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官庄遗址 | 官庄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官庄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北,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90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分别于2004年、2010年4月至2011年进行勘探发掘。发现遗址南、东侧外壕、中部的大城、小城,发掘大量两周时期的灰坑,清理一些墓葬、马坑等,出土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蚌制品等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遗存涵盖了龙山、两周、汉、唐宋及明清时期,其中以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目前是中原地区最大的西周城址,为完善郑州地区的两周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深入探讨郑州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厘清东虢、郑、韩相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中共油坊地下联络站旧址 | 中共油坊地下联络站旧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油坊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行政村西部,坐北向南,楼房三所,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20世纪20年代为秦和尚所有,30年代卖于天主教会,期间曾办过教会私塾学校,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中共在此建立地下联络站,以加强嵩山抗日军分区与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系,80年代,重新恢复天主教会至今。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秦氏家庙 | 秦氏家庙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秦氏家庙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东,坐北向南的两进四合院建筑,共有房屋7所,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院均为一层,后院正楼三层,两厢楼均二层,由秦恭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创建,后改为本村家庙到1950年在民国年间,曾做过完全小学、棉花、食品加工厂等。20世纪90年代有恢复为秦氏家庙。该院落布局有序,结构完整,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现存古建筑中较有特色和重要的一处宅院。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荥阳西张村遗址 | 荥阳西张村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张村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张村行政村西张村自然村北的多级台地上,遗址南北宽约400米,东西长约550米,面积约220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在遗址中部及西南部崖壁上均发现多处灰坑,采集的标本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也占一定比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初步断定为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文化遗存。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荥阳市高村乡西张村西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池沟寨遗址 | 池沟寨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池沟寨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北马沟行政村北400米,遗址为一突出的山间台地上,分作南、北两部分,且北高南低,南大北小,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南部台地,周边尚存晚期寨墙数段,东西南三侧崖壁上分布有陶窑、灰坑和文化层,其中灰坑最深者达4米,文化层一般厚2—3米,包含物丰富,有陶片、碎骨、红烧土块和蚌壳,可辨器形有罐、瓮、双腹盆等。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荥阳市高村乡马沟村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刘沟遗址 | 刘沟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沟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刘沟行政村北1000米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山顶台地上,由南北走向排列的3处台地组成,在3处台地地表均可采集到陶片,在其崖壁上也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0.5—1.2米,内含陶片及红烧土颗粒,灰坑深1—2米(边沿不清晰)。中部彦章寨西侧崖壁上可见有厚达0.4米左右的夯土层,可辨器形有瓮、罐、环及豆等,纹饰有彩陶及篮纹和绳纹等,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兼有仰韶和战国文化遗存。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西司马遗址 | 西司马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司马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司马行政村西司马自然村北,面积约800000平方米。2005年发现并进行发掘,是以夏代村落遗址和商周墓地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遗址。 遗址文化层厚2~3米,所见遗迹主要为灰坑,墓地中除少量为战国墓外,多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墓葬。这些墓葬已清理发掘80多座,均为竖穴土坑墓,排列有序,多经夯打,部分有二层台或腰坑,随葬品以陶器、海贝为主,个别有铜器和蚌器,墓主人多为平民。 西司马遗址晚商至西周早期墓地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夏代特别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古柏渡飞黄旅游区 | 古柏渡飞黄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5年7月正式更名为古柏渡飞黄旅游区,河南南水北调孤柏渡飞黄旅游区是经荥阳市委市政府批准,省发改委重点立项,由荥阳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知名流放企业丰乐园集团联合开发投资,按国家旅游AAAAA级标准打造的沿黄旅游带景区之一。 景区位于省会郑州十五分钟经济圈、生活圈,历史文化名城荥阳境内,毗邻中华母亲河,规划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为25亿元。- 千年来孤柏嘴作为黄河的渡口,等待着来往匆匆的路人,而今峰回路转,历史给予了他新的使命——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穿黄工程就横亘在这里!而与之交相辉映的南水北调孤柏渡飞黄旅游区,则凝聚了现代人智慧与汗水,创造出又一人文景观奇迹。设计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西北黄河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的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在这里,西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得到了完美体现。景区一次顶层设计,分期分批实施,主要内容包括:亚洲落差最大、滑道最长的滑沙场、滑草场,儿童滑沙场、黄河中游唯一的羊皮筏漂流、沙洲驼铃、黄河快艇、观光缆车、中原第一索、高空蹦极、千米冰挂、十里金沙滩、沙漠动感地带、万亩草原风光牧场、万亩休闲渔业等。身临其境的您定会感受到黄河的壮丽、大漠的雄宏和青山的秀美。- 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建设,景区必将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妖娆,无限风光的黄河风情游、沙漠体验游无论春夏秋冬,都热情拥抱八方来客。 |
郑州奥帕拉拉水上乐园 | 奥帕拉拉冒险岛水公园(以下简称奥帕拉拉)位于郑州市的后花园——荥阳市豫龙镇,奥帕拉拉总占地面积12万平米,毗邻郑州绕城高速豫龙出口,距郑州市区仅10余分钟车程,交通极为便利。奥帕拉拉是以荥阳市得天独厚的绿色自然空间为依托的,以3600亩欧陆风情游闲人居为特色的,以追寻人们健康生活为宗旨的,集水上休闲、娱乐以及完善的餐饮、购物、住宿等多种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大型主题性水上娱乐项目。 奥帕拉拉斥巨资引进十多种省内第一、国内罕见的水上娱乐设备和国际先进的技术,聘请国际名师精心设计了数十种水上娱乐项目,拥有面积达20000平米、浪高达3米采用真空造浪技术的大型海啸池;全国首创6人同乘的巨龙大滑道;长达1000米的漂流河;直径近20米的巨兽碗和大喇叭滑道;总长超过220米的水上过山车等水上游乐设备。另外,公司还引进了潮汐河、飞碟梭、勇士滑道、急速滑道组合、滑板冲浪、童梦奇缘以及全国最新能同时容纳2000人游玩的大型互动水屋等设施设备,其中多项设备创下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纪录。同时,奥帕拉拉依托荥阳市优质水源,引进了国内一流的的水处理技术,使水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标准,让游客朋友玩的放心、玩的舒心!融汇了多种世界顶尖设备和多种节目表演的奥帕拉拉,是华中地区最大、项目最丰富、最好玩的游乐项目。实力铸就的品牌,将树立河南省同行业的标杆,成为国内水上娱乐项目的典范,强势开启中原大地游闲生活的新概念! 亚洲最新“超级大喇叭”滑道!游客坐在特别设计的四叶草型浮圈里面滑行,每个浮圈最多能够载4个人。游客从20多米高处滑行到一个巨大的大喇叭型圆锥体里面,像是被龙卷风吸进去的感觉,让游客体验急速滑行带来的超级刺激,尤其适合喜欢体验新鲜感受的游客! 国内罕见的水上巨型设备,形似一个大碗,该设备曾获得“金票奖”“全球最佳新水上游乐设备”奖。四名游客同乘一浮圈从半高空的站台口滑下,在经过了一段长管状滑道之后,高速冲入一个直径为20米的巨碗,在离心力的带动下沿巨碗边缘旋转约数圈之后滑到出口。“魔兽碗”将会让您体验到完全不同于其他设备的全新滑行体验。其他的游客还可以站在设备旁边8米高的观景台上,看到整个滑行过程。集高速度、高刺激性、高娱乐性为一体,无论到哪里魔兽碗都是最耀眼的“明星”! 奥帕拉拉魔兽碗 奥帕拉拉大海啸 大海也可以复制吗?3米高的大海啸,您见过吗?华中地区最大的海啸、海浪区,总占地面积20000余平米,精选源自广西北海的白沙,携独具声光电效果的设备,为中原人复制大海啸的真实面目!整个海滩可容纳1.5万人,海啸池对岸是一个超大表演舞台,给游客带来异域风情娱乐。玩沙子、亲身经历大海啸、享受日光浴、欣赏极具异域风情的节目表演,玩的比你想的多! 长达220米,为华中之最!借助水流、滑道的光滑和坡度,游客由高处滑向低处,再利用人体重力的惯性从低处滑到高处,如此反复五次。由于途中滑道倾斜度大,拐弯的次数多,让您一路尖叫着感受一波接一波的高潮! 全球首创的六人同乘滑道!随着巨龙的身躯急速下滑,集高速度、高刺激性、高娱乐性三种体验为一体,光影交错,似真似幻! 儿童戏水池里有多种儿童游乐器材,包括各种戏水小品、儿童滑梯等,所有的水玩具不仅造型生动可爱,而且选材安全可靠,还有各种喷水的特效,可开启儿童智力,专为儿童游客设计,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让家长放心! 逆流而上才刺激!滑板冲浪两端高低不同,借助动力设备的作用,水流冲着滑板从低处逆流到高处。人体在滑板上或站立,或俯卧,浪花作伴,波涛为邻,如同海上泛舟。滑板冲浪是您施展个人魅力的最好舞台! 华中地区最长的人造漂流河,长达1000米,由亚洲顶尖设计师精心设计,有缓漂、急漂,畅游在绵延的漂流河上,时而缓缓徐行、如摇轻舟,时而水流湍急、如泻千里。大人、小孩都能玩。奇幻大峡谷可让您尽情享受漂流的乐趣,还能从各个角度观赏到其它游玩项目的精彩盛况! 高度、变坡、螺旋——三种人体单行直滑的滑道,可自由选择玩乐方式。俯冲而下的高速滑行,逆风而行的紧张与刺激,尽情挑战勇气与胆量!喜欢惊险刺激的您敢玩吗?来挑战吧! 冲上云霄后迅速落入谷底,大起大落的瞬间,您体验过吗?飞碟梭总是带给您精神上的尖峰时刻——如果您一直尖叫,千万别怪我! |
环翠峪 | 环翠峪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的荥阳市境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郑州市十大优秀景区;景区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人文资源为依托,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其位于浮戏山中部,是嵩山余脉。在乾隆十八年的《汜水县志》中曾记载,这里“四周青山环绕,松柏叠翠;诸山来朝,势若星拱;林黛罗列,谷峪清幽”,所以叫环翠峪。 清澈溪流 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四季风景各有千秋。春季,杏花斗艳,十里飘香;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隆冬,冰挂银条,松柏凝翠。景区以独有的石怪、洞奇、景幽、林美著称,现有自然景观130多处,划分为6个游览区,卧龙台游览区、杏花村游览区、鸡冠山古橿林游览区、落鹤涧游览区、龙溪宫游览区、陈南沟野果林游览区。 杏花村内有杏树数万株,延绵十余里。古人有云:“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当此时,漫山遍野一片绯红如云,灿然秀态媚人。“春晨杏花露,幽芳沁人心”,在此尽显。落鹤涧大峡谷内峭壁幽深、风光壮丽、怪石林立、瀑潭相连、-奇峰,浑然如画,既体现谷、水、石、林的完美结合,又具有奇、幽、险、妙的自然优势,山之险、石之怪、水之幽、猴之趣,在此尽显。 青色果实 在人文景观方面,历史跨度大、文化底蕴深,蕴涵贤孝文化、红色文化、宋元明清古城堡、早期人类活动遗址盘古洞等,而且是黄帝元妃——嫘祖故里。在环翠峪景区内,珍禽飞天,奇兽穿林,鸟语花香,文物繁多,民风朴实,手擀面、山野菜、柴鸡蛋等,倍受游客青睐,环翠峪已真正成为郑州市的山水后花园。 薄暮山色 -旅游小贴士: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地址:河南省郑州荥阳庙子 邮编:450000 交通 郑州客运西站坐直接到庙子乡的班车 |
古荥冶铁遗址 | 古荥冶铁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荥冶铁遗址位于郑州西北27公里的汉代荥阳城西墙外,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河南郡铁官的一号作坊,简称“河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冶铁遗址。在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的两次发掘中(1965年、1975年),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汉代冶铁高炉残迹和水井、水池、船形坑、四角柱坑、陶窖等,还出土有陶制鼓风管、耐火砖和铸造铁范用的陶模,以及318件铁器、380多件陶器、8件石器,还发现10余件大铁块,最重者达23吨。 两座规模较大的炼铁高炉残迹东西并列,相隔14.5米。炉基深3米,炉缸为椭圆形,面积8.5平方米,炉壁厚1米。其中一号椭圆形竖炉容积可达50立方米,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古代容积最大的炼铁炉,日产量估计为0.5~1吨,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炉。而西方直到公元16世纪中叶才出现过圆形高炉,这不能不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郑州地区发现的这些冶金工艺技术,代表着汉代全国最高的冶金工艺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从出土的318件铁器中,有犁、犁铧、铲、锄、凹型臿、臿、镢、双齿镢等农具206件,锛、凿、锤等手工工具5件,六角轴承和齿轮9件,10余件农具上有“河一”的铭文。这个作坊规模巨大,除冶炼大量生铁之外,还用生铁铸造铲、锛、镢等农具和工具,也生产大量的铁范。说明在汉代铁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之中,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旅游小贴士: 电话:0371-63591024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免费开放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车322路即到 邮编:450043 |
虎牢关 | 汜水镇位于荥阳市西北部,在其境内有虎牢关及玉门古渡两大景区。 三国群英塑像 虎牢关景区南连嵩岳,北濒黄河,东接汜河,西连巩义,山岭交错,沟壑纵横,险自天成,有“锁天中枢,控地四鄙”之称,是我国著中的古战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之争”、“三英战吕布”、“关羽温酒斩华雄”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群雄争霸的战火硝烟为虎牢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三义庙、吕布城、点将台、张飞寨、跑马岭、饮马沟、养马沟、绊马索等景点星罗棋布,每个景点都有其扣人心弦的优美传说,游客置身其中,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虎牢关周边景色宜人,绿色葱茏,与古战场的威严雄壮相映生辉,有着优美神话传说的“玉门古渡”,以其浓郁的黄河风情更为虎牢关景区增添了无限风光。 三国壁画 玉门古渡位于现在的汜水镇口子村,西有大坯山,东有广武山,中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景色异常迷人,曾是城皋十大名胜之一。古时这里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这里可看到“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大王庙、抗战遗址等景点也为景区增色不少。 古老石壁 另外,汜水镇黄河滩区有近5万亩黄河滩地,通过近年来的开发,已形成油料、中药材、养殖等几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吸引不少投资商到滩区进行综合开发。 -旅游小贴士: 门票:50元 地址:荥阳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 交通:荥阳市乘旅游专车至汜水镇虎牢关景区 汜水镇 汜水镇,古称“雄镇”,是河南省荥阳市辖镇。东接七朝古都开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南有嵩岳名刹少林寺,北依华夏之源黄河,中有汜河水蜿蜒流淌,紧邻铝城上街区,与巩义市交界,陇海铁路、开洛高速公路横贯镇区,310国道贴境而过。全镇总面积58.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6906口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另有少量回族散居。属黄土丘陵地貌,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详细++ |
洞林寺 | 洞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洞林寺位于郑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村内。据《荥阳土地志》记载:“洞林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约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内做佛事,故名洞林寺。与印度早期佛教寺院极为相似。 旧殿 洞林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宝刹,是达摩祖师传教东土时留下的“天中三林”(洞林、少林、竹林)之一。建筑面积在40亩以上,各种建筑巍峨挺拔,规模壮观。前面是气势雄伟的三道山门,往后依次是:天王殿、中祖殿、观音堂、大雄宝殿、后殿、伽蓝殿、大祖宇以及僧众的斋房、禅堂、练武场、经楼塔林等建筑物。寺内碑碣林立,单刻、连刻石碑不计其数。遗憾的是,有不少建筑物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 寺院的西北方向有座瓶状式塔,名“国舅塔”,属印度式样的明塔。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48年),塔高约10米,共九层。据说朱元璋幼时居住在娘舅家避灾荒、距洞寺不远,七岁时就到寺中打杂做和尚,在此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传奇故事。因此,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御赐此塔。 后殿 为重现洞林寺当年风采,据悉,目前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携有关部门筹资着手重建洞林寺,新式方鼎型山门和大雄宝殿已落成,投付使用。距洞林寺不足500米处有一座风景宜人、水波潋滟的洞林湖,是游人游泳、钓鱼、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7:00 地址:郑州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村 贾峪镇 贾峪镇原为贾峪乡,1994年5月撤乡建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位于荥阳市区东南12公里、郑州市区西南15公里、新密市区东北20公里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83.7平方公里,辖2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邮政编码:450123。属浅山丘陵区,辖区内主要山脉为嵩山余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境内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 详细++ |
三皇山桃花峪 | 三皇山旅游区位于荥阳市东北30公里的广武山上,面积10平方公里。三皇山为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活动的地方。这里山河秀丽,历史名胜较多,有唐代的桃花峪庄园、黄河渡口石门、伏羲墓、武公陵等遗址。还有近期新建的15米高三皇巨像及仙台陵园的亭台楼阁等。 郑州三皇山桃花峪旅游区 三皇山桃花峪旅游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荥阳市东北28公里的广武镇境内。北濒滔滔黄河,南眺巍巍嵩岳,东接黄河游览区、黄河大观,西连汉霸二王城。景区内沟壑纵横,峪顶相间,地形地貌独特,史迹名胜繁多,为古今文人骚客必游之地,相传上古时期燧人、伏羲、神农氏在此种粮、采药,施化于民,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现存有郑武公陵、唐昭成寺、僧朗谷果园庄、仿卷长城、黄河古渡口、桃花峪等遗址和景点。其中桃花峪在盛唐时是皇家果园庄,现在又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知名度不断提高。黄河由此摆脱了山岭束缚,一改中游浊浪滔天之气势,呈现出宽阔平缓、黄波金浪之风采,桃花峪因而成为了游客观赏黄河中、下游不同风貌的最佳位置。 近年来,随着黄河旅游热的兴起,三皇山桃花峪已成了沿黄旅游带上的重要景区。目前,三皇文化区、仿古卷长城、郑武公陵、桃花峪、桃花仙子等景点已对外开放,可为游客提供登高览胜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标志碑已成为桃花峪的主体景观。2000年被评为郑州优秀旅游景点。 地址: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桃花峪村 类型:峡谷山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71-64815098 官方网站:http://shsthg.360500.com/ 门票信息: 门市价:21.0元 |
豫龙兴国寺 | 豫龙兴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荥阳市东10公里豫龙镇有个兴国寺,寺边有个村,村以寺定名。 据《荥阳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据传,当时佛教盛行,洛阳白马寺的慧悟禅师到各地云游,来到豫龙镇,见此处北枕檀山,南临须水源,且有五条河汊蜿蜒伸向这里,状似五条巨龙,当地有“五龙朝圣”之说,便决定在这里建寺,取“上有天命,尊佛兴国”之意,定名“兴国寺”。建寺初期规模宏大,前后三座院落,有天王殿、前佛殿、阎王殿、大佛殿等,整个寺院占地200亩。宋太平兴国年间进行大修,现存有重修石碑一通。 寺前原有古槐二株,相传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战于北邙。刘邦率众路过这里时,既无村庄,也无寺院,只有一座小庙。庙门东西有两株碗口粗的槐树,刘邦曾系马歇于树下。汉朝建立后,众人呼之为“系马槐”。建寺后,槐树位于仪门两侧,后来一株枯死。到了清代西侧槐树主干已中空如室,能容下四人对坐打牌。古槐盘根错节,形态古怪,东边一枝垂地而上翘,又转向西北,犹如虬龙腾空。清康熙十六年被列为荥阳十景之一,名为“古槐夜雨”。 兴国寺一度改为村学。1938年寺前修水库,学校搬迁,庙宇被拆,佛像石碑被毁,古槐被伐。后因水库干涸,原寺址处成为可耕地。近年由群众集资,自己动手修建了仿古式大殿(左图)、门楼、厢房和围墙等。寻回了散失的唐代与明代的佛像石刻三尊及部分石碑等较珍贵的文物。又从附近村民家中征得部分有价值的文物,成立了兴国寺村文化活动中心。 兴国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荥阳兴国寺 豫龙镇 豫龙镇地处荥阳东部,距荥阳市区2公里,郑州10公里,西临荥阳市区,东与郑州市中原区相接,南与本市贾峪镇毗连,北与本市广武镇相邻。东西宽度为8.2千米,南北长度为14.6千米,总面积为69.5平方公里。310国道、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和西气东输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中原西路、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穿境而过。该镇是荥阳市委、市政府实施“东引东进”经济战略…… 详细++ |
大师姑城址 | 大师姑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处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 城址由城垣和城壕两部分组成。城垣距现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为南墙西段、南墙东段的部分地段、东墙部分地段、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全部集中在城垣和城壕以内,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在护城壕内侧,还有一条商代早期开挖的环壕。 早商环壕位于夯土城垣和护城壕沟之间,和护城壕沟平行分布。其内侧打破叠压城垣外侧的二里头文化层,外侧打破护城壕沟。环壕的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护城沟不同,断面呈倒喇叭状,沟口宽度在13~15米之间,沟底宽度约1.5米左右,沟深4~6.8米之间。环壕下层出土标本破碎,初步判断其时代应在二里岗下层一、二期之间,环壕上层出土遗物时代为二里岗上层时期。环壕内二里岗期早商文化遗存丰富,说明早商时期这里仍是一处重要的聚落。 城址内分布着大量的灰坑、灰沟、房基、墓葬等遗迹,出土有丰富的陶、石、骨、蚌、铜等遗物。 大师姑夏代城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夏代的国与社会结构乃至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城址内部夏、商遗存都十分丰富,对于探讨夏代晚期夏商文化关系、夏商交替年代等一系列我国夏商考古研究中的重大学术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6年5月,大师姑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