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开封 >> 鼓楼区

鼓楼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开封府

开封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九、以范公厅、曲桥、湖、山、石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景点类型:近代仿古建筑  最佳季节:9、10月间,开封府四季皆宜,但是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佳旅游时间是9、10月间,此时天气温和,降水量适中,还能观赏盛开的菊。  建议游玩:1-2小时  地址:鼓楼区包公东湖北岸  景区门票:60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00-18:00  电话号码:0378-3963159  传真号码:0378-3989266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3963159  官方网站:http://www.kaifengfu.cn/  开放时间:  7:00-19:00(春夏秋),7:30-17:30(冬)。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  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制定恢复整修大相国寺的计划,陆续筹拔专款加以维修。先后修缮了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藏经楼及两廊等建筑。如1950年春夏之际,补修天王殿和大雄宝殿;1954年由市建设局重修罗汉殿;1958年,市政府筹拔10万元改建山门一带,建成砖制牌楼,其上“相国寺”横额,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裴毓明馆长书丹。  另一位省文史馆员,河南大学历史系统教授熊伯履先生集多年心血,系统地综合了历史文献,著《相国寺考》,将大相国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寺院人文景致、传说等予以荟萃。  相国寺历来是声名显赫的佛教胜地,位于开封市中心的闹市区,南临自由路,北接寺后街,交通便利。  相国寺的基址是战国时期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另说为信陵君游玩之处)宋代称此地为信陵坊,并建有信陵亭。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建寺,称建国寺,后毁于战火,成为郑景的宅院。唐代大兴佛教,名僧慧云自湖南来开封,立志募款建寺。神龙二年(706年),慧云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募铸一尊1丈8尺高的弥勒像,于景云元年(710年)运回开封,初拟安放在安业寺,但遭妒忌而未能如愿。见郑景宅有"灵气"呈现楼台佛殿幻影,遂向郑景募化(另说募购)改宅为寺,在改建中从房基挖得建国寺旧碑,遂将新寺称为"建国寺"。延和元年(712年),睿宗为纪念其由相王登皇位,下诏改建国寺为相国寺。并于是年退位后以太上皇的名义亲题"大相国寺"4字匾额赐寺。  唐代相国寺由于皇室的尊崇,香火鼎盛,土木频兴,建成为汴州最大的佛寺,寺内的排云阁高300尺,为名师边思顺修造,寺内有著名画家吴道子、石抱玉、车政道等所画神像,杨惠之、李秀的塑像、障日等,都是一时名手,被称为十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亲书的《大相国寺碑》称颂大相国寺:"棋布黄金,图拟碧络,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威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  北宋时,相国寺不仅是京师最大的佛寺,还是管理全国寺院,负责委派各寺院住持僧侣的左、右街僧录之一。宋代帝王也多来巡幸,大臣、亲王为灾异祈祷,为君主诞日庆贺,忌日行香,重臣追荐,群臣宴会诸多礼仪也都在寺内举行。各种佛事活动和僧俗酬唱,文人题咏也是都城盛事,,被称为"皇家寺"。  北宋时期,几次增修,寺内分为455区,占地面积达540亩,内分64院,合并于神宗元丰年间(1080~1082年),分属慧林、智海两大禅院和定慈、宝觉等律院。禅、律院数记载不一,为二禅院八律院(一说八禅院二律院)寺院内布满宋代名手高益、燕文贵、石恪、孙梦卿等人的壁画,同时寺内也开始庙会和市易,"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翰林学士宋白奉勒撰写的《新修大相寺碑铭》中赞曰:"隋堤之侧,寺名相国。仿佛天宫,光华日域。轮焉奂焉,五色相宜。春陵宝马,许史云軿。争趋胜地,如会诸天。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北宋以后由于国都的迁移和兵火水灾频仍,相国寺趋于衰落。明代则一度中兴,曾置僧纲司于寺内,掌理开封府属各寺庙事务,并南、北大黄寺、景福寺于相国寺,寺产骤增,经济好转,殿字僧舍多处增修,并重建了资圣阁,明人顾禄曾赞诗称:"金碧棱层炫晓霞,梵宫高阁壮中华,上摩绛阙三千界,下瞰红尘十万家。"极言寺院的宏丽,但比起巅峰时的宋代则略有逊色。明代中期成化二十年(1484年)寺额曾勅改为"崇法禅寺"这个寺名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修时才恢复原名大相国寺,用了178年之久。  相国寺在明末遭受一次浩劫,崇祯十五年(1642年),大水淹开封,城内一片泽国,相国寺仅露出大殿屋脊,鳞次翼比的殿堂僧寮俱化为黄沙白草。清人统治中国,提倡佛教,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先后修葺相国寺9次,其中以乾隆三十一年到三十三年(1766~1768年)的规模最大,动用国帑1万两,历时2年余,乾隆并亲书"勅修相国寺"匾额,今日寺中各主要建筑,多系此次重修所遗。乾隆时寺院内附建了各郡行馆和祗园小筑等世俗建筑,寺院的规模已较前缩小。变化最大的要数1927年,此年冯玉祥主持豫政,在全省毁庙易俗,废寺逐僧改相国寺为中山市场,并在寺内创设革命纪念馆、实业馆等,以后统属河南省民众教育馆。寺内佛像除千手千眼佛外,大部被毁。寺内建筑物长年失修,残破另落。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宣扬佛教,于1940年招徕昔日僧人,将原有的铜钟、昆卢佛头等迎回寺内,恢复佛事活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民众教育馆准备复员,但遭到僧人阻挠,双方诉讼到教育部,又转到河南省政府,僧人败诉。  1948年开封解放,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群众教育和寺院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从1952年开始,多次对寺内建筑进行修建,使残破不堪的古建筑焕然一新。寺内有文化馆(后改称群众艺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教育活动。  1992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同年11月,相国寺举行"佛像开光,迎奉藏经和方丈升座"庆典,恢复了丛林制度。  现存的相国寺保留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坐北向南,分为三进院落,在中轴线上分布着牌楼、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东西两廊为客堂等设施,由南向北依次为:  牌楼。原为山门基址,山门前原有木制牌坊一座,解放开封战争中毁于兵火。1958年新建牌楼,为四柱三楼琉璃作牌楼,中楼高8.4米,两侧门高6米。绿色琉璃瓦顶,前后檐下用砖砌单翘五踩斗拱,正门匾额为"相国寺"三字,为河南文史研究馆馆长裴毓明正书,1992年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重颁"大相国寺"寺额。牌楼两旁为砖砌透花围墙,高3.05米,雍容典雅。  钟、鼓二楼。1994年新建,二层,歇山琉璃瓦顶,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晨钟暮鼓寓意国泰民安。钟楼悬铸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铜钟,钟高2.23米,口径1.81米,重达万斤,环钟铸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0常转"16字阳文钟铭及铸钟官员和工匠姓名。钟声雄浑,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扣击巨钟,声震全城。"相国霜钟"是开封著名的八景之一。  天王殿(即接引殿,又称二殿)。位于牌楼北50余米,面阔5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悬挂"天王殿"3字匾额,为赵朴初会长所题。前檐下安装六抹头隔扇门22扇,门高2.4米,殿东西两侧砌有砖墙,各辟一垂花门,通往二进院。天王殿后有放生池,东西长22米,南北宽10米,一座三孔石桥飞架池上,贯通南北,桥宽5米,池周有青石围栏,以供观赏,该池建成于1999年10月。  艮岳遗石。位于天王殿后及大雄宝殿后。艮岳原是宋徽宗用花石纲征运江南奇花异石堆砌而成的皇家园林,精美秀丽,巧夺天工。靖康之难,石块被用作孢石,剩余精美者被金人运往燕京(今北京),堆筑于今北海公园琼岛等处,开封仅余数块。天王殿后一块,镌刻"北宋艮岳遗石"6字,是开封最大的一块,移自某宅。大雄宝殿后一块,原是明清御苑遗物,原放置北京图书馆,经国家文物局协商归还开封。两块遗石,历经劫难,成为人们窥探艮岳风光的实物。  大雄宝殿。殿阔7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复盖,下层檐下为七踩垂昂枫拱,安装六抹头隔扇门34扇。殿前为月台,台基已淤与地平,台周有石望柱56根,柱头雕刻形态各异的小石狮,柱间安有石栏。殿门楣题"大雄宝殿"4字,大雄宝殿是佛寺主体建筑,是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个殿宇气势磅礴,雄伟壮观。1994年重塑如来、观音等佛像,更现气象万千。  八角琉璃殿。又名罗汉殿,位于青石台基上,台四面均有8级石蹬道通往地面。此殿形制别致,由内外两部分建筑构成。内部为八角形天井院,院中心为八角形木结构高亭,立于0.8米的八角形台基上,亭为重檐八角攒尖顶,顶部为一藏式塔刹。亭内顶部为复盆藻井,藻井下为一个高0.85米的须弥座,座上莲花宝座中供奉一尊佛像,像高5.25米,雕成于乾隆年间,为四面站立雕像,每面各有大手6只,最上两手高擎一化佛,佛像肋间成扇形伸出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南北两面各伸出四层,东西两面伸出三层,每层为28或30只,手掌中均绘有一目。共计有1048只手和1048只眼,俗称之为"千手千眼佛"。这种造型的佛像为密宗所崇奉,密宗称之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故又名"千手观音",其独特的造型,和建筑的风格,在汉地佛寺中极为罕见,成为人们参拜的重点。八角殿的外部为一密封的游廊,游廊外为一敞开的回廊。在游廊中有1983年新塑的释迦-会群塑,共8组,塑造罗汉及神像140余尊。罗汉、神像形态各异,引人观瞻。  藏经楼。面阔3间,上下两层高5丈余,重檐歇山顶,据文献记载该楼系康熙年间河南巡抚郎廷相拆迁钟楼屋架所建,其规模一如明代制度,上下两层檐下均施五踩单昂斗拱,楼额"藏经楼"3字篆书,结构谨严,笔力雄劲,相传为清代著名经学家、书法家孙星衍墨宝。藏经楼下奉安一雕刻精致的佛龛,供奉一尊精美绝伦,慈悲庄严的释迦牟尼白玉像,白玉产于缅甸,晶莹玉润,造型生动,经缅甸工匠雕塑,有异域风貌。佛像为新加坡僧人所赠。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木楼梯40余级可登楼,楼上藏有乾隆版大藏经一部。登楼南瞰,只见廊庑殿亭错落有致,红墙碧瓦,雕棂朱户,整个寺院古朴典雅,雄伟庄重。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大相国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30日,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准将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  最佳季节:2-5月、9-11月。新年伊始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鼓响灯炽,火树银花,古老的寺院在灿烂的灯火辉映下,充盈着国泰民安的和之光。每逢金秋十月,寺满黄花,城满芬芳,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也会开始。  建议游玩:1-2小时  开放时间:08:00~18:30  地址: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2733099  官方网站:http://www.daxiangguosi.com  开放时间:  8:00-18:30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延庆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庆观位于开封市内西南部,南临包公湖。湖光倒影,水波潋滟。  延庆观的前身叫重阳观,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莆(1112~1170年)传道与逝世的地方。王喆是金代著名道士,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初在终南山修行,自称得道,游方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建全真庵,杂糅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一体,创全真派。  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喆带领丘处机等四名弟子,到开封传道,逝世于此。弟子们为了纪念他,就地建立了重阳观,成为传播全真教的一个基地。  王重阳最有成就的弟子是丘处机,他深受元代帝王的宠爱。受命总领全国道教,使全真教广为流传。  元太宗五年(1233年),蒙军包围金朝的南京--开封,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出逃,南京归元。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到开封主持重阳观,并兴工扩建,历时近30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世祖赐名"朝元宫"。元末,朝元宫毁于兵火。明洪武六年(1373年),恢复道观,更名延庆观。  玉皇阁,是座独具风格的古代建筑。明人李濂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著《汴京遗迹志》记载:"延庆观在城内汴河之北,浚仪桥之西,旧为朝元万寿宫斋堂"。还说朝元万寿宫"元末废之,惟存斋堂耳。"时隔3年,有记载对这座"斋堂"进行了整修。现在玉皇阁东窗铁棂上铸有"大明永宁王大府镇国中尉雪窗重修玉帝阁三官无梁宝殿铁窗门户两扇,嘉靖二十八年九月吉日"。由此可知,这座"惟存"的"斋堂",明代叫"玉帝阁三官无梁宝殿"。"玉帝阁"与"玉皇阁"同义,"无梁宝殿"与现存"玉皇阁"无梁纯砖结构相符。玉皇阁确系元代遗物。玉皇阁底层的砌砖方法,不讲究"砖缝岔分",这是明代以前宋元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  开封屡遭黄河水患。玉皇阁被淤没3米多深,剥离之后,通高18.34米。阁分3层,坐北面南。一层正方,边长10米,正面砖圈门,两侧铁棂窗。檐部以仿木五铺作斗拱承托,上覆绿色琉璃瓦。四角梁石雕龙头,延颈悬铃,叮咚作响。室内四角砌以密集的青砖斗拱,上部呈穹窿顶,饰以八根弧形撑架,嵌以砖雕花卉,颇似一座华丽的蒙古包。室内供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铸造的真武铜像一尊,披发跣足,道貌岸然。  玉皇阁的中层为八角实心,每面饰以歇山式山墙,悬鱼惹草,脊饰均设鸱吻、垂兽,体积不大而内涵丰富。八面山花向外,颇具宋代建筑的风韵。  玉皇阁的上层为八角楼阁,南门悬琉璃竖额"玉皇阁"蓝底金字;北面嵌"通明阁"阳文石刻,字大尺余,苍劲雄健,楼阁周围设孔雀蓝琉璃栏杆,平台以砖雕仿木斗拱承托。阁内供汉白玉雕刻玉皇大帝座像及左右侍臣。上下无阶梯,玉帝高高在上,超然世外。最上部分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脊饰犹存蒙古骑士和西域武士形象,与众迥异。顶部装置道教特有的火焰宝珠铜饰件,在元代永乐宫壁画中可找到印证。  玉皇阁的建造是蒙古包与楼阁的巧妙结合,构造奇特,琉璃构件蓝绿相间,与红墙辉映,色彩绚丽。虽屡经修缮,仍保留着浓厚的元代风格。这是蒙汉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反映。  修复后的延庆观,在原三清殿的旧址建5间3开山门一座,悬山绿瓦,檐部装修花鸟虫鱼、松鼠葡萄、八仙法器等传统木雕,技法多变,雕工精细。玉皇阁两侧恢复东西道房,内置王喆蜡像及古玩字画,古朴雅致。阁后1998年建卷棚顶大殿5间,及连接道房的回廊(1999年,彩绘)。东西道房以外,拟定配景造园,供游人休憩。延庆观是道教中重要派别--全真派的祖庭,与佛教中禅宗尊崇少林寺为禅宗祖庭有同样意义。延庆观的建筑艺术也极别致,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交通  市内乘坐1、9路公交车到延庆观下车。  门票  15元  开放时间  8:00-18:30  景点位置  开封市鼓楼区观前街53号(开封府西北侧)    王重阳 (1112~1170)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始名中孚,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市秦都区人。幼学儒术,长大后入学府,善于作文,颇喜弓马。年轻时投靠金廷,易名世雄,字德威,以求取功名富贵。因仕途失意,辞官解印,黜妻弃子,隐居终南刘蒋村,沉沦酒坛,自暴自弃。金己卯四年(1159)夏望,醉卧于甘河镇,自称遇仙入道,更名王吉吉,号重阳子。从此潜修金丹,佯狂装疯,…… 详细++  丘处机 (1148~1227)  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 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 详细++  王重阳 (1112~1170)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始名中孚,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市秦都区人。幼学儒术,长大后入学府,善于作文,颇喜弓马。年轻时投靠金廷,易名世雄,字德威,以求取功名富贵。因仕途失意,辞官解印,黜妻弃子,隐居终南刘蒋村,沉沦酒坛,自暴自弃。金己卯四年(1159)夏望,醉卧于甘河镇,自称遇仙入道,更名王吉吉,号重阳子。从此潜修金丹,佯狂装疯,…… 详细++  丘处机 (1148~1227)  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 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 详细++  丘处机 (1148~1227)  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 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 详细++

开封包公祠

开封包公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包拯(999~1062年)是北宋名臣,曾在中央政府当过管理财政的三司使,管理监察的御史中丞,最后逝于管理军事的枢密副使任上。他一生很长时间在中央机构任职,但最享盛名的是他于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共一年三个月权知开封府的时期。  开封府因为宋太宗、真宗未即位前都曾任过知府(或称尹)、几位亲王也曾任过开封府尹,故号称"南衙"(唐代称中央政府为南衙)是政务繁杂、浩穰难治的地方。包拯自江宁府调任开封,时已59岁。他任地方官多年,在东京亦任官多时,熟知开封府的种种弊端。他在接受诉讼时,大胆革除旧习,洞开衙门,诉讼者可以不经吏役转手诉状,直接上堂递诉状,还可陈述事由,审判时不讲情面,皇亲国戚与民同罪。他任职时间虽短,敢于碰硬,拆除权贵们,特别是号称"国丈"的张尧佐等阻塞蔡河水道的亭榭等违章建筑,免除了东京的水患,最为群众称道,成为妇孺皆知的"青天"。以后群众传说将众多难以断清的疑案,都归在包拯的名下,成为"日断人事,夜理幽冥"的神奇人物受到人们的尊崇,称为包公。  为包拯立专祠在开封已有悠久历史,据明代胡谧所撰《包孝肃祠碑记》称:开封府治所之北,有一座包公祠,无法查考其始建时间,已经历了金、元以至明朝,至成化九年(1473年),知府孙瑜因祠址隘小,屋宇倾圯,将祠迁至府治东南方,建了北屋3间、东、西厢各3间,前有门楼,周围有围墙的一个小院,作为包公的专祠。这所祠堂直到明末李自成兵围开封,官军决河淬城时,才被淤没。  清顺治七年(1650年),开封府迁至今开封县街(1913年废府改道,撤销开封府,祥符县改为开封县,县政府就迁在开封府衙内,衙门前的街才称开封县街),包公祠又重建在新府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府管竭忠又加以重修。  嘉庆十五年(1810年)知府刘书元将开封府东辕门外旧中河通判署改建为包欧二贤祠。  道光九年(1829年),知府存业莅任,包欧二贤祠已经倾破。存业认为:包拯有功于开封,而其祠庙任其颓废,"非独是邦人士之憾,仰亦守土之羞也"。于是他首先捐俸提倡,僚属响应,集钱万余将祠庙修葺一新。完工时,存业题词名为包孝肃公祠,不用包欧二贤祠的旧名。欧阳修治理开封府的办法虽没有包拯那样有名,但刚柔相济,一驰一张也取得出色成就。包严欧宽这两种治民方法,在宋代已传为美谈,因此,在开封府前两个牌坊,一个题为包严,另一个题为欧宽,这两个牌坊的坊名至少在明代已经如此。正如刘书元在改建二公祠碑文中称:"(包严欧宽)后世凡为官者,皆宜奉为准则。"该牌坊在1922年曾被拆除,1923年开封县知事王兰塘又重修。1927年冯玉祥主持豫政时,废除一切祠庙,包公祠亦被废为学校,牌坊亦被废。  1984年,开封市政府根据舆论的要求和发展旅游的需要,在包公湖西侧原开封府旧址附近重建包公祠,1987年竣工开放。新建的包公祠由开封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为仿宋建筑,三面环水,仅西岸与马路相连,大门西向,门前立石狮一对,双狮前方各有一对小狮,形成六狮拱卫的场面。狮子的形态模自宋陵,有唐代遗风、典朴古雅,使人肃然。  祠门面阔3间,南向,两旁有八字闪墙,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门狮。红墙、绿瓦、白狮、灰闪墙,形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案。  祠门内为一小院,正前方立一照壁,使院内景色显得曲折。院内东西各有一个四方形碑亭,立有重建碑记及复刻明胡谧碑记。  二门为穿堂殿3间,左右各有回廊连接厢房与大殿。大殿7间,东、西厢各5间,回廊外侧遍锒石雕栏杆,回廊东北角即大殿东头有偏门可通向湖边。  整组建筑悉依《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设计。大殿、二门、祠门分别采用五铺作和四铺作,均为歇山顶,屋顶用琉璃脊饰,灰瓦覆盖,檐部以绿琉璃瓦锒饰,即宋式"剪边"屋顶。彩绘亦采用宋式,分别为"五彩遍装""解绿结华装"和"碾玉装"等。显得庄严、朴素、明快、大方。大殿及厢房内陈列着包拯塑像、陶瓷壁画及实物等,更是锦上添花。  宋式建筑,全国已所存无几,开封除两座宋塔外,其余已毁凋殆尽。包公祠的建筑,祖自《营造法式》又参照晋祠等现存宋代建筑,由市第五建筑公司施工,装修上采用宋式栏槛、门窗、花饰,宋式石雕,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在开封建筑史上别开生面,为古城增添光辉。  地址:河南省开封县向阳路1号  类型:古迹祠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3931595  开放时间:  7:00-18:00  交通:  开封市内乘坐10、14、16、20、24、35路公交车至“包公祠”站。  门票:  30元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大梁门即开封古城西门,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北宋时又称“阊阖门”。到明朝,朱元璋升开封为北京,为明都南京之陪都,改西门为大梁门。如今所见的大梁门为1998年重建,与北门安远门、小南门新门同为开封重建的三座城门之一。  大梁门门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夜晚大梁门和城墙上的灯亮之时,景色尤为美好。登上城墙,可俯瞰开封城内今日的繁华景象。  今日开封城墙是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明代城墙(宋代时的内城城墙)的基础上进行加高重筑的,元明时期五个城门的地址也都仍在原处,没有改动,它周长二十二里零七十步(14.4公里)是我国目前古城墙中长度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古城垣。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梁门俗称西门,按开封“五门不对”的旧说:“宋门偏南,曹门偏北,北门偏东、南门偏西,而唯独西门正中。”开封城平面形状,像一头卧牛,西门为牛头所在,其余曹、宋、南、北四门为牛脚,西门居中有气吞西来(河洛)王气之势,故宋元时期大梁门外还建有一座拱城,只是在清代重筑时拱城没有恢复,才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大梁门,唐时称梁门,宋时称闾阖门,民国时期冯玉祥主豫时改称博爱门,西门城墙上原建有宫殿式城楼,后毁。解放后整个被拆除,直到1998年市0动员社会力量重建大梁门,这是新中国重建的第一座开封城楼。  新建的大梁门城楼全用青灰色城砖砌就,高大雄伟,横跨在马路上,下面有三个门洞,中间的大门洞可供两辆汽车并排行驶,两边的两个门洞比中间的略低,供骑自行车和行人使用。城墙上面的城门楼为重檐歇山式五间开面两层楼阁式建筑,青灰色的顶瓦、朱红色的柱子,古色古香,十分壮观。大梁门城楼下面城墙内外两侧还建有四个花坛,种有冬青和花草,给古城增添了绿色和生机。人们可以在那里任意休闲娱乐,特别是到了夜晚,西门大街灯火璀璨,道路两侧多种颜色的灯柱变换着色彩,此时的大梁门城楼更显得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郑开大道的开通、郑汴一体化的逐步实施,使大梁门成为由郑州进入开封城区最便捷的第一通道,也是开封历史文化古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内顺城路与西门大街交叉口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5-30分钟

宋都御街

  北宋东京(开封)皇宫前正对的御街,宽约200余步,御街有朱漆叉子和黑漆叉子分列两傍。朱漆叉子内为贵族通行的道路,朱漆叉子与黑漆叉子之内,才是百姓人马来往的通路。御道两侧还有砖石铺砌的御沟,植有荷藕,岸边栽种花木,沟水可供洒扫,春夏之际,姹紫嫣红,繁花载路,壮观华丽的景象,是东京的缩影。  追思昔日的繁华,在今龙亭公园前,东京御街的故址上兴建仿宋一条街。全长400米,街宽40米,有大小店铺53家,总建筑面积为16963平方米。1986年建成。  建筑布局南高北低,北面与龙亭大门协调一致,既有一般的店铺,又有体量较大的仿古楼阁,既有高低错落的楼房,也有普通的平房。青灰色筒板瓦曲线屋顶,十字脊,悬鱼惹草、犁状斗拱、棱型外柱、额枋替木、彩画装饰等形象地再现宋代建筑风貌。  御街南人口处为牌坊,通体装饰"五彩遍装",上题"宋都御街",牌坊两侧根据宋代宣德楼前演象的故事,用二头石象代替传统的把门石狮,石象之上骑坐着二名身贯盔甲的御林军,手握长矛,气势夺人。  牌坊之内为东、西角楼,一式两幢,对称而立,这是南端的入口处,也是标志进入仿宋一条街的南阙门。  角楼的建筑风格是:三面临街,平面布局为L型,中间方型大厅为主体,三层,屋顶为四面歇山式十字脊,饰以悬鱼惹草,是突出部份。屋顶中间为青灰色筒板瓦,边缘锒以绿色琉璃瓦,即宋代剪边做法。角楼两层外廊坐在腰檐围脊平座之上。缠腰、挑檐、棱形廊柱、额枋、斗拱替木以及×型的缕花栏板,都是宋代特色。底层出入口的一间抱厦三面临街,是宋代特色的0屋的做法,更增添宋式气韵。这座建筑屋顶就有歇山、十字脊、0屋等多种形式组合,36个翼角上下呼应,使她变得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美观和谐。  御街的北端以矾楼为收煞。矾楼的构想,根据《北京梦华录》记载的:"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进行设计,以东、西纵楼为主,向纵深延伸。东楼为临街楼,其屋顶为4个歇山式组成,30个翼角,12条屋脊组成整体屋面。中心楼为歇山式十字脊,通过两道飞桥和连廊与南、北、东、西四楼明暗相通。西楼是五座楼中体量最大和最高的一座,该楼单体建筑采用勾连搭组合方式把高低不同的建筑组合,四周以单层单檐九脊殿式抱厦簇拥中央高耸的楼阁。整个矾楼共有98个翼角,给人以壮观、舒展、富有诗情画意。  御街各个建筑,施以五彩遍装,解绿装、青绿叠晕梭间装、丹粉刷饰、杂间装,碾玉装等各等级的宋式彩画,使这种绝迹已久的遗产,又得到新生。宋都御街融合宋式建筑与宋式彩画为一体,全面体现着宋代的建筑风格。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宋都御街  电话:0371-25660676  营业时间:  周一-周日10:00-22:00  交通:  1、15、20路环线、30路公交车龙亭公园站下车可到。  门票:  免费

开封年画博物馆

  古色古香的南书店街路东,坐落着一家独特的民办博物馆——开封年画博物馆。该博物馆是由任鹤林父子创办的,馆内展厅里陈列着包括史料文献(复印件)、年画藏品以及印版在内的300件藏品,系统地展示着年画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封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告诉记者,木版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北宋都城开封年画岁首“行贩不绝”。年画承载着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到了宋代,年画创作日益成熟,逐渐从民族传统绘画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宋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繁荣和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使年画得以兴盛和发展,并在宋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开封年画博物馆自创办以来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馆内布置了名为“门上春秋”的展览。  任鹤林学美术出身,酷爱这项传承千年的艺术。自1978年起,他专业从事开封民间木版年画艺术收集、整理、研究工作,30多年来,遍寻全国各地,搜寻到600件珍贵年画史料及2000余件全国各地年画作品,为开封年画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任鹤林还组织开封年画老艺人,耗时6年,将近300幅史料复刻完毕,所刻年画再现了开封木版年画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魅力。为了更好地推广宣传年画艺术,任鹤林主动与大专院校合作,把博物馆作为实践基地,义务为学生讲解授课,并携带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和进行文化交流。  景点位置  河南省开封市市辖区南书店街58  

大宋御河

  御河全长1900米,连接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周边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龙亭湖周边有5A景区一处,4A景区两处,3A景区一处,湖底沉睡千年国宝——六朝皇宫遗址。包公湖旁边有4A景区两处,国保一处,御河码头两侧为西司夜市。  御河作为纽带将开封市几乎所有旅游景区有机联系起来。御河总投资近5.5亿元,贯通龙亭湖、包公湖和清明上河园内水系,连接古城两大景区,在宋都水系中地位举足轻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起点规划,大资金投入,精品化建设,已将御河初步打造为开封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向阳路包公祠御河码头  类型: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3322688  开放时间:  大宋御河:白天9:00-17:30,晚上18:00-21:30(游船每半小时一班);18:00为白天最后一班,18:30为夜游第一班  门票信息:  白天:游船单程成人票:35元,游船往返成人票:50元;夜间:游船单程成人票:60元,游船往返成人票:80元  交通  大宋御河各码头位置分布:  御河包公祠码头:  包公湖西路,包公祠大门南侧20米。  御河西司码头:  包公湖北路,淮河医院南门西侧。  御河汴京码头:  清明上河园正门马路对面。  御河七盛角码头:  七盛角正门牌坊对面。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自2012年开始筹备,经过长达3年的时间,整理、收藏了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河南名人名家书画。于2014年8月,向开封市文物局正式提出申请,开始启动建设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2015年3月,正式投资建设,投资金额五十万元。于2016年2月26日获得开封市文物局批准。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收集了众多历史久远、具有较高收藏意义的河南名人名家书画藏品,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宋代书画艺术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开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新平台。同时,通过名人字画的历史故事,名人字画的收藏,以及名人字画的画家简介等,充分展示名人字画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展区分为八个部分,楹联掇萃、翰墨留香、星耀中原、古韵遗痕、大梁书坛、砚池临风、丹青问道、朝堂撷乌。博物馆本着“不求多而全,只求精、珍、稀”的收藏宗旨,抢救收藏有:爱新觉罗·宝熙;林则徐;左孝同;伊立勋;戴彬元等一大批知名度较高并且在历史上为河南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名人名家作品。  地址:开封市鼓楼广场京古斋二楼

开封鼓楼

  位于今鼓楼街西口,又名谯楼。台高3丈,砖砌瓮门,以通东西,东北角有砖阶,可循级而登,楼为重檐歇山式,面阔5间,上层设栏干,可行游远眺。西檐下匾"声震天中",东檐下匾为"无远弗届"。楷书工整,气势雄伟,为开封旧城内榜书之冠。相传为清代祥符人袁舜裔所书。两匾上款书:"皇清康熙廿八年岁次己已季春吉日",下款为"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宣镇阎兴邦立"(两匾无存,照片存河南省博物馆)。楼上置鼓一面,直径3尺许。  鼓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河南都司都指挥徐司马建。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天顺五年(1461年)再修,嘉靖六年(1527年),镇守太监吕宪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阎兴邦重修,光绪七年(1881年),巡抚李鹤年又重修。1928年于楼顶中央修建一方形高塔,四面安自动大表(钟),1931年在南北墙外辟为道路。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战争中,台上建筑毁坏,仅余高台。建国后加以修整,作为节日检阅台。1972年,高台拆除,辟为广场。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乘7路、10路、11路、14路、15路、24路、28路到鼓楼广场站下可到。  

祥符文庙大成殿

祥符县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祥符县文庙,位于小南门内洪学街1号。现在被一所工厂所占用。明清两代,形成了"儒学治天下,文庙遍全国"的局面。于是京师、省会、府治、县治,均修庙建学,开封府治与祥符县治虽同在一城,却有两庙、两学。而且府、县儒学生员,各有定额。  祥符县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系云老寺改建而成,后没于水,始改建今址。《祥符县志》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知县聂琰改建县治东南(即今址)。二十四年(1685年),提学道蒋伊捐修明伦堂斋房。三十年(1693年),提学道张润民捐修墙垣牌坊。乾隆二年(1724年),知县张淑载捐修大成殿5楹,东西庑各5楹,戟门、棂星门各3楹,外贤关、圣域坊各2座,忠义孝弟祠各3楹,大门便门各3楹,明伦堂5楹,东西斋房各5楹。后因兵燹水灾,大部被毁,现仅存大成殿一座。  大成殿,为悬山顶,上覆以绿琉璃瓦,面阔5间,进深3间,面积300多平方米。前檐出厦,前墙木棂窗、天花板属原始构件,由方木格组成,殿宇宏伟。它与府文庙南北呼应,反映了清代开封府文化教育的水平与规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樊楼

  樊楼位于宋都御街北端,又名矾楼,是1988年重建的一组庭院式楼阁,也是开封目前最大的仿宋娱乐中心。相传樊楼曾是北宋东京最繁华的一家酒楼,就连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也亲临此楼,并留下一段与李师师相会的佳话。  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每座楼皆高三层。其中西楼是樊楼的主要建筑,也是五楼中最大的一座,楼上设有宋徽宗御座,陈设富丽堂皇。中楼上有李师师琴房、书斋等,布置得淡雅幽静。  樊楼位于宋都御街北端,是根据史书记载,于1988年复建的一组庭院式楼阁。相传樊楼为北宋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风流皇帝宋徽宗与京都名0李师师常在此相会,小说《水浒传》对此楼也多有描写。宋代诗人刘子翠曾留下过“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的赞美诗句。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灰瓦青砖,雕梁画栋,陈设富丽堂皇,古朴典雅。  地址:开封市宋都御街北端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五百罗汉殿

  罗汉殿又称八角琉璃殿,是开封大相国寺中轴线上第三个佛殿。罗汉殿是八角回廊式建筑,精美无比,为清代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其独特的造型,极具特色,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  罗汉殿由游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组成。游廊殿中为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由500个造型各异的罗汉像组成,故这里又叫五百罗汉殿。  中心的木制八角亭中供奉着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由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这尊佛像雕刻于乾隆年间,耗时58年而成。佛像高约6米,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200余只扇状小手,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这尊佛雕像造型精美,鬼斧神工,乃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  开放时间:  8:00-18: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大相国寺门票45元内。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原名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该馆坐落于大梁门城楼之上,是河南省首家饮食博物馆、开封市首家非国有博物馆。馆内共陈列图片、文字资料及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藏品、标本3000多件。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以展示中国烹饪文化、中原及开封饮食文化丰厚内涵,弘扬灿烂的饮食文化为主,具有突出的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展陈类型包括展板、实物、实景等,分为“寻根溯源,元圣伊尹”、“问鼎中原,东京梦华”、“老号荟萃,悉在庖厨”等几部分,实物部分包括与伊尹有关的碑文拓片、著述、家谱等;历代饮食器物,与饮食有关的各类著述、文献、报刊、票证;烹饪大师使用的厨具及遗物,高档烹饪原料等。  地址:开封城墙大梁门城楼

鼓楼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相国寺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新华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卧龙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州桥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西司门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南苑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五一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仙人庄街道 开封府 大相国寺 开封延庆观 开封包公祠 大梁门 开封古城西门 宋都御街 开封年画博物馆 大宋御河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开封鼓楼 祥符文庙大成殿 樊楼 五百罗汉殿 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

鼓楼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