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菏泽 >> 曹县 >> 古营集镇

古营集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曹县黄河故道生态湿地风景区

曹县黄河故道生态湿地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黄河故道,位于县境南部,黄河过境,在县境造成三条故道,自西向东贯穿庄寨、桃源集等15处乡镇,总面积27533.3公顷。故道区内有水库7座,大堤75公里,水面2000余公顷、森林面积13767公顷等自然景观,故道区内大堤、滩涂,地域宽广,适宜种植多种果树、速生丰产林、植藕养鱼等。故道东段的野鸭湖是平原地区少有的万亩天然湖泊;中段的界牌集水库,碧波万顷,鱼虾肥美,万亩芦苇,千亩桃花,景色宜人;西段的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森林,是故道的三大美景,被誉为黄河故道休闲旅游的三颗明珠。现在整个故道区已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其中,初具规模的魏湾万亩荷塘风景区正以其独特的开发优势和无穷的自然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地址:曹县城西魏湾镇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高集遗址

高集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蔡楼镇高集遗址,位于山东曹县东南50里的安才楼镇高集村。高集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岳天齐庙,是道教圣地。2013年农历10月,东岳天齐庙重新恢复古庙会活动,举办了首届东岳天齐庙菊花会活动。庙会活动一时成为一方盛景,市县领导频频光临,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近日,笔者慕名拜访高集遗址,只见东岳天齐庙内水泥、沙子、木材等建筑材料比比皆是,而工人师傅在烈日下汗流浃背、一丝不苟的工作,活水泥的认真搅拌,运送砖瓦的快速递传,垒砖砌瓦的仔细观看。一边指挥的花白头发的稳重老人看到笔者的到来,忙过来招呼,听建筑师傅介绍,我才知道他就是东岳天齐庙负责人、72岁的郑士伦老人。据郑士伦老人讲,东岳庙又名天齐庙,是为了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

八里湾民族风情园

  八里湾民族风情园,位于商都古城曹县八里湾风景区内,占地180亩,投资8000万元。小镇建设由省旅游局规划设计,东临百果园,西邻百花园,南靠南环路,北边湖水荡漾,岛屿分布有间,充分体现曹县多民俗、多民族特色。该项目内建有24个不同建筑特色的村落一处,拥有标准客房100套。乡村记忆馆、养生馆、斗秀吧、跑马场、水上娱乐已对外开放,另有大型汽车露营基地、绿色生态采摘园、乡村旅游培训中心均以正常投入运营。尤其多功能大舞台和主题婚礼酒店,于2014年10月开始营业,已接待各方游客40万人次。小镇现已成为带动乡村旅游的示范点。它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会逐渐成为曹县、菏泽、鲁西南及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最佳去处。  地址:曹县青岛南路路东  营业时间:24小时制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配套服务设施:  餐饮:九龙湾山庄  住宿:悦来客栈  交通指南  自驾车指南:  济广高速出口右行到青岛路  停车场信息:  门口和院内有停车位  

万亩荷塘旅游风景区

  万亩荷塘旅游风景区,位于县城西魏湾镇境内。景区依托万亩水面、荷塘、森林,有湿地、滩涂、田园农舍等景观,设有水上游乐、生态农业、民俗风情、餐馆娱乐等新型生态旅游项目。2008年,完成县城至万亩荷塘风景区10公里的景观大道硬化工程,栽植2公里长的观赏树木。2009年,开通万亩荷塘生态旅游专线。

鲁西南烈士陵园

鲁西南烈士陵园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西南烈士陵园革命胜地,位于县城西-集镇孙庄村东北200米处。陵园分北、东两处墓区,安葬革命烈士261人。东墓区葬有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克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曹县县长王雪静、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革命烈士。北墓区除葬有抗日战争中反扫荡死难烈士外,又陆续接纳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共253人。1988年1月,被批准为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韩集镇  韩集镇位于山东曹县西北部,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质肥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49个行政村,53000人。发展前途可观。 革命历史   韩集镇是革命老区,境内的刘岗、曹楼、伊庄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红三村”,鲁西南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镇北部,目前已被菏泽市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红三村”及鲁西南烈士陵园被拟列为省十…… 详细++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位于曹县韩集镇,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且成鼎足之势的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  日本侵略军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一个大大的“赤”字,由此,人们称之为“红三村”。1977年,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菏泽曹州武术馆

   曹州武术馆是国家教委、体委批准认可的一所大型规范化、军事化教武育人的训练基地。本馆指导思想是:“以文保武”,“以武促文”、“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法治馆,以德育人,培养“四有”人才,以传授和发扬中华武术为已任。

郗堌堆遗址

郗堌堆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郗堌堆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郗庄村东南,该遗址南北250米,东西150米,面积37500平方米。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遗址,兼有汉代遗存。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冠华农业生态旅游区

  冠华农业生态旅游区地处曹县的冠华园,是国内知名的克隆牛基地,占地200多公顷,是集农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区。

汤王陵

汤王陵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汤王陵座落在曹县城南10公里的阎店楼镇土山集村西,东距菏商公路约3公里。现存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高1.5米。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商汤,子姓名汤、名履,又名天乙、大乙、武汤、武唐、天一场等,史称“汤有七名”,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是仁者之君,如《史记·殷本记》载,一次成汤外出游猎,见有人张网捕鸟,那人还祝祷说:“原从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进入我的  网中。”成汤听后认为太残忍了,便让那人撤出三面之网,并祝祷说:“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话的就进入罗网。”这就是“网天三面”成语的由来。商汤因仁慈而赢得天下之心,孟轲说:“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商族在他的治疗下,人心安定,生产发展。势力日盛,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毫地所在,历来有争议,如今多数学者同意王国维的《说毫》之论,即在今曹县境内。其具体方位,据《克州府志·古迹志》载:“故毫城在县南20里曹南山之阳。其旁为蒙城。”《曹县志·疆域志》上又载:“在汤陵东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毫,即此。”如是说,当时此地是商族的重要根据地,那么曹县一带留存有商村、盘庚村、盘石镇等村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载“汤革夏命”后,在位三十年,死后葬于土山(曹县山)之阳。陵前有汤庙,配有东西庑、前殿和大殿,十分壮观。宋皇右四年、元延右五年、明宣德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九年,曾多次重修,但后来均毁于战火、水患之中。  汤王陵虽几经沧桑,仍不失为商场都毫于曹县的重要历史依据。      2013年山东省公布曹县阎店楼镇汤陵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莘冢集遗址

莘冢集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莘冢集是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村落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莘冢集行政村内东端。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普查。遗址出土有单孔两面对钻,通体磨光,刃部有使用痕迹的扁平石铲,磨制精美略成弧形的石镰,有明显使用痕迹的骨凿、骨匕,尖锐锋利的骨镖、骨锥、骨镞,造型规范的陶盆、碗、罐、鬲、壶、甗、盂、瓮、器盖,另外还有卜骨、骨簪、有孔骨片和陶环等大批文化遗物。这是菏泽市一处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艺术价值:发现的大量鱼刺、螺壳、蚌壳、少量的兽骨以及台阶、似柱洞和烧灶遗迹,对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历史状况和筑房技术,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既具有典型龙山文化的因素特征,又具有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是界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另一种类型的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为研究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生活、文化内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大汶口文化遗物的发现,在纵向方面证明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上迄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在横向方面,说明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受到河南龙山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两种龙山文化之外的另一种龙山文化特征。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涂山

  涂山 古称塗山,今称土山,在今曹县阎店楼镇土山集村北,山南有商汤陵庙。新中国成立初期,山比周围尚高五米以上,由于居民取土,雨水冲刷,现在仅高于平地约一两米。  涂山历史悠久,是涂山氏族的发源地。大禹治水时,往来于涂山一带,在路上遇到涂山氏女,两人一见钟情,禹想到自己三十岁还没成婚,治水回来一定要娶此女子为妻。禹治水回来又见到在此等待的涂山氏女,于是与其在桑台成婚。婚后四日,禹即受命外出继续治水。《吕氏春秋·音初》记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命其妾候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又:“禹三十未娶也,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曰;‘吾娶也,必有应矣。’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又:“禹娶涂山,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屈原《天问》有:“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禹治水成功后,受舜禅让为王,在涂山大会天下诸侯,《左传·哀公七年》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末,商汤率部落迁于涂山之阳的薄地,建城名亳。商王朝建立后,涂山西南一带作为商初之都,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汤王死后,葬在涂山之阳,时有陵墓殿宇桐宫,威严壮观。周代,穆王东巡,在涂山会盟诸侯,《左传·昭公四年》记:“穆有涂山之会。”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郜堌堆

郜堌堆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郜堌堆系新石器时代至汉的村落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郜堌堆村西北约。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现堌堆南北长68米,东西宽66米,总面积4488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在此开荒,造成堌堆呈五层台阶式梯田。现地面之上堌堆东西、南北各48米,高约5米,平面为圆形。堌堆突起,远远即可望见,堌堆遗址保存基本完好。    该堌堆包含龙山文化、商代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采集的标本看,龙山文化时期的有泥质灰陶方格纹陶片和夹粗砂蓝纹罐和石刀、石斧、石镰、骨锥等遗物;商代的有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罐、豆、盆、钵、瓮等。从其堌堆东侧断面可以看出,暴露有灰土层、夯土块和汉代的墓葬、陶片。   郜堌堆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各时期不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古代社会的演变以及中华民族起源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龙山时期的石器,对于研究原始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王厂战斗遗址

王厂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王厂战斗遗址。曹县城西南十余公里,有一高十余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伪军调集3万余人,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我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鲁西南专署专员袁复荣等-率军分区指挥所、专署机关、民军第一团、军分区骑兵连等,撤至郑庄村中土围子,但终因众寡悬殊,朱程司令员、袁复荣专员等将士壮烈殉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曹县伊尹墓

曹县伊尹墓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伊尹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殷庙村。   史书记载,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沃丁八年,伊尹逝世,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都城亳附近。  1994年,曹县民众募资在当地修建元圣祠墓,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伊尹生日为阴历二月二十一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此举行庙会。  传说伊尹曾为有莘国的奴隶,当地人为了纪念元圣伊尹,在有莘国旧址(今曹县莘冢集村)建立了阿衡祠。  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  明代宣德间,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修建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后称伊尹祠为殷庙,尊伊尹为殷爷。明代陈策感而作《谒伊尹祠》:“路转曹城北,翘瞻元圣祠。丹青垂壮丽,麟凤睹贞姿。落日空碑土,高云砌石碑。 明良感殊遇,立马起长思。”  1994年,当地民众募资重修元圣祠墓,通过整修,庙宇焕然一新。  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春墓岗

春墓岗为曹县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时楚国令尹春申君的墓地,位于曹县城西北10公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申君,姓黄名歇,楚国令尹,与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黄歇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任左徒时奉命出使秦国,唆使秦昭王打消攻楚念头,并与楚国结盟。公元前272年,他随太子熊完入秦为人质,在咸阳居住九年;楚顷襄王病重,为使太子归国继位,黄歇将太子装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回到楚国,他只身留在秦国,后在秦应侯范睢帮助下回到楚国。公元前262年,太子熊完即位,任命他为令尹,封为春申君,领淮北十二县(今山东西部皆属之,曹县时为蒙县也在其中)。从此,黄歇在楚国担任令尹二十余年,为楚国的政权巩固和繁荣富强作出很大贡献。   黄歇平生好客,门下养士数千,其中有赵国人李园。李园设计将妹妹嫁给春申君为妾,后被李园陷害,黄歇宾客遂携其头,远奔蒙县(今曹县西北),埋葬在一高岗之上,称春墓岗。   金大定二十年,岗上建开元寺,又名春墓寺。寺四周林蔓幽深,遮天蔽日,实为远离尘世的清静之地。宝殿雄伟庄严,规模宏大风景宜人。后几经战火毁坏,两次重修,香火依然,解放后被拆毁。现仍有残碑碎石,向人们昭示着昔日的兴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古营集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古营集镇特产大全