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永定区 >> 湖坑镇

湖坑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

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以其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春节,胡锦涛视察永定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楼荣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基尼斯纪录,2011年8月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独特建筑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  永定土楼的代表  土楼公主——振福楼  振福楼建于1913年,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振福楼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苏振泰的子孙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专家、学者。  土楼王子——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里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承启楼的楼名是今人江静波教授补题,楼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三代人经过八十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书香门第——衍香楼  衍香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圆形土楼。楼前小溪、流水,风景别致。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有厢房。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 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  最为奇特的是楼后有三棵二百余年的古松树。曾于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于夏秋之交的傍晚,徐徐冒起烟雾,直上云霄,有上千人看到了这一奇异景观。1993年5月7日傍晚又出现同样奇观。衍香楼历代以诗书传家,现居住在衍香楼里的有16户近百人,其中教师25人,大中专生32人,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永定土楼是国家5A级景区,也被人们戏称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永定土楼千姿百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种类繁多,大约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方楼4000多座,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一郎说:“土楼像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这“黑色飞碟”有青山怀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既壮观,又抒情,其诗情画意和豪迈气概,让人留下许多遐思和无穷的想象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土楼里,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几百号人,他们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像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倒也热闹温馨。  地址:龙岩市永定区凤城镇河滨路1号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电话:0597-3256222;0597-5531999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一步之遥精品线(初溪土楼古村落景区、中川古村落景区,可赠送南溪振福楼景区)90元;  年年好、节节高(时任总书记胡锦涛视察线路)精品线(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福建土楼王景区,可赠送南溪振福楼景区)100元;  中川景区:30元;  初溪土楼群:70元;  南溪土楼沟景区:50元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洪坑土楼):90元;  福建土楼王景区(承启楼):50元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初溪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大地土楼群(华安土楼)

福裕楼

福裕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东临洪川溪。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坐西朝东,占地约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凤楼)。中轴线自东而西依次为:门坪、内大门、门厅、前天井、中厅(祖堂)、后天井、后厅。面阔45米,进深37米,后向宽41.4米,后墙两个角分别收进1.8米,收进部分深9米。楼内共有166个房间、22个厅堂、28道楼梯、6个天井、2个侧门、2口水井、6个浴室。主体建筑即前、后楼和两侧横楼,均比普通的五凤楼高一层,更具防卫功能。后楼比中堂高一个台阶,中楼比前楼高2个台阶,前后楼为土木结构,外表以石灰抹墙,与两侧横楼连接。前楼高2层,后楼高5层半,两侧高5层。内通廊式,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后楼底层为厨房、餐厅、客厅,二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前楼底层为门厅、厢房,二层为卧室;中楼底层为祖堂、厢房、过道等,二、三层为观音厅、卧室等。主体建筑纵向自西向东分为中间和南、北3个部分,各部分的前楼分别设一门,中间的为大门,两边的为仪门,比大门稍小。前楼大门为花岗石门框,刻楹联。  楼门厅两侧为厢房,厅后向立一堵与一层楼等高的双合三开隔扇,既作为中门,又作为照壁,6块活页门扇上半部分镂刻馏金图案。隔扇后向是三合土铺面的长方形天井,隔扇两侧各设一个小门,与中厅(祖堂)前面天井两边的过廊连接,过廊比其他过廊宽敞,可以摆设宴席,加宽部分的前向各开一小门通往横楼。登上过廊后向的2级台阶,便是中厅走廊,其两边各开一个门通往横楼。作为祖堂的中厅,砖木结构,高大宽敞,厅口向着前面的天井开敞,比同一座楼的其他房间高一米多,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后壁上悬挂玻璃匾额;厅后面两边的柱子上悬挂阴刻木质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前向两边厢房柱子上,悬挂楼主乔迁此楼时京城大员林震赠送的精美木刻贺联。祖堂前沿左右两边各立2根圆柱,每两柱之间的下半部分为泥塑,前向塑花草,后向塑“福禄”二字;上半部分为镶嵌绿色琉璃花格屏风。厅后两侧向后凹进,正向和侧向分别设一门通往后堂,正向为镂雕木质屏门,侧向为砖砌拱门,屏门后为天井。天井两侧为高2层、3开间的厢房,砖拱门后向的前侧设一个小门进出。厅两边后向为厅后厢房的走廊。厅后壁的背面为通往二楼的楼梯,与厅后向两边的厢房走廊相通。中楼二层中间为观音厅,其楼板比厅后厢房二层的通廊高,左右两边的通廊前向各设一短梯,通过拱门进入位于中间的观音厅。观音厅高大宽敞,供奉观音造像,神阁两旁各有一块镂雕木质隔屏。厅的栋、梁漆红漆,顶部中间饰大幅八卦彩图。厅口设高1.2米、宽1米的平台,平台外沿为琉璃花格护栏,厅口两侧、平台内沿以及与底层祖堂前向立柱对接的柱间也镶嵌琉璃花格屏风,高至屋梁。厅两侧分别有前0和后0,由厅侧拱门的短梯登临。前0设一门与厅前的平台相通,厅后厢房二层与后楼的墙体相连接。后楼前面的通廊在后楼与厢房的墙体之间形成一段封闭式通廊,两端各设一门与两边的横楼相通。  中楼与前后向两侧的内通廊以及前后厢房将全楼内部分隔成大小6个天井,使内部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增强了舒适度。  后楼9开间,被分隔成3个单元,每单元3开间,各设一道楼梯上下,楼梯位于面积较大的中间一间。每层的楼梯前向为厅堂,后向分隔为2个小房间。二层以上的结构与底层的结构相同,最顶上的半层则为0。后楼前面左右两边各有一口水井。旧时楼里的族长居住在后楼,以示尊贵。与前后楼连接的两侧横楼高2层,砖木结构,两楼对称,内通廊式,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横楼外侧各有一排砖木结构的平房,两边对称,与横楼平行,分设厕所、猪圈、杂物间、磨房、隹间等。  该楼前堂(楼)、中堂(楼)为断檐悬山顶,后堂(楼)为断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前、中、后堂(楼)屋顶作3段迭落,由前往后层层升高,屋顶坡度比其他种类的土楼的屋顶坡度要大得多,更显得气宇轩昂。  全楼二层以上木地板均以较薄的青砖铺面,既防火又隔音,还可以防止上一层的泥沙掉进下一层;底层厅堂、天井、过廊均以三合土铺面,经久耐用,至今仍保存完好。  楼内中轴线上的建筑底层所有木结构都油漆,楼外墙粉刷石灰。凡对开的门扇、楼梯的踏板,均以铁板封面,增强防卫功能。  楼前为鹅卵石铺面的长方形门坪,门坪前面临溪处为砖砌围墙,高2.3米,其他各段围墙则以鹅卵石浆砌而成。楼侧共有1间滩房、2间磨房、4个杂物间、4间厕所。  外大门位于东北角,与围墙相连接,门的屋脊3段迭落,脊端的朝天绮高翘,屋檐雕饰精美,古色古香。外大门石质门框,两边阴刻对联。东南角另设一小门出入,南侧围墙内有一座砖木结构、3间1厅2层高的小院,设学堂。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洪坑土楼群奎聚楼光裕楼如升楼福兴楼庆成楼

衍香楼

衍香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衍香楼坐落在永定县东南部的湖坑镇新南村,南溪与奥杳溪的汇流处。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圆形土楼,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4300平方米。  主楼圆形,高4层,直径40米,土木结构,内通廊式,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外墙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底层厚1.5米,四层厚0.7米。每层34开间,底层设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四层为卧室。二层以上每层的廊檐下设木构小储藏室。  主楼后厅为豁口厅,较宽敞,供奉神座,前为小天井,与前面和两边的廊道围合成一个院落,与楼门厅、楼中间的祖堂同在中轴线上。后厅两侧各有一砖砌拱门,与主楼内通廊连接。后厅前向左右两边柱子上的楹联:“不因富贵求佳地,但愿子孙做好人。  祖堂位于楼中间,单层,方形,砖木结构,比后厅低一个台阶。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厅堂位于后向,其后墙为木结构,后墙两侧各有一门通往后厅;前向两侧的回廊前向为天井,天井正面和两侧为回廊;厅堂地面比前向3面的回廊高一个台阶,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的砖砌拱门与厢房连接。祖堂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前向后向3对柱子上的楹联分别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种德多,随居蕃衍;读书好,出口生香。”“不因富贵求佳地,但愿儿孙做好人。”斗拱上雕刻图画。楼主的理念、追求和良苦用心,由此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祖堂两侧的豁口厢房,砖木结构,单层,面向后天井,面积均约50平方米,为旧时举行婚丧喜庆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宴会厅。厢房与主楼之间还有砖木结构、单层的浴室等附属建筑,紧靠厢房,但略低于厢房,两边对称,整齐排列。  主楼与祖堂之间以小庭院相隔,以廊道小门贯通,地板均以三合土铺面。  全楼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门扇外封铁板,门楣上方设防火水槽,以防火攻。门坪由正面向东面延伸,全部以鹅卵石铺面。门楣上方“衍香楼”3个大字,苍劲有力。楼门左右两边及上方约2米以内为石灰墙面,绘饰“八龙”、“五福”图案。  楼外围墙环绕,墙高1.8米,正面的围墙用鹅卵石砌成,长约50米,宽0.3米,弯弯曲曲,形似卧龙。龙头为西侧的外大门,重檐歇山顶,石条门框,门楣镌刻“大夫第”3字,两边镌刻楹联:“积德多藩衍、藏书发古香。”门两边墙上绘饰壁画,并配上处世格言。当年建此楼时,因外大门找不到更好的朝向,只能选择内楼门偏西方向,但它正对楼侧的小溪,而且又是顺溪水朝向,再加上楼后就是山坳,为图吉利,所以才特地将这段围墙设计成这种形状,外大门则象征龙头,寓意驱邪压煞。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建筑规划理念(见7.a-2照片44)。楼两侧和后侧的围墙顺着地势而建,前低后高,跌宕起伏,其中一部份为石砌墙体,大部份以生土夯筑而成。西侧和后侧建有高2层的学堂、娱乐室(楼主吹、拉、弹、唱处所),东南面的有碧稚间、猪圈等,均为土木结构,其外墙与围墙相连。  距楼后围墙约100米的溪畔有一个后花园,绿树成荫,古木参天,为旧时该楼文、武秀才读书、练武、做操及楼主休闲之所在。后花园有一条青石板路沿溪通到外楼门,路靠溪边筑条石护栏。该楼人才辈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涌现了大学教授6名、中学教师18名、小学教师33名,博士2名、硕士15名、学士76名、中专生21人。另外,旅居海外的宗亲现有1000多人。2001年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地址:龙岩市永定县309省道湖坑镇新南村  类型:乡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交通  摩托车——在洪坑土楼群乘坐有棚摩托车,只需20元,即可到达。  门票  南溪土楼群门票50元/人,包括振福楼、衍香楼、环极楼。  开放时间  9:00-17:00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振福楼环极楼南溪土楼群

振福楼

振福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福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西片村,民国二年(1913年)由经营条丝烟成为富翁的苏振太动工兴建。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同振成楼一样,是20世纪初期客家土楼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筑艺木和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该楼依山傍水,西侧的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楼前楼后竹木掩映,青石小路四通八达。  该楼由内外两环同心圆建筑组成。外环高3层,直径43.5米,土木结构,以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格局建造,内通廊式,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外环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为粮仓,三层为卧室。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间内以青砖铺面;二、三层全部以青砖铺面。东西两边各设一道楼梯,两梯对称。后厅位于北面,与楼门祖堂同在中轴线上,厅内供奉神座,前向两侧各有一青砖拱门,与外环内通廊连接,厅口两边各立一根花岗石圆柱;后厅与两侧回廊、中厅(祖堂)围合,自成院落,前面为天井。  楼的大门设于外环的正南面,西面设一边门,均石质门框,门扇以铁板封面。大门的门楣上方塑楼名,两边镌刻楹联:“振衣千仞,福履万年”,横批:“景星庆云”。门厅与底层内通廊交接处分别设一砖砌拱门,门楣分别书:“出孝”、“入悌”。门厅以鹅卵石铺面,两侧各有一间特殊用房,均占2个普通房间的面积,一间为向外地条丝烟商店调运条丝烟成品的仓库,一间为条丝烟销售和管理人员的办公室,面向门厅处各开一门。门厅与内环的前门围合,自成一个院落,中为花岗石板铺面的天井。内环单层,砖木结构,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祖堂位于内环后向(北面),高约7米,宽7米多,比门厅后厅更宽敞,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琉璃瓦脊、瓦当,前后向分别有2根西式花岗石圆柱。  祖堂前向石柱镌刻楹联:“振其家声,忻翰麟趾呈祥,凤毛德备;福君门柞,定卜鸿畴嘉锡,燕寝香凝。”后向石柱镌刻楹联:“振翩凌云,鸾翔凤翥;福田种德,桂馥兴薰。”横批:“为善最乐。祖堂后向为镂雕人物、花鸟的活页门扇已毁,其两侧各设一个砖砌拱门,与后厅前向的回廊相通。祖堂前为圆形天井,花岗石板铺面。天井两边为弧形厢房,地面比祖堂低一个台阶,与祖堂相连,内无隔墙,但在面向天井处分别设3个拱门,门楣-地名:“蓟都”、“郢都”、“临淄”、“大粱”、“阳翟”、“邯郸”。这充分表明楼主对远祖、故土深切怀念之情。内环前向的门俗称内门,雕梁画栋,琉璃瓦面,石质门框镌刻楹联:“振兴有庆瞻轮焕,福履同绥颂炽昌。”横批:“云蒸霞蔚。”门两边为砖雕花格窗棂。  外环与内环之间以鹅卵石铺面的天井相隔,东西两边筑有砖砌、单层的卫生间、浴室,两边后向还各有一口水井,俗称阴阳井。  楼前门坪面积较大,以鹅卵石铺面。鹅卵石砌筑的围墙环绕全楼,与外大门连接。外大门朝东南,石质门框,铸铁花格门扇(见7.a-2照片49)。  1999年4月被公布为永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摩托车——在洪坑土楼群乘坐有棚摩托车,只需20元,即可到达。  门票  南溪土楼群门票50元/人,包括振福楼、衍香楼、环极楼。  开放时间  9:00-17:00  景点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南江村    西片村  湖坑镇西片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振福楼所在地,自南溪而下一条河流象条巨龙围绕全村,以溪为界东边为东片村(湖坑村),西边为西片村,西片村名由此而来。全村有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487户1745人,有党员55人(其中女党员12人),总面积8480亩,其中有耕地面积1696亩,林地面积2479亩,主要以旅游、小企业、养殖、种植为主导产业…… 详细++衍香楼环极楼南溪土楼群

奎聚楼

奎聚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聚楼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堂两落。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祖堂前厅)、祖堂,两侧为横楼。主楼方形,土木结构,面阔33米,进深31米,底层墙厚1.5米,内通廊式,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前半部分高3层,后半部分高4层,前低后高,落差较大。前半部分的一、二层不开窗,后半部分因靠近后山,一、二、三层不开窗,全楼只设一个大门出入。该楼前楼与后楼的屋顶都分成3段,作断檐歇山顶,两侧的横楼屋顶则作悬山迭落。主楼底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两侧横楼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从底层至三层均以青砖砌筑的防火墙隔开,内通廊以砖砌拱门贯通,两面砖墙两边对称。实际上这两面砖墙同时也是前楼后楼的分界线。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二层以上均以较薄的青砖铺面,可以起到防火作用。祖堂位于后楼中轴线上,它在全楼中所占的位置超过其他土楼。内院套一个由祖堂的前厅与中堂两边的回廊围合成的小合院,回廊均向中心的天井开敞,外侧环绕披屋。  祖堂及披屋的地板均以三合土铺面。左、右两边的披屋除了作为浴室、卫生间之外,还各有一口水井。水井分别在其中一间开敞的披屋内,瓦面各开一个与井口大小相近的缺口,既使井口露天,又便于楼主在雨天时抽水。祖堂雕梁画栋,其前厅砖木结构,高2层,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与后楼的腰檐相连接。二层棚厅为“敦礼堂”,装饰华丽,其飞檐下悬挂楼主林奎飏入痒、出贡后荣获的“选魁”匾额。后楼第四层的腰檐中段突出一段小屋顶,使祖堂前向形成4层重叠的屋檐,层次分明,雄伟壮观,许多人因此而把该楼称为中国西藏布达拉宫式的建筑。中堂位于祖堂前向、楼门厅之后,单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地板三合土铺面,青石门框。  楼内廊道多,边门也多。拱形边门上方都有关于礼义仁德方面的题匾。  楼门为青石门框,门楣镌刻楼名,两边镌刻由清代翰林巫宜福(永定县大溪乡人)题写的楹联:“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门扇以铁板封面。  楼前为鹅卵石砌矮墙围合而成的院落,门坪以鹅卵石铺面。外大门位于西南面,与围墙相连,与该楼中轴线约成450角,歇山顶,装饰考究,青石门框。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永定——洪坑村:永定车站可买去湖坑土楼文化村的车票,15元/人,40分钟左右一趟车,一小时左右到;  厦门——洪坑村:如从厦门湖滨南路车站坐往下洋的长途车,在湖坑站下车,景区售票处即在路边,购票后步行500米即可见土楼;洪坑距离南靖土楼20多公里,可连同一起游玩,叫摩托车15分钟可到。  门票  联票价格为90元/人,包括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等核心景点  开放时间  7:00-19:00  景点位置  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洪坑土楼群福裕楼光裕楼如升楼福兴楼庆成楼

振成楼

振成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楼内按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以青砖防火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房呈辐射状8等分,寓意乾、兑、坤、离、巽、震、良、坎八卦,每等分6间起脚为一卦。每卦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每层2个厅、44个房间,共有208个房间。底层每单元各自与内环天井围合成一个院落。每个单元的青砖隔墙均有拱门,使各层的内通廊畅通无阻。底层和二层不开窗,底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底层的内通廊以三合土铺面,二层以上每层楼以较薄的青砖铺地板,有隔音、防火功能。三、四层内通廊的屋檐下设精美的园林风格的木质靠背栏杆。外环共有4道楼梯,东、西两侧分别开一双扇边门出入,两门对称,可直通楼外东、西两边的耳房。边门花岗石门框,门扇以铁板封面。楼大门、门厅位于中轴线上,楼门花岗石门框,门扇以铁板封面,门楣镌刻楼名,两边镌刻楹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材。”  外环后向为阔口厅,较宽敞,与内环后墙、两侧的青砖隔墙围合成一个院落。厅前为天井,厅口两侧分别设拱门,与外环的内通廊贯通。厅内供奉观音神阁。厅后壁两边悬挂木刻楹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内环高2层,砖木结构,每层2厅8间,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内通廊式;与全楼的主厅—祖堂围合,中间为花岗石板铺面的天井。底层不开窗,除了后向(北面)的祖堂和东、西、南面的厅堂及梯间之外,其余房间面积较大,用作客厅、宴会厅;间面为活页式木质门扇,上半部为木条,供通风采光,门扇全部打开后可使之变封闭式为敞开式。内环南面的厅堂约占2个房间位置,又称中堂或中厅,位于中轴线上。其后向与内环的通廊之间,以8块镂雕木质活页门扇相隔,既是中门,又是壁照。旧时中门一般关闭,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迎接贵宾时才打开。它还是外环进入内环的直接通道。其南面设正对楼大门的内环正门,石质门框,门楣镌刻当年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写的匾额,两边镌刻楹联:“干国家事,读圣贤书。”门槛前设石质台阶,前向天井两侧为通往外环的回廊。内环东西两侧对称的厅堂俗称庐厅,也兼作连接内外环东、西走向的主要廊道,其东侧为超庐厅,右侧为醒庐厅,分别与侧门相对,石刻柱联分别是:“振刷精神担当宇轴,成些事业垂裕后昆。”“醒世金绳觉,庐山面目真。”前者为民国初期(20世纪初)中国五大书法家之一李派代表人物、大书法家李瑞清的笔迹。  内环的正门与两侧回廊、楼门厅围合前面的天井,自成院落。内外环以天井相隔,组成多个院落;后向东西两边各有一口水井,俗称阴阳井。天井中的花圃与内院融为一体,体现了园林风格布局。  内环二层的内通廊,装饰图案精美的西式铸铁栏杆。二层的房间旧时用于接待客人。前向南面为阔口厅,面积与其楼下的中厅相等,但前向一段内通廊的地板比同一层楼通廊两边段高0.2米,作为楼内演戏时楼主长辈席和贵宾席。  祖堂特别引人注目,它位于内环后侧(北面)。其中心大厅有2层楼高,屋面则高于内环屋面;前向立有4根西方风格、高至中心大厅屋檐的圆形花岗石柱;大厅前面两边为花岗石栏杆,中间开口与石台阶楼中心以三合土铺面的天井相通,也具有古希腊的建筑特色;前向敞开式,后向两边各设一个砖砌拱门与外环廊道连接;后向和左右两面墙上有多幅名人题词、书法。与其他土楼的祖堂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突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宗族议事、婚丧喜庆、接待宾客亲友、设宴请客的公共场所,还是演戏的舞台。祖堂前4根石柱,中间两边镌刻柱联:“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两字得来。”两侧镌刻柱联:“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  该楼具有突出的防火功能。以砖墙隔成的8个单元,如果某一单元发生火灾,火势被砖砌防火墙所隔,不会殃及邻近的单元;外环的二、三、四层和内环的二层包括通廊在内全部楼板都铺设青砖,一旦发生火灾,楼板被烧毁后青砖会自然往下压,起着灭火作用。  楼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高2层的耳房,半月形,砖木结构,每幢6开间,一幢为学堂,另一幢为条丝烟刀加工作坊,均以砖砌围墙围合天井自成院落,各开一拱门,与楼外环的边门相通。  该楼开创了将西方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圆楼建筑的先河,此后在永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5年,该楼模型作为中国建筑模型之一,在美国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内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联票价格为90元/人,包括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等核心景点  交通  永定——洪坑村:永定车站可买去湖坑土楼文化村的车票,15元/人,40分钟左右一趟车,一小时左右到;  厦门——洪坑村:如从厦门湖滨南路车站坐往下洋的长途车,在湖坑站下车,景区售票处即在路边,购票后步行500米即可见土楼;洪坑距离南靖土楼20多公里,可连同一起游玩,叫摩托车15分钟可到。振成楼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

光裕楼

  光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福裕楼南侧,东临洪川溪。长方形土楼,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坐西朝东,占地约2500平方米。高4层,面阔41.8米,进深33.6米,共3进,以天井相隔,内通廊式。一、二层不开窗,全楼每层35间,设4道楼梯,1个大“〕,后厅为祖堂。  洪坑村  洪坑村位于湖坑镇东北部,距湖坑集镇5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所在重点村之一、是著名土楼民俗文化村、省级园林式村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所在地,先后获得市第九届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福建最美乡村、省级文明风景区、省第十届文明村、市新农村“427”建设重点村、“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荣誉。全村土地总面积7117亩,人口2910人。 洪坑村…… 详细++洪坑土楼群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福兴楼庆成楼

环极楼

环极楼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环极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的位置在湖坑镇南中村,刚好在南溪土楼群的中部。取名“环极楼”,有一种说法是:北极星又称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见移,为天体众星之主。有人作诗说:“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意思是众星拱绕北极而旋转。  环极楼,意为吉祥0之极。楼内部中心环是空旷的院落,这在永定众多圆形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在青砖砌成的圆形天井中有一个中心点,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而一旦离开了这个中心点,回声立刻消失,堪称永定土楼一绝。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衍香楼振福楼南溪土楼群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如升楼

  如升楼该楼坐落洪坑村北部,与福裕楼隔洪川溪相望。俗称米升楼,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地址: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北部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里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官方网站:http://www.fjtl.gov.cn/index.htm  开放时间:  7:00-19: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门票内。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洪坑土楼群福裕楼奎聚楼光裕楼福兴楼庆成楼

福兴楼

  福兴楼坐落在洪坑村中部,振成楼西北侧。长方形土楼,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一1850年),坐北朝南,占地约800平方米。高3层,面阔7间,进深4I,f,中为天井,内通廊式。一、二层不开窗,全楼设两道楼梯,1个门,内有1口水井。后厅为祖堂。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洪坑土楼群福裕楼奎聚楼光裕楼如升楼庆成楼

庆成楼

  庆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东南部,振成楼的东南侧,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正方形土楼,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1100平方米。高3层,面阔7间,进深6间,中为天井,内通廊式,一、二层不开窗,全楼设4道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后厅为祖堂。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洪坑土楼群福裕楼奎聚楼光裕楼如升楼福兴楼

龙岩天子生态旅游区

龙岩天子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城区319国道往东2公里,总占地面积1600亩;邻近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土楼”仅35公里,离莆永高速公路永定入口5公里,东距厦深高铁龙岩站50公里,从市区驱车仅40分钟便可到达,交通便利;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餐饮购物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4年5月8日,福建省重点项目永定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开业。这是永定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永定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控地1600亩,其中温泉度假区600亩,森林公园1000亩。首期投资8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省一客商投资建设,是一家集温泉养生、度假酒店、商务会议、餐饮购物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该项目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城市品位,对增强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影响力,打造县城旅游集散中心,提高县域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永定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池区突出“嬉戏”娱乐功能,海浪池、大型水疗池、喷水柱廊、儿童戏水池、淋雨蘑菇等多种水上设备为旅客提供不同于传统的温泉感受。拥有130多个大小形状不一、品种齐全的温泉池;还有东南亚风情的园林植被,可称为“池在林中,林在池中”的感处。度假区被1000公顷的原生态森林所覆盖,让人深在此处,感受不一般的舒心和大自然的能量,体会心灵的共鸣。  开放时间  周日-周四:9:00-23:00;周五-周六:9:00-23:00。  门票  238元含温泉门票,提供免费无线上网、饮料、储衣柜,泳衣需自备。  交通信息编辑  自驾  三明:长深高速公路-马坑山隧道-长深高速公路-行驶5.6公里,到达终点;  漳州:沿g319行驶2.1公里,稍向左转进入x606-x606-行驶5.6公里,到达终点。  地理位置编辑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城区319国道往东2公里。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如图案般舒展有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九九九年二月,这里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  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干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另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建筑是善庆楼,该楼约有110年历史;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其建筑结构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集庆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初溪原名粗溪,意即粗溪,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由于寓意不好,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初溪。  集庆楼堪称初溪土楼群的代表,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土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与上述的土楼设计不同。现在已无人居住,作为土楼博物馆之用。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与其他土楼有3至4道大门不同。从对面山头的观光亭能一览依山而建的初溪土楼群,土楼或大或小,或方或圆,一览无遗,景象叫人陶醉。在此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  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门全用杉木构建,相邻处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在穿越将近600年的风霜雨雪后,依然与厚达两米的生土墙一起巍然屹立,显得古老而不破败。初溪村里最年轻的土楼是善庆楼,建于1979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极佳。走进善庆楼,犹如置身于阳光明亮的广场。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在善庆楼的衬托下,集庆楼的沧桑之美震撼人心,更显得雄浑庄严而又恬静幽深。  [善庆楼]为华侨捐资助建于一九七九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由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岩铺就,通风透光性能极佳。高大峻伟的方圆土楼,山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田地里碧绿的禾苗,群山、清溪,还有在村中延伸象土楼一样饱经沧桑的河卵石小道……在此交融,荡漾着悠远的中原遗风和敦厚的客家民风。坐南朝北,占地约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底层廊道与天井以方形花岗石铺面,外墙以石灰粉刷,别具一格。  绳庆楼。正方形土楼民居,建于1799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2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  庚庆楼。圆形土楼民居,建于1840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共庆楼。六角形土楼民居,建于1949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层,前低后高,正面四角,后面二角,全楼152个厅、间,只设1个大门出入。  门票开放时间  初溪土楼群门票70元/人,包括集庆楼、绳庆楼、善庆楼、庚庆楼、共庆楼、博物馆。  交通概况  厦门湖滨南路长途客运站从早上6点多到12:30有车直达下洋,途经厦门-漳州-南靖-下洋,全程6小时。  地址: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7-5586550  开放时间:  6:30-20:00    初溪村  初溪村委员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与漳州平和芦溪镇交界,距离下洋镇15公里,初溪村位于初溪上游,故名麤溪村。初溪村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山上苍松翠竹林立,楼后梯田层层叠叠。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集庆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鉴于明清正年间),和机构最特殊(72道楼梯)的…… 详细++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河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集庆楼大地土楼群(华安土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绳庆楼锡庆楼共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龙岩西陂天后宫

龙岩西陂天后宫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在永定高陂乡西陂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落成。砖木结构,坐南朝北,占地6435平方米。由大门、戏台、大宝殿和登云馆组成。主体建筑为天后宫塔,高达40余米,7层,塔基用天然石块干砌,基面土墙厚1.1米,底层为主殿,高6.5米,长14.4米,宽12米,中间有四根大圆木柱,支撑着塔重心。主殿供奉天后(妈祖)。二、三层周围有走廊,四、五层用砖木结构,由四方体转为八方体,六、七层中间用大圆木柱构建,板木为墙,最上层是葫芦顶,用名瓷圆缸垒成。塔身高耸入云,顶层飞檐配有铜铃数十个,风吹铃响,铿锵悦耳。塔下有护塔房36间,塔前为大厅堂,塔后是登云馆大厅、天井,大门入口处有永久性戏台一座,呈半圆立体窟窿形,结构奇巧,每年圣母生日在此祈祷演戏,热闹非凡。    福建龙岩市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龙岩中川古村落

龙岩中川古村落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在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于1946年冬耗资34万港元兴修的,占地2730平方米。这是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个别墅之一(其余二个在新加坡和香港),虎豹别墅系砖木和混凝土结构,方形,前两层、后三层,气势雄伟。周围山岭枫树成林,春日漫山青翠,入秋层林红遍,美不胜收。胡文虎(1882?D?D1954),著名华侨实业家、声名显赫的“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1991年3月11日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7-5586500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在永定乘坐班车,在下洋镇下车,票价10元/人  门票  门票30人民币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

湖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吴银村

----

实佳村

----

南江村

----

新南村

----

洋多村

----

山下村

----

奥杳村

----

吴屋村

----

楼下村

----

洪坑村

----

六联村

----

五黄村

----

新街村

----

西片村

----

湖坑村

----

湖坑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