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乐山 >> 市中区 >> 青平镇

青平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王陵基 (1883~196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陵基(1883-1967),字方舟,雅号“王灵官”,但一般相熟的人都叫他“王老方”。属羊,因其为人岸然自高,与道家寺观里面的“灵官”同姓,取其同声通假,所以又叫他“王灵官”。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中区)人。  四川武备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士官学校。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0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四川省军管区司令,第7绥靖区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衔,是川军中资格最老的将领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留学日本,与刘存厚、张邦本为同学。1908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速成学堂副官,是刘湘、杨森的老师。辛亥革命后任川军第2镇标统。民国初年,在四川军阀连年内战中,他始终站在北洋军阀一边,与熊克武等国民党人相对立。1913年任川军第2师先遣支队长兼川东宣抚使,参加讨伐袁世凯,随后投靠北洋政府,先后历任川军第1师2旅4团团长,第1师5旅旅长,第1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3年10月31日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6年袁世凯死后,任烟台镇守使兼烟台知事,同年5月24日授陆军中将衔。1922年夏投奔杨森,任川军第2军参谋长,旋任川军第2军第6混成旅旅长。  大革命时期,1924年改投刘湘,任川滇边务督办公署陆军第28混成旅旅长,5月31日被北京国民政府将军府授予尚威将军衔。1926年任川康边务督办公署第3师师长兼江巴卫戍司令,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3师师长兼重庆警备司令。1927年3月31日造成空前的重庆“三·三一”大惨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任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部代总指挥。1933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第5路总指挥。1934年因围剿红军失败被撤职。1935年任四川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处长,代行保安司令。“七七事变”后,奉命率第三十集团军出川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0集团军总司令兼第72军军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10月因功兼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1月13日晋升为陆军中将军衔,驻防江西省,兼任江西省政府主席。1940年5月25日授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日本投降后,调任第七绥靖司令官、江西省主席。不久,调任四川省主席,打起“四川-救国”旗号。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31日晋升为陆军上将军衔,晋升同时退为预备役,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江西省保安司令,江西省军管区司令。1948年4月调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四川省军管区司令,又对四川大学学生狠下毒手,制造了“四·九”惨案。后任第7绥靖区司令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6日化装潜逃时在四川江安县被人民解放军孙重远同志等人逮捕,先后在重庆战犯管理所、北京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是级别最高的国民革命军被押战犯。1964年12月28日获得特赦。  1967年3月1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以上内容由"木可鱼"分享。]

张琼华 (1890~198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琼华,女,1890—1980年,四川乐山市苏稽镇人,郭沫若发妻。1912年,在父母的包办下,郭沫若无奈与张琼华结婚,实际两人并没有感情。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提起郭沫若的婚事,说来话长。本来他在10岁以前就订了婚,可女方没过几年便夭折了。后来,县视学王畏岩先生遣人到郭家替女儿说亲,论年龄与郭沫若相当,偏偏他五哥的未婚妻刚刚亡故,王家小姐最终成了他的五嫂。郭沫若自此以后便不愿订婚,拖了几年,陆续提亲的多达四五十起,而无一成事者。  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稽场的张家,和远房的一位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时草草完婚。  1912年旧历正月十五日,20岁的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和张琼华结婚。结婚仪式依照旧俗,他身着长袍和对襟马褂,头戴一顶便帽,脸上表情有些呆滞。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对面,在这之前犹如隔着口袋买猫儿。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沫若心里怦怦直跳,他屏住呼吸想要看个仔细,但昏昏然只见一双三寸金莲,一对翘天的猩猩鼻孔。郭沫若在极度失望中,返身走出了洞房……  张琼华从入门的第一天起,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难处。  婚后第5天,郁郁寡欢的郭沫若便坐船去成都了。这一年的暑假他曾回家居住,但每晚都睡在厢房的长凳上,绝不和张琼华-。虽说“隔着口袋买猫儿,交订要白的,拿回家去竟是黑的”,但张琼华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此她便作为有名无实的郭沫若的原配妻子恪守妇道,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寡,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张琼华在郭家空自做着一世的客。这位被重重封建礼教紧紧束缚的女子,独守-,孝敬公婆,对郭沫若从未产生过哀怨的情绪。她虽无西施般貌,黄氏般才,但她有一颗忠厚善良的心。和郭沫若结婚时用过的家具,她一件件擦拭得光亮如新。郭沫若居家时读过的书籍,用过的文具,写的作业本和手稿,学校发给他的毕业证书,陆续寄回来的书信……张琼华全都当作圣物一般珍藏起来。与其说这是出于对郭沫若的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旧式女子对丈夫应尽的妇道。  [以上内容由"朱鹏"分享。]

陈小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小艺 ,1968年2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中国女演员。  陈小艺从小学习川剧,1987年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8年代表中央戏剧学院参加国际戏剧院校戏剧节,凭借《挂画》获独角戏特别大奖 。1991年主演电视剧的《外来妹》获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3年凭电影《离婚》获得第十七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6年,主演刘惠宁导演的电视剧《半路夫妻》,获得第二届“中国剧,中国造”最佳女演员 。2009年凭电视剧《大工匠》获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9年,获得飞天奖“杰出贡献奖” 、“德艺双馨”终生成就奖、第十届四川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2013年,陈小艺与张国立、张涵予主演电视剧《唐山大地震》 。  2016年参演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  [以上内容由"不平"分享。]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家4A旅游区。  景区周广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下江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山上繁花似锦、茂林修竹、朱楼画檐、丹崖峭壁。有世界第一——乐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观——“巨型睡佛”、西部普陀——乌尤寺、东汉麻浩崖墓、佛教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遗址——三龟九顶城、弥勒经变故事——佛国天堂、水上游江观佛诸壮景。此外,尚有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和景点:离堆、尔雅台、海师洞、凌云寺、灵宝塔、龙湫虎穴、九曲栈道、东坡楼、注易洞、下观音寺、千峰洞、沫若堂、璧津楼、碑林、梅园、渔村等。历代名士墨迹众多,佛教文化氛围深厚。  景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恰似天然画卷,美不胜收。或拾阶登临,或游江观瞻,荡漾于青山绿水间、浸润于诗情画意中,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载。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2月24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达90年。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0,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网址:http://www.lsdf.cn/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是蒋纪林先生本着弘扬和发展乌木文化的宗旨,历经数十年的潜心收藏、精心筹备,创建了全国五个第一:收集乌木原材料5000多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乌木博物馆的规模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作品数量与质量居全国第一;馆内大型木雕艺术作品居全国第一;馆内三十七万枚的毛主席像章的数量规模居全国第一,并已入选吉尼斯记录。馆内严格按国家“四A”景区的标准来规划和筹建。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位于四川乐山,是一座以乌木雕刻艺术为主要内容,集乌木雕刻艺术的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乌木博物苑处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绿色旅游通道上,投资1.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乌木博物馆和毛主席像章陈列馆两部份组成。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一种极其珍稀、不可再生的珍贵木材,主要产于中国四川盆地,尤其集中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乐山段。远古时期这里还是浩瀚的原始森林,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因地壳运动等自然原因,大片森林中的名贵古木被深埋在河床泥沙之下,历经千万年之后,由于施工、采石、塌方等因素才得以重见天日。乌木质地坚硬细腻、色泽古朴凝重。因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且上千年才能形成,故有“软黄金”之称,许多专家学者把乌木艺术品同国宝大熊猫、三星堆、金沙遗址相媲美,堪称“四川一绝”、“四川文化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乌木苑展场面积达五千平方米,设大小展厅12个。分为中央展示厅、乌木原始森林厅、乌木形成厅、乌木系列产品展示厅、现场雕刻展示厅等,将乌木的形成、开采、收集、加工过程详尽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作品风格原始古朴、气势磅礴。展厅内陈列着四大特色展品:  一、各种纯天然、形态各异的木化石——碳化木,有高大粗壮、保存完好的乌木树干,巍然屹立在大厅中央,更有形成达8700年的天然艺术品“孔雀开屏”,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由蒋纪林先生亲自设计的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主题的大型乌木雕刻珍品,堪称乌木苑的“镇殿之宝”。  三、在天然乌木的基础上精心雕琢而成的各类艺术品,特别是佛教及道教文化珍藏品,具有辟邪祈福的功能,栩栩如生、弥足珍贵。  四、用乌木制成的各式高档家具及生活用品,将乌木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完美地集于一身。  乌木苑的陈列方式动静结合、不拘一格。馆内有来自中国雕刻之乡——福建莆田的能工巧匠现场展示精湛的雕刻技艺;构思绝妙的“时光隧道”将游客带回上古时代,目睹乌木漫长的成型过程。每件作品都有精确的同位素测试报告,标明乌木的品质和生成年代。游客们不但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还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苑内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与乌木展馆相辉映的毛主席像章陈列馆,该馆展场面积约两千多平方米,陈列着著名收藏家叶宝辉先生收藏的三十余万枚毛主席像章。珍贵的像章拼接成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中国0从1921年建党以来的辉煌历程。

东方佛都

东方佛都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  这里,有当今壮界最大、体长170米的巨型卧佛,有我国历代佛像精品,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著名佛像,还有占地800多平方米的佛教艺术精品陈列馆。 看点  东方佛都既不同于微缩景观,也有别于古人造像上大而粗糙,力求大而精美,仿中有创,重在神似,远观气势磅薄,近赏雕琢精细,可令君领略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 介绍  东方佛都座落于乐山大佛景区群峰之间,系仿古石刻佛像主题公园。该景点于1994年5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它距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仅一里之遥。东方佛都集宗教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为一体,在20万平方米范围内,集中仿制了国内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体延伸,曲折蜿蜓地构成了壮观的佛教画卷长廊,采用摩崖圆雕、浮雕、雕刻、壁画等表现形式,选用不同材质,有石刻、铜铸、彩塑、墨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和东南亚佛教艺术的风格,气势恢宏,巍为壮观。    四川乐山

金鹰山庄

金鹰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鹰山庄”位于世界著名的峨眉山脚下,乐山大佛旁边。地处乐山市北大门,市中区乐夹路89号,山庄占地数百余亩,系丘陵 山湾地势,气候温和湿润,寒暖适宜,交通方便(市公交1路车直达),是乐山近年来建成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乐山市民的后花园。金鹰山庄的立意乐山大佛景区内的亮点    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市被正式规划为国际旅游大城市,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开发 乐山大佛  力度,四川省对乐山市的经济发展重新定位----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和龙头产业。金鹰公司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世界级旅游景点乐山大佛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具有江南园林风格,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私家园林。金鹰山庄既是广大市民的花园,也是乐山大佛景区内旅游景点新的亮点。建设乐山著名的首家大型私家园林胜地是金鹰工程有限公司的宿愿。  金鹰山庄的宗旨    中国园林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从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的姑苏台、秦汉时期的苑囿,到明清的颐和园、避暑山庄,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完善、成熟、精美,形成了中国园林传统风格,而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就是江南私家园林,时代在发展、历史要传承,传统和发展形成一种规律,金鹰山庄就是在这种规律中产生出来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艺术这条文脉,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的乐山首家大型私家园林。  苏杭二州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是明清时代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金鹰山庄的营造就是承袭它的优良传统艺术风格、同时有机地立足于本地特色、结合地域文化、自然山水及其民营造园的实际因素,将园林要素和素材,匠心运用、顺应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将自然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反复推敲,组织与营造出无数个景点。供游人领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滦,金鳞戏波,荷湖春晓,飞瀑直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等佳景而激发游人的诗情画意,再通过游人游于青片石步游道,游船,品茗,染翰手谈,把酒临风,尽 得自然山水园林之趣。使更多的民众能享受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时代民营性的中国私家园林之美。这便是金鹰山庄的宗旨所在。  设计理念    建自然生态山水园林与自然共呼吸是金鹰山庄设计理念。  要建好一个名园,首先要有完善的总体规划,要使金鹰山庄的各个组成部份具有合理的安排、妥善的布局,即使它们之间有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相互融合,要适应城市规划在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闲,生产服务等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要求。  根据金鹰山庄系十个山丘夹两沟的地理特征,我们在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认真地进行地貌与水体的改造与利用。挡沟拦坝成湖,广植生态林,发挥中国园林的意境观,划分园林空间,利用自然生态植物造景与组景,营造出自然的山、水、林、泉、路,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尽量做到将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为湖山增色,在景观设计中构图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寓意曲折、含蓄,湖石竖直,修件几枝,取拙舍巧,洞门粉墙,不加修饰,质朴和谐,现自然风光、置亭阁小桥,点缀山石花草,创造自然明净、广阔、深远的园林空间,引人入胜,串由人作苑自天成,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百亩红色荷湖是金鹰山庄的主景。  金鹰山庄规划布局    建造一个名园,既要使园林风景优美又要自然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整个金鹰山庄在规划布局中紧紧抓住   营造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与百亩荷湖为主景。首先解决水,水从来就是园林中重要组成部份。水景是整个园林中最有吸引力的景物。造园须有水,无水难成园。金鹰山庄内有两条共长1400多米的山沟,将其挡坝蓄水成湖,形成1公里多长40多米宽的大水面,在湖内遍植红色荷花,荷花观赏价值高、栽培管理简单,在我国江南名园中大都种有荷花。而中国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的自然美色所陶醉,激发出千古绝句“多情明月邀君共,满湖荷花遍地开”。更有莲藕佳肴美不胜收之说,而具有上百亩红色荷湖,更是乐山市唯一独具特色的景点。金鹰山庄五年计划  国策鼓励退耕还林。园林也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艺术境界。金鹰山庄正在分期实施用五年的时间将全庄内的十个山丘及全部土地,普遍植树造林,彻底改造与创造成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景区,依靠植物来改善环境。  中国园林树木的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还要有画意,根据景观设计与功能要求在植物造景中仿江南园林特色,适时、适地、充分利用原有植被的原则,选栽与重点培置与培育不同的树木及植物。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建筑功能采用了大小相问,场所交换、开合交替,形成互不类同,又各具特色的绿化植物群落。使整个金鹰山庄从植物的群体景观效果构成一种生气勃勃具有山林野趣的园林绿化画面。森林中有美景,景在林中,使游人尽享自然山林之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到中国传统园林之美。

海师洞

  介绍  海师洞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相传为海通居住过的地方。海师洞洞深约10米,洞额刻“海师洞”三字,为清乾隆时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洞内原有海通塑像,后毁。  有一传说:正当建造佛像紧张施工之时,曾发生海通禅师抗拒“郡吏求贿”之壮举,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称道。1988年凌云寺海师洞前所塑海通坐像,像高约2米,双眼眶中无珠,脸色显得铁青刚毅,面部呈现愤怒之容,一派庄严不可侵侮的神气,就是以此传说为据,取“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的壮举,悲愤刚毅,凛然不可侵犯,来表现他的坚韧不拔、不畏强权的性格。  小贴士:相传乐山大佛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辑,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他决心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0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四川乐山

凌云寺

凌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  过载酒亭,举目仰视,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空,红墙碧瓦,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 介绍  凌云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侧,与乐山大佛相邻。创建于唐代,后荒废。今寺为明、清所建,有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凌云寺建筑雄伟,布局严谨,风景秀丽,有“天下山水胜之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云”之誉。岩壁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题字,清晰可见,其上有建国后修复的苏东坡载酒亭。    目前,凌云寺已开辟成“乐山大佛陈列馆”,馆内陈列大量实物、文献、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乐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历代保护维修史,充分反映出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艺术瑰宝。    四川乐山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浩崖墓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郊1公里的麻浩湾。  麻浩崖墓是一座东汉的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几个部分组成,深29.93米,最宽处10.9米,最高处2.8米。第二穴墓道口的右边门柱上刻有“武阳掾”,左边刻有“阳嘉三年”,入内门框上左刻“邓景达冢”,均以阴文,汉隶书写,笔势雄劲奔放。“武阳掾”是汉代的一个官职,可能是墓主生前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墓内的石刻图像丰富,墓门上刻有飞檐、瓦当、斗拱。墓的门楣上左右各刻有一羊,同列的还有三幅浮雕的人像,左墓门飞檐上刻一虎、豹形的动物。享堂的三方都刻有檐、瓦当数十,花纹雕刻精细,式样不同。享堂壁上凿刻的浮雕图像有《车辇图》、《牧马图》、《宴乐图》、《荆柯刺秦王图》等。墓道口外的门枋上,刻浮雕佛像一尊,结跏跌坐,头为高肉髻,佩顶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放在膝上执一襟带状物,身躯突出额枋,是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国家文物局)  保护范围:东至虎头湾东侧山脊,西至大地湾西侧山脊,北至山脊分水岭,南至麻浩渔村北侧、麻浩博物馆、大地湾与大湾嘴山脚连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凌云路路东,西至麻浩河西岸,北至乐山大佛景区南门与花湖湾北侧陡坎,南至大湾嘴南侧入口处水域。  

乌尤寺

乌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乌尤寺各处多有名人题咏,其中尤以近代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最为有名,钟鼓亭外壁所嵌14通石碑上的赵熙所书“般若心经”镌刻精湛,为书法极品。  乌尤寺位於四川省乐山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始建於唐至德——乾元年间,原名正觉寺,宋代改名乌尤寺。寺内建筑结构森严,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在乌尤山头,现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等。由前殿西行还有怡亭和尔雅台等胜迹。尔雅台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地方。寺之周围竹木扶疏,楼阁亭台错落其间,更显得格外清幽。交通  登乌尤山,游乌尤寺,水陆两便。陆路在游览乐山大佛后,从凌云后山出门,过壕上桥登山;也可直接乘车抵乌尤山脚,再漫步登山。水路则乘游船抵乌尤坝码头,然后拾级而上。   地址:乐山市城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  类型:古迹  开放时间:  07:30-18:30(4月1日-10月7日);08:00-17:30(10月8日-次年3月31日)。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包含在乐山大佛景区门票内。

凌云山

  介绍  凌云山位于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与乐山城一水之隔。因山有集风、栖鸾、望云、就日、丹霞、拥翠、兑悦、祝融、灵宝九峰,人称“小九嶷”,通常人们也称作九峰山、九顶山,后因山中修建凌云寺而更名凌云山。  凌云山遥峙峨眉,俯临三江,峰峦叠嶂,山势错落,九峰峥嵘,气势磅礴。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丹崖峭壁四时秀色可掬。山下三江会聚,碧浪滔滔,游船破浪,水光接天,屹然一副天然画卷,自古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不仅如此,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民间故事传奇纷纭,加上世界第一的石刻弥勒大佛倚崖而坐,还有寺宇辉煌的凌云古刹、苏东坡读书楼、宋代治易洞、明代注易洞,以及海师洞、灵宝塔、碑林、月榭、宋代九顶城遗址等名胜景点,使凌云景色在名山大川中独具一格,自唐宋以来已成为游览胜地。    四川乐山

东坡楼

   东坡楼是凌云山著名古迹之一,坐落在大佛头部后的栖鸾峰上,为木质两重楼房,从东北向西南,它始建于宋,原名“载酒堂”。东坡楼原为明末0臣魏忠贤的祀祠,后人为纪念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而改今名。    传说苏东坡曾在此读书,东海龙王知道后,让三太子求教于他,并借给他一块菜园地,约定五更时归还。而这块菜园地就是现今的乐山城,所以,乐山城以前是不打五更的。大佛脚下现存有一石洞,与河水相通,传说就是龙王三太子求教于苏东坡时出入的通道。    楼正面“东坡楼”三字,是集黄庭坚手书而成,楼两侧的墙壁上,有清代道光年间所刻苏东坡画的梅菊四幅,以及苏东坡戴笠著屐的画像。楼底层正中有新塑东坡坐像一尊,气宇轩昂,雍容大度。    苏轼为乐山附近的眉山人,宋时曾在乐山读书,后人出于对东坡先生的景仰,便在此塑以诗人的塑像。楼前的洗墨池,相传为苏轼的洗砚之处。乐山特产一种其色深浓的鲤鱼,传说是因食用了东坡的洗墨之水所致,因而名为“东坡墨鱼”。    东坡楼是历代文人墨客最喜一游的地方,到此面对丹山碧水,不免诗性大发,故诗文题刻极盛,其中尤以楹联最为胜出。如:江上此台高,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何绍基)    嬉笑怒骂皆文章,问当年所读何书,笔底江山助磅礴;城郭人民几代谢,胜地此清游载酒,楼前风月自春秋。

佛光湖景区

  乐山城郊的佛光湖景观。依山拾翠,成群的水鸟让游客为之惊喜。只见一群群野鸭把静静的湖面铺满,白鹭、灰鹭在枝丫间嬉戏,立于山顶树梢的苍鹭,优美的姿态更是让人着迷。  现在在这里越冬的有1000多只野鸭、700多只苍鹭和一些白鹭,而体形较小的如竹鸡、翠鸟就更多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佛光湖成为白鹭的世界,去年就有两三千只白鹭在这里栖息繁殖,湖心岛简直就是一个白鹭王国。  佛光湖所在的地方,原来当地人称之为“烂田冲”,过去全是烂泥巴田,长不出多少庄稼,一直让当地农民头痛。1993年,华益旅游开发公司看上了这个地方,才开始在山坳之间修埂蓄水,围成了佛光湖。后来,他们在湖里养鱼养虾,又把湖心岛与后山的陆路连接处挖断,使其成为孤岛。有吃的、有住的,佛光湖逐渐吸引了鸟儿到来。   

壁津楼

  壁津楼是凌云山的一大景观,雄踞在后半山的山道上。从山顶俯视,好像于青山绿水间突然出现的世外仙境。从山下仰视,却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壁津楼原址在乐山城南,建于宋代。据《水经注》和宋代魏了翁《璧津楼记》记载,璧字取青衣江出璧玉,津字是渡口的意思,故名璧津楼,已毁。现建璧津楼的地方原是祭祀川主神像的洪川庙。    新建璧津楼具有明清寺庙建筑的特色,依山取势,不拘一格,牌楼正坐石阶,右面沿崖端建有15米长廊,左面向上依次排列三层楼房,并有一小院落,整个璧津楼参差而紧凑,碧瓦朱楼,组成一个辉煌秀丽、雄壮雅致的仿古建筑群。  

尔雅台

  尔雅台位于乌尤山西面的悬崖绝壁处,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宋代文学家苏辙在《初发嘉州》诗中写道:“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区区辨鱼虫,尔雅细分缕,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不鱼,顶有遗墨处”,说郭舍人长年勤奋写作,洗砚的残墨竟染黑了江水,染黑了鱼头,这样一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郭舍人的敬仰心情。  尔雅台原为三层,整体相连,曲折有趣,解放后维修时拆去第二层,保留了顶层和底层,顶层后又改名为听涛轩,尔雅台仅余一层,尔雅台临崖而立,视野开阔,西望峨眉,下瞰三江,景色绚丽。  

灵宝塔

灵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灵宝塔建于唐代,因其耸立在灵宝峰颠,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登临塔顶,眺望四周佳山秀水。世上的古佛塔有的葬有佛教徒的舍利子,相传海通法师的骨灰就安入在灵宝塔中。灵宝塔为乐山古城的一座标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灵宝峰山脚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城南旅游二号码头南端到岷江对岸观佛楼南侧连线,西至岷江西岸与凤洲岛东侧边界,南至拥翠楼与祝融峰和兑悦峰山脚连线,东至城南干道西侧、乐山大佛景区东门、就日峰西侧山脚连线。  

凌云栈道

  介绍  凌云栈道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栈道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开放。全长约500米,栈道北端与大佛脚平台相连,南端与璧津楼相通,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行走于栈道,抬头苍峰屏峙,低首流水潺潺。在此沐风、听涛、观景,深感大自然的造化与人工的雕琢完美地融为一体,无不叹为巧夺天工。    四川乐山

佛国天堂

  介绍  佛国天堂屹立于凌云山丹霞峰,依山取势,按唐代宫殿格局建造。陡峭石阶如天梯高入云天,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主殿建筑分前后两院。主殿内呈穹窿,正坐弥勒佛像,后壁为彩色大型壁画,雕梁画栋,集中表现了弥勒净土盛况。殿周崖畔塑有10余龛弥勒造像,15组关于弥勒出世、成佛的连环浮雕,造型精美,刻技精湛,情节生动。登临佛国天堂,犹入如梦似幻之境,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四川乐山

青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青平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