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凤凰谷生命文化主题公园 | 凤凰谷生命文化主题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生命文化主题公园凤凰谷位于师宗县凤凰山麓峡谷间。这里峭壁嶙峋、风光诡异,深谷呈现一奇特景观“生命之门”:这是一位仰卧天地间的远古丰腴女性,她将神圣的生命之源和人类繁衍孕育之仓无限热情地展现于原生寰宇间。 位于师宗县五龙壮族乡,距县城48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属喀斯特地形地貌,亚热带气候,集峡谷、溶洞、飞瀑、雨林、湖泊为一体。 生命之门:垂直高度达218米的世界第一高洞,大地之母,“我们从哪里来”生命本源的追问,昭然若揭,感悟生命的起源,感念父恩如山,母恩似海。 滴水潭:垂直高度118米,自石壁上倾泻而下,汇成一滩,润泽大地。 女儿湖:绿浪轻涌,柔水含烟。水舟轻放,荡涤心灵。湖滨浴场尽显海滨神韵。为什么叫女儿湖呢?我们回过头看女儿岛上的那块孤石。凤凰的侍者郎布在碧玉的湖边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壮家少女。这个姑娘名叫瑞嗄,貌若天仙,楚楚动人,她每天清晨都要到湖边,以水为镜梳妆打扮,郎布日思夜想的少女就是瑞嗄。俩人一见钟情,偷食禁果,被逐出家门,姑娘羞于见人,投湖自尽。一天,郎布到湖边凭吊,追忆美好时光,不禁悲从中来。这时,只见湖中一片艳红,花瓣铺湖,姑娘美丽的身影忽隐忽现,郎布一头扎进湖中,他们又在湖里相依相偎,从此人们将这湖称为“女儿湖”。 用时参考 3小时 门票 门票:80元 开放时间 08:00-17: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
菌子山 | 位于云南省师宗县大同、龙庆、五龙三乡镇的交界处,约50平方公里,中心地带近30平方公里,海拔2409.7米,为师宗县第一峰。这里万倾杜鹃艳惊天下,珍奇异木遍布山野,高原草甸充满异国情调,四季景-人,植被保存得较为完好。 菌子山是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最大的原生态露营地,又是中国最具北欧风光、再现古罗马广场、古希腊文明遗址,也是世界最高仿真蘑菇建筑群。现开辟标志性景观有六园九景。六园:天然大花园、天然植物园、天然动物园、天然野果园、天然野生菌子园、天然奇石园。九景:千年鹃、醉红岭、黑松林、荒城古墟、猕猴湖、菌子峰、珍稀林、万花泉、蘑菇岭。自2001年以来,菌子山每年举办千花会、摩托车、越野车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蜿蜒起伏的石山环围之下,怪石嶙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古树、枯桩、绿藤散布,宛如一座饱经风雨剥蚀的天然古城池。让人感受到古罗马广场、希腊阿皮亚古道、埃皮罗期剧场饱含千年人文的荒凉、沧桑、凄美。在山上还有连片的杜鹃花,每至阳春时节,花满枝头,飞红点翠,山岭尽红。专家考证,山上有树龄最长达1600余年的杜鹃树,每年2至3月份开花,花色鲜红,花期40天左右。盛开时,数千朵绽放的杜鹃花红艳夺目、含羞欲滴,成为菌子山最靓丽的景观之一。此外,还有珍稀红花木莲,国家二级珍稀植物,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30余米,胸径最大60厘米以上。花色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菌子山的红花木莲约有30多亩,是国内迄今发现最大的自然群落。 地址:曲靖市师宗县 类型:森林地质地貌山湖泊 电话:18287434008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师宗县内打车前往,或自驾车在江召公路与058乡道交口转入058乡道,然后沿058乡道一直向南即达。 门票 50元 |
通玄洞 | 师宗的通玄洞,分上洞、中洞、水洞(水洞尚未对外开放)。 上洞高大宽敞,洞中有山,洞中套洞,大厅一个连着一个, 钟乳石千姿百态,多为白色和朱红色。最为典型的是“两重天”,因下层呈朱红色,上层为乳白石,故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两重天。它的顶部有一巨石,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脚印, 俗称仙人脚印。天书壁距洞口350米,宽约15米,高约10米多,自左向右倾斜。上面笔画纷繁,似字非字,如同一部深奥玄妙的天书,故称天书壁。玄风洞在离洞口400米处,只要走到那里,便会感到凉风扑面而来,一离开此地,马上便风平浪静,令人神秘莫测。通玄洞的精华在中洞。从上洞 300米处向南直下10多米,但见洞顶石箐中,伸出一只巨手, 擒着仙人蕉。顺着万串巴蕉林,穿过“冷天雪地”的“北国”,洞越走越窄,洞内水深盈尺,石莲、石磨、石柱、石墩数不胜数。再往前走,大盆大盆的石答盆景向游客飘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这水中盆景竟是天然所成。 有的似玉树开花,有的似水仙吐秀,有的似出水芙蓉,有的似大象饮水,有的似三山五岳。那盆中石林,盆中黄山,盆中峨嵋,更是壮观。两边洞壁上由于水位下降,突出于壁面 水平沟槽上面纤细的钟0,像一幅幅人工壁画,绵延至尽头。与水中飘浮着的几百个盆景构成一幅立体的山水画。 |
飞来寺 | 飞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飞来寺位于师宗县龙庆乡豆温村东南隅的正乙(也称正一、镇邑)山中。此山在当地一山独尊,巍然矗立,高耸险峻,雄伟壮观。山中佳木蓊郁,紫竹丛林,一片葱茏,景趣盎然;盘桓在寺庙背后古木上的蔓藤,犹如玉帘垂吊,悠然晃动,美不胜收。 该寺依山势拾级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居高临下,控居正脉,俯视山野村庄,从低到高沿中轴线建有山门、子孙殿、关圣殿、海潮堂,集神、奇、险、秀、静、灵为一体。全寺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山石树木景致生动。 龙庆乡 龙庆彝族壮族乡位于东经140。46'-49',北纬24。12'-38'之间,地处曲靖、文山、红河三市(州)交界处,南与文山州邱北县隔江相望,西与红河州泸西县接壤,东与本县五龙乡相连,北与本县大同、彩云镇毗邻。距县城41公里。龙官(龙庆至邱北官寨)公路由北向南通入文山境内;龙向(龙庆至泸西向阳)公路由东向西进入红河境内;柏油路大龙(大同至龙庆)公路由北向南穿境…… 详细++ |
黑尔瀑布 | 黑尔瀑布位于龙庆纯壮族村,这里民风纯朴、风景秀丽,瀑布雄、奇、壮、丽,并配以四周绿树红叶,千亩稻花,身置其境,让您能真正领略这里的大好河山。特色 这里民风纯朴、稻花飘香、景致迷人,瀑布有雄、奇、壮、丽四大特点,四周有绿树红叶映衬。 |
窦垿故居 | 窦垿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垿故居位于云南师宗县淑基村,是一幢普通的四合院。高高跷起的椽角在风中挺然傲立,除了建筑上的肃穆之外,似乎还在张扬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后人把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合称“五绝”。 通往窦垿故居的台阶总共有6台34级,第一台9级台阶,被称为新石坎,上面呢有5台共25级,中山陵的台阶设计跟这里的设计风格一样,从下往上看是25级台阶,从上而下看只有5个平台。在第二级台阶处建有头大门,大门上悬有“中宪第”直匾一块,因为当时,窦垿的父亲窦欲峻被道光帝封为中宪大夫,那道圣旨至今还保存完好。 窦垿故居大门楼成亭阁式建筑,分为两层,梁柱全部都是精雕细刻,造型独特。那些台阶还有这些雕梁画栋的构架装饰反映了主人的官职品位。据说呢,建这种风格式样的房子,是要经朝廷许可的,在云南只有这一处。 大门楼建有5间,正3间设有大门厦,中间为正大门,东西两间各设东西侧大门,大门上方挂的“窦垿故居”横匾是由赵浩如教授书题的,上面还挂着“中宪大夫”直匾,前上方挂有“赐进士第”横匾,正门左上方挂有选拔、解元两块横匾,右上方挂有进士、拔贡两块横匾。横梁上刻有的一对龙鱼,上面雕刻的是云,龙,水。穿过正门还设有三道屏门,在古代,一般官员来访时走两侧屏门,正屏门要比主人官职高的的官员到来时才开启。据当地人说,多少年来,正屏门从未开启过。通过正门进入院内,是跟以前淑基村所有的院落下面相连的,楼上也是相互连通的走马串0,之上就是正宅5间,正宅的前门上刻有许多图案,在大门的上方原来挂有一块“文魁”的横匾。 三十余级的石梯经过风雨的洗刷,已经变得斑斑驳驳,从大门一直延伸进去,诉说着那段历史的久远。四合院占地不大,当地普通红泥垒的墙,灰黑瓦砾盖的顶,除屋椽上雕刻精美的图案还依稀可见,流淌着往日经久不息的文化馨香外,这里与淑基其他众多的院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就在这幛普通的四合院中,一代奇才窦垿却从这里走了出来。窦垿从小置于书香门第,深受祖父和被称为“一介表天”的父亲影响,饱读诗文,深明大义,养成了刚毅正直、心直口快、不畏权势、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言行一致的品格。他以先圣们的古训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以文章和人格来立言、立行、立德,菱甚多,流传后世影响较大的有:《示儿录》、《续小学铢寸录》、《四余录》、《游艺录》、等,特别是岳阳楼长联,更是字字珠玑,誉满天下。窦垿的著作,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德行标准,力图以儒学和礼仪来规范当时的社会秩序。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书香门第,却是“布衣粗食”人不追求奢华,想以简朴来改良当时的弊政。他忧国忧民,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却又对统治者抱着天真的幻想,想以奏章、改良来挽救当时的社会。他胸怀抱国之志,却又没悟出报国根本无门。窦垿生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早已注定了窦垿的历程必然是坎坷的一生,矛盾的一生,注定了在这忧愤中必然产生一代文学奇才。 礼堂威严而空旷,没有一丝响动,没有多余的摆设,几张不知是哪个年代的条凳静静地龟缩一角,组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构图。暗红色的墙坯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油黑,使人不由自主地会从脚底升起一股凉意。礼堂的显要位置上,各种牌匾肃然高悬,褒扬着窦氏族人中的显贵们的业绩,其中最为显郝的,当数清咸丰皇帝所赐封赏了。不知道那么多的名人忙着为窦垿题词封匾,究竟是在褒扬窦垿的业绩,还是在用窦垿的名望抬高自己。窦垿生不逢时,在他赴京任职之时,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面对内忧外患,清王朝朝纲荒废,积重难返。此时就任京官的窦垿还没体味到一丝做官的快乐,马上便落入了孤寂和忧愤之中,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积弊,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在上任监察御史的几天后,便向咸丰皇帝上奏章条陈九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吏治、财政、金融、水利、军事、交通等各个方面。他慷慨陈辞揭露买官卖官的“捐例”制度,请求皇帝起用唐鉴、林则徐二人为议政大臣,委以生任。他上奏参劾擅权专横、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穆彰阿、耆英、琦善等人,要求吏部治罪。但窦垿的奏章均被“呈之不用”,“留中不发”,窦垿的政治抱负成了泡影。此时,悲愤之极、年已四十七岁的窦垿深感前途渺茫,彻底绝望了,在孤愤中,他以一个文人特有的勇气和傲骨,愤然辞官,回归故里,途经岳阳楼凭吊先圣,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传世佳作——岳阳楼长联,完成了一个文人、志士、思想者的历史宏篇。 窦垿 (1804~1865) 窦垿(1804~1865),字于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原罗平州西区淑基村(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淑基村)人。淑基窦氏,为清代滇东望族。同治四年(1865年)逝于贵州任上,享年六十二岁。 人生履历 山西知县 祖父窦晟,为乾隆癸酉科(1753年)云南选拔,戊子科(1768年)解元,曾任洪洞县知县,“清…… 详细++ 窦垿 (1804~1865) 窦垿(1804~1865),字于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原罗平州西区淑基村(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淑基村)人。淑基窦氏,为清代滇东望族。同治四年(1865年)逝于贵州任上,享年六十二岁。 人生履历 山西知县 祖父窦晟,为乾隆癸酉科(1753年)云南选拔,戊子科(1768年)解元,曾任洪洞县知县,“清…… 详细++ |
鹭鸶村 | 村内有独树成林,花色鲜艳,朵大如盘,九蕊十八瓣的百年古茶,阴翳蔽日;盘根错节,枝叶相连的古朴树(破角树),绿树成荫。每年春夏雨季至中秋时节,成千上万洁白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鹭鸶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聚居栖息,繁衍后代,“鹭鸶村”因此而得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南丹山 | 在壮乡五龙,蜿蜒细秀的小山峦时起时伏,簇拥着一座雄强高大的南丹山。南丹山海拔1831米,相对高度达900余米,壁立千仞,一石成山。 五龙云海潮起潮落的时候,矮小的山峰淹没在银色的雾海里,只在白浪银涛上留下南丹山尊贵的头颅。云海消逝的时候,飘来荡去的白云,又久久地亲吻着南丹山雄性的山岭,使高大雄伟的南丹山显得更加厚重。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登上南丹山顶,四方八面的群山都匍匐在南丹山的脚下。山下的壮家干栏式屋楼星星点点,隐隐约约,把一个人称“小西双版纳”的壮乡五龙铺排得错落有致。几朵白云缓缓飘来同游人脚下的大山亲热时,置身南丹山颠的游人,就真的把高山白云统统踩到了脚下。 南丹山亿万年巍然耸立,亘古不变,任白云身边飘去,凭游人足下攀来。过去,远方人不知五龙有座美丽神奇的南丹山,自从南丹山名气传开后,前来登山的游人便渐渐多了起来。 神奇的南丹山流传着神奇的故事,神奇的故事使南丹山更加神奇。在南丹山的许多故事中,南丹烈女的传说是老幼皆知的。很早以前,南丹山下的江戎村有一壮族妇女不幸丧夫,村中把事爱其姿色,欲强娶为妻。该妇一丈夫祭期未满推辞后,于深夜到丈夫坟前祭奠,然后登南丹山悬石自尽。从此,南丹烈女的身影就年年也月映在南丹山的悬崖陡壁上。南丹烈女一一日之正气振百日之骁风,精诚贯石,悲壮而感人。南丹山不知吸引着多少白云和它亲热,也不知吸引着多少游热闹前往欣赏它那雄奇耸秀的身躯。漫步在风光宜人的路稠河边,被人们称作二南丹的偌大一个山体,呈现了一尊非常逼真的大佛头像。那是二南大丹整个山体和悬崖间穿石的灌木丛林一同铸就的天然大佛。大佛的两眼是一睁一闭的。大佛在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 云朵衬映下悠然自得,仿佛在祝福着壮家人岁岁平安。 人们对南丹大佛的膜拜是虔诚的,因为人们认为南丹大佛既能护佑南丹山下的壮乡风调雨顺,又能使远近游人延年益寿,我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在师宗也其实意味就是“寿比南丹”,南山指的就是南丹山。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明茶歇鹭 | 云南山茶是享誉海内的名花,师宗耿家村的古树茶花“九蕊十八瓣”名贵品种则是云南山茶中的活化石,属于茶花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所以然1996年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 耿家村,无一户姓耿,原因无法考察。村子虽小,却因树和鸟而闻名。这里古木参天,人杰地灵,属葵山镇辖区,距县城约28公里。 都说“独树难以成林”,一株古老的山茶却“独树成林”,荫翳蔽日。这株茶树生长在村子中间,围着一圈厚实的墙,据考证,此树栽种于明朝年间,树龄近几年400年。每年春风再度,万朵花花大如盘,九蕊十八瓣,以朵大、瓣多、色艳、蕊奇而享有名誉,是我县具有观赏价值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却这株古茶树之外,另有十余株直径在一米左右的古朴树(也叫破角树),由于树木高大,盘根错节,枝叶相连,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很久以前,这里的村民们就有了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仅保持了天然的植被,近年来还实行退耕还林,划出保护区,培植了大片人工林。 有了树林,鸟便成了这片绿阴里恰到好处的点缀。每年春夏雨季至中秋时节,成千上万洁白的鹭鸶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栖息在厚实的绿枝上繁衍后代,所以耿家村也称“鹭鸶村”。这些白色的候鸟在树丛中呼朋引伴,欢呼跳跃。它们洁白优雅的身姿映在蓝天绿树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仙境;它们轻言细语的啾鸣使这片原本普通的林子充满了微型机和灵性!村民们十分爱惜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从没有人去攻击它们。在这里,人、树、鸟的和谐相处,成为这个季节最动人的故事。有诗为证: 花谢鸟飞来,红白更替鲜。 年年皆新色,物景自成观。 鹭鸶,这白色骄傲的精灵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不大的树林作为它们的栖息地?或许这个问题的追溯会启迪我们思考大自然的那些最原始的规律——那就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少些战争和杀戮,多些爱心和友情,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