岩子风景区。景区内已建成占地300多亩,川北规模最大,特色突出,集纪念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城市广场,是阆中古城游线上一道靓丽的城市旅游风景线。 |
双峰杨家大院 | 在升钟湖畔的双峰乡杨家山深处,闺藏着一座历经沧桑的古院落,据文物资料记载,该院名叫杨家大院,系明清时代的建筑,现有保存完好的三套院落,被南充市列为全市十大古院之首。当镜头聚焦院古的同时,心灵也随之震憾,眼前的古院落,古天井,古朝门,古巷道,古石阶,古柏林,仿佛让人梦回明清。 双峰乡 双峰乡地处剑、阆、南三县交界处,属升钟水库重淹乡镇之一,全乡辖14个村,3246户,11465人,其中非农业户55户,非农业人口201人。机关、企事业单位11个,单位干部职工126人。幅员面积5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47亩,其中退耕还林5000亩,水田面积2743亩,人均耕地0.75亩,粮食总产4643吨,人均产粮405公斤,农业总产值2063万元,…… 详细++ |
灵云山公园 | 灵云山公园是南部县丰富广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而建成的一座生态园林公园,横卧县城北侧滨江大道之内,东临县城红岩子风景区,西接石子岭生态植物园,登上灵云山顶,可望县城全景。灵云公园有灵云洞“祈雨”之美妙传说,有登灵云楼“一览众山小”之美感,漫步花园小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
火峰山 | 火峰山位于南部县城郊,濒临嘉陵江。火峰山原是佛教胜地,清乾隆年间“火峰峰僧惠满,古貌古心,清规极严,工诗雅,常与文人唱合,邑中名士深器之”。火峰山上的魁星楼、,是仿宋元枯六年南部县南隆镇人马涓的魁星楼建造。 火峰山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山势雄浑壮丽,山峦起伏,蜿蜒曲折,腹地开阔,绿树成荫,四周八景怀抱,秀丽河山掩映其间。 |
醴峰观 | 醴峰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峰观是四川省仅存的七处元代建筑之一,历经690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西晋末年罗氏皇娘坟与《卖油翁》主人公陈尧咨之墓均在它附近。 被人们称为元代建筑标本的醴峰观位于南部县丘垭乡金星村大铜锣山(即皇后山)梁。相传大铜锣山有一奇峰名叫醴峰,峰上有7口古井,井水清洌、甘甜,东晋成汉时开国主李特之妻罗氏住在成都,因不服水土,只好通过驿马将醴峰井水送往那里。罗氏病死后,其子大成皇帝特意将她厚葬在醴峰,并将7口井全部封埋,后人便将醴峰改名为“李封”。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当地人在罗氏墓前的封井上建庙一座,这就是有名的醴峰观,又叫做李封观。 保护范围:东以正殿外延10米至铜锣山崖为界,西以正殿外延10米至公路外侧为界,南以拜殿外延100米至戏台为界,北以正殿外延50米至大铜锣山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至铜锣山崖,向西外延30米,南外延300米,北外延600米(含大、小铜锣山、古寨)。 |
石河场村 | 南部县石河镇石河场村老年腰鼓队的24名老人扭着秧歌,敲着腰鼓,庆祝石河场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今年,全国915个村落获此殊荣,四川有42个村落入选,南充市仅此一处。 来到石河镇。穿过石河镇政府办公大楼附近的一条街道,便进入石河场村。说它是一个村不够准确,其实,它是一条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老街长约1200米,由青石板铺成,有铺面161间,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据了解,街道宽约5.9米,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略呈弧形,村民因此将其分作两条街道称呼,分别为东上场和西下场。 “这条街形成于宋真宗年间。”石河镇74岁的老人谢金鼎介绍,他查阅县志与族谱得知,早在宋真宗年间,因“上达盘龙,下到度门、新政,北邻嘉陵江”,水陆交通便利,这里已经形成场镇。 石河场村引人注目的建筑有3处。一处位于西场口,叫张爷庙。据介绍,张爷庙始建于乾隆六十年,庙内有张飞塑像。张爷庙背后,有咸丰年间修建的石拱桥,至今还能过大卡车。 另一处位于古街的东场头,叫文昌宫,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面积约1200平方米。文昌宫内塑有文昌帝君和孔子像,还有“三陈”塑像。 谢金鼎老人说,“三陈”中的北宋状元陈尧叟出生在石河镇凤凰山的陈家湾。陈氏族谱及相关史料记载,陈尧叟年老有足疾,宋真宗准其告老还乡。陈尧叟去世后,葬在南部县石河场附近。 还有一处位于场中,叫城隍庙。相比文昌宫与张爷庙,城隍庙显得小气多了。 石河场村还有保存完好的六陈行商楼,当年曾是场镇的商业中心。 多年来,谢金鼎和村里的老人为保护古街而奔忙,他们把镇上的原卫生院改建成古文物陈列室,保存了640多件文物。 石河场村的木刻也很有名。据介绍,石河木刻起始于清乾隆年间。如今,木刻手艺最好的当属刘俊海。他从事木刻30多年,飞禽走兽、梅兰竹菊、山川河流皆能融入木刻之中。 “这些年来,尽管受外界的影响,村里一些传统依然没变。”石河场村村委会主任刘永沛说,逢年过节,村里的老年龙灯队、妇女龙灯队都会舞龙庆祝,村里有婚庆、商铺开业,还会表演车车灯、金钱棍、彩扇秧歌等传统节目。 石河镇 石河镇位于南部县城东南部,为9个乡镇交汇处,东临仪陇县度门镇、本县光华乡,南连碧龙乡、铁佛塘镇,西交盘龙镇、高云乡,北接楠木镇、碾盘乡,嘉陵江流经牛市坎、陈家岭、红寺观、四合、西坪寺等5个村,距县城21公里,国道212线22公里、省道204线8公里。幅员面积28.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89亩,总人口19145人,主要农产品有石河大米、石河豆腐、生猪、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