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玉溪 >> 红塔区

红塔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黑龙潭,位于玉溪市西南六公里的甸尾村后龙隐山西麓,为玉溪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观象楼和得月亭,均为黑龙潭的主要建筑。  观象楼。在龙潭的东边,座北向南。门楼式,单檐悬山屋顶。面阔五间,通面阔18米,通进深8米,高约7米。楼分二层,左右后三面土墙固定,前面楼上为条形矮栏杆,楼下装方形木方格窗,朴素典雅。楼上栏杆下设有木板长椅,可供游人倚栏观景。上可览流云飞霞,下可观水光山色,次间楼臣各有一画屏。画中人物,形象逼真,姿态传神,具有古代人物画的特色,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典雅,主次分明,结构严谨,气热雄伟具有清代建筑风格。前檐下梁,枋和枋间垫板上画花、鸟、凤凰等图案,楼上正前方一前一后高悬“观象楼”和“挹翠楼”两块木匾,前者楷书,阴刻,字较大,为昆明名人陈昌先生书,后者行书,阴刻,字稍小,为玉溪名人李鸿祥书。字迹苍劲,笔力。雄深,一楷一行,布局得宜,神韵横益,耐人品味,楼前左面墙下镶《咏垂不朽净》和《德昭千古》两块碑,前者为建盖观象楼和得月亭的功得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建立,文为时署嶍峨县县长里人郭光文之作,记述建盖观象楼和得月亭的原由和意义,后者为功德碑,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立。  观象楼建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是年动工,是年竣工。一九八一年郭井大队,赤马大队和玉溪区调队共同投资修理黑龙潭,修葺彩画,面貌焕然一新。  得月享。在黑龙潭内,座南向北,与观象楼隔水相对,重檐攒尖屋顶,方形,边长5米,高6米余,为单一结构建筑,玲珑小巧。后面砖墙固定,左右前三面安有条形矮木栏杆,内置木板长椅,游人可倚可坐,看水观山,亭造型精致,檐外有装饰,三面各边梁,枋和枋壁垫板上刻画鱼、鸟、花、草、山水等图案,下缀斗拱,拱头镂龙头、荷花、灯笼,正面裙板楷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趣味,料少无人知”古诗二首,亭内写有“得月亭”三字。得月亭外连石桥,与观象楼相衔,浑成一体。  石桥,三孔,头尾分衔观象楼得月亭,始建年月不明,民国时已倾圮。曾任嶍峨县县长的郭光文,会商郭井、赤马等六屯父老捐资,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建。1981年?正补缺,增栏加椅,葺彩一新。   

玉溪汇龙生态园

玉溪汇龙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溪汇龙生态园位于玉溪红塔区西南部、“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居民委会辖区内,占地20万m2,录属玉溪市汇龙商贸有限公司。  汇龙生态园于2001年5月17日破土动工,分九期工程,到2004年前,基本完成,生态园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全部由企业自筹。到目前,已建成了可同时接纳2000多人的汇龙会议中心,可供600人住宿的客房部、2000人就餐的餐饮部,  以水为主题的水上运动场及室内温泉,配有大型游乐设备的儿童乐园,占地6700m2的滑草场、中西合璧的快餐厅及冷饮店,引进了刺激性极强的动力伞及牵引伞,设制了一个标准足球场及三个篮球场。  根据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建盖了集医疗急救,旅游商品、宣传资讯、投诉资讯、投诉受理、问询接待等功能的游客中心,修建了800个车位的停车场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游览环境。  组建了一支由22位雅士组成的俗称古代音乐“活化石”、“活标本”的洞经音乐乐队及一支由23位舞蹈演员组成的具有“花灯之乡”特色的民族歌舞队。

映月潭

映月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坐落于“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大营街地处玉溪大河下段,境内九龙池河、西河、洲大河等九龙溪流均汇流于大营街左前方的玉溪大河。“九”,数之极也,“极”,又是“吉”的谐音,按民间的说法,大营街是“九九归一大吉大利的吉祥地”。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是亚洲最大的水松纸生产企业——云南玉溪水松纸厂下属企业。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由映月潭温泉、映月潭水体中心、感恩旅游街、映月温泉客栈、释迦文化静享园、玉泉寺组成,由佛教文化、感恩文化、温泉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映月潭独具特色的“修闲之道”,营造出心灵环保的理想氛围,在这两龙相汇之风水宝地,祝您吉祥、好运。   “休”和“修”,在现代汉语中,“休”就可解释为“歇息”、“停止”,而“修 ” 则解释为“使完美或恢复完美”、“建造”、“修养”等多种意思。这种修养就是升华到人的心灵和精神,而不单纯是身体上的那种休息与放松。我们中心用这个“修”,就蕴含了那样一种深意。即我们中心独具特色的“修闲之道”,能够让人们在身心放松的氛围中体会世事沧桑,感悟生活,精神得到升华。即所谓的:闲到修时性自真,修到闲时人自如。无论“休”还是“修”,在我们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所体现的就不单是两个汉字的区别,而是蕴含了我们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发展。  净修之道   映月潭温泉富含氟、镭、锶、钙等多种矿物质,为偏硅酸温矿泉,达到或超过国家颁布的医疗矿泉水标准,是珍贵的复合型医疗矿泉,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吞肿祛毒、润肤驱疾等多种功效。映月潭温泉以珍珠浴、氧吧浴、死海漂浮浴、贵妃百花浴等二十多种 SPA 水疗为主,并配有推拿按摩、餐饮、带泡池客房、别墅,会议室等多种服务设施。     景修之道   映月潭水体中心设有室内温泉水游泳池和室外矿泉水游泳池、泥鳅塘、干湿蒸房、健身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棋牌室等运动设施。   感恩旅游街 经营的项目有玉溪民族工艺品、玉溪土特产、玉溪名特小吃、感恩饰品(映月潭纪念品)。    映月温泉客栈共有80间客房,温泉水接入每个房间,并且房内配备了电脑,连接了宽带网,按家庭氛围布置房间,提供一应俱全的日常生活用品,无处不透出我们的细微化服务,特别适合各种中高端商务活动。   映月昌隆经营金鳟、虹鳟,以云南地方风味为特色,汇聚地道家乡菜肴之精粹,既能尝火锅又能品点菜。   吟月宫 KTV 是由多功能演绎厅及不同民族风格的 KTV 包房组成的,共有包房5间,可根据包房大小容纳4-20人不等,让您在尽情 K 歌的同时,感受映月潭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 白天,茶禅温泉品修闲,感悟人生 ; 夜晚,载歌载舞享时光,放松身体。  会议室可分别容纳30—350人,音响设施设备齐全。  慧修之道   释迦文化静享园以佛文化定位,以感恩文化为主线,设有慈生讲堂、养生斋堂、润生茶室、静享长廊等几部份,营造一个宁静的“心灵净化”和“精神释放”的空间。   觉生精舍坐落于美丽的湖畔,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中式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植物相衬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共有20间集体宿舍,有20人间、6人间、4人间等不-型,您可以在这里重温或感受集体生活。    映月潭拓展文化传播中心通过体验式培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挖掘自身潜能。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与国际瑜伽协会合作,成立了国际瑜伽学院教练培训基地南方学院。中心有适合瑜伽修行者的天然条件——温泉、湖面长廊、室外草甸、瑜伽茶道培训馆等瑜伽训练场所。学完课程后,由国际瑜伽协会统一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内唯一被全球认可的国际瑜伽协会初、中、高级瑜伽导师证书以及高级瑜伽教练证,获此证书的瑜伽教练,将拥有全球执教的资格,该资质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用。  悟修之道   玉泉寺巍峨庄严,规模宏大,共由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药师殿、地藏殿、五百罗汉堂、财神殿等七座殿宇组成,大雄宝殿供奉由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座像,高26.8米 ,是东南亚最高的室内座佛。   交通方式:昆明东部客运站有车直达玉溪。  

玉溪九龙池公园

玉溪九龙池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九龙池,也称龙池,原名奇黎溪,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城西北二十里的奇黎山麓。九龙池桥头碑叙述其得名原委说:“西山之麓,奇山窿然杰起,复嵌然下垂如云头曲复,……其下清泉穿壁涌出,如列星联珠,络绎不绝。自东而北七十余步又得泉焉,凡七穴皆浴然仰出。……前人既负土累石塞其隘为一池,故分言之则有九,合言之则同出一溪。此九龙池所由名也。”  九龙池泉位较高,出水量较大,历来灌溉“四十二屯”数万亩良田,使“棋之西北,千村万户,一带柳堤花溪,掩映于桑麻境里,”就是玉溪河流域的广大田畴,也受到它的利益。广大群众及游客均以其“灵源利农”而特别爱护和赞赏它。  九龙池风光,可综述为四:  一、池潭溪流:大龙潭,底有泉穴7个,清泉仰涌而出,水下有陷落石桥,隐然可见。潭面微波细浪,层层展开,游鱼戏水,喋然有声。周围参天古树,盘根错节,荫罩池面,故而冬温夏凉。“乱刺棚”潭,水如珍珠,串串涌出,其中游鱼,头多向下,直对涌泉,以免被水卷走。“有爷爷无庙”溪,水自悬岩下平流而出,如地河于此露面,悄然无声。麻龙潭则独泉翻滚,喷薄而出,哗然作响,池内苔藻翠绿,如丝似带。每个池潭的下面,各自有溪;溪内彩石粒粒,碧藻丝丝,两岸或树木蓊郁,或绿草如茵。至麻龙潭下面,众溪总汇为一河,即龙池河,流入飞井海水库。  二、楼台亭榭:多集中于大龙潭西岸,依着层次构造于悬岩之上,有大观楼、听泉楼、三圣阁、大士阁,文星阁等。中有石磴曲径,其间树绕枝横,绿荫匝盖,各种禽鸟飞鸣其中。登听泉楼,晴日俯看龙池,静夜聆听鱼声。登文星阁眺望,众山皆小,玉溪坝尽收眼底。  三、松园:分上松园,中松园、下松园,三园相近,内有高十数丈的巨松,相传为明代老僧所植。  四、飞井海:飞井海水库,为建国初期兴修,为九龙池延展风景区,水面宽阔,有时微风轻拂,水光潋滟,有时波翻浪卷,澎湃有声。西岸村居,依山面水,村村桃林,家家菜圃,其间村道弯弯,阡陌相连,具有浓郁的云南农村特色。飞井村出产之飞井桃,为夏季著名鲜果,“耍九龙池吃飞井桃”,亦为历来盛事。  交通信息:昆明新南部客运站有车直达玉溪。  地址:玉溪市州城西北10公里处  类型:湖泊池塘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元  

龙马溶洞

  玉溪市州城北面的龙马山北麓为溶洞景区。龙马溶洞距州城三十一公里。去溶洞途中,到北城,即可远眺“龙马腾宵”胜景。至红旗水库,“红旗飞瀑”扑入眼帘,颇为壮观。水库前面,有一天然矿泉涩水井。饮罢“天然汽水”,然后再继续前进,约行二十公里,即到龙马溶洞。此景区的主要景观有:龙马腾霄、涩水矿泉、红旗公园、龙马溶洞外景、龙马溶洞内景等。  玉溪溶洞全长300余米,洞内最高点有20余米,最宽近50米。主洞有大小厅室4个,还有4个岔洞。洞中通道险峻,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溶洞中有各种各样的钟乳石,完全像白玉雕成的一座水晶宫。只要你进入洞里,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擎天玉石,由洞底拔地而起,像精工雕刻的华表,支撑着整个洞顶,仿佛只要把它抽去,溶洞就会坍塌下来;一道道凌空高悬的石幔,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从天而降,垂到地面。游人用手指轻轻叩击,可发出叮咚的响声;一串串绚丽多姿的石花,盛开在石笋和石柱之间,让人浮想联翩;一个个婷婷玉立的钟乳石峰,像娴静的少女在水晶宫里漫游,她们的神态是那样欣喜和快慰。穹形的洞顶,异常宏伟。仰首而视,各种浮雕似的钟乳石群,有的像吊灯,有的像浮云,有的像兽类……真是应有尽有,令人叹为观止!  溶洞中天工雕成的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石象、石兽等等,全部都是洁白晶莹的。这些钟乳石,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比水晶宫还要玲珑剔透,比雪花还要洁白,真是一尘不染。洞内的空气特别清凉,时而还可以听到从倒挂的钟乳石尖上滴下来的水珠之响声。在主洞与第二个岔洞的交接处,还有一泓清泉。池中坐着一对石像,活像正在池中洗浴的金童玉女。玉溪属滇东岩溶区,岩溶地貌比较突出。据地质部门考察,玉溪溶洞属于地质震旦纪的灯影岩岩层,形成已有6至7亿年。而溶洞的形成,大约在1000至2000万年前。经过雨水、地下水对石灰岩不断溶解,雕塑和修饰,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神奇晶莹的溶洞。至今,溶洞的前半部分,钟乳石还在发育着。游览玉溪溶洞,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呢。  

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聂耳的故乡玉溪市。学校秉承“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的校训精神,根植玉溪、情系师范、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为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11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玉溪师范专科班,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溪师范学校、玉溪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教育资源)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玉溪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有省级高校一流学科1个(美术学),省级二类重点学科3 个(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数学),省级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3 个(美术学、体育学、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发展的趋势。  学校建有3个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传习实验中心”被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授予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站”称号。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玉溪市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建有校级科研单位8个: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濒危语言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玉溪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滇中分析测试中心。  地址:玉溪市凤凰路134号 邮编:653100  网址  http://www.yxnu.net/  

玉泉湖公园

  玉泉湖公园,它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的氛围,既有城市花园的特点,又有山林特点,回避了城市的喧嚣,又吸收了山林的优点,两全其美。在这座巧夺天工、中西合璧的公园里,你既可以感受到西式园林风格的别出心裁,还可体味到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走进玉泉湖公园,玉泉湖水波荡漾、微风拂面,远看小舟轻盈、杨柳依依。三三两两的垂钓者在柳树阴下席地而坐,悠闲自在。在紧张工作之余,不少城里人都会选择这块静土,或携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或相约朋友,垂钓中人生的快乐也得到了重温。玉泉湖上巧妙地设置了多个小岛,每个小岛自成一景,以三座月牙形木桥相连。每座小桥风格各不相同,亭亭玉立,倒映湖面,又添一景,可见设计者独具匠心。其中的“结缘桥”桥头处有一对联“夹岸晓烟春满园,人杰地灵桥结缘”,据说每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小桥成了情侣们约会的地方。每个小岛上的景致各不相同,与花木草坪相间分布的一座座别致的小木屋,大都临水而建,造型轻盈活泼,体现了纯自然的风格,木屋所营造出的童话更为恋人们所喜爱。  公园花木草坪色彩绚丽,因为园艺师很用心地修剪,使每一丛树每一块绿茵每一丛鲜花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不仅有各自的艺术造型,配上木椅条凳还是一个个将要上演的故事场景,此时不论三口之家还是白发老翁、热恋的情侣,木椅上一坐,就是很优美的一段情愫了。园中开阔的草坪、低矮的灌木、精致的路灯,于细微处见精品,有一种现代开放的空间,开敞豁亮。更有那个直径三米的大水车,让初次走进公园的游客体味到田园的亲切与随意。人工瀑布飞花四溅,荷花湖香气四溢、风清气爽。  玉泉湖有近一千米的花砖围墙掩映在树阴下,曲曲折折,待得走近后才发现原来墙面全部绘上了国画,连绵如一幅山水长卷。环湖壁画与整个园林相融为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正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风格。  景点位置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  

白龙泉

  白龙泉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州城东北10公里的龙马山麓,距洲城约3公理,风景秀丽,清静幽雅。为玉溪市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白龙祠、白龙泉、仙人洞以及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茂密树林等风景点组成。现存的云南省玉溪市州城白龙泉的白龙祠有四层三天井,前段称倒台楼,上有戏台,台下凿有水池,两边设耳房;二殿称龙殿;三殿称二教同源殿;后殿称观音殿。旧时各殿分别塑有白龙和神像,现多已毁,仅存檀木雕刻的“白龙神”置于龙殿中。云南省玉溪市州城白龙泉是从龙马山腰裂岩中进涌而出的一股清泉,沿山岩跌落而下,沿沟流淌,给人水往山上流去的感觉。仙人洞在云南省玉溪市州城白龙潭的西北数百米的山坡崖下,洞深50余米。  相传远古时候的上山头村阮家有一位姑娘,生得美丽聪慧,从小勤快灵巧。家里家外,细活粗活离不了她。那时上山头缺水,家里饮用的水,全由阮氏姑娘到白龙潭挑回家里。阮氏姑娘有一天雨后挑水,在爬坡时闪身滑跤,幸亏身后一位青年农民扶住她,才没有跌倒,桶里的水也没有打泼。从此,阮氏姑娘到白龙潭挑水,不时见到这位青年在地里做农活,经过交谈,知道青年姓白,家就住在这附近。一天晚上,阮氏姑娘梦见这位姓白的青年告诉她:明天在她放牛的地方,会见到一只白羊与黑羊打架,请她在黑羊身上抽打一鞭,白羊就可以得胜了。第二天白羊与黑羊斗得正激烈的时候,阮氏姑娘提鞭赶到。两下鞭声,黑羊被打倒在地。几天后,青年来阮家提亲。老人本想一口答允,无奈嫁了姑娘谁来挑水,这个难题一出,青年承诺在迎亲的时候,一定让妈妈常年都有饮用的水。到了迎娶的当天,新郎骑着马来,马尾长长地拖在路上,从白龙潭到上山头拖出一条沟,随沟流来一股清水,直到阮氏姑娘家的门口。以后,人们还用这股水来种庄稼。原来这青年就是白龙潭内的小白龙变的。  

高古楼

  在玉溪有一座名闻遐迩的雄楼杰阁,原名扶元阁,始建于元代或更早,“明朝重营,清代续修”(见《邑乘》、《玉溪文征》),后毁于兵燹。清光绪十九年(1893),经绅士刘亮卿等倡议重建,为重檐二楼一底尖屋顶木结构建筑,顶楼供“魁星”神像。清朝末至民国初,扶元阁亦称高古楼。据说,建该门阁后,北城镇就出了进士。玉溪人因此对高古楼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都以有高古楼而自豪。  一首在云南流传极广的民谣,正反映了这种情况。民谣是这样的:“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一说高古楼,就知道在玉溪;一说玉溪,就知道有高古楼。高古楼成了玉溪的标志性建筑。百年来,由于失修,成了危楼,政府遂于1993年拆除。近年来,群众要求重建的呼声日趋强烈。北城镇党委、政府顺应民心,按原貌设计,并于2001年1月组织施工,在原址重建高古楼。  经过各方积极努力,现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新的高古楼为正方形三重檐四方撵尖顶叠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三十二米。与时俱进的北城人,望着比以前更高且更雄伟的高古楼,萌生出一种想法:深层次开发高古楼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高品位的高古楼文化,以此为契机,促进北城经济的发展。措施之一是公开征联题咏高古楼,将入选的联作全部收入《中国·玉溪高古楼》一书,并将其中较佳者刻制悬挂于新的高古楼上,使新的高古楼成为玉溪市亮丽的人文景观。今年四月征联启事在《玉溪日报》刊登以来,各界积极响应踊跃应征,已收到联作340多副,现选登15副以飨同好,敬请联界方家也撰联题咏高古楼,共襄盛举。   

玉溪古窑遗址

玉溪古窑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溪古瓷窑址位于红塔山脚的瓦窑村,1960年调查发现并认定古瓷窑遗址分古窑、平窑、下窑。瓷片分布面积约18700平方米,其中古窑面积最大,约15000平方米。1986年初,出土瓷片、残瓷器、残窑具上万件,重约2吨。发现龙窑2座。1号窑长28.8米,3号窑长33.8米,宽均为2米左右,顺坡上爬,窑头低、窑尾高、形状似龙,古称龙窑。出土的产品有碗、盘、杯、碟、瓶、罐、盆、壶、钵等。花纹制作法有绘、刻、划、印、贴、捏等。图饰主要有花草、兽、禽、鱼藻和房屋等,形态生动别致。釉色有青瓷、青花瓷、酱瓷(黑釉),以青花瓷为最多。玉溪古窑的青花瓷器的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受当地原料的影响,釉色略黄。有关专家认为,玉溪古瓷窑年代属元末明初时期。玉溪古瓷窑的发现,证明云南也是早期生产青花瓷的地区之一,为云南瓷器起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83年1月13日,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聂耳故居

聂耳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聂耳故居位于玉溪市北门街3号,是一楼一底木结构建筑,临街面楼下原为半截砖墙,外有护板,上部为活动木板窗,开为铺面。街面楼下房檐上仍有半截依稀可见的浮雕图案。聂耳1927年初中毕业后,曾随母亲彭寂宽回玉溪,于农历6月22日至7月10日在此复习功课。  聂耳故居系聂耳的曾祖父聂连登于清未所建,传至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鸿仪去昆明行医,留给聂耳的大嫂王静珍居住。  1984年9月,聂耳故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其修复一新,并建造聂耳塑像,设立管理机构,正式对外开放。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市内乘坐7、8、9、10路公交车至市医院站下车后步行可到  门票  10元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门街3号    聂耳 (1912~1935)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童年时代 1912年 2月14日…… 详细++  聂耳 (1912~1935)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童年时代 1912年 2月14日…… 详细++

聂耳公园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的祖籍便在玉溪,现玉溪市内辟有聂耳公园,始建于1985年,园内有聂耳铜像和纪念馆,是以纪念聂耳为主要特色,兼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玉溪是举世闻名的人民音乐家的故乡,市区内有以聂耳命名的“聂耳路”,有新建的聂耳公园和修葺一新的聂耳故居,这些新设的人文景点,表达了故乡人民对这位伟大的时代歌手的眷念。  聂耳公园位于玉溪市南门街南端,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324.4平方米,建筑物占地9346.64平方米,道路面积5390平方米,树木、花卉、草地有93993.96平方米。1985年6月兴建,1987年7月竣工,是以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为主,兼容文化、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公园,园内分为纪念区、游乐区、文化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乐区、花卉生产观赏区和公园管理区。  纪念区位于聂耳公园东北,由北门、花坛、琴台、涌泉、花架、聂耳铜像、聂耳纪念馆等景点组成。聂耳铜像是纪念区的主体,矗立在聂耳公园纪念区。聂耳铜像座南朝北,是采用锡青铜料铸成,高2.4米,重1.8吨,铜像基座建在高出周围约2.25米的平台上。聂耳铜像身体前倾,表情庄严,风衣飘舞,双臂高举,呈打拍姿态,站立在墨玉石的基座上,仿佛正在指挥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前面和两侧是一块块几何图案的花坛,主要种植月季、樱花,形成了月季樱花园;铜像后面由弧形的花架衬托,弧长50米,花架后种植紫藤、叶子花。聂耳铜像正前方,建有4个弧形雕塑,与喷池、琴台泉组成静中有动的景观。聂耳铜像东侧有聂耳纪念馆,建筑面积1134.87平方米,建有陈列室、接待室、声像厅、展览厅,并有聂耳汉白玉胸像和缅怀雕塑等。陈列室和接待室内,用铝合金吊顶,麻布直感墙纸贴墙面,地面用大理石铺设。纪念馆陈列着聂耳的创作手稿、实物、照片和文字说明,介绍了聂耳生平事迹。  游乐区位于聂耳公园中部,主要由知音湖、湖中小叶舟、连理亭和春晓楼等景点组成。知音湖是人工开凿,湖面面积2.13万平方米,水源来自东风水库,水质较好。湖岸用毛石支砌,部分用天然鹅卵石镶面而成,岸边栽有柳树。湖边建有别具一格的连理亭,远看像两个方亭,近看是一组用六根柱支撑的两个三角亭,进亭可饱览知音湖景色。在湖的北端建有一个园形码头,取名踩波亭,有鸳鸯船、金鱼船、脚踏船、电动船及铁板游船供游人租用。游船可到湖中小岛──小叶舟,小叶舟上建有独柱凉亭和铁索吊桥相连的水中亭供游览。亭帽是造型新颖的四个菱锥体。春晓楼建在公园最高处,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建有一座两层楼阁和三座凉亭,亭与亭之间曲廊相连,在这里可以眺望公园的全景。  文化活动区位于知音湖西岸,以紫艺苑为中心。紫艺苑为庭院式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分为大、小10个单间,是文人墨客吟诗做画的好地方,紫艺苑旁的半岛则是茶花园。  安静休息区位于聂耳公园南。由鹤月轩、风雨桥、石船坞、茅屋等景点组成。茶室取名鹤月轩,建于知音湖南边,与水中亭相对,建筑面积541平方米,由弧形廊、圆形茶厅和圆形凉台以及仙鹤雕塑组成,突出于湖中,建曲桥与岸相通。风雨桥是仿竹木桥,桥身用钢筋混凝土仿造带皮原木作支架,长9米。石船坞为钓鱼爱好者设置,岸边建有钢筋混凝土的仿木舟和木架,以方便坐立垂钓;在附近的空地上建有11座锥形茅草棚,用毛石铺路相连,巧妙地构成了渔村景象。垂钓小区多植棕榈,具有亚热带风光。  儿童乐园位于公园西北。花卉生产观赏区位于公园西,由温室和荟春园组成。荟春园有5间室内展厅和一块露天展厅,展厅与展厅之间用曲廊相连,是公园生产花卉和开展花卉展览观赏的主要区域。  地址:玉溪市市区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杞麓湖

   :杞麓湖距离通海县城1.5公里,与秀山紧密相连,又称通海湖,属南盘江水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约15米,总容量1.5亿立方米。 湖内盛产鲤、鲫、大头鱼等。岸边有人工筑起的海埂,即可饱览湖光,又可在此闲钓。   交通: 从玉溪客运中心乘到通海的班车,行车45分钟    云南玉溪

红塔山

红塔山为文化旅游景点。  红塔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东南2千米的文笔山上。该塔原为白塔,始建于元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建。塔身用青石支砌,内填土,为密檐式结构七方八级实心塔。塔高35米,0式的逐级往上收缩,西面五、六、七级各有一佛龛,每龛内置有铜佛像1尊。“白塔夕照”成为新兴一景。1958年塔顶置一五角红星,以紫土涂红塔身,并将宝鼎、铜佛拆除。从此,白塔改为红塔,山亦称红塔山。其景亦由“红塔朝晖”所取代。红塔山有“大红塔山”与“小红塔山”之分。1986年6月玉溪卷烟厂拆除红塔上的五角星,又用红油漆涂刷塔身。  用时参考  3-4小时  交通  乘坐2路公交车在红塔集团站下车即可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红塔区东南  

映月潭水体中心

  映月潭水体中心  映月潭水体中心,里面设有室内温泉水游泳池和室外矿泉水游泳池、泥鳅池、干湿蒸房、健身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棋牌室等运动设施,且室内还有个温馨小设计——就是高温小泡池,水深0.45m、水温40oC专门为小孩和怕冷的客人设计的。如果是一家人或一帮朋友来,另外可以打球,棋牌室喝茶、玩牌、聊天。  

玉溪溶洞

  :溶洞位于玉溪北城侧面的龙马山背后,距城区约30公里。洞中通道险峻,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洞内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一点也感受不到是在室内的感觉,好像置身于九霄云外的天宫。  去溶洞途中,先路过红旗水库。水库附近,有一口天然涩水井,被人誉为“天然汽水”。井水呈灰色,味兼酸、苦、涩,用红糖泡饮,特别凉爽。  交通:没有直接到的车,可以在市区包车。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玉泉寺旁。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13:00-24: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门票30元,索道票15元  

红塔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玉兴路街道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凤凰路街道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带路街道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北城镇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春和镇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李棋镇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大营街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研和镇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高仓镇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小石桥彝族乡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洛河彝族乡 谢汝翼 (1879~1914) 李鸿祥 (1879~1963) 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盛延龄 (1868~1934) 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红塔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